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3:0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

第一篇: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

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

摘要: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大领域,相关性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弱化问题。财务会计因其信息形式化、失真、存在顺周期效应而削弱了相关性;管理会计因其与业务脱节、忽视资本经营模式出现相关性降低问题。本文对比国内准则与国际观点,界定了会计相关性的适用领域,并基于会计相关性丧失的具体表现,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相关性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1992年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会计相关性便一直存在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作为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第二层次),连接会计目标(第一层次)与会计确认、计量方法(第三层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曾多次在其公告中阐述会计相关性的重要意义。而如今,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会计相关性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相关性的丧失?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相关性是摆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性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进行评价或者预测。”

(二)国外观点

IASC解释:“当信息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通过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显然,国内准则关于相关性的定义与IASC的相关解释都突出了“决策有用性”,但国内准则主要针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即外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使用者;而IASC则没有划清内外界限,说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都适用。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大分支领域,虽然各具重心,但也具有“必然联系”,两者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会计体系。所以,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不应只针对一方。本文论述将基于IASC的观点,探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的会计相关性丧失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二、财务会计相关性的弱化与改进措施

(一)表现

1.形式重于实质。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实质重于形式一直是会计准则所倡导和反复强调的。然而从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到现在经过了22年,会计形式化现象依然严重,许多形式重于实质的内容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财务报表列报就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报表列报必须固守准则规定,从而常常忽视了经济实质。如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列报,企业堆积滞留的存货和很多应收账款实质上被“长期化”了,但编制报表时依然遵循“会计科目”形式,不做实质调整。又如长短期负债相互转化问题,现有准则考虑到了长期负债向短期负债的转化,规定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作短期负债列示,但忽视了短期负债向长期转化的情形(长期拖欠应付账款等)。

最值得关注的形式重于实质就是“权责发生制”的运用,它以“权利或义务”的实际发生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不考虑实际的“现金收付”,是现代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模式。权责发生制计价上的历史性、摊配上的主观性、对金融工具的不适应性等诸多缺陷,会计界已有很多批评。然而它还有一个固有缺陷,即形式化问题。实务中,“权责”的判断依据是法律形式,而“实质”是现金流转。权责发生制不考虑“现金收付”,而一味追求法律形式,显然是“重形式轻实质”的表现。

2.失真。《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且不谈论频频发生的会计造假舞弊案件,仅就严格按准则规定生成的会计信息而言,其真实可靠性也值得商榷。以资产为例,企业在资产方面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易扭曲其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虚增资产。很多项目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虽然在会计上算作资产,但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现时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不能算真正的资源。

(2)漏算资产。迄今为止,会计核算普遍存在“重物轻人、重硬轻软”的弊病。许多相当有价值的软资源,如人力资源、品牌效应、客户忠诚度等并未纳入资产计量体系,而且游离于会计账簿之外。据相关研究表明,20世纪末有形资产账面价值估计仅占公司市场价值的10%-15%,可见这些被忽视的“软资产”往往是企业制胜关键。巴菲特认为:越是优秀的公司,其超额盈利能力主要来自良好的管理、良好的声誉等无形资产。1983年,他在致股东的信中对喜诗糖果赞不绝口:几乎没有几家企业能像喜诗糖果公司一样,在保守的会计政策和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仍然保持25%税后收益率。能产生如此高的超额收益率,是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效结合,特别是公司产品和雇员给消费者带来无数次愉快体验所形成的良好声誉。

(3)资产计价失真。资产在持有期间可能发生价值增减变动,会计规定“资产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记录资产减值变化,以体现会计稳健性原则,但忽视了资产增值带来的影响,其中尤以房地产为代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同比增长6.9%,2012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同比增长8.1%。可见一套商品房时经两年价值已增加15.56%,而溢价部分却无法反映在账面上,从而掩盖了资产的真实价值。

3.顺周期效应。论及会计相关性,众多专家学者大力推崇“公允价值”,因为其能比较合理客观地反映资产等会计要素的真实价值,从而增进会计相关性。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其固有缺陷,即顺周期效应,主要有如下两个表现:在萧条时期,公允价值的运用将迫使企业确认大量资产损失,使本已恶化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在繁荣时期,公允价值计量将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而刺激投融资,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顺周期效应将放大市场带来的影响,从另一角度而言,又降低了会计信息相关性。

