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5篇)

时间:2019-05-15 03:5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

第一篇: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

项兵解析:华为的全球化战略(一)2009-04-07 14:33

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

在2006财年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110亿美元),其中,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接下来的2007财年,华为再次超越了自己,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5亿美元,成为华为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目前,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和31个培训中心。

华为所在的通信设备产业竞争激烈,行业领导地位长期被爱立信、诺基亚、思科、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据,这无形中加大了华为参与主流行业竞争的难度。华为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众多领域,它几乎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领域内与不同优势的跨国公司展开正面竞争。然而,在这些领域,华为拥有许多专利和知识产权,已初步具备面向未来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任正非在华为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特别是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模式”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也是许多华为全球竞争对手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案例分析了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内容。我们的研究表明,任正非有关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使其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思维方式束缚;在看似“独立自主”发展模式背后,任正非的全球视野使华为构建起“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竞争格局。思维上的超越,让华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

华为的早年历史(1988-1997)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深圳,6年后在那里与朋友创建了华为公司,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华为最初主要代销香港产HAX交换机。当任正非发现华为依靠贸易模式不能真正与跨国公司竞争,他开始将精力集中于研发与核心技术。

华为抵制了“市场换技术”的诱惑,任正非认为: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的。

华为在1992年研制出一台小型交换机。在1994年11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诞生,并在首届中国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上取得较大成功。那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信业的10年黄金发展期,政府主导下的电信业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了国内电信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与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华为在国内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立省级市场市场办事处和工程服务体系;在每一个地区、市、县都设立客户经理,他们几乎覆盖了中国各运营商的所有相关部门,像计划部门、运营维护部门、总工办和项目建设相关科室,都随时可以看到华为市场或技术人员的身影。

随着C&C08程控交换机在1995年大规模商用,华为成为中国农村通信市场主流设备供应商。公司员工达到1800人,年销售收入14亿元,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位列第26位。199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较1995年又增长了6倍达到89亿元。华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战略目标——华为的核心产品已经进入中国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在传统交换机市场,华为超越西门子和朗讯,与上海贝尔并称为国内最大两家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22%。在接入网市场,华为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智能网、接入服务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以SDH为核心的光网络产品市场份额为10%。1998年8月,华为全套GSM设备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二阶段测试,开始向移动通信领域扩展。

为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华为每年都从中国的重点大学招揽优秀人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大约有3000名毕业生加盟华为。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被华为录用,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综合收入可高达10万元。当时,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超过9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拥有数千名博士,并在1996年建立起博士后流动站。

任正非坚持企业人力资本增值一定要大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知识资本化”原则,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华为根据员工的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和风险承诺等方面情况,由公司的各级人力资源委员会评定后给定配股额度,以虚拟受限股、期权、MBO等方式,让员工可以拥有公司股份。

任正非从一开始就是华为的真正领导者与管理者,他将个人的烙印与秉性深深地注入了华为,而这种“人治”情况在中国企业中并不奇怪。任正非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祖籍浙江浦江。1968年,任正非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14年后以副团级身份转业来到深圳。在创业不久,任正非提出了华为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通信设备制造商,他将此看作是一种使命感和信念。任正非说:

我们若不树立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就建立不起客户对我们的信赖,也建立不起员工的远大奋斗目标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华为若不想消亡,就一定要有世界级的概念。

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但任正非认为,所有要完成的事情都有困难,找借口、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人绝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任正非将美国麦克阿瑟将军要求西点军人始终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修改为“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以此作为华为新员工必须永远牢记的誓言。任正非所加入的“事业”概念,就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追求。

任正非对毛泽东有着深厚情感,他曾是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任正非在华为表现出很多模仿毛泽东的思想、言论甚至是表现方式。我们从当时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刊发的一些文章名称中可见一斑。例如1995年12月26日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的《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1998年的《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改造华为(1998-2000)

华为在1998年成为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任正非意识到,公司规模的快速膨胀与发展是空前的危机和压力。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发展目标,他认为当时的华为“取得产品技术突破后,不仅不能打遍全世界,而且在家门口也未必有优势。”任正非说,“现在是有机会也抓不住,最多在中国非主流市场上打了一个小胜仗。”

任正非一直希望了解世界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从1992年开始先后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走访了法国阿尔卡特、德国西门子等行业领先跨国公司。任正非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海外访问,给了他很多触动。在1997年圣诞节前后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等4家公司后,任正非深思熟虑与权衡之后对华为提出的一系列改造计划。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改造奠定了华为全球运营的根基。而任正非的这些改造并非基于“独立自主”或“中国式的”,而是建立在全球视野基础上所勾勒出的“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未来发展战略。

改造管理

任正非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改造华为内部管理,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他甚至强调,(干部)“要把生命理解成一种灵魂和精神,要将这种灵魂和精神注入到管理中去。没有这种精神的干部都要下岗。”

一部起草3年的《华为基本法》在1998年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业宪法”和制度体系。任正非开始寻找建立世界级企业的制度保证,他希望通过学习《华为基本法》这种方式,能够将存在于自己大脑之中的价值观有效“移植”到新的管理者大脑之中。任正非曾指出: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十分关心并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推动华为前进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怎么使这些动力长期稳定运行,而又不断的自我优化。这个一同努力的源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所确认,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文章中,任正非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技术、人才和资金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我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和一个框架,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与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关注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任正非坚信“大规模不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在《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的文章中,任正非指出:

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

任正非希望华为的未来发展能够超越对单一竞争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依赖,而且不以盲目的低成本制造为立命之本。他希望华为能够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商业机构,进而才能成为世界级企业。在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华为基本法》确立了宏观管理的架构,任正非“通过一系列的子法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引进非常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管理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不过,任正非反对在管理问题上故步自封,他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倍加推崇,曾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

任正非较为欣赏IBM公司,他会经常提及郭士纳领导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并对IBM的管理能力赞赏有加:

IBM是一个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公司,而华为还处在一个学生娃、课本式的幼稚管理阶段。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希望掉到河里去。我们应该看到IBM已经站在相当高的高度,它的坐标是世界级的,所以IBM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理解。

华为在1998年锁定IBM为自己通向世界级企业道路上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首先确定业务模式由电信设备制造商向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以充分发挥华为产品线齐全的整体优势。这样也可以借鉴IBM自1993年以来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大约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在前后5年时间内,华为为此投入约5000万美元改造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华为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

改造流程

华为与IBM的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IT S & P)在1998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目的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统,由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财务制度和账目统一、编码统一、流程统一和监控统一)等8个项目。

在依靠低成本制造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后华为意识到,产品成本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成本层面。IBM顾问团队在1999年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领先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1)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行业领先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为94%;2)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跨国公司平均为9.4次/年;3)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低下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通病”。尽管中国企业十分关注降低制造成本,但注意力却只集中在制造环节本身,而很少关注制造环节以外的成本与效率的问题,导致综合运营成本经常处于失控状态。

事实上,我们强调“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提示中国企业能够关注如何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端对端的整合力”,即从原料采购到客户管理等各产业价值链环节中,中国企业该如何依靠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来整合原材料、制造、渠道、品牌等资源。

华为在2000年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

IPD在华为的实施很快引起了很大争议,也一度导致华为的市场反映速度明显放慢。任正非要求,“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话,推进集成产品开发的实施。”最终,任正非强大的推动力和个人魅力让这个艰巨的流程变革项目不断推进实施,他始终相信,用最教条主义的方法来推进这次变革也许不是最完善的,但的确在华为是最有效的。任正非坚信:只有先将IBM的东西系统性地吸收进来,才能真正搞明白哪些适合华为,也才能够看清楚华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再从整个企业环境角度将变革持续不断地推动下去。

当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在任正非的坚定推动下最终得到实施后,公司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这种变化最初表现在华为内部的动荡,那么在2000年之后华为积极拓展全球业务时期,它对提升华为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管理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全球对接性,则相对隐性了许多。或许,这种流程变革就像是一种行业的“世界语言”,当你掌握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而如果你不掌握它,则只能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沟通。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在任正非看来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产业分工方式。

改造企业文化

在流程变革最艰难的1999-2000年间,IBM管理顾问对华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阶段性总结: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华为公司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很快,任正非意识到,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现在变成了管理变革的阻碍。

