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应对媒体

时间:2019-05-15 02:5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如何应对媒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如何应对媒体》。

第一篇:谈如何应对媒体

浅谈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和

网络舆情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多发的社会矛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舆论关注,从而引发各类媒体的争相追逐。科学应对自媒体、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党委政府形象,事关我们辖区的社会稳定。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和自媒体时代的应对已经是我们基层干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其能力的高低。如何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网络舆情自媒体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首先要正确的认识网络舆情:近几年发展态势:一是网络舆情数量越来越多。二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以往舆情大多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无所不包,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个人的心理诉求。三是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过去的舆情反映仅在直接参与者和当事人之间流

传,表现形式单一,传播范围窄,影响小。而现在,一旦出现热点舆情,便是各种诉求渠道多管其下,来信来访、纸质媒体、电子网络等铺天盖地,稍有疏忽,一夜之间便可全国闻名。舆情的主要分类:一是民生类。由于重点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增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操作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极易引起群众的关注与讨论,一旦操作不当或不公,阻工、群体集访、越级上访、网络发帖等蜂拥而至。二是涉公类。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对公权力运行、公益性事业和公职人员的言行,特别关注并喜欢炒作。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往往出现“一边倒”的批判。三是公共安全类。由于公共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自然备受人们关注。

二、当前基层干部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存在四种错误思想:一是“封堵”思想。出现比较大的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的时候,我们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坚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对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进行封堵,实行“一概不许公开,一律不准采访”的蛮横办法,拒群众与媒体于事外。或者是对媒体摆起“鸿门宴”,拿出“封口费”,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无论何种方式,许多事情不仅没有湮灭于“封口费”和“封口酒”里,相反事情越

封越散,越堵越大,最终见诸于网络,刊发于报端。二是“躲逃”思想。有的领导干部在出现大的舆情时候,特别是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信奉“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群众和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虽然躲避了一时责任,但把事情拖大了,也拖坏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三是“敷衍”思想。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负面的报道,对于舆情,有的领导干部采用敷衍塞责的办法,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偶有回应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即使采取了一些调查和应对措施,但也失之于慢。四是“欺瞒”思想。对于辖区内和单位上发生的负面事件或责任事故,有的领导干部抱着侥幸心理,对媒体不敢讲真话、实话,心想蒙骗过关,求得所谓的“稳定”,殊不知,一旦事实真相曝光,反而给工作造成更大的被动,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自然很多,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干部工作上的不扎实导致舆情应对的被动。一方面,有的干部实心服务不多。对于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所愿、所急所求,重视关注不够,作风飘浮,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甚少。另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素养,语言行为不检点。有的经常酒馆进、舞厅出,出口成“脏”。有的由于平时学习不够,政策不平低,应对媒体时在言语上缺少沟通技巧,笨嘴拙舌,甚至被人抓住话柄。

第二、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形成舆情的不断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要求参与民主政治、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加上诉求渠道的日益增多,特别是新兴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因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并积极参与其中,诉求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注,从而增加了各类舆情的涌现.第三、社会矛盾复杂容易激发舆情事件的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公众对公权力出现不信任感,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一些公众热衷于炒作社会阴暗面,对伦理道德丧失、官员行为失当等个案分外在意,不依不饶。这些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心态的放大效应,很小的一个事件都容易引发民众的情感共振。人们拿着放大镜的心态剖析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当他们发现事情似乎按照他们所担忧的方向发展时,便以极端的方式爆发,从而制造一个又一个吸引眼球的热点舆情事件。

第四、个别媒体的炒作报道推动舆情的随意性。当前,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都想挖得独家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抢第一时间发稿,以获得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以求得大量的广告投放。此时,新闻核实只是走过场,并且

往往没有时间进行核实,结果不严肃的消息、不准确的新闻增多。有的媒体甚至不惜捕风捉影、不计社会后果,制造所谓的“新闻”。另外,个别媒体记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以挖掘“负面新闻”为主营,抓住单位领导求稳怕乱思想,大肆收取“封口费”。

