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信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重性研究
银行信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重性研究
姓名:吴俊翰
班级:国贸10乙班
摘要:“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本文主要论述了银行信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双重性。
关键词:信用;银行信用;市场经济;双重性
一、诚信的概念
所谓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诚”既实心实意,开诚布公;“信”即诚实不欺,言而有信。诚信结合在一起表明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诚实守信。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生存活动始终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因此市场经济与诚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是重要,讲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基石和标志,我们应该做到“商海无涯信为舟,心怀诚信走天下”。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经营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贷款关系,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在各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源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保证资本循环中资本形态一次转化,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
银行信用由银行来办理,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贷人和借款人的信用中介。其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通过不同的方式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从而起到周转和流通的作用。因此银行信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银行信用发展有利因素
1、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市场化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而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2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
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指标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是好的。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增强的局面。因此银行经济如果得到有利的发展将进一步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起到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
2、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影响较小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投资资产支持证券和债务抵押证券等方式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进行间接投资。美国次级债相关债券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部证券投资中占比很低,因此对 中国 商业银行整体财务状况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根据各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当中,少数银行略受影响。
在者,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闲置货币资源较为广泛,且个人货币投资领域在我国正在新兴发展阶段,所以对于银行信用的存款吸收以及贷款的资金贷出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中国中小企业占据很大部分,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不足,所以银行信用的资产业务有着广泛的投资余地,同时也为这些企业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增强的局面。因此银行经济如果得到有利的发展将进一步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起到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
(二)银行信用发展不利因素
1、我国信用缺失的经济社会现状
首先是当前银企信用关系恶化,银行信用循环梗阻,风险加剧。表现为企业信用能力急剧下滑,大量逃废银行债务,致使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沉淀,风险累积,效益低下;同时银行恐贷、惜贷现象突出,资金滞留体内,银企信用循环出现梗阻。其次是信用供需脱节,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指新兴的经济主体(如民营企业)和新生的金融需求(如消费信用),由于没有合适的信用方式和有力的信用制度支撑,使银行过剩的金融资源与新兴的有效需求无法有效对接,形成信用脱节和金融低效。
信用恶化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的萎缩、高险与低效。这制约了银行的融资手段,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信用环境恶化使银行融资方式保守、领域狭窄,银行大量资金因脱媒而滞留体内,不但资产收益率极低,而且直接形成信用、经济的双重萎缩。同时也畸化了银行信用行为,催生出新的金融泡沫。信贷资金入市投机,使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金融泡沫不断积累。
2、我国经济社会根源
历史积淀和制度性约束致使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脆弱,信用观念淡薄。我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传统信用观念深植于华夏文明沃土,但迈向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之时,传统信用观念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其主要的原因是二十多年来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改革的进程。
而当今,对于借贷和还款的信用制度不是十分完善。因此银行信用的发展在某些程度上可能无法被传统观念所接受,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阻碍因素。
三、结语
信用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银行信用中介服务应当为企业提供诚信服务,代理客户对交易的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以供决策者在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处理经济纠纷时参考。总体来说,银行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将是有利的。但对于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以及目前的信用恶化情况的遏制措施是刻不容缓的。一旦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为基本,将可能进一步激化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的现象。因此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是必然的。信用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市场主体的成熟,而培育一个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信心是成功的基本。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发展的天然时机。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使银行信用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中国能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颜晓峰诚信与文明》
2.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 3.张福海.《信用环境与市场经济》
4.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 5.杰拉德·克里根.《银行体系改革:中国应选择哪种模式》
第二篇: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摘要: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现存的环境状况,并从经济发展的政策、模式和资金投放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健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中国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争议。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足,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等等因素阻碍了中国政府有效地寻求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当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之后评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中形成的污染原因。最后,本文研究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求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1、能源污染。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进行的,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象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资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
2、大气污染。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资源仍然是煤,中国是世界煤消费最大国,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破坏性影响。
3、水污染。中国城镇供水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统计,在660个大中型城市中,约有400个已存的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有1/4已达到警界标准。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而这所有的水问题都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劳动力污染。企业大规模的生产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种对劳动力的需要似乎与环境保护没有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多为非技术型产品,其生产岗位对劳动力没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浪费较大。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密集的工业还可以减少国家的就业压力,因而其
环境污染问题更易被忽视,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自然退居经济发展之后,使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面临更多来自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此外,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政府已经逐步消除人口移动的限制,使更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业企业,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到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近总人口的42%。这使得中国城市人口进一步集中。这种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其代价是中国可耕种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同时还会产生粮食生产力的危机。城镇化的发展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劳动力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选择一种更为高质而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促使粮食生产部门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来满足这种生活方式,这会使更多的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土地污染也会更为严重。
5、垃圾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此外,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
