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

时间:2019-05-15 03: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

第一篇:+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

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

张玉明

(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 2008至2010,广州会展业走过坎坷,逆势而上,迎来发展的春天,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称号。当前,在市场基础、政策环境、硬件条件、依托条件、人力资源等方面已形成会展业发展的良好支撑。未来五年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总目标是打造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细化目标包括年均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全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速、主要指标位居亚洲前列等五个方面。要达到既定目标,尚需不懈努力。

[关键词] 广州会展业,回顾,展望,支撑条件,发展目标

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明确提出广州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为广州市会展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促成新一轮发展高潮,使广州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称号。在新的五年计划开始之际,回顾过往三年、展望未来五年,吹响集结号携手并肩共同前行。

一、过往三年广州会展业回顾 1.2008年广州会展业概况

据广州市经贸网公布,2008广州市会展业受南方冰灾、四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展览场次、境外参展商和接待外来参展参观者大幅减少。可喜的是,广州市会展业经营收入依然实现大幅增长,会展规模和会展业企业增加值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至年底,全市从事会展活动的企业(或单位)有305户,当年新加入的45户,退出的26户,比上年净增19户,增长11.5%。其中会展业企业(或单位)184户,发生会展活动的主要宾馆酒店109家,附营会展业相关业务的其他非会展业企业(或单位)12户。184户会展业企业(或单位)期末资产总计1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8.7%;从业人员5380人,增长9.7%。

全年各类办展机构在广州市举办展览382场次,比上年减少105场次,下降21.6%。市内展接待参展参观者1005.9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5%。其中,接待市外本国参展参观者238.39万人,境外参展参观者90.03万人,分别下降14.1%和17.1%。

全年全市会展活动企业(或单位)接待会议3.20万场次,比上年增长2.6%。其中,国际会议163场次,下降22.0%。接待参会人数33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市外本国参会人数有所增加,达80.97万人次,增长7.9%;境外参会人数大幅下降,共8.18万人次,下降40.0%。

全年全市会展活动企业(获单位)经营收入50.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5%。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琶洲展馆面积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公司展览业务大幅增加,会展经营收入拉动全市会展活动经营收入28.07个百分点。会展拉动消费达12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由展览拉动115.74亿元,由会议拉动7.62亿元,分别占93.82%和6.18%。拉动外汇收入达7.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9%。

全市会展场馆面积达77.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35万平方米,增长26.6%。其中,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新增场馆面积8.52万平方米,新纳入统计的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场馆面积6.56万平方米,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新增场馆面积1.37万平方米。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流花展馆和琶洲展馆、锦汉展览馆、中洲国际展览中心、花城国际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六大场馆共拥有场馆面积54.83万平方米,占全市会展场馆总面积的70%以上。六大场馆以绝对优势吸纳了全市大部分名展和大展,形成市内会展区域的集聚。

是年主要特点是会展继续走向国际化、展览项目类别齐全(全年242项展览涉及29个类别)、综合类展览更具号召力。以外地采购商及参观者接待量排列,居前十位的类别依次为综合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化妆品类、汽车类、日用品类、家具类、食品饮料烟酒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艺术类。

2.2009年广州会展业概况

据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赵小穗2010年5月18日在“全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广州政府网产业经济栏目公布,2009年广州市会展业在“危机之年”逆市而上,发展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会展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成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全市从事会展活动的企业达342家,同比增长12.1%。全年会展行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9.0%。全市办展总面积达627万平方米,增长54.9%,位居全国前列。参展参观参会人次达754万,同比增长31.6%。行业税收实现较快增长,会展经营营业税收同比增长18%,比2007年增长近53%。其中“广交会”营业税收达1.32亿元。广交会新馆所在的海珠区以会展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3.7%,拉动全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八成。

