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02: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字体:大 中 小 访问次数:

来源: 办公室 1813 发布时间: 2009-01-05

宿州市地税局课题组

近年来,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理论不断发展,纳税服务实践也在不断创新。新征管法将纳税服务写进法律条文,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中把优化服务和纳税申报共同列为税收征管的基础;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又成立了纳税服务司,并提出了很高的工作要求。纳税服务在现代税收征管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显现出纳税服务工作的日臻重要性。宿州市地税局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经历了“微笑服务”、“办税公开”、“限时服务”、“建立新型征纳关系”等不同阶段,在各个阶段,纳税服务理念、模式、制度、手段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标准,纳税服务工作呈现出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趋势。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量化评价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是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的一个难题,探索并建立内容规范、标准统一、指标量化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纳税服务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宿州市地税系统自组建至今,相继推行了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办税公开等多项服务制度,认真落实“3456”服务要求,并初步形成了由办税服务厅考核、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特邀监察员评议为主体的,由内部考核和外部监督组成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但在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中,仍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统一性和保障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没有专门的评价机构组织全局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相应的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考核评价工作只是由被评价单位自身组织,考评工作的开展缺少全局性、系统性视野。

(二)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由谁评价?评价什么?如何开展评价?何时开展评价?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方法不统一,评价工作开展杂乱无章,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三)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目前,评价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的方法,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和省、市局组织的创建规范化办税服务厅、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获取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目前税务机关对各渠道反馈的信息只是进行简单地堆砌,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

(四)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机制。目前,纳税服务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化,但在监督机制上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纳税人不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的层面上。实际操作中,纳税服务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监督体系。

二、完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的有益探索

为系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各级地税机关的纳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效能,宿州市地税局结合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和现代化分局建设的工作标准,从选择科学的分析评价方法,确定合理的评价范围和指标,广泛疏通税企交流渠道,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入手,对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统一明确考核评价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市、县(区)局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委员会,各级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纳税服务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局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本级部门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工作;监督、指导下级单位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工作;总结评价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工作改进措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拟定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工作;调研分析纳税服务工作,提出工作改进意见和建议;处理其他日常事务。通过明确考核评价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使考核评价工作统一、协调,有序开展。

(二)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参考供电、电信等服务行业的考核评价做法,咨询市统计局的专业人员,结合地税系统的工作特点,制定了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办法系统地明确了纳税服务考核评价的宗旨、对象、内容和原则,考核评价的周期。考核评价主要由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和第三方(专家)评价共同组成。所谓内部评价就是税务机关自身开展的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得来自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内部资料记录等,主要是内部工作流程中的时限、质量、投诉、赞扬等记录信息;外部评价是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绩效的评价,其信息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及社会各界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获得;第三方评价是通过委托独立于征纳之外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受托方的调查测评工具、方法、流程以及抽取样本的数量、范围等,由其按业务需求独立确定,地税部门按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调查测评报告由受托方出具,供地税部门借鉴利用。三个方面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对一个单位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通过多方评价,使考核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体系建立是否科学,关系到考核评价工作的成功与否。探索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在设计指标时,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主线,结合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对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覆盖机关、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对纳税服务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概括和提炼,形成具体考核评价指标。指标共分为三类,即内部评价指标、外部评价指标和第三方(专家)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重点评价服务工作的主动性、规范性、及时性和落实力度等;内部评价指标分为三级,一级指标有两个,两个一级指标下共包含6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含30个三级指标;外部评价指标重点从实用性、简便性、主动性、及时性、规范性、公正性等方面评价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地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外部评价指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有4个,其共有20个二级指标;“第三方评价指标”由统计局城市调查队根据税务部门指标体系自行设计,重点评价地税机关服务制度建设、服务规范执行度、工作状态指数、员工业务熟练程度、服务硬件完善程度等方面。

二是科学地量化评价指标。对每项指标量化其分值;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科学地转化。内部评价指标,一般按指标量值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先将指标的量值恰当地划分为5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量表的5个赋值,实现指标的转化。外部评价指标,采用5级量表的方法量化,即:采用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5级,相应赋值为5、4、3、2、1。

