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02:4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佳县红枣业已初具规模,已经能成为佳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分析了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策划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布局的具体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红枣业; 产业化; 佳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06-01

佳县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西岸,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域73公里,区域总面积2029.3平方公里,辖8镇8乡,653个行政村,总人口2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万人。区域无任何工矿企业,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支撑,属典型的纯农业县。农业经济中红枣经济收入占着主要比例,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红枣产值占着1/3还多,红枣业从经济收入量的角度看已经步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行列。纵然,红枣业已初具规模,但产业自身发展问题多,矛盾凸显,严重抑制着红枣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要使红枣业真正能成为佳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立足实际,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科学策划产业发展的布局与思路,并付诸实施。

一、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从红枣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佳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前,老百姓沿境内黄河、秃尾河、五女河等河流两岸零星无序栽植。建国后,农民又在自家的自留地田埂上零星栽植,使境内枣树栽植株数有所扩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红枣渐进入县境外的市场,给栽枣树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民,更多的农民开始买苗选种栽植枣树。县委、县政府为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栽植枣树,先后出台了《佳县60万亩红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佳县红枣产业发展规划》和拍卖五荒地促进红枣基地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规定农民承包地新栽枣树70年不变承包权,坚持‘谁栽植、谁拥有、谁受益’原则,允许继承、转让、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拍卖,让农民吃“定心丸”,鼓励枣农多栽枣树,扩大红枣基地规模。目前,全县枣林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正常年景年均产鲜枣1.4亿公斤。

(二)枣树品种及分布、红枣品质及价格差异。佳县枣树品种繁杂不一,主要有油枣、木枣、团枣、赞皇枣、骏枣、梨枣、等三十多个品种。其中油枣、木枣占所有品种的90%以上,其它枣种零星夹杂分布。

(三)枣园抗灾能力及病虫危害情况。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阴雨连绵、冰雹、风灾、病虫灾害等,冰雹、风灾是局部的,需预防应急处理。旱灾、阴雨连绵灾、病虫灾害是时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红枣大面积减产,影响枣农经济收入。枣树病虫也是严重影响枣树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佳县枣树虫害主要有枣尺蠖、枣牙象甲、枣粘虫、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黑绒金龟等。枣树病虫害发生在枣区常见不鲜,它将会给枣农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加以防治,尽量将其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市场营销情况。佳县红枣自然晾晒枣均价3.5元/公斤、烤枣15元/公斤、熏枣6元/公斤、醉枣5元/公斤、保鲜枣8元/公斤,其营销渠道、营销区域及市场前景良好,目前在北京、内蒙、新疆、广州、深圳、西安、等10多个省市开拓营销市场及营销窗口100多个,将所产90%红枣销售在这些市场上,其次还有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客商也来此洽谈生意,购销红枣。虽佳县红枣基地建设较好,资源充足,但没有红枣营销的专业组织,这对红枣营销是一极大的限制。目前主要是靠农民分散经营、分散营销。

二、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红枣基地建设制约因素。佳县红枣基地60万亩,都是枣农随意就近在品种杂而无序的母树林中刨苗,按传统栽植方式建起的。没有在优质母树林中选优质枣苗新建枣园,致基地枣树品种杂乱;枣园管理不科学。不能按枣树生活史适时实施锄草、松土、追肥、浇水、修剪、防虫等抚育管护措施,只是传统粗放经营;各级政府在红枣产业化发展中投入资金量很少,严重影响着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枣农对培养有机红枣产品意识低。大多枣农对有机红枣产品意识淡,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味追求产量,不顾质量,在先进科技手段应用能力低下之时,好使用农药、化肥来提高红枣产量,影响着红枣经济的增长。

(二)红枣加工制约因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没有对红枣产品的需求调研分析,不掌握顾客对红枣产品类型的渴求;对区域内红枣产品种类没有调研分析,盲目生产、盲目加工,致加工混乱;对红枣基地情况没有透彻分析,盲目经营、生产,致使区域烤炉、加工厂、加工企业的类型组建等都是盲目的,没有预先的科学策划;区域没有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加工的领军人才,多是未经专业知识培训的农民、工人、干部等凭感情、热情在思谋筹划中加工、经营;资金来源少,没有较充足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比例失调;没有树立商品、品牌意识。

