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6-04-13 孟瑞鑫
大企业税收评论摘要本文考虑到大型企业具有规模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分散性等特点对其目前在税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指出了目前我国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质量。
一、现阶段我国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所在>>>>
(一)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相当一部分大型企业日常所产生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很少来自做假账或账面差错,更多的是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把关不严进而产生的风险。举个例子,大型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购买燃煤时往往是批量进货,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一旦接收到虚假发票企业补税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企业税收筹划过度所造成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少缴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行业潜规则的影响下开展会计活动和税收筹划工作,钻政策的漏洞,主动制造税务管理风险。举个例子,一些外资银行为了能够避税,自身账簿凭证不按照要求装订成册,采取以限额扣除费用挤占非限额项目、在各项费用中加入超行业标准发放的福利以及对会议费提前计提等形式过度进行税收筹划,进而造成税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税务信息数据失真所造成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税务信息数据存在着一定的不透明性,税务部门难以对这些企业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备案,对于这些企业税务真实情况税务部门无法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举个例子,某企业在进行税务信息管理过程中以消除税务管理漏洞,保证各项资源处于适时、有效、节约、配比的运行模式为由实行 ERP 系统。但是在税务部门对其检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实行了 ERP 系统,但是并不是全部,而是针对某些环节,在成本环节方面仍然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开展业务。
二、我国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一)管理层没有给予税务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
有相当一部分大型企业的管理层没有给予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一定的重视,也不主动去学习税务相关政策和知识,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只要能够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就可以了。同时,管理层也没有积极向各个下属部门传达、贯彻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一些部门不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间接增加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
(二)税务风险管理执行程序有待完善。
首先,事前缺乏详细的计划。每个大型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所涉及的政策也有一定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些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照搬照抄其他企业成功方法现象较为普遍,难以起到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的作用;其次,事中内部控制有待完善。由于大型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分公司财务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内部管理观念和方式难免会存在分歧,经常会出现“各扫门前雪” 的情况发生,出现问题也很难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最后,事后,各个部门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
(三)没有建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
有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自身内部的税务管理机构、部门或专业岗位,一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兼职负责的,有的则是通过外聘的形式,安排一些机构代理企业税务相关工作。同时,在对企业涉税业务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也不够,不仅没有定期组织涉税人员去学习纳税申报、发票缴销、税务自查和税务评估等外部涉税工作以及国家出台的最新法律法规,而且也没有采取措施提高涉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不利于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对于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应当给予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一定的重视,不仅要主动去学习税务相关政策和知识,而且还要转变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的错误思想,定期下到财务部门中去了解和掌握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帮助财务部门克服困难;其次,管理层还应当采取多样化宣传方式积极向各个下属部门传达、贯彻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使各个部门能够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一些不配合财务部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给予一定惩罚,使其对风险的认识从一次性的“突发事件“转变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常态"现象,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常态性工作中去。
>>>>
(二)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程序。
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筹划。企业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功案例,但可以借鉴一些适用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经验方法,开会讨论通过后再运用;其次,完善事中内部控制。鉴于大型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企业应当对旗下的分公司进行归类,统一内部管理观念和方式,相互学习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处理办法。>>>>
(三)建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
第二篇: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徐州民政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医疗经费没有固定保障,医疗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就医环境有待改善。
2、创新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高度重视医院建设,固定保障医疗经费,增加先进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服务能力。
2、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改善医院整体就医环境(如:洗刷间、开水设备、厕所等项目);改善病房就医环境(如:增加病床数、电视、空调、床头柜等生活设施);加大医务人员办公环境的改善。
3、创新服务模式,创“患者便利医院”、创“患者满意医院”、创“患者放心医院”。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变医疗行业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为促进医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徐州民政医院
