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共5篇)

时间:2019-05-15 02: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

第一篇: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

一、城市管理部件类

(一)公用设施类

1、各类井盖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在60分钟内派专人到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措施。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应在6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2、各类立杆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天内解决。影响道路通行及安全的,应在60分钟内采取临时应急措施。

3、通讯交接箱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的,应在60分钟内设置安全防范措施。

4、消防设施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60分钟内派专人到现场采取措施。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5、电力设施管理

供电部门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维修,并做好现场临时安全维护。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24小时内解决。如须采取大型施工措施的,应在3日内解决。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的,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6、路灯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7、地灯、景观灯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影响安全的,应采取临时应急措施。

8、各类亭、筒管理

各类亭、筒所属的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9、健身设施器材管理

各类健身设施器材所属的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维修。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影响安全的,应采取安全警示措施。

10、民用水井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并做好现场安全维护措施。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11、供水器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24小时内解决。

12、燃气调压站(箱)管理

相关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60分钟内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设置临时安全维护。一般故障应在3小时内解决,复杂故障应在24小时内解决。

(二)道路交通类

1、停车场管理

产权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

2、公交站亭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3、出租车站牌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4、地下通道、高架立交桥、跨河桥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并做好现场安全维护。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按实际工程所需工期确定。

5、交通标志牌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6、交通信号灯管理

责任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7、交通护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8、路名牌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7日内解决。

9、交通设施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

10、监控电子眼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按实际工期确定。

11、道路信息显示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按实际工期确定。

12、交通岗亭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按实际工期确定。

(三)市容环境类

1、公共厕所、公厕化粪池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2、公厕指示牌管理

责任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3、垃圾间(楼)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4、垃圾箱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5、灯箱、霓虹灯、广告牌匾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违法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牌匾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

(四)园林绿化类

1、古树名木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实施维护。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2、行道树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季节栽种除外)。

3、护树设施管理

责任部门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4、花架花钵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5、绿地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6、雕塑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7、街头坐椅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8、绿地护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不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9、绿地维护设施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10、喷泉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措施的,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

(五)房屋土地类

1、宣传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施工措施的,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

2、人防工事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

(六)其他设施

1、重大危险源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依法进行安全检查、督促责任落实。各产权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整改。

2、工地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3天内解决。

3、水域附属设施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性维修的应在24小时内解决。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按实际工期。

4、水域护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并作应急安全维护。一般性维修的应在24小时内解决。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按实际工期。

(七)扩展部件

1、缓冲垫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一般应在24小时内解决。

2、车辆冲洗站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赴现场进行查处,并责令经营户立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3、便民服务点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赴现场进行查处,并责令经营户立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二、城市管理事件类

(一)市容环境类

1、乱搭乱建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正在实施的6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拿出处理措施和意见;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需强制拆除的,依法按程序执行。

2、暴露性垃圾、积存建筑垃圾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在60分钟内派人到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清理,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整改。5吨以下的暴露垃圾3小时内清除,5吨以上的暴露垃圾应在12小时内协调清理完毕。

3、道路保洁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确实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的,12小时内解决。

4、水域保洁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确实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的,12小时内解决。

5、绿地保洁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确实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的,12小时内解决。

6、废弃车辆管理

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7、废弃物品管理

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8、非装饰性树挂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9、道路破损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维修。小规模修补的24小时内解决,采取工程性措施的应在3日内解决。

10、道路遗撒管理

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除。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对责任主体不明确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1、建筑物外立面保洁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并拿出处理意见。市容部门督促,相关权属单位完成。一般应在3日内解决,确实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的,7天内解决。

12、水域秩序问题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人实施宣传教育,责令其停止违章行为。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3、焚烧垃圾、树叶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4、油烟污染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3天内拿出处理方案,7天内督促企业完善设施,达标排放。

15、动物尸体清理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理。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6、擅自饲养家禽、家畜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人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二)宣传广告类

1、非法小广告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要求12小时处理完毕。

2、违法悬挂广告、牌匾、横幅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临时宣传用违法横幅、条幅、布幅等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违法牌匾应在3日内处理完毕。

3、占道广告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4、街头散发广告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场整改。一般在3小时内解决。

