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1
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企业不重视市场,恰恰相反,是“过分”重视市场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等投入到了市场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诚然,企业利润的实现在于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企业现场生产的,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就很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现场管理和市场管理同样重要.与市场管理不同,现场管理要求企业加强对日常生产经营的调节和监督,管理的重心在企业内部,其重要作用在于降低成本和减少无效劳动,而市场管理的作用却在于提高销售量和减少交易成本.虽然两个管理的机理和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企业利润的源泉.西方经济学家科斯在阐述《企业的性质》时曾经指出,企业之所以存在,关键就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在企业生产的现场,产品和原材料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加工环节,需要众多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本身就是一种交易关系,中间要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成为企业增收降耗的关键.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场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正是由于泰勒推行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加速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买方经济条件下,将现场管理与市场管理结合起来,变现场为市场,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因此,就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在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上,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造成的.在现场管理中,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生产无计划。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缺乏自主权,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企业的职责只是奉命行事,按指令生产.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国
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政府不再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干预,一般的生产计划可以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至于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其他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生产计划更是完全由自己制定.自主权的扩大使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空间,使企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决策者,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引发了许多企业的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就是生产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身并没有培养起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意识.大多数企业只是随波逐流,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许多企业不是产品积压严重,就是经常断货,再加上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员工的职责分工不明等缺陷,使得企业的经营效果难以有较大的提高.1.2 浪费严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尤为严重.生产现场中的浪费主要是物料的浪费,这种浪费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如一些员工将物料乱丢乱弃,将之视为垃圾处理.几年前,国内的一家大型施工单位就是因为在施工现场乱丢钉子而被国外业主处以“极刑”,白给别人干活不说,还要给予别人巨额赔付,消除这种浪费的办法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物料的浪费还可以是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下角料,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而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些企业只能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成本.另外,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对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企业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1.3 无效劳动普遍存在。无效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无效劳动属于生产积压产品的劳动.这种产品积压可能是由于产量过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导致滞销造成的,但两者的后果,都是“劳而无功”;另一种无效劳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窝工.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供应不及时或摆放不到位,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这些生产要素.另外,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大量多余的动作.从表面上看,这些员工往往在车间内跑来跑去,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实际上生产效率有可能极为低下.无效劳动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1.4 现场环境较差。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市场形象的塑造,希望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在有些企业中,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走进这些企业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地面脏乱不堪,杂物堆积,通道堵塞,作业面狭窄,“脏、乱、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场环境根本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些食品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如此.提高现场管理的方法
在企业生产的现场,只有做好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基本的要求包括“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充分、物料节约、环境整洁”.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推行精益生产的方法,力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做到精细、精简和精密管理.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到现场管理方面,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节能减耗、增收扩产的效果.这三种方法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物料本身的管理。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对生产现场上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定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专人严格管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对留置在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为“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有用之物是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实行“零留置”管理.所谓“零留置”管理并非一点都不留置,而是物料的多少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生产的进度.无用之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而发挥潜能,因此,不可一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在这方面,东风公司车身厂驾三车间的“驾三做法”值得借鉴.这个车间通过对制造现场各种物料的分类置放和严格登记,使每一笔物料的流向都清楚造册,从而杜绝了物料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2.2 对物与场所之间的管理。物料与生产工具要做到“物尽其用”,其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完全转移和发挥,更重要的在于使用价值转移和发挥的效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价值”和“时间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的使用价值转移较慢,生产工具的作用迟迟难以发挥,就必然会延长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时间成本”或降低了产品的“时间价值”,这对于迅速把握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物与场所的管理.