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气密性检测技术改进方法
气体泄漏的检测包括有毒气体的泄漏检测、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以及气密性检测。前两者多半可以通过化学传感器的方法来进行检测, 通常是在元件或系统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测。如果有合适的传感器, 其方法相对简单。本文中介绍的气密性检测, 一般是在元件或系统制造过程中进行检测,通常需要定量检测, 而且要求快速、大量地在生产现场进行。
图1 差压法原理
气密性检测的常用方法有气泡法,涂抹法,化学气体示踪检漏法,压力变化法,流量法,超声波法等等。传统的检测泄漏方法多采用气泡法和涂抹法。气泡法是将工件浸入水中,充入压缩空气,然后在一定时间内收集从中泄漏出来的气泡以测出泄漏量。涂抹法是在内部充有一定气压的工件表面涂抹肥皂水一类的易产生气泡的液体,观察产生气泡的情况以检测泄漏量的大小。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能直接观察到泄漏的部位和泄漏情况,但由于事先不知道工件泄漏的部位和几处泄漏,难以收集全气泡,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其次,对于体积大、笨重、外表面复杂的零件,气泡附着于零件底部和褶皱处而不易观察;测试完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扫干燥处理,无法实现自动、定量测漏。因此这两种方法在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需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气密性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实现检测自动化,目前比较流行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是差压法,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被测容器如果有泄漏,必然造成容器内气体质量的流失,使容器内原有的气压减低,通过测量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可以推导出实际容器泄漏的气体量,以达到检测气体泄漏量的目的。泄漏流量与差压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公式
上式中,PT为测试压,P0为外界压力(大气压),VW为被测容器容积,VS为基准容器容积,V为由于差压的产生造成的差压传感器内容积的变化,ΔVL为排到大气中的泄漏量,ΔP为差压,QL为气体泄漏流量,t为产生差压△P相对应的测试时间。其中PT P0均为绝对压力。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国内外众多厂家都开发出了气密性检测仪,比较著名的有法国ATEQ公司,美国的USON公司,日本的COSMOS公司等。ATEQ 公司为世界制造气密性测试仪器的先驱,涉及汽车、医药、家电、压铸、包装、阀门、煤气、电子、建筑、航空等领域。USON公司也生产很多种类型的测漏仪,它的4000系列提供了多种检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测漏性能、泄漏量、以及针对实际应用中不同被测物的容积及泄漏量大小提供了相应的产品。COSMOS 主要生产针对特殊化学气体的泄漏检测设备。
图2 ALT系列气密性检测仪
近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厂家也对气密性检测仪进行了开发研制,其中,北京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与北京拓奇星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 ALT系列气密性检测仪产品(图2),包括直压保压式,直压收集式和差压并联比较式、正负压一体式、流量式等各种型式,泄漏流量检测精度高达±0.1ml/min,差压检测精度高达±0.1Pa(检测精度和测试条件有关)。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是该系列产品的最大竞争优势,此外仪器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而且还配备各种通讯接口,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阀、泵、汽车零部件、管路、发动机、消声器等的气密性检测。气密性检测效率改善方法
基于差压测量的气密性检测技术虽然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但是在有些场合仍然不能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尤其当被测工件的内容积较大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检测精度,必须保证足够的充气时间和平衡时间。因为,在充气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果充气时间和平衡时间不足够长,温度变化不能稳定下来,进入检测过程时,温度变化会引起差压的变化,使检测精度下降。此时,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就成为了矛盾的关系。为了提高泄漏检测效率,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分别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快速充气法、温度补偿方法、加装填充物减少被测工件内容积等方法。这些检测效率改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如北京拓奇星自动化有限公司为某变速箱生产厂家提供的气密性检测机,通过采用上述效率改善措施后,工作节拍由原来的每2分钟1件提高为每1分钟1件,检测效率提高了50%。此外,为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该公司在气密性检测仪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各种集上料、封堵、检测、显示、报警、卸料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泄漏检测设备。图3为北京拓奇星自动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且目前已应用于某变速器生产线的自动化检漏设备。
图3 LTSA30型变速器/离合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
上述气密性检测技术虽然能够检测工件泄漏与否,但不能确定泄漏的具体位置。在某些场合,当工件检测不合格时,需要将工件放入水槽中,通过水检的方式确定漏点位置。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新的检漏机常将气密性检测(干式检漏)与水检功能复合在一台设备中。被测工件进入检漏机后,首先进行干式检漏,如果工件合格,则将工件送出。如果工件不合格则自动将工件沉入检漏机下方的水槽中,进行水检以确定漏点位置,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效率。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最近还开展了一项研究工作,即采用红外摄像仪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泄漏位置的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向工件中充入比环境温度略低的气体,采用红外摄像仪拍摄工件外表面的温度场图像,如果工件有泄漏,则在温度场图像中有奇异点,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把该温度奇异点提取出来即可确定泄漏位置。该方法和采用水检确定漏点位置的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后续的干燥清洁处理,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目前该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即可应用于生产实际。随着计算机、电子、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的气密性检测技术将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现代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将为保证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泄漏检测效率,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分别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快速充气法、温度补偿方法、加装填充物减少被测工件内容积等方法。这些检测效率改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的气密性检测技术将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气密性检测