展会向重点场馆、重点区域和大中型展馆集中。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锦汉展览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重点场馆吸纳了全市重要的名展和大展,展览面积约占全市展览总面积的90%。其中,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举办各类展会99场次,展览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全年承接单项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34个,约占全市同面积以上展会总数的80%,成为华南地区会展商务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初显广州“曼哈顿”的风采。

专业品牌展会成为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的新亮点。以广交会为龙头,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广州国际照明展、中国国际橡胶工业展、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博览会、广州国际美容美发等品牌展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全市连续举办10年以上的展会已有26个,专业性展会数目超过九成,涉及29个类别,有效拉动了广州商贸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对广州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全市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交通、治安、公共配套等城市管理方面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广州社会生活和人居水平的全面提升,增进了世界各国对广州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特色美食、城市形象的认知。

会展活动日益走向国际化。广州市不断增长的城市经济和日益完善的城市环境,继续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来穗参展、办展或参会、办会以及合资合作。全年全市境外参展商面积达3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同时,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承办了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锦汉礼品家居用品展等一批展会通过国际展览协会(UFI)认证;广州国际设计周获得国际三大设计组织的联合认证和全球推广。还成立了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广州美沙振威国际展览公司等中外合资展览企业。走向国际化提升了广州会展业的规格和水准。

会展活动的模式不断创新。包括会展产品创新、会展运作模式创新、招展招会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首先,将传统会展模式和电子商务结合,为企业和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无形市场。如联合阿里巴巴举办的首届网商交易会,吸引了全国近3万淘宝网卖家和“广货”供应商参展。与香港贸发局合作,在香港贸发网上设立的“广州名优企业产品专区”,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其次,将展览会与旅游、节庆相结合。如联合汽车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广州汽车南粤行巡销”活动,组织广货名优产品郑州大联展拓市等。再次,将展览会与峰会相结合,以会引展,以展引商,成功吸引了中交南方总部基地、广东钢铁集团、保利地产等大批总部企业落地发展。

3.2010年广州亚运会概况

广州会展业走过了2008的坎坷和2009的逆市而上,迎来了2010发展的春天。广州市经贸委主任赵小穗2011年2月在广州市会展业(上海)推介会上公布:广州近3年来主要展览面积年均增长超过40%,位于全国前列。因各种数据尚在统计之中,这里仅以广州亚运会为例。

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为中国第一个非首都承办亚运会的城市。成为广州会展业在承办广交会之后的又一辉煌壮举。据广州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为迎亚运投入超过1200亿元,其中直接投入大概有136亿元,1090亿元是2005年来的6年里,用于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换来的是广州向着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的一次大跃升。

2010亚运会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又一大型活动的方式为增进亚洲各国人民友好关系提供了平台,树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信,再次证明了中国举办国际性盛会的能力,再次彰显了致力和平、合作、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时代风貌,展示了中国开放进取、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目标。

2010亚运会给了广州和珠三角城市群一个向世界展示的机会。通过亚运会,广州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得到展示:广州的GDP连续5年实现五级跳,广东的GDP连续多年占据全国第一,已经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三小龙。广东全省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无愧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称号。通过亚运会,一个颇具规模、独具特色的珠三角城市群被推到全亚洲、全世界面前:广州的千年商都风貌、东莞的世界工厂形象、深圳的IT产业地位、佛山的特色制造业集 群„„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形象赢得全球瞩目。通过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城市的成长与变革,展示了广州和广东的文明水平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0亚运会让广州有了脱胎换骨的创新舞台。以城建为代表,城市发展提速十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加快建设BRT、地铁方便出行、旧楼穿衣戴帽、交通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河涌整治、大气环境整治、修缮历史文化遗迹”等七项工作,获得市民的认可率均超过80%,实现了城市华丽惊人的蝶变。环境整治方面,从2004年至2009年间,广州空气质量连续5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实现翻番,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近90%,水质明显改善。市区亚运穿衣戴帽工程、代表性建筑“变脸”大戏、大批国际级的体育场馆和新地标建筑相继落成,掀起游览新广州的热潮。地铁、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既可以保证亚运期间的交通通畅,还将广州的地铁网络辐射至佛山等周边城市,强化了广州在珠三角城市群当中的核心地位。通过筹办亚运,广州市民提早5至10年享受到了城市建设现代化的成果,居民的幸福感和凝聚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0亚运会给广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专家初步测算得出,将为广州带来约8000亿元的GDP大礼。广州市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广州对东盟的外贸增长了51.01%;对整个亚洲的外贸增长45.94%,其中出口增长35.56%,进口增长54.23%。与此同时,目前广州56.5%的进出口、50.4%的出口、61.7%的进口都出自亚洲地区;广州吸收外资项目的83.7%、合同外资的75.8%以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68.6%来自亚洲地区;广州在境外投资总额的87.9%投往亚洲地区。亚运会带给广州旅游业的直接经济效益高达20亿元,间接效益达到80-100亿元。其中在社会消费方面,亚运会额外增加社会消费19亿元,而且这19亿元还将额外为广州带来45.03亿元左右的GDP收入。