任正非认为,管理变革的困难真正出现在“体用之争”层面。华为引入IBM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纯粹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公司内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过去的华为式”的。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维方式在员工层面形成了“体用割裂”的行为方式,这种看起来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不过,任正非同样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国际化的正确选择。在2000年,任正非提出了著名的“灰色理论”,这即使他哲学思维的体现,也是华为文化变革方向的概述:

灰色就是黑与白、是与非之间的地带;灰色的含义就是不走极端,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企业中各种矛盾和悖论。

华为在2002年初对总监级以上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为期几天的封闭培训,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名学者讲授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任正非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他们的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思想基础。

任正非相信,日本、韩国等亚洲企业走向世界级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企业文化变革的痛苦历程,也曾经为跨越文化障碍交过高昂学费。因此,只有建立符合世界级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在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问题上,任正非强调东方智慧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必须实现“道术合一”;华为要超越“体用之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而这种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融合过程本身就需要一种新的催化剂——人的职业化。

2000年起任正非有意识的减少表面“运动量”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注重以“搞运动”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多时候,他会谈论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管理变革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公司正在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稀释文化和情感的影响。”

任正非说:与国际对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不首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流程化组织和职业化的员工队伍的话,则不可能在高端的产品及市场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更无法实施收购兼并策略,因为一群青纱帐里走出来的“农民”绝不可能去运营国际化的现代企业,也无从去消化买回家来的“西式大餐”。

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谁可能很深很急。我们现在一步步地改革,就是为了让你们的心情也平静下来,随着潮流慢慢走。华为现在很平静,说明公司已经逐渐规范化了。

华为借助一系列手段,如任职资格制度、5级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等,来推动员工职业化水平。最终,华为的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职业化的人与管理创新之间的“排斥反应”大幅度减少。

为了实现世界级企业发展目标,华为对公司“外交”文化也做出了修正。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构想:

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大家都考虑到未来世界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更大的共同利益。

所以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这种广泛对等的合作,使我们的优势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使我们能在很短时间提供和外国公司一样的服务。

实现全球运营(2000年以后)

1996-2000年是华为实现全球运营的探索阶段。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目标,在2000年他提出,华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海外市场收入要在5年之内超过总收入的50%。这个目标在最初的2年内收效甚微,但从2003年开始,华为海外市场增长明显。到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达到48亿美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82亿美元的58.5%。

在2001年“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上题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的讲话中,任正非说:

华为正面临着一种机会与危机??我们经历了10年的积累,以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先导的产品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希望搏击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检验自己。只要勇于自我批判,敢于向自己开炮,不掩盖产品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有希望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务。我们不尽快使这些产品全球覆盖,其实就是投资的浪费,机会的丧失;随着我们的管理逐步国际化,IPD、ISC、财务四统一、IT、任职资格、虚拟利润方法、述职报告制度??的推行,华为将面临内部组织越来越开放,允许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这些优秀人才,将一同与我们奔向战斗的前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2001年之后,华为将是否愿意主动投身海外市场作为选拔和晋升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华为也向海外市场人员倾斜,他们的奖金可以是国内人员的3-5倍,津贴会根据地区差别从50美元/天至2000美元/天不等。在一些危险地区,如伊拉克、阿富汗,员工年津贴可能达到几十万元。华为鼓励员工家属到海外探亲,每年报销3次往返机票。如果家属愿意,还可以在海外陪同。对于那些在海外市场待满3年的员工,可一次性获得15万元的安家费。

在欧洲市场的拓展

在2000年,华为STM64光传输系统成功应用于德国PFALZKOM本地网和BERLICOM城域网。2001年开始,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3年的销售额约为3000万美元,2004年达到5000万美元。

华为承认,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是把自己送进了学校,任正非将此看作为“把华为送上海外市场去磨练”,他指出:

我们的游击作风还未褪尽,而国际化的管理风格尚未建立,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还很低,我们还完全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能力,我们的帆船一驶出大洋,就发现了问题。我们远不如Lucent、Motorola、Alcatel、Nokia、Cisco、Ericsson??那样有国际工作经验。我们在国外更应向竞争对手学习,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

这段“痛苦的进化过程”更多情况下被看作是对思维方式的挑战,这不仅仅指东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别,还包括华为一直致力于打造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方式。任正非强调超越“体用之争”,这是一个系统地学习全球化商业规则、语言,甚至思维方式的过程。

华为在21世纪初的几年内持续优化自己的管理,这包括建立起执行管理团队(Execute Management Team)、针对全球50大运营商建立一对一的全球系统部、整合产品线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华为2005年起还在欧美主流商业杂志上投放广告,如《Economist》、《Business Week》、《Total Telecom》、《CRN》、《IT Week》等。华为通过商业广告推广自己的理念——“技术恒变,沟通永存”,广告语为“We hear you.”,据了解,华为的管理层会拿出70%的时间来倾听全球客户的“声音”。

华为最终在2005年12月26日成为英国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在成为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的供应商后,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名声得到大幅提升、路透社、法新社等欧洲主流媒体称,华为已经迅速崛起,加入到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行列。

华为还在2005年11月与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签订了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在2006年2月的西班牙巴塞罗那3GSM全球大会上,华为与沃达丰联合宣布,在未来5年内为沃达丰运营的21个国家提供定制手机。

“全球合资”战略

美国是任正非认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主流市场。1999年,华为在美国的通讯走廊达拉斯开设了一个研究所,专门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2002年6月4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Future Wei,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就像它在西欧市场一样,华为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性价比上。华为芯片以前直接进口需要200美元一片,而自己设计、到美国加工生产,只要10多美元。

思科在2002年开始对美国市场中的华为数据产品进行全面围剿。2003年1月22日,思科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马歇尔镇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指控华为在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方面的21项罪名。

尽管华为聘请律师积极应诉,但思科诉讼华为案的进程却很富有戏剧性。

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华为3Com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3Com投资1.6亿美元获得合资公司49%股权。根据协议,在中国和日本市场将以合资公司的品牌销售数据产品,其他市场则以3Com品牌销售。

一些观点认为,与3Com成立合资公司是华为危机处理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过,更为准确的时间表是早在2002年,华为与3Com就已商议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与华为的合资被是3Com重回高端市场的重要战略行动。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克勒夫林认为,与华为的合作使他对满足高端企业网用户需求充满信心,华为的价格合理、性能卓越的产品以及训练有素的设备安装和技术维修队伍也使他相信将会帮助3Com 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

任正非也相信,与3Com建立全球合资公司对华为具有同样的战略价值,他指出:

3Com的驰名品牌及其全球性经销渠道,对合资公司是直接和长远的贡献合资公司将大大加快华为新兴企业网络业务的全球化进程,这将允许我们在世界几乎每一个主要国家销售我们开发的产品。

华为在2004年8月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建了另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专注于TD-SCDMA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合资公司取代了思科成为西门子数据产品的制造商,但这曾一度引起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的不悦。因为按照华为-3Com的协议,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场应该交给3Com来运作。

华为说服3Com的方法是:“华为-3Com合资公司每赚100美元中就有3Com的49美元,这100没有如果通过西门子则更容易赚到,为什么非要你们自己去做呢?”很快,通过西门子渠道的销售量超过了3Com,2004年华为欧洲市场数据产品销售额突破了1亿美元。

在2006年2月,华为与电讯巨头北电网络(Nortel)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由北电持有多数股份,总部设在渥太华。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面向全球市场开发超级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北电网络拥有百年历史,在北美市场拥有较大影响力,与Verizon、Qwest等北美大型电信运营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一直处于简单调整期,2004年曾假账问题险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华为在2005年的销售收入已达到82亿美元,与北电网络差距不大,且保持了良好的赢利性。华为希望,与北电网络的全球合资能够帮助其在北美市场获得更大增长机会。

在完成一系列全球合资后布局后,华为对比了花费4年时间、数亿元资金打通英国电信认证体系的收益。思科总裁钱伯斯将华为视作“第四代竞争对手”,华为则看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希望新的增长点会来自于这些全球合资公司,而且会有效化解华为自身在这些领域内的风险。

现在,华为建立起了一个对多、多对多的全球合资体系,任正非期望能够以全球视野把握好合资公司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完成“金蝉脱壳”。

华为在2005年11月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合资公司2%股权转让给3Com公司,后者以51%股份获得合资公司控制权。华为所得到的承诺是,原来由3Com负责的20多个国家,包括北美市场将全部开放给华为。2006年11月,华为将在合资公司中的49%股权以8.8亿美元出售给3Com。3Com关闭了美国本土路由器和交换机研发队伍,将相关研发任务外包给华为,自身专注于原“华为-3Com”合资公司的运营。

