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时间:2019-05-15 02:5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第一篇: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浅析投资决策的方法

[摘 要]:在充满投资机会的现代社会,我们希望所进行的投资一定是有利可图的。那么,如何来衡量这个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呢?企业的各级决策者经常要面临与资本投资相关的重大决策。在面临投资决策时,必须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某些选择。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如何使投资决策风险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呢?本文重点分析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投资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风险

[Abstract]: Full of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modern society, we hope that the investments must be profitable.So, how to measure the investment feasibility of this project it? Decision-makers at all levels of the enterprise often confronted with major decisions related to capital investment.Investment decisions in the face, you must make some choice between different options.Investment decisions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the business, how to mak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risk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rationalization 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s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s.[Key Words]: Business investment Investment decisions Risk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一、投资决策分析概述

(一)投资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投资决策: 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是生产环节的重要过程。

投资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二)投资决策的特点

1、投资决策具有针对性.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

2、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一执行一再决策一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3、投资决策具有择优性.投资决策与优选概念是并存的,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实现投资目标的几个可行方案,因为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对诸投资方案进行评判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性,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做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三)企业投资决策的程序

1、确定投资目标

确定企业投资目标是投资决策的前提,正确确定投资目标必须要做到:(1)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企业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为什么投资,最需要投资的环节是什么、自身的条件与资源状况、市场环境的状况等。

(2)有全局观念

企业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避免“短期与近视”可能带来影响到企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不利情况。

(3)有科学的态度

科学的投资决策是保证投资有效性的前提。要实事求是,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运用,不能靠拍脑袋来决定是关重大的投资决策方案。

2、选择投资方向

企业在明确投资目标后,就可以进一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这一步也很重要,事关企业今后在哪里发展的问题。

3、制定投资方案

企业在决定投资方向之后,就要着手制定具体的投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一般情况下,可行性决策方案是要求在两个以上,因为这样可以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方案的选择是有利的。

4、评价投资方案

这一步主要是对投资风险与回报进行评价分析,由此来断定投资决策方案的可靠性如何。企业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在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有过于投机或侥幸的心理,一旦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超过其承受的能力,将会铸成大错,导致企业的灭亡。

5、投资项目选择

狭义的投资决策就是指决定投资项目这个环节。选择的投资项目必须是由相应一级的人来承担责任。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便于投资项目的进行

6、反馈调整决策方案和投资后的评价

企业的投资方案确定之后,还必须要根据环境和需要的不断变化,对原先的决策进行适时地调整,从而使投资决策更科学合理。

(四)企业投资决策的意义

企业的各级决策者经常要面临与资本投资相关的重大决策。在面临投资决策时,必须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某些选择。确切地说,投资决策的意义在于: 1.资本投资一般要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2.资本投资通常将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要在企业承受好几年现金流出之后才可能产生现金流入的投资。

3.很多投资的回收在投资发生时是不能确知的,因此,投资决策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4.一旦做出某个投资决策,一般不可能收回该决策,至少这么做代价很大。

5.投资决策对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降低风险、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资决策能置企业于死地,所以,我们理应经过深思熟虑并在正确原理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原因分析

努力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是强化投资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在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摩擦、矛盾必然会反映在投资领域;另一方面,企业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难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而对过多的行政干预也无所适从。因而,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水平还较低,这样必然会使投资决策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其表现在:

1、进入方向的决策风险加大。投资进入的方向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投资决策的最大风险就在于投资进入的方向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从而使得项目建成投资后没有市场,使得投资无法收回,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进入时机的决策风险加大。投资进入的时机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中长期内,当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投资进入的时机较为适宜,项目投资后就会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投资决策的风险较低;反之,当产品市场已经供过于求时,投资进入的时机滞后,项目投资后就难以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投资进入过度的风险损失。

3、进入规模的决策风险加大。投资进入的规模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有些产业对投资进入存在规模经济壁垒,因此如果投资进入达到了规模经济的要求,就会使项目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投资决策的收益风险降低;反之,如果投资进入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就会使项目生产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投资决策的收益风险较大。

