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金融市场背景下分析如何改进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
现代金融市场背景下分析如何改进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持续发展,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份额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共有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44家、农村商业银行212家,我国商业银行总数已经达到368家,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始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角色、公司治理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中小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普遍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大型商业银行“跨区域”竞争,还要面对我国加大金融对外开放后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竞争,同时也要面对未来民营银行的竞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不仅是中小商业银行现实发展之需,更是中小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之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股权结构理论、制衡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等诸多理论,主要采取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性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和期刊文章,在学习、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同学以及自己身边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座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立场获取有关情况,以更加符合实际;通过以招商银行作为案例,对中小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针对问题有的放矢的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使本文更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现状
本文以招商银行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由于招商银行属于中小商业银行,因而本文重点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分类以及公司治理理论等进行简要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国际上一般按照资产规模把银行划分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划分标准不尽相同。我国一般按照功能和产权归属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学者多数认为,所谓中小商业银行,就是指与“中央”相对,其银行的股份来自地方政府、本地企业或居民,地方政府一般拥有控股权,且经营地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 1.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于1996年开始对城市信用社的改造和组建城市商业银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财政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分税制,除了农村信用社由省级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外,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都由中央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金融资源来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因而必须增加地方金融的宏观调控手段。这就使得我国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出台了扶持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各项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地方政府还大力支持中小商业银行朝着跨区域发展的目标迈进,使得政府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特殊性就是“政治”上的委托关系,因而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着很强的政治因素。
2.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角色
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自从成立那天起,就已经背上了十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且这种不良资产随着银监会对风险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而不断暴露。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的包袱,普遍都帮助中小商业银行转换不良资产,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保证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能够达标,比如各地政府于2006年累计为城市商业银行转换或注入不良资产高达800亿元,在帮助中小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包袱之后,地方政府希望中小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回馈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各地政府都加强了对中小商业银行产权的控制,组织所控制的企业投资入股,进而实现对董事会以及行长等高管人员的控制。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地方政府在中小商业银行中,既是股东,又是管理者,通过“双重角色”介入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因而使中小商业银地公司治理动作机制更为复杂。
3.公司治理基础比较薄弱
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因而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初期都是在一个地域进行经营,这就使得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程序简单、市场反应快、决策链条短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中小商业银行对现代公司治理缺乏了解、认识和认可,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控制中小商业银行,将公司治理当成了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摆设”,尽管地方政府认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但普遍都采取非公司治理方式来处理中小商业银行的各项事务,这就直接导致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础都比较薄弱,如何健全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是对中小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
二、招商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简称招行,成于1987年4月8日,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是中国内地规模第六大的银行、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八行五保之一。总行设在深圳市福田区,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9月8日,招商银行开始在香港公开招股,发行约22亿股H股,集资200亿港元,并在9月22日于港交所上市。资本净额超过2900亿、资产总额超过4.4万亿。招商银行在中国大陆110余个城市设有113家分行及943家支行,1家分行级专营机构(信用卡中心),1家代表处,2330家自助银行,在香港拥有一家分行(香港分行),在美国设有纽约分行和代表处,在新加坡设有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和台北设有代表处。
招商银行作为一家成立30余年、仅次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型商业银行,其公司治理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应该说比较成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中国大陆全资拥有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在香港全资拥有永隆银行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零售银行。在1995年7月推出银行卡一卡通,并在1999年9月启动中国首家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众多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广泛使用网上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股权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股权结构指的是一个公司的股东的构成情况,它不仅包括股权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而且包括股东的类型以及各类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招商银行拥有绝对控股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同时还拥有其他的大股东,侧重于股权集中程度、公司内部人与外部人的持股比例。三是为防止其他部门滥用权力而互相干涉的权力,即通过交互的干涉避免单方的过度干涉,人员、部门、权力分离,控制股东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者人事控制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代理成本抵制就会被违法行为的负面效果所抵消,因此招商银行独立监督权的构建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模式至关重要。
三、招商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够合理
