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2: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篇: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保障电信网络运行稳定可靠,预防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发生,促进电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信监管部门)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运行维护(包括局数据和软件版本管理等),网络运行安全,安全生产,网络运行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通信保障措施,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病毒、非法远程控制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为满足特殊通信需求而采取的网络运行安全措施,为防止和减少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而采取的安全生产措施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网络运行事故是指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人为破坏、施工损坏或网络自身故障造成的电信基础设施损坏、电信网络中断、电信业务中断等情况。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网络运行事故划分见附件一)。

第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遵守本办法和有关网络运行维护的行业标准,加强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运行维护监督制度,完善网络运行安全条件,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电信监管部门是网络运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本行政区内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 网络运行维护责任

第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维护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制度,不断完善网络运行维护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网络运行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对本单位网络运行安全状况进行考核与评估,及时消除网络运行事故隐患;

(五)加强本单位网络规划、建设施工与网络运行维护的协调,防止对网络运行可能造成的危害;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七)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八)及时、如实报告网络运行事故。

第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网络运行管理能力,负责指挥、协调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确保每天24小时沟通渠道的畅通。

各级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网络运行维护知识,熟悉并严格执行有关网络运行维护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网络运行维护技能,增强网络运行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 在重大活动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配合电信监管部门采取相应的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必要时,应当按照电信监管部门的要求,停止相关通信干线和通信枢纽的施工、系统割接、版本升级等工作。

遇有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电信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本企业的网络拓扑图、网络运行基础数据等信息,并接受电信监管部门的指挥、调度以及对网络资源的调配,保障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九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电信基础设施的日常巡护和重要部位的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护力量,推广技防应用,不断提高电信基础设施防护能力,防止和减少盗窃、破坏电信设施事件的发生。

第十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本单位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的日常沟通机制,对网络运行稳定可靠可能造成影响的施工,建设部门应当提前与运行维护部门协商一致,避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网络运行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和安全防护行业标准的要求,严格机房出入制度,利用人防、技防等手段,加强机房的封闭式管理。对机房划分区域管理,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重要区域应当配置门禁设施,控制进入人员。

第十二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掌握电信网络的技术特性,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维护手册操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机房等电信设施的防火、防雷、防水、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盗、防静电和防电磁干扰等工作。

第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网络运行维护岗位责任制,强化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加强备品备件和技术档案管理,定期对电信设备的多重节点、多重路由、负荷分担、自动倒换、冗余配置等网络架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与演练,定期对供电、空调、消防、安防等配套设施进行检查与保养。

第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定期对电信设备进行测试、清洁、维修,合理调整电信设备配置,做好全程全网的协作配合,定期分析网络运行质量情况,保证电信设备的各项维护技术指标达到相关行业标准,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将电信设备、传输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外包的,应当严格考查代维企业的资质,签署保密协议,留存操作记录,定期检查和评估代维企业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并对代维企业在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中造成的网络运行事故负责。

第十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电话网局数据(如交换网中的路由、局向、电路、信令、计费、控制方式等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备份相关系统文件和局数据文件。

局数据的创建、修改应当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密码。修改重要局数据或大量局数据时应当制定相关预案并在话务闲时进行,相关局数据修改前应当制作系统备份文件。

第十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交换、传输、信令等设备的软件版本进行分级管理,并做好系统文件的备份。软件版本升级前应当制定相关预案,在软件版本升级失败时,能及时倒换恢复。

国际出入口局、长途交换局、TMSC(汇接移动交换中心,下同)、网间关口局、省际传输设备、省际信令设备等的软件版本应当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报送;汇接局、端局、MSC(移动交换中心,下同)、省内传输设备、省内信令设备等的软件版本应当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

第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网络运行基础数据,报送内容应当真实有效。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事故隐患的分析与检查,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章 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的网络架构保护措施是指对交换设备、传输设备、传输线路、供电系统等通信设施以及信令网、同步网等支撑网设备所采取的多重节点、多重路由、负荷分担、自动倒换、冗余配置等保护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隐患,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二十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国内长途电话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省会城市和具备条件的非省会城市的长途交换局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长途交换局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省际长途交换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长途路由,省际长途交换局应当与两个以上的国际出入口局相连。

(二)长途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一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固定本地电话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汇接局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汇接局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汇接局与长途交换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路由。

(二)在条件具备时,端局至长途交换局、汇接局、端局间应当具备双路由或多路由。

(三)局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二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TMSC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TMSC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TMSC间及其与国际出入口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路由。

(二)在条件具备时,MSC至TMSC、MSC间应当具备双路由或多路由。

(三)在条件具备时,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应当采用1+1或N+1备份。

(四)局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五)在条件具备时,基站传输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卫星通信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在条件具备时,重要卫星地球站的发射机等配置应当采用N+1备份。在条件具备时,不同卫星地球站之间应当采用卫星链路备份,避免单一卫星链路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二)在条件具备时,卫星地球站至其他电信网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三)在条件具备时,卫星通信网在组网时应当有备份卫星转发器,避免单一卫星转发器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互联网骨干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网络路由设备均须采用双路由或多路由、双归属或多归属方式互为备份,在条件具备时,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互为冗余。

(二)应当在域名解析服务器等重要服务器使用防火墙和防病毒等软件,具备一定的容错、防病毒传播、防恶意软件、防网络攻击、防黑客攻击及防范其他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常见攻击的能力。

(三)域名解析服务器应当冗余配置,在条件具备时,其他应用服务器应当冗余配置,并有相应的数据备份机制,在单一服务器发生故障或进行系统升级时,避免引起互联网业务的中断或系统瘫痪。

(四)应当对重要服务器的各种操作进行权限控制,并保留相应的操作记录。相关服务器应当设置必要的控制策略,尽可能减少相关服务器的共享和开放端口。

第二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网间互联互通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网间关口局应当成对设置。暂不具备成对设置关口局的,应当通过其他具备关口局功能的交换机疏通网间业务。