气密性检验 将压缩空气(或氨、氟利昂、氦、卤素气体等)压入容器,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检查有无泄漏的试验法。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附加的液体(一般指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这个整体的温度,导致压强的变化,来判断气密性好坏,由于装置的不同,检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升高气体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临时增大其压强,从而使这个整体部分空气外逸(在液体处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这个整体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有一段水柱。
气密性检测的常用方法有气泡法,涂抹法,化学气体示踪检漏法,压力变化法,流量法,超声波法等等。传统的检测泄漏方法多采用气泡法和涂抹法。气泡法是将工件浸入水中,充入压缩空气,然后在一定时间内收集从中泄漏出来的气泡以测出泄漏量。涂抹法是在内部充有一定气压的工件表面涂抹肥皂水一类的易产生气泡的液体,观察产生气泡的情况以检测泄漏量的大小。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能直接观察到泄漏的部位和泄漏情况,但由于事先不知道工件泄漏的部位和几处泄漏,难以收集全气泡,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其次,对于体积大、笨重、外表面复杂的零件,气泡附着于零件底部和褶皱处而不易观察;测试完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扫干燥处理,无法实现自动、定量测漏。因此这两种方法在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需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关于压铸件的气密性检测,1.水检目测,最普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铸件的各孔封密,往里面冲气,放到水里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气检:又直压检和减压检,直压检的精度为100pa,差压的检测的精度为1pa,但直压的费用较低,3.氦检:最精密的检测,但费用较高
第三篇: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右图,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2.对下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A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如图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2图A的原理是一样,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如上图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6.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
答案: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或关闭滴定管活塞,记下注射器活塞刻度,然后轻拉(推)活塞,松开手后假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7.可以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检查气密性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把注射的活栓外拉一段距离,然后松手,如果注射器的活栓能恢复原状(“0”位置处),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8.关闭活塞m,n,把装置中右侧的量气管下移一段距离,使装置左右两管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明装置漏气(或往右侧量气管中加适量的水,使装置左右两管中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该装置漏气)
9.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多余的氯气可以贮存在b瓶中,其中各试剂瓶中所装试剂为:B(氢硫酸)、C(碘化钾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
怎样检验装置G的气密性?
方法为:关闭A中分液漏斗旋塞和G中活塞K,从c中向容器内加液体,当c的下端浸入液面且c中液面高于b瓶内液面,并保持长时间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10.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
答:在E中加入水,导管没入水中,在A中放入水,使水面浸没分液漏斗颈下端,打开旋塞a和分液漏斗活塞,在圆底烧瓶底部微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也可关闭a,在烧瓶底部加热和D下部加热,检查前后两部分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以上两点中以第2点最为重要,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
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例6】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7】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例8】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较复杂的实验装置,一次性检查效果不好,可以分段检查气密性。如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并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在C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
1.分析: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 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2.分析: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试管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
相通。所以,要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具体方法为: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
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 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分析:这套装置主要的原理与1一样。
具体方法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 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第五篇: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摘要:防雷是建筑物的必要技术要求,而防雷接地装置与设计标准往往会出现相应的误差,导致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风险性。本文对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及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提高建筑物防雷检测的技术水平,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方法;分析