4、进入区位的决策风险加大。投资进入的区位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投资扩张正推动整个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周期,然而,高速增长的投资潜伏着重复建设,使得我国竞争性产业的成长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竞争基本上发现在范围比较狭的产品类别中—产品和品牌经理的战场。

三、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投资决策方法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1、静态法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年投资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1)年投资报酬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算、易懂,缺点是没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在两个项目的投资报酬率相同的情况下无法做出决策。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年报酬率进行决策的情况少见。

(2)投资回收期法取舍项目或方案,实际上是以投资支出的回收快慢作为决策依据,简单易懂。从缩短资金占用周期发挥资金的最大收益,加速扩大再生产

的角度来说,在评价方案时采用投资回收期法是必要的,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项目的经济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项目的风险性。

(3)当对某一项目存在多个不同规模的投资而需要进行决策和分析评价时,可以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其计算公式为:追加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额/成本节约额。追加投资回收期法适用于对多个方案的比较。

2、动态法,即投资项目的动态评价方法,其本质就是利用复利计算方法计算的时间因素,指以投资的时间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它主要包括净现值法、获利能力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1)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净现值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净现值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贴现率,一种办法是根据资金成本来确定,另一种办法是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来确定。净现值法的优点 :使用现金流量,公司可以直接使用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相比之下,利润包含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在资本预算中利润不等于现金 ;净现值包括了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其它资本预算方法往往会忽略某特定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如回收期法;净现值对现金流量进行了合理折现,有些方法在处理现金流量时往往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如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2)获利能力指数法是指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初始投资的比率。它表示的是投资项目的相对盈利能力,即每1元成本所带来利润的现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获利能力指数(PI)=初始投资所带来的后续现金流量的现值/初始投资 一般而言,如果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指数大于1.0,该投资项目就是可以接受的。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指数越高,该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也越大,其投资可行性也越大。

获利能力指数法不但注意到了项目现金流入量,而且注意到了项目的现金流出量,在评价项目收益时有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整个项目期内的全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

(3)内含报酬率法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虽然考虑了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的报酬率是多少。内含报酬率是根据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的,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通常需要“逐步测试法”。首先估计一个折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折现率,应提高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折现率,应降低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折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

(4)动态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抵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即:动态投资回收期是项目从投资开始起,到累计折现现金流量等于0时所需的时间。求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也要与行业标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或行业平均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低于相应的标准认为项目可行。

投资者一般都十分关心投资的回收速度,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都希望越早收回投资越好。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常用的经济评价指标。动态投资回收期弥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缺点,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克服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缺陷,因而优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但它仍然具有主观性,同样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净现金流量。当未来年份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时,动态投资回收期可能变得无效,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投资回收期限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

静态投资法是投资决策的辅助方法,当静态法与动态法进行决策的结果不一致时,应以动态投资法评价的结论为准。动态法由于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通常,在采用静态法认定项目初步可行的基础上,利用动

态对投资项目做进一步的分析评价,在实际中,评价某方案时,净现值法由于考虑了回收期内的现金流量,项目寿命期内所有的现金流量,项目的选择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因而是最好的投资决策方法,因动态法涉及理论性不是很多,故在介绍时可以只作理解,并举例说明。

总之,选择何种投资决策方法,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以具体情况而定。由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向,以及企业的根本目标所在,这些都会影响投资决策的选定。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好准备,尽可能地争取减少投资风险,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角色。无型资产在营销实践中的整合能力和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整合后所产生的增值效应,也是对传统市场营销理念的重大突破和重要发展。

结论:

总之,企业投资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较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版

[3]郭 涛,财务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张耀奇、李二英,影响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三个要素[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2000.[5王永海,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财务控制[J],审计研究,2000.4

致 谢

本论文在徐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徐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徐

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完成论文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三年来的辛勤栽培。

第二篇:第8章 AHP决策分析方法

1.层次分析作业 第8章 AHP决策分析方法

A(目标层)对象:毕业去向

C1(准则层):待遇 C2:环境 C3:前途 P1(措施层):研究生 P2:公务员 p3:自主创业

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完全层次关系,过程如下: A-C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A-c c1 c2 c3