银监会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尽管招商银行是我国“第六大商业银行”,也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进行了改造,但仍然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尽管招商银行于2001年引入了海尔集团入股,但招商银行仍然存在着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问题,从股权结构来看,香港招商局集团政府持股比例为54.2%、大型集团持股比例为26.4%、其他企业和居民持股比例为19.4%(如图1)。
60%50%40%30%20%10%0%香港招商局集团大型企业其他企业和居民图1 招商银行股权结构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官方网站
由于招商银行地方政府“一股独大”,这就直接导致招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经济原则,特别是由于“政企不分”,使得招商银行的资本增值动力不强,甚至存在着潜在的交易风险和道德风险。2013年的贷款为1434037万元,2011年为1000474万元,2013年比2011年增长了18.75%;不良贷款率2013年比2011年降低了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的不良贷款只有8541万元,而正常类、关注类贷款2013年比2012、2011年都高,这主要是由于招商银行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给香港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贷款。
2.董事会职能不健全
招商银行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基本架构,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在责任义务、分工协作方面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招商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尽管具有相应的制度基础,但由于香港政府对其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力,这就直接导致招商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职责边界不清晰,存在着一定的越位现象。特别是目前招商银行还没有设置独立懂事,董事长由香港政府任命,而董事长实际上已经代替了董事会,而监事会更是形同虚设,根本无法与董事会并行独立行使监督权,因而也就失去了对董事会以及经理层的监督作用,这种严重弱化的董事会,根本无法催生出健全的经营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银行的发展。尽管招商银行资产规模最大,但其品牌影响力却排“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董事会职能不健全是其重要因素。
3.监督评价机制落后
招商银行监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内部监事、外部监事分别为2人、3人,其中有一名为职工代表,监事长由招商银行副行长担任。从招商银行全部监事会成员来看,除了监事长之外,其余都不具有法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因而还不具备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这就使得招商银行的监事会流于形式。招商银行稽核监督职能存在着不够独立的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和深度不能与银行机构的风险程度相适应,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内控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由于招商银行稽核监督职能不够独立,因而对内部审计也不够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落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4.内部控制环境不优
良好的内部控制生态环境,是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但从招商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来看,尽管招商银行岗位设置比较明确,组织架构也比较科学,部门责任也比较明确,但内部控制环境仍然不优。从管理层来看,招商银行部门管理人员缺乏风险识别意识和控制分析能力;从经营理念来看,招商银行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时候仍然将规模作为战略目标;从组织结构来看,招商银行没有建立起职责分离、岗位制约的组织结构,特别是由于“权力异化”,领导层“逆向”运作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很多内部控制变成了“走过场”。招商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对相关制度做出清理、修改和完善,致使业务运作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制度过于简略、概括,缺乏可操作性,不能为业务开展提供实际的指导,有些制度缺少必要的处罚措施,往往以政纪取代职业的处罚,因而无法形成内部控制的合力。比如,从内部审计情况来看,目前招商银行审计手段主要是传统的手工现场审计,还没有建立“信息化”、“电子化”审计模式,特别是随着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201
年招商银行电子业务占总业务的21.6%,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图2)
30%25%20%15%10%5%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图2 招商银行2011年至2014年电子业务占总业务比例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官方网站
从图2可以看出,招商银行业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但招商银行在内部审计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更多是的通过传统的看报表、翻账簿、查凭证等传统技术手段进行内部审计,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发现问题也比较滞后。
5.权力制衡机制缺乏
招商银行尽管从表面上看,“三会一层”已经比较完善,但深入分析招商银行的“三会一层”,招商银行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目前招商银行在业务处理和管理控制方面很多都没有“文件依据”,造成了职责权限上的混乱;高层管理者的权限过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丧失了权力的制约能力。比如,招商银行只设置一人对贷款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所涉及的不相容职能进行管理,这就丧失了相互的制约力;而在分支机构中,仅配有一个高管人员对各项业务进行管理,但这却并没有使其受到足够的监督与制约;招商银行赋予了董事长、支行行长等人的权限过高,容易导致监守自盗、相互包庇、违规操作等行为。
(二)招商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原因 1.公司治理理念落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招商银行公司治理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方面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招商银行从成立之初,其治理理念就比较落后,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香港政府对招商银行广泛的行政干预。最为重要的就是由于“党管干部”原则,使得招商银行的党委会实质上领导着招商银行的人事任免和经营活动,目前招商银行仍然由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这就直接导致党委会直接代替了高级管理层的决策,甚至有时为了贯彻香港政府的决定,党委会代替了董事会的决策职能,比如2012年为了加快香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行政手段要求招商银行加大基础设施贷款力度,直接从招商银行贷款1.6亿元,就是通过党委会传达并做出决策。由于公司治理理念落后,必然导致招商银行公司治理不科学,无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设计和安排。
2.银行管理体制制约
尽管招商银行从表面上看,已经采用股份制的组织形式,而且也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招商银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所有人、委托代理人关系不明晰,因而招商银行实际上控制在香港政府手中,这就使得香港政府对招商银行具有绝对的管理职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资源绝大多数都由中央政府控制,而中小银行作为地方政府能够管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香港政府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必然将招商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资源,因而即使银监会对中小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做出许多明确的规定,香港政府也会按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策略,表面上完善招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实际上仍然把控招商银行的经营活动,因而出现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3.发展定位不够科学
招商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香港经济、服务香港中小企业、服务香港人民”的市场定位,但随着招商银行的不断发展,在发展定位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其发展定位摇摆不定,热衷于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争夺大项目、大客户,没有真正将“服务香港经济、服务香港中小企业、服务香港人民”落到实处,在香港和大陆境内设立了1000多家分支机构,因而还没有更好的体现对香港经济、香港中小企业、香港人民服务的发展定位。在运营时期较短、基础较差、地方政府控制和干预较强的现状下,在转型战略确立和实施进程中,招商银行公司治理需要解决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问题,形成体现自身功能定位和服务职能、统筹利益相关者均衡目标、契合内外资源禀赋、兼具现代公司治理规范的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模式和机制,否则招商银行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外经验借鉴
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来看,一般都取决于一国金融制度及其所决定的金融市场特征,比如德日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是由各自的全能银行制度和主银行制度决定的;英美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也是由其金融制度决定的。由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较早,因而其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德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德国商业银行在其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种核心作用是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实施股权控制和债权控制来实现的,具体说就是商业银行作为公司的所有制者承担其功能,包括行使股东投票权、委托行使其他股东的投票权,正是由于德国商业银行在股东大会上强大的权势力,使得商业银行与公司雇员几乎完全控制了德国的监事会。
