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外向化的思考
徐林实
【内容提要】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招标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战略联盟。大型企业有很高的利润收益,同时也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俄罗斯非常注重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区域合作 大型企业 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徐林实,1960年生,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尔滨 150028)
一 引 言
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消费市场需求低迷,实体经济引发的连锁危机反应,也使以出口为主导型经济的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能力,技术创新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加工制造业出口型经济受阻和资源出口型经济引发的担心,在效益和利益的对比之下,各国更加重视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由代加工出口,贴牌利用国外专利技术加工制造出口产品赚取低廉的人工费,沦为了他国经济的附庸。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已经使代加工收益越来越少,加之能源资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企业成本增大,有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亏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势在必行。企业要壮大和长期发展、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就必须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只有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自然世界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的资源在不断减少,稀缺资源不可再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成本越来越昂贵,粗放型经济已经产生了恶果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长期生存和延续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明创造,以获取新的替代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投入成本和提高效率。综合以上各因素自然就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盈利水平,使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更崇高的境界,还将是全面改善人类物质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类型
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创新者绩效的一整套的机制和制度来完成的,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创新体系模式的类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4种模式:金字塔模式、双 重模式、平行模式以及互动模式[1]。
可以看出,金字塔创新体系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中,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是企业总部的研发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进行设计和规划。而金字塔的中层专职研究部门则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进行短期创新项目研究,它注重于技术成果的应用化和产品化工作。创新体系金字塔的下端则是工厂的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重点负责的是先进技术的消化应用和机械使用环节中的工艺创新。
双重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将企业白上而下各个科研部门的研究体系与企业全员互动相结合,利用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企业规划创新与个人依据客户需求发明创造相结合的双重创新模式。
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指共同参与创新的各个创新机构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而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承担不同部分的创新任务,具有分散的研发自主权。在创新过程中有能力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的开发;有特长的参与者可能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基础层面力量雄厚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生产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等等。各个创新部门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可以按照市场需求从事独立的创新活动。
互动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高级形式,不同的创新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他们相互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只是合作关系,信息交换是为了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这样的模式有很多是应用在企业集团中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流产生科技创新的互动。另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范例,比如在国际间的尖端科技创新中,互动模式也被用于人类共同征服自然、创造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活动中,诸如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气象和自然灾害的观测预报、太阳磁场能量的研究、宇宙空间的探索等等,各个机构都在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应该是互动创新体系模式的最高境界。
通过分析以上4种模式,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垂直型模式。当前经常提到和运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单独作为一种模式被列出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概念有学者给定义为: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在社会范围内以技术和约为基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以实现科研一产品一市场一科研的良性循环,是技术创新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和融合[2]。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模式,如果简单地看,它类似于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没有隶属关系,分别进行独立的技术创新研究。但是就是这种相互的独立,就很容易造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脱节,造成研究成果由于没有企业财力物力的支撑,根本无法进行试验生产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的结果。完整的垂直型创新体系模式应该是产学研内部之间机构和制度相互作用来决定创新绩效。
大型企业垂直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将汇金字塔模式和平行模式合二为一。大型企业垂直创新模式中产学研三方既是独立的创新主体,但更强调大型生产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大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招标和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学、研部门组成战略联盟,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学、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直接由企业采用。大型企业向学、研机构委托研究和提供经费,同时研究成果的试验、生产等支出和风险也全部由大型企业来承担。这种模式才能够目标具体,理论更能够联系应用实际。
三 俄罗斯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确立和发展
当今非常清楚的一点在俄罗斯各级政府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也就是必须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使民族企业复活和经济复苏,才能够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根本稳定。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俄罗斯转轨经济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发展目标虽然十分清晰,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却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也就是说,走创新发展道路必须是国家行政部门、产学研机构乃至社会服务各个领域的协调促进,但是这样完整的运行体系目前在俄罗斯还没有发育成熟。并且,由于经济问题使科研、教育体系与创新机制产生的矛盾非常尖锐,国家对科技和教育投资大幅缩减、地区财政和居民收入的减少、物价消费指数的提高等因素都影响了俄罗斯用于科技和教育的资金支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运行机制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无法使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地位。创新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严重的缺陷:市场竞争环境差;企业基础设施装备落后;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退步以及居多的纯理论性缺乏实践意义的研究等等,都在制约着创新体系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盲目进行,研究成果未瞄准科技前沿,造成了低水平和浪费现象等问题十分严重。
对于创新体系研究,有资料显示:60%左右的创新成果是在大型企业中实现的。大型企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虽然也只占到了国内企业总数的1%—2%,但是大型企业创造了近2/3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品。大型企业带动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拥有巨大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拥有规模实力和资金配置能力。由于内部系统作用,大型企业自身拥有充足的储备资金运营和发展,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可以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上来。创新活动在大型企业中的表现程度是比较高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必需的科技潜力和条件,生产中的主要创新任务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提高产品竞争力,使自我产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的优势得到极大地提高,减少竞争劣势,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3]。
学习他国经验的同时,俄罗斯非常重视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现今俄罗斯的大企业有很高和稳定的利润收益,同时,也开始注重投入比其他企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市场营销以及进行技术投资活动。首先是将资金集中运用于大规模经营项目的创新活动上,投入资金进行自我科研和吸引外来技术成果并举;建立科技新项目研发中心;提高企业发展活性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智力的发展;建立科技园区进行高等级的、多样化的金融、基础动力等配套辅助设施建设等。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俄罗斯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当然,纵观发展过程,俄罗斯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自我创新产品所占的比例还很少,总数量大概不超过产品总含量的12%。除此之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经济影响,创新企业的数目还呈下降趋势,比解体时减 少了约2倍,2000年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约10.6%,到了2006年这一比值降到了9.4%。