三是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的权重表示该指标对于总体指标值的影响能力,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因此需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市局在确定权重时,利用德菲尔打分法的原理,采用调查和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地税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纳税人、社会相关部门等的意见,由他们根据各项指标对于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分别打分,最后应用统计学的方法汇总测算,确定各项指标所占的不同权重。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对地税系统内部不同职务的人员,系统外部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评议法是由精通纳税服务工作相关人员,根据各项指标对于纳税服务工作整体绩效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逐层分别确定不同权重。市局在调查的基础上,从机关和基层不同序列的人员中抽调7名精通纳税服务工作的业务骨干进行评议,总体原则是相对客观的指标、与纳税人利益关系最密切的指标权重适当加大,对硬件类指标的权重适当减小。

(四)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计算评价结果。在获取各项评价指标信息后,从基础指标开始,将各层指标指数进行逐层加权平均,即得出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和第三方(专家)评价的相应分值,然后,按对三类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总体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值。纳税服务质量指标的总体评价值按5分制计算。5分为优秀,4分良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很差。

二是考核评价的结果与现代化分局建设的考核挂钩。纳税服务考核评价结果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的单位,方可参与现代化分局评选;考核评价结果为较差以下(含较差)的单位,若已被评为现代化分局的予以摘牌处理。

三是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奖优罚劣。对评价为良好以上(含良好)等次的单位给予奖励,对评价为较差以下(含较差)等次的单位给予惩处。

四是应用转化纳税服务评价成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切实整改,确保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实施纳税服务考核评价的几点认识

(一)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岗位及其服务人员的具体职责。结合税收全面质量管理,制定每项纳税服务事项的具体操作规范,使考核评价有明确依据和标准,利于量化考核评价。

(二)要有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项考评工作,如果受其影响的人员参与率太低,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让受其影响的人员直接参与进来,便能大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同时减少他们的需求被忽视的可能性。

(三)考核评价的绝对权应交给纳税人。为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有效,监督评价的主体应设定为外部评价,在评价的权重设置上,纳税人的满意度至少为40%,第三方评价的权重不应少于30%。

(四)考核评价指标应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环境、政策等因素不断变化,纳税人需求信息在不断变化。因此,要动态管理系统数据,根据考核评价情况,及时对考核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行科学调整,不断修改和完善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

课题组长:戴国琨副组长:许继峰成员:张 雷执笔:朱 强祖振海朱 强刘 翀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几点思考

自1993年全国税制改革会议提出“纳税服务”概念以来,我国关于为纳税人服务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并将纳税服务工作作为税收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部署。这表明我国的税收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体现出中国税收管理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格局迈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是新时期税收征管模式下服务内容的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综合纳税服务机制,是传统纳税服务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其相关考核评价理论也不断运用各级行政机关工作考核中。在考核评价纳税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上,各级税务机关也作了充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

一、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目前,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系统性、规范性,考核评价结果也缺乏客观性,在当前形势下,“以纳税人为本和以纳税人为中心”已成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核心和税收工作的发展方向。在以持续提高社会满意度和纳税遵从度为目标的纳税服务体系下,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评价将成为衡量税务机关服务质量的标准。而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中,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需求、服务满意度不能通过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评价无法直接反馈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在于未建立起一种能客观反映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制度。传统的纳税服务评价考核制度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长期以来,评价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的方法,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和省、市局组织的创建规范化办税服务厅、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获取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方法不够统一,评价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对各渠道反馈的信息只是进行简单地收集和堆砌,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二是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效率等表面层次,基本未涉及对规

范化、个性化服务的评价,对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更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

三是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纳税人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和税务人员的不廉洁行为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服务监督评价办法。

四是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评价主体多数是由税务部门本单位人员组成,评价方式以临时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考评工作的组织开展缺少阶段性、全局性、系统性,对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思考

一、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系统性

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规范性

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

四、绩效考核评价主体应具有多样性(内部外部考核)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采取内外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考评委内部考核以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纳税服务保障机制建立运行情况为主;纳税人外部评价以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成效和纳税服务工作影响的评价为主;第三方独立调查则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外部评价指标以纳税人对国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评价为核心,考核国税机关是否为纳税人法定权利的行使和法定义务的履行提供方便。第三方独立调查内容以纳税服务质量状况为主,主要包括总体服务质量、分类服务项目、各环节服务质量调查以及服

务意见建议等。

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取考核评价信息:

(一)考评委内部考核。考评委对国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纳税服务工作的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来源于纳税服务质量检查、执法考核系统、综合征管软件等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

