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讲 现代日本文学
第三讲 教案
一、授课时间:2009年10月24日
二、授课类型:理论课
三、授课题目:现当代日本文学
四、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现当代日本文学的学习,掌握其基本内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1、川端康城及其《雪国》
七、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讲 现当代日本文学
一般来说,日本现代文学的起点是1923年,以关东大地震为界。1924-1934年间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时期。1924年6月青野季吉、小牧近江、金子洋文等13人创办的《文艺战线》,并公开宣布建立“立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艺术方面的共同战线”。1925年12月成立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经过多次分裂和组合,1928年成立了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即“纳普”),并创建机关报《战旗》,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形成高潮。在“纳普”时期,出现了许多作家和理论家。其中,藏原惟人(1902-1991)就的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小林多喜二(1903-1933)就是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1928)、《蟹工船》(1929)、《为党生活的人》(1933)。此外,还有平林太子(1905-1972)的《来自糖厂》(1928)、德永直(1899-1958)的《没有太阳的街》(1929),以及叶山嘉树(1894-1945)、黑岛传治(1898-1943)、中野重治(1902-1979)和宫本百合子(1899-1951)等人的创作,表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获得全面丰收。然而二站前夕,日本政府对无产阶级文学进行了疯狂镇压,许多作家被迫转向。1934年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宣布解散,从此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进入低谷。
1923年大地震后,日本文坛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新感觉派”。1924年由横光利一(1898-1946)、川端康成(1899-1972)、中河与一(197-1994)和片冈铁兵(1894-1944)等14名作家在菊池宽支持下创办同仁杂志《文艺时代》。当时日本著名评论家千叶龟雄对了该杂志后说道:“我觉得《文艺时代》派的人们具有的感觉比以前出现的不管什么样的自我感觉艺术来,是更新的、在语汇和诗以及节奏的感觉中生存的感觉。”新感觉由此得名。该派开创了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其主要理论家有川端康成和横光利一。他们反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写实手法,强调以新的感觉和新的技巧对现实做精美的加工。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办。于是该派作家开始分道扬镳。有的加入无产阶级文学的行列;有的成了“新兴艺术派”发起人。1931年新兴艺术派又分为“新心理主义”和“新社会派”。这些流派的形成为日本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923年前后,日本现代诗坛出现了新的诗歌运动。该运动由于深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因此被称为新锋派诗歌运动。其主要表现为:有冈本润(1901-1978)和小野十三郎(1903-)创办的具有无政府主义式的杂志《红与黑》;1924年由高桥新吉(1901-1987)等人创办了《亚》推行达达主义。1928年由春山行夫等主编《诗和诗论》注重新精神的诗作。与此同时,日本诗坛也出现以中野重治(1902-1979)、小熊秀雄(1902-1940)等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运动。这样一来,在日本形成了无产阶级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相对待的局面。1923年后,小山内熏(1881-1928)和土方与志(1898-1959)为日本现代戏剧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不久,日本剧坛出现了以村山知义(1901-1977)和前田是也(1904-)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戏剧。
二次前夕,日本文坛出现了“文艺复兴”的现象。所谓文艺复兴是指从无产阶级文学向纯文学的转向。1933年文艺春秋杂志社召开了“文艺复兴座谈会”。复兴首先表现在大作家们的文学创作上。如永井荷风的《向日葵花》(1934)、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1933)、德田秋声的《勋章》(1935)等等。与此同时,青年作家也加入此行列。如石川达三(1905-1985)的《苍氓》(1935)、石川淳(1899-1987)的《普贤》(1936)等等。不久,“文艺复兴”运动就被“日本浪漫派”和“国策文学”等取代。1935年《日本浪漫派》杂志创刊。代表人物有保田与重郎(1910-1981)、左藤春夫(1892-1964)等。该派主张借用日本传统文学和古典审美来宣扬“日本精神”和“民主主义”。“七七“事变后,日本国内为鼓吹战争,美化战争,日本政府先后组织了“大陆开拓文艺恳谈会”、“经国文艺会”等,要求文学创作应该服务于战争。可以说,这一时期日本除了少数作家没有涉及政治外,大部分都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
二战结束后,日本文坛出现了新的局面。1946年由德永直、宫本百合子、秋田雨雀等组建了新日本文学会。该会以民主主义文学为基础。这时期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宫本百合子的《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静静的群山》(1949-1954)等。1946年至1950年日本第一战后派与第二战后派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作家有第一批战后派有野间宏(1915-1991)、椎名麟三(1911-1973)、梅崎春生(1915-1965)等;第二批战后派作家,如岛尾敏雄(1910-1986)、安部公房(1924-1993)、三岛由纪夫(1925-1970)等。与此同时,日本文坛还出现了无赖派和其他流派。他们反抗权威,以自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时代的看法。如太宰治(1909-1948)的《斜阳》(1947)、尾崎一雄(1899-1983)的《虫子的二三事》(1948)、丹羽文雄(1904-)的《讨人嫌的年龄》(1947)、舟桥圣一(1904-1976)的《雪夫人的绘图》(1948)、高见顺(1907-1948)的《在我的心底》(1947)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50年代起,安冈章太郎(1920-)、吉行淳之介(1920-)等第三批新人开始登场。他们的小说以朝鲜战争和日本军需经济为背景,以私小说的风格开展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随着石原慎太郎(1932-)、开高健(1930-)、大江健三郎(1935-)的知名,昭和三十年代派开始出现。石原慎太郎的小说《太阳的季节》(1955)表现太阳族年青人的新道德观念。大江健三郎对个人和人类不幸的关注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和《核时代的想像力》(1970)等小说中反复出现。新的观念和独特的文体受到读者的欢迎。1955年是日本文学史具有意义的一年。与此相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文坛出现了“第三代新人派”。他们主张以个人角度表现时代。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安冈章太郎(1920-)的《花祭》(1962)、吉行淳之介(1924-1994)的《阴暗的节日》(1961)、阿川弘之(1920-)的《云之墓》(1965)、远藤周作(1923-1996)的《海和毒药》(1957)、大江健三郎(1935-)的《个人体验》(1964)等。
《雪国》
川端康成是日本一位久负盛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中短篇小说。早期作品有《伊豆的舞女》(1926)、《母亲的初恋》(1940)等。这些作品大多描写艺妓、舞女等下层女子,表现她们的不幸和纯洁的爱情,流露出作者深深的同情。战后,他继续早期创作的道路,写出了《舞女》(1951)、《名人》(1954)等作品,但同时也创作了表现唯美—颓废思想的作品,如《千鹤》(1949-1954)、《山之音》(1954)、《睡美人》(1962)、《一只胳膊》(1964)等。由于他以敏锐的感觉,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荣获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其中篇小说《雪国》(1937)就是他三部获奖作品之一,日本现代文学评论家伊藤整认为该小说是“川端康成达到其顶点的现代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的确,这部小说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是川氏的集大成者。换句话说,小说不仅反映了川端康成对美的执著追求,还体现了他浓郁的虚无主义思想。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这是《雪国》的开篇句子。该句不仅暗示了时间的转换,即由现实世界转化为虚无世界,而且它还将读者引入一个由川端康成精心营造的纯洁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冷清的虚无、幽暗的群山、皎洁的月光、流动的夜景、飞雪的穹宇、飘浮的雪花、多姿的红叶以及透明的银河,无不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或许,只有在这样的世界里,才能演绎出岛村、驹子以及叶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