在俄罗斯,2006年有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来源主要以自我投资为主,可占到总投资数量的77.3%。要保证创新研究的正常运行,保证用于产品创新以及克服生产与技术应用脱节必须要引进先进设备,所以创新投资中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而用于科研和技术应用的资金只占到了18.6%,可见,这些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4]。
有数据资料证实,要保证科技体系发挥良好作用,每年的资金投入至少不能少于上年经营额的10%。另外,在俄罗斯的科研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尽快加以改变,也就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研究还是纯理论性的,是出自各研究所以及高校研究部门的基础理论研究。新的产学研创新研究体系模式、新技术的研究转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研究成果无法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俄罗斯是世界上激光产品、原子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领先者,在该领域有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在动力引擎、机床、新能源材料、新技术材料等科研方面有巨大成就。不足的是:科技智能应用水平低下,利用尚不足研究的2%,这使得经济盈 利效率下降了很多。现今在发达国家科技智能应用在技术行业、在生产出的商品中以及投放到教育科研方面,按照对比值计算,假设投入能够占到80%~95%的话,那么俄罗斯在最好的年份也不会超过30%~40%。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科技含量在逐年下降,当前已经下降到了只占GDP的1.3%的水平(正常值范围:一般性生产项目中,科技应用值应不低于3.5%,而高科技项目中的科技含量应不少于8.5%)。造成俄罗斯科技运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及科技组织机构与外界之间相互联系合作不够而形成的障碍[5]。
俄罗斯科技成果有很多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运用和推广,企业创新发展体系的活性职能的催生和发展条件很不充分,恢复生产和保证高水平生产力的创新技术的应用还得不到保障。工厂缺少动力推动科技创新,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成立创新一体化机构组织,从而无法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不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去运作,科技应用行业缺乏领先的经营管理者来领导和指引方向。早在苏联时期,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就是只管研究不考虑应用,至今也仍在沿袭着这种惯例,所以在俄罗斯缺乏很好的新型中介管理机构是不足为奇的。在苏联时期,更多的研究项目并没有重点放在进行商业化研究上,而是重点考虑专利技术的转让和租赁上面。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道路上荆棘密布,障碍重重,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死板僵化的创新制度方面。在产品的创新过程中,真正用于科学研究阶段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只占少数,而更多的投入用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风险补偿方面。对于这样的发展体系,俄罗斯当前缺少技术推广的中介机构,包括在科学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和金融服务体系。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创新发展轨道,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制度缺失使俄罗斯的立法中对创新体系的发展没有很好的保证,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机制。在管理部门间以及社会各层之间有多层障碍,还包括一些特殊行业政策限制等。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之所以发展水平高,是由于拥有非常好的基础结构,拥有完善的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分支企业在直接管理和引导着科技研究的运用过程,并且拥有很好的金融体系支撑,以保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目前俄罗斯还没有良好的创新体系应用市场氛围。国家科技水平不高将导致俄罗斯不可逆转地失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为了克服不利因素和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俄罗斯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一些新的创新体系发展的尝试,比如1999~2001年西伯利亚地区的托木斯克州第一个制订了区域创新策略发展规划,成为以托木斯克为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样板,并且成为由联邦各部门相互配合实施的计划,目前已经列入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实施规划纲要中;在新西伯利亚州的科学城也已制订和出台了详尽的科研创新发展目标和规划纲要;在新西伯里亚近郊的戈里措瓦镇第一个建立了科技园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伊尔库斯克州已经有了具体的研发利用半导体硅材料大型创新项目[6]。
科技创新活动在俄罗斯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努力创建新型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以及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联的创新职能体系。但是,要想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多项措施,来改变当前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机制,尤其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大企业中各子系统、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关系。必须保证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相适应,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更具体地讲,在俄罗斯,发展科技创新的实力和综合技术条件还是很优越的,科技创新的潜能 很高。俄罗斯有很多综合素质能力很高的教学科研型高校;有很多积淀深厚、研究实力强大的科学研究院所,在科学研究上继承了原苏联的科技实力;有很多超强实力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和拥有健全的完整封闭的自我体系,汇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有将研发、制造以及新产品销售融为一体的能力。
俄罗斯注重发挥大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组织资源优势,建立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使大企业进入并参与产品和服务科技市场竞争,建立研发本国创新产品与引进国外开发和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一定会使俄罗斯国家科技 创新发展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四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借鉴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的建立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也是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是装备制造业,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助建设的,是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体,主导产业具有俄罗斯的产业经济特色。今天,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是与俄罗斯大型企业一样的,因此老工业产业的复兴,需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让过去令人骄傲的老工业企业再度辉煌。
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它直接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产品特点等有直接关系。另外,还受到政府创新制度的影响,受到金融制度、风险机制、中介推广等影响。涉及传统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还受到地理环境、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水平的影响。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过去很长时间没有明确确定企业产权制度,缺乏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及科技研发的投入计划,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在科技研究与生产运用上存 在着脱节和很多的不和谐,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限制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快速有效地投放市场。大型企业创新一体化体系,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经营分配过程进行调节,通过将研发成果自我科技利用来实现创新。
由于老工业基地企业与俄罗斯的企业存在着很多相似和共性问题,那么它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出路也有很多是相同的。对比俄罗斯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也同样可以做出借鉴和选择。
首先是技术创新模式的经由途径上,科研院所注重于长期战略性技术研究;大学科研部门注 重于理论性及应用基础性研究;大型企业高端注重于新产品开发研究;而大企业分支部门及中小企业则更多的是进行产品应用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提高方面的研究。新型的创新发展模式需要将这几个部门汇集在一起,进行联合创新。注重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大型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研究资金、实验场所和市场信息等,减少研究成果转化程序,尽快地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雄厚研究实力的科研人才众多,计划经济体制和老工业基础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创新技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活化的制度安排,产学研系统内的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之间的研究与应用供需脱节,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大型企业,而是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高达68%,而大型企业投入只占到了22%。由此可见,区域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政府。而作为政府就难免有官僚办事机构决策繁琐和过长的问题,同时还有体制分割、从本位主义出发进 行决策的弊端,其结果就造成了创新效率低下、科研与生产脱节、创新动力不足等不良结果[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强调用政策导向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发展体系模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明确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政府引导和扶持科技创新的宏观职能也十分重要。政府不应该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参与者,而应是提供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的主导者,是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发展的维护者。政府需要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性导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要为企业创新活动营造优良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证政策法规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建立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引导与扶持。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要给予大型创新型企业以财力扶持和政策倾斜。