5、广告招牌破损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的3小时内解决,一般性维修应在12小时内解决,采取工程性措施的应在3日内解决。

(三)施工管理类

1、施工扰民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2、工地扬尘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建筑、拆迁工地扬尘的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对责任人或单位,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场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3、施工废弃料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场整改。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4、施工占道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人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场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5、无证掘路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人实施宣传教育,责令其停止违章行为。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四)突发事件类

1、路面塌陷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采取临时安全维护措施。要求在12小时以内临时性修复。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2、自来水管破裂管理

责任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修复,做好临时安全维护工作。一般应在3小时内现场采取措施,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4、燃气管道破裂管理

责任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修复,做好临时安全维护工作。一般应在3小时内现场采取措施,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4、下水道堵塞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5、热力管道破裂管理

热力管道所属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做好现场临时安全维护工作。一般应在12小时内解决。

6、道路积水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做好现场临时安全维护工作。一般应在6小时内采取排水措施,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7、道路积雪结冰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清理。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8、架空线缆损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做好现场临时安全维护工作。一般在6小时内处理完毕,须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日内解决。

9、群发性事件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到事发现场,迅速介入情况,分析原因,采取得力、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在可能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五)街面秩序类

1、无照经营游商管理

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2、流浪乞讨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置。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3、占道废品收购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4、店外经营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5、机动车乱停放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违章责任主体。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6、非机动车乱停放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7、乱堆物料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8、商业噪音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9、黑车拉客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0、露天烧烤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1、沿街晾挂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12、非法出版物销售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13、空调室外机低挂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6天内解决。

(六)扩展事件类

1、无证运输、消纳渣土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2、施工车辆带泥行驶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3、施工场地脏乱差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对责任主体,应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6小时内解决。

4、邮政报刊亭违反经营秩序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5、未履行市容环卫责任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6、市场外溢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工商、卫生、公安、市场主办单位配合。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7、路灯白天亮灯、夜间成片熄灯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8、危险房倒塌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立即做好现场安全维护工作,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同时申请权威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做出鉴定,尽快进行处理。

9、非法露天演出管理

责任单位自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处。对责任主体,应实施宣传教育,督促当即整改。一般应在3小时内解决。

第二篇:南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南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大 中 小 www.xiexiebang.com 2010-9-1 9:39:01 来源:省住建厅 点击:548 【打印本页】

全省数字化城管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南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09年10月开始筹建,2010年5月1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三个多月以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现将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城管”建设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今明两年,我市将先后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指数测评、承办“中博会”和“七城会”,这些重大活动将是对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大检阅、大考验。强化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既是巩固创建成果、迎接“两大盛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8年市委九届五次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高”要求,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随后,我市组织考察组分别赴北京、杭州、深圳、南宁等城市考察“数字城管”建设和城市管理改革工作,经过认真考察调研,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具有南昌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二、“数字城管”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我市在完成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采用BT模式,投资3000万元,开始市、区、街道三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程,于2010年5月1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系统设有1个市级监督指挥中心、7个区级指挥分中心,网络覆盖范围包括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红谷滩新区共七个区域,覆盖面积150.6平方公里,网络终端连接共129个部门和单位。共划分万米单元网格3780个,责任网格117个;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为80万件,将城市部件分为6大类、68小类,将城市事件分为7大类、60小类。“数字城管”系统共享全市天网工程5000多个视频摄像头资源,及时掌握大街小巷的城市管理问题的动态情况,实现城市管理的可视化。

为确保“数字城管”系统正常运行,我市专门组建了“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共有70余人,每天从早上7时至晚上9时共14小时,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控、受理、派遗和处理,12319城管热线全天24小时接听市民来电,受理群众投诉。

同时,我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服务外包方式承包给一家公司,按合同要求共投入234名信息采集人员,确保每个责任网格(约1平方公里)有2名采集员每天14小时对城市部件、事件问题进行采集和整改核实工作。

三、“数字城管”运行情况

“数字城管”试运行以来,按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问题”的工作要求,分解落实责任,切实强化考核,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以七月份为例,受理问题3.1328万件,整改到位2.6619万件,整改率达8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数字城管的问题采集、派遣、结案数呈上升趋势,运行呈良性发展的态势,数字城管的应有作用也日趋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发现问题更全面