三、全面提高基层干部舆情应对水平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舆情应对工作的复杂性。目前,人们的舆情表达不仅仅通过新闻媒体和信访等传统渠道,更多的借助网络。互联网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由于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人们舆情表达更直接、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传播速度更快捷。同时由于它的隐匿性,使得各种新闻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这些都使得舆情应对工作显得特别复杂。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舆情应对不当的危害性。我们在应对各种舆情中,如消极被动,反应迟缓,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民众不满情绪,扩大社会矛盾,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2、制度建设是关键。一是抓好舆情应对的队伍建设。要建立舆情应对的骨干队伍。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文字功底强、熟悉新闻媒体工作的干部,负责各种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监控,并在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负责网上发帖、跟帖、回复和撰写发表网评文章等,及时开展正面引

导。二是加强舆论平台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好主流舆论平台,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论坛等渠道,及时发布正面信息,使政府在舆论场中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三是建立新闻发布机制。明确发言人,针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阶段性成果和显著成就,涉及民生等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并需要正面回答的热点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等方面内容,适时发布,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四是制定舆情应对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舆情事件,制定详细的舆情应急预案,从媒体应对、事件处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并组织专门的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演练。

3、把握原则是保证。正确应对各类舆情,关键还是要提高领导干部舆情应对的能力,要在应对舆情时遵循五大原则。一是第一时间原则。就是在重大舆情出现后,要迅速核清事实,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不能等有了最终结果再反馈,要先说事实,慎说原因,要边处理边报道,不断跟进发布,抢占舆论先机,做到“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二是公开透明原则。流言始于封锁,谎言止于公开。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能达到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遮遮掩掩,隐瞒欺骗,可能带来难以控制舆情审判。三是坦诚原则。在说明情况时要有诚意,必要时致以歉意,不回避问题和错误,敢于负责任,特别是能正确面对和回应负面的报道和谣言,不说谎。四是口径一致原则。在面对媒

体和公众时,应由指定的发言人统一对外表态,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表态要做到事先准备充足,力求科学严谨,避免互相矛盾,确保形成有效的对外沟通渠道。其他人员应该回避擅自对媒体和公众乱表态。五是留有余地原则。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话不要说得绝对,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度承诺。尽量不要首先就让一把手出来面对媒体,否则会有陷入舆论被动的危险。

4、信守宗旨是根本。真正做好舆情应对,最根本还是要从源头减少舆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切实履行“执政为民”的理念,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注重收集民意,扎扎实实为民办事。另一方面要在政务上做到公开、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公平、公正,自觉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篇:谈如何应对媒体

基层领导干部急需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多发的社会矛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舆论关注,从而引发各类媒体的争相追逐。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事关党委政府形象,事关社会稳定。舆情应对能力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舆情应对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其执政能力的高低。如何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是摆在广大基层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桃江县舆情应对现状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1、桃江县舆情的发展态势:一是舆情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2001年―2008年,全县群众信访、媒体与网络报道等各类舆情共1500多件,其中群众上访占舆情总数的60%。仅2009年以来,我县各类舆情已突破1000件,网络舆情达40%以上。二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以往舆情大多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无所不包,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个人的心理诉求。三是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过去的舆情反映仅在直接参与者和当事人之间流传,表现形式单一,传播范围窄,影响小。而现在,一旦出现热点舆情,便是各种诉求渠道多管其下,来信来访、纸质媒体、电子网络等铺天盖地,稍有疏忽,一夜之间便可全国闻名。