还有,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中小企业一同创新的职能也不容忽视。中小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部分,大型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联合中小企业参与自我企业联合创新,建立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集中和优化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并且注重建立产业集群扩大生产链条,产生创新互动。
注重进行金融投资和风险机制的完善。创新活动发展过程中企业投资会越来越大,相应的风险也会加大,生产企业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单一企业有时很难承担得起,如果风险过大,创新积极性就会受到扼杀。为了分散风险和整合资源,政府必须发挥组织功能和整合作用,要尽快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基金,扶持金融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和企业上市融资等,为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另外,在实践科技创新,用先进技术提升改造老工业产业的同时,老工业地区的整体复兴还要积极围绕老工业,发展老工业产业中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替代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发与市场目标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技术和转化市场。注重自主研发的培育、注重新技术研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并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原创性知识产权等等。
俄罗斯创新体系模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模式选择有很高的借鉴性,并且两者之间也有很高的互容性和互动性。俄罗斯的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潜力,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发展,在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两国的企业之间相同和相近的产业群要建立战略联盟,注重创新研究的外向性发展,搞好横向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对一些俄罗斯方面有实力的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的服务外包业;“引进来”与俄罗斯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和科技产业园区;“走出去”到俄罗斯收购企业或持股参与俄罗斯企业的创新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中俄两国之间能够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定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迅速提升两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双赢的效果。
五 结论与启示
(一)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技术投放市场,这一环节的转换通常是有间隔的,所有的国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间隔断点。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无不经历着科学发现——实验研究——技术应用——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推广和专业化生产这一相扣的环节。通常,在每个环节向下转换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着间隔和断点,要想消除这个断点和弥补这个间隔,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基础研究和最后的工业化应用首尾相连,使产、学、研紧密地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最佳的结合转化条件。
(二)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垂直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可以最大限量地运用创新成果。在当今消费市场商品充斥、卖方市场竞争激烈的严酷环境中,要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巨大的创新成本投入能力;有投入试验和样品制作生产的能力;有应用操作复杂技术和经得起长时间的反复试验生产以及失败考验的能力;有耐得起诸如产品鉴定、许可证颁发以及产品证书发放等等繁琐程序过程。这些过程也只有大型企业有能力担当得起。
(三)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有几个环节,但是其中的基础研究十分重要。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产生构思到生产出样品,到批量生产再到将产品投放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有效的创新活动必须将各个步骤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环节的主体当然是研究体系,是高校研究部门和科研院所系统。高等学校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加强科研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向科研转型,让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产品研发过程。另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还必须要做好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
(四)要发挥好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成为大型企业创新发展和投资的载体和媒介。也就是说,大企业在创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为了减少失误浪费和加快创新应用进度,常常把生产试验室放到中小企业来完成,中小企业就成为了推进大型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实施之前的实验场。大型企业是技术创新一体化实现的关键,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只是大企业中创新环节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讲,大企业自身创新产品批量生产也要求有市场营销和服务业完整体系的补充。分析研究证实,具有发达的研究基础的大型生产企业,它们的研究部门除了保证自我科研需要的同时,也有大量的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科研单位的科研和实验项目订单。实践也证明,通过科研合作,大小企业的创新研究可以得到相互补充,是相互不干扰和相互促进的,并且也是互相不可替代的。
(五)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和横向企业之间的平行创新模式也很重要。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科研和自有创新研究的发展,也扩大了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大企业的下属分支机构带来的创新市场信息也可以为大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帮助。其中还有不可或缺的创新技术输导组织,包括中小科研企业、大型企业中的科研部门等,通过这样的科研应用一体化体系,可以大大地加快和促进应用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
(六)创新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导向和财力的支持。政府创新制度的完善是创新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在政策法规上给予保证,制定一系列利于创新的发展政策,扶持和维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在财力保证上不但有财政科研经费的扶持,更要有足额的科研配套基金的支持,建立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融资服务系统,保证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建立创新投资服务业务,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计划进行评估,对创新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对有前景的创新产业进行风险投资活动。
(八)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信息服务;需要了解市场的创新需求;项目的选择和评估需要优良的咨询服务;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推广也需要有宽广的交易平台。建立高科技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化服务,可以解决企业横向间的诸如技术和工程咨询、专利代理、技术评估、融资担保等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以上结论的启示:发展创新体系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要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科研体系中的产、学、研部门以及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各环节合理地组合运用,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够脱节。发挥创新系统中的各自职能并总体紧密相连,使之能够最终快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和市场化,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目的。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DGQ4D14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张红侠)注释:
[1]詹钟炜:《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模式分析》,载《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第7期。
[2]裴霞、陈淑芳、刘旭东:《陕西科技创新模式初探》,载《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3]Аграновский Р.Трудный путь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нноваций//Индустрия, 2001, №2.[4]Н.Б.亚历山德罗娃、Г.И.波波季科:《俄罗斯创新和投资活动现状分析》,载《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11月25日。
[5]Ярмолович М.В.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малых и круп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директор, 2005, №4.[6]Доклад заместителя главы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и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Зинченко В.И.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Совета Сибирского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округа и Совета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ассоциации 《Сибир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Томск.11.апреля.2003 г.)[7]王一飞:《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技术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北方经贸》2006年第6期。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2期
第二篇:中俄区域合作的伞型模式
中俄区域合作的“伞”型模式
郭力
(内容提要)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迅速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它必然要求有一个新模式的出现。该文首次提出了中俄区域“伞”型合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提出了以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为支点向周边国家辐射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在互补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是实现中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区域合作 国际规则