2015年7月25日
第三篇: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XXXX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目前工作中创新服务有待加强
2、科室劳动纪律需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改进模式,创“患者便利医院”
围绕“一切以患者方便为主”这个基本的思想展开工作,加强导大厅医台,咨询处主动读物意识,同时为了方便患者咨询和就医,医院分别开设咨询电话,网上咨询等服务。做到人性化精细服务,为患者创造更加便利的服务条件
2、优质服务,创“患者满意医院”
围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全院上下推出优质服务举措,推行文明礼仪服务,实施全日制专家门诊制度,加大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权重,促使医疗服务社会综合满意度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全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门诊推行的首诊首问首治责任制和全程导医服务模式,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能够感受到如亲人般的体贴与尊重。
3、高效医疗,创“患者放心医院”
作为一家医院,医疗质量问题始终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基于这点认识,医院领导在充分发挥科室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加强考核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医院一律给患者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分级进行管理,严格规定各类专业人员分级开展诊疗技术的规定,责任到头,实行医疗责任追究制,并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选择权。
4、加强劳动纪律,创“一流服务团队”
经院务会研究通过,全院实行上班下班签到制,并购买指纹机。医院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尽职尽责,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的组织性、纪律性,严明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严格请、销假制度、严格工作纪律和会议纪律等方面,凡发现违反者,均按医院相关制度惩处。
第四篇:论当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当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财税教材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活在这个世上,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即死亡和税收。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的正常运转,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公共服务可供我们使用,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再方便,可见税收对我们而言是如此的重要。然而从税收诞生之日起,税收流失现象就没有消停过。这一方面是由于税收本身的特征决定的:税收自身所具有的强制性及无偿性等特点决定了税收是公民收入分配部分的无偿占有,税收会减少纳税人的所得收入,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生活福利水平,这一点对于低收入人群影响尤为显著。另外一方面,税收是对国家所提供服务的资金保证,当国家所提供的服务令纳税人不满意时,纳税人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停止对税款的支付,即产生偷逃税行为。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前税收流失的严重程度:2006年我国税收流失总额的500亿元。这只是显性的税收流失部分,隐性的包含地下经济在内的部分还没有计算,如果总额相加,那会是更加巨大的数据。
由此可见,税收流失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到了必须整治及改善的关键时候。虽然我国一直以来也在注重强调税收征管,成绩也是突出的,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解决税收流失问题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征管与稽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征管与稽查力度不够,存在重复稽查现象,税收成本较高
在一定条件下,税务部门的稽查概率是影响纳税人偷逃税的重要因素。税务部门的稽查概率越高,纳税人基于所偷税款被检查发现所付出代价的考量往往不敢轻易做出逃税的决策。而税务部门的稽查概率低,纳税人就容易在税务机关的眼皮底下进行偷逃税活动,以获取自身效益。
(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偷逃税行为的处罚偏轻,处罚率较低,利率不够合理
严厉的处罚会使偷逃税者付出昂贵的心理成本、社会成本与心理成本,从而使其对偷逃税活动望而却步。然而,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明显不力,重检查而不重处罚,不能触动违法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利率水平的不合理不仅对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造成不公平,也不能很好的调节经济运行。
(三)缺乏有效的机构统一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检查与查处
由于税收违法行为尤其是税收犯罪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犯罪活动,因此,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应该交由统一的带有警察职能的机构进行。但目前我国尚未构建有这样的机构,在存在税收违法行为时,税务机构并没有权力对违法纳税人及违法企业进行检查、拘留、逮捕等。这样不仅延迟了案件的审查,也给纳税人转移犯罪证据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及税务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税务机关的征税 效率
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税务部门为了获取纳税人的纳税信息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及时间代价。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成本问题,信息并不是随意获取的,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收集时考虑到时间及经济的耗费时就会疲于进行,因为这不仅加大了税务机关的成本,也影响了税务检查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同时,税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也对税收征管质量产生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征稽措施改进思路
(一)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规范的新型稽查制度,加强税务稽查力度,改进税收征管过程出现的时滞问题
要进行有效的稽查,选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稽查不是随意的,征税过程所存在的成本与稽查过程中的成本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采用合理的选案制度。对于在以前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在新的纳税可以给以不予检查的优惠;对于有过偷逃税案底的纳税人在一定年限内进行重点稽查的制度能有效激励纳税人依法纳税。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征税环节与稽查环节合二为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税务部门的成本,也可以解决征稽过程中的时效问题,避免纳税人利用征税与稽查之间的时间间隙做手脚以规避责任。将以往事后稽查转变为事中稽查,以提高稽查的效率。
(二)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定合理规范的处罚结构,实行物质与人身自由并行的惩罚方式,制定合理的利率