“数字城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确保城市管理问题能够全面发现,很少遗漏。我市“数字城管”发现问题有以下四条渠道:一是信息采集员。全市234名信息采集员每天14小时在大街小巷不停巡查,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使用“城管通”采集,即时发送到系统平台,由市监督指挥中心立案派遣到相关责任城区或责任部门限时整改。目前我市平均日信息采集量1000件左右;二是12319城管热线。全天24小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日受理量约40件左右;三是共享全市天网工程5000个摄像头。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每天14小时安排视频监控人员,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绿化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监视,发现问题,及时截图立案、派遣。四是三支督查队伍。每天负责督查信息采集公司的采集工作的质和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

2、处理问题更及时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按照“数字城管”七个工作流程进行快速处理。同时以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和七个区分指挥中心为枢纽,连接129个城区、街道、部门和单位,实现实时在线派遣,处理问题限时完成,使城市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连接,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随着车载GPS系统与数字城管平台的深度整合,数字城管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执法和应急联动。

3、考核评价更科学

“数字城管”绩效评价系统数据都是软件自动生成,较好地屏蔽了人为因素,使考核考评工作更科学、更客观。以“数字城管”问题处理率为绩效评价基本依据,我市定期编发“数字城管”《日报》、《周报》、《月报》,对所有“数字城管”责任城区、部门和单位工作绩效进行数据分析,排列名次,既便于领导及时掌握部件、事件的高发问题,为全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市实行《城市创建城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每月对各城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和绩效情况进行排名,完成较差的部门、单位,要责令其说明情况,并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全市正在逐步形成城市管理工作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

4、管理效能更显著

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平台的打造,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考核评价有效监督。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最终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数字城管”运行后,实现了“两减少、两提高”,即:城市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明显减少,城市“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数量增加了(过去每天全市大约发现处理问题约100多件,“数字城管”运行后每天发现处理问题约1000件,增加8倍),群众满意度提高了(“数字城管”运行后,不少市民反映周围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据民意调查,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四、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建好用好“数字城管”系统的关键。南昌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副市长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解决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建设任务,保证了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期完成。系统运行后,市城管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召集城区和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定期分析数字城管案件办结情况,提出解决疑难案件的工作思路,为平台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合理的经费投入是建好用好“数字城管”系统的前提。市委、市政府站在南昌和谐崛起的战略高度,制定了“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计划,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采用BT模式,分五年支付建设资金;此外,市财政每年安排“数字城管”运行经费1000多万元、考核奖励经费200万元,确保了“数字城管”系统正常运行。

(三)规范的操作是建好用好“数字城管”的基础。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到建设验收全过程,一律按照有关政策要求,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确保了项目规范实施。“数字城管”运行后,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制定完善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工作纪律、考核细则等规程;明确了接话交办、处理解决、催促办理、回访反馈等操作程序,保证了“数字城管”规范有序运行。

(四)完善的制度是建好用好“数字城管”的保障。伴随着“数字城管”系统的运行,科学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透明的成绩排名公示机制和严格的工作问责机制的“三剑合一”,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一是完善考核体系。我市制定实行了《南昌市创建工作城市管理考核暂行办法》。采用数字城管日常考核、定期抽查、重点工作考核、民意调查等四种方式,对各城区、各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同时实行周调度、月排名、季考核、年奖惩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公布考核结果。以周报和月报形式,在创建调度会上公布每周城市管理考核数据,每月在《南昌日报》上公布月度考核结果;三是严格工作问责。为有力推动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的落实,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南昌市创建工作问责制》,明确规定,根据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对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成绩排名落后的单位领导实行严格问责,当三次以上排名倒数第一名的单位领导给予免职或建议免职处分。

我市数字城管从建设至运行,已有半年时间。期间,我市数字城管建设和运行自始自终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城市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对此我们深表谢意。我们坚信,在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数字城管”工作一定能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双提升”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宿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宿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构建齐抓共管而又长效保持的“大城管”格局,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及《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宿迁实际,特制定宿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出发,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合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理顺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应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建立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原则。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2.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城市管理面广量大,实现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高效、快捷,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行业标准,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GPS等多种信息技术,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等,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对人员、设备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4.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与城市其它监管系统相互衔接,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相互移植。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