(作者简介)郭力,1955年生,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哈尔滨 150080)2004年和2005年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公报都强调,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鼓励俄罗斯企业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这标志着中俄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正由单纯互补性的初级贸易阶段向以互补性为基础,实现双方互动性合作的战略转变。2007年1月,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东部大开发”战略,并在3个月的时间里迈出了大开发的关键性步伐,这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同时也亟须有一个 全新的合作模式来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高层次发展。作者根据对中俄区域合作多年的研究积累,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个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升级的全新合作模式——“伞”型模式。
“伞”型区域合作新模式的依据
首先是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俄罗斯国内,东部地区大开发的思想由来已久。俄罗斯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曾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国家的经济复兴,必须实现西伯利亚和远东与欧洲地区的均衡发展。俄罗斯的有识之士还认为,没有西伯利亚和远东,就没有俄罗斯。俄罗 斯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依赖其东部地区的开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具体表现在:第一,以往“生产力东移”的模式被西伯利亚“自我发展”的模式所取代;第二,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由原来的主要靠中央财政支持,变为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多元投资以及尽量吸引外资;第三,恢复和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主要靠挖掘地区自身潜力。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和模式的转变表明,仅靠自我的经济力量开采自然资源不会带来真正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发必须遵从市场经济 的原则,走国际化合作开发的道路。
2007年2月1日,普京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俄罗斯东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性。
之后一周内,普京总统签署命令,成立了俄罗斯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由总理弗拉德科夫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负责制定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战略。俄罗斯政府将完成“东罗斯的经济技术合作看,足以说明双方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振兴,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2003年黑龙江和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为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8%;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为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3%;2005年进出口总额为5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4%;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5]。根据黑龙江省2004年提出的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目标,2007年对俄贸易额要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超过70亿美元,2010年再翻一番,超过14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黑龙江省计划在3年内建立5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提高50家企业的对俄出口生产能力,使加工业在对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现在的30%上升到60%[6]。根据远景规划,黑龙江省将建立6大工业基地和哈尔滨一大庆一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上述规划实施后,可以扩大向俄罗斯市 场出口各种质优价廉的产品,将使贸易额持续上升,同时带动相邻的俄罗斯地区的对华贸易大幅度增长。2005年黑龙江省做出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决策。2006年年初,哈尔滨对俄合作产业园开始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科技合作平台。该园总面积239.5万平方米,将吸引全国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大企业入驻,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医药、现代化农业产业等。
根据计划,2006年6月开始接纳企业人驻,到2006年年底,形成了承载30个项目的规模[7]。目 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常年在哈尔滨技术市场展销自己的科技成果。已展出的科技成果有40多项,涉及领域包括化学、金属加工、农业和海洋开发等。
吉林省从2002年起设立对俄专项资金,每年拿出200万元,主要用于出口奖励和大型展洽会的补贴。2004年和2005年,吉林省分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伊尔库茨克举办了“吉林省·滨海边疆区投资与贸易展洽会”和“吉林·东西伯利亚投资与贸易展洽会”,赴俄参展人员达到380多人,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吉林省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经贸合作中都是创纪录的[8]。俄罗斯政府先后在毗邻珲春的滨海边疆区,设立了纳霍德卡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自由经济贸易区和克拉斯基诺国际商贸城,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吉林省也在推动延边州中俄朝边境地区经济战略高地建设,不断完善珲春边境地区的物流贸易集散、进出口加工和国际商贸旅游等功能。
目前正在加快中俄珲春一哈桑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方在边境口岸、公路、铁路和桥梁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目前正在争取俄罗斯在远东地区设立经济特区,以便同吉林省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协调配合,形成开放互动格局,带动吉林省对俄经贸发展[9]。2006年,在长春开设了西伯 利亚一中国合资技术园。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维克多·托洛孔斯基对此评论说:“在长春开设的技术园是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联合努力实施的项目”[10]。
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市合建“中俄科技园”的计划正在进行,在辽宁省的“中俄科技园”被称为“辽宁园”,它将被纳入到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在新材料、仪器设备、新能源、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现代药物制剂等科研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合作机遇和前景,在大连建立了与俄罗斯合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辽宁省把开拓俄罗斯市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头戏”,把 俄罗斯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首选地区,并提出“三个高于”的目标,即对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和投资总额、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总额年递增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个高于”的提出是辽宁把握机遇、努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明智之举,也是在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中加快该省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强调,应当制定协调一致的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发展计划。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之间联合项目的支持应该能够为促进这两个地区的 双边协作做出共同的贡献[11]。由此可见,全面推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全面合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双方合作形式和内容的显著变化和不断升级,新合作模式的诞生已势在必行。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提出随着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入,合作途径的不断增加,对打破原有合作模式的束缚已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据此,笔者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伞”型模式,它主要是指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应该大力开展技术 贸易,以此为先导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从而形成凝聚中俄区域互动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北亚区域辐射,形成联动效应,确立中俄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 这种模式的形态是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大力开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和产业合作的凝聚点,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增长极的区域效应呈现为“伞”型。区域效应体现在利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位于东北亚腹部的地理区位,以双方产业合作的合力优势为伞柄,并以此为制高点 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辐射,通过伞骨——能源合作、科技合作、物流合作、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将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结起来,形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模式——“伞”型模式。
它的内容首先是把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作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战略升级的突破口,把扩大贸易合作和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具体来说,是大力开展技术含量高的资源加工业,以深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高科技为引领的新兴产业,加强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全面合作,以产业合作为龙头带动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与高层次、规范化的国际规则接轨。其次明确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突破国界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这在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新的探索。重点是要解决以国界来划分经济主体的习惯方法,与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方式,对中俄边境区域进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资金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期取得中俄区域合作的最大效益,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中俄地方国际产业集群的特点是资源技术互补型,高新技术主导型,专业人才共享型,经济效益双赢型,成为中俄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必然趋势。
