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赵奎修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举足轻重的。现场管理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成为企业增收降耗的关键。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场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正是由于泰勒推行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加速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买方经济条件下,狠抓现场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现状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企业不重视市场,恰恰相反,是“过分”重视市场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等投入到了市场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诚然,企业利润的实现在于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企业现场生产的,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就很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因此,就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在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上,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造成的。在现场管理中,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1、生产无计划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缺乏自主权,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企业的职责只是奉命行事,按指令生产。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政府不再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干预,一般的生产计划可以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至于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其他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生产计划更是完全由自己制定,自主权的扩大使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空间,使企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决策者,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引发了许多企业的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就是生产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身并没有培养起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意识。大多数企业只是随波逐流,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许多企业不是产品积压严重,就是经常断货,再加上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员工的职责分工不明等缺陷,使得企业的经营效果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2、浪费严重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尤为严重。生产现场中的浪费主要是物料的浪费,这种浪费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如一些员工将物料乱丢乱弃,将之视为垃圾处理。几年前,国内的一家大型施工单位就是因为在施工现场乱丢钉子而被国外业主处以“极刑”,白给别人干活不说,还要给予别人巨额赔付,消除这种浪费的办法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物料的浪费还可以是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下角料,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而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些企业只能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成本。另外,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对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企业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
3、无效劳动普遍存在 无效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无效劳动属于生产积压产品的劳动。这种产品积压可能是由于产量过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导致滞销造成的,但两者的后果,都是“劳而无功”;另一种无效劳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窝工。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供应不及时或摆放不到位,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这些生产要素。另外,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大量多余的动作。从表面上看,这些员工往往在车间内跑来跑去,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实际上生产效率有可能极为低下。无效劳动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
4、现场环境较差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市场形象的塑造,希望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在有些企业中,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走进这些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地面脏乱不堪,杂物堆积,通道堵塞,作业面狭窄,“脏、乱、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场环境根本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些食品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三、提高现场管理的措施
在企业生产的现场,只有做好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基本的要求包括“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充分、物料节约、环境整洁”。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推行精益生产的方法,力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做到精细、精简和精密管理。
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到现场管理方面,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活动的统称)、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节能减耗、增收扩产的效果。这三种方法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料本身的管理——分类管理
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对生产现场上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定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专人严格管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对留置在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为“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有用之物是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实行“零留置”管理。所谓“零留置”管理并非一点都不留置,而是物料的多少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生产的进度。无用之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而发挥潜能,因此,不可一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在这方面,东风公司车身厂驾三车间的“驾三做法”值得借鉴。这个车间通过对制造现场各种物料的分类置放和严格登记,使每一笔物料的流向都清楚造册,从而杜绝了物料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2、对物与场所之间的管理——定位管理
物料与生产工具要做到“物尽其用”,其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完全转移和发挥,更重要的在于使用价值转移和发挥的效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价值”和“时间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的使用价值转移较慢,生产工具的作用迟迟难以发挥,就必然会延长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时间成本”或降低了产品的“时间价值”,这对于迅速把握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物与场所的管理。置于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员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辽宁铁法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车间生产现场深入地整顿,针对生产场地狭小拥挤、物料摆放不科学的现状,采取了定置技法,重点抓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料的灵活布置,保持了生产现场的整齐有 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秩序,为提高生产和劳动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对人与物之间的管理——专人管理
人、物料和机器设备等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人更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最具有能动性的第一要素,但是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利用人的能动性做好对物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它们与有用的物料混合而降低后者的使用效果。同时,完工之后要对现场进行系统清理,创造一个最佳的生产环境,使员工能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影响生产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生产的必要手段。四川川橡集团是一家大型橡胶生产企业,为强化设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集团要求更换备件或维修设备必须有标记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采购人、更换人、焊接人、使用时间要有详细的显示台账,使每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查、有人考核,从而为企业提供了保障。
4、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协调管理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激发、维护、控制和调整员工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使之指向企业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亲和力,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也普遍存在,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这对督促员工提高生产率、增强责任感是极其有利的。作为具有50年历史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南京“新百”在加强员工沟通方面投 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年初,“新百公司”都会开展各种员工交流活动,树立模范形象,化解各种矛盾,这不但降低了公司内耗,而且密切了员工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对人自身的管理——素质管理
采用严格的制度和一系列惩罚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依靠制度和规范的硬性管理在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员工在外力的影响下压力骤增。也许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企业要少管理或不管理,是一种有选择的管理而非全面管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大棒政策”。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从而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业务培训则是提高员工自主作业的必要手段.通过业务培训,员工的技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独立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此时,企业也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做好战略规划方面的事情。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业务培训。许多在日本企业工作多年的普通员工对所从事工作的掌握程度会使你惊讶,你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为日本经济得以跻身世界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6、对人与信息之间的管理——看板管理