二、工作目标

整个系统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标准设计,一步到位,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专用网络、系统平台、应用子系统、监督指挥大厅、显示大屏、信息采集终端、GPS定位系统等。待市国土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再进行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地理信息、部件普查、编码、GIS系统等软硬件。一期工程建设于2009年5月建成并试运行,二期工程于2009年年底完成。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重点围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确到位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为中心城市400平方公里范围。

三、工作任务

(一)建设应用系统

1.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1)单元网格划分。以万平米为基本单位,由专业测绘部门将市区400平方公里区域划为分若干单元。网格划定按照法定基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方便管理、地理布局、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的原则,1个社区可划分为1个或多个单元网格。(2)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把城市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别。即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把非物化的、人的行为问题作为城市事件进行管理。同时,把部件和事件按城市管理的职能和专业分工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部颁标准进一步细化若干种类。按照城市管理实际应用体系在市中心区90平方公里范围,由专业部门进行地理勘测,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详实地反映管理对象的属性、类别、网格区域、责任单位等情况,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使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一一对应责任部门。

2.软硬件系统建设。建设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基础应用平台,包括网络环境服务器、显示设备、存储设备、呼叫中心、系统软件、监

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和安全保障等;建立中央信息控制中心,包括电子大屏幕显示系统、呼叫中心等;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城管通”、电子监控系统等;建立协同工作系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在市监督指挥中心与各专业部门间搭建信息实时传递系统。

3.信息采集系统建设。(1)采集渠道。信息采集采取市民举报投诉、职能部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信息采集,以及城管管理执法人员在管理执法过程中的信息采集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2)采集方式。市民和职能部门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城管管理执法人员采取与监督员互动,使用“城管通”向监督指挥中心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应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确保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建设热线、市长热线电话,《网上宿迁》公众交流平台,新开设城管热线呼叫中心,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呼叫平台。

4.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包括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区域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市本级直管区域、区管区域、乡镇(街道、社区)的不同层面区域进行评价。部门评价按一定周期对专业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按一定周期对监督指挥中心各岗位和信息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二)构建 “一个中心两个轴心”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格局

1.“一个中心两个轴心”:即设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并在中心内部设立监督轴和指挥轴。

主要职能包括:(1)负责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派遗和处理,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实施对本市城市管理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2)负责对涉及多部门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3)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状况以及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4)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员队的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5)负责组织市级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台帐,实施信息管理。

2.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在市级设立监督指挥中心基础上,区级设立指挥中心,并将终端设置到市直25个相关部门、区属相关部门,以及400平方公里范围的乡镇(街道、社区)。同时,并将为了集中管理、提高效能、减少投入,市、区两级平台采取合建的方式。

(三)工作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信息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监督指挥中心报告情况(监督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监督指挥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并根据问题归属,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立即派遣相关专业部门或区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专业部门和

区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市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市监督指挥中心派信息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得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反馈给市监督指挥中心继续办理,直至办结。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数据。

四、组织保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09年重点工程之一,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履职到位。

(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涉及众多的专业部门,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严格考核,顺利推进。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落实人员、经费,按统一标准、时序进度要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建设和组织机构的建设,保证如期建成和运行。具体考核督查工作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并组织实施。

第四篇:000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2010年6月3日

按照建设精品城市、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郑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主管副市长多次就数字城管建设运行工作现场办公,在资金保证,机构建设,制度到位工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系统自2009年正式运行以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及建立发现及时、处臵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机制上做出了有益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郑州数字城管基本情况

郑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数字城管各项工作十分重视,2010年4月份我市召开了郑州历史上第一次城市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会上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了《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办出台了《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及《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立案、处臵与结案标准》,为数字城管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会后,赵建才市长带领25个市直部门及各区主要领导,在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召开

了现场会,实地检验各有关单位并入数字城管系统运行工作状况,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城管工作的全方位全市域运行。

