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引领群众工作新提升(定稿)
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引领群众工作新提升
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引领群众工作新提升
河北省顺平县委组织部
赵永帅
河北省顺平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实现乡、村两级阵地建设的新突破,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新路子,乡、村两级活动场所成了做好群众工作的主阵地和重要保障,为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群众工作格局发挥了主体作用。顺平县地处太行山区,是革命老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708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辖4镇6乡,237个行政村。共有基层党委16个,党员18256名,其中农村党员12922名。近年来,顺平县委以乡镇党政阵地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突破口,下大力抓基层、打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有序推进,党组织引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党组织领导以及各类群体参与社会管理,共建、共享、共治的局面正在形成。
一、以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的动因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载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顺平县委始终注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探索继续加强乡、村两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把破解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和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标准不高、条件简陋,与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新提升“不合拍”;一些乡、村阵地的现有职能与加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应有职能“不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履行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职责上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到位”,忽视群众对文化、生态、治安等多方面诉求;一些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缺阵地、群众活动无场所、村干部在家办公,成为“炕头两委”,干部群众普遍感到无“家”可归。总之,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在基层、大量具体的群众工作集中在基层,客观上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把乡、村两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主阵地和重要保障。近几年来,县委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237个村全部建成了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炕头两委”彻底消失,“流动办公”成为历史,“村部”院内国旗飘飘,室内党旗高悬,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按照“三室八有”、“五统一”和“六个中心”标准集中打造的乡、村两级阵地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以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的主要做法
县委坚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阵地为平台、以党员为主体、以活动为纽带,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三室八有”、“五统一”、“六个中心”作用,探索出一条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的新路子。
1.建阵地,树形象,夯实服务群众基础。乡、村两级组织活动场所是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工作以及其他活动的主要阵地。县委把乡、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利用两年时间,使乡、村组织活动场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乡镇党政阵地改颜换貌。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以奖代补用于阵地建设,各乡镇也通过多种渠道筹资,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9个乡镇办公用房全部进行了改造,新建房屋100多间,装修房屋240多间,1个乡政府实施了整体搬迁新建。各乡镇实行了办公室与宿舍分离制,统一配置了办公设备和生活用品。建设了小食堂、小图书室、小娱乐室、小浴室、小菜园等乡镇“五小”,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二是村村建成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明确了“无场所村新建、场所危旧狭小村改造、其余村维修”工作思路。严格建设标准,要求村室面积达到90平方米以上,活动大院达到270平方米以上。实行外观设计、悬挂国旗、设置标识牌、上墙制度和悬挂党旗“五统一”,按照“三室八有”(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阅览室,有牌子、国旗、办公和桌椅、办公用品、电话等活动设施、党旗、书刊文件柜、档案资料、电教设备、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化建设。采取县乡财政投入、县直部门帮扶、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2680万元,237个村全部建成了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其中新建70个,改造83个,装修84个,每个乡镇还都打造了一批精品村。2.搭平台,转职能,拓展服务群众功能。乡、村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后,县委重点突出其服务群众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乡镇全部设立为民服务大厅。1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为民服务大厅,组织、民政、计生、财经等与党员群众密切相关的部门,集中在大厅设办事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统一办理乡级权限内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代办、协办县级事项。结合窗口职能,设立不同类型的“服务标兵”、“模范星”以及“党员示范窗口”、“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等。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制度,将为民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办结时限、工作人员情况上墙公开。全部开通“民意直通电话”,畅通民意反映渠道。2010年以来,全县乡镇服务大厅共接待群众5万多人次,受理各种业务22000多例,办结率达100%。二是打造村级活动场所“六个中心”。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里开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人民调解、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工作的综合阵地。组织召开“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其他各种会议,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等党内活动,工作日内升挂国旗、唱国歌,定期组织党员进行集体宣誓,村干部工作日内上岗办公,处理党务、村务工作。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办农民学校,对干部党员农民群众进行群众路线、政策理论、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教育培训。整合群众工作站、警务工作站等资源,在各村成立“人民调解中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在各村设便民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办理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务输出、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10年以来,全县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培训活动1182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23起,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2.5万多次,成立文艺队234个,进行文化演出1600多场次,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