《雪国》的人物不多,共四个。然而这四个人物却集中表现了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思想。总体来看,岛村是一位空虚无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住在东京的一个商业区,家境较殷实,因而能够坐吃家产、无所事事。岛村生活态度中的虚无主义思想十分明显。行动上,他颓废堕落;思想上,他充满幻想。他将现实的一切都看成“徒劳无益”,因而在他眼里,只有沉浸在非现实的幻想中才能感到一种虚无的魅力,进而才能真正理解生活。他不辞辛苦地登山就是如此。可以说,岛村冷漠的虚无主义思想支配了他的全部生活方式和整个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弥补精神的极度空虚,他时常寻花问柳。不过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摆脱空虚的束缚,相反还加重了他的精神苦痛。他从来不看西方舞蹈,却热衷于“凭借西方印刷品来写西方舞蹈的文章”,其目的是为了寻求轻松;他到雪国寻觅消遣,表面看来是为了“唤回失去的真诚”,其实是在空虚的自我表现中寻求寄托,以求“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安慰”。都市生活让岛村觉得乏味,于是他孤身来到雪国,遇见了驹子和叶子。起初,他摆出一幅正人君子的样子,大谈要与驹子“正正经经的交朋友”,决不打她的主意。可是他心里却时常想着“自己原本就是她”。一旦他得到了驹子自然就会失去兴趣,扬长而去。半年后,他玩弄自己的手指,回忆接触驹子时手指留下的余热,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和肌体之渴。然而岛村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他渴望得到幻想中的冷艳、虚无、缥缈的超现实的美,所以叶子的出现让他感到“一种不是人间的象征境界”、“透明的幻影”和一个“美的不胜悲凉的声音”。他倾心于叶子,把她看成超现实美的化身。可是这种美是冷峻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的倾心最终换来的是一场徒劳。因此,叶子的死使岛村对她的爱构成了非现实世界的幻想。于是小说结尾写道“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了下来”。很明显,岛村的精神是颓废的,感情是苍白的。由于奉行“徒劳无益”的思想,因而他无论何种努力和追求都注定要以失望而告终。川端康成有意识地安排这种悲剧性结局,目的就是要表现岛村的虚无主义思想。
如果说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思想在岛村身上主要是通过思想活动来表现,那么在驹子身上则是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作为与叶子——岛村精神幻想式的人物相映称的人物,驹子显得充实。她安于贫困,在雪国偏僻的小山村给人帮工,丝毫不羡慕都市生活,当有人问她为何不城市时,她明确地回答自己对东京早已心恢意冷。这种甘于淡薄的生活正好反映了驹子淳朴的性格。她心地善良。当她得知行男病危时,她不惜改行做陪酒女郎,把卖笑的血汗钱汇给医院。驹子也经历了人间的沧桑,沦落风尘,但并没有因此而湮没于纸醉金迷的世界。相反,她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勤学苦练技艺,追求过一种“正正经经的生活”,以及渴望得到普通女人应该得到的真正爱情。她一心崇尚艺术,因而在与岛村的闲谈中得知他熟悉舞蹈,自然而然将之作为知音。她真心倾慕岛村,她明知道岛村有家室,明知道是个靠不住的人,还愿意委身于他,而且在岛村面前,驹子始终都是一幅温和的样子。即使岛村弃之而走,她也毫无怨言。可以说,她对岛村的爱恋是不掺有任何杂念的,是纯真的。但作为一个现实问题,在那个社会这种爱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岛村把她的认真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爱恋情感,都看做是“一种美的徒劳”。对驹子来说,她的不幸遭遇,扭曲了她的灵魂,自然形成了她复杂矛盾而畸形的性格:倔强、热情、纯真而又粗野、妖媚。一方面,她认真地对待生活和感情,依然保持着乡村少女那种朴素、单纯的气质,内心里虽然隐忍着不幸的折磨,却抱有一种天真的意愿,企图要摆脱这种可诅咒的生活。另一方面,她毕竟是个艺妓,被迫充作有闲阶级的玩物,受人无情玩弄和践踏,弄得身心交瘁,疾病缠身乃至近乎发疯的程度,心理畸形变态,常常表露出烟花女子那种轻浮放荡的性格。她有时比较清醒,感到在人前卖笑的卑贱,力图摆脱这种不正常的生活状态,决心“正正经经地过日子”;有时又自我麻醉,明知同岛村的关系“不能持久”,却又想入非非地迷恋于他,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心理特征,增强了驹子的形象内涵的深度和艺术感染力量。在小说中,驹子对全部生活的追求最终都落空了:她卖身为行男治病,但行男还是死去;她练得一手好琴,只能供他人娱乐;她对爱情的执着,最终徒劳无意;驹子成长在银装素裹的雪国,纯朴的大自然赋予了她纯洁、真挚的情感和豪放直率的性格。然而,在岛村看来,这一切都是“单纯的徒劳”、“空虚的徒劳”,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渺茫的憧憬”。因为岛村认为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空虚的化身,只有通过一种朦胧、含蓄的感性美,才能将自我沉浸于一个纯净的梦幻世界。也只有在这样的世界里,真正的艺术之美才会实现。可以说,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美让岛村整日沉湎于纯洁的梦境中。所以当岛村初见驹子的时候,他曾情不自禁的惊叹于驹子的洁净,他甚至认为“她的脚趾丫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可是这种清纯之美并没有继续下去。当驹子对他的感情带有世俗性的时候,纯真的形体不再存在,她在岛村眼中的美也随即消损。此时的驹子犹如撞上一堵虚无的墙壁,那回声,在岛村听来,虽然如同雪花纷纷落在自己的心坎里,但依着岛村的性子,这种回声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因为驹子所沉浸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实在的现实性,而岛村所追寻的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因此,双方的分离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悲哀。作者正是这样将驹子的外在行动与岛村的意识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岛村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驹子的所作所为,从而发出一切都是徒劳的叹息。倘若将《雪国》看成一支凄凉、感伤的乐曲,那么虚无就是它的主旋律。
然而,相对于现实的驹子,叶子则完全是虚无的象征。她宛如一座超凡脱俗的雕塑令人神往。作品中,岛村总是形容叶子的声音美得“空灵”,是“纯粹之声”。说她映在车窗玻璃上的倩影,是来自“修远的世界”,是“造化的默示”。她那迷人的眼睛在岛村看来,如同“飘浮在夕阳余晖中的娇美的萤火虫。”可以说,这种美不是来自这个现实世界,而是来自遥远虚无的幻想世界。因而,叶子成为岛村纯粹的精神和永恒美的象征。用岛村自己的话说,就是“她那迷人的美,使他感到吃惊。”应该说,叶子的美不是世俗之美,而是一种空灵美,是岛村理念之美,是一种非现实的幻影。“她的声音优美,甚至带有悲哀的气氛,清脆的嘹亮,仿佛在雪夜里回荡。”可以说,这种纯真的声音,已经是使岛村产生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受。因为这种美的感受才是他毕生寻找的东西。叶子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她的出现时常是那般纯美飘逸,每每“犹如在梦中出现似的”,不仅如此,作者还让她成为某种超乎尘世的精神美的象征。即使是她无言的一瞥,也会使岛村感到一股穿视灵魂的穿透力。她为全书罩上一层神秘而又凄凉的色彩。总而言之,叶子是一个与驹子相对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她是一个透明的幻影,是超我的象征。与驹子对现实的执着不同,她是一个超脱世俗的形象。然而,灵的境界,无限的精神,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当叶子要求岛村带她离开雪国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为了保持岛村心目中那份纯洁之美,让这种不合实际的美免遭扼杀的命运,于是,川端康成用一场熊熊的烈火洗净尘世的纷扰,以一个涅磐式的升华,使叶子有具体的形象变成抽象的概念美,从而,让这种虚无思想永存于雪国。可以说,叶子的死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起点,是一种最高的艺术,是故事的延续也是生命的延续。故而,呈现于岛村意识之中的虚无观念,只能在一个这样的世界,实现其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行男的形象在小说中刻划达较为薄弱,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换而言之,他是一个道具式人物,比较特殊。他的病情将叶子和驹子联系起来,通过对他不同的态度,由特殊走向统一,使她们一起来承担使虚无主义思想形象化的任务。因此,《雪国》如果少了行男这个人物,那么它的虚无主题将会淡化许多。通过这四个人物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雪国》的基本主题是虚无主义。川端康成所追求的就是那种虚幻之美,那种空灵之美。作者通过四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宣扬了一种虚无思想,指出人的一切追求都是徒劳,人生毫无意义,只有死才能得到解脱。正如日本评论家伊藤整认为“岛村决非情人或好色者,而是美丽,锐敏事物的感觉计量器。”的确,在岛村周围所安排的世界,虽然由现实的描写,如雪、房子、风俗以及虫子所包围,但又几乎近于虚幻和抽象,仅仅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看出,作者川端康成舍弃了除“强烈的思念、严肃的呼声和最细腻的内心愿望之外”的其他无意义的具体性描写。虽然小说给人以深刻的真实性印象,但是这种所谓的真实性是与实际生活之间保持相当大的距离的。因此,《雪国》通过对纯真的声音听到入迷,对纯真的形体看得入神的岛村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虚幻却又美的出奇的纯真的精神世界。岛村试图通过驹子和叶子这对雪国中的精灵来追寻虚无美的存在,以此来发现存留于人们记忆中的纯真,却最终因现实因素而落空。《雪国》中,反复流露的虚无思想,不仅是岛村的看法,而且它也是作者川端康成思想的裸视。
八、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介绍现当代日本文学概况。其次,介绍川端康成及其代表作品。最后,对《雪国》中虚无思想进行分析。
九、思考题 新感觉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如何影响? 《雪国》中虚无思想对其有什么影响?