(二)纳税人外部评价。通过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获取纳税人对国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客观评价。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12366服务热线调查、电子邮件、网上调查、当面交谈等方式获取。

(三)第三方独立调查。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调查机构、科研机构或专业咨询公司等第三方,对纳税服务质量独立进行全面科学评价。独立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层抽样,获取不同类型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状况的评价。

在纳税服务评价方法上,我局根据指标设计的不同,创新评价工作思路,突出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主体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对纳税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即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纳税人评价是指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绩效的评价,通过定期测评与即时测评、接收投诉相结合的方式,其信息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接收投诉等方式获得,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内部评价是指税务机关自身开展的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得来自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记录,涵盖了税收征管

工作流程中的大部分涉税事项办理的时限、质量等情况,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第三方评价是指通过委托独立于征纳之外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受托方的调查测评工具、方法、流程以及抽取样本的数量、范围等,由其按需求独立确定,税务部门按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调查测评报告由受托方出具,供税务部门借鉴利用,占纳税服务评价总分值的20%。三个方面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对一个单位(部门)和职工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纳入对单位(部门)的目标考核和对职工的年终考核。

建立第三方评价考核机制,由纳税服务主体以外的专业机构对纳税服务进行考核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评、考核打分等多种形式,对纳税服务主体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持续改进税服务水平提供重要参考指标等。

五、绩效考核评价效果应具有持续性不能一票否决制,按%定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所以在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上,不能简单地就考核而考核,更应注重评价效果的持续性。在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中,应建立“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机制。在纳税服务绩效评价过程中,由评价部门通过考核评价及时发现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评价体系要求进行奖惩,并实时反馈结果,纳税服务主体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限期整改,评价部门再对整改情况进行针对性回访。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反馈情况、整改完善、跟踪回访等步聚,就能确保纳税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实用性、评价效果的持续性,就能促使纳税服务主体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就能实现“始于纳税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纳税服务新格局。

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的设想与思路

作者:四川省宜宾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随着税收理念的重大变化,我国税收管理将从“纯管理时代”、“微笑服务时代”向“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格局迈进。本文结合四川省宜宾市国家税务局近几年来以纳税服务评价机制为基础,构建纳税服务体系的实

践,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粗浅探索与思考。

一、当前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中,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需求、服务满意度不能通过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评价无法直接反馈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在于未建立起一种能客观反映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传统的纳税服务评价考核制度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长期以来,评价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和省、市国税局组织的创建规范化办税服务厅、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获取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评价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不够统一,评价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对各渠道反馈的信息只是进行简单地收集和堆砌,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二是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效率等表面层次,基本未涉及对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的评价,对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更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三是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对纳税人的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和税务人员的不廉洁行为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服务监督评价办

法。

四是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评价主体多数是由税务部门本单位人员组成,评价方式以临时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考评工作的组织

开展缺少阶段性、全局性、系统性,对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建立和运用新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一)创立纳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在设计指标时,应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主线,结合新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覆盖机关、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对纳税服务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对每一项考核评价进行配分量化,使考核结果能以分值形式直观体现。形成三类评价指标:即纳税人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和第三方评价指标。指标设计既要直观简洁,方便评价人较快作出评价结果;又要系统全面,涵盖纳税服务工作各环节。每项指标量化其分值,并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科学地转化。内部评价指标,主要提取CTIAS软件和税收执法管理系统的数据,一般按指标量值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外部评价指标,先将指标的量值恰当地划分为区间,每个区间对应量值进行赋值配分,实现指标的转化。外部评价指标,采用5级量表的方法量化,即:采用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5级,相应赋值配分。指标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开放式的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具有时代性,满足不同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不同要求。评价指标的设置

和权重随着形势、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纳税人需求的日益提高,及时进

行调整、修正、补充和完善。

(二)创新纳税服务评价方法

在纳税服务评价方法上,突出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主体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纳税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即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纳税人评价是指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绩效的评价,通过定期测评与即时测评、接收投诉相结合的方式,其信息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接收投诉等方式获得,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内部评价是指税务机关自身开展的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得来自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记录,涵盖了税收征管工作流程中的大部分涉税事项办理的时限、质量等情况,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第三方评价是指通过委托独立于征纳之外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受托方的调查测评工具、方法、流程以及抽取样本的数量、范围等,由其按需求独立确定,税务部门按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调查测评报告由受托方出具,供税务部门借鉴利用,占纳税服务评价总分值的20%.三个方面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对一个单位(部门)和职工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纳入对单位(部门)的目标考核和对职工的年终考核。