置于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员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辽宁铁法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车间生产现场深入地整顿,针对生产场地狭小拥挤、物料摆放不科学的现状,采取了定置技法,重点抓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料的灵活布置,保持了生产现场的整齐有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秩序,为提高生产和劳动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3 对人与物之间的管理。人、物料和机器设备等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人更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最具有能动性的第一要素,但是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利用人的能动性做好对物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它们与有用的物料混合而降低后者的使用效果.同时,完工之后要对现场进行系统清理,创造一个最佳的生产环境,使员工能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影响生产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生产的必要手段.四川川橡集团是一家大型橡胶生产企业,为强化设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集团要求更换备件或维修设备必须有标记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采购人、更换人、焊接人、使用时间要有详细的显示台账,使每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查、有人考核,从而为企业在200x年实现新增利润6000万元提供了保障.2.4 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亲和力,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也普遍存在,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这对督促员工提高生产率、增强责任感是极其有利的.作为具有50年历史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南京“新百”在加强员工沟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年初,“新百公司”都会开展各种员工交流活动,树立模范形象,化解各种矛盾,这不但降低了公司内耗,而且密切了员工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2.5 对人自身的管理。采用严格的制度和一系列惩罚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依靠制度和规范的硬性管理在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员工在外力的影响下压力骤增.也许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企业要少管理或不管理,是一种有选择的管理而非全面管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大棒政策”.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从而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业务培训则是提高员工自主作业的必要手段.通过业务培训,员工的技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独立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此时,企业也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做好战略规划方面的事情.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业务培训.许多在日本企业工作多年的普通员工对所从事工作的掌握程度会使你惊讶,你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为日本经济得以跻身世界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2.6 对人与信息之间的管理自福特首创流水线作业以后,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而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和配合则需要基本的信息媒介.通过信息媒介,工序间和员工间才能互通有无,知道下
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特别是在如今方兴未艾的定制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具有偶发性和特殊性,生产现场或某一个特定工序不可能绝对拥有生产定制产品的所有物料和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工序间重新组织物料和人员的配置,而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则完全由信息决定.在生产现场的信息传递方法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当数风靡日本企业界的看板管理.随着看板在不同工序间自下而上的移动,拥有更大物料处置权的上游工序依据看板显示的信息将所需的物料划拨到下游工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持续和均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类似看板管理的信息沟通,如家电知名企业海尔,在其定制生产方面,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保证了海尔能够及时地将顾客所需的产品生产出来,这为海尔实现全球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产现场和销售市场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产品的制造现场,因此,全面做好企业的生产将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出路.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
第二篇:现场存在问题
浦上大道桥梁及地下通道改造工程存在问题:
浦上大道与金榕南路交叉口:涉及万达广场景观绿化,已与万达交涉,目前剩余896㎡绿化还未迁移。
浦上大道与高宅路交叉口:高宅路西侧涉及南国金辉665㎡与天鹅湾864㎡,东侧有村民种植的苗圃1880㎡与正祥集团一品新筑小区绿化1516㎡。
树木迁移已委托市园林局,园林局已派人到现场迁移树木,现上述剩余地块绿化不属于园林局管。
第三篇: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赵奎修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举足轻重的。现场管理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成为企业增收降耗的关键。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场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正是由于泰勒推行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加速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买方经济条件下,狠抓现场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现状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企业不重视市场,恰恰相反,是“过分”重视市场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等投入到了市场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诚然,企业利润的实现在于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企业现场生产的,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就很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因此,就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在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上,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造成的。在现场管理中,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1、生产无计划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缺乏自主权,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企业的职责只是奉命行事,按指令生产。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政府不再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干预,一般的生产计划可以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至于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其他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生产计划更是完全由自己制定,自主权的扩大使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空间,使企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决策者,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引发了许多企业的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就是生产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身并没有培养起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意识。大多数企业只是随波逐流,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许多企业不是产品积压严重,就是经常断货,再加上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员工的职责分工不明等缺陷,使得企业的经营效果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2、浪费严重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尤为严重。生产现场中的浪费主要是物料的浪费,这种浪费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如一些员工将物料乱丢乱弃,将之视为垃圾处理。几年前,国内的一家大型施工单位就是因为在施工现场乱丢钉子而被国外业主处以“极刑”,白给别人干活不说,还要给予别人巨额赔付,消除这种浪费的办法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物料的浪费还可以是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下角料,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而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些企业只能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成本。另外,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对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企业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
