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水锅炉低压运行事故的分析及相应改进措施
热水锅炉低压运行事故的分析及相应改进措施
前 言
目前在北京市郊区的一些生活小区的集中供热锅炉房仍然运行着许多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结构形式有单锅筒纵置式、双锅筒纵置式、和双锅筒横置式几种,燃烧设备多为链条炉排,设计煤种大多为各类烟煤。出力一般在0.7-7.0MW之间,但经运行过几个采暖期后锅炉受热面管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胀粗、甚至穿透性裂纹,严重者可导致爆管等水循环事故,影响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暖。为此,笔者通过典型检验事例从锅炉的结构特点、运行条件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热水锅炉水循环事故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一、事故发生
在××年2月5日北京某集团总公司下属单位一小区供暖锅炉房的一台SZL2.8-1.0/95/70-AIII热水锅炉在运行中突然发生爆管。锅炉被迫停止运行,给小区供热造成很大影响。
二、现场勘查情况
笔者对事故锅炉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爆管发生在炉膛水冷壁,其情况是:(见图1)
(一)炉膛水冷壁顶棚管发生不同程度下塌变形,严重处的变形量达100-130mm,管子局部胀粗,其中有一根破裂(部位Ⅰ)。炉膛右侧位于炉膛燃烧主燃区有3根水冷壁管的直段外凸变形,变形量40mm,变形管段局部胀粗,有许多处穿透性裂纹(部位Ⅱ)。
(二)在进一步对锅炉水冷壁割管检查发现: 1.水冷壁顶棚管结垢严重,管内壁结垢3-4mm。
2.右侧水冷壁管直段结垢2-3mm。管外壁金属呈暗红色。3.经过内部检验,其余受热面管内壁结垢不超过0.5mm。
三、事故分析
(一)锅炉概况:
锅炉型号:SZL2.8-1.0/95/70-AIII 锅炉出厂编号:22-3100 出厂日期:1995.8 锅炉主体材质:锅筒:20g 管子:20 投用日期:1996.12 工作压力:0.3MPa 水处理形式:钠离子交换器
事故发生:锅炉投运后的第4个供暖期
(二)管壁结垢直接导致了水冷壁管的过热损坏
1.锅炉受热面金属的温度总是高于其中工质的温度。当管壁受热面较清洁时候,由于热量被水吸收而得到充分的冷却,受热面金属的强度在安全工作的范围内。但是,如果受热面结了水垢,金属的状况就会发生向不安全的变化。对于碳酸盐水垢来说,它的热阻是一般钢的几十倍。受热面水垢的存在阻止了金属热量的释放。直接引起管内壁热储量增加,导致管壁温度增高。当管壁结1mm的水垢时,管壁温度将生高100℃以上,而管壁温度升高导致钢材的强度下降。而从现场水冷壁的颜色判断,损坏管处的壁温确实曾经超过500℃以上。所以结垢使管壁超温过热,强度下降,最终导致破裂。
2.水垢和钢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这又导致垢层局部开裂或脱落,这使较低温度的热水与温度相当高的管壁相接触,引起管壁温度的巨大变化,并使管内壁受到冷热应变,产生巨大的应力。以致使管子发生很多裂纹。
3.管壁温度升高,管子就会发生伸长,因而造成顶棚管和水冷壁管的凸出变形。
(三)低压运行下,过冷沸腾是导致水冷壁管结垢的主要原因
1.本炉为上锅筒进水和出水,属于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是靠上升管和下降管水温不同而造成的重度差形成水循环动力。水循环安全可靠的必要条件是各回路和各回路的热偏差管都处于稳定的循环状态。而在热水锅炉的上升管中,当局部热负荷较大或工作压力较低时,在管内可能产生过冷沸腾。因为在压力低的情况下,水的饱和温度也降低。在发生过冷沸腾时,如果靠近管壁的过热水层厚度不大,则在受热面形成的气泡可能直接与欠热水接触,此时的气泡根部是蒸发过程。在气泡超过过热水层是蒸汽冷凝过程。气泡的蒸发和冷凝严重时可引起水击,从而导致锅炉部件的损坏。热水锅炉进行锅外化学处理的补水硬度为0.6毫克当量/升,比蒸汽锅炉大20倍。管内的过冷沸腾将直接导致在汽化点附近结垢加剧。因此对于热水锅炉来说过冷沸腾是很危险的。而且热水锅炉不象蒸汽锅炉那样,受热面的水是汽化蒸发状态,热水锅炉的受热面管子内不允许发生汽化,并且管内的水温也不能过高。所以受热面管子不发生超温、汽化、或过冷沸腾是保证热水锅炉自然循环安全性的主要目的。
本台锅炉右侧水冷壁管水循环流量小(无引射管接入下降管)。在受热面管的横截面上,水温分布是不同的,管壁处较管中心处水温高,因此在某段管的横截面上,当平均水温尚未达到饱和温度tbh,而管内壁温度tb却超过了饱和温度。两者之差达到一定值时,在管内壁开始生成气泡,发生汽化,当气泡与欠热水接触时冷凝消失,发生过冷沸腾现象。过冷沸腾的产生直接导致管内壁汽水处的盐类蒸浓结垢,垢层的持续增厚使热阻不断加大,管子的导热性能下降,最终造成管壁超温,出现过热变形,以至发生爆管。2.锅炉水冷壁管过冷沸腾校核计算:
⑴锅炉运行时避免发生过冷沸腾的条件:tb<ts+△tgr-5 式中:
tb管内壁面温度℃,由传热方程知tb=t+q/a ts工作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 △tgr发生过冷沸腾时管壁过热度℃ △tgr=0.35×q0.3/p0.15 q:管内壁传热热流密度Kcal/m2h t:流体(欠热水)水温度℃
a:管内壁水对流换热系数a=(7.13+0.0449t)×(wr0.8/dn0.2)wr:管内流体质量流速kg/m2s dn:管内径m(2)锅炉在设计压力下运行时的过冷沸腾校核计算: 锅炉设计压力p:1.0MPa 炉膛高温区管内壁传热热流密度q:
q=9.49×104Kcal/m2h(由锅炉热力计算查得)
dn:管子内径 0.045m
受热面管截面积;f=0.2m2
饱和水温度ts=183.2℃(查表)
循环水量G:96000kg/h a.发生过冷沸腾管壁过热度计算: △tgr=0.35×q0.3/p0.1=0.35×949000.3/100.15
=7.7℃
b.管内流体质量流速计算; wr=G/3600f =96000/3600×0.2 =133.3kg/m2s
c.管内壁水对流换热系数计算a a=(7.13+0.0449t)×(wr0.8/dn0.2)
=(7.13+0.0449×81.3)×(133.30.8/0.0450.2)=1005.8
d.管内壁温度计算 tb=t+q/a =83.1+94900/1012.9 =177.5℃
tb<ts+△tgr-5=185.9℃
经核算锅炉在设计压力下不会发生过冷沸腾,管壁是安全的。(3)锅炉在实际工况下过冷沸腾校核计算:
本台锅炉的实际工作压力为0.3MPa,压力为0.3MPa水的饱和温度ts=142.9℃(查表)。同理计算管壁过热度 △tgr=0.35×q0.3/p0.15 =0.35×949000.3/30.15 =9.24℃
所以:tb>ts+△tgr-5=147.14℃
锅炉在工作压力下会发生过冷沸腾,管壁不安全。
由上述过冷沸腾校核计算结果不难看出锅炉在工作压力过低(与设计压力相比)的条件下容易产生过冷沸腾事故。
(四)发生过冷沸腾的一些影响因素:
1.实际工作压力的影响,工作压力低,相应的饱和温度也低。同理,管内最小质量流速wrmin增大。发生过冷沸腾的危险性也加大。
2.过冷沸腾的发生位置,按照计算公式,在一定工作压力下,wrmin与管内壁传热热流密度q和管内流体平均水温t成正比。所以热水锅炉在热流密度最大和管内水温最高处的wrmin最大,最容易发生过冷沸腾。在事例中变形、爆管部位都处于热流密度最大处,这些部位发生了过冷沸腾。
3.燃用煤种的影响,本炉使用大同混煤,与设计煤种相比耗煤量减少。为正常运行,增大鼓风量,炉膛总产热量增加,炉膛温度升高,同时增大总烟气量。烟气流速加快,传热热流密度提高,管内流体温度随之升高,按经验公式,管内最小质量流速wrmin增大,发生过冷沸腾的危险性也加大。
综上所述,锅炉在低压运行时容易发生过冷沸腾,它是受热面管变形、过热、爆管等水循环事故的根本原因。过冷沸腾容易发生在锅炉管热流密度最大及水温最高处。避免发生过冷沸腾的根本办法是将发生过冷沸腾部位的受热面管的质量流速提高到一定值。
四、改进措施
(一)为了提高热水锅炉循环回路的质量流速,可考虑在锅筒进水管加引射管,将回水直接引入下降管(本台锅炉的进水管就没有引射管)。或者是通过在下降管入口加装喷射器,所谓喷射器是利用进入锅筒的给水压力与锅筒内水压之间的压力差。以较高的速度流出,引射压力较低的锅水,增加进入下降管的水流量,达到提高循环水速的目的。
(二)使用单位确实搞好水质监督工作。严格执行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
(三)在允许的条件下提高锅炉的运行工作压力。
五、启 示
目前在一些设计、使用单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在选用锅炉时,设计参数越大越好,设计压力越高越好,其实不然。应根据锅炉实际需要运行压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锅炉。尤其是对于那些功率较小、管网不大的锅炉房,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目前在锅炉出厂资料中只规定了锅炉的最高使用参数,而没有规定锅炉最低允许工作压力,笔者在进口锅炉检验中发现国外一些锅炉制造厂的出厂资料中规定了锅炉使用压力范围,以保证锅炉的使用安全。
第二篇: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安全法学论文
姓 名:学号: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 要: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我国整体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科学处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和“安全、装备、管理、培训并重”这一总体指导思想煤矿安全生产才能得到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煤矿;管理 ;生产;事故
0引 言
“矿难”是一个充满血泪,令人恐惧的名词。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以来,煤矿事故一直高居不下,2000-2005年的六年间,矿难死亡人数始终徘徊在5700至6900人之间。而根据英文版的人民网和中国日报的数据,中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每年高达10万以上。近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地下700米深处。在我们身边几乎时时刻刻世界都在发生着矿难事故,但是有多少事故是应该发生的呢?生命变得如此轻薄,这究竟是谁的责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些都值得我么深思。
1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一些原因
1.1 安全思想意识淡薄
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后,迫使煤炭企业从以前的单一粗放型生产向效益型生产转移,由于安全为隐型效益,出了事故为负效益,不出事故时安全效益又体现不出来,而安全投入又不像对生产和销售投入那样容易见效。所以,安全工作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当今煤矿生产经营问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安全意识的普遍淡化,直接导致在生产中不能很好的执行安全制度,减少对安全保障资金的投入,间接的削弱了安全保障能力。
1.2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煤矿所有新工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需经过严格考核,才能上岗作业。目前,煤矿井下一线多数招用农民轮换工,流动性大,招工频繁,这样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导致有的单位培训工作关口把不严,未经培训合格的工人下井作业。这样的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不具备矿井安全基本知识,不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术,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给安全生产工作埋下很大的隐患。
1.3 现场管理操作及中出现的弊病多。
大部分煤矿早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多,中晚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少,路线近的作业点安全管理人员涉足较多,边远采区管理人员涉足少。由于这方面原因,煤矿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中晚班及边远地带。也有的煤矿企业在把工程承包给外包队的同时,连同安全工作一同承包给对方,出现以包代管,外包队日常安全管理失控。有的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求虚不求实。采掘工程队伍平时不按标准进行施工,月底验收时再重新返工整改,返工过程自然会增加一些不安全隐患;甚至为