3.强队伍,建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在以阵地建设推动群众工作中,县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促使服务群众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县委出台了《关于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积极选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党员民营企业家、退伍转业军人和县乡机关干部、退休干部职工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对难点村,公开选聘优秀人才到村任支部书记。全县共选派19名县、乡机关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等到村任职。强化农村干部教育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外出参观相结合方式,每年都对全体村支书进行培训,并组织部分村支书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实行入党申请人教育培养制度,对非党员村干部,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毕业回乡的学生等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乡、村党组织主动联系沟通、教育培养。推行发展党员“四票制”,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发展对象人选、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四个环节上全部实行票决,真正实现了发展谁入党广大党员群众说了算。实行发展党员目标责任制,要求以乡镇为单位,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达到发展党员总数的70%以上。2010年以来,全县新发展农村党员386名,全部是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高的农村拔尖优秀人才,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79.6%和71.8%,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实行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参照机关的作息制度,工作日内,每村办公地点至少安排2名以上村干部上岗办公,处理党务、村务工作。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从县、乡机关选派237名科级干部到各村挂职,是党员的任支部副书记,非党员身份的挂职村委会副主任,职责是帮助、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抓好“一定”、“四议两公开”等的落实,从根源上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深入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县委要求农村重大事项必须按“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否则无效。各乡镇党委在农村土地承包、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低保等工作中,运用“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工作法有效破解了一些难题。全县237个村都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农村重要事项850件,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的初步成效 通过以乡、村两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新突破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了“村部”阵地建设的全覆盖,开辟了群众工作的新领域;激活了社会自我管理机能,群众工作水平得到新提升;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农村广大党员群众支持党委和政府工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乡、村两级阵地建设的新突破,更加适应群众工作领域的变化,有助于丰富基层社会管理手段。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个中心”作用的发挥,扩大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网络社会”的覆盖面,各类群众性组织在基层群众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领域正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通过乡、村阵地活动的不断开展,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定期、定点、定人向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发布党委政府的立场和工作,有针对性地澄清事实,第一时间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
四、以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推动群众工作新提升的有益启示
顺平县以阵地建设的新突破,引领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提升,带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夯实工作基础。乡、村阵地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乡、一个村党组织连活动阵地也没有,要正常开展群众工作就很困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县委下大力加强乡、村阵地建设,乡镇面貌实现了大变样,村村都建起了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一方面改善了乡、村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环境,为开展农村基层各项工作、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基层干部有尊严的工作,提高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二是搞好群众工作,必须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群众工作,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和形式。载体和形式科学合理,就会起到事半攻倍的作用,否则群众工作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县委通过乡镇为民服务大厅和农村活动场所“六个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创新了活动载体,改进了服务方式,强化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阵地得到加强,构建和谐新文化、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主阵地得到巩固。三是搞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大多需要在农村基层贯彻落实,大量的群众工作需要在农村基层具体实施和最终完成。农村基层干部党员是开展群众工作、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重要力量。县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创新选人机制,将一批“政治素质好,领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党员选进农村领导班子;大力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奠定了群众工作的人才基础。四是搞好群众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县委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实行了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为农村干部服务群众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行群众工作站站长到村挂职制度,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需,问计,问政,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制度程序上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融党的领导、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为一体,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
第二篇: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进程正在展开。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是这样的大势和机遇。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2014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7.4%的增速,劳动生产率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正是全国上下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结果。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或多或少表现出换挡焦虑症。
今天的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心经济,社会预期对经济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压力,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发展速度换挡,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以我国经济现有体量,7%的增速所产生的实际增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年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所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上世纪以来各发达经济体伴随产业革命实现的经济转型,无不向我们昭示这一点。坚定信心,是祛除速度崇拜、换挡焦虑背后传统思维惯性的最好药方。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必须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牢牢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打造“双引擎”牵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企业内部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蓬勃发展,经济运行亮点频现。这些新变化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我们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惟一从“借鉴型经济体”发展为具有独立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我们定能将中国经济的航船驶向新胜境。
第三篇: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一论如何看待新常态下新变化
本报评论员 2015年04月16日
4月中旬,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许多经济指标都在人们预料之中,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处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进程正在展开。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是这样的大势和机遇。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2014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7.4%的增速,劳动生产率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正是全国上下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结果。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或多或少表现出换挡焦虑症。
