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图书分类的特点(模版)
长期以来,书店图书分类主要借助于图书馆建立的图书分类体系。这种分类自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图书市场上读者存在多、散、杂、匿的特点,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掌握显得深奥的图书馆分类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书店都在有意识地进行图书馆分类方法的调整,把图书分类作为卖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当前书业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图书分类的实用性问题。具体说来,主要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根据经营特点、品种规模、读者对象、地区情况等确定类目层次,组织自家的分类体系。书店有综合和专业的区分,有大和小的不同。对于一个陈列五六万种图书的大书城来说,粗粗十来个类别显然不敷使用。南宁书城开张后,将图书类别增加了近1/3,这种精细自然有利于节约读者时间。而对那些小书店,细分就显得琐碎,也影响书架的美观。专业书店因其专业性,类目的深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四级,从而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地区上的差别也往往使分类显示出特性,如桂林市、黄山市等地的书店均把旅游类书特别挑出来,单独列类,这显然是有意打着旅游城市的招牌,促进该类图书的销售。
2.根据销售情况调整类目的级别。英语读物、教辅图书等在中图法中属于二级类目,绝大多数书店都把它作为一级类目对待,原因是这两类书进货量大,销售码洋可观,作为大类标识既可达到醒目的效果,也有利于对其进行细分。如杭州庆春路新华书店将英语类图书,按内容、用途、考试级别、不同阅读水平等角度进一步细分,便于读者找书时对号入座。那些品种较少的科技图书,虽在中图法中有着较高层次的类别,在书店的书架上却降格为子目,或几类笼统地归为一类,如上海书城就将石油工业、冶金工程等类降低了类目层次,与此同时,将销量大的计算机类书上调为一级类目。这种以销量多寡确定类目级别的做法,显然与图书馆分类法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3.类名的设置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标引在书架上的类名,可帮助读者找到所需图书的具体位置,因此类名是否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直接关系到读者找书的效率,进而影响到书店的销售业绩。当前不少大一些书店的标引牌上设有如心理自助类、婴幼儿养育类、家用电器维修类、教辅类、女性读物类、亲子读物类等类别,这些类名虽不见于中图法,却易为一般大众读者所接受,所以被书店广泛采用。
4.确立以陈列宣传为中心的分类原则。随着经营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实行超市管理,读者购书是自我服务,因此搞好陈列宣传愈来愈重要。为了突出陈列宣传的导向性,很多书店把体现自己书店特色的类别或畅销书单独列类,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以突出推荐作用。为了增加某些多主题图书的陈列机会,书店往往采用多重分类的方式,如《老照片》,既是图画类,又是历史类,还是纪实类,三处陈列摆放,销售实绩可观。对丛书的处理也采用集中归类和分散归类并行的办法。
5.结合主题进行分类。书店在推销图书过程中,先确立主题,再结合主题划分分类区域。这种做法很能体现商家的营销理念,既显示自己的服务特点,又能在服务中指引读者消费,创造新的商机。如北京图书大厦的生活类图书原来放在三层,与文艺书在一起,后来调整到四层,与科技书在一起,主题定为“提倡科学的生活理念”,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武汉洪山商场图书城,一些侧重于经营提高型读物的书店,特别设置了商务、三联、中华、学林等出版社的专柜,这其实也潜含有“崇尚学术,追求品位”的主题。
6.在求新、求变中把握读者心理。图书分类虽有章法可循,却无程式可依。商家往往有自己的商业理念,并以此划定分类区域。因此,分类有时并不特别讲究类名的准确,而希望追求“新”与“变”的特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将卖场设计成生活提案、城市热门、科学人文、情趣读物等类,这些类别的图书在店堂内形成各自的销售区域,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浏览后很快能发现自己想要买的书,效果很好。上海书城也将一层的图书划为应用生活、趣味读物、畅销书三大块,其中趣味读物涵盖的类别相当宽泛,包括通俗政治读物、婴幼儿养育、建筑人文、动物、心理学等诸多门类。在书城的经营者看,把这些有趣图书放在一楼,有助于留住读者的脚步,吸引他们购书。
可以看出,当前书店的图书分类,无论是类目的设置,类名的确立,还是分类体系的组织,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实用性方面也更加贴近读者的需。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书店在图书分类的实践当中,营销意识逐渐强化,营销理念日益明晰。这种变化是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崇文书城立足造城调整分类
旗舰店重张开业,连锁店以小、快、灵、准风格服务特定人群
本站原创 商报
(2007-12-21)商报讯(记者 郭 虹)12月18日,位于武汉市的崇文书城重张开业。书城整体从湖北出版文化城二楼迁至三楼,面积由1.1万平方米扩大为1.4万平方米,品种保持在18万种。新的崇文书城强化了“城”的概念,立足造城思想,通过25个专业区域的有效布局,近40个出版社专架布点和多个出版社专区设立,形成了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动线分明、营销需求得当的书城格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的专区、专架将在第一时间展示最新品种,建工书店、财经书店、电子科技书店等专业书店也加盟其中。为了破局上万平方米的图书陈列给读者造成的找书困难,书城信息平台配合卖场需求调整了300多个营销分类,在所有读者动线及综合服务区都设有醒目的指示标牌,标牌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部采用国际通用标识,并配上中英文。在若干区域还有温馨的导购提示。同时书城还面向读者推出了咖啡吧、水吧、多功能厅、中青绿色网吧、康乐电玩城、凯奇儿童乐园、电子产品区、文化礼品专区、杂志区等十多个项目。
崇文书城开业近五年来,成功举办了五届“楚天杯青少年作文大赛”和“楚天少年诗词大赛”,每年参赛人数都达数万人。书城还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四大书城信息点之一,是湖北出版文化成果的重要展示基地。本次重张开业,书城又举办了“崇文杯”我最喜爱的鄂版图书评选活动。参评鄂版图书指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海豚传媒、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崇文书局、湖北美术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武汉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长江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后出版的所有图书,读者在崇文书城购书(音像制品)后可获得参加评选资格。同时书城还举办“小海豚畅游崇文书城·圣诞节主题读书会活动”。活动以读书会为主,“故事哥哥”和“故事姐姐”与小朋友分享一个关于圣诞的故事《雪地里的圣诞树》,让小朋友与故事主角艾特和赛娜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其中穿插圣诞节知识介绍、游戏、唱歌、分享圣诞愿望树及发圣诞礼物等环节。