还要特别提出的是,2010亚运会推动了广州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型升级,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亚运精神和亚运理念,提升了城市的整治能力、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环境。为“后亚运时期”推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科学发展上水平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所说: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广州成功承办2010亚运会,为国家争了光,为人民谋了福,在自身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揭开了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新篇章。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之下,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犹如不可或缺的东风,可以送广州会展业扬帆出海,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简介:张玉明,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校务委员,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会展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会展管理领域的研究。

说明:全文发表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会展经济蓝皮书

第二篇: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中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

张玉明

(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 2008至2010,广州会展业走过坎坷,逆势而上,迎来发展的春天,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称号。当前,在市场基础、政策环境、硬件条件、依托条件、人力资源等方面已形成会展业发展的良好支撑。未来五年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总目标是打造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细化目标包括年均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全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速、主要指标位居亚洲前列等五个方面。要达到既定目标,尚需不懈努力。

[关键词] 广州会展业,回顾,展望,支撑条件,发展目标

二、当前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条件

早在《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4)》当中,就曾将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条件概括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扎实、城市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化建设全国领先等四个方面。并由此推断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过6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三年跨越式的发展,如今,广州发展会展业的条件更加完备。综合2010年6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广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11年2月广州市经贸委主任赵小穗在广州市会展业(上海)推介会上的致辞等相关报告和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拥有会展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基础

首先,商贸业基础牢固。从历史轨迹来考察,广州历史上多次一口通商,以千年商都闻名中外。1850年左右,靠商贸业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而商贸业与会展业有紧密联系。所以说,从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十三行到“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国家中心城市,其发展始终与会展紧密相连。

其次,经济基础雄厚。广州产业体系完整、行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尤其突----------------------------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出,在国内排第二位,占GDP比重超过60%。连续二十多年都是国家第三大经济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稳居全国第三,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并荣登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榜首。经济繁荣推动了会展业发展。

再次,展览业领先全国。拥有“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拥有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博览会以及汽车、照明、塑料橡胶、设计、机械装备、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家具、建筑装饰、酒店用品、鞋类皮革等享誉国内外的品牌综合展和覆盖29个门类品牌的专业商贸展。

目前广州在全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强化商务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这将为会展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市场基础。

2.拥有会展业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

2008年1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市经贸委为全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调整成立了由市经贸委等24个部门组成的广州市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强化了推动全市会展业新一轮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

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工作会议和全体会议,从健全机构、理顺体制、出台政策等几个方面作了系统性部署。2009年8月出台《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为维护广州市会展企业权益、保障会展知识产权、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做出了具体规定。2009年12月经广州市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广州市展会管理条例》。《条例》主要涉及规范对象、政府角色定位、对展会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展会市场主体的规范、关于重复办展及保护品牌展会等方面的内容。2010年1月出台《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穗府办[2010]5号),从产业集聚、培育品牌、交流合作、产业链条、支撑体系、扶持服务等6大方面提出22条发展措施。