它的意义在实践上,一是通过中俄两国区域经贸的合作与发展,重新确立中俄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东北振兴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开发也离不开中国,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是中俄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三是突破以货物贸易为主的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现状,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全方位合作,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四是规范历史上形成的民间认可的贸易形式,在俄罗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整顿边贸秩序,尽快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其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国际区域合作是以整个国家为单位的经验和理论;二是打破了国际区域集团的主导国是发达国家的理念;三是将两国部分相对落后地区合作的后发优势,培育成为推动区域集团化形成的主导力量的实践,来充实区域集团化的有关理论。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诠释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可以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发展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技术贸易战略,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争夺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技术领先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创造出新产业,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与自然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未来技术产业必须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新技术往往会成为建立国际性重要新产业的基础。通过发展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提升产业素质,从而提升比较优势,打破多年来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以货物贸易合作为主的狭小领域的局限,促进双方的合作向技术贸易和产业合作的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高科技 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等。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浙江嵊州的领带、海宁的皮装等。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等。而作者的命题是在已有的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突破地域界限,以中俄两国部分地区产业的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这一命题的提出来源于跨边境地区产业集群的宏观背景,来源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而它的微观动力则基于发挥资源互补性所取得经济效益,加快实现国际 间地方的多种产业链的合作,促进双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东北亚各国都在探讨该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韩国首先提出了建成“东北亚中心国家”的概念,建设以仁川为中心的东北亚物流中心[12];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北亚区域“雁”型合作模式[13];俄罗斯制定了“东部地区发展战略”,通过东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发挥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在此之际,中国提出了振兴东北,加强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激活中俄区域合作的潜力,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它的区域 效应是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根本动力,而这一区域效应的实现,能改变东北亚传统的日本为领头“雁”的合作模式,形成东北亚“伞”型合作的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支撑理论源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战略,源于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源于中俄两国政府的积极努力,2006年的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年的俄罗斯中国年为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
中俄区域合作模式的提出是以能源、科技、劳动力资源和轻工业互补为基础的,而在合作中绝对优势互补能否实现,资源配置能否优化,还取决 于双方是否具备互动合作的条件。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进出口总额和投资额的单纯性指标,而应该是综合目标,比如中俄边境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程度,文明程度及社会环境的安定等,而相邻区域的和谐是两国长期可持续合作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中俄双方对平等信任,尊重理解,认同支持,责任心或自律性的认可程度。这一理念是互动合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条件。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支撑支撑之一,能源合作。中国东北背靠着俄罗 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油气田,而且距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也并非遥远,所以中国东北可以从三个大油气区得到油气的供应。在俄罗斯年,中俄双方重点突出了能源合作。首先,明确了修建泰纳线中国支线的进一步合作,中方向俄方提供4亿美元贷款,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公司,设计向中国年输油量3 000万吨,完工时间2008年11月。
其次,意向性计划修建两条输气管线,一条是从西伯利亚到黑龙江,另一条是从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经新疆阿尔泰山通往中国的轮南,每年向中国输气600亿一800亿立方米。第三,拟议了中俄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开展石油合作的基本协议。第 四,扩大现有火车向中国输油规模,2006年有望达到1 500万吨。第五,中俄电力合作。第一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在边境地区中方境内建设直流背靠背工程,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黑龙江省电网送电,输电功率600~720兆瓦,年供电量36亿~43亿千瓦时;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建设土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辽宁省电管网送电,输电功率为3 000兆瓦,年供电量165亿~180亿千瓦时;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2015年,建设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或东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电网或华北送电,输电功率为6 400兆瓦,年供电量380亿千瓦时[14]。
俄罗斯专家预测,未来5~10年俄罗斯将是中国能源市场的重要伙伴,未来15年俄罗斯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者。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发展趋势,它不仅可以支撑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振兴,同时对其周边的日本和韩国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重构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新格局。
支撑之二,科技合作。中俄区域科技合作是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关键环节,也是中俄区域合作战略升级的必由之路。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力量雄厚,科技潜力巨大。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拥有专利1 500余项,几乎占俄罗斯科学院现有专利的50%[15]。俄方对中国实行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愿意参与一些技术改造项目的合作和探讨新项目的合作。目的是通过科技合作扩大俄罗斯的科研成果,实现科技半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中俄区域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是: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新材料,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农业科技等。为了促进中俄区域科技合作,东北地区已经建立了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黑龙江还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工业技术合作中心”、“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和哈尔滨国际合作城。俄罗斯东部地区拟建近20个工业科技园区,中俄双方将共建莫斯科“友谊”科技园[16]。
中俄科技合作的框架是利用俄罗斯高水平的科技优势、中国巨大的科技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机制保障,在引进、消化和吸收俄罗斯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形成培育新产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后的产业优势的辐射源,成为东北亚区域内的技术高地,在东北亚区域集团化的形成中发挥科技凝聚点和支撑点的重要作用。
支撑之三,物流合作。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物流合作是加快中俄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如由联合尽管如此,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远远超出中俄区域合作的本身。它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该项目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和俄罗斯哈桑地区。
这里三国相连,五国相通,是东北亚的金三角地区。珲春既有中俄珲春公路口岸和中俄珲春铁路口岸,又有中朝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口岸群。相继开通了珲春至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包括珲春一俄罗斯波谢特一日本秋田的定期集装箱航 线、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韩国束草的陆海客货联运航线、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日本新渴和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日本伊予三岛的散货航线[17]。在珲春地区建有中俄互市贸易区,马哈林诺至珲春的俄中铁路已经接轨并进行试运行,俄罗斯正在积极筹建哈桑图们江自由经济区。随着项目的不断进展,大图们江区域核心地区铁路将实现铁路港口联运和国际联运;将建立中俄跨国经济合作区;建立珲春长岭子对俄公路口岸等[18],这必将进一步扩大中俄区域合作的规模和作用,增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辐射作用和互补能力,成为以珲春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铁路 国际运输、合作区保税仓库和东北亚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支撑的较为完善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