自福特首创流水线作业以后,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而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和配合则需要基本的信息媒介。通过信息媒介,工序间和员工间才能互通有无,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特别是在如今方兴未艾的定制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具有偶发性和特殊性,生产现场或某一个特定工序不可能绝对拥有生产定制产品的所有物料和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工序间重新组织物料和人员的配置,而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则完全由信息决定。在生产现 场的信息传递方法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当数风靡日本企业界的看板管理(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看板管理的理论中不涉及如何编制和维护主生产计划,它是以一个现成的主生产计划作为开端的。)。随着看板在不同工序间自下而上的移动,拥有更大物料处置权的上游工序依据看板显示的信息将所需的物料划拨到下游工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持续和均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类似看板管理的信息沟通,如家电知名企业海尔,在其定制生产方面,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保证了海尔能够及时地将顾客所需的产品生产出来,这为海尔实现全球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现场和销售市场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产品的制造现场,因此,全面做好企业的生产将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出路。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
第二篇: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李春峰)
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籍号:521030903188姓名:李春峰
【摘要】 本文介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场管理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对现场管理的探讨,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
【关键词】 企业现场管理企业经营
【正文】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企业不重视市场,而是“过分”重视市场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等投入到了市场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诚然,企业利润的实现在于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企业现场生产的,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就很难保质保量地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现场管理和市场管理同样重要。与市场管理不同,现场管理要求企业加强对日常生产经营的调节和监督,管理的重心在企业内部,其重要作用在于降低成本和减少无效劳动。在企业生产的现场,产品和原材料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加工环节,需要众多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本身就是一种交易关系,中间要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成为企业增收降耗的关键。从管理学的观点来看,推行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加速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社会化进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买方经济条件下,探讨企业现场管理,加强对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提高企业现场管理的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因此,就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在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上,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造成的。在现场管理中,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生产计划性不强。经济体制改革,使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政府不再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干预,一般的生产计划可以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这种自主权的扩大使得企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决策者,正是由于这种角
第1页
色的转变,引发了许多企业的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就是生产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缺乏自主权,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企业的职责只是奉命行事,按指令生产,企业自身并没有培养起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意识,大多数企业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
1.2物料浪费相对严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特别是生产现场中物料的浪费,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浪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这种浪费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如一些员工将物料乱丢乱弃,将之视为垃圾处理,还可以是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下角料,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而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些企业只能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开支,进而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对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企业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
1.3无效劳动普遍存在。无效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无效劳动属于生产积压产品的劳动。这种产品积压可能是由于产量过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出来不能适销对路导致滞销造成的,但两者的后果,都是“劳而无功”;另一种无效劳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窝工”。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供应不及时或摆放不到位,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这些生产要素。另外,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大量多余的动作。从表面上看,这些员工往往在车间内跑来跑去,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实际上生产效率有可能极为低下。无效劳动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
1.4现场环境相对较差。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市场形象塑造,希望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在有些企业中,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走进这些企业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地面脏乱不堪,杂物堆积,通道堵塞,作业面狭窄,“脏、乱、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场环境根本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食品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2.提高现场管理的方法
在企业生产的现场,只有做好人、财、物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充分、物料节约、环境整洁”,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推行精益生产的方法,力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做到精细、精简和精密管理。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到现场管理方面,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节能减耗、增收扩产的效果。这三种方法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物料本身的管理。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
行分类管理。对生产现场上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定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专人严格管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对留置在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为“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有用之物”是指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实行“零留置”管理。所谓“零留置”管理并非一点都不留置,而是物料的多少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到生产的进度。“无用之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而发挥潜能,因此,不可一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
2.2对物料与场所之间的管理。物料与生产工具要做到“物尽其用”,其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完全转移的发挥,更重要的在于使用价值转移和发挥的效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价值”和“时间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的使用价值转移较慢,生产工具的作用迟迟难以发挥,就必然会延长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时间成本”或降低了产品的“时间价值”,这对于迅速把握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物料与场所的管理。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员工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
2.3对人与物之间的管理。人、物料和机器设备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最具有能动性的第一要素,但是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利用人的能动性做好对物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它们与有用的物料混合而降低后者的使用效果,同时,完工之后要对现场进行系统清理,创造一个最佳的生产环境;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影响生产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生产的必要手段。
2.4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企业生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员工之间互相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这对督促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责任感是极其有利的。
2.5对员工自身的管理。依靠制度和规范的硬性管理在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对员工采用严格的制度和一系列的惩罚措施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员
工的逆反心理。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企业要有选择的管理而非全面管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思想教育,可以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从而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业务培训则是提高员工自主作业的必要手段。通过业务培训,员工的技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才可以独立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2.6对人与信息之间的管理。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流水线作业,生产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而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和配合则需要基本的信息媒介。通过信息媒介,工序间和员工间才能互通有无,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特别是在如今方兴未艾的定制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具有偶发性和特殊性,生产现场或某一个特定工序不可能绝对拥有生产定制产品的所有物料和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工序间重新组织物料和人员的配置,而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则完全由信息决定。在生产现场的信息传递方法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当数风靡日本企业界的看板管理。随着看板在不同工序间自下而上的移动,拥有更大物料处置权的上游工序依据看板显示的信息将所需的物料划拨到下游工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持续和均衡。
