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近期化工企业发生事故情况的.
滨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滨安监发[2008]91号
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近期化工企业 发生事故情况的通报的通知
各县(区)、市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市有关企业:
现将省安监局《关于近期化工企业发生事故情况的通报》(鲁安监发[2008]95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报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请迅速将本通知转发至各乡(镇、办)安监站、所有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鲁安监发[2008]95号
关于近期化工企业发生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市安监局:
今年6月份以来,潍坊、青岛、聊城市的化工企业接连发生3起非危险化学品致害的较大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1人受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遏制化工企业事故的发生,现将事故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潍坊凯龙化工有限公司“6.7”散装水泥储罐倾倒事故 6月7日,潍坊凯龙化工有限公司新上5万吨/年亚硫酸钠、20万吨/年焦亚硫酸钠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散装水泥储罐倾倒事故,造成4人死亡。
潍坊凯龙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园,2000年9月注册成立,小型化工企业,现有职工150人,主要产品为亚硫酸钠1.5万吨/年、焦亚硫酸钠9万吨/年,生产原料为纯碱、烧碱、硫磺等,属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不需申领 2 安全生产许可证。今年3月份,该公司与一自然人发起成立山东凯龙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距原厂区约3公里处新征土地60亩,由潍坊凯龙化工有限公司负责筹建5万吨/年亚硫酸钠、20万吨/年焦亚硫酸钠项目,办理了项目立项、环保、规划、土地等相关手续,开始厂区围墙和道路等工程的建设。自5月30日起,因缺少水泥储存器具,该公司将原厂区二车间北侧用于储存纯碱的碱仓改为散装水泥储罐使用,该罐材质为薄钢板,高8.2米,上部为圆柱体(高5米、直径6米),下部为圆锥台(高3.2米,底部直径0.5米,锥度约46.4o),罐体距地面高约1米,用4根25号工字钢支撑(工字钢下部用10号槽钢和5号角铁斜撑),无地脚螺栓固定。6月7日14时45分左右,一辆散装水泥罐车将17吨散装水泥运至水泥储罐北侧,用橡胶软管对接,开动汽车空压机向储罐内输送水泥,期间,4名职工在储罐下分装水泥。15时50分左右,水泥储罐突然倾倒,将正在分装水泥的4人压埋在下面。该公司立即报警并组织抢救,用吊车将水泥储罐吊起,4人已当场死亡。
据初步调查分析,散装水泥储罐未进行地基基础、支撑系统和罐体强度的设计等,没有地脚螺栓固定,地基基础不牢,储罐下部锥度较小(正常锥度约为60o)。散装水泥罐车向罐内输送水泥时,水泥在储罐内部一侧形成堆积,造成储罐重心偏移向一侧倾斜倒塌。另外,该公司将碱仓改为散装水泥储罐使用后,既没有制订分装散装水泥的安全操作规程,也没有对职工进行专门 3 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职责不落实。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潍坊凯龙化工有限公司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未按要求设计、安装水泥储罐,埋下安全隐患,违章指挥,使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散装水泥储罐,没有及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职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没有及时排查治理隐患等问题。
二、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6.29”锅炉爆管事故 6月29日,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5号锅炉检修后点火试车过程中,发生锅炉联络管爆裂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四流北路78号,始建于1958年,原名青岛化肥厂,1994年改制为现公司,是生产经营纯碱、化肥、氯化钙、热电及精细化学品的大型化工企业。其热电分公司于2004年7月成立,前身是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车间,现有职工381人,主要经营范围是电力和蒸汽供应,拥有9台锅炉、6台发电机组,额定蒸发量为850t/h,发电能力67MW。发生事故的5号锅炉(型号为BG-65/39-M,65t/h)于1988年9月安装完毕,198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累计运行时间8万余小时。该台锅炉于2008年4月8号开始进行大修,6月27日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3.92Mpa,6月28日23时5分试车点火,6月29日凌晨2时20分,压力上升到4.25MPa,验证人员在安全阀平台准备进行工作时,锅炉顶部右侧水冷壁上 4 集箱与汽包之间一连接管突然爆裂,喷出大量蒸汽和水,将5名员工烫伤,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轻伤。
据初步分析调查,锅炉联络管上存在严重的条状腐蚀凹坑,在验证安全阀所需的压力下,这些条状腐蚀凹坑引起爆管。另外,在锅炉检修过程中,有关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进行水压试验,试压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力,也没有根据锅炉运行近20年的实际,制定严格的检验方案,出现检验漏项,先后丧失了在水压试验和测厚过程中发现腐蚀凹坑隐患的机会。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和有关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没有严格遵守锅炉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认真落实锅炉检修和点火试车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违章作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山东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7.8”触电事故
