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摘
要
在美国 ,法律教育是一种学科涉猎范围甚广的大学后续教育 ,即主修法律者须首先修完普通大学的课程 ,足见其难度 ,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也就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将从法律英语中词、句的特点以及法律文化底蕴等方面入手 ,分析其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法 ,中国大量借鉴和吸收外国法学的精粹 ,为中国法学注入活力 ,从而造就了中国法学的日益繁盛。这离不开法律英语的翻译 — — — 这座法律文化交融的桥梁。但是 ,要 “融和土洋 ,贯通中西” 绝非易事 ,因法律英语这种特殊的语体在词、句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以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欠缺等因素 ,对法律英语的翻译都会产生不小影响。
法律英语中词汇的特点及其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于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 ,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法律英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词准确 ,但不排除使用模糊词语;[1 ]有的认为法律英语中常派生出 “-ed” 型名词表示“某某人”,如 “the deceased 死者”、“the accused被告人”,显得很委婉。[2 ]此外 ,法律英语尚具有下列一些特点。1.1 普通英语(EGP)词汇在法律英语中被赋予了新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法律英语中十分普遍 ,故不能仅靠词典来确定其含义 ,而要审视全文 ,方能理解其在原文中的意思 ,进而有效地实现原文的意旨。例如 com mon law 一词 ,在当今任何一部法律词典中均可查到其含义 ,即 “普通法”,但也有学者从其与大陆法相对应的层面考虑 ,将其译为 “海洋法”。但是 ,如果从英美法系的发展史观之 ,该术语在不同场合应作不同解释。在英格兰被诺曼人(Norman)征服后 ,英王派自己的法官到各个领主区域的法院 ,依据当地的习惯并参照诺曼人的法律观念审理案件 ,并将判决的内容用文字记载下来 ,成为日后相似案件判决的基础和标准。该法律的适用有一致的法律标准 ,且在全英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与原先英国各地不一的标准有别 ,故首先 ,common law 应译为 “普遍法”。[3 ]如译成 “普通法”,则给人以此法非常普通的感觉 ,于其功能则有误导之虞 ,①而且 ,对于某国内法因法律调整范围不同而划分的 “普通法”(general law)与“特别法”(special law)②而言 ,也不无混淆之虞。至于从 “大陆” 与 “海洋” 的区别而类推出“common law ” 应译为 “海洋法”,从而与 “civillaw”(大陆法)相对 ,则更是大谬矣 ,因现代法律体系中已有一专门的海洋法(ocean law);其次 ,当与equity(衡平法)相对而言时 ,应译为 “习惯法”。因自中世纪以来 ,案件要进入诉讼程序须符合严格的诉讼格式 ,即便是诉讼格式被废除后 , “其仍在地下对我们发号施令。[4 ]” 而 equity不需严格的诉讼格式 ,而是按实质公平正义进行判断 ,二者正好相对;再次 ,当与 statutorylaw(成文法)相对而言时 ,应将 common law 译为 “不成文法”,因前者是以抽象法律条文为特征 ,而后者则以法院判决内容这种不成文的方式作为法律规范;最后 ,当与 cannon law 或 ec2clesiastic law(教会法)相对而言时 ,应将 com2mon law 译为 “世俗法”。依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据教会法的规定 ,对事实可以通过 “wager of law” 的方式进行审理。比如在债务纠纷案中 ,被告可找来十几个局外人为自己作证。这些证人手持 《圣经》,宣誓说被告不欠原告债务 ,则被告可胜诉。而依据common law ,是不允许此种类似 “神判” 的方式判案的。推而广之 ,了解到有关知识后 ,才不至于将 j ury t rial i n equi ty 和j ury t rial i n law分别译成 “衡平法上的陪审” 和 “法律上的陪审”。在此时, j ury t rial i n law 应理解为 juryt rial in common law ,即与衡平法上的陪审相对而言的 “根据习惯法的规定而进行的陪审”。在法律英语中尚有大量类似的短语③,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决定其含义。助动词可谓是英语词类中相当重要的表达语意的工具 ,在法律英语中更是功能独特 ,用法特殊 ,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字叙述可意义迥异。以最为常见的 shal l 一词为例。该词大量使用于法院的判决中 ,或用于表达被规范对象 “应该” 或 “不应该” 作某事 ,常译为 “得;应当”。为何要使用 shall 而不用 must 来表达 “必须” 或“应该” 呢 ? 对此 ,Black’ s Law Dictionary 作了解释:因为 must 并未将 discretion(裁量 ,决定)之意涵盖在内。从法规制订的目的而言 ,应将立法者的裁量与决定用文字表达出来 ,法院的判决亦是如此。e.g.: The Option Period shal l be the peri2od of 10 days starting f rom the 30thday af ter theexecution of this Agreement.(在此句中 ,shall 表达了合同订立者的意图);e.g.: The seller shal l ensure that all theinformation will be correct and complete.(在此句中 ,shall 一词体现当事人的义务);e.g.: The Convention shal l not affect , orbe incompatible with , the application of any in2ternational convention or national law relating tothe regulation and cont rol of t ransport operations(此条规定系对公约效力的规约 ,体现了制定该公约的目的 ,可译为:本公约不得影响任何有关运输业务管理的国际公约或国内法的实施)。故只有了解了法律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强制性特征后 ,方能将 shall 的语气恰当地译出来。1.2 大量虚词在法律英语中的特殊用法也使法律英语的翻译困难重重如在“The value of US dollars under thecont ract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meanbuying and selling rates of US dollars agai nstdeut sche marks and f rench