C1-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1-p p1 p2 p3 p1 1 0.20 p2 5 1 p3 2 0.4 λmax= 3,CI=0,RI=0.58,CR=0<0.10 C2-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2-p p1 p2 p3 p1 1 0.2 p2 5 1 p3 0.5 0.1 λmax= 3,CI=0,RI=0.58,CR=0<0.10 C3-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3-p p1 p2 p3 w 排序 p1 1 5 0.666666667 0.37037037 2 p2 0.2 1 0.133333333 0.07407407 3 p3 1.5 7.5 1 0.55555556 1 λmax= 3,CI=0,RI=0.58,CR=0<0.10 层次总排序结果 A c1 c2 c3 w总 0.434783 0.217391 0.34782609

排序

w 排序 2 0.153846 2 10 0.769231 1 1 0.076923 3

w 0.5 2.5 1

0.125 0.625 0.25

排序 1 2 c1 1 0.5 0.8

c2

c3 2.00 1.6

w(Wi的归

排序

一化)1.25 0.43478261 1 0.625 0.2173913 3 0.34782609 2 p1 0.125 0.153846 p2 0.625 0.769231 p3 0.25 0.076923 CI=0,RI=0.58,CR=0<0.10

0.37037037 0.07407407 0.55555556 0.216617086 0.464728152 0.318654762 3 1 2 由此可得,我的毕业去向最想做的是当公务员,其次是创业,最后是研究生。

第三篇:投资项目财务策划与决策分析

投资项目财务策划与决策分析

本项目财务策划决策分析分为两部分:A部分为实体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假设虚拟资本20万元,B部分为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决策分析,假设虚拟资本10万元。

项目财务策划决策分析分组进行,4-5人一组,每组按照以下内容完成项目财务策划决策分析。

第一部分实体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假设有虚拟资金20万,定位于大学生创业,小组成员需广泛并深入的收集行业信息,选定1个行业进行实体项目投资并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实体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不超过2000字)

1、企业简介(虚拟)

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人员构成及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目标,等等。

2、行业分析

从所选行业的基本特点、竞争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行业选择的理由。行业分析重点需回答的以下关键问题:(1)该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2)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该行业可发挥什么作用?(3)该行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可采取什么途径获取?(4)进入该行业的障碍是什么?如何克服?

3、市场预测

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竞争厂商情况简介,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目标顾客等方面分析。

4、营销策略

主要包括:营销渠道的选择,营销队伍的组成与管理,促销计划和广告策略,定价决策等方面分析。

二、财务方面的分析(要求分析具体、详细,决策计算期限三年以上)

1、投资规模估算

实体项目投资各部分所需资金规模的具体估算,如所需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测算,流动资金垫支的估算等。

2、筹资方案设计

设计企业资金筹措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分析,结合各种融资方式优缺点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企业的融资方式组合;(2)融资成本分析,包括成本的构成及估算、资本成本计算等方面。

3、投资决策分析(估算期限3年以上)

(1)根据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估算企业每年实现的收入水平;

(2)估算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项成本、费用,测算企业每年的运营成本;

(3)计算企业每年的净现金流;

(4)确定企业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并说明原因;

(5)计算投资的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

(6)判断投资的可行性。

三、企业风险分析

1、经营风险分析

(1)根据行业未来的市场供求状况的预测,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

(2)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提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合理措施。

2、财务风险分析

(1)根据企业资本结构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2)如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根据筹资结构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化情况。

第二部分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决策分析

假设提供虚拟资金10万元,选择并设计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必须有股票,但最多为2只股票),从财务指标的角度说明股票选择的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宏观基本面(经济面、政策面、资金面)简要分析;

2、微观基本面(行业分析、发展趋势、赢利预测)简要分析;

3.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财务状况详细分析;

4.杜邦财务综合分析;

5、股票K线图简要分析;

6、未来投资策略简要分析。

第四篇:关于员工培训投资的决策分析

关于员工培训投资的决策分析

摘 要:员工培训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方式,企业员工培训投资的开展需要通过严格的经济学分析才更加科学,而培训管理活动的开展则需要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本文将劳动经济学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容相结合,为企业的员工培训投资决策出谋划策。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投资;培训管理

一、引言

步入21世纪,中国以其令人惊叹的的发展速度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才达到的经济成就,但这巨大的经济总量却大多由大量的物质资源消耗和劳动力的密集投入堆砌而成。显然,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力资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现代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什么?我们如何对该种投资形式的效果进行评估?