日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日本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也同样是通过债权控制和股权控制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但与德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日本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由其主银行制度来体现,这一点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美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美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持消极态度,不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是债权治理。由于美国的商业银行不允许持有公司股份,因而美国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对公司具有债权治理,就是当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公司经营正常的情况下,作为最大债权人的商业银行并不参与公司的活动,而只是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才参与治理活动。
五、完善招商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要想解决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必须在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方面取得突破,只有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才能使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否则即使再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香港政府特别掘土机招商局集团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重中之重就是要在“去行政化”方面取得突破,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政企分开”进程,减持招商银行股份,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招商银行改善股权结构,推动股权多元化和资本市场化,特别是要加快招商银行上市融资进程,这样能够进一步优化招商银行股权结构。招商银行在新一轮增资扩股过程中,由于招商银行是广东省最大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香港政府应当从招商银行管理体系当中解脱出来,使招商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招商银行轻装上阵和减少干预,为完善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创造有利条件。
(二)健全董事会的职能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股权呈现多元和分散化,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公司治理逐渐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转化为董事会中心主义。招商银行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围绕健全董事会职能和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一是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积极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优化董事会人员构成结构,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技术和产品,帮助招商银行提高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健全董事会的组织架构,根据招商银行自身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协助董事会处理相关工作、提出专业意见;三是优化董事会的构成,逐步减少高管人员进入董事会的人数,增加独立董事的人数和比例;四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具体的报告内容、时间、频率等,有效解决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创新监督评价机制
监督评价机制是否完善,对于优化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十分重要,特别是由于稽核监督对于优化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此,招商银行应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时了解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有效防范风险,招商银行要从完善和创新监督评价机制出发,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着力强化稽核监督职能和作用,在各分支机构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使所有的审计部门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招商银行还应大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既要大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激励约束和目标责任制度,在招商银行内部形成具有专业性、全面性、服务性的审计监督队伍;又要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四)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招商银行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要着眼于建立内部控制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独立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并直接对股东以及投资者负责,切实起到监督作用。完善产权制度,抢抓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注入招商银行,建立“混合所有制”银行,建立产权与经营权分享的制度,使招商银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运营,有利于做好内部控制。招商银行还应当从企业长远和战略发展出发,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正确处理好对分支机构“分权”与“监督”的关系,招商银行总行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分支机构进行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使分支机构既独立负责开展业务,又始终置于总行的监督之下,确保招商银行内部控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招商银行应明确划分职责权限,特别是着眼于“转授权”有据可依、有据可查、有据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合理、合法的“转授权”管理机制,将招商银行相应的权力授予相关部门,使各个部门都能够控制管理权限开展业务,特别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执行人员决策和执行的约束,明确职责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内部人员权力凌驾于招商银行之上的问题。要大力加强招商银行高层人员的制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长分工负责制”,着力解决行长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特别是要规定重大人事事项、重大决策事项、重大资金使用等问题必须由“行长办公会”决定。在招商银行的各分支机构当中,应配备3名以上高管人员,使其既独立负责开展分管工作,又相互制约。
(六)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目标,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中央政府下放和取消了4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表明我国新一轮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能够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能够交给社会的交给社会,能够交给企业的交给企业,政府则重点在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狠下功夫。为此,香港政府在未来招商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在简政放权方面狠下功夫,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招商银行,使招商银行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招商银行才能打破政府管制的“藩篱”,使其能够轻装上阵、独立发展,使其公司治理更加科学,在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商业银行。
六、结论
通过对招商银行公司治理的分析表明,尽管招商银行从表面上来看,公司治理已经比较完善,但实质上还没有摆脱“行政化”的影响,突出表现为股权结构不够合理、董事会职能不健全、监督评价机制落后、内部控制环境不优、权力制衡机制缺乏,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招商银行公司治理理念落后、银行管理体制制约、发展定位不够科学所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招商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着眼推动静银行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要在优化股权结构、健全董事会职能、创新监督机制、优化内控环境、完善权利制衡机制、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招商银行步入更加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模式的改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模式的改进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涉及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师奖惩等,加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与聘用工作的制度化,这些都促使教师评价的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问题。
一、对教师评价理论和模式的基本认识