3、无效劳动普遍存在 无效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无效劳动属于生产积压产品的劳动。这种产品积压可能是由于产量过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导致滞销造成的,但两者的后果,都是“劳而无功”;另一种无效劳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窝工。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供应不及时或摆放不到位,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这些生产要素。另外,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大量多余的动作。从表面上看,这些员工往往在车间内跑来跑去,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实际上生产效率有可能极为低下。无效劳动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
4、现场环境较差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市场形象的塑造,希望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在有些企业中,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走进这些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地面脏乱不堪,杂物堆积,通道堵塞,作业面狭窄,“脏、乱、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场环境根本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些食品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三、提高现场管理的措施
在企业生产的现场,只有做好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基本的要求包括“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充分、物料节约、环境整洁”。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推行精益生产的方法,力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做到精细、精简和精密管理。
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到现场管理方面,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活动的统称)、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节能减耗、增收扩产的效果。这三种方法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料本身的管理——分类管理
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对生产现场上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定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专人严格管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对留置在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为“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有用之物是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实行“零留置”管理。所谓“零留置”管理并非一点都不留置,而是物料的多少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生产的进度。无用之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而发挥潜能,因此,不可一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在这方面,东风公司车身厂驾三车间的“驾三做法”值得借鉴。这个车间通过对制造现场各种物料的分类置放和严格登记,使每一笔物料的流向都清楚造册,从而杜绝了物料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2、对物与场所之间的管理——定位管理
物料与生产工具要做到“物尽其用”,其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完全转移和发挥,更重要的在于使用价值转移和发挥的效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价值”和“时间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的使用价值转移较慢,生产工具的作用迟迟难以发挥,就必然会延长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时间成本”或降低了产品的“时间价值”,这对于迅速把握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物与场所的管理。置于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员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辽宁铁法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车间生产现场深入地整顿,针对生产场地狭小拥挤、物料摆放不科学的现状,采取了定置技法,重点抓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料的灵活布置,保持了生产现场的整齐有 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秩序,为提高生产和劳动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对人与物之间的管理——专人管理
人、物料和机器设备等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人更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最具有能动性的第一要素,但是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利用人的能动性做好对物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它们与有用的物料混合而降低后者的使用效果。同时,完工之后要对现场进行系统清理,创造一个最佳的生产环境,使员工能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影响生产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生产的必要手段。四川川橡集团是一家大型橡胶生产企业,为强化设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集团要求更换备件或维修设备必须有标记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采购人、更换人、焊接人、使用时间要有详细的显示台账,使每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查、有人考核,从而为企业提供了保障。
4、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协调管理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激发、维护、控制和调整员工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使之指向企业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亲和力,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也普遍存在,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这对督促员工提高生产率、增强责任感是极其有利的。作为具有50年历史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南京“新百”在加强员工沟通方面投 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年初,“新百公司”都会开展各种员工交流活动,树立模范形象,化解各种矛盾,这不但降低了公司内耗,而且密切了员工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对人自身的管理——素质管理
采用严格的制度和一系列惩罚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依靠制度和规范的硬性管理在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员工在外力的影响下压力骤增。也许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企业要少管理或不管理,是一种有选择的管理而非全面管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大棒政策”。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从而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业务培训则是提高员工自主作业的必要手段.通过业务培训,员工的技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独立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此时,企业也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做好战略规划方面的事情。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业务培训。许多在日本企业工作多年的普通员工对所从事工作的掌握程度会使你惊讶,你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为日本经济得以跻身世界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6、对人与信息之间的管理——看板管理
