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质量通病防治

时间:2019-05-15 02:4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砼质量通病防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砼质量通病防治》。

第一篇:砼质量通病防治

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标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方案

为有效防治公路工程砼质量通病,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根据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指挥部、江苏润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要求,为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结合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标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程简介

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对现有三环路进行快速化改造,采用快速系统+辅道系统的城市快速路标准,高架系统和辅道系统均采用双向六车道,主线高架设计车速80 Km/h,地面辅道设计车速40Km/h,标准段为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断面形式,高架桥宽25.5m,地面道路路基宽53.5m。

S11施工标段路线起点位于沈青中路以东约90m处(桩号为K17+680),路线向西环方向沿南三环路延伸,止与新莲路以东约300m(唐西浜南)(桩号为K19+827.5),主线全长2.148km,本标段设快速系统桥梁1座,长662m,桥梁3座,长233.579m,互通改造1座,本施工标段合同总价2.3095亿元,计划工期:2011年5月6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二、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不得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现象。

5、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箱梁预应力初张拉时间、初张拉应力、终张拉时间及预应力钢束编号、张拉应力均符合设计规定。

7、墩身模板材料、支撑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

8、支座安装、伸缩装置、桥面防水与排水、混凝土桥面铺装、桥面防护设施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9、形成一批达到领先水平的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建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样板工程。

三、开展混泥土工程通病防治所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3.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本标段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和技术工法,推广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人员组织机构:

组长:曲宗欣

副组长:吕文清 黄 华 姚 澄

组员:工程安质科:邹耀良 鲍海艇 张振华

材料设备科:张登红 罗德学

拌和站:沈伟良 张建明

试验室:权 梅 汪焕林

测量队:潘忠烈 潘豪杰 吴赛国

桥梁队:励海忠 罗奎海

道路队:潘忠挺 赵敬宇平燕

3.2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统一协调,形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与建设、设计、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组织完成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科学制定和部署专项质量措施。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单位加强信息沟通,整合管理、技术资料,群策群力,保证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3.3科学组织,精细管理(1)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2)严格采用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3)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4)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5)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6)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7)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3.4精益求精,重在落实 3.4.1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物资、试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产品进场验收方面,除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外,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同一厂家的产品原则上按批次各进行一次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3.4.2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会同现场监理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同时,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检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惨量,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3.4.3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3.4.4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筑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适当加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

3.4.5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浇注前作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在重视大型结构物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3.4.6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要加强外购成品梁板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外购成品梁板书面报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对于大于C40等级商品混凝土,必须加强浇筑正品构件的强度无损检测,强度检测值低于规定值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4.7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深入落实层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务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治理活动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高管局的部署和要求,2011 年7月初筹建处制定出本项目通病治理活动方案,并报备案。

项目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要让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每一位参建工人明白治理活动的积极意义。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按照本单位所定细则,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治理效果。

3、第三阶段:经验总结。2011年11月至12月。总结本单位开展治理活动经验、成熟的工艺、工法,上报筹建处。

4、第四阶段:推广应用。

五、结构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砼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形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砼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砼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表面裂缝;

2、表面破损;

3、表面颜色不均匀;

4、表面漏筋;

5、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砼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找到砼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砼的外观质量。

(一)砼表面裂缝 表面收缩裂缝

产生原因:砼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砼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砼硬化时水化热使砼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刚刚浇筑完成的砼,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表现形式: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

防治方案: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砼浇筑时保护好砼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砼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砼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深层砼重力裂缝

产生原因:对于较深层的砼,在上层砼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砼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砼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

表现形式: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发生在砼柱或其它窄长结构的边角部位。防治方案:在砼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砼水化热裂缝

产生原因:砼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大体积砼中,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在砼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特别是在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中,现场实测砼内外温差有时会达到50℃以上。表层砼收缩时受到阻碍,砼将受拉,一旦超过砼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缝。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砼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砼内部升温速率。

防治方案:在砼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砼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施工工艺质量产生的裂缝控制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带电子计量的拌和设备,改善水灰比,减少砂率,增加骨料用量,严格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凝固时间不宜过短,下料不宜过快,高温季节注意采取缓凝措施,避免水份剧烈蒸发。改善现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安排尽量避开高温阶段,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施工中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在顶板浇筑时每隔一定距离预留一个通气孔,以保证T梁混凝土通风散热,减少内外温差。严格控制拆模时间,避免使梁体过早受力。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就及时张拉压浆。

其他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

不同品牌水泥的混用也会使砼产生裂缝。不同品牌的水泥,其细度、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化学成分等不尽相同,且还存在相容性问题。在砼施工时,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

碱骨料反应也会使砼产生开裂。由于硅酸盐水泥中含有碱性金属成份(钠和钾),因此,砼内孔隙的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这种高碱溶液能和某些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碱硅胶,碱硅胶吸水水分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使砼开裂。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二)砼表面破损

砼表面破损包括:表面峰窝、表面麻面、表面孔洞、表面冲蚀、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表面不平整等。

1、表面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

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灌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治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2、表面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原因分析:

脱模后的砼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因为砼表面出现缓凝现象所致,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脱模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当脱模剂用量过大时,既浪费又会引起砼表面缓凝,还会污染已经浇筑好的砼表面。另外,当使用木制模板时,有些木头在日晒下会析出糖分,而糖分有延缓水泥水化的作用,从而产生砼表面缓凝。砼表面麻面与模板拼缝不严也有关系。

(1)脱模剂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过量,引起砼表面的缓凝。

(2)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5)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3、表面孔洞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灌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砼中;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4、表面冲蚀

现象:水在模板与砼浇筑面之间渗流时,水泥浆随水一同流走,会使砼结构的垂直面产生像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砼表面产生鱼鳞斑也可以归结为表面的冲蚀破坏。

原因分析:

(1)砼结构的垂直面产生像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砼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或使用的外掺剂不当有泌水现象,大多属于砼配合比设计上的问题。这种冲蚀虽然发生在砼结构的浅层表面,对砼强度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极大地影响了砼外观,特别是当冲蚀破损较深或钢筋保护层较薄时,必须要进行很好的修补。

(2)砼表面产生鱼鳞斑,这往往同模板的刚度有关系。当模板的刚度不足,砼结构物的浇筑高度又较大,在浇筑上层砼时,模板受到极限侧压力,整体微量位移,在模板与砼的接壤处产生空隙,而这时下层砼还处于流塑状态,水沿着模板与砼间的空隙渗流,导致脱模后出现鱼鳞状的斑纹。