(二)网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网间业务全阻。

网间中继电路除配备直达中继电路以外,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相互配合,制作相关局数据,预置经由第三方网络转接的迂回电路,避免直达中继电路都中断时导致网间业务全阻。

(三)网间关口局至本网络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机房供电系统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机房供电线路应当配置过电压防护设备,并根据需要配置稳压器。

(二)交流电力供应应当采用来自不同主变压器的双路供电,在条件具备时,应当采用来自不同电网的双路供电。

(三)在交流电停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应当由蓄电池提供备用电力供应,并立即启动油机发电。

(四)应当定期对蓄电池及油机供电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第二十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信令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信令路由组中应当设置多个信令路由,包括直达信令路由、准直联信令路由以及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信令路由,保证两个具有信令关系的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的可靠性。

第二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同步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同步网应当采用主从同步法,网络拓扑结构应当采用三级等级结构。每个同步网节点都赋予一个等级,只容许高等级节点向较低等级或同等级的节点传送定时基准信号。

(二)应当选择稳定可靠、传输性能好的物理路由作为同步网的定时链路。二级和三级节点时钟应当能接收到至少两路来自一级基准时钟的主备用定时信号,其对应的主用和备用定时链路应当选择不同的物理路由。

(三)同步网定时源头的配置应当保证每个同步区均有两个定时基准源。定时基准源可以是以铯钟作为主用的全国基准时钟PRC,也可以是以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主用的区域基准时钟LPR。LPR应当至少有两路地面信号作为备用定时信号,其中至少一路能够溯源至PRC。

第二十九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国际出入口局、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采取的网络架构保护措施另行规定。

第四章网络运行事故处理

第三十条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修,防止事故扩大,减少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

第三十一条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事故情况,同时其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

发生较大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

发生一般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三十二条 网络运行事故报告分为口头报告、简要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二)和专题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三)三种。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向电信监管部门报告(具体报告时限见附件四)。

第三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上报的简要书面报告应当经本企业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领导认定,专题书面报告须经本企业主管领导认定。

第三十四条 事故的口头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预计影响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措施。简要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初步处理措施等。专题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

第三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排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相关电信监管部门。

第五章 网络运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网络运行维护制度、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网络架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测试和演练、对从业人员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根据实际需要,电信监管部门按照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和安全防护行业标准,对网络架构保护措施进行抽测。经抽测,不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由电信监管部门督促相关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整改。

第三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电信监管部门依据本办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检测,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九条 电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保守企业秘密,在监督、检查或检测过程中,不得干扰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四十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组织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信设施的行为,督促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电信设施的防护工作。

第四十一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责成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网络运行事故调查处理,按照相关时限提交简要书面报告和专题书面报告。必要时,电信监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四十二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络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通报网络运行情况。

第四十三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结合电信行业实际情况,组织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电信监管部门应当予以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在行业内予以通报批评。

(一)未建立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或者未制定网络运行维护制度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保证网络运行安全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网络运行安全条件的;

(三)未制定和演练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

(四)未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时未同时考虑网络运行安全设施建设的;

(六)未执行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的;

(七)对电信设备、传输线路的代维企业管理不力,引发网络运行事故的;

(八)发生网络运行事故,未及时、如实上报或者对事故调查处理不力的;

(九)未按时向电信监管部门报送网络运行基础数据的;

(十)不配合电信监管部门对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及对网络运行事故的调查处理的;

(十一)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以及公共突发事件时,不执行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或不听从电信监管部门指挥、调度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公用电信网与专用电信网之间的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电信运营业重大事故报告规定(试行)》(信部电[2002]114号)同时废止。

附件1: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划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

(一)3条以上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中断,或通达某一国家的国际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1小时;

(二)5个以上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1小时;

(三)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5小时;

(四)省际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持续超过2小时;

(五)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5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六)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5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七)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5小时;

(八)省级以上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

二、重大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事故的情况:

(一)1条以上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中断;

(二)1个以上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1小时;

(三)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2小时或者直接影响范围5万(用户×小时)以上;

(四)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超过1小时;

(五)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六)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七)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1小时;

(八)地市级以上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

(九)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活动期间等相关通信中断。

三、较大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的情况:

(一)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20分钟;

(二)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20分钟或者直接影响范围1万(用户×小时)以上;

(三)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持续超过20分钟;

(四)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3万户,且持续超过20分钟;

(五)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3万户,且持续超过20分钟;

(六)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20分钟;

(七)地市级以下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四、一般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的情况:

(一)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

(二)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

(三)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

(四)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万户;

(五)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万户;

(六)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

注:“网络运行事故划分”中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

附件2: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简要报告

报告单位(盖章):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主送单位:

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基本情况(含事故影响范围):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事故处理措施:

附件3: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专题报告

报告单位(盖章):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主送单位:

时 分 时 分

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状况: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事故影响范围:

事故原因:

事故处理过程:

责任认定:

处理意见:

防范措施:

其他:

附件4: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报告时限

一、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立即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2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的口头报告后,立即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并于次日10:00前在“突发事件通信恢复及保障情况每日报告”中书面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或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的口头报告后,立即上报主管部领导。

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在4小时内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2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5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的口头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并于次日10:00前在“突发事件通信恢复及保障情况每日报告”中书面报告。

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在较大事故发生后,在4小时内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2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5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四、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每月汇总一般事故发生情况,并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送。在重大活动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可以调整上报频次和时限。

第二篇: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监督管理,预防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的发生,保障通信网络运行稳定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信监管部门)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工作和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是指为通信局(站)内各种通信设备负荷、保证建筑负荷、一般建筑负荷等提供用电的柴油发电机组、高低压配电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等设备组成的供电系统。

第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各级机构是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遵守本办法和通信局(站)供电系统总技术要求及其他技术规范,加强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监督制度,完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条件,确保通信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五条 电信监管部门是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本行政区内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 运行维护责任

