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染病: 2.再燃: 3.清洁区: 4.SARS: 5.窗口期: 6.隔离: 7.污染区: 8.终末消毒 9.消毒 10.呼吸道传播: 11.传染期:
12.复发: 13.隐性感染:
二、填空
1.传染病是否发病,取决于 与。
2、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为、和 亦可传播。3.菌痢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4.甲类传染病包括、。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 类共 种。其中甲类 种、乙类 种、丙类 种。
6.感染过程表现形式:、、、、。7.乙类中的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8、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为、和 亦可传播。
9.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甲类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于发现后 小时内,农村于 小时内报告;乙类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城镇于发现后 小时内、农村于 小时内报告。
三、选择题
1.稽留热常见于()
A、伤寒 B、流行性出血热 C、疟疾 D、登革热 E、布鲁司杆菌病
2.猩红热出疹常分布于()
A、躯干 B、全身,但口鼻周围见不到 C、胸、腹、背部 D、眼结膜 E、口腔粘膜
3.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是()
A、青少年 B、10岁以上 C、5岁以下 D、8岁以下 E、成人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免疫性 B、有流行性、免疫性、地方性 C、有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流行性 D、有免疫性、地方性、季节性 E、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
5.对隐形感染来说,下列那种提法是错误的:()
A、临床症状不明显 B、可与病原体携带状态同时存在 C、不造成组织损伤 D、流行期隐性感染增加 E、产生特异性免疫
6.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7.针对HBV的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x E、抗PreS1
8.狂犬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
A、肌肉组织 B、神经组织 D、淋巴组织 E、结缔组织
9.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C、上皮组织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E、共用注射器注射
10.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 A、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和多尿期
E、恢复期后
11.下列有关于流性出血热典型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退后全身症状加重
C、症状与发热一般无关
B、发热后期或退热后,全身症状缓解
B、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 D、多尿期和恢复期
D、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
E、体温恢复正常后即进入多尿期
12.伤寒常用的确诊依据是:()
A、血培养和骨髓培养 B、大便培养 C、尿培养 D、肥达反应 E、胆汁培养
13.阿米巴痢疾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结肠肉芽肿 B、阿米巴肝脓肿 C、阿米巴肺脓肿 D、阿米巴脑脓肿 E、阑尾炎
14.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 4.5×10/L,WBC 6.5×10/L,肝功能示ALT 760 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A、伤寒 B、急性食物中毒
C、病毒性肝炎
29D、肝硬化 E、钩体病
15.患者,女性,29岁。因发热2天,伴乏力、尿黄,查ALT 1120U/L,总胆红素70μmol/L,抗-HAV-IgM(+),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治疗
C、抗病素治疗
D、补充维生素 E、免疫治疗
16.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A、盲肠、升结肠 B、直肠、乙状结肠 C、空肠、回肠 D、盲肠、回肠 E、乙状结肠、空肠
17.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
A、鼠疫、炭疽 B、霍乱、炭疽 C、鼠疫、霍乱 D、霍乱、艾滋病 E、鼠疫、艾滋病
1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免疫性 B、有流行性、免疫性、地方性 C、有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流行性 D、有免疫性、地方性、季节性 E、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
19.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20.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A、高压湿热消毒法 B、75%乙醇 C、0.2%的次氯酸钠 D、焚烧 E、紫外线
21.狂犬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
A、肌肉组织 B、神经组织 D、淋巴组织 E、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
22.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E、共用注射器注射
23.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 A、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和多尿期
E、恢复期后
24.下列有关于流性出血热典型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退后全身症状加重
C、症状与发热一般无关
B、发热后期或退热后,全身症状缓解
B、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 D、多尿期和恢复期
D、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
E、体温恢复正常后即进入多尿期
25.伤寒常用的确诊依据是:()
A、血培养和骨髓培养 B、大便培养 C、尿培养 D、肥达反应 E、胆汁培养
26.男,32岁,因发热二天,腰痛三天,疑出血热入院,入院后用利尿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目前烦躁,脸潮红,血压170/90mmHg,心率110次/分,应考虑是:()
A、肺实质性出血 B、高血容量综合症 C、心力衰竭 D、尿毒症脑病
E、高血压脑病
27.患者,女性,29岁。因发热2天,伴乏力、尿黄,查ALT 1120U/L,总胆红素70μmol/L,抗-HAV-IgM(+),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治疗
C、抗病素治疗
D、补充维生素 E、免疫治疗
28.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白蛋白 D、球蛋白 E、总胆红素
29.伤寒首选治疗药物是()
A、喹诺酮类 B、氯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SMZ E、氨苄西林
四、问答题
1.隐性感染与病原体携带状态有何区别?