预防措施:

砼的这种缺陷修补时,为了获得可以接受的砼表面颜色,可以通过试验之后,把白水泥与灰色普通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使用,砂子应使用筛除了粗颗粒的细砂,砂浆中要掺用聚合物(比如环氧树脂、白乳胶等),用砂浆块或光滑的石板抹面以获得光滑的表面。

5、缺棱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1)木模板在灌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6、施工缝夹层

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原因分析: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

(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砼砂浆,再灌注砼。

治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或砼减石子砂浆,捣实并认真养护。

7、表面不平整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三)砼表面颜色不均匀

施工中想要砼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砼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砼的养护条件、砼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等,还有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都会给人的感官上带来不悦。

决定砼颜色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或掺加的矿粉、粉煤灰等粘结料,一旦粘结料的品种或粘结料的用量发生变化,都会导致砼颜色发生改变。当砼和易性欠佳,或在下料过程中砼粗细骨料发生离析,或振捣不均匀等,导致某些部位粗骨料集中,某些部位砂浆过于丰富,待砼硬化后颜色不一致。

砼表面的锈迹也是常见影响砼颜色的一个因素,锈迹的产生有四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由于含有黄铁矿(硫化铁)的骨料引起的,骨料中的黄铁矿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发应生成铁锈;第二种可能是从砼结构中伸出钢筋(比如模板拉杆钢筋、砼表面漏筋)以及扎钢筋用的铁丝,暴露在外面一段时间后也会产生锈迹;第三种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本身产生了锈迹;第四种可能是由于砼结构上表面露出的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的铁锈随雨水或养护水顺砼表面流下时,污染了砼面而产生锈迹。

在拆模时,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导致砼表面颜色发生变化。对于颜色不均匀的砼表面首要考虑的处理方式是采用稀释的酸性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表面用水彻底冲洗。当清洗确实无法产生明显效果时,再考虑使用表面涂层处理。

(四)砼表面露筋

砼表面露筋主要是因为钢筋绑扎不牢,或保护层垫块安置不规范,在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有时候是在砼浇筑完成后才发现钢筋位置放得不对,致使砼表面至少一个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了保护层。

表面露筋的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砼漏振导致严重蜂窝,钢筋暴露在外。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砼振捣中操作细致。

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砼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砼进行清除。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必须要将钢筋向里移动。准备工作做完后,可以采用喷射砼工艺或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砼的外观质量问题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因模板刚度不足引起砼表面鼓胀,因模板精度不够引起砼接缝处错牙等等。

(五)强度不够,均质性差。产生的原因:(1)原材料质量差。①水泥质量不良,主要反映在二个方面,第一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二是保管条件差或贮存时间过长,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第二方面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导致砼强度不够。

②骨料(砂、石)质量不合格,石子本身强度不够,砂子含泥量超标。③拌合水质量不合格。

④外加剂质量差,假冒伪劣产品,又未认真检测试验也可导致砼强度降低。(2)砼配合比不当,随意套用配合比,用水量加大,水泥用量不足。砂石计量不准确,外加剂用错。砼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大小直接影响砼强度,因此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的质量。

(3)砼施工工艺存在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砼拌制时间短且不均匀,影响强度。

②运输条件和运输设备差,运输距离较远,在运输中使砼产生离析。③浇筑方法不当,成型振捣不密实。

④养护制度不良,湿度不够,早期缺水干燥或早期受冻,造成砼强度偏低。(4)不按规定制做试块,并试块管理不善。

①砼试模保管不善,反复使用后产生变形,未及时修理或更换,试块几何尺寸不规则。

②不按规定制做试块,振捣不密实。③试块养护管理不善,未经标准养护。④有的试件被撞击,缺棱少角,或出现缝隙。砼的强度保证措施。

(1)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场。

(2)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加强对水泥的贮存和使用管理。(3)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及含泥量,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5)应按顺序拌制砼,要合理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均匀性。(6)冬季施工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砼早期受冻。(7)按规定认真制做试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8)当砼强度偏低或试块强度合格而对结构实际强度有怀疑时,可采用非破损性检验方法(如回弹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砼实际强度。

(9)测定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必要的加固补强措施。

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4.1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行全程控制

(1)事前控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不同的构件可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T梁保护层垫块采用厂家订购高强砂浆垫块(梅花形)。

(2)事中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要素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荷载的增加以及施工人员的连续作业,容易形成脚踏钢筋变形、模板松动、上部受力筋保护层变大等一系列问题。要做好保护层的事中控制,重点就要做到规范操作,特别是在浇筑与振捣过程中,更要重视规范操作。钢筋绑扎时位置一般没问题,但在浇捣时易因人踩和工器具重压而变形,导致支撑钢筋的支架被踩倒,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或下沉,保护层的厚度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并经常检查,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3)事后控制,做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在混凝土初凝后不久,可采用局部钻孔检查及开剥的方法来检查钢筋保护层,这个时候的费用较低且对下道工序没有影响。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一个点。对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验收,按照对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的规定,即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大于或等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数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否则,检验不合格。

4.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管理层认识,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够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

(1)建立和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2)各工序开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检查、验收;

(3)认真、及时地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坚持复验制度;(4)加强对职工责任心的培养教育和对职工专业技术的培训。

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预应力的施工,要求有精密的张拉仪表和设备、较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严密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容易出现施工故障,甚至造成人员伤害。鉴于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特点,全面准确的把握预应力T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点,对于提高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序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1严把预应力材料进场关

预应力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T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程序能否正常进行。进场的预应力材料应该具有完备的规格说明、合格证书等材料。预应力材料进场时应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对钢绞线的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抗拉性能进行检查;对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外观检查,不允许出现裂纹和超标的尺寸偏差,同时还应进行硬度和锚固性能试验,保证锚具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承载力性能,夹具具有良好的自锚、松锚性能;波纹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在钢绞线穿束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管道破裂或变形。此外,在预应力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避免出现机械损伤、沾污、锈蚀等情况。