这三份重要文件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2008年12月)、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台的《广东省会展业发展工作意见》(2008年2月)、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穗字[2008]12号)、广州市税务局《关于广州市会展业营业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穗地税发[2008]64号)、《广州市海珠区扶持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府[2009]11号)》、《广州市会展业----------------------------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统计报表制度(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穗府〔2010〕37号)、《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广州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重要文件一起,构成了规范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从产业基础、经营规范、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会展业大发展大提升构建了的政策环境。

3.拥有会展业发展所需的硬件条件

广州位于最具活力的泛珠三角的腹地,毗邻港澳,是我国南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最大集散地和经济中心。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拥有高标准的“海陆空信”立体运输系统(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广州港、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白云国际机场、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场广州新客站、国际信息通信交换枢纽地位),适宜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来穗参展。市内交通方面,亚运会开幕前,新开6条地铁,使全市地铁总长达到236公里,成为继上海后北京后国内第三座地铁里程突破200公里的城市。广州拥有超70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和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展览中心(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拥有琶洲国际商务会展核心功能区、流花会展区、白云新城会议功能区三大主要会展功能集聚区和参会。

广州拥有涉外宾馆和酒店200多家,有与大型会展活动相匹配的接待能力。2009年住宿业接待过夜游客2879.41万人次,增长7.5%。其中,国内旅游者2470.96万人次,增长8.0%;海外旅游者408.45万人次,增长4.7%。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58.9%。

广州拥有良好的市容市貌。借助亚运契机,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十年大变”完美收官,“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美、城更靓”,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向世人展现了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无穷魅力。

广州的营商环境成熟度在全国位于前列。福布斯2009年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广州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上海。

4.拥有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依托条件

3----------------------------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区域和城市依托。在新一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广州优化细化区域功能,及时对区域产业进行调整,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新城区根据各自基础和条件,建立了一批商贸产业园区,相应发展各自的商贸优势产业。三大会展功能区。

制造业和城市群依托。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为广州会展业提供了重要依托。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广佛同城化,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为广州利用珠三角城市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高端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会展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5.正在集聚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广州作为中国“中国第一展”的目的地,在广交会100多届的辉煌进程中,自身积累和沉淀了一批会展人才。通过现场实践,耳濡目染,影响和启蒙了一批喜欢会展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紧邻世界著名的会展城市香港,CEPA签署之后,也先得香港会展人才的积极影响。加上广东商学院等二十余所院校会展专业或方向的开办,已培养或正在培养一批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将提供会展人才服务,加大加强在会展专业人才培训和引进、与国内外会展行业和组织机构合作、会展高端人才落户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另外,2010年广州首次入选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并着手大力创建国际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为此,广州加快了吸引一流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步伐。目前,正在实施的“万名留学人才引进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就包括吸引和集聚一批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中介等高端会展业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会展业领军人才。

后亚运时期,广州已进入城市环境、市民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大提升”的阶段,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所以,尽快形成最适宜会展业发展的广州市“高端会展业人才集聚地”和广州市“国际会展业人才交流港”的目标可望实现。

作者简介:张玉明,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校务委员,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会展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会展管理领域的研究。----------------------------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说明:全文发表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会展经济蓝皮书

第三篇: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日新月异南大门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 是华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是一座具有历史魅力和现代色彩的中心城市。

50年风风雨雨不停步

广州市自1949年10月14日解放以来,在不同的经济社会 背景下,先后14次编制过城市总体规划。这些总体规划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 1984年经国务院审批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对促进广州市改 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十分重 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得 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市面貌得到 较大改观。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广州市沿珠江组团式发展,重点 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格局已基本形成。1986年至 1998年,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70平方公里发展到276.4平方公里,现代化大城市已初具规模。