7月8日,山东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进行袋装硫酸铵堆垛过程中,操作工移动输送机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3人死亡。
山东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办事处,2002年12月建厂,原名为聊城市秋实化工厂,2006年7月变更为现公司,小型化工企业,现有职工46人,主要产品为氰尿酸,副产品硫酸铵,设计能力均为4600吨/年,生产原料为尿素、氯化铵、硫酸、盐酸等,属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不需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今年7月8日上午,该公司组织人员使用一台 5 输送机对厂区南部空地上堆放的袋装硫酸铵进行堆垛,输送机上安装有两台电动机,由一条从硫酸铵车间配电柜引来的三相三芯电缆线提供动力电源,电缆线直接绑扎在输送机钢架上。10时10分左右,现场操作人员准备向北移动输送机再进行堆垛,先是关掉输送机上的电机开关,但没有从配电柜处切断电源,随后,3人在抓住钢架移动输送机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初步调查分析,因电缆线绑扎点处外绝缘层磨破,露出的线芯与输送机钢架直接接触,造成钢架带电,又因当天阴雨致使输送机钢架整体潮湿,工人移动输送机时发生触电。另外,企业没有落实北城办事处安监办关于用电线路不规范的整改指令,未能对输送机上的电气线路及时维修,导致事故发生。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山东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管理责任不明确,电气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用电作业不规范,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等问题。
四、有关要求
各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高度重视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非危险化学品致害因素的防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隐患治理年”的部署要求,全面、认真、细致地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现有工艺装置的革新改造也必须进行周密科学的安全论证,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严密防范事故发生。要加强特种 6 设备检维修和试车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校验等手续,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培训教育,认真检查各类电气设施、设备及附属装置是否规范、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临时用电线路是否符合有关规程及规定、电工防护用具和工具是否配备齐全并经定期检测等,严格用电作业安全管理。
各级安监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许可管理范围之外的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要将容易发生事故的涉氨、涉氯、剧毒和有毒气体、电石等企业,使用涉及氟化、硝化、磺化、重氮化、高放热反应等危险工艺的企业,安全距离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新建小化工企业等,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指导企业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尽快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请迅速将本通报转发至各县(市、区)安监局、辖区内所有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安监
化工
事故
通报 抄送:国家安监总局,王军民副省长,李世瑛副主任,省政府办公厅,省建设厅,省质监局。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08年7月21日印发
第二篇: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
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
化企业发生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等,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
(2)设备上的缺陷。如设计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
(3)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
(4)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隐患不及时消除、治理,人事管理上不足,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