f rancs published bythe Bank of China on the date of negotiation”.这句话中 ,斜体字 under the cont ract 和 agai nst分别表示 “根据合同” 和 “对” ,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意思大不一样;而 “at common law” 中的“at” 也可译为 “根据 „„”。又如 w here 一词,一般是用作连接副词引导地点状语 ,如: I don’ t know where I keep it;或用作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 ,如: The cit ywhere I work is well-known for it s fog.但在法律英语中 ,其使用范围广泛而用法特殊:(1)当用于句首时 ,该词具有抽象条件的含义 ,常译为“在 „„时”。如: Where statute operates in thelaw of tort s , it s function is usually to reform orto limit the common law.(在侵权法领域适用制定法时 ,后者的功能是修正或约束普遍法);(2)引导非限制性同位语从句。如: Through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 sale ,gif t or com pulsory acquisi t ion by law , e.g.w here goods or land are compulsorily acquiredby statute , or taken by dist ress in execution ofjudgment.在此句中 ,where 代前面的 “依法强制性取得”,故不妨译为:通过买卖、赠与或依法强制性取得 ,即通过征用或者在执行法院判决时扣押动产或土地从而依法取得所有权;(3)引导表语从句。如: The normal method of dischargeis w here both parties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此句表明了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的一般理论即通过履行合同而解除合同义务 ,故试译:合同通常因双方都履行各自义务而解除)。此外 ,在正式的法律文本如合同中大量使用了 whereof、wherein、whereby、herein、here2inaf ter、herewith、therefore、theref rom、thereon、whereas等古体词 ,使表达更为精练。在使用了这些词的句子中 ,where、there 或 here 可理解为which 或 that ,指代前面或后面的某物或情况。如果对这些虚词的用法不了解 ,势必影响理解和翻译。如: Herei naf ter referred to as the“Joint Venture company” 该句中 hereinaf ter 等于 in and af ter which;later in the same officialpaper or document ,故可译为:以下简称 “合资公司”。又如: According to other authorities ,however , special circumstances may make it in2equitable to allow the defense of ult ra vires , aswhere benefit s have been received or the cont racthas been performed by the party seeking the en2forcement thereof.在本句中 ,whereof 相当于ofwhich ,故可译为:但按照其他权威人士的见解 ,凡是在已经获得利益或积极实施有关合同的一方业已履行合同的特殊情况下 ,再允许其以越权行为作为其抗辩理由 ,则有失公平。再如:They should consider such problem as the modeof paying the purchase price and the tax conse2quences resulting theref rom.在此例中 , there2f rom的意思为 f rom which ,故可译为:他们应考虑支付方式及其有关的纳税问题。1.3 拉丁语和法语等外来词给法律英语翻译带来的影响在美国的法律教育中 ,法科学生在学习法律时必须在 1 至 2 年内修完拉丁语 ,考试合格后才有可能申请学位 ,足见对外来语的重视。作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两大法系中的一支 ,罗马法及后来的法国法律对整个世界法学的繁荣兴旺可谓功不可没 ,因此在法律英语中大量借鉴和使用了拉丁语和法语词汇。如 o2bi ter dict um 为法官判决时所作的非决定性的附带意见(该意见不具有约束力),而 rat io di2ci dendi 指判决理由(该判决部分对以后法院判案具有约束力)。又如 res意思为thing(物),在decree in rem(对物判决)中 rem 为 “物”,而在chose in possession中chose 为法语词 ,其意亦为“a thing”(物)。由此可见 ,了解并熟悉拉丁文等外来词定会对法律英语学习有所裨益 ,否则会给翻译带来不少困难。语言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 ,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 ,故造句多形合(hypotaxis),是 “以限定动词为核心 ,控制句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故句子复杂化只能通过前呼后拥 ,递相迭加来实现” [5 ]。因重复使用词语在英语中并不合语法规范 ,故在英语中使用代词或助动词来进行替代(lexical equivalent s)的频率高;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parataxis),是靠 “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 正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 ,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 ,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 ,从而有悖于表达。诚如前苏联翻译家尼• 查波罗斯基所云 , “人们责备不少翻译者不精通翻译所依据的外国语 ,这种责备是公正的。不过 ,翻译者之首要职责却是应很好地了解他们写作所用的本国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