2、桃江县舆情的主要分类:一是民生类。由于桃花江核电站、白竹洲水电站、桃马公路、经济开发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增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操作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极易引起群众的关注与讨论,一旦操作不当或不公,阻工、群体集访、越级上访、网络发帖等蜂拥而至。今年9月,桃江县某镇群众因挖沙船昼夜施工,一百多群众以影响其休息,并危及到部分河岸房屋的安全为由,打着横幅集访两次。另外,交通、就医就学、突发事故以及群众涉法涉诉个案等同样也是引起群众关注的重点。县城一小学因场地狭窄,学生众多,每个班有90多人上课,有人便以“如此拥挤的学校谁来管”为题在网上大肆炒作。据初步统计,诸如此类的民生类舆情占到了舆情总数的60%。二是涉公类。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对公权力运行、公益性事业和公职人员的言行,特别关注并喜欢炒作。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往往出现“一边倒”的批判。去年大年三十,桃江县某镇的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因交警没有及时赶到现场,导致事故双方不满,把矛头一致对准公安交警,在网上出现“桃江交警如此执法”的贴子。三是公共安全类。由于公共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自然备受人们关注。今年8月,一网民以“谁来救救这条河”为题,将溯溪河环境污染的大量照片晒到《红网》论坛,随即引发广大网民跟贴,虽然镇政府、县环保局进行了回复说明,但依然疑声不断。早几年出现的西瓜注射艾滋病病人血液和柑橘内含有钩虫的谣传,导

致群众人心惶惶,大量西瓜和柑橘滞销。

3、桃江县舆情应对成功经验。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类舆情,桃江县的各级各部门在应对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舆情应对知识的学习,把舆情应对知识纳入学习中心组的必学内容。2010年9月,县委举办第三期《桃江讲坛》,全县副科级以上党政干部集体学习了“怎样与媒体沟通”的知识,并举办了新闻发布演练会。学会运用网络平台应对舆情,开设了“县长热线”、“党风廉政舆情在线”、“荐贤直通车”等网络平台,直接与网民沟通。敢于直面应对舆情,出现各种舆情时,领导干部不是畏畏缩缩,而是能在第一时间出现,正视舆情。二是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在出现舆情时,各相关部门均能与县委宣传部联系,与之形成统一的整体,明确专门的发言人,统一回复口径,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减少了应对的无序和杂音。三是与媒体的关系融洽。大部分单位能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发挥了媒体的正面引导,推动工作的功能。主动邀请省、市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互动关系。今年9月8日下午,狮子山小学和桥头河学校几十名学生突发疾病,到9月13日,发病学生达到200多人。事件出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黄进良同志迅速作出指示,并成立以汤瑞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了治疗预防措施,教育、卫生、药监等部门紧密配合,组织专家会诊,及时查清病因,拿出治疗方案。县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应对舆情,及时在桃江电视台、桃江公众信息网公布疾病诊治情况及防治处置措施,县教育局向学生家长发布《告学生家长公开信》。到9月30日,患病学生已全部病愈出院。该事件的处理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媒体负面炒作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促进了事件的成功处置,树立了党委政府公开透明、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当前基层领导干部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桃江县各级各部门在应对舆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在舆情应对时存在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存在四种错误思想:一是“封堵”思想。出现比较大的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的时候,我们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坚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对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进行封堵,实行“一概不许公开,一律不准采访”的蛮横办法,拒群众与媒体于事外。或者是对媒体摆起“鸿门宴”,拿出“封口费”,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无论何种方式,许多事情不仅没有湮灭于“封口费”和“封口酒”里,相反事情越封越散,越堵越大,最终见诸于网络,刊发于报端。今年7月,桃江县某镇一企业因排放污水,省内某媒体两记者接到举报后进行采访,当地的分管领导不是责令整改,却是“出谋划策”要企业拿出了“封口费”,报纸虽然没刊登,但讨要“封口费”的人却是接踵而至。二是“躲逃”思想。有的领导干部在出现大的舆情时候,特别是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信奉“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群众和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虽然躲避了一时责任,但把事情拖大了,也拖坏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前年,某镇两名学生被火车轧死后,某个省级媒体对分管的领导进行采访时,这一分管领导躲进厕所与记者捉迷藏,记者们则玩起了“围堵门”,最终成为了人们的笑料。三是“敷衍”思想。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负面的报道,对于舆情,有的领导干部采用敷衍塞责的办法,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偶有回应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即使采取了一些调查和应对措施,但也失之于慢。四是“欺瞒”思想。对于辖区内和单位上发生的负面事件或责任事故,有的领导干部抱着侥幸心理,对媒体不敢讲真话、实话,心想蒙骗过关,求得所谓的“稳定”,殊不知,一旦事实真相曝光,反而给工作造成更大的被动,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自然很多,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基层领导工作上的不扎实导致舆情应对的被动。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实心服务不多。对于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所愿、所急所求,重视关注不够,作风飘浮,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甚少。另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素养,语言行为不检点。有的经常酒馆进、舞厅出,出口成“脏”。有的由于平时学习不够,政策不平低,应对媒体时在言语上缺少沟通技巧,笨嘴拙舌,甚至被人抓住话柄。郑州市规划局一副局长在应对媒体时慌不择言,“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就被媒体抓住在网上大肆炒作。