(二)改进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去形式化。(1)会计模式多元化。一味遵守权责发生制,一味默认历史成本,则无法增强财务领域的会计相关性。财会领域需要放弃单一模式计量报告模式,建立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兼容的多元化运作模式。其次,财务会计模式多元化还要求变革单一模式下形成的财务报告制度,重新设计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制度。(2)完善会计准则。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比较固定,尤其在报表列报方面比较死板,对于经济实质的把握并未达到其强调的“实质重于形式”。准则应在列报方面强调流动资产(负债)与非流动资产(负债)的相互转化,逐步削弱形式化问题,使财务报表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要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重点在于全面披露资产,即扩展信息披露制度。现行财务报告应扩大信息披露范围,不只披露有形资产,还应力求对企业软资产等非财务信息的计量与披露。主要包括:(1)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客户忠诚、产品体验等;(2)对企业治理层、管理层组织构架的分析评价;(3)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薪酬激励计划;(4)企业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加强对这些软资产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综合反映企业的实力,提升会计信息相关性,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及前景判断。除此之外,完善会计准则和使用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也可以提高真实性,此处不再赘述。

3.抵减顺周期效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避免存在顺周期效应,然而这种计量模式也有其优越性,所以不宜被放弃,而应完善其计量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金融资产重分类。金融资产重分类对于抵减顺周期效应很有意义:在经济极端情况下(如证券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将原本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衍生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贷款等)进行重分类,重新划分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冲击。其中,债券资产的重分类对当期业绩的影响最大,债券的重分类意味着如果企业有意愿且有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可以按分类当天的市价入账而不必随市值的波动计算浮动损益。(2)使用估值技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若公允价值不能恰当有效地反映企业内部资产价值,且偏离程度严重,可用内部估值技术取代市场价格,实现对有价无市的特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资产的恰当记录。但此法也存在两个明显缺陷:首先,估值技术易被滥用。不同企业对于各自资产的了解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估值的客观性;并且估值技术有明显弹性,容易被管理层用作盈余管理的工具。再者,即使企业客观公正地使用估值技术,结果也会因评价方法、模型不同而相去甚远,这也对估值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据花旗银行2007年年报显示,其在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时使用了800多个估价模型。由此可见,随着企业涉及的金融工具逐渐多元化,估值中隐含的不确定性将愈发成为一个难题。

三、管理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

(一)表现

1.与业务及供应链脱钩。管理会计主要是对内服务,所以必须要与企业各种业务紧密结合,承担企业决策评价职能。而在实务中,尤其在各种业务计量管理上,会计出现了相关性丧失的问题,会计人员往往局限于简单数据记录计算,忽视了在各种业务建立联系网,以更好地服务于管理控制。比如一个制造类企业,仅谈及商品经营业务,就有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包装设计、材料采购、产品制造、质量检验、设备维护、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控制、供应链管理等诸多业务需要算账,市场调查可行性的账、批量采购和规模经济的账、制造成本的账、税收的账、投融资的账、设备的账、人力资源的账、战略风险和利益的账、供应链的账等。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主办或参与,在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合作中把账算好。只有向业务和管理领域延伸并实现“全覆盖”,会计的所谓“管理性”和“综合性”特征才能体现出来,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才能得到保证。

2.忽视资本经营模式。公司经营分为“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四种模式,然迄今为止,一系列管理会计的控制、决策方法,大都围绕前三者进行,对“资本经营”避而不谈,即使稍有关注,也是蜻蜓点水。自20世纪末以来,大多数公司已达到“资本经营”阶段,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公司的资本扩充等一系列因素,对传统单一的商品经营格局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管理会计不能只顾及传统经营模式,而应扩充管理会计内容,使之成为既能服务于传统经营又能服务于“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本经营”的会计体系。

(二)改进措施

1.加强跨部门业务间整合。

(1)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企业组织框架在跨部门业务整合中至关重要,一个设计良好的组织结构配以有效的合作、报告机制,可以促进部门间业务沟通与融合,从而扩大管理会计覆盖面。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构架,以保证良好的沟通效果,需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设计畅通的报告、沟通渠道,管理层也要表现出清晰的倾听意愿;同时加强单独沟通途径建设,如直接向首席内部审计师或法律顾问或其他能接近董事会的高层沟通渠道,以充当自动防故障机制。其次,注重沟通方式多样性。沟通可以采用类似于政策手册、备忘录、电子邮件、公告板通知、网络发布和录像带信息等方式。当信息在大型集会、小型会议或一对一会谈中以口头形式传达时,也要注重发音强调和肢体语言。