综上所述,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企业现场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产品的制造现场,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提高企业现场管理的水平,才能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振兴民族经济。
【参考文献】
[1]丁立言,张 泽。国际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崔介何,企业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张晓东,现场管理与5S[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4]王效昭,赵良庆,吴泉信。企业管理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通联地址:山东省济南市031001信箱邮码:250023
联系电话:0531-2759931******
第三篇: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徐州民政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医疗经费没有固定保障,医疗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就医环境有待改善。
2、创新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高度重视医院建设,固定保障医疗经费,增加先进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服务能力。
2、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改善医院整体就医环境(如:洗刷间、开水设备、厕所等项目);改善病房就医环境(如:增加病床数、电视、空调、床头柜等生活设施);加大医务人员办公环境的改善。
3、创新服务模式,创“患者便利医院”、创“患者满意医院”、创“患者放心医院”。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变医疗行业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为促进医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徐州民政医院
2015年7月25日
第四篇: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XXXX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目前工作中创新服务有待加强
2、科室劳动纪律需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改进模式,创“患者便利医院”
围绕“一切以患者方便为主”这个基本的思想展开工作,加强导大厅医台,咨询处主动读物意识,同时为了方便患者咨询和就医,医院分别开设咨询电话,网上咨询等服务。做到人性化精细服务,为患者创造更加便利的服务条件
2、优质服务,创“患者满意医院”
围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全院上下推出优质服务举措,推行文明礼仪服务,实施全日制专家门诊制度,加大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权重,促使医疗服务社会综合满意度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全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门诊推行的首诊首问首治责任制和全程导医服务模式,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能够感受到如亲人般的体贴与尊重。
3、高效医疗,创“患者放心医院”
作为一家医院,医疗质量问题始终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基于这点认识,医院领导在充分发挥科室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加强考核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医院一律给患者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分级进行管理,严格规定各类专业人员分级开展诊疗技术的规定,责任到头,实行医疗责任追究制,并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选择权。
4、加强劳动纪律,创“一流服务团队”
经院务会研究通过,全院实行上班下班签到制,并购买指纹机。医院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尽职尽责,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的组织性、纪律性,严明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严格请、销假制度、严格工作纪律和会议纪律等方面,凡发现违反者,均按医院相关制度惩处。
第五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努力做好党在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维护企业与社会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论文重点介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
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前,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关注甚至是忽略企业文化的发展,那么企业文化自然会出现很大的空白与缺口,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便得不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那么,有效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十分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上文中提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强有力的一部分,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就业问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企业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就业的问题,避免了不安定的因素,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不仅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利益观,让广大群众能够有效的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或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企业的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不能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员工思想政治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被许多社会中存在的消极因素给抵消调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少数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等等,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正是这些消极因素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苦口婆心的教育前功尽弃。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象物质奖励那样直接、现实、功效快,它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积累性等特点,所以通常会让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产生错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用处不大。因此,出现了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形式空洞无力
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过于简单,内容比较单调,通常情况下,企业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都是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得不到员工们的响应,导致的结果就是上面念,下边听,吸烟,瞌睡现象比比皆是。如此缺乏针对性的座谈讨论和谈心沟通,开展工作流于形式,那么工作成效自然就不明显,甚至是反其道而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表率作用不突出,说服力不强,很难让员工信服。
(三)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总结不到位
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总结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落实考核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纵然有条条框框的规定,但是针对这些规定我们执行的怎样呢,落实的如何呢,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尤其是个别企业负责人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劳动,收入低、奖金少、待遇差。政工经费不落实,甚至没有会计科目这一项。二是思想闪光点总结不到位,不善于发现和总结先进人物的思想闪光点,往往选拔的先进人物只看经济效益,工作业绩,忽视了思想觉悟,很难让广大群众信服。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老化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老化问题是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的。因长期得不到相关培训,使一些企业政工干部知识老化,素质弱化,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单单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是懂政治,懂经济、懂市场、懂科学、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转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制定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很重要。历史责任和现实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会议中止步不前是不行的,而是必须要真正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并抓出实效。要求广大群众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化
建议企业选用优秀的、工作表现突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开展座谈讨论或谈心活动等,务必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员工的实际工作、实际生活中去。把那些党性强、知识层次高且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改变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状况。在选拔任用上把对群众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标准。
(三)坚持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有效管理机制,一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用科学发展观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部分予以废止,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进行完善,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对制度体系进行修订完善。特别是随着企业改制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也要适时创新,要达到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二要坚持党群一体化考评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在新世纪,要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效工作,达到凝聚企业员工人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保证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目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以适应新的形势。同时要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学识上成为“有真本事”的“复合型”人才,即懂政治,懂经济、懂市场、懂科学、懂管理。坚持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专题理论学习、党校集中培训、党课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等。
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它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以十八大相关精神为指导,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企业走出思想政治工作困难局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作用的不二选择。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并适当地与企业文化进行结合,确定一条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独具个性的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