6.2预应力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前仍需对预应力管道彻底检查一遍,尤其是模板侧和管道下侧的隐蔽处,确认管道和钢绞线无破损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预制T梁,当梁高超过2.5m时,如果翼缘、腹板与上翼缘同时浇注混凝土,则应注意在上翼缘与腹板的接触处易产生水平裂缝,因此,浇注腹板和上翼缘混凝土最好间隔一定时间。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和预埋件等。锚垫板后的螺旋筋部分由于钢筋比较密集,如果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在施加预应力后容易开裂甚至塌陷。

七、开展混凝土工程通病防治实施步骤 6.1 动员部署

各混凝土施工队应积极响应,先确保完成几个混凝土通病防治典型示范项目。并且在以后的现场施工中牢记混泥土通病防治的各个要点,争取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优质工程。

6.2 组织实施

混凝土通病防治小组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积极行动,紧密合作,具体分工,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检查,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通病防治取得实效。

6.3 活动总结

项目部每月组织防治小组成员及各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通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并交流相关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对在防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施工队及个人予以表彰。

砼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其产生的原因既简单又较为复杂。但主要还是离不开“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因素。砼质量通病一直存在,且又根除不了,因此,要加强对砼工程施工过程和每道工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与检查。尽量控制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临沂市政工程总公司

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标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20日

第二篇:砼通病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 1.现象:

(1)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2)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

(3)砼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4)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砼,蜂窝特别大。2.治理: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4)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砼凿掉,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砼。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浇筑。在豆石砼中掺万分之一用量的铝粉。浇筑后加强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砼。

二、施工缝结合不好

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2.治理:

(1)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冲洗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

(2)梁柱等在补强前,首先应搭设临时支撑予以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工作。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筑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三、缺棱掉角

1.现象:梁、板、柱、墙及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治理: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该处,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较大缺角,将不实的砼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补好,并加强养护。

四、砼板面不平整

1.现象:砼板厚薄不一致,表面不平整,甚至有凹坑、脚印等。2.治理:局部不平整可用豆石砼或1:2水泥砂浆修补。

五、砼结构构件轴线位移

1.现象:基础、墙、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2.治理:

(1)偏差值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可不处理;只需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时整修。一般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提高一等级的豆石砼进行修补。

(2)偏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六、砼柱、墙、梁的外形偏差、表面平整差

1.现象:柱、墙、梁等砼外形竖向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2.治理:

(1)偏差值较小,不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时,一般可不处理;如只需少量剔除,就可

满足装饰施工质量时,一般可在装饰前进行处理。

(2)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大,影响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应在拆模后,把偏差值较大的砼剔除,返工重做。

七、砼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1.现象:

(1)同批砼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0.85或0.90设计强度等级。(2)同批砼中最低一组试块强度值低于0.9设计强度等级。(3)同批砼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高过低,出现异常。

(4)冬期施工时,同条件养护试块达不到冬施方案预期的拆模或拆除保温时的强度要求。2.治理:

(1)当试压结果与要求相差悬殊时,或试块合格而对砼结构实际强度有怀疑,或有试块丢失、编号搞乱、忘记制作试块等情况,可采用回弹仪、超声波等方法来测定砼的强度。

(2)如砼强度不合格,可从砼结构中凿取试块,仔细摩平,通过试验机测定砼的实际强度。凿取的试块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影响结构使用和安全。

(3)当砼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推迟承受荷载的时间,减小荷载值或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4)冬期施工,如发现早期砼强度增长太慢,应及时采取加强保温以及采取通蒸气、热砂、电热毯覆盖加温或生火炉加温等措施。

八、砼保护层破坏或砼保护性能不良

1.现象:当结构的保护层砼遭破坏或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锈蚀、铁锈膨胀导致砼开裂。2.治理:

(1)砼裂缝可用环氧树脂灌缝。

(2)对已锈蚀的钢筋,应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砼,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填实,加强养护。

(3)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砼裂缝,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行处理。

九、砼收缩裂缝

1.现象: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不深也不宽。2.治理:

(1)如砼仍有塑性,可采取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并加强养护。

(2)如砼已硬化,可向裂缝内散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

(3)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

十、砼温度裂缝 1.现象:温度裂缝走向无规律,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往往是纵横交错;梁板类温度裂缝多平行于短边。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表面温度裂缝多在施工期间出现,贯穿的温度裂缝在浇筑经2~3个月或更长时间发生,缝宽是冬季宽夏季变细。沿截面高度,裂缝呈上宽下窄多数,个别也有下宽上窄,遇顶部和底部配筋较多的结构,也有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

裂缝。

2.治理:对表面裂缝,可采取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对防水防渗的结构,大于0.1mm宽度的贯穿性裂缝,采用灌水泥浆或环氧浆液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小于0.1mm的裂缝,可不处理或只作表面处理。

十一、砼沉陷裂缝

1.现象:沉陷裂缝多属深度或贯穿性裂缝,有的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 角方向发展。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错距,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及不均匀沉降值有关,而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2.治理:会同设计等有关部门对结构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十二、砼张抗裂缝

1.现象:常在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墙板、槽形板的上表面或端头出现裂缝。预应力吊车梁、桁架等多在端头出现裂缝。板面多为横向裂缝,在板角部位呈45°角度;端横肋靠近纵肋部位的裂缝 ,基本平行于肋高;纵肋端头裂缝呈斜向。此外,预应力吊车梁、桁架等构件的端头锚固区,常出现沿预应力筋方向的纵向裂缝,并断续延伸一定长度,矩形梁有时贯通全梁。桁架端头有时还出现垂直裂缝,其中拱形桁架上弦往往产生横向裂缝。

2.治理:轻微的张拉裂缝,可不作任何处理或采取涂刷环氧胶泥、粘贴环氧玻璃布等方法进行封闭处理。严重的裂缝将明显降低结构刚度,采取预应力加固或用钢筋砼围套、钢套箍等方法处理。

十三、砼化学裂缝 1.现象:

(1)在梁、柱表面与钢筋平行的纵向裂缝;板式构件的板底沿钢筋位置出现裂缝,缝隙中还夹有斑黄色锈迹。

(2)砼表面呈现块状崩裂,裂缝无规律性。

(3)在浇筑砼后半年或更长时间发生不规则的崩裂,裂缝呈大网格状,中心突起,向四周扩散。

(4)在浇筑砼后两个月左右出现大小不等的园形或类园形崩裂、剥落,类似“出豆子”,内有白黄色颗粒。

2.治理:钢筋锈蚀膨胀裂缝,应凿除主筋周围含盐砼,铁锈用喷砂法清除,然后用喷浆或加围套方法修补。

十四、砼冻胀裂缝

1.现象:在结构构件表面沿主筋、箍筋方向出现宽窄不一的裂缝,深度一般到主筋。后张法应力构 件,沿预应力筋孔道方向出现纵向裂缝。2.治理:对一般裂缝可用环氧胶泥封闭;对较宽较深裂缝,用环氧砂浆补缝或再加贴环氧玻璃布处理;对较严重的裂缝,将剥落疏松砼凿去,加焊钢丝后,再重新浇筑一层细石砼并加强养护。