(三)完善纳税服务评价管理

一是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评价工作委员会统一进行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修正、资料收集、意见反馈等工作,并督促评价结果的应用。纳税服务评价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征管股(科),负责处理评价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纳税人评价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计分,内部评价每月进行一次统计计分,第三方

评价半年进行一次。以上三类评价结果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计分。

二是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将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的半年计分结果先分类归集得出分值,然后对应所在岗位和个人,按照40%、40%和20%的比例计入个人的纳税服务总分值中。部门得分根据各部门的个人平均得分情况确定。评分统计完成后,将部门和个人的纳税服务得分结果进行公示,将评价结果纳入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和公务员的考核,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得分值由高到低评选一定数量的税收服务标兵能手,给予

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三篇:完善考评体系 优化纳税服务

完善考评体系 优化纳税服务

近年来,随着税收理念的变化,我国税收管理正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服务实效的量化评价指标和及时调整服务方向的长效机制。由此,建立一个内容规范、指标量化的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将是今后税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纳税服务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税务机关已在积极的落实“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政务公开”、“监察员评议”、“行风评议”等多项考评制度,但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仍然比较落后,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评价主体错位。当前,纳税服务质量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征税主体的自我感觉,纳税人的意见仅处于参考地位。考核评价重视上级考评,忽视地方考评;重视内部自身考评、忽视外部群众考评。二是考核体系侧重于对税收执法情况的考核,少有涉及纳税服务的。税务机关对有关纳税服务的反馈信息只能进行简单地堆砌,未能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评价具有表面性、分散性和事后性。

(二)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现行考核更多的是定性考核,对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缺少量化指引,一方面导致考核等次差距拉不开,不称职的人难以评定出来的结果,影响了考核作用;另一方面不利于纳税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科学反映服务情况。

(三)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不到位。目前,纳税服务在形式上多样化,但在监督机制上却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纳税人不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的层面上。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监督评价办法。实际工作中,导致了税务人员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后果。

(四)评价交流渠道少,未能满足纳税服务评价的需要。目前,税务机关获取评价意见的渠道主要是开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对象及举办时间相对固定,使得服务意见的征求存在形式单

一、涉及面窄、“时机”错位等问题。

(五)考评结果权威性不足,激励机制后劲不足。一方面现在的考评多是定性考评,考评结果仅仅用“称职”、“不称职”或“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表示,导致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可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一些考评的结果没有兑现,最突出的是个人荣誉的不兑现,仅仅发挥了考核的经济杠杆作用,忽视或回避了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荣誉、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方面,大大减弱了考评机制的激励力度。

二、建立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纳税人满意度。通过建立起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税务机关可以依照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评价,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制度,从根本上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二)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税务机关节约纳税服务成本。目前,纳税人直接接受纳税服务的渠道主要有两个: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和中介机构的税务代理服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评价,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和形式,将部分纳税服务留给市场,以节约纳税服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三)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服务水平。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通过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可促使系统内部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质量。

(四)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改善征纳关系,提升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税务机关客观评价自身的服务水平,找出服务短板,改进服务模式,增强解决争议的能力,形成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的不断优化的服务机制,进一步树立税务机关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结合纳税服务工作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一是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形成税务机关自身综合评价,上级机 关考核评价,纳税人评议,政府评议和第三方独立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二是要采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开展纳税服务评价工作,使考核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三是强化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业务,满足新的服务需求。

(二)科学设定纳税服务评价指标。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依据,围绕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项义务两大方面的情况,对纳税服务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纳税服务指标体系,以利于分析、比对,科学的做出考核评价。一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把税收相关实施法规细化为岗位工作标准、权限、责任,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职责。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计划和各岗位的职责,确定考评指标。考评指标可分为公共部分考评指标、岗位职责考评指标两个大类。公共部分考评指标主要对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纪律、举止行为、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其能否切实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激励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岗位职责考评指标因岗制定,主要从各类业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引导工作人员夯实业务基础,提高综合素质,调动积极性,督促其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责。

另外,考评指标的设计要全员参与,广泛征询人员意见。只有实现各部门联合、全员参与,才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整 体的服务意识,才能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更有助于反作用于各项工作。