(2)建立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像财务会计有比较明确的报告制度,管理会计通常没有固定体系,报告情况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也正是这种随意性,使得管理会计常与财务会计脱节,也不具备一个整体性分析报告框架。要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两大分支,但并不意味着两大领域应该各自游离独立,相反,两大分支应该相互联系,共同支撑会计体系。其中,财务会计应该加强列报模式的多样性,而管理会计也应相应改造决策模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而应兼顾模型科学性和与财务会计数据的对接性,否则将加深与财务会计的隔阂,无法有效为管理层服务。其次,加强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整合。迄今为止,在处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上,有众多分析工具,但并没有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能够整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使得两者能得以综合显示。目前的管理会计系统,仍以两个相对独立的框架分别展示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研究人员布拉米奇(M.Bromwich)和比姆尼(A.Bhimani)在《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一书中认为:“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本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综合利用,两者的整合和协调来源于先进生产环境和服务企业共同活动的非财务型数据,并将这些非财务数据的输入融入管理会计系统。”

最后,逐步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既能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的外部信息,也能提供本企业的内部信息,其关键在于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的建立。战略管理会计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受财务报告发布期影响,往往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从而使管理会计信息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为提升内部会计信息相关性,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设立日常信息搜寻制度和组织结构,将收集、整理的多元化信息(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归档。在进行决策时,治理层、管理层可从信息库中调出相关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重视资本经营模式管理与核算。迄今为止,各教科书上提及的管理会计,基本上围绕 “商品经营”进行,书中一系列决策、控制方法,主要以控制成本为主,这也是管理会计通常被称为“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资本经营来说,成本的控制不再具有战略意义,低成本也不再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不二法门。因此,对于资本经营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应当分离,对于资本经营部分的管理控制应有别于商品经营,有助于做出更有效的决策。Z

参考文献:

1.陈丁嗣.重获管理会计相关性――作业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证研究述评[J].企业经济,2008,(4):178-181.2.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措施[J].会计研究,2009,(11):23-29.3.李成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性比较[J].会计师,2013,(8):10-11.4.李心合.丧失相关性的会计与会计的持续性变革[J].会计研究,2012,(10):3-10.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5.张先治,戴文涛.基于会计相关性的企业内部报告问卷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11,(11):10-17.------------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

摘要:市场经济活动中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会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就必须运用到谨慎性原则。但谨慎性原则是把“双刃剑”,如何使谨慎性原则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局限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谨慎性原则影响广泛,是我国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我国会计发展来看,谨慎性原则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会计日常业务的处理中,带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业务常常会出现,由于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没有办法得到保障,选择错误会计政策的情况偶有出现,这就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影响;企业出于经营目的或者其他原因,为了实现盈利可能会产生操纵公司利润、过高估计资产等行为,这就会使应当披露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不相匹配;同时不能忽视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影响。由于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就有必要采用谨慎性原则来保护不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就当前的经济活动来看,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报表等方面运用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探讨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意义重大。

一、实务运用中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

(一)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八项要求之一,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七项原则同样重要,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其重要性和地位更加凸显,运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但就某种程度而言,谨慎性原则所要求的内容与其他原则的侧重存在冲突。在应用过程中与可靠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和可比性原则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可靠性原则强调会计信息不偏不倚地反应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而且进行确认计量的交易要能够得到验证;权责发生制要求按照应收应付制来确认费用期间。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保持适当的谨慎,不能随意高估或低估资产负债,即谨慎性原则允许将还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提前计入损益,这与可靠性和权责发生制矛盾。同时可比性原则强调无论从哪个方向上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必须一致,而谨慎性原则则允许企业根据不同的经营状况对会计政策做出改变,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等,这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影响。

(二)实务操作中的冲突

会计核算中,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其中由于体现谨慎性的方法没有得到规范,想要在实务中运用此原则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由于缺少衡量制?s的标准,资产和利润的可靠性、真实性受到质疑,从而对得到的会计信息公允性产生影响。其次,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资产和利润的预期要求和实际发生可能有所出入,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第一,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量时,依据加权平均法还是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会影响当期的利润,从而使企业利润偏高或偏低;第二,企业可以选择是采用直线折旧法或是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计提,这就对当期产生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偏高或者偏低;第三,企业可以选择计提方法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这对资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方法,以上情况在各企业中都有可能发生,就计量结果而言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会使外界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产生较大的质疑。会计信息的披露受到影响,直接影响着股东与债权人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影响着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