第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责任制,不断完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二)落实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工作所需经费,保证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三)督促、检查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工作,对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状况进行考核与评估,及时消除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隐患;

(四)组织制定、实施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的教育和培训;

(六)及时、如实报告电信网络运行事故。

第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管理能力,负责指挥、协调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各级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确保每天24小时沟通渠道的畅通。

各级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知识,熟悉并严格执行有关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技能,以及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 市电引入与供电系统的配置应当满足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做好以下检查工作。

省级、地市级通信枢纽等重要通信局(站)应当采用两路市电供电方式,并配置一套发电机组。两路市电应当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并配置自动倒换装置,两路市电不能因检修同时停电。发电机组的容量应当能同时满足通信负荷功率、蓄电池组充电功率、机房保证空调以及照明、消防电梯、消防水泵等其他保证负荷功率。

当省级、地市级通信枢纽等重要通信局(站)不具备引入两路市电的条件时,应当配置两套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容量要求同上。

为保障省级、地市级通信枢纽等重要通信局(站)供电系统应急安全,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发电机组。移动发电机组的容量应当满足上述重要通信局(站)应急抢修使用。

为保障移动通信基站供电系统应急安全,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和严重程度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发电机。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相关移动发电机配置数量不足时,应当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在公司内部紧急调度。移动发电机的容量应当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应急抢修使用。

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做好发电机组燃油供给保障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第九条 储油容器设置和线路敷设应当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做好以下检查工作。

总储量超过1立方米的柴油燃料容器不应当设置在通信机楼或办公楼内,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以及与架空电力线的水平间距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应当进行改造。储油室应当定时排风。储油容器应当设置水位监测点,防止储油容器进水导致发电机组无法启动。

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信号线严禁交叉、重叠。双回路配电的线路应当分开敷设,暂无法分开时应当采用规范的防护隔离措施。通信配电线路及机房辅助照明线路应当采用阻燃、耐火型的电缆、母线槽和电源开关。

第十条 省级、地市级通信枢纽等重要通信局(站)的高压配电室应当实行24小时有人值守制度,并实行集中监控;应当对市电供电、发电机组、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电压、电流等状态予以监控、检查;应当安装门禁系统,记录机房值班人员的出入情况,避免值班人员擅离职守。

无人值守配电室的电源运行情况应当实行定期巡视、集中监控。

第十一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测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测细则见附件1),保证市电供电、发电机组、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等电源设备的各环节处于良好状态。

发电机组应当每月开机检测一次,半年带载运行30分钟以上,并记录水温、机油压力、启动情况,以及启动电池充电电流、市电与发电机组倒换、发电机组之间倒换情况等重要信息。

蓄电池组应当每季度检测一次,应当对每组电池的电压、充放电电流、标识电池的温度、储备容量、电导(内阻)等进行检测。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应当每月检测一次,应当对零线电流、电力电容的温升进行检测,定期更换电力电容和风扇。不间断电源设备(UPS)输入端严禁主路与旁路接在同一开关上。

防雷接地系统应当每年雷季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检测一次。

第十二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的统计信息制度,每季度向电信监管部门报送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情况。(统计信息内容见附件2)

第十三条 发生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修,并按照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处理流程报告电信监管部门。

第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排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相关电信监管部门。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责任制度、对相关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对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对相关人员网络运行安全的教育和培训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辖区内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保障重要通信局(站)供电系统应急安全的移动发电机组实施登记管理,协调、调度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移动发电机组,实现紧急状态下企业间的相互支援。

第十七条 电信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测试方法,组织对双路市电的真实性、发电机组的容量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要求进行检查和安全性评估。

第十八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调查处理,督促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及时提交书面报告并进行责任追究。必要时,电信监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

第十九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结合通信行业实际情况,组织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从业人员和代维人员进行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电信监管部门应当责令追究责任并要求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在行业内予以通报批评。

(一)未建立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维护责任制度和运行维护规程的;

(二)未执行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相关行业标准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三)未保证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投入的;

(四)未及时消除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隐患的;

(五)发生由于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信网络运行事故,未及时、如实上报的;

(六)未按要求向电信监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的。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设备检测细则

2.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统计信息内容附件1:

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设备检测细则

一、项目:通信局(站)两路市电供电检测

检测目的:检查省级、地市级通信枢纽等重要通信局(站)是否采用两路市电供电。现在有的虽引入了双路市电供电,但不是真正的双回路市电供电。只有从两个独立的变电站分别引入一路市电,才是真正的两路市电供电。

检测方法:

1、从变电站引入的高压(一般为3.5万伏)电缆,均有前缀文字,供电局变电站的名称,后缀数字为高压电缆编号。引入的两路高压电缆的前缀应该是不同的。

2、检查高压引入工程的竣工验收报告,报告上高压变电站的名称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检测结论:如果两路高压电缆变电站的名称不同,又与竣工验收报告相符合,就是真正的两路市电供电。

二、项目:发电机组设备完好检测

检测目的:检查发电机组能否长期连续正常运行。其保障条件是:启动电池容量充足、油机润滑良好、发电机及电能输出回路正常、燃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燃油供给系统正常、发电机组运行时进气量符合要求、排气畅通、排烟口温升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各种自动控制功能准确等。

检测方法:

1、发电机组安装完成后,要做一小时以上满负荷正常运行试验,各种性能指标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时首先要检查验收报告。

2、发电机组安装完成后,各项功能应进行一次全面试验,验收后运行维护人员应根据每月的开机试验情况,及时进行技术维护和整定。要检查自动化功能检查报告和技术维护记录。

3、启动蓄电池应处于充分充满状态。检查启动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应符合电池充满的判断要求。

4、每月应启动发电机组运行15分钟,有条件时可带一些假负载。其目的是使柴油机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检查发电机或电能输出回路是否正常。

