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3:5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

第一篇:(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 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深刻把握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的重大抉择。近年来,株洲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在极大地丰富民众对物资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推进城市向着本义回归,不断提高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

株洲根据资源特质、发展特征和矛盾特点,将株洲定位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并作为“两型”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种定位,与建设“两型”城市具有内在统一性,“现代工业文明”体现了资源节约的要求,“生态宜居”体现了环境友好的要求,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家园的热切向往和追求。依照这个定位,株洲在探索“两型”城市的过程中,主要谋求从四个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从观念转变这个切入点上率先突破。解放思想是推动“两型”城市建设的“总阀门”。打开这个“总阀门”,才会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力。“两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统一的质量效益型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推进“两型”城市 1

建设,思想要先行,观念要转变,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我们树立敢闯敢试观,大力弘扬株洲的城市精神——“火车头精神”,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积极主动突破现有模式,大胆推进“两型”城市建设。树立统筹发展观,注重避免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宁可减缓发展速度,也要转变发展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充分发挥政府有效干预,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结构。树立环保优先观,立足“新帐不欠,旧账要还,宁可牺牲GDP,也要青山绿水”的环境治理理念,大力开展了“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树立以人为本观,坚持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去展开,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杜绝“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城镇低保、全民社保、城乡环保和就业、就学、就医为重点的“三保”、“三就”民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009年,株洲民生投入近80亿元,超出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二。

从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根本点上率先突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型”产业,是建设“两型”城市的根本。近年来,我们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促使产业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向“创造”、从“黑色”向“绿色”转变,促进“两型”产业化,产业“两型”化,为“两型” 2

城市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抓住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获批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园区的机遇,投入70亿元实施环境整治,投入50亿元实施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区域范围内“三废”排放量减少二分之一,全区95%以上企业的二次能源得到优化利用。株洲冶炼集团、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实现了提高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推进经济集群发展,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发展。制定和实施了“6+1+4”产业行动计划,重点打造轨道交通、汽车、服饰、航空、陶瓷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风电装备、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四城两基地”,即电力机车城、汽车城、航空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基地,实现低碳、高新、高效发展。同时,着力发展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推进株洲产业朝低碳、绿色方向迈进。

从示范区建设这个关键点上率先突破。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在株洲布局了云龙示范区和天易示范区。我们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这两个示范区实现率先突破。以国际化的视野规划示范区未来,按照“传承历史,操作现实,留白未来”的理念,邀请世界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参与示范区规划设计,将云龙示范区 3

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旅游休闲城、科教文化城”,天易示范区成为“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使之成为能够具有国际影响、国内示范的“两型”社会建设先锋区。以“两型”理念布局示范区产业发展,云龙示范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业、职业教育、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着力打造“低碳新城”,职教城、华强文化产业园、云峰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进展顺利;天易示范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建设生态型示范区,神农城、湘江风光带、湘水湾生态公园、北汽控股南方生产基地、风电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以生态的理念建设友好环境,坚持“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不填水、不挖山、不砍树”,注意保护现有绿色生态资源;坚持“大栽树,栽大树”,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生态绿心。201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3.6%。

从深化改革这个着力点上率先突破。建设“两型”城市,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只是拿到先行先试权、改革试验权。如何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办法就是改革创新。为此,株洲重点在城乡统筹、土地利用、投融资、城市管理等领域积极探索、率先突破。按照“三变、六化、一增加”的思路,纵深推进城乡统筹改革。“三变”即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土地变国有;“六化”即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一增加” 4

即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思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把资源整合为资产,资产转化为资本,再以资本去融资,形成“资源—资产—资本”的良性循环。去年,共筹集建设发展资金84.5亿元。按照分权化管理的思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分权化管理机制,下沉管理重心,积极推进建设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节约用地、提升融资能力”的思路,深化土地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耕地流转被誉为“株洲经验”在湖南省推广;健全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提升土地融资能力。去年报批储备土地1300亩,实现融资20亿元。实践证明,改革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两型”城市建设创造了新的希望。

(作者系株洲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群)

第二篇:12.5转变发展方式

12.5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以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初步研究成果,有可能、有潜力形成中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四个领域: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竞争优势提升空间的产业、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国家直接大量投入支撑的产业。当然,哪些产业能够形成长期竞争力,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竞争。

三是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改善民生。这既是发展的宗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重点解决覆盖不全、碎片化、难接续、水平低等问题。建立全国联网和功能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四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在当前情况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完善土地制度,加快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五是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进一步增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力度。这既是应对国际压力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制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行动纲领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规范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形成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研处 杨献平

在本学期初召开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工作会议上,刘校长要求大家本学期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本研究。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刘校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判断课堂是否高效提出了最朴素的标准:①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有无瞌睡现象。②学生有多少收获。③学生掌握了什么方法。④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好。⑤学生学习是否有持续性,有无兴趣再听课。刘校长深刻而又精辟的讲解让在座各位老师深受震动。随后的两周时间内各教研组均顺利召开了教研会,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教学高效性要落实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前备课下足功夫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既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二、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讲。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好处,二则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促进当下学生的学习,会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所以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等到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等。

4、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课前的备和课后的思是为课堂教学中教、学服务的话,那么课堂教学中教也是为学服务的,因为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索、自学,教是主导,起到疏引、组织的作用,所以落脚点是学。教师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研促教,以创新求发展,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第四篇:发展低碳经济 引领绿色生活(市长署名文章)

发展低碳经济 引领绿色生活

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 华

(2010年6月5日)

今天是“6·5”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MANY SPECIES·ONE PLANET·ONE FUTURE)。我国在呼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呵护地球家园国际主题的同时,确定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广元作为首批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全体市民的低碳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灾后重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要以低碳发展为方向,以节能减排、增加碳汇为路径,把提高能效、降低碳强度和调整能源结构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和生态市建设框架,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严格环境准入、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1

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各级政府都要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开发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要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电源配置,推动电源结构由单一煤电向气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举的方向发展。要加大天然气就地转化力度,加快天然气进县城、液化气进农村、气化全广元进程,大力推广沼气技术,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和沼肥综合利用,加快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发展生物质能,发展山桐子、葛根等生物质能源林。要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加大煤层气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十一五”节能减

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目前,我市除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外,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只完成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23.5%和60.9%。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之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引导全民参与低碳示范区建设。实践表明,一个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的社会,其繁荣是难以持久的,并终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我们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要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入开展低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社区活动,深化“低碳家庭·绿色广元”、“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等主题活动,大力培养公民的低碳意识,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政府、企业、公民要凝聚共识,共同参与,走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第五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下载(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长署名文章)构建“两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县域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株洲市副厅级干部攸县县委书记邝邹飞 推进“四化两型”,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和现实的难题。攸县以资源采掘......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王冬生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在全国建立“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

    转变发展方式范文合集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

    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保监会系统党组织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结构调整温家宝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

    转变方式建“两型”,转变作风惠“民生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工作总结

    转变方式建“两型”,转变作风惠“民生”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工作总结根据县委决定,3月份在全县开展“转变方式建两型,转变作风惠民生”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为此,我办认真组织了学习,......

    转变建筑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建筑生产模式,优化建筑建筑产业结构 转变建筑生产模式,优化建筑产业产业结构,开拓市场,与时俱进。营造国际大都市、大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的现代发展的精神。 我国建......

    转变发展方式 壮大县域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 壮大县域经济 中共安陆市委书记 周先来 安陆市人民政府市长 郝章新近年来,安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特色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实干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