(三)与税收法规的冲突

税收的数据是从会计核算得来的,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会使得企业前期利润减少,导致企业少交所得税,国家出于保证税收的目的,不能直接在企业基于谨慎性原则确定的报表数据上进行征收,从而在与计税基础的对比中产生差异。就谨慎性而言,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侧重点不同,使税收法规与谨慎性原则出现冲突。制订税收法规的目的是要确保国家税收及时收缴,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然而谨慎性原则在确认计量时,使用者要保持应有的谨慎,对可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当进行确认,而不能对无法计量的收入进行入账。税法法规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冲突很难进行调节,拿税前列支的费用来说,税法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尽相同,导致企业由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而使当期账面利润减少,企业应当补交所得税,增加了现金流出,势必影响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热情。

二、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改进措施

(一)恰当运用谨慎性原则

在使用谨慎性原则时,最关键的是一个“度”字。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应当对其运用的前提和条件进行约束,使条款具有可操作性。若能够与条件相符,则应当执行;与条件不符,则不能运用。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性原则的广泛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类别的风险,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策略,另一方面要考虑分析如何对风险进行防范。不同风险措施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对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同时,增加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存货,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要计提跌价准备,此时企业在使用谨慎性原则时要依据客观前提,降低随意操作与主观操作的风险。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程度进行充分的披露,紧扣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约束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发生冲突有预防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信息披露

投资者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了解其经营与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冲突,便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因此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十分重要。企业对谨慎性原则进行披露通常是通过财务报告的方式或者在定期公告中阐述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论通过哪种方式都增强了企业信息披露,有效防止了企业出于某种自身目的滥用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更详细地披露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与运用情况、规范披露范围,大大增强了公司运用谨慎性原则的透明度,最终得到报表使用者更加有效的重视。

(三)健全约束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时是具有倾向性和方向性的。有的企业为了业绩拿谨慎性原则当挡箭牌,来调节成本和利润,加强审计监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工作,同时强化制度的灵活运用,这是对注册会计师提升能力的新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了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中,但整体制度上还需要全面完善,总之,注册会计师应该在强化风险意识、拓宽学习视野、提升自身素质等各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将谨慎性原则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当前的经济状况来看,投资者接受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多,会计信息质量就愈发重要,要保证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就必须不断加大监管的力度,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准则,让虚假的会计信息没有立足之地,粉饰报表的公司受到的处罚大大超过盈利,才能保证信息真实,让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才能鼓励公司合理广泛地运用谨慎性原则披露经营财务信息,最终得到投资者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同时,对企业内在约束机制的强化同样重要,其中最应得到重视的一点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从内控出发,在公司内部使谨慎性原则首先得到合理的运用。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养

会计行业具有特殊性,在各环节各方面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判断,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强调在适当的范围内对会计事项进行估计,既不能因为过于谨慎导致低估利润,也不能因为过于宽松导致高估利润,就更体现出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要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且能够被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获得,?@就需要:第一,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用认真专业的态度处理会计事项;第二,不断全面深入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拿会计准则来说,每年准则都会进行修订出现变化,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第三,进一步掌握相关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市场经济在发展、会计领域在拓宽、会计理论和操作方法也在改进,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扩大,会计人员必须不断认真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郭香宜.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财会学习,2015(18):128.[2]张艳平.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5(18):265-266.[3]鲁芳.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运用及其局限性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6):118-119.作者简介:陈肯(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专业。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摘 要:随着中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转。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问题,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措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5-0148-02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也获得了很大进展。因为中国的会计改革比较早,有关会计改革的理论也比较丰富,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有其固有的特性,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的开展比较落后。目前,中国还是缺乏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体系,最近几年也只是引入了政府会计的概念,也没有具体实施,因此,研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会计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正在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同时也需要重新定义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及时明确“越位”和“越权”的关系,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位正在应时代要求,走多元化、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的道路,及时地提供社会公共用品,发挥公共产品管理以及政府管理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人民大众服务。