第二、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形成舆情的不断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要求参与民主政治、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加上诉求渠道的日益增多,特别是新兴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因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并积极参与其中,诉求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注,从而增加了各类舆情的涌现.第三、社会矛盾复杂容易激发舆情事件的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公众对公权力出现不信任感,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一些公众热衷于炒作社会阴暗面,对伦理道德丧失、官员行为失当等个案分外在意,不依不饶。这些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心态的放大效应,很小的一个事件都容易引发民众的情感共振。人们拿着放大镜的心态剖析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当他们发现事情似乎按照他们所担忧的方向发展时,便以极端的方式爆发,从而制造一个又一个吸引眼球的热点舆情事件。

第四、个别媒体的炒作报道推动舆情的随意性。当前,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都想挖得独家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抢第一时间发稿,以获得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以求得大量的广告投放。此时,新闻核实只是走过场,并且往往没有时间进行核实,结果不严肃的消息、不准确的新闻增多。有的媒体甚至不惜捕风捉影、不计社会后果,制造所谓的“新闻”。如陕西的“华南虎事件”。另外,个别媒体记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以挖掘“负面新闻”为主营,抓住单位领导求稳怕乱思想,大肆收取“封口费”。去年11月8日,省内一媒体记者到我县某县属中学采访时,发现有违规行为,便以“曝光”相要挟,收取所谓的“新闻宣传费”,被县委宣传部发现和及时制止。

三、全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舆情应对水平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舆情应对工作的复杂性。目前,人们的舆情表达不仅仅通过新闻媒体和信访等传统渠道,更多的借助网络。互联

网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由于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人们舆情表达更直接、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传播速度更快捷。同时由于它的隐匿性,使得各种新闻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这些都使得舆情应对工作显得特别复杂。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舆情应对不当的危害性。我们在应对各种舆情中,如消极被动,反应迟缓,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民众不满情绪,扩大社会矛盾,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如果这些不良舆情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将直接破坏我们良好的政治经济生活秩序,甚至诱发大的**,如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严重打砸抢事件,给各级领导在舆情应对方面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2、制度建设是关键。一是抓好舆情应对的队伍建设。要建立舆情应对的骨干队伍。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文字功底强、熟悉新闻媒体工作的干部,负责各种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监控,并在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负责网上发帖、跟帖、回复和撰写发表网评文章等,及时开展正面引导。要加强领导干部舆情应对知识培训,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开设舆情应对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定期对全县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应对舆情的能力。聘请舆情应对专家担任县委、县政府的媒体危机公关顾问。在发生突发事件、出现舆论危机时,为事件的应对处置提供建议意见,以减少舆情应对时不必要的失误。二是加强舆论平台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好主流舆论平台,认真办好县电视台、《桃江通讯》和桃江公众信息网等主流媒体,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论坛等渠道,及时发布正面信息,使政府在舆论场中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三是建立新闻发布机制。明确县委、县政府新闻发言人,针对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阶段性成果和显著成就,涉及民生等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并需要正面回答的热点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等方面内容,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四是制定舆情应对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舆情事件,制定详细的舆情应急预案,从媒体应对、事件处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并组织专门的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演练。五是建立舆情考核机制。要把各单位舆情应对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实行量化考核。