十五、砼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裂缝

1.现象:砼结构构件在制作、起模、运输、拼装、堆放、吊装过程中,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或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构件更容易开裂。裂缝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随产生的原因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规律性。2.治理:纵向裂缝一般可采取水泥浆或环氧胶泥进行修补,当裂缝较宽,应先沿裂缝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嵌补。构件边角纵向裂缝处的松散

砼应剔除,然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修补。对于表面较细的横向裂缝,可先将裂缝处清洗干净,等干燥后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涂刷或粘贴环氧玻璃布封闭。当裂缝较深时,采用灌注环氧或甲凝浆液、包钢丝网水泥或钢板套箍等方法处理。裂缝贯穿整个断面的构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方案,待批准后再行处理。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②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的防裂是本工程的关键,为保证地下室不裂,除在浇捣工艺上按前面所述施工方法进行,重点加强对砼的养护,具体为:

a.底板施工完7天内专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上部施工暂停,7天扣进行淋水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

b.外墙在未拆模之前,在模板外侧淋水,保证模板内侧的水分不过早蒸发,拆模后挂麻袋养护14天。③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浇筑时应认真振捣、严防漏振。

b.施工缝处夹有木屑、水泥浆块等杂物应消除干净。c.模板安装完后应测量板面标高,并做板厚的控制点。

d.为防楼板裂缝,主体结构工程应备有足够模板供周转使用。

e.预埋塑料管如有两根塑料管重叠处应适当加筋,以防因塑料管与砼握裹力差而产生板裂缝。

f.悬挑构件砼应在强度达到 100%之后方可拆模。

g.负筋采用马凳进行架设,砼浇筑时,派专人护筋,避免负筋踩坏而降低作用。h.严格控制砼的质量和振捣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i.砼楼板采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第三篇:质量通病防治

联心路(京杭路-秦邮路)道路、桥梁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联心路(京杭路—秦邮路)是广陵新城的一条东西向道路,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设计计算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西起京杭路,向东至秦邮路,本期道路全长487.226米;道路红线宽为16米:混行车道宽10米+2x3米人行道。

㈠工程范围:本标段图纸内主要工程量和结构如下:

1、道路结构 车行道路面结构:

5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7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

沥青封层(沥青用量:1.0kg/m2,矿料用量:6m3/1000m2)20cm水稳碎石

32cm12%石灰土(分两层压实16+16)人行道路面结构: 3cm 花岗岩石板 3cmM10水泥砂浆 15cmC20砼 18cm12%石灰土 2.排水工程(1)、管材及接口 雨水主管及支管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胶圈连接污水主管、支管及雨水口支管均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HDPE排水管环刚度采用10.0KN/㎡,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二级管,钢筋混凝土下方时应认真检查管是否有裂纹,接口掉角,保护层脱落等现象,如有认真修补后,经质检人员确认后方可下管。安装管道时以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为准。(2)、管道基础

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混凝土基础,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中粗砂垫层基础,具体做法参照排水管道纵断面图所示标准图集。(3)、检查井

检查井周围回填应与管道回填同步进行,井周400mm可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回填,检查井口设置高度、耐腐蚀防坠网,二、沟槽回填

(1)排水管道回填前,在管道接口处和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包土工布两层,宽500mm,从管顶包至混凝土基础,包封时应松包。

(2)雨污水管道的回填详见排水管沟槽回填图,密实度应达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和第4.6条要求。

(3)HDPE双壁波纹管回填时应采用专用固定支架及设备控制管道回填时的纵向变形

三、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检查井周围600mm范围内采用1:1砂石回填至道路路床底,盖座安装及卸荷板详见大样图。

(2)雨污水管道应按规范要求,做闭水试验及变形量检测。(3)沟槽回填;

a、沟槽回填材料及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详见大样图。

b、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反开挖施工,采用中粗砂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其上按现状道路结构层原样恢复,详见大样图。

(4)雨水口设置:为保证道路路面雨水顺利排出,交叉口、道路竖曲线低洼处和道路陡坡变坡点、汇水面积较大区域,雨水口间距加密处理。

㈡编制依据

本工程所采用(参照)的主要技术规范和图集有: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城镇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J50220-9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0

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二、施工准备情况 ㈠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工作和外业技术准备工作。

内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 2.进行临时工程设计;

3.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

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水文踏勘;

2.与勘察单位办理现场桩位和水准点交接手续,并进行复测与护桩;

3.各种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 4.各种仪器设备的测试计量和检验,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

㈡机械设备准备

对本工程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提前确定好进退场时间及路线,并加强施工前的检查、维护工作,如挖掘机、压路机、拌和机等。必要时重新购置,施工中不断加强保养和检修,保证施工时的正常使用,以免由于机械设备故障或短缺影响工程进度。

㈢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设计图纸,编制好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认真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货源,多方比选,采取招标采购的形式,选出质优价廉的供货商。

㈣劳动力准备

本工程在整个施工期间需投入劳动力及技术工人较多,根据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认真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做好进场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基本功过硬,以提高工作效率。

㈤场地清理

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立即开展场地清理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所示及现场实际情况,清理工程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以及杂草、树根等其它杂物,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意图积极主动地进行施工场地的整理工作,为临时工程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创造条件。清理场地范围为施工需要的最小使用范围。

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

根据本工程实际内容和常见质量通病的出现情况,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项目有:

1、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不顺防治

2、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防治

3、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防治

4、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防治

5、沟槽处路面沉陷防治

6、路面积水、不平整防治

四、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措施

(一)各级人员素质要求

挑选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负责工程施工,实行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直接面对项目进行协调协。选用技术过硬、敬业爱岗、社会信誉好的本公司在册职工参与施工,不搞分包和私招乱雇,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所需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各级人员质量责职

1、项目经理质量责职

本工程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并敦促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技术负责人质量责职