(三)市场营销制约因素。没有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没有组建适应国内、国外红枣产品市场发展需要的具备专业素质的营销策划组织。没有真正组建枣农协会。红枣产品在进入流通市场前,没有经过专门组织负责的科学检测。县域红枣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的营销状况,至今尚未形成规范、有序、合理的营销体制和营销市场。

(四)红枣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订单红枣的履约率很低,枣农和业主的合同意识较差。另一方面,项目前期投入错位。由于投入机制的不均衡性,使枣农与企业谈判中处于不公正的地位,在利益分摊上没有把枣农的投入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使枣农不能获得产品的社会平均利润,而当遭遇风险时,损失最大的是千家万户的枣农。

2.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从行业类别来看,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方面严重不足。导致整个产业化生产科技含量低,产品的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从红枣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红枣烘烤加工等占了较大比重,而红枣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不足。

3.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地金融支持。在红枣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支持不力是制约红枣产业化的突出问题。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较低。金融支农力度低的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要原因在于红枣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及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一是县上要把红枣产业化发展列入其工作的主要议事,要把红枣产业化开发列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拟定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把红枣产业化纳入制度化轨道。二是成立红枣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红枣产业发展的各个科研机构,协调枣农协会、红枣产品开发集团公司等的各种关系,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做好参谋。三是吸纳专门人才,组建基地建设、加工、市场营销及科技研究机构。四是合理规划新建枣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五是壮大科技队伍,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六是成立枣农协会,广泛吸纳区域枣农为会员,让会员真正成为协会的主人,积极参与红枣产业化的发展。七是组建红枣产品开发集团公司,把集团公司办成全县红枣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八是组建红枣产品营销市场。九是制定发展红枣产业化的各种政策。凡是有利于红枣产业化发展且符合法律法规的一切政策都能制定出台,为红枣产业化发展鸣锣开道。十要广泛吸纳资金,加大投入,搞好红枣产业化发展。

总之,只要能够按照上述研究实施,佳县红枣基地与红枣加工、市场营销组织既能健康协调发展,又能稳定安全生产;既有效防御了自然灾害,又增加了经济收益;既为枣农谋了福利,又为社会做了贡献,使红枣产业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格桑拉姆

班级:农学

学号:11-3班 201161

53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他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政府行为不当、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生产要素短缺、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问题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它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①

2、意义

2.1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活动,实现就地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2.2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相比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特别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投资环境欠佳、国家发展战略倾向等问题的存在,农业和农村“缺血”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瓶颈”。相比之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政府部门积极地政策导向,能够得到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为产业化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积极因素促使农业和农村日趋成为社会资金流向的重要领域。随着资金、信息和技术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逐渐壮大自身规模,完善投融资和利益分配制度,进而激活农业、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活跃农村经济。

2.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性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把农民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带动农村道路通讯、仓储流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从而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4与乡村旅游结合,形成规模产业集聚。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农业产业化可为乡村旅游提供产业基础和景观背景,有些农业项目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乡村旅游可提升地区知名度,促使乡村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有利于乡村地区旅游企业摆脱“散、小、弱”的不良局面,提高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避免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有利于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提高特色产业边际效益,提高农业、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二 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趋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②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行为不当。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地政府均对农业产业化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往往会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带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比如有些政府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建立当地的所谓支柱产业,结果导致好心办坏事。有的地方空喊口号,不干实事。从实践看,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致力于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2、生产要素的短缺。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对农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级生产要素的匮乏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高素质人才不愿留在农村工作的现象在我国已存在多年,形成了城市中工作岗位不足和农村中人才不足的矛盾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资金问题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农业企业本身就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把资金贷给农民,即使贷给农民也大多数是以农民整个家庭财产作担保,再加上税费改革、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农业产业化进程也就被阻碍了。