自福特首创流水线作业以后,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而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和配合则需要基本的信息媒介。通过信息媒介,工序间和员工间才能互通有无,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特别是在如今方兴未艾的定制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具有偶发性和特殊性,生产现场或某一个特定工序不可能绝对拥有生产定制产品的所有物料和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工序间重新组织物料和人员的配置,而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则完全由信息决定。在生产现 场的信息传递方法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当数风靡日本企业界的看板管理(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看板管理的理论中不涉及如何编制和维护主生产计划,它是以一个现成的主生产计划作为开端的。)。随着看板在不同工序间自下而上的移动,拥有更大物料处置权的上游工序依据看板显示的信息将所需的物料划拨到下游工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持续和均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类似看板管理的信息沟通,如家电知名企业海尔,在其定制生产方面,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保证了海尔能够及时地将顾客所需的产品生产出来,这为海尔实现全球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现场和销售市场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产品的制造现场,因此,全面做好企业的生产将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出路。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
第四篇:关于现场存在问题汇报
关于现场存在问题汇报
近期景观一标向建设单位及监理提出验收口头申请,为配合施工单位的工作,我监理部于才年 月日对景观一标施工现场进行了一次检查,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下发了监理工程师通单。我监理部于年月日再次对景观一标现场进行了检查,但施工单位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检查整改。现我监理部对景观一标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如下:
1、全线小灌木及色块死亡率较高,补种缺失,造成每平方米棵数达不到设计要求(红叶石楠、桅子花、火棘、红花继木、麦冬等),特别是石公山路~通达大道段杂草丛生,苗木缺失严重,现场观感极差;石公山路后补植色块不达标,与已成型色块,差异太大;
2、园路等边角色块均未能合理种植到边,需补种处理到位;
3、近期补种的红叶石楠树、红枫、桂花干径、蓬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干径8~10cm,实际种植为7cm);红叶石楠球、海桐球不符合设计要求;
4、按设计本应施工的草皮,施工单位私自使用撒草籽替代,导致目前现场除草后现场枯草保留现象表现时间较长,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5、乔木死亡34棵,未拨除未补种(广玉兰、合欢、枫杨、银杏、枇杷等);
6、弧形平台石材走边均未能按要求异形加工处理;
7、景观墙涂料未按设计进行粉刷;
8、贾拉木立柱设计为圆形,现场施工未方形,且开裂严重,另麻绳不符合设计3公分要求;
9、驳岸前填土未按设计要求回填;河道内多余土方未清理
针对存在的问题,希望贵单位能够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力量整改和处理,确保能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为顺利验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五篇: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大多数中小企业制度不完善,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及原因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等解决方案,希望我国中小企业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enterprise funds
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fun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monetary fund manage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 the major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re are internal management confusion, the lack of sound internal monetary issue system, inadequate supervision control of the existence andreason has made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its external environment,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fu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solutions, hopes to improve its manage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onstantly,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system;countermeasure
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小企业集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失败率较高,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5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使中小企业的信誉和盈利能力下降。只有搞好资金管理这个中小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发展。
一、资金管理的概述
(一)货币资金的涵义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经营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那部分资金
货币资金按其存放地点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即存放在企业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人民币和外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会计上所界定的“现金”的概念与西方会计上所界定的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我国会计上所说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西方会计上所说的现金既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也包括其他符合现金定义的票证,如未结付的支票、汇票等等。银行存款就是企业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等。[1]
(二)企业留存货币资金及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留存货币资金的必要性
由于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强,但其盈利性又比较弱。相对于营利性资产而言,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存款获取一定的利息。但相对而言其利益不会太大。但是,企业之所以运转,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资金在流动。资金的不足,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当措施,无法采用那些实际而又有效的方法来应当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必须留有一定的货币资金来满足各种需求。
企业的资金以货币资金的形态存在能够满足企业应付日常交易的需求。比如企业可以利用存在的货币资金及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偿还到期的债务、按时交纳税款等发生频繁,而且金额较多的资金。另外,为了应付市场紧急情况的出现,企业也应当留有一部分的货币资金作为储备。如当企业出现没有事先预料到的生产问题,客服违约等情况时,企业就可以轻松应当。同时,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如有机会购买证券,购进低价原材料等能够短期获利的情况时,企业留存的那部分货币资金就可以发挥出它的用途。为此,企业留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对企业而言是必须的。
2.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大大增强,企业内部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日益突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的弱化,更为一些违法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如单位对企业内部最基本的货币资金缺乏会计控制,把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及相关票据集中交由一人保管,这就导致了伪造发票凭证、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货币资金在单位的各项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单位必须确保留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存量,但货币资金的存量又不能过多,否则就会导致资金的闲置和潜在损失的存在,使
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因此,建立规范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并能够有效地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资金管理可以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