崇文书城树立全新的市场竞争理念,不仅要求做大做强,也在强化做精做快的图书营销模式,通过引入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图书公司,采用专业店中店的形式。通过引入竞争对手,营造图书销售扎堆效应,有效拉动需求,提升了崇文书城的服务品质,变过去单纯与对手竞争,为互相促进双方竞争能力的提高。这几年市场博弈也反映在图书发行业与其他快速销售行业之间的竞争当中,崇文书城不仅致力打造中部图书旗舰店,更要整合社会资源,开创联合舰队走向更大的市场。这两年,他们先后和上市企业中百仓储合作开办了超市型图书连锁店,与武商量贩连锁店合作开办了社区连锁店,与湖北党校合作开办了专业学习型单体店,与苏宁电器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开创了在家电卖场经营图书连锁店的先例。这些店的创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小、快、灵、准的风格服务特定人群,风格多样,最大程度利用了社会资源,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实现了两个效益的同步提高。据湖北新华书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阳透露,崇文书城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式的一体化国际标准过渡,下一步的目标是在发展了六家连锁店的基础上继续跨行业合作,并且跨地区的合作也在酝酿之中。据悉,位于汉口姑嫂树武商量贩新华家园店二楼的崇文书城连锁分店即将在近期开业。这是崇文书城继与中百仓储、苏宁电器合作后的又一次和商业巨无霸的精诚合作。崇文书城新华家园连锁分店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可陈列图书近万个品种。
第二篇:电力图书销售分类
电力图书销售分类(专业)
一、电力技术
1.电力安全
电力安全生产与运行、电力安全管理、电力建设与施工安全、农电安全
2.特高压
3.智能电网
4.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系统运行及管理
5.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绝缘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及测量、6.输变电
输电线路、变电站
7.供配电
供电、配电网
8.电力营销
抄表核算收费、电费电价、电能计量、业扩报装
9.用电
客户服务、需求侧管理、用电管理
10.电机与电器
电气设备、变压器
11.调度与通信
12.继电保护
13.送变电施工
14.农电
二、火力发电
1.燃料及燃料系统
2.锅炉及其辅助系统
3.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
4.发电机及电气系统
5.热力系统与冷却系统
6.热工与控制
7.电厂化学与技术监督
8.节能与环保
9.火电施工及其他
三、水力发电
1.水工与水电站厂房
2.水轮机
3.水电站辅助设备
4.水电站电气系统
5.水电施工
四、其他发电方式
1.核能发电
2.风力发电
3.太阳能发电
4.生物质发电
五、电力工程材料
六、综合1.能源与环保
2.电力经济与管理
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电力消费构成、电力发展模型、电力发展规划、电力投资、电力生产和消费、电力工程和消费、电力工程经济评价、电力技术经济指标
3.电力经营与管理
组织机构与体制、企业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科技成果管理
4.概预算定额
5.电力法律法规
电力图书销售分类(产品形式)
一、工具书(图册)
电力行业各类工具书
二、辞书、年鉴、百科
三、成套丛书
四、技术问答
五、科普图书
六、考试用书
七、引进版
八、培训教材
1.成套培训教材
2.其他培训教材
3.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
4.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专业本)
5.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单行本)
6.国家职业标准
7.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九、电力标准及规程规范
(一)成套标准汇编
(二)其他标准汇编
(三)城乡电网改造文件汇编
(四)标准规程
1.电气类标准规程
2.热力类标准规程
3.水电类标准规程
4.施工及验收标准规程
5.安全类标准规程
6.其他类标准规程
7.1999年--2013年(每颁布标准规程)
8.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颁布标准规程
第三篇: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 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陈东晓
【内容提要】当前国际局势具有国际秩序加速变革过程中鲜明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国际力量格局的多极化、均衡化势头不减,但总体上仍属于美国一超之下的三元(美国、欧盟、新兴大国)基本格局。国际体系的深度变革以及全球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治理机制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上述基本格局和主要矛盾的推动下,当前国际局势呈现特有的复杂、多变、胶着的态势,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凸显,反映了国际体系大变革时代的众多格局性和趋势性重要变化。中国外交因此而面临着空前机遇和空前挑战并存的局面,两者互动、转化的频率和可能性增强,从而对我们的战略规划、环境塑造以及机遇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国际格局 外部环境 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是新世纪头十年国际局势大震荡、大调整、大变革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年份,具有国际秩序加速变革过程中鲜明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国际力量格局的多极化、均衡化势头不减,但总体上仍属于美国一超之下的三元(美国、欧盟、新兴大国)基本格局。国际体系的深度变革以及全 1 11年 第1期
球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治理机制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上述基本格局和主要矛盾的推动下,当前国际局势呈现特有的复杂、多变、胶着的态势,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凸显,反映了国际体系大变革时代的众多格局性和趋势性重要变化。