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新区,使第二组团(天 河)、第三组团(黄埔)已基本形成。按照规划将大型建设 项目主要安排在新区,在天河区建设体育中心、火车第二客 运站,并对天河机场一带5.2平方公里用地按规划统一进行 综合开发,按规划控制了珠江新城的用地。目前,6.6平方 公里的珠江新城已按规划逐步实施。天河地区已初步形成广 州市文化体育、商业办公、居住服务中心。在黄埔区按规划 安排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沙港、云埔工业区,这些项 目的建设,使黄埔区已基本成为广州市工业、港口业基地。

其次,在旧城改造中,坚持“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 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旧城区的城市功能有了进一步 加强,旧城区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有了 一定的提高。

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取得长足 进步。近十年来,广州市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立交、桥梁,完成了北环高速公路,地铁1号线已建成。自1988年至 1998年,道路长度由545公里增长到1887公里,道路面积由6 51万平方米增长到223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6.82平方 米。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由156条增长到292条,全市拥有营运 的公共汽(电)车4632辆,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6标台,居全 国十大城市前列。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1980年至1998年建 成区人均公共绿地由3.51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绿化覆 盖率由23%提高到28.06%。

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也得到大力发展。自来水普及率达98 .66%,日供水能力达到382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3%,按规划建成大坦沙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 理污水3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6.7%;日处理66万 吨的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大力改善和提高了城市 的生活工作条件。

长期以来,广州市坚持以房地产住宅建设为中心,带动 城市建设,先后兴建了300多个住宅小区,建设了一批经济适 用的住房,1998年底,经抽样调查,广州市人均居住面积已 接近13平方米,是1978年3.82平方米的3.4倍。

广州城市规划启示录

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基于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指导 性。由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客观实 际,从而保证从宏观上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促进了城市经 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天河新区的建设和黄埔、芳村新区的建 设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珠江新城6.6平方公里 用地的长期规划控制,更充分说明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 超前指导性。

有效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近十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 作。在旧城改建、新区开发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与园 林绿化等方面,都科学地编制了更详细、更具体的专项规划 和实施性规划。

要保障城市的各项建设按照《城市规划法》实施,除了 要有权威的规划外,还必须有维护规划的法规。早在1984年,广州市便开始制定《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 则,广州市是全国最早编制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城市之一。经过3年的努力,《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经市人大审议 并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细则》经市政府批准从19 88年1月1日起执行。《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广州市结 合实际,历时6年草拟了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 法规———《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于199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年来,广州市还先后制定和 实施与《城市规划法》相配套的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 广州市分区规划编制办法》等共约88项,为依法编制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近十几年来,广州市不断探索强化规划管理的方法,取 得了突出的成效,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连续3次被国家建设部评 为“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广州市早在1987年就率先实 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和综合开发,不但 提高合理利用土地,而且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如芳 村花地湾、天河体育中心、恒福路等一些建设项目,均采用 此法筹集建设资金。

广州市自1989年开始,改革建筑管理方式,实行建筑报 建特许人制度、专业管理审批制度、建筑管理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建筑规划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保证规划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 求,广州市把依靠科技管理作为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必备条 件。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收和培养人才。1987年,广 州市便从美国引进国内第一套城市规划地图信息系统,后又 聘请美国有证规划师协会前副主席卡罗尔·托马斯夫人和日 本世界知名建筑专家丹下健三为城市规划局的高级技术顾问。近十年来,广州市规划局和规划院从全国10多所院校吸收了 大学生近200名,共20多个专业,其中有60多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二是健全科技管理机构。为了适应科技管理的需 要,先后批准市规划局成立了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自动化 中心、广州航空遥感指挥中心等科技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 业的技术人员;三是利用科研成果管理。目前,市规划局建 立的“广州市城市地图和总体规划信息库”、“广州市地下 管线信息系统”、“广州市城市规划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 和“居住区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已在规划管理 工作中广泛应用,这些系统经国内外专家评审认为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 灵魂,是城市管理的依据。实施城市规划的实践证明,各级 领导除了要认真按城市规划的要求布局各项建设外,还必须 带头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支持规划部门开展工作; 只有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使规划得以实施 和落实;只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才能保证一切用地和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新形象步入新世纪