十、参考资料
1、川端康成《雪国》,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2、王向远《中国体裁日本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叶渭渠《川端康成传》,中国文献出版社,2001年。
十一、课后小结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教案 第三讲 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讲 国有企业改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状况,懂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好地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和难点】
1、现代企业制度
2、债转股
3、股份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起着主导作用,而国有企业则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搞好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尽管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国国有企业是在学习原苏联国有企业制度以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对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集中建设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它一开始就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其在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和布局结构上具有全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从而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国有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向市场经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乃至国际大市场的海洋里拼搏、成长、壮大,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衰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放战争中,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组建了最初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改变长期贫困落后的状况、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全面封锁,党提出了用比较短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为此,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仅“一五”时期,全国由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大军,建设了904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时期,国有经济总投资为612亿元,新增国有固定资产492亿元,其中对工业建设投资260.1亿元,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42.5%,用于工业22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5%。同时,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了国有企业。国家通过新建和改造两种形式所建立的国有经济,使我国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显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突出的主体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围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在24年的光辉历程中,国有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1.国有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培育出了一批有竞争实力、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7%,资产量平均增长16.8%,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4.5%,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2.3%。据财政部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到82 211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占75.9%。
在国有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一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如占有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8%的千户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降到了56.5%,2000年,国家确定的520户重点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4户,企业数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O.3%,而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部工业的54.9%、42.1%、45.2%和48.3%。这些优势企业通过多年在市场经济中的拼搏,大多具有了较先进的管理水平、较高的资本运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值得庆幸的是,1999年我国国有经济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减少了市场滞销产品的生产,产品销售率稳定上升。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 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亿元,增长77.7%,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在这一年当中,重点国有企业的改组快速推进,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组建成立;通过兼并破产、改组联合、债转股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亏损户显著减少。原来亏损最为严重的纺织行业提前一年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到2000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公司实现整体盈利,其中12个扭亏为盈,19个继续盈利或盈利增加,扭亏为盈最为困难的煤炭行业也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脱困。1997年亏损的6 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通过各种形式减少4 799户,占72.7%。这些企业有的实现了扭亏为盈,有的通过关停退出了市场,有的被兼并或进行了改制。大多数国有 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及各地选择的试点企业共2 700户,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5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占84%。这些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在实现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在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同时,国有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促进了机制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到2000年底,国有小企业实现利润48.1亿元,结束了连续年净亏损的局面。
2.国有企业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产业的控制力上。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经济战线有所收缩,但仍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一直占据绝对优势。金融、铁路、邮政、通信、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关键领域,几乎95%掌握在国有经济手里。我国的钢铁、煤炭、化肥、电视机等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原油、化纤产量等位居世界前列,这些产品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生产的。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部门,冶金、化工等原材料部门,汽车、机械、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部门都占有支配地位。在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等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绝对优势,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取得了像核技术、空间技术、水稻杂交、银河II型计算机、曙光l号计算机、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科技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加强了支持和改造国民经济体系的能力,带动了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提高。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产质量的提高和控制力的增强,国有经济对非国有经济的辐射作用相应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显上升。
3.国有企业对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和上缴所得税占实现利润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目前,国家财政收入的55%来源于国有企业上缴的利税。(2)国有企业是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很快,而它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它们提供的各种支持。没有国有企业提供的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和铁路、公路、港口、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以及各种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4.国有企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是实行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l 949亿 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国家外汇储备由1978年底的一20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l 765亿美元。在对外贸易和创汇方面,国有企业均保持着主体地位。在“走出去”的对外经济方面,截至1999年底,我国累计签约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共213.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96亿美元,其中1999年当年签约13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2亿美元。所有这些,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对外签订和完成的。在1998年美国《工程新闻杂志》评选出来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企业占30家,全部是国有企业,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预见,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2l世纪,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5.国有企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企业可以弥补市场缺陷,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政府也难以用其他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1)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建设往往需要有巨额投资,且这种投资一般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但社会效益显著而企业效益不明显等特点,因此,一般企业不愿意也无力进行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正是由众多的国有企业肩负着这一重任,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不仅拥有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和较先进的技术装备,而且具有科学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3)国有企业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支点和手段。现代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发展,离不井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国家的宏观调控除了依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以外,依靠国有企业启动经济复苏或抑制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经济低迷、市场需求不足时,政府将会实行以刺激需求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但是,由于预期利润水平较低,一般企业并不愿意进行投资。此时,以国有为主进行投资或国家通过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扩大需求,将起到带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的壮大与成长,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国有企业原有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
1.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职责不分。(1)国有企业不足独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有企业往往处于这种“条条”与“块块”的双重领导之下。(2)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诸大事都由政府决定。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以致窒息了企业的活力。
2.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体制不合理。首先体现在产权含混不清。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因此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一般生产者。但是,每个人却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企业的资产,而是由政府代表他们统一行使这种权力,而政府部门众多,都能行使部分所有权,但却无人对企业财产承担经济责任。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代表多元化,实际上等于是没有代表,结果造成传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从而在企业内部也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所有权的约束机制。其次,责权利相分离。传统国有企业由于所有权被政府各部门分割行使,计委行使投资权,经委行使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组织人事部门行使企业干部任命权,企业职工则由劳动部门统一凋配,而财政部门行使收益权;企业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企业任务是完成生产指标;企业职工的职责是向所在企业提供劳动,权力是领取工资并享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的权力是组织生产,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们的奋斗目标又往往是多重的,不仅要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还要为企业的职工谋取福利,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体制的“官本位”影响自下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还潜意识地想千方百计地争取进入政府部门当官,掌握更大的权力。这种种情况合在一起就造成了责权利相分离,最终导致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最后,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表现在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每个企业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按行政级别获取报酬,享受政治待遇和其他待遇。在企业内部,除设置生产经营性机构外,还设置与上级各领导部门相对应的机构,作为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的组织保证。