一、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三大变量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和增长模式将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局势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世界经济大体从2009年第三季度起结束衰退,并于2010年基本确立了全面的复苏态势;发展中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其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已经恢复或者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而且其进口增速超过了出口,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复苏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具有积极意义。相对而言,主要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家庭“去债务化”进程尚未完成,与以往的经济复苏相比,复苏的强度仍然较弱。世界经济“双速”复苏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最显著特征。②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复苏正从迅速反弹的阶段转向速度放缓的阶段,尽管世界经济在2011年“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引领世界复苏的势头没有变化,但与发达国家增长率的差异会缩小。原因是新 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0月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幅有望达到4.8%。其中,发达国家集团中美国的增幅预计2.6%,日本为2.8%,德国为3.3%。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中国增幅为10.5%,印度为9.7%,巴西为7.5%、俄罗斯为4%,南非为3%。详见World Economic Outlook(WEO),Oct.2010, http://。③ 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总产出中,2010年新兴经济体占世界总产出为22.44%,发达经济体占比67.22%。其中,2010年,中国占世界总产出7.51%,俄罗斯1.87%,印度2.26%,南非0.51%,巴西2.4%,http://www.xiexiebang.committee to Global Steering Committee,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and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10, pp.1-10.7 11年 第1期
二、中国外交新形势下面临的三大新挑战
2010年也是中国新世纪20年机遇期头十年的最后一年和新十年的承上启下的年份。中国头十年成功地抓住和利用了国际环境的有利态势,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总体①环境仍然对中国有利。同时,中国外交也面临着空前机遇和空前挑战并存的局面,两者互动、转化的频率和可能性增强,从而对我们的战略规划、环境塑造以及机遇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中国外交正从以往以利用机遇为主向主动创造机遇为主转移,需要从“乘势”向“做势”转变。②
首先,中国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叠加、内外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是传统问题和非传统问题的叠加,中国不但面临两岸统一、领土和海洋争夺等传统主权问题,同时还面临着非传统安全问题激增甚至向中国聚焦的压力。二是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的叠加,在面临国际压力的同时,国内矛盾多发而敏感,涉及各个领域,政治体制面临改革攻坚,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转型,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军事上面临如何保卫和拓展国家利益的问题,文化上面临着如何确立核心价值观,等等。上述国内矛盾又与世界经济可能步入中长期低速增长期、全球范围内民粹思潮涌动、民族主义上升重叠。三是我周边环境的热点问题和我与大国战略关系矛盾的叠加,特别是美国从对我放软身段求合作向强化战略防范方向发展,战略重点东移;我周边重点次区域(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的许多国家 ① 分别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总理所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以及郑必坚:“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② 王在邦:“论创造性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代国际关系(庆典特刊2010年)》,第48-53页。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转型以及新一轮力量组合,增加了地区的不确定性;地区热点问题趋于活跃和某些邻国动荡对我周边和谐构成重大挑战。我周边环境在赢得十年机遇期后可能面临未来十年的挑战期。因此,如何预防、削弱各种内外挑战的叠加、积聚乃至倍增的负面效应,防止局部性的挑战破坏整体的外部环境,将是我未来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相互定位和相互调适的矛盾再度凸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从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的适应、学习为主的阶段向改革、重塑、创制国际机制的混合阶段转变,而且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持续上升,后者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这一过程容易在国际社会中被放大为所谓“全球问题中国化”的舆论效应,也易凸显中国“被大国化/被强国化”后国际国内对中国责任期待大幅上升与中国实际能力及意愿之间的反差。此外,它还容易加剧中国与全球和地区战略力量之间磨合调整的时间压力:原先可以更加从容调试的利益关系、相互认知被提前或被压缩,容易使关系调试因缺乏精细操作或误判而出现矛盾的累积、动荡。最后,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难度也大大加大。但就其实质而言,中国在构建新一轮与外部世界和国际体系互动关系中的目标、手段,包括中国构建国际体系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将是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性质的关键。
第三,进入新十年后,中国对外战略实施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矛盾仍是整个国际体系重组和转型的新要求与中国主动的对外战略规划能力、国际制度的建设能力、国际议题的设计能力、矛盾、危机的处理机制和政策疏导能力以及外部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能力之间的差距。中国外交所面临的身份多重、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协调机制相对滞后的压力会持续上升。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意识,提高能力仍然任重道远。目前,中国对外战略的主动塑造意识仍然落后于我快速增长的国际影响的现实需要。一是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日趋复杂,越来越需要我 9 11年 第1期