2.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机会性感染是什么?试述是其主要临床表现。3.简述典型伤寒的临床经过分为哪几期及每期的病程。4.如何做好传染病人的管理工作?
5.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6.简述不典型伤寒的临床分型。
7.简述菌痢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病案分析题
男性,22岁,学生,因恶心、呕吐7天,皮肤巩膜黄染5天,神志不清1天,于2005年9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7天前,感阵发性上腹部隐痛,伴严重厌食,厌油,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觉畏寒,无发热,2天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日渐加深,自觉倦怠,烦躁不安,入院前1天神志不清,尿深黄,便秘。过去无类似病史。T37.5ºC,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不清,躁动,巩膜黄染,未见蜘蛛痣、肝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无异常,肝上届在锁骨中线
患儿,男,5岁,腹痛、腹泻1天,于2008年7月10日下午3时入院,入院症见:进食凉拌菜后,出现腹泻,10次/天,伴腹痛,有里急后重感,畏寒发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花纹。查T40℃、P110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血常规:白细胞11*10/L,中性0.89。大便常规:脓血便,黏液++,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
1、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什么?其诊断依据是什么(8分)
2、请列出该病例的4个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分)
刘某,男,45岁,农民,湖南岳阳人,因发热20天入院。腹泻4-6次/天。20天前开始每晚发热,T39.5ºC,次晨热退,伴畏寒、腹痛、腹泻,腹胀,反应迟钝。当地为血吸虫疫区,有疫水接触史。T39.5ºC,P82次/分,R20次/分,BP115/75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肝在剑突下3cm,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血常规:红细胞4.6×10/L,白细胞16×10/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20,嗜酸性细胞0.35。
1、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6分)
2、确诊还要做哪些检查?(2分)
3请列出3个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分)
第二篇: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能力分析
1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1],包括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如要让学生掌握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冬春季则易发呼吸系统传染病,以便能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让学生掌握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的患者病情恢复的能更好,相反,如果患者情绪悲观、消极抑郁、没有足够的关爱,则容易使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而不易治愈。通过这类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为、心理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在使学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传染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此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如各种消毒隔离方法,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并根据病程阶段不同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措施。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促进传染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就是通过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类传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几乎无法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慢性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让健康人群对自己的行为生活习惯加以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仅可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有效地减少全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免疫预防接种的普及,现代急性传染病明显减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而且易引起爆发性流行;此外,目前对全世界威胁性最大的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对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健康宣教。因此,从传染病护理学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模拟护患沟通,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传染病患者常需要隔离住院治疗,由于突然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或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还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容易产生恐惧、孤单、紧张、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影响疾病的转归。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克服怕传染的思想,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处处关心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可让学生进行传染病患者角色模拟表演,模拟练习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可以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为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护患角色,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问题,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处临床的感觉。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且尽量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辞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培养学生善于用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讲明观点,从而达到指导目的。此外在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免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利疾病康复。
4让学生掌握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宗旨,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哪些,并且需要对不同的人群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要从事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健康人群、住院患者及家属、经过治疗已经出院的患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易感人群、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常识,懂得传染病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如对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可控制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及环境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目前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注射吸毒及性传播,可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宣传吸毒及性淫乱的不良后果,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当学生充分掌握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知识时,才可以将预防保健知识宣传的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