另外,中俄区域的林业合作、劳务合作、轻工合作和人才合作都极具潜力。还有建立外向型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黑河一布拉格维申斯克大桥等项目,区域合作优势明显,区域合作效益巨大,这些来自于不断发展中的中俄区域合作实践的支撑力,必将会使中俄合作的支撑理论体系逐渐充实和完善。
一边是中国东北振兴,一边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两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伞”型区 域合作模式为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要使这种模式转化为现实,还有相当的难度。首先是如何统筹和规划东北三省作为整体在中俄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发挥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优势;其次是怎样运用中俄两国政府给与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特殊政策,突出国际地方的区域化特点;再次是如何把从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合作,提高到国际地方性产业集群的高层次合作等。作,发挥区域合作的 主导作用,扩大中俄合作的区域性影响,将会突破人们现有眼光的估计与预测,它将以全新的姿态引领东北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 张红侠)注释:
[1]俄新网,2007—02—01。
[2]俄新网哈巴罗夫斯克,2007—02—27。
[3]俄新网莫斯科,2007—03—02。
[4]宁一等:《东北咋整》,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5]根据黑龙江省商务厅计划处2003~2006年统计资料整理。
[6]黑龙江省商务厅网,2004--03—02[7] 《哈尔滨专辟产业园区推进对俄战略升级》,新华网,2005——05——19。
[8] 《吉林与俄罗斯经贸概况》,中俄经贸合作网,2005—09——02。
[9] 《中俄珲春一哈桑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研究》,http//www.xiexiebang.com,2005—— 08——19。
[10] 《西伯利亚一中国合资技术园在中国长春开设》,俄新网新西伯利亚,2006—09--25。
[11] 《俄罗斯呼吁加强俄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俄新网哈尔滨,2006—09—18。
[12] 2003年3月25日《卢武铉就职演讲》,载《韩国之窗》。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3期
第三篇:坛致辞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致辞
3,.s,,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致辞
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主旨演讲
合作共赢 推动中俄边境地区合作新发展阿穆尔州的投资环境提升沿边开放 推动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滨海边区与中国边境省份关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全力打造黑龙江沿边开放先导区中俄关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俄经贸关系及地区合作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与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合作前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香港未来合作的机会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专题演讲
推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若干问题的研究1 王巨禄 巴布克 孙尧 张晶川 李永军 安 民 施维茨 刘 伟 果尔恰科夫 张晶川 李静杰 凌 激 罗富昌陆南泉 沃斯特里高夫
合作共赢中的机遇与挑战张一驰 突破制约瓶颈 推动中俄地区合作张树华 合作与共赢——对中俄区域合作的几点思考栾景河 中俄合作的新动力宋魁 加强俄中双边交流 促进区域矿产资源领域合作姜哲 推进中国大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与社会信息合作与交流刘恩嘉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媒体聚焦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日程安排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日程安排牡丹江市政府办公室 “大峡谷之夜”篝火晚会节目单牡丹江市政府办公室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承办总结
关于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承办情况的汇报牡丹江市政府办公室
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嘉宾名录
嘉宾名录黑龙江省政协牡丹江市政府办公室
第四篇: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八个突破
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八个突破
曲伟
2013-1-9 19:34:31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4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图分类号] F13/17.5.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5)04-0017-02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八个突破。主要是考虑,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实施大合作、带动大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实现大升级、带动新突破的新阶段。
一、要在大幅增加中俄投资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到2004年底,中国对俄投资仅占外国在俄罗斯投资总额的2%左右。这种投资所占比重过小的状况,与中俄两个大国的地位、与中俄两国4 000多公里长的共同边界极不相称,与正在发展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俄两国人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极不相称。为此,当前乃至今后大幅增加对俄投资已经成为一项当务之急和长远的任务。因为,对俄投资数量过低,不仅表现为中俄投资合作水平过低,也反映出其他领域的合作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投资支持;更反映出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缺乏互利双赢的实际行动。因此,要实现中俄合作的战略升级,首先是中方应鼓励更多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发展,原则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按企业对俄投资额度大小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俄方也应比照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整治社会治安,加大对外国投资的政策优惠。以此推动中国对俄投资的大幅增长,尤其是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增长保持大体同步),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就是由2004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亿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8亿美元以上。
二、要在大幅增加中俄贸易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2000年以来,由12亿多美元提升到2004年的38亿美元,保持了每年增长30%左右的水平,占据了中国对俄贸易总额的20%左右。但是,2004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占全省GDP(600多亿美元)的比重还是太低(仅是6%),加上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全省GDP总额也不到10%,而同期中国其他省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平均已经达到70%。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度与对俄贸易潜力存在巨大的反差,两国区域间产业的互补性很大,都已出现加快振兴发展的良好势头,拓展资源、商品贸易拥有巨大的空间,特别是拥有得天独厚的3 000多公里边界线和25个口岸等优越的贸易条件。因此,黑龙江省提出要在贸易额度上做到每年增长20%以上,实现每三年翻一番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中方正在着手建立更多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增加对俄出口适销对路的电子、纺织、蔬菜、医药等产品,如果俄罗斯也能相应增加对中国出口广受欢迎的产品供应,就会推动中俄区域贸易增长实现新突破。
三、要在大幅增加中俄资源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资源合作是中俄合作的最大亮点,因为从长远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像俄罗斯一样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未来需要如此巨额的自然资源,更没有两个供求巨大的国家同时拥有4 000多公里长度的共同边界线。这三个条件决定了俄罗斯资源拥有最大的潜在消费对象———中国,决定了中国应把进口俄罗斯资源作为主要的来源之一,决定了中俄两国应该在资源合作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业已开始的中俄联合开发石油、矿产、森林与贸易的合作规模远远不够,需要中俄两国和地方政府高层高度重视,在建立俄方出资源、出价格和中方出资金、出市场合作开发资源机制上取得新突破;需要在建立俄方出路线、出资源和中方出资金、建通道的资源出口渠道上取得突破;需要在打破资源出口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片面观念、建立中俄双方互利双赢的机制上取得突破。只有这样,中俄的资源合作才能真正突破瓶颈障碍,实现战略合作升级。
四、要在大幅增加中俄科技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俄罗斯是世界排名靠前的科技大国,中国是应用科技需求最大的转化国家。中俄加强科技合作,俄罗斯可以使科技加快进入市场,实现增值,中国可以把俄罗斯科技转化为产业,实现双赢。在这方面,中俄科技合作不存在像美国对中国那样种种限制,中国也不需要耗费更多时间逾越种种限制;尤其是中俄两国都有通过科技合作互补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都有依靠科技进步谋求人民提高生活水准的共同需求。因此,中俄两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应对两国企业之间开展的以产业共生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合作,采取更为开明、更为开放、更为务实的政策,推动中俄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高等院校之间进行更多科技合作、人才合作和产业合作。力争为在世界上创造一种最大规模、最佳效益、最为务实的突破性合作模式,造福于中俄两国人民。
五、要在大幅增加中俄农业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俄罗斯耕地资源在世界名列前茅,多达1.24亿公顷,约占世界10%,人均近1公顷;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力资源,人口占世界20%,而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要使俄罗斯的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创造更多财富,最佳的选择是俄罗斯耕地与市场同中 国劳务与技术结合。这种模式既可以为俄罗斯农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更多的产出,也可以使中国农民在合作中增加收入,还可以使中国减少因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而在未来可能出现农产品供应不足带来的粮食安全威胁。因此,中俄两国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必须高度重视中俄农业合作,认识中俄农业合作决不是短期盈利的权宜之计,而是事关长远的战略抉择。中俄农业合作的突破口应在中国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可以向西伯利亚扩展。合作的方式主要是俄方提供耕地,中方提供劳务;俄方提供需求,中方提供生产;产品既可以俄方自销为 主,也可以向中方出口为主;既可以是小规模、小批量的合作,也可以是大规模、成建制的农业开发合作;既可以是土地租赁经营,俄方旱涝保收的模式,也可以是中俄双方合作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形式。总之,中俄农业合作,将是世界农业优势互补的一个最大合作,也是世界农业规模最大的一种合作。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靠近俄罗斯最近、最大的农业大省,完全有条件在推动中俄农业合作方面成为牵头省份;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耕地最为富裕的地区,也完全有条件走在中俄农业合作的前列。