3、把握原则是保证。正确应对各类舆情,关键还是要提高领导干部舆情应对的能力,要在应对舆情时遵循五大原则。一是第一时间原则。就是在重大舆情出现后,要迅速核清事实,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不能等有了最终结果再反馈,要先说事实,慎说原因,要边处理边报道,不断跟进发布,抢占舆论先机,做到“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二是公开透明原则。流言始于封锁,谎言止于公开。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能达到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遮遮掩掩,隐瞒欺骗,可能带来难以控制舆情审判。三是坦诚原则。在说明情况时要有诚意,必要时致以歉意,不回避问题和错误,敢于负责任,特别是能正确面对和回应负面的报道和谣言,不说谎。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因为情况未核实,就仓促发布了虚假的消息,即使事后发现了问题,却缺乏坦诚的态度,不愿更正,企图硬扛到底,其结果是有关人员被撤职和解除公职。四是口径一致原则。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应由新闻发言人或指定的发言人统一对外表态,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表态要做到事先准备充足,力求科学严谨,避免互相矛盾,确保形成有效的对外沟通渠道。其他人员应该回避擅自对媒体和公众乱表态。五是留有余地原则。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话不要说得绝对,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度

承诺。尽量不要首先就让一把手出来面对媒体,否则会有陷入舆论被动的危险。

4、信守宗旨是根本。真正做好舆情应对,最根本还是要从源头减少舆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切实履行“执政为民”的理念,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注重收集民意,扎扎实实为民办事。另一方面要在政务上做到公开、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公平、公正,自觉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作者系益阳桃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第三篇:媒体应对应急预案

媒体应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加强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有效地维护公司形象。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事件的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

三、工作原则:

根据要求,新闻媒体采访的应急处理,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员工未经授权不得接受任何与事件相关的采访。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四、信息收集与发布: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应快速、详细、准确。由事件发生地主要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分管主管报告,同时告知上级领导。经研究判断后,形成统一口径,由上级领导授权、确定信息发布人,并在第一时间以适当方式作出回应。

五、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刻启动《媒体应对应急预案》。

1.沉着、冷静应对,迅速、果断采取措施,阻止突发事 件进一步扩大;

2.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加强现场巡逻;

4.事件发生地负责人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稳定员工情绪,教育员工不要乱发议论,把握说话技巧。遇到自己的知识盲点,不瞎说,不逞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对事件不利的信息;

5.事件发生地要加强值班,接到新闻媒体人员打来的电话,要询问对方所在的单位、姓名与联系电话,查明意图,并立即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

6.值班人员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要有礼貌地验明证件,登记姓名,并向突发事件新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

7.对打电话要求前来采访和已经来到事件发生地的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请他们拨打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电话。

六、必须以维护公司和广大员工的权益为前提,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使处置应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员工的危机教育,只有危机意识成为了全员的共同意识才能有效化解危机。

七、任何负面事件背后都有新闻危机,特别是关于公共卫生,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涉及到公共利益与社会安全的事件。在各项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按章依法行事,防止出现意外。加强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执行,防止出现被媒体炒作的素材。

八、责任与奖惩:

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应对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九、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上海锦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西交蓄车场管理处2012年8月1日

第四篇: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万明义

【摘要】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应对媒体的基本原则、方法技巧和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对媒体

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公开,使人们更容易地获得各种政务信息。如何应对媒体、如何引导舆论,已经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人曾有一句话,一言可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大众传媒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但实际它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从与媒体的相处中,学习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理性的、艺术地对待媒体。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能树立起亲民、透明、开明的政府形象。

1.应对媒体的基本原则

1.1〒尊重媒体,要用坦诚的态度去应对媒体。其一是对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无论国内国外、高层低层,都免不了要碰到媒体的场合,回避和抵触解决不了问题,关注负面事件是人的本性,追逐负面新闻是媒体的本性,无论哪里都一样,连国家领导人都会经常碰到和媒体较量的场合。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求和询问问题时,要作出快速响应,一方面,给予积极回应,安排采访,了解核实情况,予以答复。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接受采访或没有明确口径予以答复,也要及时告知媒体,这样也是一种回应。其二是要诚信、负责,不要耍弄、迎合媒体。领导干部的诚信代表和展示政府或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其言行代表政府,不要以打发记者“纠缠”的态度来对待媒体、耍弄媒体。应对媒体要诚信公开,不说谎,不猜测,不推测,不发表个人观点。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来采访负面影响的记者。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同时如何通过舆论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它可以检验政府的应急能力。处理的好,就可以在公众中树立高效、勤政的政府形象,更能够寻找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活力。