4.2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收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接受疾病,认识疾病,保持好的心态,控制情绪波动,并进行相关疾病的隔离知识指导,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和病原体的扩散。告知他们患者是传染源,密切接触的家属很有可能成为易感者,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消毒和隔离是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手段[3];此外,可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可预防接种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如可给乙肝患者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多通过血液、性生活传播,其次密切接触也有传播的可能,因此患者的剃须刀、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不可与他人混用。对家属及接触密切的同事,进行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建议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全为阴性者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此外,由于当前社会对乙肝患者存在歧视及不良商家夸大宣传的误导,乙肝患者常有自卑及恐惧心理,应向患者及家属正确宣传乙肝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转归,告诉他们仅有少数人转为肝硬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悲观、恐惧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4.3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经过治疗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目的主要为后期康复。如菌痢、伤寒等某些传染病恢复期仍然具有携带状态,故出院后仍应隔离消毒一段时间;脊髓灰质炎患儿出院后应该继续进行家庭康复,教给患儿及家属按摩肢体及功能锻炼的方法,使患肢功能进一步得到恢复;乙肝患者出院后应合理饮食,戒饮酒,更不可酗酒,要遵医嘱继续用药,不可乱求医,不可滥用偏方,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对年轻女患者宣传母婴阻断防止下一代感染乙肝病毒的方法及重要性[4]。
4.4对于无症状病原携带者及门诊慢性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些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如全球约有75%的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没有任何症状,但她们同时又携带这病原体,具有一定的疾病感染力和传播力。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应通过健康教育使其建立定期进行体检的意识,使患者自己和家属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和传播能力。同时对于一些高危人群,例如性服务工作者,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这部分高危人群了解沙眼衣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并自觉形成定期体检的意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此外,还应对这类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社会责任心,使其了解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增进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疾病的风险,促进健康。而对于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来说,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为消除顾虑,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患者合理饮食和适当休息,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使他们充分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在保护自己不被传染的同时,要对患者本人多些关心和照顾,不要疏远甚至是歧视患者,并要适当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轻松的心态应对疾病。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需求,是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是护士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必须具备的重要职能[5]。作为传染病护理学教师,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将健康教育内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习健康教育能力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多为其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关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更好地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传染病护理学
作业1 单选题(分数: 20 分)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分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分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分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分
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1)分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分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分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分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分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分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4.病毒在体内复制
5.血清中可同时检出HBsAg 12.下列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的是
(1)分
1.抗-HBc(+)
2.HBsAg(+),HBeAg(-),抗-HBc(+)
3.HBsAg(+),抗HBe(-)
4.HBsAg(+),HBeAg(+)
5.抗-HBs(+)13.男,25岁,1周来食欲不振。查:血ALT130U,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1.76mg/dl),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
(1)分
1.急性甲型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3.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4.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5.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 1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1)分
1.应用干扰素
2.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3.注射丙种球蛋白