华为的全球架构

截至2007年,华为72%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5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在海外市场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华为加入了83个国际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OMA、ETSI和IETF等。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下一代网络、IP QoS和安全领域,华为已经提交了800多篇提案。在过去的4年里,华为也已经成为3GPP和3GPP2的积极参与者,并在核心网络、业务应用和无线接入领域提出了1500多项提案。

华为担任ITU-T SG11组副主席、3GPP SA5主席、RAN2/CT3副主席、3GPP2 TSG-C WG2/WG3副主席、TSG-A WG2副主席、ITU-R WP8F技术组主席、OMA GS/DM/MCC/POC 副主席、IEEE CaG Board成员等职位。

华为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连续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6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0,569件,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2719件、国际专利申请4362件、国外专利申请3488件。

第二篇:项兵解析华为国际化

项兵解析:华为的全球化战略

本案例分析了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内容。研究表明,任正非有关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使其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思维方式束缚;在看似“独立自主”发展模式背后,任正非的全球视野使华为构建起“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竞争格局。思维上的超越,让华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作者:项兵 来源:长江商学院 发表时间:2009-04-01

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

在2006财年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110亿美元),其中,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接下来的2007财年,华为再次超越了自己,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5亿美元,成为华为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目前,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和31个培训中心。

华为所在的通信设备产业竞争激烈,行业领导地位长期被爱立信、诺基亚、思科、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据,这无形中加大了华为参与主流行业竞争的难度。华为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众多领域,它几乎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领域内与不同优势的跨国公司展开正面竞争。然而,在这些领域,华为拥有许多专利和知识产权,已初步具备面向未来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任正非在华为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特别是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模式”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也是许多华为全球竞争对手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案例分析了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内容。我们的研究表明,任正非有关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使其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思维方式束缚;在看似“独立自主”发展模式背后,任正非的全球视野使华为构建起“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竞争格局。思维上的超越,让华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

华为的早年历史(1988-1997)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深圳,6年后在那里与朋友创建了华为公司,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华为最初主要代销香港产HAX交换机。当任正非发现华为依靠贸易模式不能真正与跨国公司竞争,他开始将精力集中于研发与核心技术。

华为抵制了“市场换技术”的诱惑,任正非认为: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的。

华为在1992年研制出一台小型交换机。在1994年11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诞生,并在首届中国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上取得较大成功。那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信业的10年黄金发展期,政府主导下的电信业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了国内电信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与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华为在国内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立省级市场市场办事处和工程服务体系;在每一个地区、市、县都设立客户经理,他们几乎覆盖了中国各运营商的所有相关部门,像计划部门、运营维护部门、总工办和项目建设相关科室,都随时可以看到华为市场或技术人员的身影。

随着C&C08程控交换机在1995年大规模商用,华为成为中国农村通信市场主流设备供应商。公司员工达到1800人,年销售收入14亿元,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位列第26位。199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较1995年又增长了6倍达到89亿元。华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战略目标——华为的核心产品已经进入中国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在传统交换机市场,华为超越西门子和朗讯,与上海贝尔并称为国内最大两家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22%。在接入网市场,华为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智能网、接入服务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以SDH为核心的光网络产品市场份额为10%。1998年8月,华为全套GSM设备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二阶段测试,开始向移动通信领域扩展。

为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华为每年都从中国的重点大学招揽优秀人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大约有3000名毕业生加盟华为。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被华为录用,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综合收入可高达10万元。当时,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超过9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拥有数千名博士,并在1996年建立起博士后流动站。

任正非坚持企业人力资本增值一定要大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知识资本化”原则,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华为根据员工的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和风险承诺等方面情况,由公司的各级人力资源委员会评定后给定配股额度,以虚拟受限股、期权、MBO等方式,让员工可以拥有公司股份。

任正非从一开始就是华为的真正领导者与管理者,他将个人的烙印与秉性深深地注入了华为,而这种“人治”情况在中国企业中并不奇怪。任正非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祖籍浙江浦江。1968年,任正非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14年后以副团级身份转业来到深圳。在创业不久,任正非提出了华为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通信设备制造商,他将此看作是一种使命感和信念。任正非说:

我们若不树立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就建立不起客户对我们的信赖,也建立不起员工的远大奋斗目标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华为若不想消亡,就一定要有世界级的概念。

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但任正非认为,所有要完成的事情都有困难,找借口、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人绝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任正非将美国麦克阿瑟将军要求西点军人始终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修改为“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以此作为华为新员工必须永远牢记的誓言。任正非所加入的“事业”概念,就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追求。

任正非对毛泽东有着深厚情感,他曾是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任正非在华为表现出很多模仿毛泽东的思想、言论甚至是表现方式。我们从当时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刊发的一些文章名称中可见一斑。例如1995年12月26日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的《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1998年的《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改造华为(1998-2000)

华为在1998年成为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任正非意识到,公司规模的快速膨胀与发展是空前的危机和压力。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发展目标,他认为当时的华为“取得产品技术突破后,不仅不能打遍全世界,而且在家门口也未必有优势。”任正非说,“现在是有机会也抓不住,最多在中国非主流市场上打了一个小胜仗。”

任正非一直希望了解世界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从1992年开始先后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走访了法国阿尔卡特、德国西门子等行业领先跨国公司。任正非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海外访问,给了他很多触动。在1997年圣诞节前后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等4家公司后,任正非深思熟虑与权衡之后对华为提出的一系列改造计划。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改造奠定了华为全球运营的根基。而任正非的这些改造并非基于“独立自主”或“中国式的”,而是建立在全球视野基础上所勾勒出的“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未来发展战略。

改造管理

任正非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改造华为内部管理,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他甚至强调,(干部)“要把生命理解成一种灵魂和精神,要将这种灵魂和精神注入到管理中去。没有这种精神的干部都要下岗。”

一部起草3年的《华为基本法》在1998年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业宪法”和制度体系。任正非开始寻找建立世界级企业的制度保证,他希望通过学习《华为基本法》这种方式,能够将存在于自己大脑之中的价值观有效“移植”到新的管理者大脑之中。任正非曾指出: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十分关心并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推动华为前进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怎么使这些动力长期稳定运行,而又不断的自我优化。这个一同努力的源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所确认,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文章中,任正非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技术、人才和资金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我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和一个框架,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与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关注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任正非坚信“大规模不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在《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的文章中,任正非指出:

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

任正非希望华为的未来发展能够超越对单一竞争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依赖,而且不以盲目的低成本制造为立命之本。他希望华为能够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商业机构,进而才能成为世界级企业。在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华为基本法》确立了宏观管理的架构,任正非“通过一系列的子法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引进非常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管理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不过,任正非反对在管理问题上故步自封,他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倍加推崇,曾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

任正非较为欣赏IBM公司,他会经常提及郭士纳领导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并对IBM的管理能力赞赏有加:

IBM是一个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公司,而华为还处在一个学生娃、课本式的幼稚管理阶段。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希望掉到河里去。我们应该看到IBM已经站在相当高的高度,它的坐标是世界级的,所以IBM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理解。

华为在1998年锁定IBM为自己通向世界级企业道路上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首先确定业务模式由电信设备制造商向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以充分发挥华为产品线齐全的整体优势。这样也可以借鉴IBM自1993年以来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大约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在前后5年时间内,华为为此投入约5000万美元改造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华为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改造流程

华为与IBM的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IT S & P)在1998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目的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统,由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财务制度和账目统一、编码统一、流程统一和监控统一)等8个项目。

在依靠低成本制造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后华为意识到,产品成本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成本层面。IBM顾问团队在1999年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领先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1)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行业领先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为94%;2)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跨国公司平均为9.4次/年;3)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低下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通病”。尽管中国企业十分关注降低制造成本,但注意力却只集中在制造环节本身,而很少关注制造环节以外的成本与效率的问题,导致综合运营成本经常处于失控状态。

事实上,我们强调“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提示中国企业能够关注如何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端对端的整合力”,即从原料采购到客户管理等各产业价值链环节中,中国企业该如何依靠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来整合原材料、制造、渠道、品牌等资源。