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致力于教师评价的研究,一般说来,教师评价制度可归纳为发展性、管理性、放任性和判决性四种教师评价模式。这四种教师评价模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不同的评价风格,通常被不同类型的学校所采用。有时候,这四种教师评价模式彼此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学校在采用某种评价模式时,常常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在某些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四种教师评价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关系,就会产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不言而喻,放任性教师评价模式和判决性教师评价模式是最糟糕的教师评价模式。而管理性教师评价模式虽被广泛地应用,但也同样暴露出它的缺陷,譬如,过分注重组织目标,格外突出等级地位,十分强调学校领导的权威,较少承认教师个人的作用和自主发展。有人批评说,教育改革形势变化迅速,管理部门制定的组织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经常得到修改或调整。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师个人的未来发展目标,否则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顺应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强调教师个人在学校组织中的价值,相信教师个人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同时承认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组织的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是在与管理性、判决性、放任性的教师评价模式的比较和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变化,经历了从原来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转变为以教师未来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评价制度,并由原来较多地采用终结性评价转向更多地关注过程、提倡观摩,交流和设定新目标。
在学校所有的管理环节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研究的,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和体系,应该是既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判,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的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正是我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正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二,我校现行教师评价基本体系和实践
我校现行教师评价的基本体系,是以2002年6月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期末综合考评办法》为主框架,该《办法》设定了考评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等,《办法》明确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将日常过程考评和期末终结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并采用个人总结述职、群众民主测评及考核小组考评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使评价体系更具岗位针对性,同时也便于操作,学校分别制定了教师和行政人员《期末综合量化考评细则》,细则按德能勤绩四大板块,针对教师的职业岗位特点,将最重要的工作点梳理成40条,根据不同工作点的重要程度、频度大小及其在整个工作中的份量分别赋分。40条基本覆盖教师的基本素养,专业基本功,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实绩以及工作态度和劳动纪律等方面内容。
在系统评价推行之初,我们即认为,《办法》和《细则》既是一套评价标准,更是系统的组织目标,它应该为教职工所熟悉、认同,并且成为工作的指南。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尤其是《细则》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让教师广泛参与讨论,并通过教代会审议确定,这更增强了《办法》和《细则》在教师评价和教学管理中的权威性。《办法》和《细则》提供的仅是一个教师评价的基本平台,其实际的运行还需要诸多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实施的主渠道,二是信息的收集、梳理和反馈,三是相应的制度建立。为此,我校建立了三次教学检查制度,作为评价实施的主渠道,由教务处牵头,教研室协助执行,三次教学检查分别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各有侧重,期初侧重检查教学计划及备课情况,期中侧重作业、备课、学生家长评教等,期末综合检查。针对过程评价信息的采集,我们设计了一份量表,将40条按评价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职能处室,主要有教务处、办公室、教研室、政教处,由各职能处室负责日常的记录和统计,期末汇总。此外,我们还配套建立了教学常规要求、集体备课、定期反馈等制度。在我们的管理体系中,教师评价体系起码可以辐射联动到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奖惩及分配制度等诸多管理问题。为了加强管理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全面监控,我们同步实施广泛的集体随堂听课制度,为了增强评价过程的交流沟通,促成教师的反思,我们适时组织“师生评教实话实说”活动和教学恳谈活动。
在评价的综合阶段,我们采用个人总结述职、同事评议测评及考核小组考评相结合。应该说,个人总结述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参与评价的意识,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也是对教师自我分析评价作用的认可。同事间的评议测评,扩大了评价交流的渠道,体现了评价过程中的民主性。而恳谈制度,作为评价反馈的主要机制,虽费时费力,但对增进沟通和认同,对促进教师成长更有价值,也更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征,值得我们研究,并深入推广。三,改进教师评价的尝试和思考 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如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性;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因素、多变化,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教育成果的集体性等等。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教师评价到底如何取向并建立相应体系是个难题。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只凭学校领导的主观印象,或只凭学生成绩及只凭群众的选票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准确和不公正的。运用现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弊端。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在评价方法上务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对教师的全部工作进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不仅要使评价更准确、更能反映每个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而且要使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
按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观点,教师评价应具备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矫正功能,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在评价的形式和方法上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就此,我校在执行现有评价体系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地思考并尝试着改进教师评价的具体方式方法和途径。
1、提倡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指出:提倡教师自我评价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信息,对其进行判断和反思并寻求提高和改进的可能。学校一贯强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程的完整性,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积极鼓励教师承担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组织以及校本教材、校本实验实训的组织等等,并要留有资料,自我总结,自我鉴定,给教师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教师自我评价克服了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等评价方式的一个共同缺陷,就是在教师评价中将教师排斥在外。这种优势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谁最了解教师,教师的工作背景是怎样的,教师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是什么,教师想从评价中得到什么,只有教师本人对此了解得最清楚。
2、统一的评价标准应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在我们以往的考评中,常常会听到有些老师抱怨,为什么某某就比我好,为什么我的教案这样写不好,为什么我的书面作业一定要布置那么多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每一个被评价对象。“教学有法却教无定法”,教师实施教学是个性化的工作,但这往往被人忽视。对于“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怎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教师对评价感到困惑和不满的重要原因。在我校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尤其是三次教学检查中,对于不同的老师,我们适当地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班级及本人的教学风格、等教学背景,无法定量、定性的,不急于确定,而是通过交流恳谈等形式,寻求大致认同的方向。在尝试过程中,我们也感觉,教师评价不能将教师整齐化一,相反,要根据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点,通过评价了解教学中的差异,判断其方式与对策,选择合理性。在实践中,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应该通过不断的尝试而建立,并在多样的教学背景中检验其适用性,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评价之间应取得平衡。?