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虽然进入2003年后。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予以解决,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冲突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埋下了环境污染的祸根。一直以来,中国盛行“商人崇拜”和政策上的“向商人倾斜”,国内许多政策措施都体现出经济发展为首任的思想,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过程中,中方代表即表示“国的首要问题是消灭贫穷,发展经济,中国政府不可能执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除非是经济发展了”。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浪费污染环境的做法都可以借“发展经济”之名毫无阻碍地通行。错误的政绩观把“吸引外资”和“出口”当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首要指标,出口污染环境的产品受到优惠的“出口退税”的公然鼓励,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外商投资企业被奉为上宾。并得到低税率的优惠。在这种环境换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中国当然会面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困境,高速的经济增长变为不可持续。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资源。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这部分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落后。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拿出了360亿(约45亿美元)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986-2000)之和的环保投资,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
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据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百分之四到八,再加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总的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三到十五。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指出。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05%,治理成本占GDP的1.80%,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人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处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
第三篇: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對外貿易對國民經濟的作用
A、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
B、進口貿易對經濟發展的主要作用
二、對外貿易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對外貿易在中國國民經濟中是處於輔助地位
(2)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外貿易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決定對外貿處於重要戰略地位
2、市場經濟發展決定對外貿易處於重要戰略地位
三、發展中國家貿易理論的兩難選擇
四、對外貿易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外延演變和重要性
1、貿易開放度標誌一國對外開放的程度:
2、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的協調發展是擴大對外貿易的基礎:
3、貿易外交成為當代國際關係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特徵:
4、貿易政策趨向於與其他經濟政策甚至外交政策有更大程度的融合:
5、傳統的貿易政策逐漸被戰略性貿易政策所取代
五、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與外貿的發展
(1)、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
1、建立經濟特區:
2、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3、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4、逐步向內地開放:
(2)、1992年以後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局面:
1、開放陸地邊境市、鎮:
2、開放沿江和內陸省會城市:
六、“大經貿”戰略
1、實施“大經貿”的戰略含義
2、實施“大經貿”戰略的目標
3、實施“大經貿”戰略的主要政策措施
七、“科技興貿”戰略
八、“十一五”貿易戰略
第四篇: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是改革的前提
目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主要矛盾是不够完善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其中也包含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未来任务依旧艰巨的含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
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总体判断有两层含义:第一,大的框架搭起来了,基础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运行;第二,这种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经济法制还不完备,经济效率不高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在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某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框架;第二,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个缺乏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协调关照”的体制框架;第三,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尚未体现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兴起”和参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第二个问题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产权制度,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清晰”很难做到,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第三个问题是在市场体系里面,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现在全社会资金的融通使用,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过去几年一直是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又上升到,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下降到,这就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一般占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个问题是收入关系还没有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积极性;第五个问题是政府的职能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机关改革、人员的精简,中央机关带头做得比较好,地方政府现在正在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但总的看,政府职能里面,有一些应该交给市场的还没有转移出去,行政审批还比较多,对经济干预比较多,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第六个问题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明显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攻坚阶段
始于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前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胜枚举,但近一段时间面临阻力的问题之多、层面之广是前所未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我国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瓶颈,即我国目前缺少明确的发展战略。首先,改革初期,我国的总战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没有确立。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有许多战略,例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一体化战略等,但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战略尚未形成。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但这是一个利益畸形博弈的时代。“畸形”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强势群体很强,但却意味着我国的弱势群体过于弱小。利益主体的不均衡导致利益博弈的不对称。第二,我国政府的控制能力比较强,而基础能力比较弱。其表现是,政府高度重视稳定,而相对忽视改革的指导与协调。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改革动力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目前改革的共识已经破裂,改革的动力缺失。在这个情况下,社会底线,包括基本的道德底线,屡被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目前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由于各自利益关系的不同,上中下三个阶层对改革的态度并不一致:第一,目前社会上层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关注宏观调控,过度关注短期经济问题,政府成了经济问题的救火队,应急性的事务比战略性事务多。这大大影响了上层推动改革的精力。第二,社会中层已经形成了一个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他们中有些人来说,维持改革的现状能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个背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从改革的支持者转变为改革的反对者,例如,有的官员开始公开质疑改革。第三,社会下层对待改革是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期待改革能给大家带来改善,但另一方面又怕改革影响自己的现有利益。
二、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与机制问题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进入利益博弈时期,作为这场改革的仲裁者——政府,却因为改革利益分化的影响正逐渐偏离裁判员的理想身份,利益博弈结构的失衡与政府裁判主体利益化的倾向已经使部分改革徘徊不前,解决推动改革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机制问题迫在眉睫。
.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
制,保证改革动力持久有效
依据中国的多年实践,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改革的配套性与关联性很强,其它领域的改革措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逐渐变大。因此,改革不是通过单方面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业,最终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年改革的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才使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我国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五类制度的创新:第一类是民生类制度创新,例如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第二类是活力类制度创新,包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激发社会群体创新等制度创新。第三类是协调类制度创新,例如构建全国统一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大市场体系。第四类是开放类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与自我保护的机制;第五类是政府、社会和政治体制类创新。
⒊当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时,要“用小的动荡换取大的稳定”
推进改革,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需要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但不能因为出现小的动荡而停止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不能怕出问题,但是不允许不改革。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改革的过程必须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但出现一些小的动荡是允许的。我们必须用小的动荡换大的稳定、大的发展。如果没有小的动荡,如果没有注意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换不回大的稳定和发展。
三、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纵观中国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都各有侧重: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必须抓住重点。
根据国务院月中旬颁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创新制度、转换机制,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结合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等。