5、每半年(或有重要保障通信前)应启动发电机组,带实际负荷运行30分钟以上,其目的是检查发电机组是否处于良好的准运行状态。

6、核对进气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排气是否畅通。

7、从燃油罐底部放油处取出燃油,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检查燃油油位继电器、油泵和燃油系统是否正常。

9、检查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排烟口的温度,是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10、对发电机组的机油油位、水箱水位、风扇皮带等部位进行常规检查。

检测结论:上述项目检查,均为正常时,发电机组处于良好的准启动和准运行状态。

三、项目:设备超期在线运行检查

检测目的:检查设备的可用性和完好性是否符合要求。其前提条件是设备应在有效使用期内,设备超期在线运行必然要降低通信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应该掌控。

检查方法:

1、检查各电源设备的机历卡,记录生产日期和使用日期。

2、设备使用年限应在《通信电源总技术要求》规定的年限内。

检测结论:超出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应予以更新。附件2:

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统计信息内容

一、市电断电时间、市电恢复时间。一路市电与二路市电的倒换是否灵活到位。

二、发电机组供电时间、发电机组停机时间。发电机组供电与市电供电的倒换是否灵活到位。发电机组供电与发电机组供电的倒换是否灵活到位。发电机组供电时的电压、电流、频率。

三、整流设备在发电机组供电时运行是否稳定,输出电压、总电流。

四、蓄电池开始放电时间,电压、电流。停止放电时间,电压。开始充电时间,充电电流。

五、发电机组带不间断电源设备(UPS)负荷的运行情况。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的摆动范围,不间断电源设备(UPS)输出频率的波动范围。

六、电源设备超期在线运行的数量。

七、应急预案报告。

八、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后的报告。

第三篇:工信部

苗圩距工信部部长一步之遥 电动车热或遇冷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综合报道 发布日期:2010-12-13 阅读次数:512(共0条)

55岁的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2010年12月9日正式获得中组部任命,接替65岁的李毅中,担任工信部党组书记。这意味着,工信部最年轻的副部长,距离部长一职仅一步之遥。

从主管汽车的机械工业部官员,到东风汽车总经理,再到武汉市市委书记、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职业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无论从年龄、经历还是风格,与以铁腕著称的老部长李毅中相比,他都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质。他更年轻,也更温和,但想法坚定,认准的事从不轻易动摇。

业内普遍认为,一向在新能源汽车问题上坚持节能道路的他,接任后,将对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影响深远。

最年轻的副部长

苗圩此次出任党组书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08年3月被任命为工信部副部长之时,1955年出生的苗圩在六位副部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奚国华,但奚国华1951年出生,比苗圩大了四岁。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副部长,苗圩在年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其时,李毅中已经63岁,按照惯例,部长级官员65岁退休。这意味着,两年后李毅中卸任时,苗圩只有55岁,而奚国华则已经59岁。而在中国官员中流行着所谓“七上八下”的说法,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说,中央近年来强调“干部年轻化”,因此在干部选拔上有一些年龄考虑,比如提拔局级干部,通常以37岁为线,同等条件37岁的能上,38岁的要让一让;提拔部级干部,同等条件,47岁之前的能上,48岁以上就要让路。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目前部委普遍是由部长兼任党组书记。现在,苗圩接任已到退休年龄的李毅中担任党组书记,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部长的位置指日可待。例外当然也有,比如国资委曾经出现过李毅中担任党组书记、李荣融任主任的情况,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委,如外交部、卫生部、科技部,也有例外。2008年,两位非中共党员出身的陈竺和万钢,分别出任卫生部部长和科技部部长,打破了惯例。

苗圩升任党组书记,与汽车业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不无关系。2008年3月,工信部被批准成立,5月正式挂牌,承接了发改委管理汽车行业的部分重要职能。苗圩即是主管汽车等行业的副部长。

工信部成立当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曾受到重大冲击,一改过去十年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93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6.7%。

2009年1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5%的购置税优惠,当年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同比增长46%,中国成为超过美国的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0年,购置税政策继续,仅将购置税优惠幅度下调2.5%。汽车市场增长依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销量已达1640万辆,同比增长34%,超过上年全年销量。工信部还对2004年发改委制定的《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修订,正式成为产业政策制定的主管部门。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在工信部内部的地位都在上升。而中国企业在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作为,更令各界寄予广泛期待。

新能源汽车路径或生变

多家汽车公司高管在听到苗圩升任党组书记消息时,都对本刊记者表示是“好事”。在他们看来,曾担任东风汽车总经理八年的苗圩,对行业的理解将比纯官僚出身的官员更深刻,未来主导制定的政策会更加专业和理性。

尽管时间表仍难以确定,全球汽车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高油价的双重压力下,普遍认同未来的汽车产业需要借助于新的能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对于许多中国汽车业者来讲,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即,中国汽车业在传统汽车领域落后西方几十年,很难追赶上;但是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业有望追赶甚至超越国外同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便是其中代表人物。陈清泰曾任东风汽车总经理,是苗圩的前任。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担任科技部部长之后,以万钢为首的科技部主导推动“十城千辆”计划在全国大范围展开,目前已推广到25个城市。企业方面,不仅是比亚迪,包括上汽、一汽、长安、奇瑞在内的多家汽车公司均快速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上汽甚至计划投资60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是,新能源汽车既包括混合动力车,也包括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化路径,一直存在激烈争议。受制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掣肘,新能源汽车目前难以量产。由中国第四大汽车集团长安汽车经过六年斥巨资研发打造的杰勋HEV,由于销售量低,从2009年底开始已被迫全面停产,2010年销量跌至零。

而同时肩负节能减排重任的工信部,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面临着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孰轻孰重的问题。是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的大量使用,还是传统汽车的节能减耗?