理提供语。” 因此 ,应充分利用翻译的各种技巧 ,如 “增词法 ,重复法 ,省略法 ,正反表达法” [6 ]等 ,再结合法律规范或文本语言的特点 ,从而准确而精练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例如:1.They were ready to be disposed of bytheir parent s if alive , or otherwise by their near2est relations.该句系有关法律规定 ,翻译应该严谨 ,故应将其中省略的补充完整。试译:如其父母健在 ,当由父母领回;若父母已故 ,则由其近亲属代领。2.This Convention does not prevail over anyinternational agreement w hich has al ready beenor may be entered i nto and w hich contai ns pro2visions concerni ng the mat ters governed by thisConvent ion.此句亦为法律文件,为了严谨准确,对该句中的后置定语应作相应的处理,而不应拘泥于原文语序。试译:本公约不优于业已缔结或可能缔结并包含与属于本公约范围内事项有关的条款的任何国际协定。3.Whoever commit s arson , breaches adike , causes explosion , spreads poison or usesother dangerous means to sabotage any factory ,mine , oilfield , harbor , river , water source ,warehouse , house , forest , farm , thrashinggrounds , pasture , key pipeline , public buildingor any other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 therebyendangering public security but causing no seri2ous consequences ,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three yearsbut not more than ten years.该句系有关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应精练而明晰。该法律规定是针对任何人的 ,原文中有主语 ,但在翻译成中文时却一般不将主语译出来 ,以符合中文及法律规范的行文要求。试译: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藏、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重要管道、公共设施或其他公私财产 ,危害公共安全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4.In addition , the cont ract must satis fy thefollowing requirement s :(1)The goods in ques2tion are , at the time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2t ract , in the course of carriage , or will be carriedf rom the territory of one State to the territory ofanother;or(2)The act s constituting the offerand acceptance have been done in the territoriesof different States.该句中使用了并列和平行结构 ,这在法律英语中使用频率甚高 ,使要表达的意思衔接密切 ,故在译成汉语后 ,也应体现法律文本的相似特点。试译:此外 ,合同须符合下列条件:(1)在订立合同时 ,有关货物正在或即将从一州装运至另一州;或(2)在不同州管辖区内 ,要约和承诺行为业已完成。法律文化底蕴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诚如奈达先生所指出的 , “To be bilingual ,one has to be bicultural1” 王佐良先生也认为 ,“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 ,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 ,恰恰相反 ,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 ,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 ,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 ,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 ,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1.众所周知 ,在美国 ,对州法院的判决不服 ,可上诉到州最高法院。州最高法院一般都称为 the Supreme Court ,但纽约州例外 ,该州的最高法院叫 the Highest Court ,而 the S upremeCourt 在该州却被称为第一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审法院。知晓其法院系统等级的人都知道 ,因为该州在殖民初期地盘并不大 ,且人烟稀少 ,故设立一个法院已足以审理所有的案件 ,且该法院是当时最大的地方法院 ,故用 the Supreme Court 表示地方法院。后来案件增多 ,方另设一级法院 ,称为 theHighest Court ,即纽约上诉法院(Court of A p2peals of New York)。不了解该州法律史是很难明白个中缘由的 ,那翻译时又岂有不错之理 ?2.在契约的分类中 ,有一种叫 simple con2t ract。如果不了解契约的发展历史 ,则很难译出其内涵。这种契约并非内容简单 ,而是指未经类似宗教仪式的宣示程序而订立之契约 ,是与 “封印契约”(cont ract under seal)④相对的契约类型 ,故并非 “简单契约”,实为 “非正式契约”。3.法律英语教程[7 ]第 15 课(第 234 页)中将 right i n perf ormance 译成 “上演权”。众所周知 ,版权法中的 “表演权或上演权”(right toperform),是作者以表演的方式使用其作品的权利 ,或许可他人以表演的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属于著作权之中的财产权;而 “right in performance” 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 “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以及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的权利 ,即 “表演者权”,属于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二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 ,但毕竟有别 ,不可混淆。4.法律英语