4.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5.碘酒消毒 15.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1)分
1.卧床休息
2.保肝药物
3.免疫制剂
4.抗病毒药物
5.维生素类药物.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1)分
1.乙肝疫苗
2.髙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3.丙种球蛋白
4.胎盘球蛋白
5.抗毒素 1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1)分
1.病人
2.蚊虫
3.猪
4.鸟
5.鸡 1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种凶险症状是
(1)分
1.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2.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3.高热、昏迷、惊厥
4.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5.昏迷、呼吸衰竭、高热.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措施是
(1)分
1.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及治疗病人
2.抓好防蚊、灭蚊工作
3.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及预防接种
4.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5.灭蚊与疫苗接种.18岁,男性,乏力、纳差、黄疸进行性加重10天,尿少2天,神志不清1天。身体评估:嗜睡、烦躁不安、明显黄疸、皮肤淤斑,肝未触及、肝浊音界缩小,扑翼样震颤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15mg/dl),ALT 200U/L,凝血酶原时间40秒(对照15秒),诊断应考虑
(1)分
1.急性黄疸型肝炎
2.急性重型肝炎
3.亚急性重型肝炎
4.慢性重型肝炎
5.淤胆型肝炎
作业2 单选题:.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1)分
1.病人
2.病犬
3.狐狸
4.食血蝙蝠
5.病毒携带者.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分
1.空气飞沫传播
2.粪-口传播
3.直接接触传播
4.昆虫传播
5.消化道传播.关于狂犬病咬伤后的处理,错误的是
(1)分
1.注射狂犬疫苗
2.冲洗后用75%酒精涂擦
3.用0.1%新洁尔灭彻底冲洗
4.冲洗后缝合、包扎
5.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与狂犬病毒有强大的亲合力的组织是
(1)分
1.神经组织
2.结缔组织
3.皮肤、粘膜
4.骨骼肌
5.心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1)分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体液传播
4.接触传播
5.虫媒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各期的发展过程正确的是
(1)分
1.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
2.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恢复期
3.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4.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5.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恢复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象中比较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1)分
1.淋巴细胞降低
2.中性粒细胞降低
3.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4.少尿期红细胞数升高
5.白细胞降低 8.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在病程第6天,尿量80ml/24h,血压186/118mmHg,面部浮肿,两肺底有散在湿罗音,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1)分
1.降压、促进利尿、导泻 2.采用利尿合剂、扩血管药、抗病毒药物
3.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利尿
4.严格控制输液量、应用高效利尿剂、导泻
5.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1)分
1.防鼠、灭鼠
2.防螨、灭螨
3.加强个人防护
4.疫苗接种
5.加强食品卫生.艾滋病病人肺部感染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1)分
1.结核菌
2.白色念珠菌
3.新型隐球菌
4.肺孢子菌
5.巨细胞病毒.艾滋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1)分
1.消化道隔离
2.严密隔离
3.接触隔离
4.血液、体液隔离
5.呼吸道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
(1)分
1.病人
2.病毒携带者
3.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4.隐性感染者
5.接触者.具有确诊禽流感意义的检查是
(1)分
1.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不升高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
3.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
4.H亚型单克隆抗原检测阳性
5.抗体滴度检查升高4倍以上.对禽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1)分
1.病毒唑
2.金刚烷胺
3.感冒冲剂
4.维生素C
5.阿司匹林.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何种免疫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1)分
1.单核细胞
2.CD8+T淋巴细胞
3.CD4+T淋巴细胞
4.中性粒细胞
5.巨噬细胞
多选题(分数: 10 分).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有
(2)分
1.发热
2.头痛、腰痛、眼眶痛
3.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
4.皮肤、粘膜出血表现
5.肾脏损害表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饮食原则正确的是
(2)分
1.清淡、易消化饮食
2.发热期应注意适当补充液体
3.少尿期应限制液体、钠盐、蛋白质的摄入
4.多尿期应注意液体及钾盐等的补充
5.消化道出血病人应予禁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2)分
1.昆虫叮咬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4.血液、血制品传播
5.消化道传播.狂犬病病人兴奋期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2)分
1.极度恐怖、恐水、怕风
2.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3.大汗、流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4.全身肌肉强直性抽搐,重者呈角弓反张
5.病人神志清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2)分
1.经呼吸道传播
2.密切接触感染家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和水
3.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 作业3 单选题:.伤寒最显著的病理改变部位是
(1)分
1.肠系膜淋巴结
2.脾脏
3.乙状结肠
4.肝脏
5.回肠末端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一伤寒病人突发右下腹剧痛。查体: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应考虑最大可能是发生了(1 分
1.肠出血
2.肠穿孔
3.便秘
4.肠炎
5.阑尾炎.对伤寒腹胀病人的护理,错误的是
(1)分
1.给予进食糖类饮食
2.注意补充钾盐
3.肛管排气
4.禁用新斯的明
5.用松节油热敷腹部.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主要治疗措施是
(1)分
1.洗胃
2.抗生素治疗
3.对症治疗
4.抗毒素治疗
5.导泻.引起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
(1)分
1.沙门氏菌
2.大肠杆菌
3.肉毒杆菌
4.蜡样芽孢杆菌
5.副溶血性弧菌.细菌性痢疾出现里急后重说明病变在(1)分
1.乙状结肠
2.直肠
3.升结肠
4.降结肠
5.回肠
7.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重点?