(三)完善日常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管理。要建立咨询、举报、投诉、建议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广泛征求各界意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内部主动检查监督能力,推行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领导监督职能,坚持领导值班服务制度,注重平时对各岗位工作的检查监督。

(四)利用新科技,创新考评手段,畅通税企沟通渠道。一是发挥网络作用,引导纳税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质量进行评价,如开展网上征求意见、网上举报、网上评价等活动;借助网上论坛,与纳税人进行网上互动等,提高意见反馈的时效性。二是扩大参与考核评价的范围,全面征集意见。利用纳税服务平台、手机短信、电话访谈等手段,与各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进行交流沟通,收集建议。

(五)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水平。纳税服务考评的最大作用在于促进服务不断改善,对反馈意见及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是体系核心所在。如果只重视考评的组织和实施,忽视考评的后期工作,就会弱化大家对考评结果的认知程度。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一要搞好考评结果的分析。考核结果必须公正、公开,既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又要对个性问题进行分析。二要加大考评结果的宣传力度,扩大考评结果的辐射面,施加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三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功 能,把考核评与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从荣誉、职务、物质等方面对先进进行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献身税务事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纳税服务已经成为税务机关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只有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收工作宗旨,以纳税人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急纳税人之所需,想纳税人之所想,不断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使纳税服务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实现和谐征纳关系。

第四篇:完善我国纳税评估体系的思考

完善我国纳税评估体系的思考

昝志宏

[摘 要]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税收经济分析的延伸。纳税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提高税源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国纳税评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规范纳税评估行为,优化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和提高评估人员综合业务水平的建议。[关键词]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体系 税收征管

一、纳税评估的意义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其掌握纳税人的各种涉税信息资料,按照统一程序,运用科技手段和方法,综合分析、审核、评定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及时发现纳税行为可能存在和出现的错误及异常问题,为征管和稽查提供工作重点和措施建议,从而规范纳税人纳税行为和税务机关征管行为的一项管理工作。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纳税评估工作提出了相关指导性要求,推动了纳税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纳税评估在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监控

税源监控是税收管理的核心,也是防止税款流失的基本途径。建立在纳税申报基础上的纳税评估对税源进行动态监控,发现异常纳税行为,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科学的纳税评估必然要求全面测算评估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制度、营销管理制度、资金运作情况等各项具体内容,保证评估有充分、确凿的事实依据和政策依据,从而加强税务机关对税源的及时监控,堵塞税收漏洞,促进应收尽收。

(二)有利于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自觉性

科学的纳税评估体系,在约谈、举证或质询过程中,加强对纳税人的纳税辅导,给纳税人以自我纠错的机会。同时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税收政策的理解发生偏差而产生的非故意偷税现象,将一般性违规行为与偷逃骗税行为相区别,既宣传了税收政策,突出了打击重点,又易于被纳税人所接受,融洽征纳双方关系,进而有利于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提高纳税申报质量。

(三)有利于增强税务稽查的实施效果

纳税评估是税务稽查实施体系的基础环节,也是构建依法、统一、协调的税务稽查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税务稽查的实施效果。通过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分析,将发现有重大偷税行为疑点的,移交税务稽查部门作为案源,不仅可以降低稽查选案环节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而且可以使税务稽查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提高重点查处案件的准确率,更好地发挥税务稽查规范纳税行为的重要作用。

二、纳税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税收征管监控制度,纳税评估已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税收征管体制建设中,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因而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对纳税评估的认识不足,行为不规范

1、缺乏深入、准确的理解。在具体操作中,不少地方税务机关对纳税评估的内涵、作用理解不足,对如何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体系概念模糊。有些地方认为纳税评估仅仅是一种案头的税务审计,不能进行实地评估,因而对疑点问题的确认简单地由稽查环节代替,致使纳税评估工作虽然名义上已经开展,但实际中并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评估行为不规范。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缺少科学、规范的工作指导,纳税评估工作常常无章可循,变得随意,评估人员的行为极不规范,进而导致各地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参差不齐,管理上出现漏洞。

(二)纳税评估的指标设置存在局限性

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是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作出初步判断的重要依据。现行的纳税评估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制定纳税评估指标标准的局限性。一方面,规定的分税种较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只公布了增值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印花税、资源税这五个税种的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办法,不够全面,对于五个税种以外的其他税种进行评估时,不同地区、不同税务机关采用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就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预警值缺乏可比性。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纳税评估的重要对比指标,《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虽然明确其由各地税务机关结合实际情况,自行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得出,但在实际中,由于地区差