六、要在大幅增加中俄旅游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2004年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到黑龙江省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以上,约占俄罗斯当年到中国旅游总人数的40%;2004年黑龙江省到俄罗斯旅游的人数也达到32万人次,占中国到俄罗斯旅游总人数的50%以上。可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发展旅游合作也大有潜力。这不仅是两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两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客观需要。因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发展旅游合作,应该由一日游向多日游发展,由边境游向腹地游发展,由购物消费游向冰雪观光游、保健疗养游、度假休闲游发展。力争到2010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达到100万人次,黑龙江到俄罗斯旅游人数达到60万人次,分别实现比2004年翻一番的目标。总之,随着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和两国东部边境划界协议的签订,随着中俄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旅游合作必将不断登上新台阶,取得新的突破。
七、要在大幅增加中俄劳务合作上争取新的突破
俄罗斯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主要国家之一,由于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左右的人口密度,由于俄罗斯连续10年出现人口递减现象,特别是有限的人口还相 对集中于欧洲部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更少一些,这已经成为俄罗斯要实施远东、西伯利亚加快发展战略的一个瓶颈制约,成为整个俄罗斯发展振兴计划的一大障碍。而俄罗斯的近邻中国黑龙江省,虽然在中国也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但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达到了80多人,高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约20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就近输出到俄罗斯远东和新西伯利亚地区。黑龙江省的富裕劳务到俄罗斯参与开发建设,俄罗斯可以廉价获得高质量的劳动力,中方劳务可以获得比在中国更高的收入;俄罗斯可以实现加快发展,中方可以赢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有大量先例。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吸纳劳务输入国。俄罗斯要实现自己国家的发展振兴战略,在吸纳劳务为振兴自己国家服务上也应更加开放。只要打破中国劳务威胁论的担心,实施积极的吸引劳务政策,中国劳务就可能大量进入俄罗斯,黑龙江省对俄劳务合作就完全可能由现在的几千人规模,增加到几万乃至更多。实现中俄劳务合作规模的新突破之日,将是中俄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之时。
八、要在大力加强中俄通道建设上争取新的突破
鉴于中俄经贸合作的新高潮即将兴起,未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要实现每年递增20%以上、每三年将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这对位于中俄经贸前沿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口岸、过货通道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论从长远战略还是从当务之急的选择都是,中俄洛古河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建设,中俄双方必须及早联合启动建设;中俄绥芬河—格罗捷科沃的铁路过货口岸的500万吨到1 000万~1 500万吨能力扩容建设,中俄双方必须加快联合互动建设;中俄现有25个贸易口岸,都应按双方过货量大小排列,联合互动加快改善口岸通过条件;还有中俄东宁—乌苏里斯克地方铁路建设,以及相配套的提等、延长公路建设,也都应围绕服从服务于中俄经贸合作大局,在两国各级政府的层面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政府支持主导下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现在黑龙江省已经制定了对俄通道“十一五”和到2020年的长期建设规划,需要俄方与中方联合在经贸通道建设上同步采取重大的突破性的举措,才能保证中俄区域合作实现全面升级和战略升级。
第五篇:以共同利益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加快发展
一、共同利益是中俄合作的重要基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两国对共同利益的不懈追求,双方战略和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质量和规模稳步提升。正是出于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共同利益的深刻认识,中俄顺利地解决了东部边界问题,通过最终确定中俄永久边界,为两国关系的成熟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中俄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确立,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体系的积极作用,使我国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界安全稳固,成为我国应对周边复杂安全形势的可靠后方,并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构成有力的制衡。与此同时,中俄在两国东部地区的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在各自国内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能源重要产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雄厚的战略资源作为保障,俄罗斯的发展亦需要大量出口能源保证其资金和外汇供应,而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蕴含巨大潜力。然而,由于两国比邻地区的经济水平、基础施设状况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地区在整个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快发展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已经成为两国的共识,并先后制定了中长期振兴区域经济的政府规划。
共同利益推动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中俄两国政府于2009年签署的《中俄合作规划纲要》,充分反映了两国在发展区域经济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通过《规划纲要》的实施,将有力推进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的落实。
《中俄合作规划纲要》提出了中俄区域合作的八个主要领域,以及在两国境内开发和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八个主要领域中,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项目,涉及了中俄东部边界几乎全部重要口岸,是进一步扩大中俄合作的物质基础和通道保障。中俄地区运输合作项目,将打造一条由内蒙古东部经黑龙江省至海的对俄陆海联运和江海联运大通道,通过沿边开放带建设,大大激活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东北亚核心区域的经济腾飞。关于中俄合作园区项目,将采取保税区、出口贸易加工区、境外原材料加工区等方式,实现中俄贸易的利益最大化,为未来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准备条件。其他围绕劳务、旅游、人文、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将使中俄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俄合作规划纲要》夯实了中俄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两国关系由政治互信、睦邻友好向经济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拓展,充分体现了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区域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签署并实施两年多来,从项目启动及进展程度看,中方要比俄方快,所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黑龙江省沿边地区铁路和公路网建设经过三年决战,已经初具规模;一些重点项目完成设计、投资到位,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规划中,哈牡绥东对俄出口贸易加工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等与《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相对接,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接近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全年贸易额达到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3.7%左右,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9%,同样创造了历史新高。随着2012年中俄“旅游年”的开展,以及两国人文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中俄双方的共同利益将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动力。
二、利益诉求差异对中俄区域合作的制约
在当代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与之相对应的军事实力的增强,乃是区域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可以说,政治关系往往是以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可上升为政治层面,或者导致地缘政治的变化。从当前的周边形势来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着重发展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中国与周边最大邻国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应该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得到稳步提升和深化,在这里,中俄区域合作的水平和成效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应该指出,由于中俄双方不同层面长期存在的利益诉求差异,致使《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等合作项目的进展仍然存在某些制约性因素,加之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风险,使得一些项目在立项和投资等方面出现困难,这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
(一)中俄双方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对扩大区域合作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和目标选择上的不对称,影响《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的落实。从中方来看,上层更多地着眼于两国战略协作关系的深化和完善,谋求在世界格局大动荡、大调整中,形成强有力的支配力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着眼于长久的合作与发展;从地方来看,则更多地考虑区域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对俄贸易使地方的生产总值得到快速提升,使边境地区面貌有突飞猛进的改变,实现兴边富民目标,强调合作效益和口岸效应在短期内有明显的体现。从俄方来看,上层更多地考虑本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和政治影响,在经济上则须通过出口能源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而地方和相关部门由于在能源资源出口过程中,既得不到更多利益而又耗费和破坏了本地区的资源,因此表现消极。这是近些年俄方对一些重要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消极拖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理清和协调双方中央与地方利益、国家与民众利益的共同点,使中俄双方的利益尽量汇合,是未来两国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并取得成就的紧迫任务。