一、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会计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健全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核算方式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但是当核算经营性业务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方式。这种制度规定就为实际的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那些既有经营性业务又有非经营性业务且经营性业务占的比重较大的单位。这两种核算方式的存在,会造成财物核算混乱,相关人员借机取巧,同时也会对外部和内部的正常监督制造了困难并且增加了工作量。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会计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不合理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聘用专门的会计人员,有的甚至使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这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上岗后,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不了解会计的专业技术知识,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也有单位的业务复杂并且互相交叉,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不能明确相关职责,比如会计和出纳由一个人担任的情况,这个是会计准则绝对不允许的。也有一些单位的全部银行存款印鉴由会计一人保管,这也是不允许的,同时也是极有风险的。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有缺陷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经营性业务,但是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支出和收入在收付实现制方法下不能实现准确的对账。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经营中,大部分的资金的付出和收回都是滞后的,这是必然发生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为了满足自己本单位的利益,就不能进行准确的经营性业务的会计核算。另外,在核算中,忽视了累计折旧的影响,不能及时地转化为费用,特别对贬值较快的固定资产,这种处理方法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固定资产价值。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程序较复杂,实际上固定资产已出售过了,但固定资产系统要相关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核销,容易导致账实不符。因此,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及管理值得研究和探讨。

(四)缺乏规范性的会计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事业经营业务发展的多元化,会计的监督职能越来越跟不上企、事业正常经营的要求。在单位的实际监督工作中,对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认识不明晰,从而削弱了对会计监督的认识和执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制度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有效的监督,单位内部的监督制度也只是作为摆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效的监督制度也就不能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发生。同时,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在会计监督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这就为不法分子制造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最终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五)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这两种形式的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是反映整个的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其中主要是负债内容,而收入支出表主要是单位项目经费的变化状况。其实,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仅仅只有这两张财务报表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这两张表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也就不能及时地考核现金预算的执行效果,更不能反映各级人大要求公开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信息。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设置科学有用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就是为了能够使会计账目更清楚、更易于理解、更符合实际情况。准确的会计科目设置能够使收入和支出更加匹配和合理。比如,在资产类的科目里面可以设置累计折旧、营业税详细科目以及可转换债券科目等;可在固定资产科目下根据资产大类设置土地、房屋、办公设备等二级科目以方便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负债类科目里可以设置短期融资款科目、长期应付款科目以及长期借款科目等类似科目。另外,对于来源不同的单位收入,应该明确其收入的来源,可以设置二级科目来区分。这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能够明确资金的使用目的,从而更有效地配置资金,以防资金的随意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并积极培养职工的素质

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常运转需要单位建立严格的岗位轮换制度,必须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好,不能只是重视形式。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单位本身未来的发展都需要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其中建立会计轮岗制度尤为重要,这能很好地防范会计舞弊和财务造假的发生。在岗位轮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会计核算错误和财务舞弊,降低了财务风险,减少了职工面对诱惑的机会,同时也给职工制造了可以互相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水平,创造了互相沟通的平台,这个制度会为单位和职工都带来好处。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重视职工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首先,是会计专业人员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局限于教科书教授的理论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这远远是不够的。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丰富的职业经验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专业知识的培训机制,定期聘请专家传授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使职工的专业技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会计业务处理要求。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重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必须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职工的公正性、客观性的观念,并努力使职工具有自律意识,规范职工的行为,从而使会计工作走向正规化、合理化、合法化。

(三)做好资产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属于国家,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利益,必须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害国家公共利益。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对单位资产采用定期盘查制度,也就是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清查或者是不定期的盘点清查,如果在实际的清查中,发现实际资产和账目资产不符的情况,应该及时地上报相关负责人,并找到不符合的原因。同时,应该建立实际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制度下,并结合考虑每个单位不同的单位性质的业务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中,应该重点关注预算管理、资金拨付、日常费用支出以及报销的审核过程等方面。总之,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在满足单位财务管理要求的情况下,保证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行为,也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单位的业务处理日益复杂化,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加强并及时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权限,责任到人,落实监督任务。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严格执行的奖惩制度,调动职工发挥监督职能的积极性。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及时曝光违法违纪的行为,以此警惕其他职工。单位的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加强互相监督和检查,使内部监督无处不在,从而防患于未然。另外,单位也可以建立独立性强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较高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规范会计的行为、及时地发现财务风险和财务舞弊。总之,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能够从根源上预防舞弊的发生,打击腐败和经济犯罪事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内容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增加现金流量表的披露。现金流量表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过程中现金的流入量以及流出量,反映了一段时间现金流出与流入的实时信息及库存量的大小,这些信息能够解释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原因。同时,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决策者更好地配置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明晰单位的投资支付能力。根据现金流量表,能够及时地预测现金的变化趋势,有利于责任人作出决策并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同时,财务报表中的附注内容应该尽可能地详细,比如负债增加的信息,以及或有负债的信息,以便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单位的资金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详细的附注也就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补充以及解释的功能。只有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健康的经营运转,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邢凌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3,(6).[2] 李晓梅.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责任编辑 陈凤雪]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革新,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管理会计做为边缘学科,科学地将管理理论、方法和会计有机地融为一体,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有用的相关信息,客观实际地反应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动态。事实证明,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产生的效益,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够否定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地位,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践制定一一对应的改进措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管理能力,良性健康发展。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问题;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传统管理会计主要以收集、计量、汇总并传递管理控制信息为主,而在新时期新阶段,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发展革新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对非财务信息的提供和使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会计可以看作是一般财务会计的升级版,总之管理会计区别于一般财务会计,不只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有体现,更体现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上,采用怎样的行为观点来处理各类财务和非财务的控制信息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只有高度敏锐、知识结构完备和适应能力很强的管理会计人员才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建设推波助澜。