了应付检查,采取临时伪装的方法,从而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安全问题。这些情况都成了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
1.4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煤矿安全投入欠帐已达500多亿元。前几年,因煤炭市场长期低迷,煤炭企业亏损严重,国有企业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基础设施的装备上,安全投入欠账越来越多,而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只能少投入或不投入,在安全方面仅维持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在投入减少的情况下,煤矿的安全装备尤显不足,许多应该配备设施不能配备,应该更换或维护的安全设备不能及时更换或维护,促成了事故隐患
1.5 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安全技术及装备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还与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观念息息相关。我国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缺乏预防和控制的安全监察培训,执法力度和考核力度不够。企业基层领导安全管理观念淡薄,对安全投入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认识欠缺,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对工作过程缺乏具体的指导和管理。企业职工普遍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处理突发性事故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更有甚者,无视规章制度,“三违” 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管理中的“ 软管理”,一直被企业领导人所忽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2解决方法及对策
2.1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1)应加大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科技投入,尽快弥补煤矿安全欠账;建议地方政府允许煤炭企业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的高线提取安全费用,部分省在煤矿能承受的范围内,可突破《管理办法》规定的高线提取安全费用。
(2)依法对安全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目前安全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企业挤占和挪用安全资金。为此,建议有关部门,配合《管理办法》,制定安全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的部门规章,建立由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对安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制度,确保企业的安全资金管好用好。
2.2.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1)全面贯彻瓦斯防治的“十二字方针”,继续加强“一通三防”工作。瓦斯事故然是国有煤矿的主要灾害事故,在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中仍占绝大多数。目前,40%的高瓦斯矿井还没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统,15%的国有煤矿产能的瓶颈是通风系统能力,多数国有地方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因此“一通三防”是仍然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继续加强以治理瓦斯灾害为重点的煤矿“一通三防”工作[1]。
(2)实施煤矿包工队准入制度。针对目前煤矿包工队存在的问题,建议承包煤矿施工企业在承包煤矿工程前,必须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要加强对承包、发包煤矿工程施工安全监察,对承包煤矿工程的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考核,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关。建议将承包煤矿工程施工企业纳入《煤矿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或依照《行政许可法》制定专门规章,作出具体规定。
(3)对超能力、无能力煤矿及整体承包的国有地方煤矿分类监管。这部分煤矿安全投入少,存在装备差、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安全隐患较大。部分实施承包经营国有地方煤矿这一问题也很突出。建议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这类煤矿进行重点监察。
(4)规范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定期对煤矿生产能力进行核定,为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提供依据。此外,为了保证煤矿主要设备的日、月、年检修时间,建议重新制定科学的检修标准,为煤矿安全监察提供依据。