雷电的生成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具有放电时间短以及电压高两大特点,雷电灾害的波及面也非常广,可危及到建筑物内的微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对建筑物内的居民造成生命威胁。鉴于此,必须要就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及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以确保防雷接地装置的可靠性能。
1.建筑物内部防雷的检测技术
建筑物内部防雷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磁场强度、等方面,以《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为检测的标准,具体如下:
1.1等电位连接的检测技术
对于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连接的检测,重点部位在于建筑物内的全部大型金属物体的连接质量与形式,如构架、管道等。如果构架与管道是以平行的形式进行铺设的,选取一个测点,如果构架与管道是交叉的形式进行铺设的,则选取两个测点。检测防雷装置与顶端金属管道的连接质量,包括阀门、弯头等具体的部位。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测,一要检测连接物的外观,二要检测连接导体的尺寸以及材质,三要检测跨接过渡的实际电阻值。
1.2电涌保护器的检测技术
对于与低压配电系统相连接的电涌保护器的检测,第一要针对供电系统的防雷等级与接地方式进行检测,第二要对电涌保护器的型号、质量、安装位置、安装数量等进行检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UOC、UC、Iimp等的检测。第三是采用电涌保护器测试仪检测U1mA与Ileak。明确状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连线截面、连线色标等项目符合标准与否。第四是对连接过渡电阻跟过电流保护装置进行检测,如果电涌保护器与信号网络相连接,还需要加行插入损耗以及标称频率范围的检测,以进一步确保电涌保护器的安全性能。
1.3磁场强度的检测技术
磁场强度主要是针对直接雷击而言的,其具体的检测的内容包括距离屏蔽壁的最大/小距离,距离屏蔽顶的最大/小距离。计算出屏蔽体网格的最大或是最小宽度,此外还包括LPZn区内磁场强,LPZ1区内磁场强度等内容。对于邻近雷击的屏蔽检测项目而言,主要包括机房的屏蔽系数,采用屏蔽系数测试仪进行测量,必要时候可进行取样检测。而对于2.4GS等值线则需要加以计算,分流系数与电场强度同样需要加以计算。
2.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检测技术
针对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检测而言,其检测的项目主要是引下线、接地装置、侧击雷防护措施、接闪器等,具体如下:
2.1引下线的检测
对所安装的引下线的数量进行检查,采用钳形电阻测试仪测试对各条引下线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检测。丈量各条引下线间隔的距离,并加以计算,确保各条引下线之间的间隔保持合理。对于其布设的方式,一则检测其是否足够均匀,二则检测其是否预留边角,三则检测其拐弯处引下线的密集程度,四则检测柱筋引下线的主筋数量,以两根为最佳,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不能将竖向柱筋作为引下线的建筑物,需要另外布设引下线,各引下线间的距离应<25m。
针对明敷引下线的检测,其检测的项目包括规格、防腐状况、连接形式等内容,隐蔽工程也要加以检测,以明确引下线上是否有其余电气线路附着,如果有,应将电气线路尽量与引下线分开。在对引下线的电阻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选取测点之时,建议至选取一个测点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值当严格明确。如果明敷引下线设置有断接卡,必须要将断接卡断开才允许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2.2接地装置的检测
在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的时候,关键在于检测各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无论是分设还是合设均是如此。此外,还包括对接地装置与电气线路间的距离等,严格遵循《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中的技术要求。在测量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之时,必须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而在检测施工工艺的过程当中,接地装置的连接形式以及连接质量等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最为关键的是对于接地电阻值的测量,以独立地网为标准,选定一个测点,各个预留的电气端也是选定一个测点,因为多个测点容易出现检测的纰漏。
2.3侧击雷防护措施的检测
建筑物外部的防雷检测当中的侧击雷防护措施检测主要包括的是敷设方式、大型金属物、材料规格、均压环高度、栏杆等内容,无论是连接的形式还是连接的质量全部需要严格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于大型金属物体的检测,采用测试仪器进行测量,跟踪检测隐蔽工程,以明确大型金属物体的过渡电阻值,权衡理论过渡电阻值与实际过渡电阻值之间的差异。检测计算的方法为:在一个独立的均压环上选定两个具体的测点,而外墙金属物体,包括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则选定一个具体的测点,玻璃幕墙每隔12m×15m则选定一个测点。材料规格一则检验其证书名牌,二则选取与之相同的材料进行现场试验检测,如防腐、防火等性能的检测。
2.4接闪器的的检测
目前建筑物常用的接闪器多种多样,如金属、带、线、网等类型的接闪器。在对建筑物的接闪器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可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检测:
(1)对接闪器的实际保护范围进行周密的计算,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滚球法”,计算的主要对象是避雷线以及接闪杆的实际保护范围,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合理设置避雷线的高度,以避免因弧垂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二种是“网格法”,主要的检测对象是接闪带与避雷网的实际保护范围,重点在于明确接闪带或者是避雷网的尺寸与敷设方法是否符合引下线的相关的连接要求,能否对通路实现完全的闭合。第三是对建筑物顶部的非金属物体的检测,尤其是屋檐、屋角等突出屋面的部分,此外还包括放散管、排风管、呼吸阀等,计算出其与防雷装置的实际保护范围的空间距离。
(2)对接闪器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计量方法为:单支接闪杆只选定一个具体的测点,如果接闪带的面积超过450?O则可增加一个测点,此后每增加250?O则相应地增加一个测点。对于一类与二类的避雷网格每隔12m×12m选取一个测点,三类的避雷网格则每隔18m×18m选取一个测点。单条避雷线选取两个测点,处于独立状态的金属棚架选取一个测点,每隔120?O则相应地增加一个测点。单块太阳能板选取两个测点,单根排气管则选取一个测点。
3.结语
建筑物的防雷性能直接关系到居住于其内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除了在设计与施工环节需要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在完成防雷设备的安装之后,同样需要严格检测。建筑物的防雷检测应当分为内部与外部分别进行,内部与外部的检测对象与技术均有所不同,这是从业人员所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陶首颖.谈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及方法[J].民营科技,2008,01:165.[2]张志榕,韦武.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387.[3]王平.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2,16:163.[4]路晨光.防雷工程检测与验收管理系统的设计[D].吉林大学,2014.[5]梁微.建设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探讨[J].江西建材,2014,2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