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应组织编写各种方案等,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责任的落实。

3、质检员质量责职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应具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对形成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4、施工员质量责职 施工员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监督整改。施工员也是各项施工方案主要编制者,同时应做好技术交底等工作。

5、资料员质量职责

按要求收集、整理好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做到准确、完整。负责收集工程原材料、砂浆、混凝土及构件的抽验、复检记录。参加工程图纸会审,做好设计变更登记、传递工作,真实、全面地收集分部、分项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后,及时收集整理好工程竣工资料及竣工图,确保资料、图纸齐全、准确,并按规定保存、送档。

6、材料员质量职责

熟悉各类物资的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和保养知识。根据项目需要及时和工程处物资部门联系,编制项目物资采购计划。对业主提供的物资主动联系,根据工程进度按期组织进场,并协助项目保管员对顾客提供的物资进行验收。材料员对所供物资要督促货主或厂家提供样品及合格证等,并负责按样品提货,不合格负责退货。按照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程序》,对物资采购工作组织实施。确保进场物资合格。严格把好材料、设备进库验收关,建立物资台账。严格按物资管理工作程序操作,按采购计划及产品标准验收入库,凭领料单出库,做到手续齐全。认真做好防火、防窃、防潮、防损、防霉变等工作。负责物资进货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整理质保书、合格证等交项目资料员归档。

7、班组长质量职责

熟悉施工图纸,参与图纸审查,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时向项目部反应,向项目部提出合理的质量建议,严格执行上级的交底,负责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交底和作业指导工作,对班组作业过程中作经常性检查,及时向项目部汇报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作业人员质量职责

认真按设计图纸及交底要求,保质保量进行施工,检查前一道工序的作业成果,施工中有疑难问题及时向班组长反映,不偷工减料,对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保护好前一道工序的施工成果,施工后及时做好场地清理工作。

9、财务人员质量职责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人员的奖罚,项目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

五、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强化质量意识,在施工准备过程中认真抓好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主题,宣传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每位职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建立方案审批制度,要求和审核分包单位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建立生产例会和质量专题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研究质量工作的计划和对策,并对近期工程质量作出全面评估,制定进一步质量优化方案。

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和见证取样制度,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工程中使用。严禁检试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提高验评标准,为确保创优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国家验评标准的基础上,各质量管理人员都相应提高验收评定标准。狠抓关键工序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实行样板引路制和施工挂牌制,施工前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向具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技术要求的交底。未作技术交底不得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经常性巡视现场,指导施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关键工序或部位由工长协同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核实指导。实行施工人员“自检”、班组间“交接检”和 质检人员“专职检”的过程三检制。加强隐蔽工程验收,采取班组自检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会同质监部门共同验收。

对产品质量实行质量否决制,对不合格的施工产品,不得使用,质量问题未经解决,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制订并实行谁损坏,谁负责的成品保护规章制度,加强成品保护。

加强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的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主要材料由甲方,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看样订货。进场材料须有合格证,主要材料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注意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保护,确保最终使用时材料完好无损。

制定优化施工方案,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制度详细的针对性措施。

六、质量通病防治经济措施

建立质量奖罚制度,职工分配与工程质量等级挂钩制度,对工程质量实行奖优罚劣,对质量高于本工程验评标准的实行奖励,对于质量低于本工程验评标准的,坚决予以整改,作业人员承担材料损失费并受到适当的处罚。保证项目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项目资金确实用于工程中。

七、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一)、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不顺防治的技术措施 土基和基层压实应使用机械施工,分层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严禁现场拌制混凝土和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不得在已成型的路面或人行道上拌制砂浆。人行道基层厚度应均匀,分层压实后,应封闭养生至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等基础应设置伸缩缝。

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应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场使用(设计未规定时,不宜低于30MPa)。使用时应轻装轻卸,避免损坏。人行道面层铺砌前应根据设计方案制定相应施工方案,铺砌工艺应精细。做好高程、边线的控制。人行道面层铺砌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与检查井等构筑物衔接时,应平整美观。

基础设置伸缩缝的,面层应在相应处设置伸缩缝。

人行道如有机动车通过地段(如商业、小区等出入口)或机动车停放地段,基层和面层应作加固施工处理。人行道面层铺砌完毕,应进行围护,封闭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使用。一定要通行的门口、通道等要搭设临时跳板。

侧缘石基层和基础应与路面基础以同样结构同时摊铺、碾压、养生,压实度和强度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侧缘石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场使用。进场时应轻装轻卸,以免损坏。侧缘石弯道处侧石、缘石宜采用厂家生产的定型产品,如现场加工使用,应使用机械切割。

侧缘石安砌时应同时控制侧石上棱角的直顺度、侧石的垂直度和侧石、缘石顶面的水平度,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波浪、前倾后斜现象。

雨水收水井施工时,收水井长边应与道路边线重合(弯道部分相切)。侧缘石与雨水收水井衔接要平顺,雨水收水井井篦顶面低于周围道路0.01~0.03m,缘石在路面纵向应有1m的顺坡,使雨水口有一定的过水面积。

侧石背后要用水泥混凝土做好后背基础,待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摊铺沥青混凝土等工序施工时应随时对已栽好的侧缘石进行调整。

侧缘石勾缝应饱满,整洁坚实,且进行适当养生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防治的技术措施

1、路基

路基施工前要认真清除杂填土、耕作土、树根、杂草等,对路基原状土及填土应及时检测塑限、液限、含水量、CBR值。

严禁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等;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率大于30%,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填方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应与压实机具相匹配,且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过湿土填筑宜采用拌灰处理,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含灰量,并控制压实时土质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

路基施工应进行压实度、弯沉值指标的“双控”,外观要求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无裂缝、无弹簧出现。

2、基层(1)原材料要求

二灰土宜采用塑性指数在12~20之间的粉质黏土、黏土,土中不应有杂物,土中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中集料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级配宜选用骨架密实型。

(2)配合比确定

对现场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室应根据不同灰剂量下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选定目标配合比,施工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试验室确定的剂量增加0.5%~1%。采用集中厂拌时可增加0.5%。厚度大于20cm的基层应分层施工并验收。

(3)水泥稳定碎石拌和与摊铺控制要点

应采取厂拌拌和、摊铺机摊铺。拌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尤其是石灰用量和含水量;摊铺时应进行试铺以确定松铺系数。