(5)进一步加大对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对高瓦斯矿井或瓦斯突出矿井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严重的煤田,应明令禁止小煤矿开采;对目前存在的非法开采和越层越界开采问题,应采取刚性措施限期彻底清理;对非法违规开采的小煤窑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关闭政策;对死灰复燃的加大惩治力度;对给非法开采提供保护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查处;对利诱、阻挠、威胁安全执法部门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惩。
2.3 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煤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大,而工资收入低,福利条件差,是长期以来煤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首要的问题是保证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1)研究制定煤矿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了稳定煤矿职工队伍,国家应研究制定煤矿一线工人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发布,吸引较高素质的人来煤矿工作,同时对煤矿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
(2)制定有利于稳定煤矿职工的管理办法。提高协议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提取比例。对煤矿现行用工制度进行改革,支持企业实行协议工可定期转为长期合同制工人,稳定职工队伍。
(3)加强煤矿职工培训。制定新的符合实际的培训标准和培训教材,以防培训流于形式。煤矿企业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新招收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4 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
在坚持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同时,我国应该积极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力量”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发展为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第三方监督、群众参与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2]。
(1)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的定位,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的职责进行调整。强化地方政府对煤矿的安全监管职能,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各地煤矿安全监管情况进行监察的职能。
(2)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对于没有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区要尽快设立。建议在各级安监、煤监机构增设总工程师职务。经常召开安监员座谈会,不断交流思想,相互传授经验,提高安监员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善监察形式,打破固定模式。加强中晚班、边远采区、边角地带的监察,将“三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2.5 用合理手段综合处置事故
煤矿的生产过程包括煤炭开采、运输、提升、筛选直至成为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都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煤矿事故大致可分为瓦斯事故,煤尘事故,水灾、火灾、顶板事故,机电事故及其它事故等几种类型 针对各类事故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作出规律分析与决策分析,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同时可辅助计算的等高科技手段来分析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6 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矿山安全法》、《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煤矿安全规程》对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都作了严格规定,这标志着煤炭企业开始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坚持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强化对煤矿安全的管理和监督。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增强执法守法观念。煤炭各企业要按照国家煤炭行业有关安全法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各项工作都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建立健全与《煤炭法》相适应的安全执法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煤炭管理部门对煤矿从申请办矿到基建生产以及事故处理等全过程的依法监督。