表面看,科技部主推的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活动,也得到了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但是汽车公司总经理出身的苗圩,对新能源汽车的短期前景并不看好。

在2009年4月北京大学进行的一场公开演讲中,苗圩直批“弯道超车”论,且不点名批评一些电动车企业“忽悠”。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肯定是一个方向”,但是,“有些企业、有些人把这个讲得过了头。好像一夜之间,我们新能源汽车就可以产业化,就可以普及,就可以达到产销量的50%以上。”

他认为,由于中国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不完善,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就是在2020年以前”,真正所谓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只会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大约“10%-15%”。

中国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一直声称,其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方面位居全球第一。但比亚迪目前生产并投入应用的全部电动汽车,加起来不足200辆。

在科技部部长万钢极力倡导的电动车方向上,工信部虽没有公开反对,但是私下里,工信部官员对此颇不以为然。一位工信部官员曾告诉本刊记者,万钢回国初期曾登门拜访,希望时任主管汽车产业的发改委官员接受他的观点未果,遂转科技部。

在公开场合,苗圩极力主张节能减排,要从传统汽车入手。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苗圩升任工信部部长,工信部和科技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产生微妙角力。

铁腕李毅中

两年前,李毅中以63岁高龄被任命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时,外界普遍认为,总理温家宝之所以力荐李毅中出任工信部这个众人瞩目的超级大部委首任负责人,不乏对其这些年操劳和操守的肯定之意。

出生于煤炭大省山西,成长于石油系统的李毅中,从炼油工人起步,1987年起开始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等职位,1998年升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调任国资委党委书记,2005年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2008年执掌工信部。

这位官衔节节高升、年薪却八年未涨的官员,现在手里还是一部2G手机。他说,“现在还很好用,不舍得换”。作为第一批海外上市的央企,他亦曾获得过不菲的期权,有机会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但2010年“两会”做客央视时,年收入依然只有14万元。

“论党性、纪律性、原则性,他绝对是一流的。”一位曾与之共事的国资委官员对其职业操守钦佩有加。

在中央部级高官中,李毅中向以铁腕著称。花甲之年临危受命安监总局局长,他曾强调安监人员要六亲不认,说“腐败不除,矿无宁日”;在安全生产工作会上直言要让“干部丢帽子、职业经理人丢位子、黑心矿主丢票子”,提出“用重典来治理乱局”。事后他坦陈自己当时“冒了风险”,因为从来都是乱世用重典,而他却偏偏要在和平盛世重典治乱局。在这之后,原来罚款20万元就可以解决的一个矿难,处罚金额达到几千万元。无数小煤窑因此停产。

然而,63岁的李毅中走马上任工信部之后,业界评价颇为复杂。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成长起来的这位老部长,并不擅长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问题,而更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无论是十大振兴规划,还是节能减排,工信部都是政策的推动者和主导者,一一落实政策、指标,试图以运动的方式达成目的,却屡屡陷入市场的复杂博弈,“按下葫芦起来瓢”,顾此失彼。而在三网融合问题上,李毅中又不如业界期待的那样表现强势和具有谋略,以至于三网融合的政策最终全面向广电部门倾斜。

对此,工信部内部一位高层人士曾感叹,李毅中很正直,有魄力,敢于挑战利益集团,但似乎“少了点政治手腕”,所以在面临诸多利益纠葛时,遇到了不少阻力。也因此,工信部尚未获得一个大部委应有的影响力、决断力,在三网融合等问题上,更多充当了一个协调者的角色。“他是个有大局观的人。在对利益集团问题上嫉恶如仇,但在政府职能调整和转变过程中,在部际协调上,却表现得更为隐忍和谦让。”这位权威人士说。(编辑/李骄)

谢子聪:商业模式决定电动汽车未来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综合报道

发布日期:2011-03-14 阅读次数:1336

(共0条)

[摘要]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侧重点在如何实现电动乘用车商业化突破,难点在如何解决整车、电池和能源供给配套技术方案难题。

谢子聪(中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方案资深研究学者)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侧重点在如何实现电动乘用车商业化突破,难点在如何解决整车、电池和能源供给配套技术方案难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去年深圳举行的第25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上再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纯电动包括插电式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战略的主流。燃料电池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的制高点”。

按照中国电动车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据此规划,预计“十二五”期末“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将推广到50个城市,以每个城市平均保有量为2万辆、按照电动乘用车(电动出租车、电动公务车、电动私家车)约占90%的市场份额,电动大巴、环卫车等占10%来计算,未来5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预计会形成产值为4000亿~5000亿元的“巨型蛋糕”。其中,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补贴资金总和将超过1500亿元。如能达成这个目标,中国将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和整车、电池等系统技术集成和运用上走在世界前面,即可初步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光荣梦想”。

因此,“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重点在如何实现电动乘用车商业化突破,难点在如何提供整车、电池和能源供给配套技术解决方案,关键点在如何整合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有效组织实施,亮点在如何创新构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商业化平台。

一个新兴产业系统工程创新的挑战

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乘用车产业化进程之所以举步维艰,除了至今尚存的技术障碍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产品的技术创新,更是一个新兴产业的系统创新。

这是在西方200多年工业革命进程和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阶段里,第一次出现“没有洋人成功模式经验可循,没有国外成熟技术设备可买”的挑战,也就是说中国正在进行一项至今西方也没有成功商业化的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事业。对于一个在改革开放30年中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习惯于“买设备、买技术、买模式”再“吸收消化”的民族来说,先于西方发达国家系统创新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电动汽车产业创新,不仅需要我们从这个产业的“商业模式构架、整车产业链和能源供给产业链的科学划分、配套技术系统的方案选择、有效资源组织实施策略的制定”等众多环节来周密地谋划设计,还需要我们对每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文件、成品检测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等细节方面的精心编写。

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重启电动汽车产业之路,至今花费了30余年时间,却依然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实现电动车产业化与商业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电动汽车在科技创新上无法满足西方200年来的商业法则,不能够按照固有新兴产业推广方式来进行;第二,西方所设定的“整车捆绑电池销售+自充电”商业模式构架无法帮助电动汽车产品形成市场竞争力。