(一)健康的运行管理体系

目前,郑州市数字城管系统有效管理范围为350多平方公里,涵盖全市5个区(金水、管城、二

七、中原、惠济)、3个开发区(郑东新区及东、西开发区),全市城市管理范围被划分为15627个单元网格,363个责任网格。每天,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约600名信息采集员负责着日常的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2009年全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上报案件60多万件,12319城管热线年受理群众热线咨询及上报问题约18万多件。同时,作为一个覆盖全市的现代化管理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在我市城市管理考评、城市应急指挥、城市有关事部件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

为更好地推进数字城管工作,实现城市管理的高位监督,高效指挥,规范运行,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目前我市在市一级设臵有隶属于市政府管理的“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及隶属于市城市管理局的“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区一级设臵有隶属于各区执法局的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管理网络延伸至各办事处、社区。今年3月份后,伴随着市建委、市规划、房管、园林、市政、公安等25个市

有关职能部门终端并入市数字城管平台,依托现有政府电子政务内网,我市已建立了市、市直部门、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网格单元所在地单位的多级网络,立足大城管,统一的数字城管大平台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一级监督,郑州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将市、区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监督权、评价考核权、奖惩权上收,实行高位监督;通过市区两级指挥,将市管和区管单位统一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强化市、区两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并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各司其职,分别处臵,指挥权下派。做到了监督管理集中,指挥调度协调。这种架构维护了监督的权威、指挥的顺畅,保证了我市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顺利

行。

二、2010年一至五月份数字城管运行情况

综合1-5月份各项数据,数字城管系统实现了规范健康运行。截止2010年5月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84289件,立案175322件,派遣175322件,12319热线受理各类电话咨询及投诉13142件,处理12505件。立案率保持在95%以上,派遣率保持在100%,问题处臵率各区保持在85%以上,市直部门的案件处臵率保持了稳步上升态势。另外,随着气温升高、夏季来临,长效治理案件(占道经营、无证游商)增多,比基准值(前三个月平均值)增加10.80%,达到4086件。

目前,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已建立了日统计,周汇总,月评比的常态化考评体系,对各区城市管理,对各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工作有了量化、适时化、精细化的统计标准。数字城管考评系统由于其数据的科学量化准确,其考评结果已占据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分数的50%,在城市管理考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数字化城市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正在我市城市管理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全市各个区、各个职能部门对数字城管工作给予了高度支持,依托市数字城管大平台,各有关部门的协作能力,纪律执行能力得到了加强,一些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一些难点焦点问题也正在逐步建立规范的处臵标准和办法,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正向着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高度迈进。但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实际工作中,一些老问题还是不同

程度的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城市管理,影响我着我们的城市管理形象。如何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如何促进各部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实现各部门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臵,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仍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比较集中

城市管理高发案件,总是集中在相同的几类问题上。以今年4月份的数据统计为例:上报井盖类4421件,占总案件量的10.39%;违章经营类4310件,占总案件量的10.13%;机动车乱停放类4214件,占总案件量的9.91%;环卫保洁类2312件,占总案件量的5.44%。5月份:井盖类4559件,占总案件量的11.43%;机动车乱停放类4103件,占总案件量的10.29%;违章经营类4086件,占总案件量的10.25%;环卫保洁类1861件,占总案件量的4.67%。

综合近5个月及以往的案件处臵情况,总结这些高发案件的特点,情况基本类似,这些高发案件是天天有,月月有。除去城市基础欠账造成的原因,大多数城市管理问题,如违法违章经营、机动车占道等反复性强,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另外,有关部门在处臵此类问题时,还存在运动式、突击式的管理方式,在处理疏与堵的关系上有欠缺。

(二)复杂城市管理问题的部门协作机制还不完善

数字城管大平台虽然已建立,但由于市直部门加入时间较短,一些单位在如何利用数字城管大平台参与城市管理

工作上仍有欠缺,综合协作的意识还不深入,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处理起来有难度的问题时,有推诿现象,工作不到位,仍是按照旧的工作思路在处理问题,直接影响了本部门在数字城管信息化考评体系中的打分。