拌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原材料试验报告、试配报告、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及石灰中活性氧化物含量的资料。

(4)碾压

基层复测、找补整平应在初压1~2遍后立即进行,严禁压实后用薄层贴补找平,应确保基层一次成型。

当天摊铺的必须当天碾压成型,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混合料堆放时间不超过1天;水泥稳定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小时,并应在水泥初凝前碾压完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应尽量避免纵、横向接缝。(5)养生

应封闭交通,保持洒水养护至少7d以上,必要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3、验收标准(1)实测要求

压实度、R7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值均应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2)外观要求

碾压无明显轮迹,无推移、起皮、裂缝现象。

4、面层

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油透入基层5~10mm后方可铺筑面层。设有下封层的基层不可省却透层。

透层、下封层、粘层严禁冬期施工;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面层严禁冬期施工。

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扫、除尘,确保下承层表面干净。沥青面层摊铺时应及时检查并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初压、终压温度,一次摊铺宽度达到双车道以上宽度时,面层施工应配备不少于1台压路机,以确保在较高的料温下完成碾压。

沥青上面层未摊铺完成的严禁投入使用。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防治的技术措施

1、车辙(1)原材料

粗集料:应粗糙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与沥青有较好的黏附性;SMA混合料应使用坚韧、有较高强度与刚度、针片状含量低、耐磨的粗集料,如玄武岩、辉绿岩等,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加抗剥落剂。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宜选用机制砂;石屑生产应具备抽吸设备,0.075mm通过率不超过10%。

矿粉;应选用碱性石料如石灰岩、白云岩磨细的粉料,0.075mm通过率不小于75%;回收粉尘禁止使用。

沥青:快速路、主干道应选用A级AH-70道路石油沥青或基质沥青,60℃动力粘度不小于180Pa.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中所有原材料均应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2)、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均应进行三阶段设计,相同厂家、相同设备与工艺、相同材料、相同配比的沥青混合料三阶段设计可在建设、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只进行一次(尤其是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检验)。

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结合本地区气候、交通等特点进行改进,应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形成S型级配曲线(以下简称改进型沥青混合料)。

SMA混合料级配应加强4.75mm通过率的控制,取值宜适当偏上限,以保证SMA路面不透水。混合料性能检验应包括马歇尔试件体积参数与力学性能、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谢伦堡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

SUP级配设计可参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执行。混合料试件的制备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级配曲线应在控制点内,控制砂的使用,不通过限制区。设计旋转压实空隙率宜为4%。混合料性能检验应包括车辙试验、按AASHTO T 283(美国SHAP试验规程)进行的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

(3)、现场施工

加强对改进型沥青混合料、SMA、SUP压实质量的控制。现场应配备5~6台压路机,要求高温(温度控制见下条)紧跟碾压;改进型沥青混合料、SUP混合料压实应采用重型压路机(12-14t进口钢轮、25t及30t重型胶轮压路机),初压时2台钢轮压路机前静后振各一遍,复压时3台胶轮紧跟套压各2遍,终压时1台钢轮2 遍,碾压时应及时处治离析现象;SMA压实必须采用钢轮碾压,不宜使用胶轮,碾压时应注意集料的压碎、泛油现象,坚持“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碾压遍数由试铺确定,不宜碾压过度。

严格控制温度。重点做好原材料加热、拌和、出厂、到场、摊铺、碾压阶段温度的控制;四车道以上路面应采用2台以上摊铺机,纵向错开5~10m梯队作业;运输应覆盖;碾压紧跟,控制碾压作业面不超过40m;SMA、SUP严禁冬期施工。

现场及时检测。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质量进行检测验收;改进型AC、SMA、SUP粗集料较多,应确保压实,必须每天每台班进行路面取芯,检查压实度与渗水。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级配应尽可能接近目标配合比,每天每台班上、下午各1组抽提试验,检验油石比及关键性筛孔误差(相对于生产配合比、括号内为SMA要求):油石比+0.2%~-0.1%,0.075mm±2%,2.36mm±5%(±4%),4.75mm±6%(±5%),最大公称粒径±2%,最大粒径误差为零;普通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的误差应为±0.3%。前台应进行逐盘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计算机采集、计算的数据图表必须随工程档案存档。

(4)、拥包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并严格控制沥青的用量。

基层表面应确保干净,透层、下封层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沥青面层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确保上下层粘结。

(5)、施工接缝明显

在同一个路段中,应采用同一料场的集料,避免色泽不一;上面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型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应一致。

纵向冷接缝应尽量避免,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以上。横向接缝上下层应错开1m以上。快车道、主干道应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作业,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宜大于6m,上面层应采用多机全幅摊铺,减少纵向接缝。

平接缝宜在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厚度不足部分。当用切割机切除时,宜在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切割应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施工中及时用三米直尺检查接缝处平整度,如不符合要求,应在混合料未冷却时进行处理。

纵横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0.1~0.15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0.1~0.15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

新旧路面相接处必须确保基层坚实稳定,路面结构各层次接缝应错开、垂直。对桥涵、通道等构造物接头以及检查井、超宽部位的压实,应特别注意接缝平整度的控制,避免造成跳车。

(四)、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变更均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施工前应对井盖框、防反射裂缝材料、钢筋等半成品、原材料进行进场报验并复试。

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应同时浇筑,混凝土基础施工缝应设置在平基位置,必要时在接缝处设置补强钢筋。

检查井周围路基回填应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宜先从井周开始向沟槽方向回填。井周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回填土粒径不大于2cm,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

现浇钢筋混凝土卸荷板施工应采用反挖法施工,反挖法施工应在同标高基层基本成型后才能进行,卸荷板钢筋尺寸应与反挖槽匹配,卸荷板标高、横坡应与基层一致,接茬密实、平顺,卸荷板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得开放交通。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时,井口以同口径钢板覆盖,摊铺完后移除钢板,井口修边后安装井盖框,井盖框应逐只精确调整标高、横坡,使之与设计相符,盖框标高调整应使用金属垫片固定。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宜采用早强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沥青混合料上下面层施工应间隔一定时间(1天以上),以确保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

(五)、沟槽处路面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 闭水试验前,所有支管均应预留到位,尽量避免出现闭水试验后,再开凿井壁安放支管的情况。按设计要求,在所有管道的相关功能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前应排干积水,清除淤泥、松土及杂草、杂物后再进行回填。沟槽回填应严格控制回填土质、粒径及含水量,严禁回填淤泥、腐殖土、有机质和含生活垃圾的土,沟槽回填土为重粘土时,应进行破碎,粒径不应大于5cm。