3.社会负担沉重。由于产权不清,吃大锅饭,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办学校、医院、安置就业、离退休人员开支管理等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有的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20%以上,富余人员高达企业职工总数的60%,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
在农村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时,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病开始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1984年第4季度,全国各地银行如得到统一命令似地主动给企业贷款,有客客气气请求企业贷的,有软中带压、硬逼着企业贷的。直接原因是,银行听说1985年将要实行以当年年底实际存贷款数为基数的改革。从政策提出到年底的几个月时间内,信贷急剧膨胀。这种情况在一般国家的银行决不会发生——银行家们决不会像潮水似地把货币不分企业盈亏地发给企业。中国的众多银行行长,为什么不担心贷出资金收不回来呢? 总之,中国的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大集体企业多年来就好像患了一种难治之症,其症状是:(1)麻木不仁。宏观控制控不住,微观搞活搞不活;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奖金不发或少发,就不干,就怠工,质量、产量大幅度下降;奖金多发了,病就缓解了,但仍起不到其应有的积极激励作用。(2)“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全国的大中小国有企业及大集体企业中的大多数都处于这种症状之中。从 1953年以来,这种全国性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已发生八九次了。时间短则2年,长则6年。每个周期宛如四季气候分四个阶段。当全国经济陷入低谷,中央决定“放”时,“春”来了,如:各级党政领导定规划,动员下级及企业鼓劲上马,号召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厂长经理为从上一周期的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松了口气,精神为之一振,考虑如何上马,各地停顿了1~2年的基建“胡子工程”准备上马,各厂传达上级精神,宣布整肃厂纪,市场逐渐复苏,生产回升。“夏”始时:积累率提高,基建投资全线恢复,生产完全进入正轨,厂长经理雄心勃勃,企业充满活力,上人工资奖金大增,厂纪厂规严格,产值利税迅速增长,生产资料与消费品市场繁荣,物价回升,供应开始紧张,企事业单位开始招工,争要大中专及技校学生,全国上下生机盎然。“夏”末“秋”始:全国经济速度以1 5%~25%的速度发展,进入奔腾高潮阶段,积累率奇高,地方与企业展开激烈的项目投资争夺战,基建投资规模极度膨胀,生产资料与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黑市猖獗或市场价奇高,零售商品市场或需排队、走后门,或抢购,或有价无市。企业大量抢购并库存积压原材料,各单位更需普通劳动力及高中级人才(甚至不惜从农村招工),工资奖金(含实物)越发越多,以种种手段争贷款,全国上下情绪高昂,领导、企业家及职工在高兴中叉夹着不安,担心何时又会突然跌入低谷。“冬”始:由于全国经济的总量与结构失衡,投资规模、基建失控,消费基金、信贷规模失控,中央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调整,往往以急电急件宣布银根紧缩或财政紧缩或“双紧缩”开始,继而大砍投资项目,原材料与消费品市场疲软,产品严重过剩、积压,物价回落,企业库存积压,忍痛赔本甩卖,动员工人回乡或回家待业,企业资金短缺,“三角债”链越结越多,产值利税下降或负增长,亏损面越来越大。厂长经理叫苦不迭。在持续了1年到2年后,经济一片萎缩萧条。继而财政赤字严重,情况危急,又下决心搞活搞好企业,中央及各级党政机关又开会动员上马。如此周而复始,一个循环再现。如1 958年的“大跃进”到1 961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之贯彻;如1978年的“洋跃进”到1979年的170.6亿巨额财政赤字到这一年9月决定转向“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的实施;再以1 984~1 986年为例,]984年年末一放就乱,1985年宏观控制收了一年,1 986年上半年就死了,产值、利税直线下降,该年一、二月份经济滑坡跌到了谷底。
〔三〕传统国有企业的僵化体制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
1.传统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就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承担了无限责任,结果造成政府对企业的软约束——企业亏损有政府给予补贴,企业也就永无破产之虑。加之企业经营好坏都一个样,从而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再则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职工的个人所得按政府颁布的工 资标准确定,与企业职工的个人所得没有任何关系,而劳动支出却随政府下达指标的增大而增大。在个人所得水平固定与计划指标变动相对应的情况下,企业与员工的经济理性,必然是尽可能减少劳动的支出。职工尽可能减少劳动支出,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要求低指标、高投入,最终必将导致企业效益低下。
2.资源配置低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流通;重外延的倾向,结果就形成了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尤其是对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一度能源利用率仅为20%;钢材、木材和水泥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 2倍和10~30倍,从而加速了能源和重要资源的消耗。资源配置低效还表现在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低下。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首次出现了建国以来的净亏损,亏损34亿元。1997年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达831亿元,占全部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52%。
3.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1949年以来,国有资产年平均递增12.4%,其中1990年以来平均递增17.9%。至1997年国有资产总量已达51920亿元。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如产权虚置、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清、监控不严等,再加上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如税收、法制改革滞后,致使国有资产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据统计:1982~1992年,国有资产大约流失了5000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承包经营中流失,股份制改造中流失,国有企业亏损中流失,企业破产倒闭中流失,与外商合资中流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造成流失等。
二、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如下阶段:简单的放权让利(1978—198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通过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和工业经济责任来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责权利问题。从1984(1984—1986年)年开始又实行利改税政策,试图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到1986年底这些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下降。而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承包则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从1987年到1992年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92年开始试行股份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验,“抓大放小”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以及债转股。〈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实践
1、承包(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改革的第一步,这是和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休戚相关的。1979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最大事件就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种保留土地集体所有权,将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民、一定l5年不变的做法,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土地承包的成功首先使农村乡镇企业受到启发。过去,一些乡镇企业
不同程度地沿袭了全民所有制企业那套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经济效益低、管理差,被人们称为“小全民”。这样,当农业生产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乡镇企业中也出现了经济承包的热潮。
乡镇企业的承包很快便波及到国有企业。几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普遍试行。这些承包经营责任制共采用了三类八种方法,即第一类,以包利润为特点的形式,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减亏承包、基数超额分成承包。第二类,以工资为特点的承包,实行工资总额与经营效益挂钩、全额计件工资、工资总额包干、分成工资。第三类,实行两保一挂综合承包。至1987年夏,实行“两保一挂”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已有20家。“两保”是;一保上交国家的税利,完不成包干指标的企业要用自有资金补足;二保企业经国家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一挂”是:企业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超过上缴指标的利润,按规定比例留给企业,主要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两保一挂,是国家不出钱、企业自费改革的方法,企业和上级单位签订合同,一定4年不变。这些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共同点,一般可以概括为1 6个字:“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在承包人的形式上,有承包给全厂职工干部的;有承包给厂长、经理的;有承包给厂长(或一个能人)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有承包给厂长为代表的全厂职工的;也有承包给社会上其他懂行的能人的。各种承包体制的实质是:在所有权仍完全保留在国家手中的前提下,通过经济法规(合同制)形式,使企业的责、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从上下两个方面给以更多的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承包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是:(1)仍有一些领导机关对企业没有完全放权,企业的自主权大小是不确定的,仍是非规范化的软约束。即领导机关只是考虑到企业被承包了会涉及承包者利益,不便管得太多才放些权;而企业也只是从承包利益上,较过去多地注意到争取自主权。(2)一些企业往往以各种形式,潜意识地千方百计 地减少固定资产更新及技术改造,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3)承包的利润指标往往难于确定,外部环境一变(如原材料、产品价格、市场发生变化),就会使得原定利润指标显得很不合理。(4)最大的问题是一些企业“承包不包亏”。由于中国确实存在着国家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父爱主义”,即平时要求很严,一旦“儿子”(企业)遭到亏损、面I临破产等“灭顶之灾”时,又会以种种形式来拯救,不履行合同,不真去扣企业的工资奖金,国家往往让步,允许企业修改承包合同,这就使得企业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大大减少了。因此,“承包制”仍属于“两权分离”的改革范畴,属于非规范化的软约束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的改革又向租赁制方向发展。
2、租赁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第二种模式,是实行租赁制。这在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的,当时在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中都进行了不少试点,至1985年实行租赁制的国有小工商企业已达1万多家。北京市租赁改革开始后,参加改革试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上升。抽样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平均上交税利增加55%,企业 留利增加97%,职工收入增加42%}出租商店的服务质量迅速改观。租赁制改革从理论上分析有六大好处:(1)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2)厂长负责制。(3)解决了企业只负盈不负亏的问题。(4)租赁经营采用招标的办法,能够选拔到具有真才实学、德学兼备的优秀干部。(5)租赁经营的协议条款,是经法律公证处公证后生效的,把法律手段自觉地引入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获得了法律保证。(6)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
租赁制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区别是:(1)对象不同。承包制的对象是经营成果;租赁制的对象是资产。(2)承包不用押金、财产,有奖金动力;租赁要1至3家,甚至多家财产抵押,风险大,有压力、有动力。(3)两权分离程度不同。租赁自主权有经济压力、风险、动力,因而两权分离程度更高。(4)在实践上,承包可在一切大中小企业实施;而租赁则只适合小企业,尤其是微利、亏损企业。(5)企业留利归属不同。租赁经营中的留利归承租者,承包经营中的留利归企业。(6)与国家的分配形式不同。租赁是租赁企业同国家的分配形式,而承包则不然。在税收方面,承租者的收入只适用于个人收入的调节税;承包则适用于奖金税、工资调节税。
租赁制也存在一些重大缺点:(1)企业的潜力难以测定,租金很难计算精确。标的偏低,容易完成,承租人收入过高;标的偏高,不易完成,则会加重承租人和保人的风险压力,影响租赁经营的进一步开展。(2)仍属于非规范化软约束。由于国家不可能同企业一一谈判,加之价格不合理,租金往往定得不公平、不合理,偏低,有很大的随意性。(3)由于对企业最终是软约束,因而一旦价格、利率、税率、汇率发生变化,企业就会要求进行重新谈判;如不改,企业就将退出试点,国家只能妥协。(4)租赁企业职工的实际收入不能随效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已经成为租赁经营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之一。1985年沈阳市32户租赁企业,利润增长3.3倍,而职工的收入则只增长16%,承租者的收入比职 工高得多,结果造成承租者心有余悸不敢拿,部分职工攀比承租者多得——若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承租者同职工的关系。(5)租赁企业的党、政、工的关系较难处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可以使承租者既能用手中的权力大胆经营,又能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3、资产经营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解决承包实践中出现的拼机器设备、不愿搞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更新,解决租赁实践中出现的租金难以确定、承租人收入畸高畸低的问题以及非规范化的软约束问题,理论界又作了艰苦而有成效的探索。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在各地租赁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外国经济学家的观点,提出了适合于大中型企业改 革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改革方案报告。这个报告一出来便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段时间里重庆、沈阳、武汉等改革重点城市很快就在一批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试点,效果十分明显。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方案细则有如下几个关键之处:
首先是通过投标、招标,对试点企业的原有资产进行评估并确定标的利润,这就避免了一些地方在承包、租赁中由主管部门少数人主观估计、确定,且往往估高估低、偏差很大(尤其利润指标难以确定)的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参加投标的人越多,则资产评估及利润标的科学性就越大。还应指出的是,资产评估不仅是固定资产,而且是企业一切有形资产的评估(应含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商标、技术专利、企业较稳定的外部条件和交通资源等)。这种资产评估以及确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利润标的,是较科学的,是比较接近于商品经济的现实运行情况的。这种资产评估和利润标的的确定,在每一个经营责任期满后,都由本期经营者和下一期投标者、并邀请其他专家、企业家一起进行评估。由于前者本能地希望高估和下一期众多竞争者本能地希望低估的相互平衡,加之其他专家、企业家的意见,则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就相对大多了。对无形资产的充分重视,有利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创优质、名牌产品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家注意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是将商品经济原则引进改革实践的重要一环。
其次,资产经营责任制提出的两个奖罚目标,即资产是否增值和利润标的是否完成,为克服企业在改革中“拼机器设备”等短期行为找到了可喜的解决办法。再次,资产经营责任制还提出了降低所得税率、实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贷款“税后还款”的政策。这对于税利分流、产权关系明确化,对于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更深入地实行税制改革、重新塑造国家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资产经营责任制既吸收了承包制的集体经营的特点、适宜于大中型企业,又吸收了租赁制的抵押风险资产的做法,并确定了投标者交得出的风险资产数额和敢于领取的奖金系数,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质,是经营集体以能够对经营者形成心理压力的风险资产为抵押,通过投标、招标方式,对企业资产及利润标的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和确定,在所有权仍然保留在国家手中的前提下,在一段时间内,将经营权较彻底地过渡给经营者,它是两权分离的另一种高级形式。
资产经营责任制也有明显缺点:(1)由于经营期仅为3~5年,而资产发挥本身经济效益的最佳时期往往长短不一(对资产评估的时间也不同),这就使得经营者在投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及创名优产品时,不得不考虑到3~5年的时间约束,从而无法进行为时10年至乃几十年的重大项目投资。即:它虽然克服了“拼设备”等破坏性的负向短期行为,却难以避免“不搞无法评估的远期投资”的建设性的正向短期行为,这是一大缺陷。(2)它仍属两权分离的范畴,因而难以使经营者、生产者与国家的利益融为一体。国家主管部门的“婆婆”意识并没有淡化。它仍是非规范化的软约 束,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改革试点单位就仍会纷纷向主管部门和国家提出降低利润指标等要求,而国家则也往往会继续作出妥协。(3)它的关键一环——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往往受投标者多寡的影响。投标者越少.越不准确,最后可能仍得由上级主管部门代表拍板确定。此外.经营期满后的资产评估,还会受当时当地企业外部环境(如党和国家宏观决策改变而造成企业盈亏悬殊,由于价格改革、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升降或产品价格涨落等)的影响,而这在非均衡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又是很难避免的。总之,资产经营责任制只是在探索联结商品经济和公有制中出现的一种桥梁,它只是“离股份制只有一步之遥”的一种改革。而人们在改革实践中也早已把视野转向更高更远大的改革步骤,那就是股份制。〈二〉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质的飞跃
如前所述,非规范化的软约束性质的改革,如承包、租赁、资产经营责任制,虽然都触及到所有制改革这个根本点,都有一定的成果,但其自身缺点也都是很明显的。而规范化的硬约束性质的改革也未必完全成功,如“利改税”就是其中一种。以国家的税法来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这种约束是硬的,但企业仍然缺少活力。企业经济效益高,所得税、调节税也征得高;反之,企业经济效益低,税后留利虽不多,但企业往往首先保证福利、奖励基金,而真正优先用于生产发展基金的很少(由于是“税前还贷”,企业投资仍千方百计去争取贷款,即“拨改贷”项目)。国家税法客观上造成“鞭打快牛”,“先进吃亏”,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而企业亦自觉或不自觉地钻税法的空子、同国家扭着干。这些年来企业改革给了人们一种强烈的感觉,即企业不仅要有经营权,而且必须有一部分所有权。没有所有权,企业和国家总也不一条心:国家制定政策要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企业经营也处处防备同家政策变化。另外,在前些年的农村改革中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当土地“一定3年不变”时,农民在第二年就不愿上肥料,不愿搞农田水利建设,而从第三年起就对土地实行掠夺性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确定了土地承包一定15年不变的政策。15年的时间已长到使农民对土地有了责任感、安全感,有了一种所有权感觉、一种所有权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集体在15年漫长的时间里对土地已没有使用权、经营权,农民实际上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所有权。“3年”和“15年”,同样是土地承包,同样是形式上的两权分离,而土地经营状况却如此不同,可见不能仅仅用“两权分离”来解释农村改革的成功。只是在“一定15年不变”使农民有了所有权感觉、所有权意识后,使农民实际上有了充分的土地所有权后,才促使了农村改革的真正成功。这就正如遇到脏水滩时,公家的自行车骑着过,借来的自行车推着过,而自己的自行车扛着过。在这三种情况下,骑车人对自 行车都有经营权,但由于所有权不同,其行为便大相径庭。因此,在所有制改革中仪提倡“两权分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所有权问题上下功夫,即:要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在企业这个层次上重新结合起来,要让企业有一部分所有权,要让厂长、工人 也有一部分所有权,“联股联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两权分离”改革中出现的非规范化的软约束弊病。正是在这样的改革实践中,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另一种高级形式——股份制。
(一)股份化改革的思路
许多学者都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方向一致的探讨。尤其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最早提出了“股份制”的思想。——近几年来,他已研究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目标模式,主张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实行股份化——而后来20多年中国的股份制改革基本上也就是沿着他的这一思想发展的,故在此作一详细介绍。
1.股份化的步骤和措旋(中外企业、外资企业撇开不谈,重点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分三块:(1)小型企业(工、商企业)、服务业、修理业,该卖的卖,该租的租,该承包的承包。国家不要具体管理那么多小企业。(2)涉及国民经济命脉(铁路、邮政、矿山、发电厂)的现有大企业(不包括新开的)暂不动(但新企业可实行股份化,新银行,电报、电话也可用股份制来办)。(3)一般行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分步骤地逐步地全部实行股份化,又分两层处理:
第一层,资金增量股份化:(1)新企业、新发展的一律股份化。今后国家要建立企业,一定要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国家可投资、贷款;企业本身谁筹资谁办。(2)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新增资金一律股份化,即用发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这里存在的一个难题是将来产生的利润怎么办?如何管理?现在过渡的方法是按资产比例分。如旧 的900万,新的100万,将利润按股平摊。(3)新创企业成立董事会(现有企业可暂不成立)。允许新股东代表参加工厂监督、领导。新创企业可既有股息,又有分红,旧企业股票可只给股息,不分红。股息、红利必须大于利息,因为有风险,故不可退股。
第二层,原有企业资金存量股份化:(1)核定这个企业历年来国家投资的累计额(用A表示)。通过查账,将物价、利率上升幅度扣除。(2)核定几年来,企业留利(保留利润)投资累计额(用B表示)。由于过去是年年上交,近年才允许留利、扩大再生产,故可按现在企业留利投资比例(百分比)上溯,推算出过去30年中企业全部上交利润中可留利、扩大再生产的总金额,算出应留而没留给企业的,用一个虚拟数字c表示。这样,股份化就可算m政府股权(A),企业股权(B+c)。(3)核定企业现有净资产(将负债扣掉,资产净有多少),然后将资产按政府控股与企业控股的比例分出来,就出现两大股东,这样一般不会乱估;如果原资产估高了,不利于招新股;加上政府可能会根据各行业情况,保留对企业征收资产调节税,估高了就要吃亏,妨碍发展。但也不会估低,因为不仅有政府股,还有企业股,低了只会对新股东有好处。(4)按股权多少,招新股,建立董事会(任何企业,包括铁路、鞍钢都可以算出股权、股额来)。2.股份化后,中国出现二元经济模式。中国的所有制改革不仅是各个企业本身股份化,而是企业、地区之间互相争股,跨部门、跨地区争股,有“父母公司”、“儿女公司”、“孙女公司”——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财团。全国则形成:二元经济模 式:一方面是强有力的社会主义财团,几
十、几百家大企业、财团;另一方面是几十万、上百万家乡镇企业、小企业。双方任务不一样,主要是开展竞争。大财团互相争 股,向边疆、西北、西南地区的投资。
3.股份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根据董事会的董事不兼厂长的原则,厂长采取聘任制,用目标责任制来聘任厂长。厂长提名副厂长,由董事会聘任,科级中层干部由厂长负责选拔,厂长有生产经营大权,董事会管大政大策。厂长有任期,任期满后可连任一期 以防止“厂长官僚主义”及“只挂名 不千事”两倾向。
(2)成立董事会。董事有两种类型:一是股权董事:凭股权多少有投票权;二是非股权董事(可占董事1/3~1/5)。包括如下几种代表:职工代表,由工会系统产生董事;社会代表,从消费者协会代表、环境保护团体代表、社会保障团体代表、退休职工代表中选出;专家代表。在股权董事中.有政府董事(政府股)、企业股董事、其他企业股董事(均为公方董事)政府董事由国有资产股份管理局产生。
董事会开会要记名投票,这样可使董事将自己置于其所代表的利益者一边。机密的要记入档案,定时公布。——以避免董事会陷入官僚主义。董事工资由原单位发,工厂不发。但年终时,可从分红中提出一部分基金作为奖金,列入董事报酬,以使其利益与工厂一致。会议期间有补贴。董事不能住在厂里,以免产生裙带关系;大学、机关的工程师开完会仍回原单位,防止董事揽权;让厂长有充分自主权。
(3)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先登记股份,确定有无资格来代表。然后召开大会,提出厂长候选人名单。4.股份化企业活力必然增强的原因。
(1)厂长、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加强了,都是管理者、生产者,又是股东;不仅有工资(不由国家统一规定)、奖金(年终一次发,不平分),而且还有股息、红利。(2)“婆婆”减少,超经济的行政干预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国家可能是最大股,工厂也可能是最大股;即使国家是最大股,也必须尊重企业股董事及职工股董事、非股权董事的意见。由于几方面利益已血肉相连,故不可能再发生管得太死或消费基金增长较快的情况。从而企业的法人地位更牢固,在商品经济中竞争更自由。
(3)厂长的竞争感更强烈了。不仅是厂长本人有股票在其中,而且更大的压力是: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会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资金利税金。投资规模、红利等)而上下涨落。当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时,信誉不好时,股票就会跌价,其他企业及个人会来购买股票;一旦其他企业获得最大股时,就可“担任董事长,并下令免除厂长职务,甚至可解雇工,重新使利润上升、股价上涨。即厂长面临的再也不是“父亲”般的国家,而是千百万毫不留情的股东。这对厂长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从而必然迫使厂长当好内行,并十分谨慎、积极、开拓地对付竞争。
(4)工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加强。现在工人对奖金虽关心,但少了就不放在眼 里,始终没有形成“以厂为家’’的局面。而股份化后,工人就可将股票卖掉、辞职到别的厂去干,从而迫使厂长及董事会更加注意改善厂内人际关系,想尽办法团结工人。此外,也可照顾老工人:工作满5年的奖l股,满10年的奖2股,满15年的奖股;离开企业则没有。还有,穿厂服、戴厂徽、组织厂庆纪念活动等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股份制实践
截至1996年底,全国以国有企业改建或新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约9200家,股本金6000亿元,其中有107家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有62家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9200家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约为5000亿元,占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20.6%,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24.9%。至1999年底,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股份制企业有16275家,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7469亿元。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营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1 991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总数只有14家,1 992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A股)家数为52家,股票市价总值为1050亿元,到1999年末,上市公司(A、B、H)数量增加到976家、市价总值达到26471亿元。投资者人数1992年为21 6万户,到1999年末,沪市A股投资者开户数为2271.45万户,B股投资者开户数为8.88万户,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为2200.39万户。(而投资开户数在1996年深沪两市共计仅为2100万;在1992年两市总和仅为100万。)据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统计,1996年516家上市公司(仅发行B股企业除外)的净资产收益率为9.52%,明显高于全国城市3.7%的平均水平。可见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制后,其经营和获利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据对1500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表明,至1998年底1500家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2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实现利润总额18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7%。股东权益达到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2%。2.股份制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股份制试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实际运作中,认识上存在误区,队为“一股就灵”,股份制改造简单化,“穿新鞋走老路”,股份公司成了“翻牌公司”;股份制改造成了集资手段,企业展开“圈钱运动”;政府主导搞“拉郎配”,“归大堆”;单纯追求上市。此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也出现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界定不尽合理。企业认为,除了将生产发展基金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界定为国家股外,集体盈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形成的部分应被界定为企业法人股;由政策优惠和贷款形成的资产,应划分为国家和企业两块。
(2)国有资产代表不明确。一些股份制试点企业中,国有资产代表多元化,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委、原主管部门都分别委派代表,结果形成职责不明、国 资多人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局面。