1、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概述

管理会计可以看成是一种会计方法,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提高社会效益而引进的,通过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信息及单位其他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源整合并分析研究,使得单位内部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此分析材料对本单位整体建设进行规划与控制,为单位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以看出,价值创造与维护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核心理念,基于此背景,管理会计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战略、财务、业务一体化最行之有效的工具。1.1、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的概念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即区分学科和工作两个方面去解读。首先从学科方面考虑,管理会计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在学科理论上一般称之为管理会计学,就是以会计学为依据和基础,同时吸收借鉴了行政管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后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另外从工作方面考虑,作为一项专门独立的工作,一般将其称为管理会计,顾名思义,也就是专门向企业或单位管理当局及决策者提供与计划、控制、决策、考核等有关信息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俗地讲管理会计就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也决定了管理会计具有服务职能,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来进行服务,通过及时准确的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也间接反应出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会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的改变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1.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基本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职能上主要以预测、预算、决策、控制和评价为主,也可以称其为内部报告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实际控制,并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报告,职能更加倾向和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此外管理会计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同时更加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并大量地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情况,为决策层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材料,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更好地制定相关决策抓实依据、打牢基础,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由此充分体现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地位,这也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正规化建设,为促进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账务管理水平保驾护航。1.3、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属于一种非营利的职能组织,不同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具有“向前看”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是利用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数据分析信息,来为当局的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而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其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特有思维方式是管理层制定决策的最有力的支撑点。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具有监控结合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目标侧重于满足自身预算管理的需求,兼顾内部管理需要和其他信息需要,全面系统地监控并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精准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具有内部管理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在应用内部控制上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和合同管理业务等,采取有效控制方法在财务工作数据分析上有所管控,因此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

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现状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了解到,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广泛利用管理会计参与到日常管理之中。但是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管理会计的管理作用发挥也不明显,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结合度不高。所以,国家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要从制度层面和单位层面两手一起抓,不断改善目前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环境,逐渐形成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机结合高效运转,从而达到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地发展的目的。

2.1、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不全面。

从目前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已渐渐重视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认识到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地位,初步形成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方法,但基于目前对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及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完全满足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实践需要。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际理论研究还不够,缺乏创新性的实践指导,导致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处于长时间处于瓶颈期,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分析已成为迫切需求,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去完成。

2.2、管理会计的内部管控已初见成效,但不系统。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已经初步制定了管理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全面落实和有效运行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我国国情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权力过于高度集中统一,缺少监管机制,个别单位领导可以独断独行,独自决定管理方式方法,独立制定有关决策,更有甚者会更改会计相关信息,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不能很好的牵制领导者的管理权,使得管理会计系统的相关法规制度也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的监督控制系统已经建立了起来,但在全面运行上还有偏差、有缺陷、有漏洞,没有形成定期、定人、定点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核查,在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上得不到完全保证;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还处于老思想,审计过程还是用老办法走老路子,没有与时俱进的前瞻性,对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经济责任审计不深入、不具体,发现财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风险没有想在前,总打“马后炮”,达不到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规避的要求,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2.3、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已初显成果,但不充足。

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要在人才储备上要做到筹划在先、想尽办法、加大力度、下苦功夫、不惜资源、着重培训,当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中专业的、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用一般的财会人员临时充数占岗的现象比较普遍,显而易见,一般的财会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不熟悉、不掌握,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在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自学意识又不强,找不到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理会计的运行机制和信息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转,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良性发展。

3、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实践充分证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管理经验越来越趋于成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向着稳中求精的方向逐步发展,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建设能力的提高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壮大管理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必然前提。3.1、行政事业单位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靠管理会计的应用来促进和推动。

通过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来看,不可否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及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加强,这得益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制定决策的科学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会计应用的系统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充分利用单位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来决策、规划、预算、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为主要职能,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正规性,坚持了行政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控的制度化,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严谨度,达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的目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高。