1.2〒前后一致,信息清晰。回答媒体采访,要认真准备回复口径,不要轻易和草率表态。口径要前后一致,简练清晰,表明立场、态度,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楚。有些口径则要简要介绍事情的经过、处理的情况及政府的态度,内容要具体,并有一定的信息量。

1.3〒谈吐、着装要注意形象。在谈吐上,尽量用白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术语和更多的抽象数据,尽量把一些数据变成一些形象的话语;不要用长的句子,尽量直奔主题;一定要言之有物,讲真话,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要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不要兜圈子打瓜皮,不讲官话,套话;语速要适中,口齿清晰,语调富于变化;接收广播电视采访时,尤其是电视采访时,应该视同在聊天,和记者在同一屋子谈话时,不要大喊大叫;在举止上,首先坐姿要端正,自然,放松,再放松,不能心不在焉,也不能过于低调。眼神对着镜头,不要故作姿态过于放松。站立时要自然站立,并恰当地使用手势,要生动活泼,不要呆若木鸡。面部表情要因题而议,恰如其分,不要千篇一律。要恰当地注视,要诚恳,切忌扑簌迷离,要自然亲切,切忌摇曳不定。也可适当与采访者的适当交谈;在着装上,接受采访或出席重要活动时切忌浅色、黑色和褐色西服,比较适合的是蓝色和灰色西服;切忌正装白袜子;切忌西服正装套羊毛衫;切忌皮带上有东西,如钥匙、手机等;尽量不要佩戴水晶眼镜,特别是有色眼镜和变色眼镜;衬衣尽量是浅色的或宽纹的,不要穿深于领带的衬衣,领口要恰到好处,领带要系到腰带下面一点正好。女士切忌穿面料过于花哨的服装,而且首饰挂件不要佩戴太多。

2.应对媒体的方法与技巧

应对媒体,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永远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说“无可奉告”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如何抓住一切机会将你手头的信息巧妙地告诉记者。

1、如何回答敏感问题。可使用以下方法:

利用搭桥法:

我们不赞成……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不是……”,“请允许我来解释一下……”(搭桥)

“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

“我不会对此妄加猜测……您应当关注的是……”(搭桥)

使用“桥接法”重申重点:

“真正的问题是……”

“着重强调的是……”

“更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一点是……”

“这是较重大问题的一个方面……”

“诚如所言,除此之外还有……”

“在弄明真相之前谈论为时过早,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

“我对此没有把握,但我所知道的是……”

“我们可以从这样的视角来看……”

“这让我想起……”

“让我强调一下……”

“人们对此可能有某种误解,但真相是……”

有效强调法:

“要切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今天谈了许多问题,我想,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请允许我再明确一点……”

“如果说我们要重视一点的话……”

重复法:

不断重复你的要点;选择恰当的内容,不断重复它们;在采访中,集中宣扬你最想表达的信息;当主持人把问题引向其他问题时,你要把采访拉到你想说明的核心信息,回到开头重申的主旨信息。

2、如何应对负面新闻。一要争取主动,为我所用。面对负面新闻,做到不回避、不掩饰,应对不应付,主动不被动。要学会与媒体沟通,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应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局面,摆脱被动。二要诚信公开,敢于面对。要尽快公开事实真相,客观分析其中的原因,争取公众的谅解和支持。对一些符合事实,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监督报道,要虚心接受,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勇于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三要把握时机,化危机为机遇。要通过媒体告诉公众政府努力和所为,告诉公众政府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

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

首先,对媒体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媒体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

其次,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在媒体眼中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对媒体的影响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说话才有底气,讲话才有分量,媒体和公众才能信服,才能推动实际工作。