(3)负担加重。一些国有企业改制后,除了缴纳33%所得税外,税后利润还得拿出一块用于国家股分红,两者加起来要占企业所实现利润的60%以上,不仅高于改制前25%左右的实际税负,高于改制前55%的所得税率,更高于非股份制企业33%的所得税率。
(4)新老三会关系难以处理,股份制试点企业建立“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与企业原有老三会(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关系协调困难,新三老会职能交叉,老三会干扰新三会工作。
(三)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中国农民创造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乡镇企业,后来扩展到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小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是,将股份制与合作制结合起来,实行企业职工平均持股的制度。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明了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特点,“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小企业,通过吸收职工入股,或向企业内部职工出售股权等形式,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改制的要形式有:1)增量扩股。较好的企业,存量资产进行评估后,吸收企业职工、企业外法人投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2)先售后股。略有亏损企业,将企业净资产等额划分后,全部或部分出售给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3)量化配股。根据资本增值和劳动创造价值两个方面,先将企业存量资产量化为乡村(企业)集体股和职工基本股,对资本增值的部分,按照企业原始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到投资方;对劳动创造增值部分,根据职工工龄、职责、贡献进行分配。4)先租后股。一些规模较大但效益不好,经营者和职工都不愿入股的企业,通过企业不动产承包或租赁、动产拍卖的办法,经营者和职工将经营收入和工资转作股份,逐步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 业。
二、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有些人认为,从我国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已经有了长达19年的历史了,可到现在,人们还没有真正感觉出来,现代企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只是一些空洞的词汇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组织形式,这是经过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 要求进行企业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我们的观点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独立的法人产权制度,二是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按这两大特征的要求去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自从1993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人们所认同的标准就一直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少有人问个“为什么”? 这里主要是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来认识的:家庭作坊式的独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是合一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业主制出现。小业主——一方面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业主,另一方面是作为雇佣劳动者的雇工(劳动者分离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较大规模筹资和规避风险的需要,推动了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创新,现代公司制出现。现代公司制——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财产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基础在于产权多元化。多个投资者(出资人、股东)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成为不可能。而不经营、或不承担经营责任的投资者,为减少自己的风险,必然要求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制度。同时,多个投资人分别出资,并承担有限责任,以及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使任何一自然人,无论是部分出资者,还是经营者,都不可能再成为一个能承担所有民事企业的独立法律行为主体,于是,法人制度应运而生。
2.法人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的基础。法人产权制度是指企业依法拥有的法人财产所有权,独立行使对法人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处分和收益分配等权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其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财产制度。与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相比,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有三个特点:(1)多元投资、多元股权所形成的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性是指公司的财产不可分割,股东一旦投资到公司,就不能抽回,只能转让。这样,公司的财产不因股东的变化而出现经常性的变动,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股东的个人生命已经不影响公司的生命,公司的法人财产具有连续性。只要公司存在,公司法人就不会丧失财产权,股东的变动不影响法人财产权的行使。(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实现了股东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即所有者不亲自经营自己的财产,而将其委托给专门的经营者去经营。财产交给有经验、会管理的人去经营,比股东自己经营的效益要好。
3.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治理结构一方面是指公司的机构设置,另一方面是指这些机构的运作规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即公司内部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形成的分权制衡关系。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产权所有者对所属公司拥有最终的控制与决策权;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对 内对股东会负责,对外代表公司。其主要职权: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增减资本和发行债券、任免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其职责是:组织实施董事会的决议及其方案;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依法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从产权关系上看,股东会对董事会是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对总经理是授权经营关系。从横向看,它们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这种纵向的财产负责关系与横向的权限限定关系,构成了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为什么说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要保护自己的权益,除去在风险规避的制度安排上采取有限责任外,只能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进入出资企业内部,直接经营所出资的资产;二是将出资资产委托给专门人士经营,但在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方面保留所有者权力。在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下,是无法选择第一条途径的,所以只能构造一个保护所有者权益,减轻内部人控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否则投资人便不会选择公司这种资本组织形式。
可见,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所有者(股东)的权益,防止因内部人控制而对所有者权益的伤害。所谓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所有者权益而采取的制度安排。简言之,法人治理结构本质是保护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改革中真正构造出保护出资人权益的治理结构,政企才能真正分开,经营者的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二〕国有企业怎样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构建国有资本管理运营体制。根据“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首先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司国有资本管理职能,负责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责任;其次成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对其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参股,成为国有资本出资人;最后形成具体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保证出资人到位。可以引入非国有股和个人股,变国有独资企业为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可以通过债转股,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共同持股;可以使国有企业相互持股,变单一国有股东为多元国有股东。
第三,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双向进入”原则协调“新老三会”的相互关系。
第四,完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年薪制和股份奖励制的意义:一是把经营者收入独立化,明确经营者的身份,使之不再以国家干部和企业职工身份来经营企业;二是使经营者利益与企业效益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挂钩,实现三者统一;三是实现了经营者收入公开化、规范化,、提高其透明度,便于社会和职工监督;四是把 年薪制与股权、期权结合,把经营者的最大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可以建立“联动互补的监督工作体系”,健全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可以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
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除个别非竞争性行业外,其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原则上都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三〕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于传统企业制度来说的。传统企业制度有两种形式:业主制和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即指公司制。公司制有两个要点:产权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组成的团体,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具有和自然人一样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公司中产权关系明确。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并对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股东投资入股后,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权、参与决策权等权利,在公司经营不善或破产时,以其出资额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责任。
公司制企业有四种组织形式:股份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股份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小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造采取股份合作制。
1.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大中型国有企业逐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大多数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则改为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基础工业和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部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改制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和投入规模大要求高的电子、汽车、石化等行业部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可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但应由国家控股,可以足国家股占51%以上的绝对控股,也可以是国家股占25%以上的相对控股。
2.全国性国有大公司逐步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或公司集团,国有大公司与原先所属企业的关系改为母子关系。现有的1 20家试点集团企业和512家重点同有企业,全部改制为公司。
3.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股份制改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控股,集团公司经营。罔家对大型企业集团绝对控股,企业集团通过对不同层次企业再控股或参股来协调集团的长期经营目标与发展战略;二是国家授权,集团公司{卒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经营合同形式授权集团公司,使其具有国有资产股权代表资格,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国 有股份,对成员企业进行控股、参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工作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1)企业改成公司制后,国有独资公司数量较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要求,只有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或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才可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但有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也选择了国有独资公司形式,从而不利于政企分开,不利于企业融资。而最令人担忧的则是,相当一部分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公司,仍然是形式改了,内容本质未改,仍然没改变婆婆管媳妇、内部产权不清晰的格局。
(2)国有股权比例偏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国有股权比例低,会削弱国有经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资本市场不健全,缺乏有实力的投资者。(3)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这主要表现为:1)有些企业改制后尚未成立股东大会;2)国有股东仍然通过政府审批方式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3)部分企业改制后尚未成立董事会;4)董事会人选及经理人选仍由政府部门确定,董事长及总经理仍保留行政级别。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和思考