目前企业在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自感资金紧张,对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过于谨慎,多持于观望态度,迟迟不能做出决策,最后只能贻误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大量企业资产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尤其是存量资金方面。如果企业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形成重组或其他方式的形式将这些闲置的资产聚集起来加以利用,这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就相当于增加了资金投入,从而也间接地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
(2)加强资金管理可以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效益滑坡,企业财务管理不善,财经纪律松弛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企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账务不符,虚盈实亏的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重倒退。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虽说有一大部分是客观原因,但究其根源还要归功于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对货币资金的管理。(3)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资金规模
目前,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方面,企业大量资产闲置浪费;另一方面,资产重复分散,无形形成规模效益。如果企业可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能够创造出规模效益,这对企业来说就可以迅速加快其资产积累,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为自身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三)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
货币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为了自身的持续发展,都必须努力实现资金的均衡流动,即货币资金的流入与其流出要相等。同时也要保证资金在其运动过程中得到有效地利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
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一下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加强管理货币资金的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严格对专业技术的要求。(2)明确责任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科学合理的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3)建立健全的内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2]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留印鉴与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二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多为家族经营企业,其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 根据中国社科院在2004年对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736个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中,有72.36%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90%以上的股权;有455家企业承认自己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为家族企业,其企业管理者缺少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办法,这样使企业缺乏规范、科学的管理,而且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的选择自己的人来管理,尤其是与资金相关的会计岗位,这样就使企业的货币资金缺乏规范的管理,时常会导致
贪污舞弊现象的发生,进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的管理水平较低,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对财务管理了解甚少、不清楚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的所有者总觉得钱是他们自己赚回来的,怎么关、怎么用都是自己的事,与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无关。因此,他们在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就缺少了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企业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即使有也不能很好的执行,这样就使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3.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道德
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任人唯亲”常常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机构设置不符合规定,会使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就上岗的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平时也不注意学习积累,会计知识贫乏,不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财务处理,仅仅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这样就导致企业的会计资料乱、缺、脏的现象严重。而且有些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时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4.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货币资金能否健康运转,关系着企业的财产能否安全无恙。我国中小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普遍存在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现象。这就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我国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出纳岗位责任划分不去,缺乏合理的监督和牵制制度
我国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但不相容职务应该互相分离,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但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业务频繁、会计核算简单、会计制度又不健全,常出现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不符合规定的问题。企业所有者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往往要求财务人员“一个萝卜几个坑”。有些单位会计、出纳由同一个人担任,会计也可以收取现金,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有些单位出纳除了担任现金收付、银行存款的存取等本职工作外,同时还兼着会计凭证、账簿及银行存款全套印鉴、审核会计凭证等会计工作。因此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这不仅违反了会计法规定,也无形中给了有关人员公款私存、私自放贷获取利息,甚至是侵吞公款提供了机会,最终让企业蒙受损失。
(2)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不规范
① 现金管理中: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不执行规定库存现金限额的现象,超限额留存库存现金不及时送存银行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例如,有些企业用现金结算一千元以上甚至上万元的开支的现象都是比较常见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私设“小金库”,将取得的销售收入等坐收坐支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企业内部的现金不定期盘点制度不能很好执行,这就给“白条”抵库公款、私存挪用现金或公款私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机会。[3]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现金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进而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失。
② 银行存款管理中,首先,中小企业账户的开立具有随意性,而不是按照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需要开立的,有些企业往往随意开立账户,有的甚至开立多个户头,进而从中套取现金,截留公款等;其次,一些企业不能严格遵守银行的结算办法,对于应使用转账方式支付的款项,企业往往使用现金支付,违反相关规定;最后,中小企业在进行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时,无专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进行审核,企业的授权批准程序不规范。
(3)有关会计人员的做账时间不一致,往往导致登记入账不及时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会计人员较少,往往只有一个出纳和一个会计人员管理企业的会计