异、企业经营类型、经营规模、涉及税种等都对预警值有很大影响,如果仅由各地税务机关自行制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将会降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比性。

2、纳税评估主体指标设计缺乏可行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率是分税种特定指标的主要评估指标,其应用有两个前提:一是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必须是真实的;二是纳税人无账外经营行为。这两个前提的存在使纳税评估这一主体指标的设计缺乏可行性。一方面,从内部因素来看,两个前提未考虑纳税人的其他情况,在实际评估工作中一般是不能满足的,因此,这一指标就失去了比较的基础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受环境、资金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很难合理判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当纳税人存在大量的账外经营行为时,也可能有正常的税收负担率,造成纳税评估失效,难以准确评价纳税人的纳税情况。

(三)纳税评估信息资料匮乏

1、税务机关信息来源渠道受限,信息量不足。纳税评估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和对数据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但从目前各地运行情况看,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以及内部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国税、地税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税务部门与商业银行、海关、工商等部门缺少横向联系,造成许多必要的相关资料得不到收集和确认,信息数据不能充分共享。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运用有限的评估资料进行评估将导致评估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准确性下降。

2、纳税人提供的数据资料质量不高,信息失真。纳税评估的主要依据及数据来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一户式”储存的纳税人各类纳税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财务会计报表等。目前,“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大多来自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这就导致了实际中评估信息过分依赖会计报表,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估纳税情况。对于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纳税人,“通用指标”的分析是有效的,但对那些会计报表不实的纳税人,指标的可信度就会下降,参考价值不高,失去了评估的意义。

(四)纳税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纳税评估工作要求评估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目前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多采取足不出户、案头分析的方式,停留在看报表、翻账簿、对数据的浅层次上,很难从掌握的有限涉税信息中发现细节的异常,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导致很多评估工作流于形式,监督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完善我国纳税评估体系的建议

针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体系,提高纳税评估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规范纳税评估行为

纳税评估工作是强化税源管理、规范纳税行为的重要手段,不能理解为是完成税收任务的补充手段,更不能将评估入库税款的多少作为考核纳税评估的唯一标准。同时,要把握纳税评估的重点,防止事事评估的倾向。在纳税评估相关法规的具体要求下,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相关部门的纳税评估行为。尤其要加强对评估中发现问题的适当处理,对不具有违法嫌疑、无须立案查处的一般性问题,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而有偷税、逃税、骗税等税收违法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二)优化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1、合理设定评估指标预警值。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两大类组成,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对比分析。预警值一般是由各级税务机关结合实际需要自行确定的,其测算应充分考虑地区综合经济水平、税源规模、主体税种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及其多个的平均水平,从而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评估过程中,在全面收集整理纳税人涉税信息、抓好评估基础指标测算的基础上,要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况下的销售额、销售成本、流动资产等指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做好评估量化分析,把握纳税行为的共性和规律。同时,还要对行业、企业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模糊分析体系,将评估范围扩大到纳税人的生产能力、进销规模、仓库出入等方面,对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应用经济指标,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拓宽涉税信息的采集渠道

1、建立纳税评估支持系统。有效的纳税评估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信息化技术手段保证了纳税评估的高效率。目前,世界上纳税评估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都以电子信息系统为基础,可以借鉴其经验和模式,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支持系统,逐步规范评估操作。我国应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构建税务数据库,进行纳税抽取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经营、资金运用及纳税情况,共享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涉税信息资源。

2、提高信息收集能力。一方面,以多元化电子申报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评估所需信息的电子转换能力,减少人工输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应重视信息的管理和应用,集中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改变信息处理的分散局面,实现信息的集中加工与广泛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此外,要加快研发和改进纳税评估的专业应用软件,充实软件分析内容,提升评估的智能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纳税评估信息交流网络,从不同角度对纳税人进行监控。

3、建立和完善评估信息的提供机制。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法规、规章等法律形式,确定被评估方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和具体要求;还可以有选择性地要求纳税人提供对纳税评估有用并能反映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状况的其他辅助资料,如电表数、出勤表、存货盘点表等,使评估的原始资料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此外,纳税人的一些非现金信息也对纳税评估有重要影响,如实际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存货变动等,应督促纳税人及时、准确地提供这些信息。