〔一〕对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公有制为主体就要求国有经济为主体,动摇了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与社会制度无关,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只是一种调控手段,作为手段,既不是惟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作为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可以互相取代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作为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有存在的必然性,对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以后的发展也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它本身是无法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我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些观点,虽然都有自己一定的道理,但从基本方面来讲,我们都很难同意。我们的观点是:国有经济对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基础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发挥过,也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传统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是矛盾的,但这并意味着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就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通过对国有经济的准确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和市场定位),通过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通过对国有企业实现形式的探索,它与市场经济是能够结合的。
在我们看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通过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占的比重可能会下降,但控制力会进一步增强。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1)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2)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的质的提高;(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来实现。今后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国有独资的企业,将只占极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企业的改组来实现。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要区别不同情况来进行。现有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国家给予必要支持,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第二类,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第三类,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第四类,产品没市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小炼油等五小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
对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具体地说,国防性、垄断性、公益性或特殊性的行业,国家可独资为主;关系国家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家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参股,但保持控制力;一般竞争性、赢利性待业国有经济比重要进一步降低,甚至退出。国有工业垄断或以垄断为主的行业,目前包括三种类型15个行业:一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待业如军工、造币、航天等;二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采掘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森林采伐等;三是具有自然垄断性或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煤气、电力等。(见《民营在中国》第52页)
〔二〕谁来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
确定原则,首先要遵循效率原则,通过高的报酬来换得经营者的高效率。经营者的高效率实质是企业的高效率,而且,经营者的高效率带给企业效率的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当然,经营者和普通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应该强调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这是符合情理的。但我们也注意到他们又分别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和雇员。因此,我们理解的公平是基于工作责任和工作复杂程度与报酬均衡意义上的公平,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公平,而不是为了使所有职工都满意的公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劳动产品价值的源泉,并没有得出产品由谁的劳动创造就归谁的结论。企业家的才能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因此它的价值应当由市场来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同样不能例外。因为我们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同一个经理人才市场中来 选择经营者。市场提供经理人的标准和条件是同样的,若我们非要提出不同的需求条件,对我们选择经营者将产生巨大的困难。如果国有企业选不到称职的、职业的经营者,反过来会损害国家作为股东的利益,乃至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的利益。当然,企业家过高的工资可能会使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产生抵触情绪,这是我们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提供给企业家的报酬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家的能力、工作的复杂程度和责任的大小,那么,我们相信职工是能够理解和赞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企业的经营者的时候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为经营者提供的报酬是市场化的、物有所值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征求职工的意见,对经营者提出要求并参与对经营者素质和能力的认定。如此,不仅保证企业能选到合格的经营者,同时也能够体现职工作为主人翁的地位。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给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复杂劳动及带来的经济效益适当的报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必须坚持以市场化的原则,不应当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全局范围内划出一个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区,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操作和报酬的确定上,必须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接受来自国家和职工的考察和监督。〔三〕不改革政府体制,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到位
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属于经济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属于政治改革,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改革问题。也有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与国家政府的必然联系,国有企业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企业,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受侵犯。因此,如何让政府与国有企业分开,就等于否定了国有企业本来的性质,也就否定了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应有的权益。
我们认为,不改革现有的政府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很难到位。因为,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企业,国有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就是是政府职能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配置资源。而我国绝大部分经济资源都是通过政府审批制来配置的。尽管说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运行,但如果资源的配置不是根据市场,而是按照政府的意图来进行,这能说是市场经济吗?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对审批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按照国际市场规则就要逐步废除审批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要真正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式和方法进行彻底改革。
当然,政府体制改革的目的,不是不要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去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要求政府应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同时,政府也必须解决好市场解决 不了的或解决不好的,带有全局性、宏观性、长期性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的建设问题。可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去改革政府,改革以后,不是政府没事做,而是看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因此,政府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加艰巨、更加繁重了。
【思考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3、如何理解政府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阅读书目】
《资本论》第1、2、3卷。
第三篇:书单:日本文学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上海译文出版社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上海译文出版社
《菊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美)商务印书馆
《枕草子》亲少纳言河北教育出版社
《蛤蟆的油》黑泽明南海出版公司
《近松门左卫门选集》近松门左卫门上海书店出版社 《源氏物语》紫式部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四季》张燕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是猫》夏目簌石译林出版社
《斜阳》太宰治重庆出版社
《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约翰.W.道尔(美)三联书店
《美利坚物语》永井荷风南京大学出版社
《读书人》大江健三郎作家出版社
《日本物哀》王向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敦煌》井上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两分铜币》江户川乱步新星出版社
《夏目簌石小说选》夏目簌石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古典俳句选》松尾芭蕉人民文学出版社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张承志中国友谊出版社
《樱花与武士 : 那些决定日本的细节》孙祥旭同心出版社
第四篇:写作第三讲
第三讲写作聚材
·材料的含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生成 ·聚材的途径·材料的积累
一、材料的含义1 一)材料与聚材
1.材料:指写作主体用以形成、提炼和表现文章主旨的事实现象和观念情感。2.聚材:指写作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获得和积累写作材料。·写作聚材有两种基本形式:平时积累和临时采集。
·写作聚材的途径主要有四个:观察、体验、阅读和感受。感受是聚材的核心。
(二)资料 资料:一般是指经过不同程度的整理加工后的材料;主要指书面材料,一般用在实用写作中。
(三)素材与题材
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
1.素材:指写作主体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到的、尚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始材料。
2.题材:广义的题材指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或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农村题材、教育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反腐倡廉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某一具体的文艺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3.素材积累的意义
·素材是提炼题材的基础;素材是引发创作冲动的契机;素材是构思艺术形象的基本因素。
二、材料的分类
一)从聚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1.事实性材料与观念性材料(性质)2.真实性材料与艺术性材料(虚实)3.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获得途径)
(二)从用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中心材料与背景材料 ·典型材料与一般材料 ·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三、材料的生成
在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客体经过主体的认识和感受,转化为主体可用的写作材料。材料的生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以心观物 ·感觉具体 ·有所发现 ·价值判断
(一)以心观物
1.描述:在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在客体的触发下,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积极地展开联想、想象、思维和情感活动,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认识和独特感受,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2.作用:“以心观物”是主体生成写作材料的基本手段。
3.注意事项 情感贯注 展开想象 理解移情 移情 1.描述
立普斯: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的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中去。费肖尔: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艺术家或诗人则把我们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2.移情的原因
·客体的特征与主体的性格、情感、趣味、追求等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近之处;
·客体本身与主体过去的生活、情感、追求等有紧密的联系,或者是它们的一部分,或者是它们的见证物,或者与它们的见证物相近或相似。
(二)感觉具体
写作客体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具体而生动的,要想在文本中把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来,主体对它们的感知必须是具体而生动的。“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在很多时候,感觉粗糙是材料生成的一大硬伤,文学创作尤其如此。
(三)有所发现
写作强调独创性,有所发现则是实现独创的重要基础。
“发现”就是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悟人之所未悟。“独特”是“发现”的核心要求。
(四)价值判断
世间万象皆可入诗入文,关键看你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写作价值。“写作价值”包括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写作的误区之一就是片面强调题材的重大和主旨的深刻,把很多可写的日常生活题材挡在了视线之外。