(1)分
1.服用疫苗
2.及时发现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流行季节预防性服药
5.隔离及治疗病人.男性,3岁,高热3h,反复抽搐,意识不清,于7月20日来院就诊。为确诊应首先作以下哪项检查?
1.血白细胞分类
2.脑电图检查
3.血涂片找疟原虫
4.灌肠或肛门拭子检查粪便常规
5.脑脊液检查
9.疑似霍乱的病人入院,护士首先应作的是
(1)分
1.测血压
2.通知医生
3.记录24h出入量
4.分室隔离病人
5.留取标本
10.对霍乱病人护理的重点是
(1)分
1.口腔护理
2.保持床单位平整
3.注意保暖
4.定期洗澡
5.作好肛周皮肤护理.霍乱病人反应期时发热是由于
(1)分
1.继发感染
2.肠毒素吸收
3.体温调节中枢障碍
4.血液浓缩致散热障碍
5.弧菌侵入血循环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的皮疹是
(1)分
1.玫瑰疹
2.瘀点和瘀斑
3.单纯疱疹
4.鸡皮疹
5.脓疱疹
1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特点是
(1)分
1.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
2.突发高热、精神萎靡、大块瘀斑、休克
3.明显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颈强直
4.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
5.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脑膜刺激征
14.下列哪项不是流脑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分
1.体温过高
2.焦虑
3.皮肤完整性受损
4.疼痛:头痛
5.腹泻
15.流脑确诊的依据是
(1)分
1.高热、头痛、呕吐
2.脑膜刺激征(+)
3.血白细胞升高
4.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
5.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16.抢救霍乱病人最关键的措施是
(1)分
1.立即使用抗生素
2.立即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3.卧床休息
4.立即用升压药纠正休克
5.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多选题(分数: 14 分)
1.对伤寒高热病人护理,正确的是
(2)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作好皮肤、口腔护理
3.用大剂量退热剂降温
4.补充足够营养及水分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包括
(2)分
1.高热
2.惊厥
3.呼吸衰竭
4.循环衰竭
5.意识障碍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是
(2)分
1.夏、秋季多见
2.可散发或可集中发病
3.有共同进食的可疑食物
4.病情轻重与进食量无关
5.停止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后疫情便可控制
4.下列对霍乱病人大便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2)分
1.脓血便
2.水样便
3.米泔水样便
4.洗肉水样便
5.果酱样大便
5.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正确的是
(2)分
1.高热、中毒症状严重
2.全身皮肤广泛瘀点、瘀斑
3.周围微循环衰竭、休克
4.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5.血培养阳性
6.下列属于脑膜炎球菌特征的是
(2)分
1.属于奈瑟菌属
2.革兰染色阴性,卵圆形,多成对排列
3.产生毒力较强的内毒素
4.可从病人鼻咽部、血、脑脊液、皮肤淤斑中检出
5.涂片中细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
7.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是
(2)分
1.夏、秋季多见
2.潜伏期长
3.起病急
4.临床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
5.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
作业4 单选题(分数: 15 分).钩体病早期的“三体征”是指
(1)分
1.头痛、腰痛、眼眶痛
2.高热、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3.咽部充血、结膜充血、肝脾肿大
4.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痛
5.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肝脾肿大.治疗钩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1)分
1.青霉素
2.红霉素
3.氯霉素
4.链霉素
5.庆大霉素.钩体病病人发生赫氏反应时首先应给予的措施是
(1)分
1.物理降温
2.给强心药
3.给升压药
4.静脉补液
5.氢化可的松静注.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是
(1)分
1.粘液便
2.脓血便
3.血水样便
4.果酱样便
5.黄水样便.肠阿米巴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1)分
1.阑尾炎
2.结肠肉芽肿
3.阿米巴肺脓肿
4.阿米巴肝脓肿
5.阿米巴脑脓肿.确断肠阿米巴病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1)分
1.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
2.脓血便,粪便中有红、白细胞及夏-雷结晶
3.粪便检查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4.检测阿米巴抗体
5.作粪便培养 7.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分
1.发热、肝肿大、肝区疼痛
2.贫血、黄疸、肝肿大
3.发热、黄疸、肝肿大
4.发热、贫血、肝肿大
5.发热、咳嗽、肝肿大.对诊断阿米巴肝脓肿有重要价值的检查项目是
(1)分
1.血象
2.粪便检查
3.放射影像学检查
4.B型超声波检查
5.血清学检查.对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原治疗首选
(1)分
1.甲苯咪唑
2.甲硝唑
3.吡喹酮
4.青霉素
5.氯喹.临床上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1)分
1.血或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2.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抗体
3.检查血常规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
5.检查免疫细胞.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1)分
1.氯喹
2.奎宁
3.青蒿素
4.乙胺嘧啶
5.伯氨喹啉.为提高疟原虫检出率,护士通知检验人员采血的时间应是
(1)分