纳税人之所以不顾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复做出偷逃税行为,有很大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税收处罚力度不够,税收处罚执行不力,很多的税收处罚条款都是流于形式。纳税人在逃税成功而被税务机关检查出时,要不是因为处罚倍数过于巨大而无力承担罚款,最终使处罚形成口号;要不就是处罚过轻,与纳税人逃税所获得的收益相比,罚款微不足道,也就对纳税人构不成威胁,如此一来,同样的逃税行为必将不断重复循环下去。因此,确定合理的处罚措施和合理的处罚结构对处罚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十分必要。在制定税收违法处罚条款时,改变以往以罚款为主的处罚制度,将罚款与人身自由的约束并重相结合更能对纳税人的逃税预期产生制约作用。通过有效方法确定每一税种的合理税率对改善偷逃税现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借鉴先进国家如德国的宝贵经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具警察、检查、行政执法职能的税务警察队伍
分析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可以发现,在我国的税收机构中不存在独立于司法部门之外独立行使检察、拘留、逮捕等职权的机构。税收执法权中检查权不足,强制手段不够。目前对涉税刑事案件查处还是由公安机关行使刑事侦察权,《税 3 收征管法》没有赋予税务机关对偷逃税的搜查权力,没有对相对人采取武力的权力,直接影响检查质量和执法效果。税务部门要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检查、起诉等都要检察部门的批准、公安部门的配合,这不仅延缓了案件的审查,也影响了税务机关工作的效率。为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税务警察制度。税务警察直属于各级国家税务总局,受国家稽查总局调遣和管理,配合征管部门与稽查部门的工作。税务警察兼具警察、检察、行使执法的职能权,既有税务检查又对税务违法案件的刑事侦查权和起诉权。这就使得税务部门有独立的执法主体,可以保证税收违法案件高效地得到解决和处理,也形成对纳税人的外部威慑力。
(四)积极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税务信息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实行人机合一的税务信息系统,并加强同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协调,消除信息孤岛
进行税务稽查只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威胁,其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能否发现真正的偷逃税行为,而且实施税务稽查是受成本约束的,不可能为了取得充分、真实的纳税信息而对所有纳税人进行全面稽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依托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消除信息孤岛,实行信息数据集中处理,提高数据应用质量和水平。更关键的是实现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的纳税人信息的数据共享,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协调。同时,税务部门要加强同银行、工商、海关等相关经济部门的联系,并进行信息交换。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准确识别,防止因虚假信息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加强税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在税务部门内部形成对税务工作人员的良好激励制度,并建立税务人员合理行为的制约机制
如果说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那么税务人员的素质则是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税收法律和税收制度最终靠具体的税务人员去掌握和落实,税收征管的方式、方法由税务人员去实施。可以说,税务人员是税收征管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税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客观地说,多数税务人员能够依法征税,但是,由于某些税务人员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在政府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政府的利益,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扭曲,利用政府赋予的权利与纳税人进行合谋,为自己谋取利益。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某些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过关,容易受利益诱惑。另外也与税收部门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有关。为此要在税务部门加强税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通过集体讨论、表彰先进、课程教育、政治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作风过强过硬的税务队伍。这样以来,纳税人想通过贿赂、寻租等行为躲避偷逃税责任的愿望就会破碎,从而使之被迫遵守税法,以规避严厉的税收惩罚。对完成税收任务的税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激励其工作的 4 积极性并采取制约机制限制其某些特定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加强税收征收管理,提高我国税收征管力度,是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一切有利于改进税收征收管理的方式方法都应该充分利用,以使税收的征管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第五篇: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内外部各种风险的挑战。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体现。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公立医院资产和资金的完整安全,预防腐败、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合理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介绍了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序幕拉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国有资产流失、采购中的回扣问题等各种矛盾和困难集中显现出来。如何攻克这个难点问题是医院必然面临的问题,在深化加强宏观层面的医药卫生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日益被重视。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医院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研究也仅仅就表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没有就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回顾
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目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文件,文件中对医院财务会计预算、收入和支出等内控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2010年底,财政部与卫生部修订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但是卫生部门专门针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目前还没有出台,医院与其他行业相比,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的现金流入量较大,资金管理风险大