增强制定全球战略的意识。二是中国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乐观主义、“示强”倾向,危机意识有所欠缺。三是中国外交仍处于被动应对居多,主动塑造不足。因此,加强培育大国乃至强国的战略意识和国民气度,多方位确立我大国外交战略的紧迫性在不断上升。
三、如何适应外部环境新变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把提升中国与世界关系重新调适和相互建构过程中的国际话语权能力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在国内要加强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中国“新兴发展中国家”定位、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问题的外交理论探讨,推动形成新时期我外交战略目标、理念传播、手段运用、机制建设等方面新的国内共识。在国际层面上则要在维护中国“发展中国家”基本定位的前提下,主动把握“国际责任”的国际话语权。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统筹考虑中国的外交原则、利益边界、国际地位、能力范畴以及对具体领域问题的影响力,平衡把握“共同责任”与“区别责任”,在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上应积极回应国际关切,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地营造有利于我的国际环境。在涉及中国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应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捍卫主权、安全和发展权。在不涉中国直接利益的情况下,也不能置身事外,应积极提出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加大力度培育国内民间力量参与地区和全球问题的能力和机制建设,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把解决国际冲突的能力作为培育强化大国意识的重要环节。
其次,多方位确立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当前的重点是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管理好中日关系,积极发展中欧关系以及我与其他新兴和地区大国的关系。一是要从以往较单一的经济外交为主转向多元的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外交的同步努力,营造好中国与主要大国总体稳定、平衡及合作的关系。二是要通过在新一轮国际秩序重构中扩大中国与主要力量之间 10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的利益交汇面,有效管控相互之间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同时大力增进中国与主要大国和有影响的地区力量在国际秩序共建方面的共享理念,推动与其他大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选择优先领域,制订行动计划,逐步推动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三是在周边地区安全架构重构过程中,加紧与美国探讨在亚太发展“包容性的安全框架”,努力破解今年以来“中美和亚太邻国”三边互动中与中国不利的地缘战略态势。总之,在实施我大国外交中应不断突出“议题”的引领、关注合作中“权益”的互利、重视对各国政策的实际“效应”。
第三,升级地区战略,在新一轮亚太秩序的构建中发挥强有力的塑造和引导作用。在经贸领域,中国应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规模尚小、影响有限之际,通过中国的地缘经济优势推动中韩自贸区的谈判,通过中韩自贸区推动中日自贸区直至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继续加快10+3合作的机制建设,同时积极探索10+3与TPP之间以及与整个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互动的阶段性目标和行动方案。在安全领域,要坚持“以非传统促传统”的路径,加强和地区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合作来促进和相关国家的国防和防卫合作,从而提高相互之间的战略互信水平。中国要努力把树立“互联互通”是“共赢互利”的共识作为加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与各国官方和民间的协调,使其成为地区共同的事业。在解决海洋、陆地等争端的时候,中国要探索新的思路,有机结合中国长远利益和国际海洋权益的一般发展态势,把构建中国的海洋战略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相统一。
第四篇:当前医患纠纷案件特点
当前医患纠纷案件特点、原因及对策
作者:邵国平
近年来,东宝区法院受理的医患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2005年,该院受理医患纠纷案件7件,2006年1—4月受理7件,目前已审结10件,其中判决7 件,调解2件,撤诉1件。医疗纠纷案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医患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该院受理的医患纠纷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起诉标的额大,患者动辄即提出几万元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高额经济赔偿。
(二)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医疗纠纷案件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技术、医患双方医疗知识不对称和信息沟通不及时及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等诸多因素,审理起来存在着证据收集难、责任分担认定难、鉴定结论采信难、法律适用难等现象。
(三)调解难度大。医患双方的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以前,已经过多次调解,法院判决前也做了大量调解工作,但终因双方意见分歧大而调解不成功,有的甚至迁怒于法院,认为法院裁判不公,从而走上上访之路。
二、医患纠纷案件上升的原因
(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一部分病患者的疾病在经过医院的诊治而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要求,或者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往往不再“忍气吞声”,而是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讨回公道。
(二)医院内部管理不到位,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引起医疗事故。近年来,我市发生的患者因输血感染肝炎、手术器械遗留患者体内、患者身体器官被误切等事故,均是由这方面原因引起。
(三)医患双方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理解,交流沟通不够。一方面患者医疗知识缺乏,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不懂得医疗活动的高技术、高风险特点,如有的手术引起手术并发症现象等,另一方面医院和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地替患者着想,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权益,未尽到告知的义务,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未得到充分尊重。