3、多渠道沟通,让评价促进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不应该只是组织单方面来进行,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实现组织与个人目标最直接和最具体的手段。应在提倡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同时,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家长和同事评价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家长和同事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沟通总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和渠道,为此,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策划相应的活动,比如:
1、集体性随堂听课,由教研室牵头,教学指导与评价委员会成员组成,分成若干个大学科组,不打招呼,随机集体听课,并实行听说评一条龙,评定结果与综合考评挂钩,评定不合格的随堂课,及时反馈,组织重听。旨在引导教师在乎日常的教学,而不仅仅是公开课教学,同时能为正确地评价教师提供依据。
2、师生评教实话实说,每学期,学校有重点地选取部分班级,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大家开诚布公,实话实说,老师按老师的说,学生也可以直面老师,提出意见,提出表扬,提出建议,家长也可以从家长的角度与老师和孩子们沟通。所以,要为学生、家长和同事评价创设积极参与的氛围,但同时要引导教师端正对他人评价的态度,认识到他人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己的改进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平和的态度、宽广的胸襟接受他人的评价。
3、教学恳谈,每个学期的中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将学生评教记录汇总,针对记录中学生对具体老师所提出的集中性的意见,学校安排相关人员与教师本人进行恳谈。就意见进行沟通,听取教师本人的认识和感触,是好的地方提出表扬,总结经验,是不好的地方指出需要反思,并给出整改方案,并建立“教学管理恳谈记录卡”。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新时期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对教师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管理和鉴定,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成长,同时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不可避让的途径。
第三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四种转型模式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金融的格局,商业银行不再是该行业的绝对垄断者,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商业银行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首先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弱化、收入来源收到冲击,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创造性地提出商业银行转型的四种模式:进军电商平台、加强跨届合作、建立直销银行和建立一站式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直销银行 模式转型
一、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
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随着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和市场利率化的逐步推进,传统商业银行存在存款流失和存款搬家的担忧。同时,互联网金融凭借网络在生活中的强力渗透以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融资渠道,并借以极低的成本和时间优势,向传统银行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弱化
资产融合与流通的媒介作用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的主要职能,但现在这一职能面临着网络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弱化,金融脱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支付脱媒、融资脱媒和中间业务脱媒。
支付脱媒的主要因素是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网络购物兴起的时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导致以实体网点或网银为主要交易渠道的银行支付逐渐减少。网络支付替代传统银行支付方式的原因:一是互联网支付可以通过广泛的网络终端资源,对银行的实体网点进行替代,降低支付业务对银行分支网络的依赖;二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正在冲击传统银行的电子银行端。
融资脱媒主要归因于大数据的出现,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采集难度大幅降低,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库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从而提高融资效率。而商业银行只能掌握客户资金支付的局部信息,不能掌握其网络行为和其他消费信息,因此无法基于大数据进行客户的精准定位和精准营销,使得银行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巨大限制。
中间业务脱媒主要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已经能够代理销售、缴费、充值及理财等中间业务,客户不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处理这些业务。大量的客户资金逐渐转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直接冲击了商业银行代销代理业务的销量。
(二)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收到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行业的大洗牌。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数据优势和平台资源,大举进军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广泛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优势,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群体,在对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面,必然会冲击银行的业务,颠覆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利差收入收窄、收入结构改变。
互联网金融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供求价格偏好,开发符合自身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资金需求双方的信息沟通与对接,进而顺利完成交易,从而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从中间业务脱媒可以看出,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拿到营业牌照之后,便涉足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银行手续费部分的收入,对银行业务形成了强劲的冲击。
利差收入为传统商业银行最核心的收入,绝大多数银行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而互联网金融的爆发使得商业银行的核心收入变化,从而导致其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净利息收益减少、成本收入比下降、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升。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能有效的解决个人投资收益率不高、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快速地集聚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种与客户互利的商业模式,使得银行失去了巨大的利差额度,占据了个人和小微企业借贷领域的市场。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信贷规模的约束,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有效满足资产规模增长和客户融资需求,风控能力低导致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逐渐重视中间业务收入,而近几年商业银行采取扩大中间业务的方法增加盈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模式
虽然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还不能成为大众办理金融业务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也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弱化,对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造成一定的冲击。面对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加强业务转型予以应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网络对金融格局的改变,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战略转型,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互联网大潮中。
(一)创新经营方式,进军电商平台
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数十家银行都在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如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工商银行的“融e购”、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都有着各自的特色。银行系电商的出现不仅是银行对金融中介地位弱化的一种应对,更是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种探索。在浩大的电商交易中,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交易信息与支付结算信息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屏蔽,特别是快捷支付业务的推出,银行很难参与到交易核心业务,与消费者的接触仅局限在消费者付款的时候。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谁掌握的有效数据越多,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
因此,如果传统商业银行想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博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足够多的数据来源渠道。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和企业需求,银行可以对金融服务进行大胆创新,创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将银行业务、客户消费和个体商户的融资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以及综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