初学者可以适当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多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取舍的,这往往有莫大的好处。
四、聚材的途径之一:观察
观察是主体认识和感受客体的基础,是其它聚材途径与手段的基础。
(一)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自觉的感知活动。[理解] ·观察离不开主体的有意注意。·观察需要主体积极开放五官。·深入的观察离不开积极的思维。·观察的结果要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观察的类型与方法
1.人物观察、环境观察与场面观察(1)人物观察(2)环境观察(3)场面观察
2.科学观察、实用观察与审美观察(1)科学观察(2)实用观察(3)审美观察
(三)写作观察与审美观察
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观察,首先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察,其次才是审美观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视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四)观察的基本要求
1.选好角度:空间,时间,认识 2.掌握思路
·环境:面→点→面 ·人物:表→里→表
·事物的特征:此→彼→此
·事物的发展:现在→过去→将来 3.开放五官 4.抓住特征 5.身心投人
6.全面、细致、深入。
五、聚材的途径之二:体验
观察是主体从自己的外部去认识客体,体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部去认识客体。观察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观察的延续和深入,是主体走进客体的必经途径。
(一)体验的含义
体验是主体通过自身的亲历亲为来获得对客体的真切认知的感知活动。[理解] ·体验强调的是主体亲自去做。·体验带有生理和心理实践的意味。
(二)体验的分类 1.直接体验
直接体验是指主体身体力行的体验。
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和记忆、联想心理机能等来实现的。2.间接体验
间接体验,心理学上称为“替代体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
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主体的虚拟性想象来实现的,主要用于体验人物。间接体验也可以用来体验其它事物,如动物、植物。直接体验是间接体验的基础。
(三)体验的特点 1.真历与假想的统一 2.内省与外察的统一 3.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四)体验的意义
1.沟通主体与对象,是主体走进对象的必经途径。2.在主体把握人的内在丰富性方面无可替代。3.是主体写好人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
(五)体验的要求 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1.真切 2.细腻 3.广泛 4.深刻
六、聚材的途径之三:感受
主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聚材的核心。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由客体所引发的主体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在客体的刺激下所进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理解] ·感受不同于观察中的感知。·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感受与感知的区别
感知是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它是感觉器官对所受到的刺激的本能反应;感受是人的心理功能,它是由感知所触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通过感知,主体所获得的是客体的外在特征;通过感受,主体所获得的是对客体的心理反应,如主观评价、特定情感、情感变化等,它们已经超越了客体本身,进入了主体的内心世界,是客体的“心灵化”。
例: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
1.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2.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3.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4.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二)感受的内容
1.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把握
2.主体在情感作用下所产生的关于客体的幻觉 3.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4.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独特的内心活动 5.主体在外在事物作用下的情感体验 感受的类型
1.感知型感受和感想型感受
在具体的感受中,主体既可以侧重于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也可以偏重于自己的主观情感。前者是感知型感受,后者是感想型感受。2.投射型感受和感应型感受
感受是一个心物交流的过程,或移情于物,物我一体;或情因物起,物以情观。前者是投射型感受,后者是感应型感受。3.日常感受和审美感受
面对客体时,主体既可以“置身局内”、“生息相关”,又可以“超然物外”、“不计利害”。主体的态度不同,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前者是日常感受,它是从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出发的感受;后者是审美感受,它并不掺杂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
(四)感受的要求 1.敏锐 2.独特 3.丰富 4.深刻 5.强烈
(五)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 1.实现生活的心灵化 2.积累鲜活的写作材料 3.引发主体的写作冲动 4.贯穿主体写作的全过程 5.形成主体的不可代替的个性
(六)影响感受的因素
1.主体的思想、倾向和感情 2.主体的知识和阅历 3.主体的兴趣和修养
4.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认识 5.主体的先天禀赋
七、聚材的途径之四:阅读 参见教材。
注意:阅读也离不开主体的观察、体验和感受活动。
八、聚材途径的综合实例 醉汉(非马)
九、材料的积累
(一)积累的内容
主体积累的写作材料,大致包括“客观材料”和“主观材料”两个方面。
“客观材料”是在主体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材料,包括现实生活材料和书面材料。前者通过观察来获得,后者通过阅读来获得。
“主观材料”是由主体的心灵所生发的材料,它是主体对客观材料刺激的内在反应。主观材料通过体验或感受来获得。
要从写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所积累材料的内部构成,使之趋于合理。
(二)积累的方法 心记与笔记
“心记”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不可缺少,因为只有那些能从主体的记忆层面上浮现出来的材料,才能真正被主体所用。
“笔记”是“心记”的补充,其优点是持久、准确,可以弥补“心记”的局限。2.笔记的要求
持之以恒,全面准确 3.笔记的方式
·摘录、索引、提纲、摘要、批注、札记、感言、观察笔记等(1)摘录
摘录是直接抄录文献资料的原文,如论述、论点、典型的材料、难得的数据等。
摘录文字的内容要完整准确,符合原意,不能断章取义。为了便于核对,摘录时还要写清材料的来源。为了便于分类和整理,还可以制作标题、注明类别等。
摘录一般用卡片或活页纸,每张卡片或活页纸上只记录一则材料,以便于资料的调配使用。(2)索引
索引指材料的来源,一般包括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号、期数、页码等。
摘录时注明的材料来源,其实就是索引。
如果手头有书,或资料暂时还用不着,或时间仓促等,可以只记录材料来源,以节约时间。(3)提纲
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个部分和每个层次的分观点以及说明观点的主要材料,可以把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一个能反映读物基本结构的提纲;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内容的提纲,如作品的情节提纲、人物提纲等。对于重要的书籍或论文,写提纲是经常采用的笔记方法。(4)摘要
摘要是在通晓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原文的重点,删枝除叶后所写出的一段完整的话。注意:要需要准确无误地概括文献的内容,抓住关键要点,不要加进自己的看法。(5)批注
批注是在文献资料上作记号或批语。
对重要的著作进行反复、深入、具体的研读时,可以采用批注。
批注只适用于自己的书籍,且资料的使用不太方便,有时还需要对批注进行整理。(6)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是将文献的有关内容与自己心得体会集合在一起来写的一种笔记形式。
写札记的目的多种多样,有时是探讨、商榷、争论,有时是引申发挥,有时是解惑、释疑、批谬、辩理,有时是仲裁、评判。
写札记,必须把文献的内容、要点吃透,然后融进自己的学识、经验、体会,或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7)感言
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记述自己在材料搜集过程中的所感所惑,就是感言。
感言的写法很自由,或赞同,或商榷,或批评,或补充,或引申,或质疑;或记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记自己遇到的疑惑、难点、问题;或三言两语,或敷衍成篇。
感言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系统的感言,可能加工成为一篇论文。8)观察笔记 我以观察为主,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晚上一一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们在开始写作(还没有发表你的处女作,你还没有发生材料恐慌以前)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茅盾论创作·创作的准备》
(三)让材料易于激活 以感受为中心积累材料。注意保持“写作期待”,经常使用材料。经常整理笔记、阅读材料,唤醒情感。
第五篇:第三讲心得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三次的干部培训已经结束了,第三次的培训是由外国语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姜老师带来的,虽然说培训时间不长,但可以说为我们这次的培训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这几次的培训中,我们接受了老师学姐们的精心指导,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使我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做事的态度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明确了我人生的意义和奋斗方向,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大学生活,如何去利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我要适当分配好在学习中的空余时间,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带领我们学生工作更好的发展。下面我谈一下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思想素质培养。做到言行一致,敢于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负责,争做表率,树立好学生干部的形象。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将不断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我会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干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第二,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调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学会主动分析,迅速反应,工作严密,大胆创新。对于各项工作,我会尽量的安排好时间,有计划的完成,避免忙乱中出错,并在务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思路,放开手脚,敢想敢做。
第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健康的身心,遇事冷静,做事要自信。合理配置时间,学会学习、工作和休息,学会协调自身的时间和精力,调整状态,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是否有吸引力的标志,而个人主义是这个时代年轻人需要克服的障碍。在工作中,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将能充分发挥出全部人的潜在能力,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
同时,姜书记从“角色定位”“学生干部工作技巧”“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三个大的方面,以她从事学生教育工作二十年的体会出发,告诉我们在大学里应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姜书记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五项能力要求”和对学生干部的“十四点建议”让我感触颇深。同时,我自己也了解到学生干部应当具备的八种能力:
(一)科学决策能力。学生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贯彻执行能力。学生干部要善于贯彻执行学校和学院决议和决定。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意图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
(三)组织管理能力。每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领导组织全员来实施。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本部门的目标同干部理事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方力量,恰当使用各类人才,实现最终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四)综合协调能力。作为学生干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善于激发全局干部理事的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塑造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社会交往,使各种外在因素都能为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服务,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选材用人能力。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因人施用也是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成绩、经验,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并使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位干部理事不可能都是人才,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领导干部就要根据下属各自的特点,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六)处事应变能力。社会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领导干部不能抱“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开展工作。因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光凭经验和老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认真了解新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争取最佳效果。
(七)开拓创新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墨守成规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推创新,闯出新道路,开辟新领域,促进工作不断发展。
(八)学习、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干部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能力素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做不好既有的工作。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即不仅要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用理论去研究、分析和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提高能力,努力、认真、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争当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我更加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向着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