(5)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综上所述,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过错。上述列举的五条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事故既然主要是有人造成的,那么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它内在的因素和客观条件,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事故的发生和消灭也有规律可循。如石油化工企业常见的机泵抱轴事故,大部分是因缺油失去润滑而造成的,如果按规定的润滑油质量标准定时、定点、定量的加油,保证润滑,则不会发生抱轴事故。又如动火也较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如果严格的执行用火管理制度,落实防火措施,也不会出事故。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有许多不利因素,但并非一定发生事故。只要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事实上有许多企业没有发生过较大事故,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第三篇:化工企业--气化事故案例
华鲁恒升近两年气化事故案例
一. 气化炉E炉因HV0704关闭,紧急拍停。
事故原因:中控主操作接班后按上级要求准备提E炉负荷,在调节HV0704E时,突然HV0704E关闭,气化炉和洗涤塔及管线压力很快上升,主操作慌忙中拍停,气化炉停车。
处理措施:停车处理后,检修HV0704E最后说是仪表原因,在开车生产HV0704E作为仪表和气化的特护,尽量少调节或不调节,需通知仪表相关人员监盘。
二. 气化炉A炉因P0705A,机封刺漏,造成A炉降负荷
事故原因:某班上中班,接班后十分钟中控打电话说现场有人发现P0705A机封刺漏,现场人员马上赶到P0705A处,发现P0705A机封刺漏很严重,雾水喷起5米高,已经无法靠近,班长通知中控A炉降低负荷,又叫人拿来两身雨衣雨裤,操作工换上,冒着淋水,热蒸汽把备泵启动起来,运行正常后,把运行泵进出口阀关闭,交保全检修。
处理措施:拆检时发现有一张叶轮片脱落,保全进行了叶轮更换,检修完毕交工艺试车备用。
三. 二期灰水高压闪蒸罐入口管线短节刺漏,D炉降负荷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灰水中含固量严重,长时间对管壁冲刷所造成。
处理措施:将气化炉的排水切往开工管线,降负荷,把高压闪蒸罐切出后对短节刺漏部位进行焊补。
四. 气化炉D炉升温时发生爆鸣
事故原因:D炉检修完毕,点火升温,当温度升到200°C左右时,因蒸汽吸引压力不稳,造成回火,灭火,中控人员监盘只是发现温度快速降低,而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切断燃料气,造成炉内燃料气过多,发生爆鸣,使预热烧嘴发生倾斜。
处理措施:通知保全调整好预热烧嘴,稳定蒸汽压力,重新点火升温。
五. 气化炉B炉工艺气管线泄露,造车停车事故
事故原因:B炉工艺气管线在出口向下再向东的拐角处发生泄露,无法处理只好停车,主要原因是工艺气带灰严重对管壁冲刷所致。处理措施:停车后对工艺气管线拐角处全部割下,更换焊补,经过这次教训,对其他各炉的工艺气管线的拐角处,进行了管壁 及时更换。
六. 一期澄清槽(V0805)搅拌器发生故障,停车
事故原因:因煤质的变化和操作的原因,造成系统水质变差,含固量增加,导至V0805底部积灰严重,搅拌器负荷加大,停止转动。
处理措施:把一期灰水系统处理的灰水一部分用临时管线切往二期灰水系统,另一部分切往界外,对V0805进行排水,检修完毕后重新投用。
七. 气化炉A炉,A1烧嘴盘管焊口出现裂缝,造成停车事故
事故原因:中控人员监盘发现烧嘴冷却水分离罐V0706A1上的A1A0705A1报警,通知现场人员在V0706A1上取样分析,结果发现
CO含量高达200ppm,随即通知相关领导,判断可能是A1烧嘴的盘管出现问题,决定中控对A炉的A1烧嘴特护监盘,现场对V0706A1每半小时取样一次。
处理措施:经过对V0706A取样分析发现CO含量越来越多,最后高达2000ppm,被迫拍停,停车处理完毕后,拔出A1烧嘴确认,盘管焊接处出现裂缝。
八. 高压灰水泵P0801A机封刺漏事故
事故原因:现场人员巡检时发现高压灰水泵P0801A机封刺漏,他意识到若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一期两台气化炉停车,后果非常严重。急忙通知中控及现场相关人员,自己确认备泵P0801B的状态为倒泵做准备。
处理措施:现场人员赶到立即开启高压灰水泵P0801B,待运行稳定后,停运行泵P0801A,交保全检修。
九. 气化炉C炉,E炉下降管管口下出现裂缝
事故原因:气化炉C炉因托盘温度过高,被迫停车检修,更换锥体转,检修完毕却发现下降管管口向下有很多裂缝。
处理措施:车间领导曾让保全工在裂缝末端用电钻打一ø5左右的眼用,以阻止裂缝继续延长,效果不知如何,后来,C炉投料后,E炉停车检修发现有类似下降管出现裂缝现象,造成停车事故。
十. 气化炉E炉因煤浆泵跳车,造成停车事故
事故原因:E炉因煤浆泵突然发生跳车故障造成停车,原因不明,在准备启动煤浆泵冲洗煤浆管线时也无法启动煤浆泵,经仔细检查,发现煤浆泵的变速箱内齿轮损坏严重。
处理措施:因煤浆泵不能启动,无法冲洗煤浆管线,最后,把煤浆回流管线入大媒浆槽的手动阀关闭,让冲洗队把煤浆泵出口倒淋打通,让中控把煤浆回流管线截止阀打开,用冲洗回流管线的灰水把煤浆泵管线冲洗干净,煤浆泵变速箱内齿轮损坏,假如等原厂家来备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只好由装备公司,机加工工段加工出齿轮,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修复投用。
十一.气化炉A炉拱顶温度过高,造成停车事故
事故原因:现场人员巡检在测A炉的拱顶温度时发现拱顶温度过高,而且还有增高趋势,随即通知中控及相关人员,中控人员监盘A炉炉壁拱顶温度也很高,车间领导下达通知:对A炉拱顶温度的测量增加频次,多一刻钟测量一次,且上报中控,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经过测量的A炉拱顶温度上升很快,最后达到430°C,中控拍停。原因分析:1.操作工控制的炉温过高,2.耐火砖的砌筑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停车处理降温后,进炉检查发现A炉拱顶已有大部位脱落,上海焦化来人砌筑,车间领导要求:严格执行砌筑制冷验收标准,十二.气化炉D炉停车后发生爆鸣事故
事故原因:D炉因系统停电造成停车,停车处理完毕,正等待保全来导盲板时,突然发生爆鸣。
停车处理降温后进炉检查,确定爆炸发生在洗涤塔内,塔盘吹翻除沫器变形,爆炸气流由工艺气管线进入气化炉,造成激冷室内八角
形折流板变形,又冲击到下降管,造成下降管内陷严重。据推断:氧气经气化炉及工艺气管线进洗涤塔形成爆炸性气体,停车时,由于连锁没有起作用,氧切断阀没有及时关闭,部分氧漏入气化炉内造成燃烧室过氧,当时为何没有发生爆炸,事后由燃烧室温度在停车后持续上升和停车降温后在内壁上熔态挂渣可以分析:氧气漏入气化炉在高温下发生工艺反应,将工艺气化中的CO和H2耗尽,多余的氧气在泄压时进入洗涤塔,与工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而发生爆炸,经过分析:停车时联锁未挂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而断电后,中控人员出路不果断,措施不得利是次要原因。
处理措施:1.完善联锁台帐,联锁的摘挂要严格申请,做好记录。