(二)加强跨届合作,谋求互惠共赢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应懂得与竞争对手建立互助互惠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发更加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金融产品,在竞争发展中取得互利共赢。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实现客户资源的信息共享。互联网企业通过购物网站、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丰富的客户资源信息,而商业银行因为其多年的经营,累积了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信息。双方可以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精准的交叉销售。二是共同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由于中小企业较大型企业融资更困难,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融资愿意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而银行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企业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优势,共同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有效发掘新的客户群,从而提升经营收益。
如北京银行与腾讯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打造“全能智慧银行”;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为数亿贴吧用户提供线上金融及支付服务。
(三)开辟业务新模式,建立直销银行
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存在较高的交易风险和隐私安全问题,再加上央行征信体系仅对少数互联网企业开放,而商业银行具备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和机制,开展直销银行能避免互联网企业的问题,充分发挥银行业优势。直销银行打破了传统网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限制,实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客户的各种使用需求。进入2014年下半年,直销银行开始密集地扎堆上线,我国直销银行数量急剧增加,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有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
(四)建立一站式平台,提高综合服务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目前互联网金融只能在金融业务的某个具体领域有所创新,增强客户粘性,在短期内还不足以能涉及到各类金融产品。互联网企业的这种缺陷恰好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积累的业务优势,但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不仅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增强客户粘性,而且还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在“以用户为导向”的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可以网络上创建“一站式”的金融超市,方便客户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建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布局:一是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推进与战略伙伴在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业务联盟;二是疏通全流程的金融业务链条,将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共赢关系。如平安银行的“万里通”积分平台和“一账通”账户平台就是典型的“一站式平台”的代表。
三、结论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机遇。就挑战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逐步弱化,其收入来源也收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利差收窄、收入结构变化;就机遇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新兴领域,在金融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目前它只能在金融业务的某个具体领域有所创新,但在短期内还不足以能涉及到各类金融产品,这就给我国商业银行一个深化改革、加强转型的机会。而综合全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有四种转型模式可以借鉴:一是进军电商平台;二是加强跨届合作;三是建立直销银行;四是建立一站式平台。
参考文献
[1]戴志锋.互联网金融实战解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2]张蔚.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3]谭智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4]白金枝.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5]杨剑.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6]邹炜.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7]汪琪.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8]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2).[9]洪娟.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14(03).[10]李雯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发展[j].特区经济.2014(03).[1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12]张国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战略[j].金融研究.2003(02).[13]庆改.平安银行加快互联网金创新转型[n].现代物流报.2014(09).[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研究报告[r].艾瑞咨询.2015.作者简介:白静(199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安鑫(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摘要: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现代银行业竞争的关键是银行制度的竞争,而公司治理模式则是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历史与实践都已证明,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重塑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现存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但作为契约企业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治理结构层次上,剩余索取权主要表现为在收益分配优先序列上“最后的索取权”;控制权主要表现为“投票权”,即契约中没有说明的事情的决策权(张维迎,1995)。说得更具体一点,企业控制权可以理解为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运营的决策权。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有关各方(合约当事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工人、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依据法律和合约规定,对公司高层经营活动行使权力。从静态上看,公司治理表现为一种结构和关系。从动态上看,则表现为一个过程和机制(刘汉民、刘锦,2001)。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一整套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狭义上,是指在银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利分配及相互制衡关系;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解为,关于银行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的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客户等当中,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以及风险与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两种代表模式
“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前者以股东利益为主安排各项制度,后者认为公司发展是诸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结果,这两种思想源流导致了两种迥异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一)股东单边治理模式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大多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那些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人。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并且股东获得剩余收入,承担着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出资者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导致的是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在该治理模式下,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出资者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则表现为银行股东的收益最大化。[!--empirenews.page--]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在现实中不断受到挑战和修正,公司治理模式正在突破“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开始越来越重视除股东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公司治理模式。该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性组织,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不能简单地用物权的方式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是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所有权,通过长期的交易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获得更大收益的一种约定。因此,要素所有者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即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并且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相应的两种权利都是对应的(杨瑞龙、周业安,1997)。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银行的雇员、债权人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与股东一样都拥有对银行的所有权,因而都应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去。董事会和管理者也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而是应当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各相关者的利益。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无疑是一种用特权界定财产所有权的法学理论和思维的反映,物权主要是从物质形态的归属角度界定财产所有权。由于该种理念只承认股东是企业的主人,而过分强调股东利益,往往会将企业置于高风险之中(股东相对于债权人总是倾向于冒险行为),从而可能会带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东至上主义”逻辑下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容易使经理人员始终处于严重的短期目标的压力之中,无暇顾及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弄巧成拙,反而使股东的利益得不到维护。