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一)人力资本介绍

1、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指经过长期投资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个体或团队身上的由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构成的资本。“人力资本”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舒尔茨开辟。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前者将人视作资本进行管理,注重资本的资与回报研究,并考虑成本的因素,属于经济学范畴;人力资源则侧重于对组织内部人员的管理与开发,注重通过对“人”这一重要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并带来长期的效益与财富的目的,故属于管理学范畴。二者虽属不同学科范畴,但互有交叉,互有共通之处。

2、人力资本的构成

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显性与隐性人力资本,所谓的显性人力资本是指不具有知识产权的、普遍传播的能以较低成本和方法获得的人力资本要素。是构成人力资本价值的外在的、通过一般方法可以观察其价值构成或其价值可以得到确定的部分,如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形成、人力资本投资贴现、人力资本的会计成本、人力资本的现金流等等。而所谓隐性人力资本是与显性人力资本相对应的,通过一定方法激励才可以挖掘出来的人力资本,通常较难外在表现。

从狭义上分析,人力资本主要由健康、智力、精神三大要素构成。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包括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健康;智力是由人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各种能力有机地综合组成,主要包括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决断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精神即主观世界,是人的思想境界,主要包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奋斗精神等。

(二)人力资本投资介绍

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运用各种投资形式达到不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目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使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引起各部门产出及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增加全社会经济总量。

2、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根本,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所考虑的原则必然是投资效益,这也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要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企业带来利润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得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能够更好地互补,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实现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第二,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其特点就是以在职培训为主,其他形式为辅,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得员工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这种形式的投资相对来说操作更为灵活,见效更快,耗时较少,收到大多数企业的欢迎。

3、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点:(1)劳动力配置投资

劳动力配置投资是企业投资形式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劳动力配置可以促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优化组合,使得人力资本得到增殖。(2)卫生保健投资

人体的健康是人力资本得以存在的重要保障,加强卫生保健投资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寿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和人力资本质量。

(3)在职培训投资

在职培训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是对企业员工技能存量的一次提高,是组织期望员工所达到的要求与员工实际技能水平之间差额的一次补足。同时,企业通过培训,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员工潜能,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这是各种投资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4、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原则

为了方便讨论,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决策时,假设人力资本是可以量化的,同时不能只考虑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简单比较,而应该将预期值进行折现,并在现值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当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所得折现率即为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当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大于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时,人们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反之,人们不会投资。

三、员工培训投资

企业的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科学合理的培训投资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员工个人来说,培训是其个人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之一,据国外有关资料测算, 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知识仅占其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的1/10左右,大量知识和技能是靠走上工作岗位后的 “再教育”或称“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完成的。另外,据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料统计, 工人技术每提高一个等级, 劳动生产率可提10%-20%;日本的一项研究也证实, 不同素质的工人, 对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大不相同,如果一般工人的作用是5%,那么经过培训的工人则为10%-15%, 受过良好教育培训的工人是 20%-30%,即受过良好教育培训的工人是初始状态工人效率的4-6倍。由此可见,培训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占有重要且关键的一环。

(一)员工培训投资的概念

1、培训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作为投资方式的一种,培训投资同样拥有一般投资的特点,高投资回报率往往对应着高风险,由以上事例可知,培训投资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所以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与自我竞争力,对员工进行了培训投资,短期内或许会有一定的回报于效益,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倘若受培训员工因为薪资、个人发展意愿等原因离开企业,必然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此时企业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其实,这里所说的风险应该还包括企业培训投入的成本,既包括以货币支出为存在的直接成本,也包括像时间的投入、人力消耗等看不见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职员工参加培训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的需要全脱产学习,有的需要半脱产,也有的是业余的。受训者可能会提前下班或请假去复习,以准备考试。与此同时,所以参加培训的员工迫于学习压力,常常不能全力工作,所有这些都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工作带来一定损失,这就是培训的机会成本。二是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员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这部分成本通常发生在师傅带徒弟式的培训中。