华为在2000年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

IPD在华为的实施很快引起了很大争议,也一度导致华为的市场反映速度明显放慢。任正非要求,“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话,推进集成产品开发的实施。”最终,任正非强大的推动力和个人魅力让这个艰巨的流程变革项目不断推进实施,他始终相信,用最教条主义的方法来推进这次变革也许不是最完善的,但的确在华为是最有效的。任正非坚信:只有先将IBM的东西系统性地吸收进来,才能真正搞明白哪些适合华为,也才能够看清楚华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再从整个企业环境角度将变革持续不断地推动下去。

当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在任正非的坚定推动下最终得到实施后,公司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这种变化最初表现在华为内部的动荡,那么在2000年之后华为积极拓展全球业务时期,它对提升华为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管理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全球对接性,则相对隐性了许多。或许,这种流程变革就像是一种行业的“世界语言”,当你掌握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而如果你不掌握它,则只能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沟通。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在任正非看来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产业分工方式。

改造企业文化

在流程变革最艰难的1999-2000年间,IBM管理顾问对华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阶段性总结: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华为公司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很快,任正非意识到,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现在变成了管理变革的阻碍。

任正非认为,管理变革的困难真正出现在“体用之争”层面。华为引入IBM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纯粹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公司内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过去的华为式”的。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维方式在员工层面形成了“体用割裂”的行为方式,这种看起来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不过,任正非同样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国际化的正确选择。在2000年,任正非提出了著名的“灰色理论”,这即使他哲学思维的体现,也是华为文化变革方向的概述:

灰色就是黑与白、是与非之间的地带;灰色的含义就是不走极端,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企业中各种矛盾和悖论。

华为在2002年初对总监级以上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为期几天的封闭培训,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名学者讲授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任正非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他们的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思想基础。

任正非相信,日本、韩国等亚洲企业走向世界级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企业文化变革的痛苦历程,也曾经为跨越文化障碍交过高昂学费。因此,只有建立符合世界级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在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问题上,任正非强调东方智慧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必须实现“道术合一”;华为要超越“体用之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而这种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融合过程本身就需要一种新的催化剂——人的职业化。

2000年起任正非有意识的减少表面“运动量”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注重以“搞运动”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多时候,他会谈论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管理变革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公司正在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稀释文化和情感的影响。”

任正非说:与国际对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不首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流程化组织和职业化的员工队伍的话,则不可能在高端的产品及市场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更无法实施收购兼并策略,因为一群青纱帐里走出来的“农民”绝不可能去运营国际化的现代企业,也无从去消化买回家来的“西式大餐”。

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谁可能很深很急。我们现在一步步地改革,就是为了让你们的心情也平静下来,随着潮流慢慢走。华为现在很平静,说明公司已经逐渐规范化了。

华为借助一系列手段,如任职资格制度、5级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等,来推动员工职业化水平。最终,华为的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职业化的人与管理创新之间的“排斥反应”大幅度减少。

为了实现世界级企业发展目标,华为对公司“外交”文化也做出了修正。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构想:

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大家都考虑到未来世界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更大的共同利益。

所以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这种广泛对等的合作,使我们的优势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使我们能在很短时间提供和外国公司一样的服务。实现全球运营(2000年以后)

1996-2000年是华为实现全球运营的探索阶段。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目标,在2000年他提出,华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海外市场收入要在5年之内超过总收入的50%。这个目标在最初的2年内收效甚微,但从2003年开始,华为海外市场增长明显。到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达到48亿美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82亿美元的58.5%。

在2001年“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上题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的讲话中,任正非说:

华为正面临着一种机会与危机??我们经历了10年的积累,以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先导的产品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希望搏击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检验自己。只要勇于自我批判,敢于向自己开炮,不掩盖产品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有希望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务。我们不尽快使这些产品全球覆盖,其实就是投资的浪费,机会的丧失;随着我们的管理逐步国际化,IPD、ISC、财务四统一、IT、任职资格、虚拟利润方法、述职报告制度??的推行,华为将面临内部组织越来越开放,允许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这些优秀人才,将一同与我们奔向战斗的前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2001年之后,华为将是否愿意主动投身海外市场作为选拔和晋升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华为也向海外市场人员倾斜,他们的奖金可以是国内人员的3-5倍,津贴会根据地区差别从50美元/天至2000美元/天不等。在一些危险地区,如伊拉克、阿富汗,员工年津贴可能达到几十万元。华为鼓励员工家属到海外探亲,每年报销3次往返机票。如果家属愿意,还可以在海外陪同。对于那些在海外市场待满3年的员工,可一次性获得15万元的安家费。

在欧洲市场的拓展

在2000年,华为STM64光传输系统成功应用于德国PFALZKOM本地网和BERLICOM城域网。2001年开始,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3年的销售额约为3000万美元,2004年达到5000万美元。

华为承认,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是把自己送进了学校,任正非将此看作为“把华为送上海外市场去磨练”,他指出:

我们的游击作风还未褪尽,而国际化的管理风格尚未建立,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还很低,我们还完全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能力,我们的帆船一驶出大洋,就发现了问题。我们远不如Lucent、Motorola、Alcatel、Nokia、Cisco、Ericsson??那样有国际工作经验。我们在国外更应向竞争对手学习,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

这段“痛苦的进化过程”更多情况下被看作是对思维方式的挑战,这不仅仅指东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别,还包括华为一直致力于打造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方式。任正非强调超越“体用之争”,这是一个系统地学习全球化商业规则、语言,甚至思维方式的过程。

华为在21世纪初的几年内持续优化自己的管理,这包括建立起执行管理团队(Execute Management Team)、针对全球50大运营商建立一对一的全球系统部、整合产品线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华为2005年起还在欧美主流商业杂志上投放广告,如《Economist》、《Business Week》、《Total Telecom》、《CRN》、《IT Week》等。华为通过商业广告推广自己的理念——“技术恒变,沟通永存”,广告语为“We hear you.”,据了解,华为的管理层会拿出70%的时间来倾听全球客户的“声音”。

华为最终在2005年12月26日成为英国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在成为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的供应商后,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名声得到大幅提升、路透社、法新社等欧洲主流媒体称,华为已经迅速崛起,加入到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行列。

华为还在2005年11月与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签订了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在2006年2月的西班牙巴塞罗那3GSM全球大会上,华为与沃达丰联合宣布,在未来5年内为沃达丰运营的21个国家提供定制手机。“全球合资”战略

美国是任正非认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主流市场。1999年,华为在美国的通讯走廊达拉斯开设了一个研究所,专门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2002年6月4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Future Wei,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就像它在西欧市场一样,华为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性价比上。华为芯片以前直接进口需要200美元一片,而自己设计、到美国加工生产,只要10多美元。

思科在2002年开始对美国市场中的华为数据产品进行全面围剿。2003年1月22日,思科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马歇尔镇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指控华为在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方面的21项罪名。

尽管华为聘请律师积极应诉,但思科诉讼华为案的进程却很富有戏剧性。

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华为3Com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3Com投资1.6亿美元获得合资公司49%股权。根据协议,在中国和日本市场将以合资公司的品牌销售数据产品,其他市场则以3Com品牌销售。

一些观点认为,与3Com成立合资公司是华为危机处理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过,更为准确的时间表是早在2002年,华为与3Com就已商议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与华为的合资被是3Com重回高端市场的重要战略行动。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克勒夫林认为,与华为的合作使他对满足高端企业网用户需求充满信心,华为的价格合理、性能卓越的产品以及训练有素的设备安装和技术维修队伍也使他相信将会帮助3Com 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

任正非也相信,与3Com建立全球合资公司对华为具有同样的战略价值,他指出:

3Com的驰名品牌及其全球性经销渠道,对合资公司是直接和长远的贡献合资公司将大大加快华为新兴企业网络业务的全球化进程,这将允许我们在世界几乎每一个主要国家销售我们开发的产品。

华为在2004年8月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建了另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专注于TD-SCDMA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合资公司取代了思科成为西门子数据产品的制造商,但这曾一度引起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的不悦。因为按照华为-3Com的协议,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场应该交给3Com来运作。

华为说服3Com的方法是:“华为-3Com合资公司每赚100美元中就有3Com的49美元,这100没有如果通过西门子则更容易赚到,为什么非要你们自己去做呢?”很快,通过西门子渠道的销售量超过了3Com,2004年华为欧洲市场数据产品销售额突破了1亿美元。