从近5个月数字城管系统的工作运行情况及数据统计,对下一阶段城市管理工作,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是城市管理治脏治乱治差的力度要加大。要围绕“水、路、房、烟、尘、气、声”等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有关区及各部门要特别关注重点区域,如城乡结合地带、都市村庄、背街小巷等地方;同时,对市区内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有经常反复的违章现象要有长效的管理办法;一些临街门店面貌不整,招牌残缺不全,一些摊点、店面的油烟浓烈、污水四溢、噪音嘈杂问题仍是下一阶段重点要抓的工作。

二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沟通协调要加强。全市数字城管工作是一个统一运转的整体,各个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服从调度,形成齐心协力、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工作中市区两级平台,市与各职能部门间要加强工作的联动和信息互通,形成工作联动机制。要形成合力推进、良性互动、积极谋划、多方举措的工作氛围,从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出发,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城市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理念要加强。在城市管理中,全市各个区、各个部门都要从我市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致力于规范管理制

度、优化管理流程,实现部门工作的突破。要在推进部门自身工作的基础上,促进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城市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跨越,下一步,数字城管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服务“三化两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我市城市管理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沛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改

沛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草稿)

为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逐步创建具有本县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09]11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57号)、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指南>的通知‣(苏建城[2008]239号)、•关于印发†江苏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标准‡‣(苏建城„2011‟416号)、•徐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徐政发[2009]67号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沛县实际,特制定沛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为前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合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起政府监督指挥、部门

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切实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居民创造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发现、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区(场)之间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精确、高效、协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和借鉴徐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果和有效资源,对各职能部门已建或在建的数字化管理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统一基础平台、多想系统运用”的体系架构组织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实现信息共享。

(三)统一标准,全面实施。按照住建部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系统建设应于市系统平台相互兼容并预留接口,为今后扩容升级换

代、网络互联和信息共和享奠定基础。

(四)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在建设部规定9个基础子系统之外,结合我县实际,适当拓展其他子系统,确保其先进、可靠。要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完善对各种风险的预防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三、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确责、履责、问责”机制,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快速发现、精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核心,实现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逐步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监督有效、群众满意的“大城管”工作格局。2012年6月份开始建设覆盖50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此工程分两期,一期包括新城区、主城区38平方公里,二期包括开发区、副城区12平方公里),9月份竣工并开始运行,12底通过验收。

四、工作任务

(一)应用系统建设

1、数据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单元网格数据、部件数据和地理编码数据。(1)单元网格划分。单元网格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最小责任

单元,划分责任网格是实现责任区域管理的前提,由专业测绘部门和市容、民政、公安以及街道办事处共同协作,按照属地管理、负载均衡、相对稳定等原则,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2)城市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事件分类编码。把城市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即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把非物化的、人的行为类问题作为城市事件进行管理。城市部件由专业部门进行地理勘测,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每一个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并赋予其唯一的标识编码,通过分类编码和部件普查,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认真做好部件、事件的确权(认)工作,使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一一对应责任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统一使用县国土资源局制作的基础电子地图。

2、运行环境建设。(1)软硬件平台。主要包括网络与通信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存储与备份系统、相关系统软件和大屏幕建设。(2)网络环境。包括内部数字城管业务的运行网络和办公网络,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和各专业部门、镇、区(场)之间的网络,手持移动终端和县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机房、移动业务网络之间的连通等。(3)无线采集设备(城管通200部)、安全体系(防火墙等)和呼叫中心的建设。一期安装监控视频20个,移动监控车4辆;二期安装监控视频10个,移动监控车2辆;

3、应用平台建设。(1)基础平台子系统建设。按照住建部标准,建设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等9个基础子系统。(2)拓展应用子系统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整合各职能部门数据资源,增加系统使用功能,建设业务短信、领导移动办公、执法和环卫车辆GPS监控、视频监控、社会公众信息实时发布、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管理、地下管网信息等子系统。应用平台建设要抓好两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在将城管监督员主动发现问题、居民电话投诉举报等纳入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还要将居民网络举报、领导交办任务、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媒体反映情况、职能部门信息等一并纳入信息采集系统,同时将市政12319纳入系统受理平台。二是抓好资源整合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依托县国土资源局的空间数字地理框架构建地理编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要整合公安部门的治安和交通、市政部门的夜景灯饰、园林部门的公园景点等已有的监控资源,建设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新增城市防洪、森林防火、污水处理等监控点,形成电子监控位置分布图。