2、培训投资的成本收益计算方法

培训投资成本与收益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计算方法,前者对员工培训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估,如将员工分成两组,一组是培训组,一组是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员工的生产率进行比较;或者直接将同组员工的培训前后生产率进行对照。关于间接计算方法,大致分为模型法、净现值法、经验公式法三种,其中净现值法最为简便易懂,本文将重点介绍该种方法。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计算培训者在培训后与培训前工作成果的差值,其公式如下:

QKIEICN

其中,QK——培训者在培训后与培训前工作成果的差值

IE——培训后的平均工作效率

IC——培训前的平均工作效率

N——受训人数

如果工作成果的差值为正,则此次培训是有效可行的,净现值法将培训投资科学量化,特别是培训前后的平均工作效率,一般认为工作效率是很难量化的,但是如果通过对现金流入量的测量就可以很好的量化培训投资的效果。

(二)员工培训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贝克尔的观点,企业培训分为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一般培训是指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和技能,对除培训提供者外的其他企业具有同样的适用性,即可以提高受训者在所有职业中的生产率的培训。特殊培训与一般培训相反,劳动力通过培训所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和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具有适用性,或者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提高得要多,这类培训的价值只对培训企业有益。

一般来说,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会投资于一般培训。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劳动力需求水平的决定方面,企业必将遵循劳动力边际产量(MP)=工资(W)的原则。当MP>W时,此时企业是获利的,企业一般不会选择进行培训;反之,当MP<W时,企业会想办法通过培训提高边际产量,使其符合工资水平,或者降低工资,但为了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通常会选择培训投资这种方式使得均衡条件得以达到。但是,企业是否真的会选择一般培训来对员工进行投资呢?答案是不确定的,假设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在培训之前是MP1,对应的员工工资是W1,此时如果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培训之后的边际产量是MP2,并且MP2>MP1,而培训期间企业一直都是以W1的工资水平进行支付,培训之后,员工必然会要求企业以W2的工资水平与之MP2的边际产量相对应。假设企业的培训费用为Z,那么此时,企业所承担的总成本为W2+Z才得以换回MP2的边际产量。假设劳动力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倘若其他企业愿意以工资水平W3(W2<W3<W2+Z)来对原企业员工进行支付,那么他将以更少的成本获得与原企业同样多的劳动力边际产量,同时,劳动力也会流向其他企业,因为其他企业能够支付更多的工资。所以,作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一般不会采用一般培训这种方式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除非,他所处的市场为垄断或寡头性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的把控,培训投资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但是一般培训带来的员工流失问题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那么,企业到底要不要进行培训投资呢?对于培训投资的决策,贝克尔提出了特殊培训投资,通过对特殊培训投资培训后的收益的调整来解决员工流失问题。下面将具体对其分析,与前面一般培训的分析类似,假定员工培训未完成前的边际产量为MP1,培训完成后的边际产量为MP3,分别对应的工资为W1和W3。如果企业在培训期间提供W2的工资水平(W1<W2<W3),那么就将成本分担给了员工,培训结束后,企业再以W4(W3<W4)支付员工,此时虽然企业支付了高于边际产量MP3的工资水平,但由于企业并没有完全承担培训成本,所以还是能够有所收益;同时员工由于受到的是特殊培训,即使流向其他企业,其新增价值仍然不能得到实现,所以员工流失率就得到了很好控制;另外原企业也不愿意轻易辞退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因为他们的离去肯定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除了通过对特殊培训后收益的调整来解决员工流失问题之外,企业还可以以合同方式对劳资双方事先进行约定,规定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员工要在企业服务一定年限方可离去,这也是一种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可行方法。

以上内容便是基于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对于企业培训投资实施问题的决策与经济学分析,而对于员工培训的具体实施操作及后期效果评估仍然需要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也将侧重于实际操作部分。