在2006年2月,华为与电讯巨头北电网络(Nortel)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由北电持有多数股份,总部设在渥太华。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面向全球市场开发超级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北电网络拥有百年历史,在北美市场拥有较大影响力,与Verizon、Qwest等北美大型电信运营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一直处于简单调整期,2004年曾假账问题险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华为在2005年的销售收入已达到82亿美元,与北电网络差距不大,且保持了良好的赢利性。华为希望,与北电网络的全球合资能够帮助其在北美市场获得更大增长机会。

在完成一系列全球合资后布局后,华为对比了花费4年时间、数亿元资金打通英国电信认证体系的收益。思科总裁钱伯斯将华为视作“第四代竞争对手”,华为则看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希望新的增长点会来自于这些全球合资公司,而且会有效化解华为自身在这些领域内的风险。

现在,华为建立起了一个对多、多对多的全球合资体系,任正非期望能够以全球视野把握好合资公司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完成“金蝉脱壳”。

华为在2005年11月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合资公司2%股权转让给3Com公司,后者以51%股份获得合资公司控制权。华为所得到的承诺是,原来由3Com负责的20多个国家,包括北美市场将全部开放给华为。2006年11月,华为将在合资公司中的49%股权以8.8亿美元出售给3Com。3Com关闭了美国本土路由器和交换机研发队伍,将相关研发任务外包给华为,自身专注于原“华为-3Com”合资公司的运营。

华为的全球架构

截至2007年,华为72%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5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在海外市场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华为加入了83个国际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OMA、ETSI和IETF等。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下一代网络、IP QoS和安全领域,华为已经提交了800多篇提案。在过去的4年里,华为也已经成为3GPP和3GPP2的积极参与者,并在核心网络、业务应用和无线接入领域提出了1500多项提案。

华为担任ITU-T SG11组副主席、3GPP SA5主席、RAN2/CT3副主席、3GPP2 TSG-C WG2/WG3副主席、TSG-A WG2副主席、ITU-R WP8F技术组主席、OMA GS/DM/MCC/POC 副主席、IEEE CaG Board成员等职位。

华为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连续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6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0,569件,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2719件、国际专利申请4362件、国外专利申请3488件。

本文经长江商学院许可,摘自《长江》杂志。作者项兵为长江商学院教授、长江商学院院长。

第三篇:全球化战略--GE

杰克·韦尔奇立志要使公司成为一个完整的、名副其实的国际化企业,并以“三环战略”为基础,力图实现跨国界的生产、销售、融资等经营战略,目标是盯住全球范围内的市场。

倒霉的交易? 80年代初,全球化对大多数商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事实上,大多数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对市场的全球化深感困惑。多年来,他们的经营是以美国市场为中心——因而他们认为没必要去改变这种状况。

自从杰克·韦尔奇接掌通用电气公司之后,他就敏锐地发现,企业的环境正在改变:通用的竞争对手日益非美国化,通用有许多重大机会发展海外市场。所以,杰克·韦尔奇发现改变势在必行,通用不能坐失良机。

杰克·韦尔奇将全球化视作通用面临的巨大机遇,并毫不迟疑立即采取行动,以适应日益明朗的全球化经济。杰克·韦尔奇的这个决定再次给通用带来了巨额利润。在1985年到1995年问,通用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增至38%。到1996年末,通用的全球化经营规模已达3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8%。1997年春,通用来自非美国市场的收入已超过40%,其增长率三倍于美国本土。1997年末,这一数字达到了42%。

杰克·韦尔奇的全球化革命始于1987年。当时杰克·韦尔奇遇见法国最大的家电公司汤姆森的总裁阿兰·戈梅斯(Alain Gomez)。在半个小时的会谈后,两个大型集团公司的总裁达成了一项符合杰克·韦尔奇策略思想演进的交易。这个交易是通用重大策略改变的明证。合约中规定,通用同意将每年30亿美元营业额的消费性电子部门,和汤姆森公司的医疗显影单位交换。通用是美国电视机和录放像机的第一大厂商,而汤姆森公司每年在欧洲市场的X光机及其他医疗诊断器材的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此外,汤姆森公司需付8亿美元给通用。

通用以账面价值出售了经营困难的电视机企业:虽然它的产品拥有美国25%的电视机市场,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但是杰克‘韦尔奇认定该企业的经营无利可图。杰克·韦尔奇说:“第三流的球员没有上场的机会,在电视机方面,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有过美好的时机,然而突然之间,电视机企业需要支出4亿美元的成本。”

杰克·韦尔奇的举动引起了通用内部和整个美国的恐慌和震惊:他将通用最强的企业卖给了法国。《洛杉矶时报》打抱不平地说:“通用备受争议的总裁小约翰·杰克·韦尔奇利欲熏心,准备出卖美国的传家宝吗?”在附页中,这家报纸引述一位不愿具名的顾问的批评:“在眼前是一个手头上有大笔钞票的大公司,为什么他不将资金投资在美国还有能力竞争的事业上,却将江山放任日本人宰割呢?”

但是杰克·韦尔奇相信自己的举动是正确的,相信创造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击竞争者,这是数一数二原则的要点。

在80年代中期,通用就是根据这个最基本的策略信条,放弃本国的经营环境。开始的时候,通用还以它在美国市场的地位衡量旗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到1987年,杰克·韦尔奇宣布:“对我们而言,数一数二的原则必须应用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上。”他对他的属下说:

“在90年代,全球化是理所当然的事。企业成功的规则只有一个: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某一个国家之内成功,还不足以保证企业能够存活。获胜的公司——那些能够掌握命运的公司——全靠开发全球市场获胜。”

其实,全球化步伐的迈出,给了杰克·韦尔奇和通用电气公司一个很大挑战。将近一个世纪以来,通用的主要对手一直是西屋,现在却变成松下、飞利浦、西门子和东芝,或许还有更多刚崛起的全球巨人,正准备向通用绩效杰出的市场挑战。包括灯泡、CAT扫描器和工业用涡轮机等等。正如通用的内部杂志所描写的,本国市场的庞大规模、某些产业受到政府保护,以及缺乏真正的外国竞争,都延缓了必要的进攻和全球市场竞争所必须掌握的技巧。

全球化思维

毫无疑问,杰克·韦尔奇接受了一个挑战。直到1990年,通用照明事业部还几乎完全是一家美国本土企业,仅在欧洲市场占有不到2%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汤姆森公司之后,通用迅速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全球化步伐很快。

在欧共体建立了欧洲共同市场后,通用迅速采取行动,收购了匈牙利照明公司Tungsram的大多数股份,又于1991年初收购了英国THORN光源公司的大多数股份。至此,通用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大灯具企业,其在西欧的市场份额已接近20%。

这些步骤使得通用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其海外市场利润自1987年以来增长了30%,来自美国以外的盈利达28亿美元,占公司全部收入的40%。

作为全球化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韦尔奇提拨了不少非美国籍的公司高层主管。时至今日,通用在欧洲大陆的12个分支机构中超过半数是由当地人主持的。

杰克·韦尔奇将国外经营放在首要位置,他每年都要确保与其海外职员定期会晤。他每年1月在欧洲停留数周,10月则在亚洲停留三周。除了查访通用的企业,他还与合伙人或潜在的合伙人会晤。在欧洲,他一般到六或七个国家,最常去的是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有时也去匈牙利。

尽管杰克·韦尔奇竭力向全球化目标推进,通用的业绩还是落后于其他一些超级公司。1995年,通用在联合国按照海外资产排名的全球100家最大公司名单中列第五位。但按资产、销售额和海外员工的占比,通用仅能排到第95名。杰克·韦尔奇还要加快步伐。

对杰克·韦尔奇来说,全球化能让通用建立坚实的成长舞台,而且通用在全球市场的成长优势,可阻止对手在任何重要的外国市场立足,让通用在全世界都是别人最强势的竞争者。

全球化一直是通用的艰苦任务。“任何全球化扩张都充满了风险和文化冲突,”杰克·韦尔奇说道:“德国人允许行贿,法国不仅允许分贿,还可免税。因此,你必须十分警惕,经受锻炼。但在美国本土,这是不允许的。显然,风险越大,机会也越多。我想这就是区别所在。”