教程(同上)第 12 课第 182 页的注释中,编者将 cont ributory negl igence 解释为 “共同过失”。该术语是否应作如此解释呢 ?熟悉民法的人可能都知道 ,所谓共同过失 ,在侵权法理论上 ,又称为共同过错或共同侵权行为 ,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 ,基于共同的敌意或过失而致他人损害”,[8 ]或 “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9 ]由此可见 ,共同过失的特点在于两个以上行为人所实施行为对象的一致性 ,即共同指向第三人。而在课文中的情形是:陪审团为了保护有过失的原告的利益转而采纳“比较过失原则”(rule of comparativenegligence),由此可见 ,原告与被告对损害的产生均有过失 ,则符合 “混合过错” ⑤的特征。因此 ,在课文中 , cont ributory negligence 应译为“混合过错” 或 “过失竟合”。5.法律英语教程(同上)第 166 页将 “pleabargaining”翻译为 “被告的抗辩交易”,是否应作如此翻译呢 ? 根据 Black’ s Law Dictionary(Fif th Edition)的解释 ,所谓 “plea bargaining ,乃a process whereby the accused and the prosecutorin a criminal case work out a mutually satis facto2ry disposition of the case subject to court ap2proval”,即在提起公诉前 ,检察官与被告方就被告人的定罪与量刑问题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易。之所以达成这种交易 ,一方面是检察官感到案情复杂或有太多的案件难于一一应付 ,而另一方面是被告方感到难逃其咎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达成协议:被告人认罪伏法 ,检察官则相应地减少指控罪名、降低指控犯罪的幅度或向法院提出对被告人减轻刑罚的建议。不过协议的有效性须经法院审查。故从实质上讲 ,该术语实际上是公诉方和被告人的一种私下交易 ,而非 “被告的抗辩交易”(在此姑且不论其使用 “被告” 这一术语的错误 ,因在刑事案件中应称为“被告人”)。现在 ,该术语在刑法学界通译为“辩诉交易”,不妨从之。6.法律英语教程(同上)第 163 页上有这样一句话: These dif f erences can be sum med up bynot i ng that on the one hand , there is no realcounterpart to our pret rial discovery mot ionpract ice , w hi le on the other hand , there is nogenui ne“t rial”i n our sense of a si ngle culmi2nat i ng event。课文后的译文为:归纳这些差别可以发现,一方面 <普通法系 >没有与我们相应的披露文证即动议程序,另一方面也没有我们 <大陆法系 >那种概念上的对一个案件进行真正一次集中 “审理”。从该句的译文看来,译者没有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故出现了偏差。但是如果对两大法系在程序法上的区别有所了解的话 ,也就可轻易地发现其译文之错。比较两大法系在诉讼程序上的区别 ,我们可以发现 ,英美法系常包括复杂的长时间的审前证据开示程序 ,在该开示程序之中常伴随审前动议 ,就程序或实体上的问题提出请求 ,而后进行为时较短的集中审理;而在民法法系中 ,没有采用任何形式的审前开示程序 ,在前期听审之时 ,证据未被“开示”(discovered),当事人请求提交证据的项目(items),法官就证据的 “相关性”(relevancy)和 “可采性”(admissibility)作出裁决 ,即可采纳的证据在此后的审理中一次性予以提交。[10 ]故原译文刚好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点弄颠倒了。因此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方能准确地译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结束
语基于上述种种因素 ,法律英语翻译比一般语言的翻译更为复杂。故在翻译时须顾及两种文化在历史沉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并勤于平时积累语言点滴 ,加强母语和有关法律文化功底的修炼。只有重视英汉两种文化的特点并对法学有关知识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 ,方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翻译 ,扫清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 “外行话” 障碍 ,使译文读者能如原文读者一样领会作者的文章(矛盾语),从而为法学的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肖云枢.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1(1)2 林红英.法律英语句法特征及其翻译.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6)3 [美] Frederick G.Kempt.Historical Int 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3 4 同注1 5 王勃然.从文化差异看汉英的语言差异.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 李荣甫(主编).法律英语教程.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8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52 9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85 10 杰弗里• C• 哈泽德, 米歇尔• 塔鲁伊.张茂译.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5~129
第二篇: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GOOGLE就够了吗?