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分层压实厚度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和GB 50268-2008的要求。沟槽两侧应对称回填,其高差不得超过30cm。过路管线的施工应在道路基层施工前完成。

(六)、路面积水、不平整防治的技术措施

应严格按图施工,采取技术措施,防止路基、沟槽、井周等的不均匀沉降。

1、道路施工

从基层做起,逐层提高平整度。施工单位应提高道路施工机械化水平,路基、基层施工应配备平地机、摊铺机,水泥稳定碎石等上基层施工应采用摊铺机铺设。施工前应进行试铺,路基、基层铺设完毕应及时复查平整度、高程并整改。

2、沥青路面施工

(1)加强道路平石高程控制,平石安砌后应加强防护,避免施工机具对平石的碰撞和沥青喷洒引起的污染。

(2)保证充分供料,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摊铺,避免间隙和停顿。

(3)加强高程控制,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比较长的平衡梁或雪橇式控制方式,有条件时尽量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施工应避免摊铺后的人工修整。

(4)加强面层压实度、接缝、摊铺宽度控制。

3、排水施工

雨水管道施工时,加强管内底及流水面高程的控制,防止倒排水现象。雨水收水井施工时,收水井长边应与道路边线重合(弯道部分相切)。平缘石与雨水收水井衔接要平顺,雨水收水井井篦顶面低于周围道路1~3cm,平缘石在路面纵向应有1m的顺坡,使雨水口有一定的过水面积。排水工程施工完后,及时清除管道内垃圾、杂质,清除堵头。道路施工时,应加强管道维护和检查井的覆盖保护,防止管道堵塞。道路工程完工后,应进行雨天的排水专项检查,发现排水不畅或路面积水现象,应及时会同监理、设计确定整改方案并返工处理。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联心路(京杭路施工单位: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编制日期:

-秦邮路)道路、桥梁工程 扬州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四篇: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落实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我项目部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工程建设质量标准、规范,认真学习制订了《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严格按照措施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现就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项目部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施工中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提出管理和具体实施要求,并对线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从技术角度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指导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通过落实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有效提高了线路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管理水平,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同时,质量通病防治是质量管理部分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施工中我项目部做了如下具体安排和要求: 认真学习、精心组织

1.1 认真组织学习、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果。1.2 认真研究、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3 施工中遇到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及时向上级基建部反应。针对线路工程的路径复测、基础分坑、开挖、基础位移、扭转、混凝土质量、接地沟埋设深度、基面整理不规范、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螺栓不匹配、螺栓紧固、导线磨损、压接管弯曲质量、附件安装等方面的质量通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经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审批执行。1.4 施工中要求项目部、施工各班组应依法接受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自觉坚持执行质量通病的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争创全优工程。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认真组织学习相关内容,落实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具体做法有: 2.1 认真编写《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在工程中实施。

2.2 认真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 方试验室进行检测。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2.3 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2.4 根据经批准的《220kV三新硅至顾家店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3.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1 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3.2 线路方向桩、转角转、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3.3 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4.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4.2 拉线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4.4 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换原地质结构。

4.5 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1基础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5.2 基础支撑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5.3 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6.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6.2 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²d时送检。

6.3 基础模块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6.4 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6.5 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度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

6.6 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匀与基础立柱不同心。

6.7 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

7.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1 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7.2 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7.3 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8.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8.1 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敢赌不应掩埋铁塔构建。

8.2 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8.3 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址滑坡。

9.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1 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

9.2 塔材进场检验前,各相关单位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

9.3 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当采用钢丝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9.4 塔材起吊时,要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

9.5 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应设专用卡具,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软件或锚固孔。

9.6 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10.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0.1 应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匹配使用。10.2 杆塔组立现场,应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

10.3 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得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11.螺栓紧固通病防治措施

11.1 设计单位应提供螺栓紧固力矩的范围。螺栓紧固时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紧固力矩最小值的120%。

11.2 防止紧固工具、螺母擦伤塔材锌层。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

11.3 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备母外侧螺丝不得露扣,确保脚钉紧固。

11.4 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

12.导线磨损防治措施

12.1 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12.2 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12.3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12.4 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需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12.5 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子导线驰度应相互错位,防止子导线鞭击。

12.6 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

13.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3.1 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

13.2 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准确。13.3 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14.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4.1 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2%L。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

14.2 经过滑车的连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

14.3 对于超过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15.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5.1 开口销不得漏装,不得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 60°现象。15.2 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15.3 铝包带的缠绕应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两端露出线夹长度不超出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15.4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2mm。

15.5 地线与变电站构架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

16.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质量通病防治水平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可靠保证,在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同时,使我项目部在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即锻炼了施工队伍,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但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个别作业班组、施工人员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施工记录填写不认真,该填写具体数据的项目未填写具体数据或填写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造成工程资料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际质量的不良后果。

个别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对项目部配备的规程规范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消化,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执行规程规范,凭经验开展工作。引用标准规范不正确,发生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一来,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实际施工中,如果对新规程规范都不了解,就不可能执行新的要求。所以首先要求施工项目部内部,必须配全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熟悉了解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的内容,正确认真地加以执行;认真履行管理文件汇编审批程序,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的教育和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督促检查。对内容不符合要求,内容不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坚决制止。

针对以上问题,施工项目部狠抓学习、制订措施、责任到人。采取学习与制度并举,责任与经济挂钩。除组织专项学习外,项目部还利用技术交底会、班前班后会交代落实电气安装及调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与责任。通过以上方法和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切实做好电气安装及调试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今后我项目部继续坚持发扬质量为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坚强信念,把质量管理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第五篇: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组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厂的经济效益。更影响我公司的信誉。如果质量搞不好,将砸掉我们公司的牌子,对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找不到工程关门了事,这是我们公司5000多名在职、退休职工所不愿看到的事情。信阳工程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这个大好机遇,抓好安装质量工作,创精品工程,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尽我们的全力。

安装工程质量低劣的主要表现在:不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与严格贯彻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设备、材料不进行严格的验收管理以及照章使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大批新工人上岗,未经严格的技术培训与考核,未经严格的重视工程质量教育;再者是,不少思想作风好、技术过硬的老技术工人相继退休离岗,施工一线缺少了严格技术与质量把关的骨干和带头人。