2.7 推广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加快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步伐。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改变传统的“事后追查型”为“事先预测型”的管理模式,依靠客观实际的准确信息,综合地、系统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出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造成事故的初始原因,防范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安全系统工程对于实现煤矿安全效果的根本好转具有重要作用。1,要建立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应用安全信息管理。安全信息管理是煤矿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随时掌握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动态。2,要科学设计和运用安全检查表。运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可以避免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检查工作质量,实现检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优点。3,通过运用事故原因的分析理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利用事故树分析能找出事故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便于寻找控制事故的要点,实现有效地进行事故防控。3结 论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改善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现状的基本原则。相信不久以后,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煤矿再也不是危险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陈宝智,王金波.安全管理〔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牡,1999.[2]国家安全生产监专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年鉴2002[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篇:箱变及高、低压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箱变及高、低压室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为保证公司箱变、高压室、低压配电室、电磁站等设施内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确保高、低压运行检修电工安全作业,现设备部技术人员结合全公司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制订安全防控措施如下:
1.危险因素分析:电气设备故障可导致触电、火灾等事故。2.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 2.1 安全培训及上岗作业管理:
2.1.1定期组织参加高、低压电工进行安全消防培训和演练、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演练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处置电气安全事故的能力。
2.1.2 所有电气作业人员要持有特种作业证,做到持证上岗,证件要定期审核。2.2 护具安全管理:
2.2.1按规定时间对绝缘护品、护具、测电笔等工具仪表进行检验。如有损坏及时补充、更换,人为原因损坏要给予考核。2.2.2 按安全标示牌(物品定制类牌)要求,在指定地点或工具柜内存放安全护品、护具及仪表工具等物品,并建立相应物品管理台账,如人为原因造成物品损坏、丢失、账物不符情况要给予考核。
2.3 运行点检及大中小修作业管理:
2.3.1按规程定时定点进行电气设备的点、巡检设备工作,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
2.3.2高、低压电工每班需对安全消防设施检查(灭火器、安全应急灯、烟雾报警器等),如有失效、损坏、失灵等状况,及时上报更换,并作好记录。2.3.3做好高、低压室内备品备件的定置定位及卫生清理工作。室内不得存有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火灾。
2.3.4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大规程》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倒闸操作票制度,做好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挂停电牌工作,做到“谁挂牌、谁摘牌”,并作好相应的停送电记录。2.3.5要严格执行“重要岗位人员来访登记”制度,随时关门落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3.6电气室内,高、低压电工要做好定时巡检工作,发现火灾报警及时上报、处理。
设备部
2011年8月15日
第四篇: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
措施
张民
山东鲁南铁合金发电厂
文章分析电厂燃气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回火或脱火,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维护管理,运行监视调整等各方面原因,提出了响应的预防措施,用以提高燃气锅炉安全运行控制水平,确保正常运行。
1、燃气锅炉的回火,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影响回火、脱火的根本原因有:燃气的流速,燃气压力的高低,燃烧配置状况,结合各电厂燃气锅炉燃烧运行中回火或脱火,从实际可以看出,回火或脱火大多数是调节燃气流速,燃气压力判断不准确及燃烧设备配置状况差别。下面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回火或脱火的原因