3、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但是,我国目前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和农村市场的管理滞后上。目前,我国农产品商品率还相对较低,除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外,大多数农村仍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为社会提供的农产品很少,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这些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4、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基础上的,农业劳动力是主体。因此,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农业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题及农业劳动者自身的保守性,劳动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从整体来说不高。实践证明,只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把农业这个主业搞好,工商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各国实践都证明,政府能否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应改变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工作重点和方式。政府不能不看市场而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来强迫农民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地方特色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地方政府要采取的工作策略也要有所不同。

2、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一是要形成科研合力,引导龙头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之间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形成资本合力,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与企业、农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想农民之所想,解决企业、农民的燃眉之急。

3、创新新理念,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粮棉油的生产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增收,而增收必须得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的农产品需求,只有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产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就是把农业看成是一个产业体系、一个循环系统,包括种子种苗业、加工流通业、产前产后服务业等等。不能把农业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农产品供给,还要看到它的生态价值、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形成农业的一站式服务,秦皇岛的集发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集农家饭店、观光旅游、生态种植、企业经营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农业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文钰 农业产业化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

2黄鹏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2)

3.宋青梅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山东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004(1)

4.罗瑞生 试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长春大学 成人教育学学院,吉林 长春 2011(12)

5.王永光 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期刊论文]-中国国情国力2003(11)

6.徐小军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与职能走向[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4(3)

7.刘勇兵.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

8.胡爱国 推进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山东农机化2006(11)

9.刘学文 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

(7)60

10.唐义国 对农业产业经营的思考.农村经济,1999(10)12-13

11.苏畅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5)

12.刘遵峰.杜丽娟.李瑛.L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发展策略[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13.迟铁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5(12)

第三篇: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XX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顺,管理不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实加以解决。关健词:**镇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镇位于**县中部偏西北,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镇有国土面积20.9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办事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5人。长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各族人民的努力,整个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标准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多年在**工作,在对全镇经济发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镇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了生产总值1152万元,比上年980万元增长18%,其中:工农总产值620.5万元,比上年的528.6万元增长17%,工业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的140万元增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6万元,比上年的26.3万元下降17.9%;财政支出106.9万元,比上年的93.8万元增长13.9%,边贸进出口总额1473.2万元,其中:进口1092.2万元,出口381.2万元,占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的84.4%,粮食播种面积1310亩,比上年的1192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9万公斤,比上年的21万公斤下降12%,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万元,比上年的167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29万元,农民人均有粮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农业是**镇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8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1113亩,水浇地170亩。森林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镇群众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镇能抓住畜牧扶贫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盖和改进厩舍,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年内肉类产量达191吨,其中:猪肉146吨,牛肉23吨,羊肉7吨,禽类15吨,蛋类1吨,鱼类4吨,养殖业总产值达55万元。

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边贸进出口势头良好。

目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5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45户,饮食服务业37户,服务业42户,工业(加工业)40户,汽车运输业5户,从业人员620人。营业总收入966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338万元,饮食服务业208万元,服务业193万元,工业(加工业)165万元,汽车运输业48万元。

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1020亩,三年累计新开发茶园1270亩,全镇累计茶园面积4117亩,当年采摘面积2696亩,产量5万公斤。

二、**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也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农村产业开发的条件差,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很大困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财政增收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而困难。加之,我镇地处1940米的高海拨冷凉山区,除了客观条件制约之外,更为主要的还是人们受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原始粗放的耕作方法,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后径薄弱,一方面推广良种良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受地理因素影响,很多良种不宜种植,因而导致了我镇农户粮食单产徘徊在200-300斤左右,粮食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开放、探索、创新意识差,农村各族群众观念转变慢。事实上存在着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工作作风飘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拖踏,积极性不高,说的多干的少,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五)**镇