四、员工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作分析与设计所制定的岗位说明书为员工培训提供总依据与基础,绩效管理中绩效的改进环节也需要培训来支撑,员工培训的效果同时能够从绩效中体现,这为之后薪酬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如果员工通过培训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可能会选择招聘来补充所需人才。另外,员工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增加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总之,员工培训与开发在企业选人、用人、留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架提供有力支撑。

而对于员工培训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包括: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就是一个组织预期应该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就是“状态缺口”。简单的说就是企业期望员工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员工现在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差距,企业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现有的工作状态来弥补这一差距,这一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需求。对于培训需求的分析,是培训的起点和方向,培训需求为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了前提,对于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分析

组织分析主要站在组织的角度,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环境,寻找各个部门绩效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能够解决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目标分析、组织资源分析、组织特质分析等,明确的组织目标决定了培训目标,明确的组织目标为培训提供了保障,而组织资源与特质的分析,使得培训人员能够清晰认识到整个组织的概况,方便以后培训的开展。

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与绩效问题有关的工作的详细内容与标准,从而达成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这需要我们从工作说明书入手,与现有绩效存在的问题一一对应,所以工作分析是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最为繁琐的部分。

3、员工分析

员工分析主要从个体角度来分析员工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其中要具体做好个人考核记录、员工自我评价、技能测验、员工自我评价等内容。

(二)培训计划制定

培训的需求分析结束后,就要开始培训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应该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预算等一系列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培训工作人员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定,并不存在固定模式和套路,需要针对不同企业指定适合的培训计划。

(三)培训的实施与开展

关于培训实施,首先要区分培训的形式,一般企业把培训分为外训和内训。外训是指企业聘用外部专业培训师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通常需要花费企业一定的培训费用,一般企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用外训的。而相比之下,企业更加青睐成本更低的内训,内训是指聘请企业内部资深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企业内部制度与文化。内训的好处便是培训师和受训者拥有相同的企业文化观念,沟通更加通畅有效。但内训同样存在不足,比如培训师稀缺,能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较少;这就需要培训组织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人脉资源优势,通过同行交流与信息沟通,以较低成本找到合适的培训师,为企业减少成本压力。

(四)培训评估与反馈 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人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并反馈给员工。根据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模型培训人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反应层

HR要观察学员的反应,看学员是否喜欢培训课程,课堂是否积极主动,做好问卷、评估调查表填写、评估访谈等工作。

2、学习层

除了上述反应层,还要注意学员的学习结果,主要侧重学习成果方面,学员是否真正学到东西了,可以通过考试、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检验。

3、行为层

员工培训后与培训前的变现有哪些不同,就如同前文所述,培训需求是否达到,“状态缺口”是否得到弥补,这都要从行为层得以体现,HR要做的就是进行绩效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可以是360度考核或关键业绩指标考核,行为层的评估需要借助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

4、结果层

顾名思义,结果层就是员工培训后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不同的结果,比如企业效益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员工流失率的降低,员工士气的提高等方面。

四、结束语

员工培训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同时员工培训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但是与作为投资,就要讲究回报与风险,合理把控和防范培训投资风险,努力提高培训投资回报率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有面临的问题。另外,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如何具体科学地开展培训管理工作,则需要职业经理人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自己的或学习他人的管理智慧真正解决企业实际的管理问题才是首要任务。

本文所述员工培训投资的决策分析正是解决了上述有关培训投资是否开展的问题,在公司高层做决策时提供了一定经济学依据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生钰,企业培训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2] 郭和平,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风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教育与职业,2006(4).[3] 郭英帝,人力资本、显性和隐性人力资本辨析,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4] 李智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和效益评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 陈燕,浅析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 赵建,中小企业营销型人力资本投资对策,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7] 胡学勤,劳动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我国是中小企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中小企业面临着由全球经济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最近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平等竞争、激活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长期投资是一种影响超过一年的投资,例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由于股票和债券等长期投资在必要时可以出售变现,真正难以改变的是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这里所讨论的长期投资只限于固定资产投资,又称为项目投资。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小企业若想谋求可持续发展,资金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可以用“双缺口”来概括,所谓“双缺口”就是“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就权益性融资而言,我国由于基本上不存在直接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自由市场机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的方式融通资金。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其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如没有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产权主体不清等,因此中小企业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目前还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和要求。另外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可能性更小。在当前条件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只能是能过金融机构信贷来供给。而就债务性资本融资而言,尽管主管部门不断呼吁,甚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来敦促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货款,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出现了增量减少、增速减慢的现象。

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也许在一个会计都难得碰上一两次。但是,它却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风险大,一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研究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两个问题进行重新观察和思考: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现金流量观”好还是“会计利润观”好?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贴现分析技术好还是非贴现分析技术好?