党的十五大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讲话时指

出,广东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充分发 挥广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重心和龙头的作用。围绕建设现代 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广州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建设和发 展新的指导思想,调整了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确立 了在高起点上发展的思路,着眼于50年不落后,强调城市规 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进一步调整了城市发展布局,明确城 市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新轴线,从瘦狗岭到火车 东站到河南赤岗一直延伸到洛溪大桥的新客运站,将规划一 条12公里的城市新轴线,通过国际招标选择最佳方案。进一 步明确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各大组团和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旅游休闲区、科学体育区、工业开发区、居民 住宅区等各种功能分区进一步调整完善,确定下来后就作为 长远的发展战略分步实施。确立了“新区先行,拉开建设,突出重点,以新城区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的思路,坚决把 城市结构拉开并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沿珠 江轴线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完善向南联系番禺、向东 联系东莞、向西联系佛山的经济发展轴线规划,从而强化中 心城市的功能,加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辐射力。确立 了构建交通道路主体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的思路,以内 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及7个方向联络道和若干条快速路构成道 路主骨架,完善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主干道路网三大交通 路网系统;确立了城市建设的精品意识,积极规划建设广州 新国际机场、广州大剧院、广州艺术博物馆、新广州体育馆 等一批跨世纪的标志性形象工程。在此基础上,广州市按照 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了城市建设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奋斗目标。“一年一小变” 重点在管理,以整治脏乱、拆除违章建筑为突破口,整治市 容环境,迎接建国50周年;“三年一中变”重点在建设、完 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完成“迎九运”工程、“城市形象工 程”和标志性工程,整治白云山和珠江“一山一水”,建设 新的旅游观光带,迎接“九运会”;“2010年一大变”重点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布局,形成合 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布局,形成合理的 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市政、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实现 城市现代化。按照这些新的思路,广州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 规划,经过历时4年的努力,全面编制完成了79个地块的分区 规划,去年又完成了20个文明示范村镇、16个中心村镇、50 条自然村的规划,城市立体交通路网进行了全面规划。配合 “城市形象工程”建设,对珠江两岸景观、城市主干道路、绿化广场、主要“窗口”地区和商业街区等进行了城市设计。规划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园林绿化、环境整 治、道路交通、“迎九运”工程等方面的109项“城市形象工 程”,经过努力,1998年已完成了32项。

为了实现广州市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的目标,广州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这方面的领导工作。首先全市 上下统一认识。要求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要 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 赴,千方百计确保实现“一年一小变”的目标。二是学习先 进。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学习考察团,分别赴上 海、中山市,认真学习他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先进 经验。成立了广州城市建设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市创 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 调、指挥。各区也迅速成立推进“一年一小变”工作领导小 组及办公室,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迅速推进这项 工作。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同志和各区、市各有关部门的主要 负责同志签订《广州市城区整治脏乱,实现城市环境“一年 一小变”目标责任书》,将“一年一小变”目标分解为10大 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市容卫生、整治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清拆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整顿违 章户外广告、整顿建筑工地、整治市区道路进出口、治理市 内河涌、清理收容遣送“三无”人员、落实除“四害”工作),限期到今年国庆节前完成。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 室每月都对全市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市人大、政协代表也不 定期参与检查。由于市委、市政府决心大、抓得紧,目前,全市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已经全面发动起来,全市性整治 脏乱大行动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新世纪,广州,这座中 国的南大门,经过广州市人民的齐心协力,一定会营造一个 高效、舒适和美丽的城市环境,将以崭新的形象雄步21世纪。

第四篇:大学生活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活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时间匆匆而逝,大一入学时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却快到了尾声。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迷失时的彷徨、孤单时的失落、忙碌时的踏实,还有对未来的彷徨与憧憬,这一切都成为了我脑海中最深的记忆同时也为我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活回顾:

学习方面,在上大学之前就听很多人说过,大学生活是如何如何的自由,没有老师的管制,远离家长的掌控,甚至连考试也可以是六十分万岁。当时正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是多么向往这种生活啊!当我真正踏进大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师兄师姐确实这样,每天过着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然而也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被这种生活所迷惑。从小就学习勤奋的我还是接受不了前一种生活,就唯有选择后者。我不敢说大学四年我都很勤奋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敢说我学习在我心里的位置一直没变,也可能是这份心,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获得了两次奖学金。我最后的是没有抓紧时间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没有去旁听多一点感兴趣的课程。

工作方面,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更不用说发表自己的观点了,同学们都说我斯文,可是我觉得这不是斯文而是胆小的表现。大一的时候担任了学院学生会纪检部的部委和校团委的干事,那时候也不知道那些组织比较好,纯属随大流。大二的时候,我带着想挑战、锻炼自己的心理当选了女班长;大四的时候担任了08级生活委员。确实这些学生干部工作让我忙碌不已,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多了,胆子变大了,想问题也周全了,独立处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方面,我承认在大学期间在实践这一方面,我确实做得不够,缺少锻炼。兼职只做过一次,我体会到了赚钱的艰苦;其他实践中最难忘的还是参加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的工作,除了这是一件世纪盛事增加了见识之外,我还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责任心的重要性。另外还有为期两个月的师范实践,当学生的时候是很老实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现在是学习如何当老师,当老师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我一直也以为老师不难当,但是在实习期间我真实感受到了当老师的艰辛和喜悦,学生的调皮不听话简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学生的一个小举动又可以让

我感动万分。在哪里我除了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和学会怎样与学生沟通之外,还认清了自己离一个好老师的差距有多远。

生活方面,我最开心的就是认识到了一帮好朋友,记得我在实习的时候跟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不可以没有友情,我认为朋友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之一,永远都会记得一大伙人夜游大学城;群聚珠江边倾谈;齐游岭南印象园等等。有点遗憾的是没有收获一份至真的爱情,但是生活应该是充满希望的,我觉得它就在某处等着我呢。

大学生的四年的生活又喜有悲,有怒有乐,但是人生的就是这么一个体验生活酸甜苦辣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要对生活有期待和憧憬。

对未来的展望:

大学生活还没结束,但是现在却已经是要开始为找工作奔波的时候了。想到找工作,心里还是感到很迷惘与恐惧,然而我也清楚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要平常心对待。做老师是我一直的梦想,我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现在我浏览的招聘信息主要是关于教师招聘的,有东莞的、佛山的、深圳的、湛江的等等。如果今年考不了公办的学校,那就先当民办的或者教育机构的老师,明年再考。我相信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大学的时光即将全部成为了历史,既有收获也有遗憾。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大学生活可以重来一遍,我会怎样度过呢?是更加的勤奋读书还是会更加堕落于灯红酒绿的生活呢?我想我一定会抓紧时间读更多自己喜欢的书,如心理学的、各门外语的、还去学跳舞,练喜欢的古筝等等。但是时间已经成为了历史,唯有好好把握未来才是硬道理,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大学生活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生命教育结课论文

学号:1163104330

姓名:熊伟

任课老师:徐永斌

专业:土木工程11-3班

大学生活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时间匆匆而逝,大一入学时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却度过了3/4。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迷失时的彷徨、孤单时的失落、忙碌时的踏实,还有对未来的彷徨与憧憬,这一切都成为了我脑海中最深的记忆同时也为我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这三年