(四)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引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下降。一方面有钱的人看病因保险到位不出钱,另一方面无钱的人有病无钱看。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未健全,少数经济条件非常有限的病患者在千方百计筹措了医疗费用而病情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便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院方,找医院“横扯皮”,索取赔偿。再加之媒体报道哈尔滨五百万元天价医疗费事件等以及各地频频出现的医疗事故,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
三、审理医患纠纷案件的对策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采取电视访谈、印发小册子、专题讨论等形式,加大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宣传力度,让他们知晓《条例》施行后的医疗事故纠纷参照条例办理,属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发生的纠纷,按《民法通则》办理;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由医学会负责;对其他事故的鉴定,由中介机构进行。医患纠纷案件发生前,医院方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诊疗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技能的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从主观因素上最大限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纠纷发生后,要报告医政部门快速协调处理,尽快消化矛盾。同时,在调档、病历查阅、证据保全、鉴定等方面要与人民法院积极配合,建立起快速处理医患纠纷的诉讼绿色通道。
二是人民法院对医患纠纷案件要依法受理,认真审理。要挑选业务知识强、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相对固定的合议庭审理医患纠纷案件。对医患纠纷案件的主体资格、侵权事实、侵害后果等诉讼因素要进行认真审查,统一执法力度,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采取选送法官到上级法院培训深造、举办医患纠纷案件审理研讨班、座谈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加大对医患纠纷案件的调解力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纠纷案件发生后,赔偿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法院应当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按照“多调少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加大调解力度,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在调解过程中,既不能以牺牲医院方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无原则地迁就患者的无理要求,也不能忽视作为弱势方的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引发其上访告状,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五篇: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012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特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0.1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75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4.62万亿美元;接下去是德国2.67万亿美元,英国2.13万亿美元,法国1.99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65万亿美元,加拿大0.97万亿美元,西班牙0.96万亿美元,韩国0.66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财政达到4162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科技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2003“全球1000强企业”中,美国有487家,占了几乎一半。
“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2003年5月1日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9人。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截至2005年3月4日,美军已有1502名士兵死亡,1万多人受伤。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多美元。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连续6年增长,国力逐渐恢复,2004年经济增长7%。普京总统2004年连任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去年5月1日扩大到25国,经济总量达到12.48亿美元,超过美国。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去年10月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欧盟还在进行共同防务建设,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在增强,国际影响进一步上升。
日本除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债权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影,正在努力争当政治大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发展势头强劲,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实力上升。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这种多极化不同于历史上的列强争霸。经过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今天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时代的进步。