2.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下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
十三.B炉因工艺热偶法兰短节烧红,被迫停车事故
事故原因:气化炉B炉投料成功处理完毕,在升压过程中,现场操作工巡检突然发现工艺热偶法兰短节已烧红,他立即意识到:随压力升高,此处若发生泄露,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急忙通知中控停止升压,并通知相关领导,请示做停车处理,该事故初步确认是因为仪表人员在更换工艺热偶时,责任心差,密封安装不到位所致。
处理措施:停车降压后,由电仪人员对工艺热偶进行更换,认真安装,完毕后重新升温后投料开车。
十四.气化炉C炉因激冷管线堵塞而造成订车事故
事故原因:C炉投料成功后,随压力和负荷的不断增加,而激冷
水的流量而始终加不上去,经过分析得知是激冷水管线堵塞,最后确认是T10710C(文丘里管流量计)处堵塞,经车间领导研究决定,停车后进行处理,然后进行连投。停车处理后,拆开T10710C发现管道内已堵满灰渣垢片,冲洗人员立即进行清理冲洗,完毕后,保全复位,C炉连投成功后运行正常。
处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冲洗人员的责任心,在冲洗管线时,尤其是重要的关键部位,要认真,仔细清洗,清除垢片,灰渣,以保证开车后的稳定运行,同时要求现场主操作对冲洗的关键部位要认真确认干净后,方可通知保全人员复位。
第四篇:化工企业事故案列学习心得
化工企业事故案列学习心得
走上安全员岗位快一年了,近一年来的车间安全员岗位工作带给我许多感触,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通过公司此次安全月下发的《化工企业事故案例》学习,让我切实的体会到了在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至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从来都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一例例血的教训摆在我们眼前,更深深的印在我们心里!从调查结果上看,都是违规作业和各方面的疏忽所造成,包括设备陈旧,平时检测不到位。虽然人们都把事故原因归于此,但背后何尝不是侥幸心理,思想麻痹,“三违”现象....认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这样过去了,事故不一定降落在我的头上。
反观我所在的车间,经常在生产现场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人就随便把安全帽摘下;有人在设备上作业衣服披散;有人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登高作业,有人随意脱一下岗位.......千里之堤,必然溃于蚁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每个人都能随口道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月月都在搞,安全管理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企业规章制度这些都是鲜血教训的经验凝结,每个人都对这些耳熟能详,它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三件法宝,但为什么最终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上?究其原因就是抱着及格就行的思想,怀着侥幸心理,心里头少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作为安全
生产工作的基本理念,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也是立法、修法之根本。安全靠什么?安全靠责任心。预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怎么做到预防?落实责任是灵魂。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普遍原因,如何落实到位?还是落实责任,《新安全生产法》落实了“三个必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我们现在很多的车间、部门各级领导,只要提到或涉及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这种观念在很多各级管理人员当中根深蒂固,实际上还是上级管理部门未明确车间、部门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意识应该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条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该植根于每个人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一线操作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从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工作服,开好作业票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抓起、做起,并持之以恒就能筑起安全大堤。
让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因为,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或损失,就会变成违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必能做的更好。
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坑三代。。只有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安全,才能“安全一个人,幸福全家人”!珍惜生命,杜绝违章!。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第五篇:机械事故发生原因
机械事故发生原因
1、直接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①、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②、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①、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定转等。②、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③、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