1.1回火将燃烧器烧坏,严重时还会在燃烧管道内发生燃气爆炸,脱火能使燃烧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单只燃烧器或炉膛熄火。气体燃料燃烧时有一定的速度,当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燃烧极限浓度范围内,且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向燃料来源的方向传播而产生回火。炉温越高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快,则越产生回火。反之,当可燃气体在燃烧器的流速高于燃烧速度时,会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而产生脱火,低负荷运行时炉温偏低,更易产生脱火。例如2#燃气炉,炉膛内压力不稳定,忽大忽小,烟气中CO2和O2的表计指示有显著变化,火焰的长度及颜色均有变化,并且还有一只燃烧器烧坏,说明有回火或脱火现象,影响安全运行,气体燃料的速度时由压力转变而来的,如若气体管道压力突然变化或调压站的调压器及锅炉的燃气调节阀的特性不佳,便会使入炉的压力忽高忽低,以及当风量调节不当等均有可能造成燃烧器出口气流的不稳定,而引起回火或脱火,经以上分析可知,我们采取控制燃气的压力,保持在规定的数值内,为防止回火或脱火在燃气管上装了阻火器,当压过低时未能及时发现,采取防火器,可使火焰自动熄灭,得到很好效果。
1.2在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或脱火,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2.1首先应检查燃气压力正常与否,若压力过低,应对整个燃气管道进行检查,若锅炉房内总供气管道压力降低,先检查调节站内调压器的进气压力,发现降低时及时与供气站联系,要求提高供气的压力;若进气压力不正常,则应检查调节器是否有故障,并及时加以排除,同时可以投入备用调压器并开启旁通阀。若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效,则应检查整个燃气管道中是否有泄漏,应关闭的阀门是否关闭,若仅炉前的燃气管道压力降低,则应检查该段管道上的各阀门是否正常,开度是否合适,是否出现泄漏情况。当燃气压力无法恢复到正常值时,应减少运行的燃烧器数据,降低负荷运行,直至停止锅炉运行。1.2.2如若燃压过高,应分段检查整个燃气管道上的各调节阀是否正常,其次检查个燃烧器的风门开度是否合适,检查风道上的总风压和燃烧器前风压是否偏高等,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燃气的锅炉灭火及预防
2.1造成燃起炉膛发生灭火的原因主要有:锅炉负荷太大,此时燃烧室温度低,不利于新进燃料的加热和着火及稳定燃烧;燃料性质发生变化或燃料短时间中断;燃烧室负压太大,致使火焰被拉断;炉膛严重爆破,大量汽水喷入炉内;风量调整不当,如一次风速太大,低负荷时,风量过大等;风机停电,燃料系统出现故障等;燃气温度大 2.2炉膛发生灭火,一般会影响咕噜的连续发力,更主要是如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引起炉内爆炸,例如2#在一次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炉内发暗,由看火孔看不到火焰,灭火报警动作,炉膛负压突然增大,气压、气温和蒸汽流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汽包水位先降后升高,幸亏及时发现避免了一次炉内爆燃,但也一次3#炉发现锅炉灭火较迟,送入炉内的燃气积至某一时刻,在一瞬间全部起燃,形成强大震动,炉门、防爆门及炉砖喷出炉外,整个锅炉房充满烟气,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认真检查后,重新点火,事后才知道后怕,经上述事例分析可知,在炉膛灭火后,发现不及时或发现后没有立即切断向炉膛的燃气供给,而是更加错误的增加燃气,企图用爆燃的方法挽救灭火,其后果往往和自己的愿望相反,只能招致事故的扩大,造成打炮,使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危害极大。因而我们要尽量避免灭火,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旦灭火后,绝不能有侥幸的心里继续增加向炉内燃气量,企图用爆燃而复燃的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应该以正确的方法处理,应立即停止向炉内供应燃气,将所有的制动改为手动,减少锅炉给水,控制汽包水位在较低的位置,以免重新点火后水位过高,加大送风量,适当的加大炉膛负压,通风5—10mm,等排出炉内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后再重新点燃。
3、燃气锅炉爆炸及预防
1.运行实践证明:燃气锅炉炉膛爆炸都发生在锅炉灭火和点火的过程中,或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质量不良,运行人员技术部熟练,工作疏忽大意,以及在发现事故时错误判断和错误操作等,锅炉在正常燃烧时,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例如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一起锅炉炉膛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此事故为点火发生爆炸。
1.1火电事故中,炉膛爆炸危险极大,是严重的锅炉事故,炉膛爆炸时,炉内有强烈的爆炸声,火焰会从防爆门、看火孔等处向外喷出,炉膛压力迅速增大,轻则使炉膛裂缝、水冷壁变形,重则使炉腔、炉顶崩塌、构架弯曲、拉破管子和联箱间焊口,引起受热面严重损坏。1.2造成炉膛爆炸的主要是锅炉熄灭后没有及时切断气源,气继续喷入炉膛,在灭火后的高温作用下,由于自燃而产生爆炸;点火时,先通入煤气,使炉膛在点火前已充满燃气,当投入点火装置时,火焰迅速传播引起整个炉膛内爆炸。
1.3锅炉爆炸事故的处理:发生了爆炸后,则应立即停止向炉腔供应燃气,并停下风机,严闭风道挡板,对锅炉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有损坏则应修复后方可点火。如无损坏,将开始的人孔、看火门等关闭后点火。恢复正常运行。如发现烟道中仍有火苗,应进行消防扑火,经仔细检查,确认烟道中(主要是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已无火苗,可以小心的起送风机,逐渐开启挡板,烟道中必须先通风5—10mm,以排除炉膛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点火时,应及时停止点大,在充分通风后,再重新按步骤点火,严格执行运行操作规程。