一、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观和会计利润观的比较

有一个直接的矛盾:一方面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更有用的观点已基本获得公认,并且成为当代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立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却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时,如果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主要是运用财务会计数据。

从理论上讲,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在运用贴现分析技术时,几乎不得不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但是现实中,中小企业更习惯于使用会计利润,之所以如此,至少可以归结一个原因--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如果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掌握更多一点现代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话,那么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个概念的。

向经营者宣传新的观念和理论当然是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引起作者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计利润是不是现金净流量的一个好的替代变量?或者说在中小企业决策者看来,不采用现金净流量导致的损失可以由采用会计利润产生的收益弥补吗?笔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猜测可以找到一些实际依据:

1.项目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获取必需在占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预测,这对中小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而且成本太高,但对会计利润的预测只需要根据企业账簿数据加上个人经验即可估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使决策者觉得可靠。

2.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往往不大,摊到各年的折旧费也不会很多,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大。

3.如果采用现金贴现分析技术,显然应该采用现金净流量。不过根据笔者曾对中小企业做的调查发现,现实中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贴现分析技术,现金流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不明显。

结论:与大企业巨额、相对频繁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并不一定必须采用现金流量观念。在以下条件下,应用会计利润数据将是更好的选择:企业具有较完整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该项目投资额不很大;采用非贴现分析技术。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第一,它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收益,实际上,资本投资的全部目的在于创造利润,而不只是为了保本。第二,由于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

然而一种方案是否可取是相对的,要因不同情况、不同项目而宜。中小企业受自身能力等各种因素局限,投资项目往往不大而且时间短,这就使得货币时间价值对之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大。企业当然要盈利,但如果老本都丢了又谈何盈利?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采用回收期法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投入资金大,而且周期长的项目,则不宜唯一使用这一指标,尤其是处在升级阶段的中小企业,急功近利常常使企业走向相反的发展方向。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法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收益和成本观念。这种方法要求企业事先确定要达到的必要会计收益率。在进行决策时,高于必要会计收益率的方案可以入选,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卒最高者。会计收益率法遭到的异议一是未采用现金流量观,二是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我认为它适合于中小企业对项目投资的评价。

三、现全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倾向于使用非贴现分析方法,但这并不能削弱贴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小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追求升级壮大,长期投资的规模、范围和频率就越接近于大型企业,这个时候就应尽可能地采用现

金流量的观念和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辅助决策。

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基本上不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技术的原因主要是贴现技术的分析成本相对过高(教育成本、雇佣成本),比如对分析人的专业教育程度、分析预测方法、手段等有较高的要求。从一定范围来看,这种分析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在投资额较小的中小企业看来运用贴现技术是不经济的。但我认为在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具备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分析技术将在中小企业中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

1.经营者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这一方面可以使经营者有能力了解和愿意接受现代的投资决策方法,另一方面也降低贴现分析技术的使用成本(学习成本)。

2.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首先表现在企业筹资条件的好转,这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其次表现在市场逐渐成熟,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度降低,使其对未来现金流量尤其是中长期现金流量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按照净现值法的思路,净现值大子或等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若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但这个缺点在中小企业看来就几乎不存在了。因为中小企业很少会有对几个独立的项目同时投资,主要是对互斥方案作评价。而在互斥方案中,净现值高的项目当然是最优选择。所以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一般说来,净现值法的优点能充分发挥而其缺点刚好未能显现。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但这种需要在中小企业中并不常见。内含报酬率法具有现值指数法同样的优点,而且它还能大约地指出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其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

下载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