工作,这样就不能严格的按照货币资金的业务流程办理相关业务,从而导致企业的会计资料过于滞后。例如出纳人员首先需要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收取或者支付款项,然后将所有的收、支款凭证进行汇总于月末交给会计人员,最后会计人员再根据出纳所汇总的收、支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进行记账。这样就使得出纳和会计的做账时间往往处于不同的月份,最后必然会导致会计和出纳核对现金和银行账的时间不一致,进而使得会计的核对工作常滞后于出纳。
(4)企业的内部审批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授权审核程序、不在授权范围内审批、超越审批权限办理业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形成了很多漏洞。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机构小,有些事往往由是领导个人决定,其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一些领导滥批人情款,这样就导致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得到报销,使得企业的资金为个人买账。还有时对于同一经济业务,不同的人来报销不同的结果。权力过于集中与领导者的手中,就间接弱化了其他有关人员的审核职能,甚至有的是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民主理财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5)企业相关的印鉴和票据缺乏规范的管理 ① 有些中小企业对购入的票据没有设备查登记,而是直接交给使用部门使用,而使用部门对票据的领取、使用、保存等也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而导致相关人员在收到现金时不上交入账,为其侵吞公款提供了机会。
② 一些中小企业对于预留银行印鉴,统一有出纳一人保管,而不是分开保管,这样就使得有关人员携巨款潜逃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 还有一些企业的个别管理者,将企业的证照,私下应允给他人使用,从中收取使用费,而其所收的使用费用也不上交,私自侵吞,严重伤害到企业的利益。同时,因为对于所收的使用费用不上交,而应上交的税费也没有缴纳,进而也导致国家的相关税收收入流失。
5.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制度,监考力度弱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虽然设置了相关的监督职能,同时也制度了许多监督制度,但往往不够完善,而其有些监督制度在某种原因导致下其作用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出来。另外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模糊不清,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是很了解,且财务人员在企业中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只能根据企业领导者的意图进行财务处理,进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而会计核又跟着领导意志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使得企业的财务监督制度只是一个形式,失去了本质意义。
(二)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人的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整体素质低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庭或家族共同经营,其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认识不足,管理水平比较低。而对于相关人员的聘用常常是“任人唯亲”,进而导致企业工作的专业技能低下,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这样就必然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规范发展。
2.制度方面,企业缺乏完善的货币资金管理控制体系,且忽视了资金管理的关键要点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比较薄弱,其组织机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关键是在于对现金对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从我国中小企业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管理的状况来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内部的会计岗位分工缺乏重视意识,缺乏健全而行之有效的授权批准制度。
3.监督方面,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因为制度的制定受人的主观意思影响,即使是再完善的制定也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国的中小企业本身在监督职能和监督制度的制定方面就不是很完善,不仅缺乏外部监督机
制,而且其内部监督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即使制度了相关监督制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使得其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得到执行,进而致使中小企业整个缺乏内外部监督。
三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引进职业经理人
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多数企业也家族经营,很多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往往就会导致企业的法人和所有者混为一天。因此在聘用人才上侧重从家族内部选择,尤其是与管理企业资金的岗位。中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不仅可以使企业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和科学,而且聘用的职业经理人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尤其是对财务人员的聘用上,会更注重其专业技术,从而使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更规范合理。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的素质
1.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相关财经法规的宣传学习,提高其法制观念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单位领导人的素质高低与否决是定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有效制定执行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企业拥有很完善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可是企业的领导人却对这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那么其实质上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对企业领导者的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其法制观念,让其充分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企业的货币资金能够安全和完整,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使其不断健康、规范的持续经营下去。
2.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人是企业经营活动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货币资金岗位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与否是决定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与畅通运行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相关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术水平低下的现象,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在聘用人员时严格把关,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首先的必备条件是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是对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会计人员最基本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力鼓励会计人员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及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丰富和更新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并定期接受后续教育,且每年受教育时间不低于24小时。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加强全体职工对于货币资金管理的相关知识
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管理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的观念趋同,目标明确,才能使货币资金在企业中发展应有的实效,所以企业应当定期对企业全体职工进行货币资金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强每个员工的相关概念和意识,从而使企业的货币资金能够更有效地运行。
(三)建立健全的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 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务是指企业内部那些如果集中与同一人身上,就会加大差错的发生和舞弊的可能性,或增大了发生差错和舞弊行为以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的相互关联的职务。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也货币资金业务有关岗位的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从而确保于货币资金业务有关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进而保证货币资金的流通安全,不得只由一人办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计岗位来讲,出纳和会计这两个职务,应当实行严格的岗位分工。即:出纳只对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负责以及各种收据、支票、发票的保管工作等,不得兼任会计审核、档案保管和相关债权、债务、收支、费用登记等总