4、烟道再燃烧及预防
1.导致烟道在燃烧是一些在炉膛内没有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积存烟道内,在一定条件后,在尾部烟道重新着火燃烧,产生的原因有:燃烧过程中调整不妥,使可燃气体积存在尾部烟道内,造成在燃烧的条件;燃烧室上部负压太大,使未燃尽的气体被带到烟道内;烟道漏风;点火初期和低负荷运行时,因燃烧室温度低,风与燃气配合不当,造成大量的可燃气体积存在烟道内;灭火后时间过长或在运行中燃烧室空气严重不足。
1.1烟道再燃会使烟道内的温度过热,蒸汽温度及排烟温度急剧升高,排烟温度最高可达300—400℃;炉膛燃烧不稳定,烟道和炉膛负压波动大活出现正压,烟道阻力增大,从烟道门孔引风机轴封或不严密处向外冒烟和火星,同时引风机轴承温度升高;氧量表或二氧化碳指示不正常,烟囱冒黑烟;再热气温,省煤器出口温度,热风温度全部或部分上升,蒸汽流量和气压均下降。
1.2防止烟道再燃烧的措施:当发现烟道再燃烧,亦即发现烟道内的温度和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而气压和蒸发量有所下降,决不可盲目的增加燃气量,必要时可降低负荷运行。如果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或烟道内烟温迅速上升,并且有再燃烧现象,应立即停止向燃烧室供应燃气,停止风机,关闭烟道和空气挡板,使锅炉处于密封状态,开启吹灰蒸汽或灭火蒸汽进行灭火。必要时打开汽包至省煤器的再循环门,打开热气硫水门,以便保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不致因高温热烧坏。当烟道再燃烧完全消除后,再进行通风5—10mm,对烟道受热面应做全面检查,确定并且具备点火条件,才能重新点火。
为了有效防止燃气锅炉燃烧事故(回火或脱火、灭火、爆炸、烟道再燃烧)除在安装维修、维护管理、运行调整等方面采用以上措施,还要对燃气锅炉的安全技术条件方面加以注意:
1、燃烧器的布置应使炉膛火焰充满度好,喷嘴与炉膛出口、四壁及炉底有合适的距离,火焰有足够长且不受四壁干扰,不能触及受热面管子,有多个燃烧器时,安装时燃烧器间距能保证火焰不相互干扰。
2、炉膛封闭良好,否则应加固处理,设备装设的防爆门应灵活可靠。
3、燃气管线所设调压器,快速切断电磁阀检漏装置,燃气止回阀,流量调节阀,压力检测装置,疏水阀应运行可靠。
4、燃烧器能保证燃气与空气均与的混合,空气、燃气比例可调,高负荷不脱火,低负荷不回火。
5、空气管线流量调节阀和压力测量装置应运行可靠。
6、燃料自动捡漏系统、自动点火、熄火保护、安全联锁保护、燃烧负荷控制等装置缺陷应及时检查更换。特别要求运行人员在处理事故中,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判断正确,迅速果断的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只要找到燃烧事故根本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燃烧事故问题,有效的防止燃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锅炉设备运行技术 北京:中国电力出本社
2、工业锅炉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大全
3、锅炉设备及运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第五篇:农机事故分析及防止措施
农机事故分析及防止措施
摘 要:根据前几年了解的实际发生的活生生的农机事故情况,揭示了农机安全监管状况存在的严重问题,客观的分析各种事故的具体原因,提出改变现状的具体措施,最大目的是要提醒更多驾驶员要重视农机各种田间作业,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机事故 ;原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2.072
近二三年内,农机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农机生产作业,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应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机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事故案例
1.1 联合收割机伤人
(1)2015年10月24日16时30分,榆树市泗河镇韩家村村民李某某驾驶小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收割自家玉米。在收割作业过程中玉米秸秆卡住滚轮,在收割机未熄火的情况下,李某某的妻子戴着手套去拽夹在滚轮里的玉米秸秆,手套和手一起被卷入滚轮,情况万分危急。经消防救援人员用工具切开机器,救出李某某妻子,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全力救治,伤者胳膊基本保住,但花费医疗费22万余元。
(2)2015年10月21日晚,榆树市闵家镇康家村农民王某某驾驶小型悬挂式联合收割机,在自家地里收割玉米。作业中由于玉米秸秆堵塞造成收割机停机,在未熄火的情况下,王某某用手拽玉米秸秆,收割机突然转动,王某某手和胳膊都被卷进收割机里,经消防救援人员对收割机进行破拆,王某某的手和胳膊才被取出,经救治留下终身残疾。
(3)2015年10月19日中午,桦甸市红石镇小红石村,一农户正在用收割机收割玉米,突然机器不动了,他发现一段玉米秸秆卡入摘穗装置齿轮轴内,便伸手拽了一下秸秆,不料机器突然快速运转,还没等男子将手抽回,便随着玉米秆一同卷进了机器,造成手臂严重伤残。
(4)2015年10月23日上午,蛟河市新农街八虎村附近的玉米地里,一农户正用玉米收割机收割玉米,因收割机被玉米秸秆卡住,一男子试图伸手检查时右手被卷进收割机内,致男子手臂严重受伤。
1.2 拖拉机载人伤人
2015年5月,在辽源市某农村,有15名妇女坐在同一台拖拉机牵引的挂车,在向另一地块转移时,行驶途中发生了翻车,造成车上一名人员肋骨骨折,另有一名人员盆骨骨折、腿骨骨折,多人不同程度受伤。在数月治疗过程中花费医疗费用达6万多元。
1.3 收割机秋季作业造成火灾
在某市某地农村,有3起玉米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突然起火,当消防人员?s到现场时,收割机已经烧成一堆废铁。经济损失总计达60多万元。