(二)“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成为制约中俄合作的思想障碍。尽管俄领导人多次指出,远东开发离不开中国,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方面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但是在俄罗斯“中国威胁论”仍有一定市场。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颇感不安,加之人口稠密的中国(仅黑龙江省现人口已达到3700多万)与只有600多万人口的俄罗斯远东相邻,更造成了一种压力和恐慌。有的学者认为,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是对俄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掠取,散布“中国对远东进行静悄悄的人口和经济扩张,将远东变成中国的原料附庸”等言论,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必将引起中国对俄远东领土和资源的要求,呼吁联邦政府对中国的发展保持警惕。应该说,个别政治家以及地方领导人和学者所散布的言论,可能是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或是要求俄政府加大军事预算或增加对边疆地区的投资,或是对中国的崛起怀有戒心,但是这些思维确实影响了地方政府决策和普通群众的心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迟缓,投资乏力,开工困难,劳务合作也受到严重影响。与此相关,由于对外贸易受到制约,又降低了通过外汇收入积累地方资金的速度与规模,使得俄方境内《规划纲要》项目多数处于立项迟滞、投资不足的状态。
(三)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中俄两国都处于改革与转型的复杂时期,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经济行为,并不能确保其利益的最大化。尽管俄罗斯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降低进出口关税,简化通关程序,对于中俄两国贸易都是积极因素。但是,对于双方企业来说,由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风险依然存在,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制约性因素。中国在境外园区建设、林业合作、农业合作、投资合作,以及劳务输出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是导致中方企业在扩大生产和贸易规模过程中遇到投融资困难,以及效益不确定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是俄方政策变动存在风险。多年来,俄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经济比重,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维护本国商品市场占有率,仍时常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给中方在俄独资或合资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二是国际汇率波动存在风险。尽管目前中俄本币结算已经开始运行,但是其浮动汇率是以美元为基准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汇率与许多经济体货币汇率的波动较大,也进一步加大了中俄跨国经营企业的外汇经营、交易、折算等风险。
三是俄方治安环境存在风险。近年来,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不容乐观,中国客商和务工人员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于中国企业参与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与农业开发具有一定风险,这也是影响俄罗斯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四是生态环保要求存在风险。中俄双方对于界江界河及毗邻地区的生态保护都有较高要求,同时,俄方对于跨境园区以及森林采伐、矿产开发、农业开发等项目,有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或土地的过分使用已表现出关切,并对扩大开发能源资源、扩大租种俄土地持谨慎态度,因此对上述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应该引起重视。
五是俄方部门管理存在风险。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是俄罗斯体制机制的痼疾。2000年普京任总统后,很快实行了总统全权代表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领导。但是某些经济管理机构为追求部门利益或腐败严重,对已经纳入规划的项目审批拖延塞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合作项目的开工和资金的运转。
六是中方企业管理存在风险。从以往中俄经贸合作的经验中,中方企业的内部体制、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准、纪律要求、法制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可能造成企业面对风险和危机时表现失当,或者由于内部员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导致企业收入减少甚至经营活动遭受损失。
上述困难和风险的存在,对于中俄区域合作的扩大和各类项目的落实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由于俄方项目进展缓慢,致使中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在通关环境、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可能出现无法对接问题。而克服这些风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建构利益共同体,化解矛盾,求同存异,推进两国区域合作的有效开展。
三、以互利共赢理念推进中俄区域全方位合作
中国政府在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构建利益共同体,是中俄区域合作的推动机制和目标选择。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扩大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由于俄罗斯市场将加快面向世界开放又对中俄合作带来新挑战,因此我们要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推进中俄区域合作,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第一,强调中俄共同利益,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中俄区域合作的共同利益,就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亚太地区强有力的国际力量,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是构建中俄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和原则。我们要通过双方互办“旅游年”等方式,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在各级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普通百姓中更加广泛地宣传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原则和目标,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此消除某些俄罗斯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克服“中国威胁论”对发展两国区域合作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在设计自己的规划和战略过程中,既要对俄为实现远东地区的发展和振兴迫切需要外国投资和外国劳动力有充分的认识,考虑对方的发展目标、迫切需求、战略规划、合作意向和合作心态,既了解国家层面的合作意向,也要充分考虑地方合作的重点目标;既要清楚政府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普通百姓的实际经济需要和复杂纠结的心态。要本着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使双方更多地着眼于事关长远的发展大计,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下基础。
第二,加强利益诉求协调,完善各方会商机制。从中俄双方来看,目前还都缺少落实区域合作项目的专门职能机构。建立这一机构更有利于将中央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利益相互衔接,解决落实《规划纲要》等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相互掣肘问题。通过几年来《规划纲要》启动的情况来看,在中俄双方计划管理、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环保监测等部门形成常态的协调会商机制,把双方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予以体现,把合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是区域合作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先易后难推进落实,凸显现有合作成效。在落实《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合作项目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并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及时调整或充实项目规划。对地理条件优越、基础设施较好、交通运输便利的重点沿边口岸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集中精力将这些口岸城市做大做强,将起到巨大的拉动和示范效应,促使俄方尽快启动对接项目,这将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中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加快中俄保税区、出口贸易加工区等创新型园区建设,把历史形成的单纯的口岸过货通道和消费型城市,变成具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新型口岸城市。
第四,建立健全法制法规,大力提高工作效率。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俄贸易无疑是一个积极因素。俄罗斯不仅要降低进出口税额,对一些外贸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还将为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加快解决长期困扰俄罗斯的贸易不规范、法制不健全、人为因素干扰、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中俄合作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应该增强风险意识,认真研究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将中俄合作纳入符合国际规范的市场经济轨道。应该加强中俄双方各级政府、立法机构、执法部门、仲裁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应对机制,切实解决好中俄经贸的法律问题,有效规避风险,促进中俄全方位合作健康发展。
第五,拓宽多方融资渠道,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在中俄区域合作中,资金投入一直是掣肘中俄双方大项目落实的重要因素。在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中,这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棘手难题。随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俄边境口岸金融机构应该迅速提高服务中俄贸易的能力。一些对外银行应在条件允许时升格,提高审批权限和放贷效率,进一步加大对中俄边境贸易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巩固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国际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业务优势同时,应积极扩展贸易融资等新业务,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应该继续加强与俄金融机构的关系,面对俄加入世贸组织后多国金融机构进入远东地区的可能,加快推动在俄西伯利亚和远东重要城市设立中国银行分行,以此推进对俄贸易升级。
第六,加快陆海、江海联运,构建立体运输网络。加紧落实东北亚区域陆海联运通道项目,推动中俄物流合作的快速发展。2011年12月召开的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论坛和政府磋商会议认为,以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港口为出海口,以铁路、公路或多式联运为主要集疏运方式,构建以中国东北、俄远东出海运输大通道为基础,并与日本海海上运输网络无缝连接、覆盖中日韩俄的陆海联运网络,对于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加快这一多国运输网络项目的落实,使中俄物流合作达到新水平,从而拉动中俄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目前,俄罗斯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再次竞选成功的俄总统普京,将继续把富民强国、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作为其首要任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务实、更有影响、更具活力的新时期。以建构利益共同体为动力,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起来,不断寻找中俄合作的机遇,扩大双方合作的领域,通过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有机对接,必将实现中俄比邻地区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