而且,这一模式过于简化,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以来的认为只有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传统观点,确定了企业公司治理的主体由股东转变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相应地公司治理的原则也由股东单边治理转向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其本身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中“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反叛。它塑造了一种新的“所有权观”。在这里,“所有权”是可以不断分解和重组的“权利束”。任何有利于公司财富增长的投资者,包括物质资产投入者和人力资本投入者都可以确认为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即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应该是多元的,是各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平衡。应该说,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更贴近现实。当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并非是一种完美的治理模式。有学者认为,让高级经理们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事实上,这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种误解。共同治理模式要求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杨瑞龙、周业安,1997)。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原因分析[!--empirenews.page--] 任何一个企业,选择公司治理模式都不能随意而为,它要受到股权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制度环境、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股权过于集中,且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英、美两国,因此更适合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选择共同治理模式可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一)股东并不必然是银行的所有者
传统上所说的“股东是企业所有者”,并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事实上,企业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state-contingent ownership),股东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企业所有者”。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其收入在支付员工工资和债权人本息后尚有余额,此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如果其收入只能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但不足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此时债权人是企业的所有者;如果连员工的工资也不能支付,则此时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和一般企业有着较大的区别。除非发生大规模的银行挤兑或者监管机构对其关闭,通常情况下它们都能够支付员工工资和债务。但上述分析对其仍然适用,即股东并不必然就是银行的所有者。
(二)外部性的存在,要求银行重视利益相关者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许多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在承担经济责任之外,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社会责任,并试图在这些责任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其所处的环境(企业利益相关者)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如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增加社会就业,向政府上缴更多的税收。也可能是负面的,如解雇员工导致失业增加危害社会稳定等。迫于外部的压力(如工会、政府的法律)或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需要,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由于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它比一般企业有着更大的外部性。一个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而银行要承担比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外部性的存在,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利益相关者管理”。
(三)商业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债权人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银行是高负债运营的企业。因此银行运作的杠杆率很高,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结构不匹配。高负债运营的特点使银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对股东责任相比较而言更为重要。
由于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由众多不具有信息优势且不具备监督控制积极性的存款者构成,因此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集团缺乏一般企业债权人所具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与控制能力。不可否认,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和股东利益有一致的一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的利益会与股东的利益产生冲突。例如,在银行正常业务往来过程中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时,董事会却可能决定对股东进行分红。这种现象在一般企业中是不常见的,因为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商业银行通常可以通过吸收新的存款来获得流动性,即便在其流动性正常的情况之下,仍有隐藏潜亏的可能性。而且如果银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分散的债权人在银行业绩较差时往往会选择“用脚投票”,即通过挤兑来试图减少自身损失,其结果只能是加速银行的倒闭甚至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最终债权人和股东都会蒙受更大的损失。鉴于此,让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在事前和事中参与公司治理比让其“用脚投票”对股东和债权人都更为有利。[!--empirenews.page--]
(四)员工参与治理可提高银行绩效
斯蒂格利茨认为,雇员比企业的外部股东更具有信息优势。威廉姆森认为,雇员的信息优势和参与机制能够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和监督效率。雇员的信息优势是指雇员比企业出资者掌握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青木昌彦的分析表明,股东和员工双向控制下的企业的成长率高于股东单边治理的情况。银行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和协调中形成的基于专门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交易网络的长期稳定关系构成了银行专用性资源的源泉,员工通过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承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从而使员工的利益与银行息息相关。因此,允许员工参与银行的公司治理,不仅可以维护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客观上也维护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节省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从而使得银行治理更富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杨瑞龙、周业安。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战略的选择闭。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6)。
[3]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1)。
[4]刘汉民,刘锦。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1,(10)。
[5]李扬。稳步推进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J].中国城市金.2003,(1)。
[6]宋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含义[J]金融论坛。
第五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内容摘要:此次美国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有极大的影响,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使中国金融机构对这部分资产的投资遭受了损失,外汇储备资产价值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响,带来诸如利率、汇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合作伙伴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商业银行风险。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应对的措施有:扩大低风险信贷,降低高风险信贷;加强信贷资产管理,防范信用和流动性风险;谨慎发展住房贷款证券化;商业银行开发和培育人力资源,塑造企业文化;商业银行要提高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等,内外兼治,从根本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国家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危机风险防范措施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
此次美国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贷款机构放弃信贷原则使次贷质量先天不足。高达1-3万亿美元的次级贷款主要由游离于存款体系以外的专业按揭贷款公司发起,其先天风险被节节攀升的房价所掩盖。二是投资银行高杠杆率操作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投资银行一方面从事高风险的证券业务,另一方面则运用高得惊人的平均3O倍资本杠杆。杠杆的顺周期效应使风险在市场景气时被忽视,而在市场向下时却被放大。三是一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对减缓危机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不能有效识别新业务带来的新型风险、对结构化金融产品的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较弱、应对压力状态的测试与预案准备不足、忽视表外风险的管理等。四是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对衍生产品估值过度依赖于模型本身的假设,依此进行定价的产品在系统性风险面前往往会产生估值不确定性。五是外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金融工具评级存在严重问题。外部评级机构对金融工具评级仅依赖历史数据、压力测试不足、对金融工具评级缺乏主动性、信息掌握不充分等导致其不能有效揭示基础资产风险,助长了投资者的非审慎投资。六是政府监管缺位:其一,对不同业务监管标准不一致,部分监管领域出现空白,使监管体系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其二,美国没有一个联邦机构可以实现对全部金融市场整体风险状况进行监控和预警,使美国政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