1.4 旋耕机作业伤人
(1)2015年春季,榆树市弓棚镇三态村四组村民马某某驾驶自家小四轮拖拉机(无牌无证)在地里灭茬作业。作业中由于秸秆叶子较多,缠住灭茬机,他停车后用脚踹机器,不慎腿被灭茬机卷住,现场人员无法施救,立即拨打119急救电话,消防救援人员切割灭茬机救出伤者,经检查,伤者小腿下半部被灭茬机绞得骨肉分离,最终小腿被截肢。
(2)2015年4月20日,德惠市朝阳乡学安村四社,车主于某某驾驶东方红-554型拖拉机(无牌无证)挂接复式作业机受雇于农民梁某某,为梁某某家农田进行旋耕作业。作业过程中,梁某某站在旋耕机上查看肥料箱情况时,腿被旋耕机绞入造成腿部严重受伤,后经治疗,小腿被截肢。事故原因分析
2.1 玉米收割机伤人
四起玉米收割机伤人事故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于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究其原因,事故的驾驶操作人员都没有考取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驾驶操作知识的培训,缺乏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常识,这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按照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联合收割机在排除故障时必须要停车熄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排除故障。
2.2 拖拉机违法载人
在有些偏远的农村,常常把拖拉机当成载客的工具而违法载人,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不专业行为。这是由于技术因素所决定的。其一,因为农用拖拉机主要用于农业作业,在设计时拖拉机与其挂车是铰链连接的,当它运转时,其相对的自由度可达180°。如果其上乘坐人员极易出现危险事故;其二,当拖拉机行驶中达到一定速度遇到紧急情况时,就有可能使拖拉机翻车,造成车毁人亡,甚至是群死群伤的农机事故。另外,在法律上农用拖拉机是禁止载人的。因此,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法律角度,拖拉机载人危害巨大,同时也是违法的,应该严令禁止。
2.3 收割机秋季作业的火灾
由于秋季多为天干物燥季节,有时还伴有北风吹拂。然而,联合收割机进行农田作业时大多为了赶进度,争时间、多干活,每天长时间进行收割作业,使机体局部特别是发动机等温度较高,再加上有些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泊,收割机上所设防火设施不全,很容易引发火灾。而一旦失火,其后果不堪设想。引发联合收割机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收割机排气管未安装防火罩,大油门或突然猛加油时排气管冒火星引起火灾。(2)排气管及根部没有安全可靠的防护网。联合收割机长时间大油门工作时排气管根部温度能达到800 ℃以上,极易引起火灾。(3)电路系统故障。电路系统老化严重,接触不良,绝缘层脱落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4)秋收期间玉米叶较干燥,在收割机迎风面及水箱散热器上堆积了过多的玉米叶或者枯草叶等,不及时清理也容易造成火灾。(5)驾驶员或他人在田间吸烟也可引起火灾。
2.4 旋耕机伤人
旋耕机造成的两起伤人事故,其后果都是很严重的,这两起旋耕机伤人事故都给当事人留下了终身残疾。总结旋耕机伤人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驾驶(操作)人员无证驾驶,没有经过安全驾驶(操作)技术培训,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作业时旋耕机上不准站人;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要停车并切断动力后进行检查,排除故障时要将拖拉机熄火。另外,法律还规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经农机部门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驾驶(操作)证件。防止措施
农机事故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取安全监管措施意义重大。如何防止农机事故,少让或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广大驾驶(操作)人员或当事人来说,农业机械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停止农田作业和转移,要第一反应是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并要及时向当地县农机安全监理站报案。由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到现场固定证据,对事故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每年秋季作业前,农机部门特别是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深入农村,逐家逐户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将要作业的农业机械进行大检查。一是包括对技术隐患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要即知即改。二是签订落实农机田间安全生产作业责任书,确立当事人、村领导、农机安全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如出现一起事故,给予村领导、相关农机安全监管人员一定制裁,并把这一举措确定为干部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三是设立安全有奖,对事故要有奖罚分明机制,鼓励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及村社领导共同抵御农机安全风险。四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利用多媒体普及农机安全知识,时刻敲响农机安全生产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