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特点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我国街上跑着许多国家多种品牌的轿车,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城乡千家万户。同时,亚、非、拉、美、欧等许多国家的超市都有中国商品。有人估算,平均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件中国产的服装,美国人用的许多电脑、彩电,直至圣诞树,都是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 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部件,共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协作生产,其中包括不少中国企业。生产药品的德国拜耳公司,同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由拜耳提供中间产品,其他企业加工成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原来在一个企业进行的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组装和总装等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截至2005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有效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已达160多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东盟——中国、东盟——中日韩合作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等尤为引人注目。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仍不合理,其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握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根据联合国去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超过5.7万美元,最低的只有86美元,两者相差666倍。人均预期寿命,高收入国家为78.3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9.1岁,两者相差近30岁。换句话说,不同国家的人一出生面临的预期寿命就不平等,这是西方人权专家通常不愿提及的一个简单而严酷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而关键在于每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贯彻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根本方针。
特点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印巴矛盾、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看上去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其中,恐怖主义威胁尤为突出。去年一年全球就发生了近1700起恐怖事件,特别是西班牙“3·11”爆炸事件和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举世震惊。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运输通道安全等也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特点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6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名目繁多的宗教,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竭力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是对别国人权的侵犯,违背了民主潮流,也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矛盾激化。
特点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9%。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十倍多,人均超过了1000美元。卫生保健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己经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以上。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范例。
过去2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比世界快6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对世界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3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2%。舆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两年国际上那么关注人民币汇率,正说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增大。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1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今后十年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市场,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国投资。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信息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外商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超过30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急邻国之所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向有关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对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表明我们朋友多,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世界上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l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大约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汉语。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在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在加拿大,除了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外,使用汉语的人最多。在澳大利亚,汉语是第一大外语。
结 论: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