杰克.韦尔奇为海外经营设定了较高的目标,并将欧洲和亚洲作为通用最大的拓展市场。在1992年的致股东函中,杰克.韦尔奇提到将通用的高阶层管理及资源重心转移到印度、东南亚、中国和墨西哥等地——他认为这些地区都是21世纪的超级战区——将有助于实现通用以全球为企业舞台的理想。一年之后杰克.韦尔奇指出,“追求速度”策略让通用能快速地将公司的重心转移至全球高成长的地区,特别是亚洲。

在1994年的致股东函中,杰克·韦尔奇谈到通用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不断地超越其在国内的成长。在欧洲,通用1994年的总营业收入超过90亿美元。通用的全球化行动持续进行着.在墨西哥、印度、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等重要的新兴市场中也一直保持两位数的正成长。

与众不同的全球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大部分企业都认识到了全球化的好处以及重要性,因此也都开始了全球化步伐。但是杰克.韦尔奇认为,通用的全球化战略“与众不同”:通用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正在变革或他人不看好的地区,原因是通用认为,在那些地区能够产生最好的风险回报。

90年代初期至中期,欧洲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杰克·韦尔奇看到了许多机会,尤其在金融服务领域。在90年代中期,墨西哥比索贬值,经济处于混乱状态,他们在那里收购和成立的合资企业数量超过了20家,大幅度扩大了通用电气公司的生产基地。90年代末期,通用将金融服务业务移到了长期排斥外国投资的日本。这些都被认为是投机性的转移,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机,因为通用到当地建立企业是为了长期的利益。

1994年,通用在法国收购的CGR、在匈牙利收购的通斯拉姆和在意大利收购的新皮尼奥内(NuovoPignone),都是政府经营的亏损或微利状态中的企业。但是杰克·韦尔奇发现。这些收购过来的企业给了通用新的渠道或好的技术,这将有助于通用将医疗、照明和动力系统业务全球化。

通用金融服务集团从加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全球化的扩张活动。它的重点在欧洲,收购的是保险和金融公司。自从1994年聘用了伦敦的克里斯托弗·麦肯齐以后,业务活动开始大量上升。90年代末,加里在日本领导了类似的工作。从1994年到2000年,通用金融服务集团收购的l,610亿美元的资产中,890亿美元在美国之外的地区。通用金融服务的全球化活动起步并不早,但是一旦启动了之后,它的确是全力以赴。

杰克·韦尔奇认为,通用没有“一夜成功”的收购、扩张案例。汤姆森医药公司的交易至少用了10年的时间才见效,收购通斯拉姆也是如此。

人才本土化

在开展全球化工作的初期,杰克·韦尔奇不得不将美国人派往国外。这些人对于起步时期获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用将最好的人才投入到全球化工作中,通过收购和建立联盟关系继续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全球化的创意和其他一切创意一样,由种子到繁荣昌盛,再到一片花园。刚开始的时候,杰克·韦尔奇不得不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全球化问题,后来就转为寻求产品和部件,最后又发展到挖掘各国的人力资本。作为通用电气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公司提拔了一批当地人才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雇佣并提拔当地人才而不是派遣美国的管理人员,这是通用电气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加速公司人才全球化主要战略之一。1997年9月,杰克·韦尔奇任命于瑞典的马姆为通用亚太公司的总裁和通用高级副总裁。他还任命生于日本的Yoshiaki为通用亚太公司的副总裁。同一周,他又任命了生于古巴的里卡多·阿蒂加斯为通用电力系统事业部及服务公司的副总裁;任命生于西班牙的乔套姆·埃格特为通用电力控制事业部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对此,杰克·韦尔奇说:

“我们不只是想把你的隔壁邻居和走下会场的人送到国外,我们想雇佣更多能胜任工作的当地人。我们在那里已有多年,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人才,让我们给他们一次机会,给他们与我们给这里人同样的机会。”

杰克·韦尔奇认为,印度在软件开发、设计工作和基础研究方面拥有大量科技人才。通用于2000年在印度设立了一个3000万美元的中央研发中心,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预计到2002年的投资将会增加三倍。它将是通用在全世界最大的多领域研究设施,最终将雇佣3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

印度拥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很好地承担许多不 257同的工作。通用资本服务公司将它的客户服务中心搬到了新德里.取得了轰动性的成果。比较在美国和欧洲的运作,通用在印度的全球客户服务中心质量更好,费用更低,数据采集率更高,更易为客户所接受。

在印度聘请到的从事客户服务和数据采集工作的人才,在美国是不可能吸引过来的。在美国,客户呼叫中心的人才流动性太大,而在印度,这些是人人垂青的工作。

有些人考虑全球化会伤害发展中国家和这些国家的人民,杰克-韦尔奇并不这么认为。他说:

“当你看见那些因为获得了这些工作机会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两眼发亮的人们时,全球化给人的感觉从来没有那么好过。”

随着更多的当地人才承担起领导工作,通用的全球化创意已经越来越多地赋予公司国际性色彩。通过强制性地大量减少美国“驻外人员”来加快通用的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检查每月各企业减少驻外人员情况,杰克·韦尔奇认为通用至少获得了两大利益:第一,促使通用电气公司更快地提拔更多的当地人到关键岗位上去;第二,推行这项政策的第一年,整个公司的费用减少了2亿美元。如果通用电气公司从美国派遣某个美国人到日本工作付出的工资是15万美元的话,公司的总支出将超过50万美元。所以,杰克·韦尔奇经常提醒公司的领导们:“你是愿意用三、四个聪明能干、又熟悉当地情况和语言的东京大学毕业生,还是找你在公司里的一个朋友呢?”

真正全球化的通用电气

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用电气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大量的胜利:

家用电器事业部:通用电气公司的家用电器事业部成功地打入了全球成长最快的几个主要市场,包括印度、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墨西哥以及南美洲等。家用电器事业部的产品在这些地区的销售量一直很令人满意。

飞机引擎事业部:通用电气是全球最大的大型及小型商用军用喷气式引擎制造商。其产品包括CE90——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喷气式引擎,它被波音公司指定为其最新的波音777式飞机的双喷气式引擎。早在1995年,通用电气及其合资公司——CFM国际公司,便已将全球大型商用喷气式引擎50%以上的订单归入囊中。

照明事业部:在消费照明市场、商用照明市场以及工业照明市场上,通用电气的产品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其产品线完整而丰富,包括白炽灯、荧光灯、石英灯、高密度灯、钨卤合金灯以及节日庆典装饰灯等。其全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包括在中国、印尼、印度以及日本的合资企业,还包括其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匈牙利所收购的各个企业。

金融服务事业部:通用电气的金融服务快速地扩张了其全球化业务,并将重点放在了亚洲和欧洲。2001年这些地区的业务增长趋势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NBC:NBC对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娱乐频道和新闻频道进行了投资和参与。其中NBC对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广泛报导,使该公司的国际名声更上一层楼。

医疗仪器事业部:通用电气医疗仪器部门的各项运作遍布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包括销售、服务、工程以及制造等等。

电力系统事业部:通用电气的电力设备推广到了全球119个国家。

杰克·韦尔奇在1999年的公司报告中写道,通用电气的全球化战略已经从出口驱动型演化到了新的阶段,即建立全球性的生产基地,服务于当地的消费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全球性采购等。

2000年,通用电气进入其雄心勃勃的全球化战略的最后阶段,即利用来自全球各地的智力资源,从布拉格的冶金专家,到亚洲的软件高手,直到布达佩斯或是蒙特雷、东京、巴黎等任何地方的产品设计专家等等。

杰克·韦尔奇对通用电气的全球化战略进行了补充,那就是管理的本地化战略。截止到2000年,通用电气公司将美国本土的管理人员派到其他国家去工作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杰克·韦尔奇说:

“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化选择员工’。为此,我们致力于为本地的领导人员创造广阔的职业机会,以确保我们目标的实现。这种新的尝试将带领我们实现最远大的梦想,那就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通用电气公司。”

进军中国 在1990年之前,杰克·韦尔奇将通用电气公司的投资重点放在了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但在90年代初期,欧洲、北美、日本等相继陷入了持久的经济萧条,使投资机会与效益骤减。与之相比,东南亚和中国的经济却迅速增长,成为世界注意的中心。对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一向精明的杰克·韦尔奇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一次访问中国的行程中,杰克·韦尔奇望着所住宾馆远处建筑工地上高高耸立的无数起重机,毅然决然地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把通用电气公司的“重心”从发达国家移向亚洲和拉丁美洲。杰克。韦尔奇知道亚洲是对通用的巨大挑战,有警告说中国可能是通用难以驾驭的市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