摘要:**镇(XX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顺,管理不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实加以解决。关健词:**镇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镇位于**县中部偏西北,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镇有国土面积20.9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办事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5人。长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各族人民的努力,整个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标准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多年在**工作,在对全镇经济发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镇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了生产总值1152万元,比上年980万元增长18%,其中:工农总产值620.5万元,比上年的528.6万元增长17%,工业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的140万元增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6万元,比上年的26.3万元下降17.9%;财政支出106.9万元,比上年的93.8万元增长13.9%,边贸进出口总额1473.2万元,其中:进口1092.2万元,出口381.2万元,占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的84.4%,粮食播种面积1310亩,比上年的1192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9万公斤,比上年的21万公斤下降12%,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万元,比上年的167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29万元,农民人均有粮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农业是**镇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8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1113亩,水浇地170亩。森林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镇群众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镇能抓住畜牧扶贫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盖和改进厩舍,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年内肉类产量达191吨,其中:猪肉146吨,牛肉23吨,羊肉7吨,禽类15吨,蛋类1吨,鱼类4吨,养殖业总产值达55万元。

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边贸进出口势头良好。

目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5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45户,饮食服务业37户,服务业42户,工业(加工业)40户,汽车运输业5户,从业人员620人。营业总收入966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338万元,饮食服务业208万元,服务业193万元,工业(加工业)165万元,汽车运输业48万元。

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1020亩,三年累计新开发茶园1270亩,全镇累计茶园面积4117亩,当年采摘面积2696亩,产量5万公斤。

二、**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也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农村产业开发的条件差,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很大困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财政增收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而困难。加之,我镇地处1940米的高海拨冷凉山区,除了客观条件制约之外,更为主要的还是人们受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原始粗放的耕作方法,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后径薄弱,一方面推广良种良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受地理因素影响,很多良种不宜种植,因而导致了我镇农户粮食单产徘徊在200-300斤左右,粮食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开放、探索、创新意识差,农村各族群众观念转变慢。事实上存在着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工作作风飘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拖踏,积极性不高,说的多干的少,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五)**镇

是原县城所在地,县城般迁后,老县城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国有资产的管理、盘活和保值、增值的难度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治理难度大,脏、乱、差的问题和城镇农村化趋势突出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搞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够高。

(六)受资金、技术、交通和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交通不便,虽已通路,但路况较差,大多属于等外公路;坡陡、弯大、路窄,有些是晴通雨阻,运输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本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资金短缺,镇内几个乡镇企业经济收入不景气,没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财政收入低,没有项目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总体上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保证不了经济建设的人力、技术的需求。

三、**镇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一)丰富的土地资源。**镇有土地面积共32 191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林地面积19065.5亩,草山面积10000亩,荒山面积1083亩,水域113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8%。荒地和现有草山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

(二)充足的光、温、雨条件。**镇地处海拔1940米地段,年平均温度15.3℃,无霜期319天,雾日124天,雨量充足,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夏秋多雨,干湿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总体气候利于多种农、经作物生长,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业的开发。

(三)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基矗**镇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交通运输相对较为方便,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温饱有一定条件和基础,便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四)人口较为集中。发展城乡经济、蔬菜生产、水干果生产有广阔前景,相对来说具备一定的人员素质,广大人民群众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水平。

(五)有一定的群众素质基矗就全县相对而言,群众的自身素质、科学文化技术观念相对较好。

(六)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茶叶、板栗、核桃、木瓜等经济作物,是我县佤山生态茶的生产地。

(七)娜妥坝口岸是全县主要口岸通道,目前基础建设基本完备,有发展边贸和旅游业的潜力。

四、加快**镇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xx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先学习、先领会、先贯彻、起表率、带好头,并以此带动各级、各部门学习,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结合实际,紧密结合**镇的实际,把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制定我镇”xxx”计划结合起来,与全力推进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长新本领、拓展新领域、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克服农村城镇化的过急倾向,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基础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因素,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复种指数。依托城镇、县城、邻乡和境外市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培植蔬菜、养殖、茶叶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我认为,党委一班子人要进一步树立团结务实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书记和镇长长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每个党委成员工作责任制,做到每一项目都有人具体抓,具体管,从镇到村(办事处)、组,层层落实责任制,把责任、目标任务与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等紧密联系起来,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镇提出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的~完成。