4、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

评价,包括区域、部门、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区域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县直管区域、镇区(场)管区域(单元网格)的不同层面区域进行评价。部门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各专业部门和责任主体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按一定周期对监督指挥中心各岗位和监督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要与目标考核、效能考核挂钩,切实兑现奖惩,并向社会公示。

(二)组织机构建设

增设沛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要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监督与评价等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行业规范,及数字化城管要设立监督轴、指挥轴的要求,县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监督、指挥职能相对分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问题由县编办按照建设部及省建设厅的有关要求提出方案,报县政府研究决定。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设在城建展览管馆,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应急指挥中心可就近安排办公场所,以实现软件及硬件设施的共享。同时,可适时建立相应的“高位”协调机构,以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综合评价。实行数字化城管所需监督员可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招聘,既可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实施,也可对现有人员进行整合,由现有的城管人员承担。按照省标准要求建立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应根据需要配备坐席员等岗位人员。信息受理员可先行面向社

会招聘,并派遣至省内已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有关城市进行培训,待我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后上岗使用。各镇、区(场)设立工作协同平台,成立镇级指挥派遣中心。各职能部门要建设信息终端。

(三)工作流程建设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建设要抓好七个环节:

1、信息收集:信息采集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县监督指挥中心也可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

2、案卷建立:县监督指挥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

3、任务派遣:县监督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或镇级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处理。

4、任务处理:专业部门和镇(区)级监督指挥中心按指挥手册规定的时间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5、处理反馈:专业部门和镇(区)级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县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

6、核实结案:县监督指挥中心派城管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取核查结果,至此派遣任务完成,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案件要继续派遣、处理,直至办结。

7、综合评价:县监督指挥中心对处理结果、成效等进

行综合评价,城管监督员核查过的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数据。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镇(区)和县直部门绩效考核中城市管理的考核数据。

五、建设模式

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采用“电信(移动)承建、政府回购、部门使用、企业维护”的方式,系统建成后,由县政府按建设投资分5年回购。2012年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用于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55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实时监控系统建设。系统使用期间,电信部门和有关企业继续有偿承担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由县政府批准、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审核同意、省建设厅论证通过的•沛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实施。建设项目由县城管执法局和徐州电信局(徐州移动公司)共同招标,以企业为主进行操作。监理项目的招标由县城管执法局组织进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列入2012年城建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大屯煤电公司物业公司总经理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督查室主任、县财政局局长、县国土局局长、县规划局局长、县建设局局长、县人保局局长、县人防办主

任、县公安局局长、县审计局局长、县监察局局长、县城管局局长、沛城镇镇长、大屯镇镇长、县开发区主任、县新城区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市管理局,王金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和城管工作。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共同推进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二)密切协调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项技术、多个部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要整合资源,凡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在政府部门之间无偿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各镇、区(场)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责任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县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提供技术、财力、人力和政策支持。

(三)强化监督考核。考核督查工作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落实人员、经费,按统一标准、序时进度要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保证如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下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处置时限及要求(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泗水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模版)

    泗水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泗水县委 泗水县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下面,我代表泗水县汇报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不当之处,敬请批......

    62月份第二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通报

    綦数字城管〔2012〕6号綦江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月份第2周工作情况通报按照《綦江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綦江府发„2011‟34号)第二十一条规定,现将2012年2月1......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及时限要求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及时限要求 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

    数字化的虚拟城市(共5则范文)

    讨论:数字化的网上虚拟城市——“网上长沙”策划草案随着国内网民突破1亿大关,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平民化,网民也曾现越来越百姓化的趋势。一大批房产、餐饮、购物、旅游、汽车......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范文模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城市生态学》实习目的及要求(共5篇)

    《城市生态学》教学实践是这门应用科学的重要环节,以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中的典型范例作为参观、调研的主线,结合单项的城市特色的水、大气等污染治理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

    李如生同志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范文模版)

    李如生同志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总结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3日) 同志们: 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交流会即将圆满结束。会上,仇保兴副部长做了关于推广数字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