.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过去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进程。未来五年,预计我国的改革将发生三个大的变化: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建设和改革,客观上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至少有六个关键点需要高度重视:一是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二是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三是改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使之真正代表公正、公平与正义;四是对官员要有更严厉的管理手段;五是防止政府旧体制的复归;六是要跳出行政层面的单一思维,解决政府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应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改革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或者说是重点。要从政府治理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人民权利的维护者。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推进政府改革,必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如果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没有理顺,整个政府体制运行将受到干扰,政府也无法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改革的一个核心。我国的经济转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化和财政公共的过程。因此,公共财政的改革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的过程,也就是我国政府理念深层次变革的过程:从传统的“官本位”转到“民本位”状态上来;政府收支活动将严格立足于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不是为官员的私利诸如个人的“政绩”和升迁等服务。这些,都将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目前继续推进要素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金融市场改革、资源市场改革等都有实现实质性突破的可能。其中价格体系与产权改革首当其冲。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首先要深化要素市场的价格体制改革,使各项资源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决定。
.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目前对农村改革的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如减免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农民十分高兴。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基本抵消了补贴与减税的好处。××年上半年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措施大多是巩固与完善已有改革的成果,新的突破性改革不多。农村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大。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民的收入增长非常艰难。第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非常艰难。第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非常困难,尤其是土地问题。第四,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问题急需破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下一步需要加快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则需要确立一个优先度,这个优先度的顺序是:首先必须把户籍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其次改革目前的义务教育制度。
第五篇: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是改革的前提
目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主要矛盾是不够完善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其中也包含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未来任务依旧艰巨的含义。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
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总体判断有两层含义:第一,大的框架搭起来了,基础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运行;第二,这种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经济法制还不完备,经济效率不高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在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某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框架;第二,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个缺乏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协调关照”的体制框架;第三,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尚未体现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兴起”和参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第二个问题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产权制度,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清晰”很难做到,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第三个问题是在市场体系里面,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现在全社会资金的融通使用,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过去几年一直是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又上升到,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下降到,这就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一般占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个问题是收入关系还没有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积极性;第五个问题是政府的职能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机关改革、人员的精简,中央机关带头做得比较好,地方政府现在正在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但总的看,政府职能里面,有一些应该交给市场的还没有转移出去,行政审批还比较多,对经济干预比较多,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第六个问题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明显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攻坚阶段
始于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前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胜枚举,但近一段时间面临阻力的问题之多、层面之广是前所未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我国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瓶颈,即我国目前缺少明确的发展战略。首先,改革初期,我国的总战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没有确立。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有许多战略,例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一体化战略等,但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战略尚未形成。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但这是一个利益畸形博弈的时代。“畸形”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强势群体很强,但却意味着我国的弱势群体过于弱小。利益主体的不均衡导致利益博弈的不对称。第二,我国政府的控制能力比较强,而基础能力比较弱。其表现是,政府高度重视稳定,而相对忽视改革的指导与协调。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改革动力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目前改革的共识已经破裂,改革的动力缺失。在这个情况下,社会底线,包括基本的道德底线,屡被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目前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由于各自利益关系的不同,上中下三个阶层对改革的态度并不一致:第一,目前社会上层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关注宏观调控,过度关注短期经济问题,政府成了经济问题的救火队,应急性的事务比战略性事务多。这大大影响了上层推动改革的精力。第二,社会中层已经形成了一个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他们中有些人来说,维持改革的现状能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个背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从改革的支持者转变为改革的反对者,例如,有的官员开始公开质疑改革。第三,社会下层对待改革是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期待改革能给大家带来改善,但另一方面又怕改革影响自己的现有利益。
二、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与机制问题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进入利益博弈时期,作为这场改革的仲裁者——政府,却因为改革利益分化的影响正逐渐偏离裁判员的理想身份,利益博弈结构的失衡与政府裁判主体利益化的倾向已经使部分改革徘徊不前,解决推动改革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机制问题迫在眉睫。
&n
bsp;.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保证改革动力持久有效
依据中国的多年实践,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改革的配套性与关联性很强,其它领域的改革措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逐渐变大。因此,改革不是通过单方面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业,最终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年改革的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才使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我国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五类制度的创新:第一类是民生类制度创新,例如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第二类是活力类制度创新,包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激发社会群体创新等制度创新。第三类是协调类制度创新,例如构建全国统一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大市场体系。第四类是开放类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与自我保护的机制;第五类是政府、社会和政治体制类创新。
⒊当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时,要“用小的动荡换取大的稳定”
推进改革,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需要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但不能因为出现小的动荡而停止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不能怕出问题,但是不允许不改革。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改革的过程必须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但出现一些小的动荡是允许的。我们必须用小的动荡换大的稳定、大的发展。如果没有小的动荡,如果没有注意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换不回大的稳定和发展。
三、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纵观中国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都各有侧重: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必须抓住重点。
根据国务院月中旬颁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创新制度、转换机制,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结合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等。
.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过去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进程。未来五年,预计我国的改革将发生三个大的变化: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建设和改革,客观上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