账和分类账的工作等。[4]根据分工原则,企业应该将涉及到现金的业务分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人数确实有限,也应该保证实现钱账分管,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职务之间的分离: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执行业务职务与审核职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
2.建立健全的货币管理制度,尤其是对现金及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会计人员的设置情况,对经济业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流程,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也使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处理更为程序化和规范化。
(1)做好企业的资金收支预算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流通(流入也流出)来实现的。编制资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按照生产经营的要求,对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先做一个预先的安排,尽可能使企业保持畅通的资金渠道,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
(2)合理的办理现金收支业务
企业要合理的办理现金收支业务,就必须对现金的流入流出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把握。首先,要管住现金的流入点。明确资金的来源,对自己取得的货币资金应及时入账,由零星销售货物取得现金的销售行为,凡发生这类业务应先由出纳开具收款凭证(收据或发票),再由会计人员加盖财务专用章,出纳再根据收款凭证的顾客联收取现金。业务办理后收取的现金应于当日存入本企业的银行账户,存单回执再由会计人员复核签字,并附上收款凭证的入账联,尽量在当日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回收欠款的业务也可以参照此程序来办理。总之,就是要使开票和收款工作分离,且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收取现金,在强调原始凭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账簿的功能,按规定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总分类账,并加强两者之间的核对工作;其次,要控制好现金的支出环节。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严格审核支付过程;最后,要加强对现金的盘点,对于现金管理除了定期盘点外还应实行不定期突击盘点。根据了解,很多中小型企业只在年末(每年的12月31日)进行一次现金的定期盘点,由出纳盘点现金的实存数额,会计复核,并与总账的现金数额进行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然后填制《现金盘点表》。中小企业的老板应该重视对现金的内部控制,采取经常性的突击盘点,并且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把这件事情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处理现金收支保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现金的安全性。
(3)加强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控制
第一,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具体规定办理。不能在同一个营业网点多头开户、随意开户,也不能将单位的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
第二,要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对账环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由会计人员每月末对银行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并且应该在与银行进行对过帐的前提下,再编制会计报表。如发生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符,应尽快查找不符原因,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有的会计为了赶报表,不认真核对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以为二者金额一致就可以了,而不知那些“有心的”出纳利用了这点,故意少计两笔金额相同的收支业务,来达到贪污资金的目的。所以,会计人员应对银行存款每一笔的收支都仔细审核,弄清楚未达到账项的真正原因,避免银行存款长期未达,防止循环入账,“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出现。
3.企业应当按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
财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各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4.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杜绝作假现象的出现
货币资金支出审批手续的规范化、制度话,既可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防止
侵吞和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方式、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具体包括:①授权权限,即审批人应当根据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②授权批准程序,企业的有关部门或个人在用款时,应当向审核人(会计主管)提交支款申请书,注明款项的金额、用途、支付方式等,并应附有管的合同或者送货清单、签验货证明等。审核人应该对申请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核实该笔业务的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申请,审核人应不予办理;接下来,审批人(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审核后的支付申请批复,最后交给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5.建立完善的票据及印章管理制度
票据和印章的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货币资金业务正常运转的保证。企业要支配货币资金就必须要有票据和印章。所以企业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及印章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票据及印章的管理制度,并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登记簿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记录。一方面,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或被盗用;另一方面,规范企业票据及印章的管理。同时单位必须加强对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不能由同一个保管全部印鉴。财务专用章应该由授权的个人自行保管,个人私章必须由本人或者授权人员保管。另外,对已用和未用的票证应当由非保管人员定期检查;禁止签发空白支票;随时与开户银行对账等等。
(四)加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 事物具有两面性,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企业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大部分是由人来进行的,经济学上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人,即只有有限的决策和选择能力,因此,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者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货币资金业务及有关人员的岗位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确保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相关的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总之,中小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尤其是货币资金的管理,因此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活动的主体,是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不受侵犯,进而才能确保企业的永续发展。
四 结束语
货币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就相当于血液之于人,充足的货币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资金或是资金不足,再好的计划、项目,都是纸上谈兵,再好的投资活动都有可能中途搁浅。因为货币资金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之所以在运转,完全是由于资金的不停地循环流动。以上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欠缺,其中尤其是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固然存在中小企业无法抗拒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作为企业制度政策的制定者与决策者,应努力为中小企业改善外部经营环境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算和控制监督的职能,构成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提高企业货币资金的利用水平,使企业能够规范、持续的运作下去。
参考文献:[1]谢晓霞 温建清 《金融经济·学术版》 2010年第11期
[2] 武晓虹.论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11期 [3] 王勇.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界2010第2期
[4] 范晓蓉 关于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理论思考 会计之友(中)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