今天的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心经济,社会预期对经济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压力,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发展速度换挡,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以我国经济现有体量,7%的增速所产生的实际增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年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所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上世纪以来各发达经济体伴随产业革命实现的经济转型,无不向我们昭示这一点。坚定信心,是祛除速度崇拜、换挡焦虑背后传统思维惯性的最好药方。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必须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牢牢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打造“双引擎”牵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企业内部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蓬勃发展,经济运行亮点频现。这些新变化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我们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惟一从“借鉴型经济体”发展为具有独立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我们定能将中国经济的航船驶向新胜境。
人民日报评论员:带着问题学习
本报评论员
2015年06月11日05:08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首先要抓好学习。日前,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再次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这要求我们,问题导向要贯彻到专题教育全过程,学习也要带着问题学。
突出问题导向,学习无疑是重要途径,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整个学习过程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问题不跑偏、扭住问题不放松,以问题导向统领学习过程。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时刻联系实践中的困惑、作风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调讨,才不会“入宝山而空返”,才不会老在原地打转。
缺少问题意识,“为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会有任何针对性。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坐不下来”、“静不下来”,以至于摊开本子记笔记,合上本子全忘光;一些单位,文件、讲话、读本等学习材料丰富,观看电影、专家授课甚至兴师动众去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形式可谓多样,却最终少有收获,就在于是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形式,结果必然是无的放矢、照本宣科、应付差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打实地学,是为了实打实地干。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中央要求,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因为这些文件、讲话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彻底的实践品格。对照这些精神和要求,脑子里装着问题、心里想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三严三实”的时代价值、基本遵循、实践要求,把顶层设计转化为鲜活的基层实践,把“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落小落细落实。
人们常说,“缺什么,补什么”。带着问题学习,就要紧紧盯住“不严不实”的问题和具体表现,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弄清问题实质,找到症结所在。不管是专题党课,还是专题学习研讨,都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围绕中央要求和党规党纪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防止浅尝辄止、散光走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融入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我们强调学习中的问题导向,也是要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经常性教育突出主题、聚焦问题,认真起来、严肃起来。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坚持以问题导向统领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打牢思想根基、锤炼严实作风,我们就能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使各方面工作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四篇: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来源:红旗文稿 2014年02月12日11:58 收藏 打印 字号
海南省澄迈县城镇化之路调研报告
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总书记在今年考察海南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朴实的话语,揭示的是最深刻的道理。“三农”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抓手,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抓手,则是走好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提出并践行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的理念,正表明中国已坚定决心,要走出一条避免重蹈国外城市化建设中反复发生的“城市病”覆辙的新路。这条新路,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深刻的城市化运动,堪称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城市化运动,成功与否,不仅事关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事关世界的繁荣发展。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坚持“就地城镇化”理念,对破解“离土不离乡”问题进行深入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值得重视。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总书记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习总书记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总书记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澄迈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和实践,无疑是符合中央城乡一体化建设总布局精神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
第五篇: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参加“互联网+农旅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2日至17日,我有幸作为一名县中专社会培训处的教师学员参加了由市政府组织的赴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半汤商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新乡村建设的培训活动。经亲眼睹见、亲耳聆听、亲口交流等诸多途径,我对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新乡村的建设面貌拥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对新乡村建设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我对此次培训产生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一、新农民是新乡村建设的人力保障
新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应是我们新沂中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和始终不渝的一项任务,我们要借这次培训机会,吸取安徽省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扩大新农民培训的业务范围,提高培训效果。
二、新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
新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使农民富裕。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新风尚是新乡村建设的精神归宿
-1-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本县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如何兼顾,亟待政府和职能部门统筹,也是我们可以拓展培训的项目之一。
四、新气象是新乡村建设的环境目标
新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
我认为,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五、新民主是新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2-当前,转变镇(街道)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镇(街道)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镇(街道)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上述五个方面,我们中专社会培训处,已经对个别项目开展了涉及性培训;对尚未涉及的方面,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征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陆续开展涉及性或针对性培训工作。我们一定会发挥最大潜能,广泛而高效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切实为地方的新乡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