学习方面,在上大学之前就听很多人说过,大学生活是如何如何的自由,没有老师的管制,远离家长的掌控,甚至连考试也可以是六十分万岁。当时正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是多么向往这种生活啊!当我真正踏进大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师兄师姐确实这样,每天过着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然而也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被这种生活所迷惑。从高中开始我就学习勤奋的我还是接受不了前一种生活,就唯有选择后者。我不敢说大学四年我都很勤奋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敢说我学习在我心里的位置一直没变,每天坚持去上自习,也可能是这份心,在过去的二年里我获得了两次奖学金,四次社会实践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目前还有一点小遗憾,就是我的六级考了2次都没过,因此我要争取在毕业之前把六级过了。

工作方面,高中的时候我就是班级的团支书,也算是有一些经历和工作经验吧,开学的时候顺利的当上了班级的班委书记,并且在建工学院学生会当上了干事,那时候也不知道那些组织比较好,纯属随大流。大二的时候,我带着想挑战、锻炼自己的心理当选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大三的时候辞掉了学生会的职务,只担任班委书记。确实这些学生干部工作让我忙碌不已,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多了,胆子变大了,想问题也周全了,独立处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方面,我承认在大学期间在实践这一方面,我确实做得挺多的,大一时候在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我和宿舍的同学一起去包百发传单,每天50元,感觉和付出的不成正比吧,每天上午7点开始发,中午12休息一小时然后接着发一直到下午6点,而且午饭还得自己出钱买,不过也是很值得怀念的,那是大学的第一次兼职吧,也算锻炼的开始。以后的时间也做了不少兼职,例如在八一公园的攀岩做安全员,南门洗车店里做临时洗车工,还有大二的暑假在工地做兼职。回想起来也算是很丰富吧!做兼职的目的不全是为了那些钱,但是钱也是很重要的,不过最主要的是在这些兼职中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其他实践中最难忘的是去包头火车站做公益活动,那是大一的11月份,学院要求每个班级做相应的公益活动,我就跑去火车站很工作人员商量,好是麻烦啊!后来终于协商好了,除了这些事迹盛事增加了见识之外,我还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责任心的重要性。另外还有为期两个周的的测量实习,这两周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因为测量是要有人立尺,有人观测、有人读书、有人记录的,少了谁都很难完成的。生活方面,我最开心的就是认识到了一帮好朋友,记得我在实习的时候跟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不可以没有友情,我认为朋友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之一,永远都会记得一大伙人夜游医学院,大家想去医学院找妹子呢哈哈,不过去是去了,妹子却没找到,但是那晚玩的真是尽兴了,后来大家一起去网吧通宵了。有点遗憾的是没有收获一份至真的爱情,但是生活应该是充满希望的,我觉得它就在某处等着我呢。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吧!等到相遇的时候把自己做好的展示给未来的女朋友。

大学生的三年的生活又喜有悲,有怒有乐,但是人生的就是这么一个体验生活酸甜苦辣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要对生活有期待和憧憬。心态最重要,既来之则安之,所以自己不放松,那就会进步。

未来的打算

我的大学生活索然还没结束,但是现在却已经是要开始为找工作做最后的添砖加瓦的时候了,努力把我的六级顺顺利利的过了,计算机也要突破三级还有我们专业的好多软件的证书,都一起收入囊中吧。想到找工作,心里还是感到很迷惘与恐惧,然而我也清楚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要平常心对待。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是我从高中时期产生的梦想,看着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我心 3

里就特别激动,因此我就想将来我一定也要这么帅,所以我就要努力去实现吧,要不然还怎么帅啊!

不管我是不是建筑师,我都要严格把握好机会,更要对得起良心,坚决不做豆腐渣工程,未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的时光即将全部成为了历史,既有收获也有遗憾。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大学生活可以重来一遍,我会怎样度过呢?是更加的勤奋读书还是会更加堕落于灯红酒绿的生活呢?我想我一定会抓紧时间读更多自己喜欢的书,如心理学的、各门外语的、还去学音乐,练喜欢的吉他等等。但是时间已经成为了历史,唯有好好把握未来才是硬道理,相信明天会更好。

下载+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会展业:过往三年回顾与未来五年展望-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