1.高热期
2.大汗期
3.间歇期
4.昏迷期
5.寒战、发热时.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特征为
(1)分
1.发热、过敏反应、消化道症状及肝脾肿大
2.脾大伴脾功能亢进
3.极度消瘦
4.腹水、全身水肿
5.身材矮小、第二性征缺乏.在长江流域地区,血吸虫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分
1.粪便无害化处理
2.避免接触役水
3.保护水源
4.灭螺
5.根治病人.钩虫成虫引起的主要症状是
(1)分
1.皮疹
2.神经系统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
4.贫血症状
5.呼吸系统症状
多选题(分数: 10 分)
1.关于阿米巴原虫的大滋养体,下列正确的是
(2)分
1.大滋养体具有致病力
2.常存在于病人的粪便和病灶中
3.有伪足,能运动
4.不能吞噬红细胞
5.对外界抵抗力弱,遇寒冷后会丧失活动力而死亡
2.关于普通型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下列正确的是
(2)分
1.发病缓慢
2.有腹痛、腹泻,每日大便10次左右
3.典型粪便为果酱样,内含大量阿米巴滋养体
4.可有里急后重
5.全身症状轻
3.单纯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2)分
1.应用抗阿米巴原虫药物
2.必须采用抗生素治疗
3.肝穿刺抽脓
4.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间日疟的临床表现特点正确的是
(2)分
1.间日发作寒战、高热、大汗
2.缓解间歇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3.肝脾肿大
4.可有贫血
5.初发时发热可不规则
5.晚期血吸虫病可表现为
(2)分
1.发热、过敏、腹痛、腹泻、肝肿大
2.发热、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3.脾巨大
4.腹水
5.侏儒
第四篇: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1、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求
2)增进身体健康
3)喂养方便易行
4)促进感情交流
5)利于母亲恢复,加快子宫复原,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umol/L(12—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l)
3、指导佝偻病户外活动:
1)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2)生后2—3周后即可带婴儿户外活动;
3)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4)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
5)尽量多暴露皮肤,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
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休息
1)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
2)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3)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
4)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5、口服铁剂的护理
1)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足量,在两餐之间服用
2)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用吸管和滴管服之;
3)服用铁剂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恢复;
4)铁剂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以利于吸收;
5)忌与抑制铁剂吸收的食物同服。
6、单纯型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
1)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7、肺炎合并心衰的指征:
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60次/分;
3)肝在短时间内较前肿大,而不能以横隔下移等原因解释者,或肝脾肿大,超过肋缘下3cm以上;
4)心音明显底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6)尿少而下肢浮肿,除外其他原因照成者。
第五篇:《社区护理学》复习题
成人教育《社区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护理学: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性的服务。
3.健康档案: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文件资料.它包括以问题为向导的病史记录和健康检查记录,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卡,以及个体、家庭和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各种记录。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组织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5.家庭访视:是指在服务对象家庭的环境里,为了预肪疾病、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活动。
6.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眼务。
7.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8.生殖健康:不仅是指生殖过程没有疾病和失调,而且是心理、生理和社会的一种完好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完成生殖。
9.临终关怀:是指通过控制症状,给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其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的接受死亡。
10.社区康复护理:将现代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康。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在社区层次,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即残疾者的家属、义务工作者和所在社区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服务等部门的合作,对社区伤残者进行的护理。
11.残损:指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结构和(或)功能损害,对工作、学习和生活