第三、要注意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

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多地要求领导干部的行为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媒体的采访和监督,既是领导干部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又是领导干部展现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要恰当地

应对媒体,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能审时度势,对事件性质迅速做出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第四、要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原则和技巧。一是要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拒绝,不回避,不隐瞒。二是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三是要遵循主动的原则,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同时要及时主动地发布正确的信息。四是要把握分寸,遵循适度的原则。五是要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的媒体形象。

第五篇:大型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

大型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

大型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

某国有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适应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主动应对媒体对事件的关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化企业危机为转机。

编制依据

根据中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国资委企事业单位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国资党发[]17号文件、《市化轻公司重特

大事件应急预案》、《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塑件化工厂党政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分类分级 分类

工业生产事件

工业生产事件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线泄露、放射性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自然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事件主要包括破坏性地震、洪汛灾害和气象灾害等。环境事件。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分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安全评价结果,塑件化工厂将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适用范围 本预案在《市化轻公司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和《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框架内实行,适用于涉及塑件化工厂发生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工作。工作原则

有效的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时间原则

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即抢占制高点,先入为主。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不求全,但求快,且要准。突发事件的突发性要求突发事件处理必须迅速有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伴随着大众媒体的介入,会立即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必须快速反应,各单位必须立即向

媒体应对办公室报告情况,以便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地避免各种谣言的出现,防止突发事件的扩大化,加快重塑企业形象的进程。

全局利益优先原则

在应对媒体对事件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和把握好国家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护企业形象和降低企业损失为目标。口径一致原则。

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企业只能以一个声音对外,以确保宣传口径一致,不出现矛盾或存在差异。满足基本需要原则

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六个基本要素,即“五个w一个h”。这些都是记者和公众最关心的,由于时效等原因,不可能一次披露所有的信息,但要最简明扼要地把几个基本情况讲清楚。滚动发布原则

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有了进一步的信息,滚动发布,不

断发布最新情况,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的信息要立即纠正,保持企业是信息最权威发布者的地位。以我为主原则

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过分炒作往往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只介绍事情的基本情况,企业认为应该对公众的提醒,而不一定要披露具体细节。在告诉公众基本事实的同时,一定要告诉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安定人心,体现负责任企业的形象。应对体系

公司级应对体系 媒体的日常公关:由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社会主流媒体进行日常公关,加强日常联系,及时沟通新闻线索,报告新闻事件,增进媒体感情,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媒体应对前期准备。媒体的采访接待:由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媒体接待工作,主要负责向媒体提供由公司审议通过的新闻稿,有必要时通过新闻发言人向新闻单位说明发稿

要求,掌握报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事后统计评估:包括各类媒体的性质,覆盖面,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各类媒体对事件的发稿量,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评价和反应。设立基础资料库:资料库包括塑件化工厂的介绍,各生产装置的规模、产品、装置的挥发物、装置有毒有害物体明细等。各单位根据《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列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明细向厂党委宣传部提供以上基础数据。

各单位应对体系

各单位应根据厂应对预案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报告程序,确定事件报告人和报告人具体职责,并报厂宣传部备案。各车间应对体系 确保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信息快速上报到指定部门。

2、组织体系 领导机构:

根据塑件化工厂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实际,成立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领导小组,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做到管理的有序、有力、高效,发挥整体协调能力。领导小组由厂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宣传的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

办事机构:由厂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安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保卫武装部、行政管理部、塑件化工厂电视台、厂报编辑部、事件责任部门和事发单位等成立媒体应对办公室,办公室常设机构设在厂党委宣传部。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厂办公室:统一协调内部各部门,传递领导指示;沟通上级有关部门,落实接待媒体记者的场所等。