(三)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七有”,即:有饭(肉)吃,有房住(砖木结构石棉瓦房),有衣被,有水喝,有电用,有学上(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有病能就医。坚定不移地抓好扶贫攻坚工程。扶贫攻坚是全~倒一切的工作重心,这个思想不能动遥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正视差距,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把扶贫攻坚进行到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发扬自力更生、”苦熬不如苦干”的嘎娄精神,摒弃”等、靠、要”思想,坚持”安居+温饱+社区发展”的扶贫模式,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不断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挂钩扶贫和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稳粮调结构,调整促增收”的原则,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保障,以发展”名、特、优、稀”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老茶园改造和更新换代力度,着力培育畜牧业,积极发展蔬菜、核桃、板粟、水干果等特色农产品,认真研究开拓农产品市场,抓好农业订单,为农产品商品化牵线搭桥,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铺路搭桥。

(五)克服社区管理一般化的思想观念,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综合治理城镇脏、乱、差现象,各种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平安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建制镇的发展要求,理顺辖区教育、卫生等事业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关系,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七)加强娜妥坝口岸(通道)设施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出老县城对口岸的支撑作用,协调好边境贸易的各方关系,促进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地发展。

(八)强化辖区管理职责,按照设置”经济贸易法”的总体部署,用活用足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开放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用发展的方式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强化外部管理,放宽内部管理,鼓励发展”农家乐”,建设上挡次的宾馆饭店,开放搞活,加快发展。

(九)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全镇城乡大力推广节能灶、沼气的应用,积极推进电气化建设,实行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转变机关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扬民主,在重大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广开道路,广泛听取党内党外的意见。要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市场经济知识,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干部队伍的勤政建设,建立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督察、检查和督办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镇第七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有

关领导的重要讲话;

3、全镇经济工作会议材料。`

第四篇: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200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也再次获得新的机遇,但是农业扶持政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村经济总体状况如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那里?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和观念等?是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一项农村经济状况调查,由于各地农业状况千差万别,调查只能从一个局部反映农村实际情况,由点及面,所以这次调查选择了一个本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调查点---郏县渣园乡,希望这次调研能对了解农村经济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本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渣园乡的基本情况

渣园乡位于郏县城以西6公里,广阔渠、北汝河、洛界公路穿境而过,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8068户、3.2万口人,(数字统计至2005年6月底,以下同)人均耕地1.2亩,属中等农业乡镇,支柱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加。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的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乡夏粮总产量达到1.1万吨,比上年增加7%,农业总产值实现4138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畜牧业持续发展,总产值1862万元,同比增加12%,红牛育肥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新发展红牛养殖户410户,新增存栏800头,使1200户从“公司+基地+银信+农户”模式中受益。非公制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42397.4万元,同比增长118%。

(二)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一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面扩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精播面积继续扩大;二是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实施订单农业,优质小麦推广达到10000亩;烟叶面积达到4000亩,比去年增加15%;蔬菜、瓜类、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普通粮食作物继续萎缩;三是优质畜产品明显增加,生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1.6万头、1.2万头、1.3万头,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2%、80%,专业养殖场达到目的72家;四是林果业发展迅速,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共造林1200亩,新增林地300亩。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该乡加快了沼气养猪,乡村道路,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新建沼气池310座,新修乡村道路7公里,新修水渠5千米,新打井8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50亩,旱涝保收田320亩,解决3000多名群众饮水难问题,全乡1.2万群众从这几项建设中受益。

(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结构趋于多元化。在对外推介力度不断加强、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优惠政策不断落实下,2004年建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规模企业5家,农村个体私营企业户由较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1200家和85家,实现利税20万元,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人。

(五)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通过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发布、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农民择业能力水平。2006年上半年外出务工4088人、创收25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增收700余元。外出务工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拓展了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40%以上。

(六)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负担明显减轻。2002年以来,该乡圆满完成了土地延包政策,农村税费改革进行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2005年共减免农业税78.8万元,发放粮食补贴36.8万元,涉农“三乱”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有效歇制,全年共查处涉农违法违纪案件6起。