深析西方20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多数产业的发展是按照“科技创新获利润,性价比拼赢市场”的商业法则来推动的。第一个阶段,企业利用独家率先掌握的先进技术研发生产出一种“功能领先”又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以此覆盖原有的旧产品,从而获取更大利润。当这种新技术被更多的企业掌握后,企业间的同类产品便进入第二个阶段“性价比拼市场促销”的竞争中。

然而,在电动车领域,这个商业法则显然行不通。

虽然经过全球科学家数十载的不懈努力,至今电动汽车也未能实现在产品功能上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甚至在很多性能上不如传统汽车,如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等。更重要的是,从能源供给方便性方面讲,在尚未解决电动车商业模式的当下,电动汽车的加电远不如传统汽车的加油便利。因此,即使电动汽车具有政府补贴等经济价格优势,也无法形成市场竞争力。在这种“创新功能差、产品价格高、使用不方便”条件下,消费者是不会花比同类传统汽车更多的钱去购买它的。西方所熟悉运用的“科技造新品,功能创利润”商业法则在电动汽车上不好使了。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进程的手机、电视、空调、汽车、电脑等新型产业推广都是按照这个商业法则的规律进行的。对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几十年养成习惯的打造新型产业以“看西方、买技术、买设备、买模式”的操作方式在电动汽车产业上也不灵了。这是使目前电动汽车行业出现“混沌”的主要原因。

面对行业发展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改变30年来养成的“模仿、复制”习惯思维和“买技术、买设备”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式,更要站在“创新整个产业”的高度,来构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商业模式和配套技术方案。

第四篇:公车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公车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院司《公车使用管理规定》,适应公车运行新的环境要求,为(院司)乘客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用车服务,有效提高公车的使用率,特制定院司公车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本办法所指公车运行为院司公共接待、经营活动有偿运营,实行谁受益,谁付费的运营原则。落实专职驾驶员制度,禁止公车私用,违规出车的不良行为。

第二章、车辆管理

第一条 车辆年检(审)、保险、保养管理

1、车辆年检(审)

车辆按时年检(审)是车辆合法上路运行的根本保障,车辆运行部门(公服部)应按时对所有车辆进行审验,原则上审验期前应与车辆保养期相结合,避免车辆审验不合格,造成维修保养成本增加。

2、车辆保险

所有车辆必须购买车辆交强险、商业险,并应在下一保险期前1~3个月完成车辆续保程序。原则下车辆保费不得超过上一保费标准(国家调整保费费率因素除外),因车辆出险造成的保费长涨,保费差额由责任人承担,目的是强化驾驶员日常行车安全意识。

3、车辆例行保养

车辆应依据各车辆厂家规定(建议)的保养期(行驶公里数或时间)进行车辆例行保养,对行驶里程数少,但保养周期长的车辆,原则上保养时间不超过厂家建议时间的3个月。

4、制定规范的车辆年审(检)、保养记录台账,详细记录车辆年审(检)、保养时间、下一周期时间,车辆保养项目,更换部(配)件的品牌及质保时间。第二条 车辆维修管理

实行车辆定点维修制度,原则上所有车辆不得另行点外维修。

1、车辆维修点

由综合部、公共服务部、质检部联合对车辆维修厂(店)家进行实地考察、洽谈、综合评定,经院司批准后确定车辆维修特约点,并签订车辆维修服务合同。为有效降低维修成本,考虑到各车型维修技术条件不一因素,签约特约维修点原则上不超过2家。

2、进厂维修

所有车辆发现(生)故障时,需由2名专职驾驶员确认,经(公服)部门批准,方可送厂检修。由送检人现场见证,维修点出具详细的车辆(故障)检查报告(单),并经见证人签字确认。

3、维修费用

遵循价比三家的定价原则,对维修点的报价进行审核(品牌、配件价、人工费等)。依据签订的车辆维修服务合同优惠费率,由(公服)部门呈报审核结果及建议,经院司批准后方可进行维修。对配件价有较大异议时,可自行采购配件,节省维修费用。

4、简易维修

对车辆易发的且可自行修复的故障,如空气、空调滤芯、灯光、较小的车身划痕、保险丝更换等,原则上不得进厂维修。特殊情况需院司批准后方可进场维修。

5、拖车服务

车辆运行中发生车辆机械故障,不得冒险强行行驶,应呼叫拖车服务。原则上由保险公司安排免费拖车进维修点,不得另行付费委托拖车。

6、车辆维修台账

建立车辆一一对应的维修登记台账,详细记录车辆故障时间、原因、更换部(配)件品名,质保期等,便于后期责任分清。

7、紧急维修

如车辆遇特殊情况需急修(含外地非维修点),需及时向上报告,经批准后方可维修。

8、出险维修

对因故出险车辆的维修,原则上不接受进非签约维修点报修。第三条 车辆保洁管理

车辆日常保洁由专职驾驶员负责完成,特殊情况外出保洁需经院司批准。车辆日常应保持清洁,包括车身外表、内饰及引擎。做到无明显灰尘,污渍、杂物、异味。

1、建立车辆保洁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所有车辆保洁时间及保洁内容。

2、配置车辆冲洗、吸尘设备及车辆清洁用品(毛巾、泡沫清洁剂、沥青清洁剂、轮胎保养剂、车蜡、空气清新剂等)。

3、每天应对所有车辆车身内外(含玻璃)用禅子除尘保洁,车内通风处于外循环,保洁室内空气清新。

4、每周一次对车身外部、车内座椅、操作台及内饰品用(湿、干)毛巾擦拭清洁、对车内地垫、储物格、行李箱进行吸尘保洁。

5、每月一次对引擎内部进行清洁,保持引擎内无明显灰尘、无油污(渍)。

6、每月一次对轮胎进行保养,清洁后涂轮胎防护液。

7、雨天出车回场后,车辆应及时冲洗擦拭干净。第三章 车辆行驶管理 第一条 用车审批管理

院司所有部门使用公车,由用车人填写用车单,部门负责人签署同意,综合部审批,交公服部车辆调度员安排出车。

1、院司车辆分为四类,用车审批权限如下:

Ⅰ类车:粤B2166AA,食堂采购用车由公服部负责人审批,其它部门用车按Ⅱ类车审批流程执行。

Ⅱ类车:粤B217HG,粤B2B01Y,由用车部门申请,综合部审批。

Ⅲ类车:粤BN218Y,粤BH217G,粤B4L66V,由用车部门申请,综合部审核,院领导审批。

Ⅳ类车:粤BN4W93原则上不纳入公车运营,特殊情况用车,由用车部门向院领导申请,依批示执行。

第二条 出车及回场管理

所有车辆均由专职驾驶员负责车辆行驶服务,特殊情况应报院司领导批准,方可另行安排他人驾驶,原则上车辆不得外借他人驾驶。

1、专职驾驶人凭出车单出车,严禁擅自违规出车。特殊或紧急情况车辆调度员可口头下达出车指令,事后及时补办出车单。

2、出车前,应对拟驾车辆进行再次检查,包括水、电、油、灯光及引擎声响,以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的出车待命状态。

3、出车前检查发现车辆异常时,能及时排除的故障应立即排除,暂时无法排出时,应及时向部门车辆调度员反馈,另行调派车辆。

4、车辆出场后应按规定的路线行驶,车辆调度员应实时对车辆运行线路(采用GPS车辆定位系统)进行监督并及时纠偏。

5、车辆运营完毕,应及时回场按车位规范停放,严禁擅自停放它处。

6、车辆回场停放后,立即对车辆内、外进行保洁,完成《出车单》服务流程填报并交车辆调度员存档。及时填写《车辆运行日志》,详细记录车辆运行中路线、时间、事件(如有时)、车辆运行状况等。第三条 车辆驾驶管理

专职驾驶员应时刻保持服务意识,做到礼貌、安全、快捷、舒适。

1、充分尊重客户意愿,客户规划线路为驾驶路线第一选择。

2、爱惜公车,车辆点火前应将车载用电设备(如空调、充电器等)处于关闭状态。

3、车辆点火前,应等待行车电脑显示屏上安全气囊指示灯熄灭方可点火。点火后再次检查各项指示灯是否异常。

4、车辆启动前,应观察客人是否坐稳,车门是否关好,并提醒乘车人员系好安全带。

5、对天气异常时,是否启动空调应事先征得乘客意见,并依乘客意见开(关)空调或车窗。

6、禁止车辆急驶、急刹,按近路口、弯道时应有意识缓行通过,依据车速保持车辆安全行车距离。

7、遇红绿灯或路上暂时停车时,应将行车档位处于N(空档),拉手刹等待。

8、严禁路中停车,停车应缓慢靠边停车,并将行车档位处于P(停车)档,接手刹停稳。

9、遇停车位坡度较大时,应仔细检查手刹刹车效果,若车有移动的可能,应及时驶离,另行停放。

10、当乘客中有儿童、老人、醉酒者或神志不清人时,车辆启动前应将车门处于儿童锁关闭状态,服务完毕后取消车门儿童锁。

11、车辆停车前,应观察拟停放地点是否有积水或地面情况不佳,是否行人通畅,是否妨碍交通。

12、乘客下车前,驾驶人应提醒乘客带好随身物品,乘客下车后,驾驶人应快速检查车内是否有乘客遗留物品。第四章 驾驶员管理 第一条 驾驶资格管理

1、专职驾驶员应取得合法上路行驶资格,应与准驾车型一致,车辆调度员在安排驾驶人出车时,表明已审核驾驶员资格。出现驾驶员上路资格违法(规)时,调度员应负连带责任。

2、专职驾驶员应严格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交通法规,严禁专职驾驶员岗前、岗中喝酒(含酒精饮料)及吃影响驾驶员意识的药物。

3、专职驾驶员若出现身体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时,应及时向调度员报备,调度员不得安排其出车任务并实施出车。

4、车辆调度员应每天查询所有车辆交通违法信息,驾驶人应每周报备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对已满3次及以上未处理的交通违法车辆或驾驶员,调度员不得安排出车。第二条 驾驶员礼仪管理

1、实行车外站立迎候乘客。

2、主动开车门,协助乘客车内就坐,乘客进车时,驾驭人用手遮档车门框,防止乘客撞头。

3、主动帮乘客拿放随身行李,大件物品放置于行李箱前,提醒乘客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勿放置于行李箱中。

4、驾驶人不得接触或代乘客保管他人贵重物品,提醒乘客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5、乘客就坐后,驾驶人主动向乘客提供瓶装饮用水。

6、驾驶人主动礼貌提醒乘客配带安全带。

7、驾驶人主动向乘客介绍拟行车线路,遇道路挤堵时,向征询是否改变行车线路,并按乘客意愿行驶。

8、驾驶人全程应静音(包括手机),非紧急电话不得接听。

9、驾驶人不主动参与乘客谈话,但应礼貌回答乘客问话,对敏感问话驾驶人应礼貌婉转拒绝。

10、驾驶人不得从后视镜中窥视乘客,必要时调整后视镜视角。

11、停车时应主动为乘客开车门,拿行李,并向乘客礼貌致谢送行。

12、驾驶人不得大力关车门,目送乘客离开后方可开车。第五章 监督检查制度

对公车运行实行三级监督检查制度,即驾驶人自检、运营(公服部)部门专检和联合检查。第一条 驾驶员自检 专职驾驶员负责车辆年审(检)、保养程序的日常检查,每日检查所有车辆车况,填写相关车辆日常检查表(台账),详细记录车辆车况、交通违章信息及车辆保洁状况。第二条(公服部)部门专检

部门负责人为公车运营管理第一责任人,部门车辆调度员为车辆运营服务质量专检员,定期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1、每周一次对所有车辆外观及保洁情况进行检查;