3.2、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和机制体系的科学化,必须靠管理会计的应用落实和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内部控制上对应的工作面比较广泛,相应的机制体系更多,也更加复杂,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完成各项业务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严格内部管理控制,结合相应机制的有效运行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管理会计的应用要体现出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管理业务等方面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制度性,还应熟练掌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会计核算控制等控制的方式方法,同时必须在经营流程、岗位职责、数据分析应用上有所管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熟练运用内部管控的方式方法,并以相应的机制体系为依据,来实现各项业务的高效落实、创新发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建设能力。

3.3、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成本管控和降低风险的常态化,必须靠管理会计的应用来监管和保持。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控,降低成本风险是管理会计最基本的也是难点最多的工作任务,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管理会计也起到了攻坚克难的模范带动作用,实现成本管控的理想目标,达到有效降低成本风险的目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成本管控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随之而来的成本风险的评估和预判更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管理会计对成本动态分析的一些理论数据,能够最大程度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在寻找最佳投资规模上定方向,在提高投资回报率上定目标,从中寻找最优成本核算,规划制定合理的决策政策,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达到成本和风险双降低的目标。

4、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不断深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作用在逐步提高,在应用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关键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任何工作、任何成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在接受认可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也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有待于各方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共赢发展。4.1、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思想认识还不深。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是本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掌舵者、引路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倍受关注,在管理中过多的偏向于单位短期效益,对财政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拨款不能进行严格的资金审核,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同时在应用管理会计的时候,一般注重如何控制成本,过多地寄希望于成本的回报率,做不到全面细致的总结和分析,管理会计对自身的工作认识严重不足,忽视了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忽略了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长期高效持续发展。

4.2、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还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有力的保障,管理会计自身不能够加强学习,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系统地人才培养,没有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方案,直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稀缺,行政事业单位在手中无人的情况,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会计的选择上随意性太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由其他会计人员兼任管理会计,其用人机制较为僵化,兼任的会计人员因缺少工作经验,对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不完全掌握,在学习上不系统,自身的固有思维占主导,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发挥不出来,影响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上要真抓实干,行政事业单位要把管理会计的人才储备作为单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4.3、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体系制度还不实

新时期,要使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更加全面、深入地发挥作用,必须有健全、完善的体系制度做为支撑,以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来看,管理会计在工作中的体系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在落实机制制度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个别机制体制的设立明显成了纸上文章,不按章办事的现象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有所体现,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建立的体系机制运行不实际、不稳定,缺少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岗位形同虚设,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等同于一般财务会计,在成本管控、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没有起到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而这样实际工作内容恰恰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健全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体系制度势在必行。

4.4、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监督检查还不严

行政事业单位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样要求有关财政、行政部门出台了有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来加强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为此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来看,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检查不实际、内部管控不见效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监督管控意识较弱,鬼缺乏专业性,就出现了监督管控时紧时松的现象,没有做到坚持常抓不懈,单位内部的监督制度成为摆设,监管不力,必出问题,比如三公经费列支混乱、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混用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监督管控上缺少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长期如此缺少有效监督检查,势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规管理带来恶劣的影响。

5、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措施方法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认真分析、多方会诊把关,结合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实际和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大局,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新时期新阶段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查找解决方法,制定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5.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自建自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发展的新时代,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也是如此,从提高本单位建设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起好模范带作用,引领管理会计在业务、管理等方面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管理会计业务能力在加强自身学习上找到突破口,管理会计的自学自用能力要引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从基础的管理会计理论、规章制度、职能职责、业务内容、监督机制等学起,以相关的准则、法规、制度和规定为依据,认真研究管理会计基础理论,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助手作用,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转变思想,与国际管理会计教育接轨。5.2、抓好人才培养,增强后备力量。

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抓实的工作,培养全面型管理会计人才,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进行人才培养的筛选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知识的考核,将考核不过关的财务人员换到其他岗位,确保管理会计人员具备过硬的会计基础核算能力,以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其次,做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普及会计信息化发展,更要普及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可能涉及的庞大数据,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提升来保证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再次,做好引进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工作,从引进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入手,以此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管理会计的业务水平的提高,熟悉并掌握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真正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功能;最后,加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工作,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严厉惩治财务业务造假、制假行为,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教育,提高管理会计的自身素养,转变思想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5.3、严格内部管控,健全体系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并为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时要充分发军其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会计制度,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并完善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财务行为,减少和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委的问题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充分重视,全面的负责管理会计工作,此外,还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并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便于会计信息失真时,清楚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避免责任不清问题的存在,提升内部会计管理的效果。