“有人说,进入中国事场风险太大。但我有别的选择吗?置身他处?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可能失败,但是我们只能全身心投入,和这些聪明的民众在一起,加入到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去。我们不了解中国,每次我离开中国,我都知道自己知道甚少。”

由于国内航空公司一蹶不振,通用电气公司飞机发动机部的订单数量骤减,其业务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1993年夏天。该部门从中国的地方航空公司接到了总价值高达4.25亿美元的两笔订单。高兴之余,发动机部的负责人预测“lO年后,中国将成为我们最大的市场”。

理解通用电气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什么如此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并不困难。为了尽快开拓中国市场,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分析家们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们认为:中国有12亿人口市场;中国人有勤劳工作的文化背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15%;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最发达地区正在紧密联系,这是个惊人开放的特大市场;通过现在的华侨商人网络,有向东南亚出口的基本结构;1989—1993年通用电气公司对中国和香港地区的出口每年增长了20%。

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销售飞机发动机已经有了14年的历史了,但只是在1995年才把中国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为了促进在中国的业务,通用电气公司调兵遣将。1996年,通用在北京有63位职员,这个数字是1991年的3倍——并且在中国其他10个城市有工程人员。从1992年初开始,通用电气公司从中国航空公司那里获得了价值5亿美元的发动机订单。中国的飞机发动机市场同世界市场的竞争情况基本相同,通用电气公司占中国市场全部定货合同的1/3,普拉特公司也占了l/3的份额,罗伊斯和其他公司则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不仅是飞机发动集团,通用电气公司的其他主要部门都活跃在中国市场,至今已成立名为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的独资公司和3家生产企业,总投资为1.2亿美元。通用电气航卫医疗设备系统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开发和销售医疗器械的合资企业,向全中国各地医院提供了上千台CAT扫描仪和核磁共振仪,1992年的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1995年,通用在上海建立了生产全套照明产品的合资企业,在广东独资兴建一家工程塑料生产厂。

在中国经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生紧缩的时候,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来推动合作伙伴开展业务,它的市场基本没有受到不利影响。它从位于北方城市西安的一家工厂购买了数万美元的零部件,并且把这些部件运回美国,安装在美国的船舶和工业发动机上。通用电气资本服务公司,帮助中国航空公司解决信贷紧张的困难,向它们租赁装备有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发动机的新型喷气式飞机。该部门已经通过飞机和集装箱租赁业务向中国投入了10亿多美元。在其他的市场清冷萧条的情况下,通用电气公司依靠中国来保持其飞机发动机业务的高速增长。

杰克·韦尔奇如是说:

◇养成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习惯。为赢得全球经济大规模竞争的胜利,企业必须明确地提出其国际市场的竞争战略。

◇任何全球化扩张都充满了风险和文化冲突。◇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化选择员工”。为此,我们致力于为本地的领导人员创造广阔的职业机会„„这种新的尝试将带领我们实现一个真正全球化的通用电气公司。

第四篇:华为:全球化的春天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

IT.SOHU.COM2004-05-09 14:59转自: 经济观察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本报记者 程林 深圳报道

很少有企业能像华为一样长时间引起公众的关注,自1988年创立以来,华为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成长为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华为的群狼们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着自己的领土。然而,华为一直以来刻意与外界保持的隔离使公众对其产生了更多的猜测与好奇:在国内,华为的销售网络遍步

各地市,然而华为的广告很少在公众媒

体见到;而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更是刻

意回避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媒体采访过任本人,这一切都增加了华为的神秘感。但是,低调以及与媒体的隔离并不妨碍华为成为一家优秀的公司,16年光阴转瞬而过,1988年创立时那个仅2万注册资本、靠代理度日的小公司,如今已成为一家年销售收入317亿、在业内首屈一指的标志性企业。

2003增长之年

2003,对华为来说并非是完全阳光灿烂的一年:当“非典”疫情在那个春季肆虐的时候,一定程度隔绝了中国与国外市场的通道;华为对几名前员工泄密事件的处理引起了外界的争论;有关华为员工内部股权的纷争更是上了深圳中院的法庭;与此同时,思科系统公司对华为公司提起的诉讼使得公司的信用受到了怀疑。

但是,当2003年成为过去时的时候,华为2003年报却相当优良。“2003年,华为在产品技术进步、全球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管理变革等方面取得了均衡发展”,华为如是表述。

所谓“均衡”是由一系列数字佐证的:2003年,华为公司全球市场销售比2002年增长42%,达到317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0%,海外销售所占比例上升到27%;2003年,华为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固定、光网络、数据通信、业务软件、OSS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

以下是几个著名统计机构对华为2003年产品市场的统计:据Dittberner统计,华为NGH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3%,全球排名第二;据Gartneer统计,华为DSL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居全球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四,亚太地区排名第一,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DWDM干线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

在目前华为投入资源最多的移动通信领域,华为已经成为业界第一类的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目前华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GSM产品、WCDMA产品和CDMA2000产品,成功为国内外80多个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于全球2000多万用户。其中GSM国内外应用已超过15万载频,WCDMA在香港和阿联酋获规模商用,CDMA2000也规模进入葡萄牙和印尼等30多个国家。

而在华为最早进入的固话领域,华为也保持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在传统交换机和接入网市场,2003年,华为连续三年全球出货量第一,累计网上应用1.3亿端口,覆盖全球众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华为100万线C&C08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实现了全年稳定运行无故障,再一次证明华为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并超过了业界最好水平。

走向全球化

华为新闻处主任傅军最近很忙,一日之内,他要接待两个来自国外的采访要求,一个来自美国商业周刊,另一个来自美国BOSTON大学一位教授的案例采访。

“国外开始发现,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打破了以往中国货只以廉价成本取胜的惯例,在技术层面上这些中国产品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并开始瓜分原来专属西方大公司的市场,这引起了西方媒体和学界的注意。”

同样的观点来自于国外知名市场研究机构Heavy Reading,该公司在一次涉及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调查后,惊呼“应该注意华为等中国设备商的崛起,他们的产品已不仅仅只是价格低廉,在性能上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欧美巨头。”

华为在2003年,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其在国际各大主流市场的全线突破,华为最早做国际市场是从第三世界国家起步的,而现在,华为已经进入到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

“2003年,华为的国际市场收入占总收入份额的27%,2004年,华为这方面的目标是40%。”傅军说。

华为提供的一份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显示,华为目前在全球已建立了8个地区部和32个分支机构,各类产品已进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在内的欧洲主流市场。

在英国,英国电信采用华为U-SYS NGN解决方案搭建VoIP长途商用网,英国Fibernet采用华为第五代路由器建设覆盖全英国的MPLS骨干环;在法国,华为与LDCOM公司合作建设DWDM国家干线传输网,覆盖了巴黎、里昂等所有法国重要城市以及瑞士日内瓦。

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华为将铺设3797公里的光纤电缆,构筑俄罗斯最大电信运营商Rostelecom的全国性骨干网。在东欧市场,华为早已经是这里最主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每年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

“华为的全球化视角还不仅在于市场,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电信设备与服务提供商,人才国际化,形成跨文化的团队合作也是华为的一大目标。”为了吸引世界范围的人才,早在1998

年,华为就在印度的IT重镇班加罗尔设置了华为印度研究所,该所研究人员700人,在2003年正式通过CMM五级国际认证,成为极少数取得CMM五级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华为在美国硅谷、美国达拉斯、瑞典、印度、俄罗斯均设为研究所。

拒绝机会主义

“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这是华为领袖任正非所说的话,也是华为员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早在1994年,当华为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刚刚打开中国市场时,任正非就预感到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的惨烈,这一年,华为第一次在北京参加国际通信展。

华为预感到,在中国电信市场十余年高速增长后,整个电信市场的增长率将趋于平稳,根据CCIC提供的资料显示,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96年-2000年的24.9%,快速下降到2000年-2002年的2.1%。

当时的华为,其主打产品交换机、接入网等的国内市场份额都已超过30%,但华为已经在思考,一旦国内市场萎缩,企业将何去何从。

任正非对此有过清醒的认识:“市场的规律,常常不完全可以预测,一个企业总不能永远常胜,总是在家门口争取市场,市场一旦饱和,将如何去面对?”“我们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不趁着短暂的领先,尽快抢占一些市场,加大投入来巩固和延长我们的先进,否则一点点的优势就会稍纵即逝。”