医疗收费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患者所支付的医药费及处置费等通常采用现金支付。由于医院患者数量较大,致使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现金的管理,因其涉及面广和流动性强等特点,极易发生现金短缺及丢失被盗窃的现象,也较容易产生舞弊、被挪用、占用的行为。所以,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预防腐败及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公立医院财政拨款逐年减少,举债经营导致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也面临着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外的竞争力,医院会购买一些先进的技术并引进价格较昂贵的医疗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立医院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而现在国家大部分地区财政拨款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对于较大的资金需求医院内部的资金积累是无法满足的,为了筹集资金,只能采取推迟付款、资产抵押、质押和银行贷款等方式。此外,公立医院还会面临着医疗欠款、医疗政策性亏损和应收医保款支付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使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三)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较大,内控管理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公立医院为了占领市场,积极合作办学及创设分院,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医院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病人的安全及医疗风险而导致的各种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医院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由于药品及医用耗材的特殊性,更要加强监控药品及耗材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支出项目较多且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确认较难控制等特点,都使公立医院存在着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较薄弱
内控环境是公立医院实施内控管理的基础。具体包括机构的设置、权责的分配、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源政策等几个方面。公立医院的产权归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医院及管理者的权责不明确,外部监管不足。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的领导多数为医疗专家,不能综合的考虑医院管理的整体内部控制,对部门及岗位设置不合理,内控只是针对财务、物资的采购及保管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需提高。在权责分配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现依赖于各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及协调,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科学的职责分工。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历史及行业的局限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管控体系。缺乏风险意识,对市场存在的风险的预测仅凭着管理者的感觉,没有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这样就会造成内部管理失控,产生经济损失。目前,公立医院的主要的内控开展只与财务及资产相关,对于医疗业务、信息系统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缺少控制活动,导致目前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没有有效地实施。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多数二级公立医院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三级以上的医院内部设置了内部审计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内部审计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运行的核心,而缺乏独立性会影响其发挥及履行职责。在设置部门上,内审部门与医院的其他部门是处于平行的地位,内部审计工作有时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其次是内审工作大多数还处于事后审计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将工作重点提前,不能仅仅局限于事后,还要在事前和事中加强控制监督。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
公立医院内部各项核心系统都各自为政,没有有效衔接。内部信息化建设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信息无法共享,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内控意识,完善内控环境
要对公立医院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内控环境作为经营管理的实施依据,用良好的企业氛围来影响职工的思想认识,并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全员执行,将各个部门结合起来,强化每一个重要环节的制度管理,使内控制度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从而达到提高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
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及经营方针的转变等重大事项,要充分进行论证,分析内部外部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提高医院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严格审批制度,严禁一言堂、一支笔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流程,针对风险点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职能,引入外部监督
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是保证内部制度健全完善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做出评价。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主体,要正确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公立医院应当设立完全独立的内审部门,专门配备有高尚职业道德修养和胜任该工作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技术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并对检查监督的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指出经营中每个环节存在的缺陷,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减少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内审部门还要对审计方式进行创新,由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主改成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面立体型的审计监督,从而提高医院内部审计的水平,强化内部监督的效果。对于外部监督,由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管理机构定期对公立医院上报的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等进行审计,不定期的实行现场的检查监督与指导。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医院内部制度建设和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及时揭示并完善内部制度的缺陷,优化业务流程。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内控制度信息化
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促进经营活动的稳定性。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将医疗收费项目植入电子病历系统中,形成收费与医嘱的无缝对接,医生在看病的同时就完成了费用的收取,物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医嘱对医疗价格进行执行管理,保证了医疗收费的合法及合规性。还要对专职岗位的收款人员进行管理,如挂号、门诊及住院,每天核对医疗收入的结算单与现金是否一致,检查并预防挪用公款及徇私舞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四、结束语
在不断深入的医疗制度改革中,完善内控制度是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长期工程,各个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加强内控制度的意识,健全医院的内控体系,强化医院的风险评估能力及管理意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外部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完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内控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