(七)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对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加大,逐步缩小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开展了对贫困学生扶助,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上半年对农民看病补助大40.8万元,已使数千人受益。“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在农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三、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 ”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二)基层债务负担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乡村两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村基层又面临了两个新情况:首先是阻断了税费收入的路子,相继财政收入减少,造成已负债累累的乡级财政雪上加霜,机构运转困难自身支出得不到保障,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减少。其次,各村失去了原来的村提留收入,又没有创收渠道,随之而来的是村里公益事业无钱来办,偿还债务成了无源之水。基层债务不解决不行,解决又没有办法,处于“两难”境地。由于基层债务负担过重,导致对发展经济投入资金减少,农村经济负重前行,挫伤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存在“有心干事、无力干事”的现象。

(三)农资涨价过快,幅度过高,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本地区2004年农资价格上涨10.2%,以尿素复合肥为例,近年上涨幅度分别为15%、12%,亩均化肥支出比上年增长9.8元,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平均每亩增加投入17.2元,种粮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农资价格的上涨,其中化肥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最大。农民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农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四)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表现在: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据调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占60%以上,政府、中介组织只占15%左右,自由外出达到了25%。二是农民工收入偏低,月收入在300—500元占20%,500--100元的占70%,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占10%。三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五)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表现在:农村教育投入不够,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还存在因教育和医疗犯困现象。

四、发展经济的思路与政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作为农业乡,民不富则乡不兴,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作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银信+农户”的模式,以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为重点,搞好配套服务,力争畜牧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把畜牧养殖园区建成全省乃全国有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在亿元甚至几亿元的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大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第三、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行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四)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健全乡村劳务输出机构,负责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并定期发布、组织培训和输出、开展职工介绍等工作;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职介机构,坚决取缔“黑中介”,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四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五是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用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稳定输出队伍,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五)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顺,管理不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实加以解决。

关健词:**镇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镇位于**县中部偏西北,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镇有国土面积20.9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办事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5人。长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各族人民的努力,整个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标准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多年在**工作,在对全镇经济发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全镇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了生产总值1152万元,比上年980万元增长18%,其中:工农总产值620.5万元,比上年的528.6万元增长17%,工业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的140万元增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6万元,比上年的26.3万元下降17.9%;财政支出106.9万元,比上年的93.8万元增长13.9%,边贸进出口总额1473.2万元,其中:进口1092.2万元,出口381.2万元,占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的84.4%,粮食播种面积1310亩,比上年的1192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9万公斤,比上年的21万公斤下降12%,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万元,比上年的167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29万元,农民人均有粮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农业是**镇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8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1113亩,水浇地170亩。森林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镇群众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镇能抓住畜牧扶贫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盖和改进厩舍,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年内肉类产量达191吨,其中:猪肉146吨,牛肉23吨,羊肉7吨,禽类15吨,蛋类1吨,鱼类4吨,养殖业总产值达55万元。

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边贸进出口势头良好。

目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5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45户,饮食服务业37户,服务业42户,工业(加工业)40户,汽车运输业5户,从业人员620人。营业总收入966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338万元,饮食服务业208万元,服务业193万元,工业(加工业)165万元,汽车运输业48万元。

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1020亩,三年累计新开发茶园1270亩,全镇累计茶园面积4117亩,当年采摘面积2696亩,产量5万公斤。

二、**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也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农村产业开发的条件差,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很大困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财政增收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而困难。加之,我镇地处1940米的高海拨冷凉山区,除了客观条件制约之外,更为主要的还是人们受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原始粗放的耕作方法,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后径薄弱,一方面推广良种良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受地理因素影响,很多良种不宜种植,因而导致了我镇农户粮食单产徘徊在200-300斤左右,粮食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开放、探索、创新意识差,农村各族群众观念转变慢。事实上存在着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工作作风飘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拖踏,积极性不高,说的多干的少,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镇是原县城所在地,县城般迁后,老县城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国有资产的管理、盘活和保值、增值的难度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治理难度

大,脏、乱、差的问题和城镇农村化趋势突出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搞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够高。