④、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倒棱等。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①、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②、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①、通风不良
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②、照明光线不良
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③、作业场地杂乱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④、作业场所狭窄。
5)、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6)、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
7)、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8)、贮存方法不安全,堆放过高、不稳。(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这些不安全行为可能是有意的或无意的。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如按错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的操作方向相反);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违章驾驶机动车;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
2)、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临时拉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3)、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
4)、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5)、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等。
6)、攀、坐危险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7)、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8)、穿不安全装束如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进入车间等。
9)、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如未戴各种个人防护用品。
10)、无意或为排除故障而近危险部位,如在无防护罩的两个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切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而造成严重的伤害。
2、间接原因
几乎所有事故的间接原因都与人的错误有关,尽管与事故直接有关的操作人员并没有出错。这些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人所犯的错误。间接原因包括:(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如室内照明、通风"、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设计错误
设计错误包括强度计算不准,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外观不安全,结构设计不合理,操纵机构不当,未设计安全装置等。即使设计人员选用的操纵器是正确的,如果在控制板上配置的位置不当,也可能使操作人员混淆而发生操作错误,或不适当地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反应时间而忙中出错。设计人员还应注意作业环境设计,不适当的操作位置和劳动姿势都可能引起操作人员疲劳或思想紧张而容易出错。2)、制造错误
即使设计是正确的,如果制造设备时发生错误,也会成为事故隐患。在生产关键性部件和组装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错误。常见的制造错误有加工方法不当(如用铆接代替焊接),加工精度不够,装配不当,装错或漏装了零件,零件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工件上的划痕、压痕、工具造成的伤痕以及加工粗糙可能造成用力集中而使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3)、安装错误
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啮合调整不好,过紧过松,设备不水平,地脚螺拧紧,设备内遗留工具、零件、棉纱等,都可能使设备发生故障。4)、维修错误
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都是维修错误。当设备大修重新组装时,可能会发生与新设备最初组装时发生的类似错误。安全装置是维修人员检修的重点之一。安全装置失效而未及时修理,设备超负荷运行而未制止,设备带(病)运转,都属于维修不良。(2)、管理缺陷
1)、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程不完善。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4)、劳动制度不合理 5)、缺乏监督。(3)、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上岗,操作者业务素质低,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态度不负责,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作规程,都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4)、对安全工作不重视,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或落实现代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调查整改不力。关键是企业领导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