(二)本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使中国金融机构对这部分资产的投资遭受了损失,外汇储备资产价值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响。不过,大多数损失应该是账面损失,需计提坏账准备,因而需要防范因为账面损失带来的挤提等信心不足情况的发生。二是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美国经济下降、国内需求萎缩,对中国向外出口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008年1—7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速已经明显下降,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同比只增长了9.9%,美国市场出口占比也下降了0.2%。如果美国经济及欧洲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这一不利的影响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会使中国出口变得更加困难,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大的冲击。三是资金层面的影响,金融体系危机必然会使资金供应紧张,跨国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可能收缩投资以应对美国国内的资金需求,这就可能使一部分资金从中国外流。而这种影响对中国来说不完全是不利的,到目前为止,海外资金仍有流人中国获取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利差的动机,部分资金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而流出,缓解了资金流人的压力,进而缓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这是有利的一面。另外,资金如果因为某个特发事件而集中流出,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造成冲击,因而需要在政策上防患于未然,避免这种连锁性的冲击。四是心理冲击连锁反应。美国大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破产和重组虽然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延伸性危机,但是它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美国房价下跌、资产价格缩水等不利的影响。美国各大投行的破产使人们产生了全球金融陷入危机的错觉,不仅引发抛售资产的风潮,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的联动效应,还使国内包括海外投资于我国的很多投资抉择往后推移,这不仅造成金融市场的萧条,还使实体经济受到不利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商业银行风险
(一)利率、汇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币债券投资损失和潜在风险,尽管中国银行业持有与危机相关的各类资产总量是有限的且提取了一定的拨备,但是现在这些产品的潜在风险,仍可能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显露,商业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高,在利率和汇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市值变化比较剧烈。同时全球也进入了低利率时期,银行外币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控制面临新的压力
(二)合作伙伴风险
在银行业的改革与开放进程中,我国引入了30多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瑞士联合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国际银行业巨头。它们的参与对于中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外资战略
投资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其中部分外资战略投资者因自身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开始减持或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投资资产价值下降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破产的负面影响正蔓延至中国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率先披露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第二,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将进行更多的拨备并加强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金的成本;在未来利率下调的预期下,将可能缩小银行的利差;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缓慢。
(四)信用风险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处于调整期,住房价格下行的压力很大,并且,房地产业未能进入国家2009年2月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其发展趋势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房贷业务表现出的“高收益、低风险”特征使商业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力并不强,而收益水平相对于股市缺乏竞争力也使资产证券化产品遭受投资者冷遇。房贷违约风险基本聚集在银行体系内,如果房价出现向下逆转的趋势,这些积累在商业银行的风险就会集中爆发出来。
三、金融危机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政策建议
(一)扩大低风险信贷,降低高风险信贷
金融危机爆发后,信用危机和信贷危机往往也随之产生。对商业银行来说,首先需要加紧回收高债务杠杆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贷款,其次需要恢复对健康的工商企业贷款。房地产市场调整是全球普遍现象,国内房价近年涨幅过大,存在调整要求,导致银行风险累积。银监会和各商业银行宜采取措施,加大开发商贷款监管力度。只有合理房价基础上形成的供需两旺房地产市场,才能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又无泡沫,不危害金融稳定。
(二)加强信贷资产管理,防范信用和流动性风险
首先,在商业银行内部应努力制订和实践新的信贷管理办法,把风险管理贯穿于信贷审批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并覆盖所有业务部门。在贷前应积极遴选优良客户,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贷中应科学决策,为贷款审批提供科学指导,从审批上控制风险在贷后应及时掌握客户资产、负债、盈亏状况及发展趋势,跟踪监测,针对其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从监测上化解风险。同时要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的日常走访作用。特别是在授权、授信、审批、经营、展期、担保、抵押、核销、检测、考核、贷后跟踪等方面修订、完善、补充相关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其次,要真正做好
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努力外,还有赖于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一是要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的社会经营环境,弥补我国信用制度的缺位,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培植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二要加强同业间的合作,联手防范信贷风险;三要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杜绝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保证司法在信贷风险防范中强有力的援助作用。
(三)谨慎发展住房贷款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无法否认资产证券化对于风险分散的积极作用,要看到此类金融创新为风险管理提供了风险对冲、分散化的工具和手段。但并没有最终消灭风险,只是改变了风险的配置结构,从经济金融体系的整体角度看,风险依然存在,并且有可能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又回到银行。因此,盲目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是不合适的。如果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建立类似美国住房贷款式的二级市场,一旦发生偿付危机将会造成比次贷危机更加危险的局面,这是需要认真防范的。
(四)商业银行开发和培育人力资源,塑造企业文化
构建科学的任免机制,改变我国的经理人员聘用、考核与激励和约束手段的行政化现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独立的、客观公正的经理阶层的评价体系。此外,加快外部支持环境建设,包括: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如《商业银行法》,准许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一定限度内的综合经营,规范中央银行监管行为和监管重点,转变行政领导管理方式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董事会聘任制,真正发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引进和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保证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五)加强法制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
我国应针对在金融制度、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起前瞻性的法规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宽泛性总体框架设计的前提下,重点对金融发展的目标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法律约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我国政府必须对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和经营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及监管,同时应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适度保护,以避免金融业开放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过度冲击。
(六)建立全社会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大体系
在转变职能过程中,政府要力促银企关系由过去的资金供给型向互惠互利型转变。政
府还要处理好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地方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兼并、规范破产过程中,严格按中央文件精神操作,杜绝各种形式的逃废银行债权现象发生作为银行也要积极支持企业的改革、改制、改组工作,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尽力盘活一块存量资产为了有效地促使地方政府支持防范金融风险,还应当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政府目标责任制,把金融风险的防范直接与地方党政领导的政绩挂钩,形成以政府为龙头,银行为核心,企业为基础,其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防范体系,以有效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高 琦 杨 铭 陈高峰,《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财税金融,2009年11期上
2.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编,《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7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3.余芳东,《多因素支撑美国经济复苏》,国际经济,出版日期:2008年08月11日
4.高析,《世界经济复苏尚需假以时日》,经世导刊,2009年08月12日
5.陈华
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产权导刊,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