质量通病是安装质量差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如何消除质量通病是抓好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制订本手册就是要将我们经常忽视的一些具体的质量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学习、提高,切实把我们的质量工作做好。

管道工程

一、管螺纹接头渗漏

1、现象:管道通水后,接头处有返潮、漏滴现象。

2、原因分析:

螺纹加工不规范;安装螺纹接头时,拧的松紧度不合适,填料选择不当或安装不规范;管子质量有问题砂眼、裂纹等;管道支架安装不当使接头处受力过大。

3、预防措施:

螺纹加工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要求螺纹端正、光滑、无毛刺、不断丝、不乱扣、尺寸符合要求。

安装时,先用手拧进2~3扣,再紧就用管钳继续上紧,最后螺纹留出

1距连接件1~2扣,管钳大小选用应适当;应根据介质选用合适的密封填料。

管道支吊架应安装正确、间距适当、受力均匀。

二、管道法兰接口渗漏

1、现象:管道通水后,接头处有返潮、漏滴现象。

2、原因分析:

法兰焊接时,法兰端面和管道中心线不垂直,致使两法兰面不平行。无法上紧。

垫片质量不好,垫片厚度不均匀。

法兰螺栓安装不合理或紧固不严密,每条螺栓的紧力不均匀。

法兰与管道的焊接质量不好,造成焊口渗漏。

3、预防措施:

在安装法兰时首先要注意螺孔的平行,无论是几个眼的法兰,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的最上面的两个眼必须呈水平壮。其次要注意法兰对平找正,即法兰平行、孔眼对正。

法兰间的密封垫料要根据管道介质及参数选用,石棉橡胶垫片外观平整、厚度均匀,无沟槽、断裂等缺陷,法兰密封面要清理干净。

法兰使用的螺栓要符合设计规定,螺栓紧固时要对称交叉进行,每个螺栓应分2~3次拧紧;用于高压管道的螺栓要涂上铅粉。

三、管道支架选用不当

1、现象:

管道投入使用后,由于支架选择不当,造成支架不起作用,使管道变形甚至损坏。

2、原因分析:

一般较大的管道设计院均出有设计图,而在小管道设计中则没有详细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小管道的二次设计。

3、预防措施:

管道不允许有位移的部位,应设臵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要牢固的固定

在可靠的结构上。

在管道无垂直位移或垂直位移很小的位臵,可装设活动支架或刚性支架。

在水平管道上,只允许在管道单向水平位移的部位应装设导向支架。在管道具有垂直位移的部位,应装设弹簧支架。

四、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标高不准。

1、现象:

由于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标高不准,从而造成管道投入使用后,管道局部塌腰下沉。

2、原因分析:

在进行支架安装时,支架间距不符合规定,管道投入使用后,由于重量增加造成管道弯曲塌腰。

管道支架安装前,没有严格根据管道标高和坡度变化决定支架标高。支架安装不平,不牢固。

3、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来确定管道支吊架的间距。

管道安装前应首先确定好每一个支吊架的安装标高,使每一个支吊架的标高正确,这样才能使支吊架的受力均匀。

支架安装要防止扭斜翘曲现象,应保证平直牢固。

五、阀门填料函处泄露

1、现象:阀门安装后,阀门填料函处由于密封不好造成泄露。

2、原因分析:

装填料的方法不对或压盖压的不紧。

阀杆弯曲变形或腐蚀生锈,造成填料与阀杆接触不严密而泄露。

填料老化,质量不好。

3、预防措施:

阀门填料装入填料函的方法有两种:小型阀门填料需将填料按照顺时针方向绕阀杆装填,然后拧紧压盖螺母即可。大一些直径的阀门填料

可采用方型或圆形断面的盘根,压入前应升先切成圈,并将填料圈分层压入,各层填料的结合缝相互错开180度。压紧填料时应同时转动阀杆,以便检查填料紧贴阀杆的程度。填料除应保证密封良好外,还需保证阀杆转动灵活。

属于阀杆弯曲生绣而造成的泄露,应拆下修理调直阀杆或更换;

有腐蚀性生绣时,应将锈除掉。

六、钢管煨弯缺陷

1、现象:弯曲角度不准; 弯曲半径过大或过小,影响使用和美观;管子断面变形(管壁产生褶皱,弯扁)

由于管子煨弯段过烧,弯管外侧管壁减薄。

2、原因分析:

(1)弯管时角度掌握不准,未使用样板或煨弯速度过快;

(2)弯曲半径不符合规定;

(3)热弯管内灌砂不实;

(4)加热温度过高。

3、预防措施

(1)管子煨弯前,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制作角度样板,煨弯时用样板

检查。

(2)弯管前,首先要确定弯曲半径。

(3)管子弯曲段经加热后,塑性增加,如施力不当,管子截面易产

生变形。为减少变形,管子内需灌入干燥的河砂并充满填实。

管子弯曲段加热温度须保持在850~950度。

(4)为了防止煨弯过程中管子拉薄,必须避免发生过烧或弯曲半径

过小的情况。

下载砼质量通病防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砼质量通病防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通病防治细则

    合质监(2006)03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细则》(试行)实施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程实际贯......

    抹灰质量通病防治

    0 引言 根据施工经验和工作总结,首先应该分析出每一项装饰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的制定出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让我们的建筑产品更加美观,更方便的使用......

    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座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一、工程概况 韶关市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座工程是由韶关市逸升置业有限公司兴建的商住小区,位于韶关市粤北工业区,韶南大道东侧,原......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聚秀嘉园地下车库工程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作业条件及施工前的准备 四. 施工部署、工序安排及质量控制流程 五. 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13年城建路桥项目 东干线道路改造工程B1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大庆开发区三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一、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1、建立健全......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莱农普通商品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把握好各专业及相互专业同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若干环节,创无使用功能质量通病工程,对装修阶段质量通病和......

    质量通病防治预防措施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异地新建公卫中心工程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预 防 措 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 1 溧水区中医院异地新建公卫中心工程为溧水区政府投......

    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大全

    砼质量预防、整改方案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我单位施工的XXXXX A地块各楼号进行墙柱模板拆除后的质量检查。发现墙体垂直度存在偏差,个别剪力墙、梁部位涨模、漏振,个别现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