2、每周一次检查驾驶人填写的车辆运行日志,车辆维修保养(台账)记录;

3、每周一次对车辆行驶里程与出车单的符合性检查;

4、每周二次对车辆油表是否满足出车要求进行检查,并核对车辆油耗是否异常;

5、每周一次电话回访固定客户单位对车辆服务的意见; 第三条 联合检查

由质检部、综合部、公共服务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每月一次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出具《公车运营月度检查表》并呈报院司领导。

1、检查《车辆运行日志》;

2、检查车辆年审(检)、保养台账;

3、检查车辆维修台账;

4、检查车辆运营审批程序、结算程序;

5、检查车辆实况(如水、电、油、风、灯光、制动、外观、内饰、轮胎及保洁);

6、检查车辆违章处理情况;

7、检查车辆运营工作中客户投诉意见处理情况; 第六章 其他

第一条 由综合部袁济民负责公车运营指标(里程、收益)核实汇总。第二条 由公服部拟报车辆调度员、专职驾驶员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并负责部门内部工作绩效二级检查。

第三条 由质检部增加部门(公车运营管理)一级考核办法,并实施考核。

第五篇: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一、管理运行维护网络工作的基本任务:

1、2、保证全网优质、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种故障。

二、对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

1、牢固树立服务质量意识。网络管理、维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协作处理出现的各种故障。下级要服从上级的领导,逐级汇报,认真负责地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

2、强化管理,标准明确,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定期检查,严格考核。

3、熟悉维护工作对象(包括网络、系统、线路、设备),熟悉维护规程和维护技术指标,操作熟练,技术精通,保障有力。

4、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技术和业务,不断提高维护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

5、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考核。

三、本规程是各级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各职能管理和维护人员应该加强理解,将维护规程落实到工作中去。

四、网络维护人员岗位职责:

1、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指定设备的卫生、温度、外观、接口、连线等,并做设备管理日志记录。

2、定期检查指定设备的运行性能,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

3、之前负责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随时接受和执行设备操作指示。

4、积极提出相关设备维护的合理化建议,并在认可后负责实施。

五、密码管理

系统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密码,注意保密;定期修改密码并符合保密要求,修改后密码及时上报系统管理员。

六、日常维护的定期维护的规定

1、日常维护应在业务空闲时进行,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处理不了的问题,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

2、定期维护一般分为半年检查和一年检查等。设备在定期维护后,应有详细记录。

七、网络设备管理应严格遵循下列原则:1、2、3、所有网络设备严格执行专人负责制。未经相关领导同意,严禁设备维护人员拆卸、调试设备。各有关人员应该相互配合协作,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设备维护操作指示。

八、加强管理,以确保设备的完好。设备完好的主要标准为:

1、2、各类设备的电气和IP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结构完整,部件、备品(备盘)及备份软件齐全,设备清洁。

3、运行正常,使用良好。

九、用户帐号管理

1、主机上的用户帐号应由“安全管理员”用户的帐号在“安全管理员”处存档。

2、“主机管理员”需要在主机上增减用户帐号,需经“安全管理员”同意,并由“安全管理员”记录。

3、“主机管理员”有权在所管辖的机器上增减用户帐号,但要在确保不影响系统安全的前提出下进行。

十、软件包管理

1、“主机管理员”负责本机的软件包的管理和维护;应对本机所安装的软件有详细的清单,包括系统软件的名称、版本,所安装应用软件的名称、版本、功能及安装时间。

2、“主机管理员”在自己管辖的主机上增减软件,需经“安全管理员”同意,并作好记录。

十一、备份管理1、2、每月对系统、邮箱等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备份。备份数据刻盘长期保存。

十二、系统安全管理1、2、3、制定主机用户密码的维护规则。任何帐号生成后,禁止使用缺省密码作力密码使用。密码长度大于6位,且应该上字母(大小写)、符号、数字混合使用。

4、避免使用自己(或亲属、朋友)的姓名、生日等易被他人猜到的信息作为密码,避免使用与自己的用户名相关的信息作为密码。

5、用户要妥善管理自己的帐号/密码,用户的密码严禁被他人使用(若有需求,可在“主机管理员”的同意下开临时帐号)。

6、由于主机用户自己的帐号/密码管理不善,造成系统安全性问题(如口令过于简单,被黑客猜到进入系统),由该密码的所有者负相应的责任。

7、当用户登录主机(输入密码)的时候,应让他人回避,以避免密码泄露。

8、主机用户最少每月修改一次自己的密码;超级用户口令最少每月检查一次,最少2个月修改一次。

下载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信部(5篇)

    工信部:四大方向扶持集成电路(附股) 时间:2014年03月16日 07:30:51 中财网 集成电路今年增速将超去年 工信部近日发布《2013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指出2013年我国集......

    工信部(推荐)

    工信部:抓住关键节点严肃查处"四风"问题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4-26 07:13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 微信 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工信部文件

    1、此次申请资质内部的政策是什么? 答:ISP和IDC资质07年底,08年初停批,此次放开政策原因是政府要对该行业进行一次整合和清理。把一些不正规的公司业务停掉,以便于互联网行业的整......

    工信部审计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修改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计业务委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计业务委托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计中介服务机构备......

    管理中心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胜溪湖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权力运行,防止、纠正违法或不当执法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六权治本”有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办......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贯彻实施与电信业务组织经营管理及网络安全生产实用手册(定稿)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贯彻实施与电信业务组织经营管理及网络安全生产实用手册作 者:才旺成出版社:中国邮政大学出版日期:2009年6月开 本:16开册 数:1册光盘数:0定价:298元优惠......

    20120807 XX电信分公司故障单、网络工单管理办法(试行)

    XX分公司政企故障单和网络工单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应对政企客户市场激烈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通过实施与客户需求、客户价值相匹配的差异化服务,完善内部......

    工信部-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简报2010第23期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来源:中小企业司】 【字号:大 中 小】编者按: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专业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