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能完成日常生活自理,是生物器官水平上的功能障碍。12.社区灾害性事件:是指在社区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听造成的,所有危及人们生命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的突发灾难性事件,往往无法预料。
二、简答题 1.简述社区功能。
(1)生产、消费、分配、协调和利用资源;(2)社会化;(3)社会控制;(4)社会参与;(5)相互支援。
2.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特点。(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2)服务内容的综合性;(3)贯穿生命全程的连续性;
(4)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可及性。3.试述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其处理措施。
(1)全身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活疫苗在5-7天后),可有中低度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持续1-2天。处理措施:给儿童多饮水、保暖、休息,高热者去医院就诊。
(2)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局部有红、肿、热、痛,可伴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持续2-3天。处理措施:轻度不许处理,较重者可热敷,但卡介苗例外。
4.简述新生儿家庭访视时保健指导的具体内容。(1)环境的指导;(2)合理喂养;
(3)日常生活指导:衣着、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排泄;(4)促进母婴情感的交流;(5)预防疾病与意外的发生。5.简述慢性病的特点。
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发病隐匿,潜伏期长;病程长;可预防;不可治愈;对生活质量影响大。
6.简述社区灾害现场急救时救护程序。(1)V(ventilation):保持呼吸道通畅;
(2)I(infusion)(1分):维持有效循环:建立2-3条静脉通道,输血、补液;(3)G(guardianship):病情观察;
(4)C(control bleeding):控制活动性出血;(5)F(follow):密切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性操作。
三、论述题
1.请举例阐述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基础和关键。健康信念模式是解释和干预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摸式。
该模式认为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几个因素。以吸烟为例来说明。认为吸烟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知觉到易感性;感觉自己有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并为此十分担心—知觉到严重性;戒烟后一些症状如咳嗽、咳痰减少—知觉到效益;戒烟后紧张、焦虑、受到其他吸烟者的压力、担心复吸等—知觉到障碍;认为自己有信心克服障碍,坚持戒烟—知觉到自我效能。当然,吸烟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它还受吸烟者年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家庭成员或朋友患病等影响因素及提示因素的影响,还受吸烟导致快感—内部回报,吸烟便利交往—外部回报等因景的影响,能否戒烟自我效能是关键。2.讨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的特点。
①健康人群。对这类人群的健康教育主要侧重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对常见病的警惕,定期体检,帮助他们增进健康,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②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对这类人群健康教育应侧重预防性卫生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一些疾病相关的知识,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技能,学会一些疾病的自我检查与监测,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积极消除隐患。③患病人群。主要有三种类型,对各种恢复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应侧重于疾病康复知识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提高遵医行为,自觉进行康复锻炼,尽可能减少残障,促进康复;对于慢性期病人应针对病人最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尽可能
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重症化;对于临终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死亡。高质量、安详地度过最后的人生。
④病人家属及照顾昔。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方法及家庭护理技能的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居家护理技能,坚定持续治疗和护理的信念,提高对居家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3.阐述安德逊的“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护理模式。
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模式有五个步骤:第一步是社区健康评估。以人口为中心,从影响人群健康(社区健康)的物理环境.政治与政府、经济、教育、安全与交通、医疗保健与社会服务系统、娱乐、信息传递八个方面收集资料,对社区健康进行评估。第二步是依据以上收集的资料分析社区现状,从中找出压力源和推断压力反应的程度,从而确定社区健康护理诊断。第三步是遵循三级预防的原理制定社区健康护理计划。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强化弹性防御线和避免遇到压力源。二级预防是在压力源已超出防御线并刺激社区的情况下,把压力源控制到最小限度。也就是社区健康状态,即社区对健康问题的正常反应。三级预防其目的是恢复现有的不均衡状态,预防不均衡状态再次发生。抵抗线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影响社区健康的因素。第四步实施计划,调整已存在的或潜在的社区系统的不平衡,通过三级预防,提高社区对不良因素的防御和抵抗能力,减少对社区健康的影响。实施计划需要社区和个体的积极参与,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第五步是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