(六)受资金、技术、交通和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交通不便,虽已通路,但路况较差,大多属于等外公路;坡陡、弯大、路窄,有些是晴通雨阻,运输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本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资金短缺,镇内几个乡镇企业经济收入不景气,没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财政收入低,没有项目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总体上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保证不了经济建设的人力、技术的需求。

三、**镇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土地资源。**镇有土地面积共32191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林地面积19065.5亩,草山面积10000亩,荒山面积1083亩,水域113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8%。荒地和现有草山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

(二)充足的光、温、雨条件。**镇地处海拔1940米地段,年平均温度15.3 ℃,无霜期319天,雾日124天,雨量充足,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夏秋多雨,干湿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总体气候利于多种农、经作物生长,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业的开发。

(三)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基础。**镇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交通运输相对较为方便,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温饱有一定条件和基础,便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人口较为集中。发展城乡经济、蔬菜生产、水干果生产有广阔前景,相对来说具备一定的人员素质,广大人民群众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水平。

(五)有一定的群众素质基础。就全县相对而言,群众的自身素质、科学文化技术观念相对较好。

(六)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茶叶、板栗、核桃、木瓜等经济作物,是我县佤山生态茶的生产地。

(七)娜妥坝口岸是全县主要口岸通道,目前基础建设基本完备,有发展边贸和旅游业的潜力。

四、加快**镇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先学习、先领会、先贯彻、起表率、带好头,并以此带动各级、各部门学习,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结合实际,紧密结合**镇的实际,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制定我镇“十一五”计划结合起来,与全力推进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长新本领、拓展新领域、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克服农村城镇化的过急倾向,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基础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因素,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复种指数。依托城镇、县城、邻乡和境外市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培植蔬菜、养殖、茶叶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我认为,党委一班子人要进一步树立团结务实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书记和镇长长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每个党委成员工作责任制,做到每一项目都有人具体抓,具体管,从镇到村(办事处)、组,层层落实责任制,把责任、目标任务与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等紧密联系起来,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镇提出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七有”,即:有饭(肉)吃,有房住(砖木结构石棉瓦房),有衣被,有水喝,有电用,有学上(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有病能就医。坚定不移地抓好扶贫攻坚工程。扶贫攻坚是全镇压倒一切的工作重心,这个思想不能动摇。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正视差距,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把扶贫攻坚进行到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发扬自力更生、“苦熬不如苦干”的嘎娄精神,摒弃“等、靠、要”思想,坚持“安居+温饱+社区发展”的扶贫模式,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不断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挂钩扶贫和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稳粮调结构,调整促增收”的原则,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保障,以发展“名、特、优、稀”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老茶园改造和更新换代力度,着力培育畜牧业,积极发展蔬菜、核桃、板粟、水干果等特色农产品,认真研究开拓农产品市场,抓好农业订单,为农产品商品化牵线搭桥,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铺路搭桥。

(五)克服社区管理一般化的思想观念,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综合治理城镇脏、乱、差现象,各种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平安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建制镇的发展要求,理顺辖区教育、卫生等事业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关系,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娜妥坝口岸(通道)设施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出老县城对口岸的支撑作用,协调好边境贸易的各方关系,促进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地发展。

(八)强化辖区管理职责,按照设置“经济贸易法”的总体部署,用活用足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开放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用发展的方式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强化外部管理,放宽内部管理,鼓励发展“农家乐”,建设上挡次的宾馆饭店,开放搞活,加快发展。

(九)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全镇城乡大力推广节能灶、沼气的应用,积极推进电气化建设,实行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转变机关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扬民主,在重大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广开道路,广泛听取党内党外的意见。要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市场经济知识,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干部队伍的勤政建设,建立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督察、检查和督办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镇第七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

3、全镇经济工作会议材料。`

下载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佳县红枣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 (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内容提要: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O年来,在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的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任何一项制度在建立之初都不可能是十分完善的,都会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因此,要鼓足直面问题的勇气,树立解决问题最大......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刘祝秋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流......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汪红彬 分校:黄山电大 专业:工商管理专科 年级:10秋 学号:1034001459029 指导老师:许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