党委办公室:与厂办公室一道协调各方,传递领导指示。党委宣传部:沟通上级新闻管理部门寻

求支持,收集分析新闻信息,商定新闻发布口径,接待媒体记者采访,协调内部报道事宜,进行与新闻事务有关的善后处理工作,必要时进行新闻发布。安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沟通上级安全环保监督部门,及时传递事件信息,商定新闻发布口径。保卫武装部:沟通公安部门,做好现场的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在事故状态下,派员在警戒区内巡逻,劝阻擅自入内的记者离开警戒区,以保证记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行政管理部:和医疗卫生部门沟通,统一对外问询口径,报厂媒体应对办公室统一发布。厂电视台、厂报编辑部:组成应急资料拍摄小组,做好事件资料的现场采制及事后整理、保存工作,适时对事件进行报道。

事件责任部门和事发单位:及时并动态传递事件信息,商定新闻发布口径,了解职工心态,加强内部控制,在厂保卫

武装部的指导下,做好现场的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做好现场记者接待等相关工作。

工作机构: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办公室根据事件性质分设各专业机构,由各部门根据分管工作围绕媒体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权威咨询,以方便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专家组

根据事件的性质在厂范围内就媒体关注的话题,提供技术咨询。厂建立各专业人才库,名单由各专业处室提供。

3、运行机制

事前公关:建立主流媒体定期走访机制,在厂预算考虑公关费用。建立定期电话交流公关机制,适时向主流媒体通报新闻线索,不定期组织和策划新闻事件,吸引媒体报道,并以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信息发布:根据事件等级,由塑件化工厂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商定的对外发布口径后,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对

外发布信息。如需要由市化轻公司或市政府发布的信息由塑件化工厂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上报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国资委宣传处,由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或市政府统一对外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外发布信息。应急处理 信息报告

当发生特大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厂媒体应对办公室,塑件化工厂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国资委宣传处报告。

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机关各职能部门、相关机构及各单位应按照《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得到相关信息后,立即向媒体应对办公室提供相关情况,以便及时掌握事件发生的动态,应对媒体可能想了解的情况。应急响应

在接到厂应急指挥中心或各单位信息员报告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后,厂媒体应对办公室,应立即启动应对预案,并报

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媒体统计

媒体统计应包括事件发生时和事件发生后,参与采访报道的新闻单位的数量、各媒体的发稿数量及体裁、到现场采访的记者人数、媒体的性质、有无境外媒体。

调查与评估

采取各种方式调查媒体和公众对此次事件的反映和评价,总结应对方案的成败,评估事件的影响,策划另外的新闻事件弥补因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降低公众和媒体对事件发生后对厂形成的看法,重新塑造或扭转厂的外部形象。

4、监督管理

预案演练:本预案演练应纳入到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可在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同步进行,媒体应对办公室不单独组织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

厂媒体应对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通

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预案进行广泛宣传,要做到人人皆知。要根据本预案及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培训,培训和演练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宣传部要做好事前计划。责任和奖惩

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工作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对在媒体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特大事件重要情况或应对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要按照塑件化工厂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附则

本预案由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制定,厂媒体应对办公室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年把八月六日

下载谈如何应对媒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如何应对媒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艺术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艺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用越来越强大。再加之社会转型期人......

    某国有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

    1、总则1.1 编制目的 为适应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主动应对媒体对事件的关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化企业危机为转机。1.2 编制......

    浅谈如何提高媒体应对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媒体应对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有了互联网、有了微博以后,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成了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别人可以通过......

    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

    文章标题: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首先推荐几本书:1、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莫理斯,《从容面对媒体》,这本书从微观里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如何了解和把握媒体、......

    互联网条件条件下如何应对媒体

    互联网条件下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新闻媒体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我叫朱学英,今天,我讲的专题是《互联网条件下,领导干部如何应对新闻媒体》。(点到第二页) 随着互联网技......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一) 主讲人:董关鹏 正文: 我们今天讲一下如何面对媒体与工作。今天讲这个话题,我将锁定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叫突发事件的应对,一个叫媒体关系的管理。突......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培训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培训 培训讲师:谭小芳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对象: 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公关部经理、企业企划部主管及各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等。 培训收益: 1、危机预警从理念变革......

    也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意见和见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普通百姓对此事有何想法呢?借机谈点肤浅见解。前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