回忆华为最早的国际化道路,在当时国外对中国通信厂家一无所知的背景下,其艰辛自知,傅军对记者回忆道:“当时一些国家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也有高科技,还怀疑中国有没有电视机。”

华为进入国际市场最早是在1996年,当时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随后,华为进入俄罗斯和南美地区。

2000年之后,华为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2001年开始,华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

在华为人的努力下,华为的产品逐渐得到了国际市场市场的认可,1999年,华为海外销售5000万美元,到2000年,跃升到1.28亿美元,到2001年,增长为3.3亿美元,2002年继续增长到5.5亿美元,到2003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华为一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正在逐步地走入正轨。

更透明的华为

“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华为在职业化管理上的国际化走的还是比较超前的。”傅军说。在华为看来,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贯穿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之中,这其中管理上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

1997年开始,华为就与国际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美国Hay公司合作,建立起了以职位体系为基础、以绩效与薪酬体系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任职资格体系、职级架构、薪酬体系、员工素质模型,使华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

1999年,华为又与美国IBM公司合作,进行业务流程重整和华为的Intranet建设。在IBM协助下,华为建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和优化集成供应链(ISC),随着IT建设全面展开,华为Intranet网络专线连接了华为国内所有机构及拉美、独联体、欧洲、海外研究所等海外机构。

由于华为至今还不是上市公司,同时华为作为高度员工持股的公司,其股权结构的神秘性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外界甚至有评论认为华为这么庞大的企业之所以不上市,是因为其收入未必经得起会计审核,同时过分复杂的股权结构也可能隐含了不合适的股份安排。

对于此,傅军解释说:“我们每年的年报,都经过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且华为的审计和财务咨询,是分开来做的,审计请的是毕马威,财务咨询请的是普华永道,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华为一家如此做,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对于上市这个话题,傅军并不愿过多的评论,他表示目前华为上市并没有明确时间表,傅军同时表示,现在外界对华为认识可能还是有偏差,很多都是道听途说。最近两本关于华为的书在市面流传,傅军对这两本书的评价是:“都不够全面和客观,一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是华为员工,很多东西都不是第一手的,道听途说的成分比较大;而另一本书的作者在华为时位置还处于比较低层,对公司的认识深度难免不够。”

“现在华为并不是公众企业,因此并不是很需要主动对外界披露信息,当然这一切在今后也可能逐渐改变。”

链接1:华为核心价值观

华为的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华为为什么成功?任正非在一次向中国电信调研团汇报时认为,推动华为前进的动力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华为能持续的要素就在于这些核心价值观能被接班人所确认,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

华为核心价值观共七条,这部分内容也是《华为基本法》中最关键的部分,对于华为的创立、发展、持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第五条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惟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第七条 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班级:2011级会计2班姓名:马成祥学号:P112315719

一、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

二、华为的全球化战略

(一)国际化指导方针

1、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做准备。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凭着这个信念,华为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海外市场一点一点啃了下来(如进军俄罗斯、欧盟、泰国)。

2、以土地换和平。对手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为了长远利益,应该与对手建立长期战略关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暂时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也是值得的。

3、循序渐进树立国际品牌。国际化是一步一步完成的,是与一个跨国公司合作然后再与另一家跨国公司合作推动的。华为在走向国际化的路程中通过两种途径树立国际化品牌,一是通过独立的净销售在海外打折销售中国产品,赢得客户,另一个通过并购获得一个国际品牌的使用权利。

4.以客户需求为基础

(二)研究开发

1.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2.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3.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通过CMM5级国际认证,表明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三)国际化进程的方式

为了走向全球化,任正非不断寻找这自己的方法。任正非非常崇拜毛泽东主席,因此在华为身上你总能感到毛泽东思想的存在。

1、英文化:国际化中影响效率的原因很多,如:员工职业化,管理体系建设,对本地文化的理解等等,英文能力是影响效率因素之一,它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但影响很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英文化越来越重要。

2、“掺沙子”行动:掺沙子:所有通过改变组织机构人员结构,注入不同于原有班子的新因素,达到改变某组织的力量对比、改变其性质、方向之目的的办法,都可以称之为“掺沙子”。核心是打破单一政治势力集聚,从不同派系的制衡中寻求控制权。

随着华为的壮大,为了更好的管理庞大的华为,任正非采取了掺沙子行动,虽然降低了管理层的效率,但却更好的有利于华为管理层的稳定,尤其是对于华为地方性机构的管理。

3、包容不同文化

4、在艰苦的地方奋斗

由于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全球化策略,这无疑要求员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华为国际化路径

 进入香港市场

 1997年进入俄罗斯

 1998年进入印度

 2000年进入中东和非洲

 2001年迅速扩大到中南亚、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与西门子于2003年12月签署合作协议

 2004年在英国设立欧洲地区总部

 2005年获得了最佳中国投资者大奖

 2006年与欧洲无线通信企业,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签订3G

手机战略合作协议

 2007年12月24日,华为成为无线接入网中标运营商

 2008年赢得了欧洲市场300亿美元合同中得30亿美元

 2009年与沃达丰签署加深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

 2010年华为超越了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

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 2011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华为收购华赛49%的股权达成协议

 2012年,当时最薄智能手机华为Ascend P1 S发布,厚度6.7mm。

 2013年6月18日在伦敦发布,华为Ascend P6以6.18mm的机身厚度成为全球最薄手机

(五)国际化突破

1、抓住机遇。

在2G时代,华为只是全球电信行业的闯入者,因为起步比别人晚,虽然苦苦追赶,但已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真正扭转乾坤的机遇是3G,华为虽然没能参与3G的标准制订,但它紧跟国际巨头,凭借全球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华为的排名不断上升。

2、涉足新的领域。

“华为终端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机供应商,而是秉承伙伴、定制、价值来服务于全球运营商和终端用户。我们提供不单单是手机产品,而是全球运营商发展业务所需的端到端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

3、取得领先。

2009年,华为在移动通信设备出货跃居全球第二。华为终端公司总裁陶景文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说道:“华为终端总共有6000多人,2008年销售额40亿美元,今年(2009年)我们的销售额将达约50亿美元”。

4、优势的体现。

华为专业高效的交付能力和分布式基站的优势使得网络的快速部署成为现实。2007年5月,华为完成了1400多个站点和多个基站控制器的建设。

三、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启示

1、我们总不能等到没有问题才去进攻,而是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

若三至五年之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中国市场一旦饱和,我们将坐以待毙。抓住机会窗的时间差,一边打仗(抢市场),一边练兵(管理变革),这成为华为早期国际化的显要特点。

2、华为理念。(1)、抓住走出去的机会(2)、向竞争对手学习(3)、走出去,活下去(4)、价格战略性价比

3、适者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一旦国内市场萎缩,企业将何去何从。”任正非认为,只有走出去才有活路。一个企业只有时时刻刻有危机感,才能不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才能跟好的应对环境的变化,走得更远。

下载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兵解析 华为全球化战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为国际市场拓展战略

    华为国际市场拓展战略 *华为的国际化进程: 农村包围城市: 1.香江: 1996年,华为承接了香港和记黄埔电信的订单,正式开始了国际化之路。2.俄罗斯: 1996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

    华为的人才战略

    华为的人才战略:发展潜力重于学历经验 我以前在公司多次讲过,在下一个世纪(21世纪)的前几年,应该是华为公司进入成熟的时期。这是百年难逢的良机,我们有可能向外国大公司进行一......

    华为跨国经营战略

    目录 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

    华为集团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1 华为集团战略分析 一公司基本概况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

    华为整合营销战略分析

    整合营销之华为分析 组长:吴志鹏(PPT制作及汇报)组员: 李玲(word制作) 梁怡(word制作)徐佳铭(资料收集)薛鑫磊(资料收集) 一、华为企业概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

    华为消费者BG战略

    任正非谈华为消费者BG战略 2014-04-18 09:19 佚名 huxiu 字号:T | T 此文为华为总裁任正非面对消费者BG的讲话,要求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要有战略耐性,希望在将苹果、......

    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国际化战略的阐述分析,并结合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相关理论知识,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华为采取的......

    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分析

    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分析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吴雪平[摘 要]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