(四)提高评估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首先,应选择综合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财务管理、计算机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精通财务核算方法,有重点地加强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其次,强化对评估人员的监督考核,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指标,将评估工作列入岗位责任考核内容,对达不到评估质量要求的,追究主管负责人和评估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促使评估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萧 杨缅昆《纳税评估:一种新方法的构建》,《财政与税务》2007年第6期。[2] 谢旭人《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税务研究》2007年第5期。

[3] 谭光荣《选择纳税评估指标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税务研究》2007年第2期。

[4] 严学军《浅谈纳税评估的优化方向》,《税务研究》2006年第7期。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第五篇: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的思考

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的思考

一、当前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中,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需求、服务满意度不能通过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评价无法直接反馈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在于未建立起一种能客观反映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传统的纳税服务评价考核制度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长期以来,评价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和省、市国税局组织的创建规范化办税服务厅、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获取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评价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不够统一,评价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对各渠道反馈的信息只是进行简单地收集和堆砌,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二)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效率等表面层次,基本未涉及对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的评价,对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更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

(三)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对纳税人的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和税务人员的不廉洁行为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服务监督评价办法。

(四)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评价主体多数是由税务部门本单位人员组成,评价方式以临时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考评工作的组织开展缺少阶段性、全局性、系统性,对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建立和运用新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一)创立纳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在设计指标时,应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主线,结合新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覆盖机关、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对纳税服务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对每一项考核评价进行配分量化,使考核结果能以分值形式直观体现。形成三类评价指标:即纳税人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和第三方评价指标。指标设计既要直观简洁,方便评价人较快作出评价结果;又要系统全面,涵盖纳税服务工作各环节。每项指标量化其分值,并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科学地转化。内部评价指标,主要提取CTIAS软件和税收执法管理系统的数据,一般按指标量值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外部评价指标,先将指标的量值恰当地划分为区间,每个区间对应量值进行赋值配分,实现指标的转化。外部评价指标,采用5级量表的方法量化,即:采用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5级,相应赋值配分。指标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开放式的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具有时代性,满足不同时期对纳税服务工作的不同要求。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权重随着形势、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纳税人需求的日益提高,及时进行调整、修正、补充和完善。

(二)创新纳税服务评价方法 在纳税服务评价方法上,突出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主体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纳税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即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纳税人评价是指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绩效的评价,通过定期测评与即时测评、接收投诉相结合的方式,其信息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接收投诉等方式获得,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内部评价是指税务机关自身开展的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得来自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记录,涵盖了税收征管工作流程中的大部分涉税事项办理的时限、质量等情况,占纳税服务评价分值的40%;第三方评价是指通过委托独立于征纳之外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受托方的调查测评工具、方法、流程以及抽取样本的数量、范围等,由其按需求独立确定,税务部门按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调查测评报告由受托方出具,供税务部门借鉴利用,占纳税服务评价总分值的20%,三个方面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对一个单位(部门)和职工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纳入对单位(部门)的目标考核和对职工的年终考核。

(三)完善纳税服务评价管理 一是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评价工作委员会统一进行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修正、资料收集、意见反馈等工作,并督促评价结果的应用。纳税服务评价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征管股(科),负责处理评价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纳税人评价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计分,内部评价每月进行一次统计计分,第三方评价半年进行一次。以上三类评价结果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计分。二是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将纳税人评价、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的半年计分结果先分类归集得出分值,然后对应所在岗位和个人,按照40%、40%和20%的比例计入个人的纳税服务总分值中。部门得分根据各部门的个人平均得分情况确定。评分统计完成后,将部门和个人的纳税服务得分结果进行公示,将评价结果纳入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和公务员的考核,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得分值由高到低评选一定数量的税收服务标兵能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下载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市国税局课题组 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

    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能,是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征纳和谐的决定性因素。要形成规范、高效、务实的纳税服务,......

    加强和完善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加强和完善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时,为其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

    一、纳税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治税思想的影响,税务机关基本上没有纳税服务的概念。1993年税制改革,为了让纳税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税制,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为......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2010-06-29 18:50:2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2)......

    完善村务公开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完善村务公开机制建设的思考 潮河殷洪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

    优化绩效考核 完善评价体系

    摘要:中学绩效考核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都是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手段。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前提,是决定人员调配的基础,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激励员工的手......

    关于构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为构建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增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我部成立了干部实绩考核评价课题组,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结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