5.4、务实监督检查,提高监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应用的监督检查是重中之重,对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要重点监督检查和管控,细化责任、奖惩分明,做到责任到人、制度管人,行政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要依法规制度选人用人,落实敏感岗位回避制原则,避免敏感岗位兼职,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管理,确保财产安全,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积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对管理会计的定期培训,规范各单位管理会计核算和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加强对本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监督,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促使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认真的落实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效果,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执行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当国家财经法律有变动和修改,或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监管职能。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面利用管理会计参与单位管理,其管理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提高管理会计的管理能力是大势所趋,文中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现状,认真查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在自身学习、系统建立、完善机制、加强监管等方面制定一一对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及氛围,降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为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健康高效发展扫清障碍。参考文献:

[1].刘俊贵.关于在事业单位推进管理会计的思考与建议.财政监督,2016(01).[2].许文静.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探索.审计月刊,2015(08).[3].邢凌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3,(6).

第五篇:改进目标与措施

改进目标与措施

刘长柱

改进目标:

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领会其含义,将其渗透到自己日常的教学中去。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落到实处,使得它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桥梁。继续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手段及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落实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我们的水也要包罗万象,不能只是简单的白开水了。作为语文老师也不只是单单看几本和教学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年,还应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括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知道符合时代的作家、作品,我想这不仅能够增长自己的文化底蕴,也会拉近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或许还会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呢!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生一起阅读一些反应战争年代的作品,交流一下心得。

二、有效整合语文课 记得上学期听了14节语文课后,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语文课的整合——共享和分享网络资源。例如获得一等奖的《梦圆九天》这节课(多媒体课),它就借助网上的录像资源让学生理解“激动人心的一刻”、“观看太空服,理解笨拙”,然后结合课文学习“为什么这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抓住主题,深入展开,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拓展了各方面的知识,激发了从小好好学习的激情。其次通过网络及时把老师收集到的资料和学生创作的作品与大家一同分享、交流,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制作实用的课件

课件是为课堂服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积累知识。现在有时我们往往在制作课件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但可能收到的效益却只是为了看一句话,或看某一个录像。如何使我们的课件简单化,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所真正达到的目的。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觉得我们的“学习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学期我将继续和大家一起来栽培这棵“树”。把收集的资料去之糟粕,取其精华,真正能为课文服务。

四、实效的评价。

语文课的本质还是“听、说、读、写”,我们在借助网络学习的时候不止是看,更重要的还是读,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评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即时,即地的评价,发现学生的成绩、长处及时给予肯定,老师用激励的眼神、喜爱学生的动作,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好”、“你真棒!”、“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说会思考,你真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如下课前让同学相互检查一下学习情况包括读课文、识字、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互相评价。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来自家长的信息、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的评价),加大自评的力度,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为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进行反思打下基础。

评价还应是开放式的。在试卷中,设置“开放性”试题,如:“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谈谈你的感受好吗?”、“从本学期学过的古诗中任意默写一首。”对敢于质疑的学生,还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朗读和实践两部分采用开放式测试,给学生一至两天的时间完成。测试卷中设置定量评价(级别),和定性评价(老师的话、家长的话)。

下载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相关性的丧失与改进措施[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足与改进措施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重视学生,忽视老师。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

    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现状(一)以手工为主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及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及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及改进措施 1.总则 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采取以下措施证实我们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

    我国管理会计改进措施论文(5篇)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只有部分企业、部分地区零星分散的应用管理会计理论,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不紧密,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形成,企业在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4.23已修改)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有着较为特殊的工作指责,会计基础的工作规范至颁发以来,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这些规范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

    学困生分析与改进措施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2班化学学科 新增学困生统计分析与改进措施 北京市xx学校一、学困生: 二、新增学困生学情分析 xx情况相似,上课能够积极发言,学习态度端正,能......

    李家小学过程性评价反思及改进措施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李家小学过程性评价反思及改进措施 一、 基本情况: 过程性评价、共计14项,总评第二名,满分200分、得分177.5分,同第一名相差16.5分。其中一等4项,分别是课堂......

    团队丧失执行力应对措施(精选5篇)

    为什么有的企业成功了,而更多的企业失败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团队失去了执行力,团队失去存在的价值 团队丧失执行力的原因及过程 执行力丧失之初 团队在开始阶段,因为业务处于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