法律翻译,顾名思义是翻译法律方面的内容。翻译从形式上可划分为口译和笔译,鉴于口译通常按传输方式划分,即同传、交传、陪同口译等,以口头表述为媒介,专业领域的界限就相对模糊。即便律师和客户的沟通,商事谈判中法律事项等会涉及口译,也通常不会过于专业。口译始终以交流通畅、简单明了为主,最重要是保证沟通的及时性。而笔译多是横向划分,按领域对号入座,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医学翻译、商务翻译,不一而足。而法律翻译和前述的众多队友一样,只是笔译中的一个分支,翻译任何以书面形式出现的法律内容,这就是法律翻译的全部任务。
但这一句话内涵却可以无限延伸,毕竟法律文书的种类多得列举不完,单单就契约而言,就有无数“衍生品”,contract, deed, instrument, agreement, arrangment, memo......好像都是一种玩意儿,可细看又不是。再给前面加个定语,采购、股转、信托、租赁......感觉心好累,已经举不了了。法律英语为什么这么难?
>>>> 1.综合性
法律英语的难点之一,在于其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它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还包括其它语种,如法语、拉丁语等。
尤其是拉丁语,在法律英语中处于权威性的地位。在西方法律文明中,法律格言往往是用拉丁语来表述的。这不仅是因为罗马法对整个世界法学的繁荣兴旺功不可没,而古罗马法学家尤其强调用简洁、精准的语言来陈述法律规则,更因为拉丁文在西方历史上长期被视为“有教养者的语言”,曾经是欧洲人表述法律规则和法律命题的“通用语言”。
随便举两个例子: >>>> 2.严谨性
暂不论英文,即便是中文的合同文书,我们都讲究定义的周延性、逻辑的严密性。随着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拓展,涉外律师的水平如果只限于“会用英文写作”,“能让人大致看懂”已经无法满足业务要求,而是要在法律英文写作质量上精益求精。毕竟律师写出来的英文合同,是否表意清楚、考虑周到、逻辑严密、切实可行,直接关系到数以亿万计的投资成败和风险分配,不得不慎重对待。>>>>
3.法学院教育与实践的脱节性
在很多法学院,法律英语课程并不那么受重视,只是作为“大学英语”的一个补充存在,学生只要能够大致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课后的专有名词词汇表背熟,就足以应付课程要求。但一旦开始实习,就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涉外文书不会写、英文协议不会改、电话会议特别慌…… 再扎实的专业能力,都因为语言关束缚手脚。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看看,法律翻译到底难在哪:
中伦笔试试题
监管人依甲方和乙方共同发出的指示函行事。监管人在收到该指示函原件后,即有权从监管款项中扣除所约定的监管费用,并在5个工作日内指示银行,由银行根据商业惯例将监管款项一次性划至指定账户。
翻译:
The custodian shall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issued jointly by Party A and Party B.After receipt of the original of the instructions, the custodian is entitled to deduct the agreed custody fee from the fund and instruct the bank within 5 business days that the full amount of the fund shall be transferred by the bank to the designated account according to commercial practices.这个案例中,“最佳答案”用的都是简单、常用的法律词汇,对于一个有基础的法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并不难。但是为什么你写不出来呢??? 那么我们就要谈到法律英语的特点了!
法律英语是指法律界通用的书面英语(包括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协定、判决、裁定等),尤其是指律师起草法律文件(合同、章程、协议、契约等)惯常使用的语言。法律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词语、词义、专业用语和表达方式有别于普通英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学界把这种文体归为“庄重的”(solemn)、“刻板的”(rigid)文体,是因为法律英语语句正规,有一定的程式,专用于严肃客观地表述所涉事项。也有人认为这种文体是“神秘的”(mystical),甚至是“矫揉造作的”(assiduously stilted),理由是法律英语文词艰涩难懂,语句冗长复杂。但不管怎样,法律文件必须用词准确,结构严谨,并采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格式,以充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严密性。从事法律翻译,首先应当了解法律英语的特点。法律文件的词汇
法律文件往往使用正式的(formal)词语、被赋予专门意义并已进入法律英语范畴的普通词语、英语古词语料来词语(主要来自拉丁语)、法律术语和行话、套话。1)使用正式的词语
体现法律英语文体特点的,首先是法律文件偏爱“正式的”词语——与普通语言不一样的词语。正式词语在各类法律文件中随处可见。
例如,在合同中,不用before而用prior,不用after而用subsequent,不用but而用providedthat,在这几个例子中,常用词都被正式的词取代。其他的正式用语还有:construe,deem,operate,same,object to, whereas, without,prejudice等等。
宣誓书(affividat)的正式用语有 being first duly sworn,depose and says;before me, a notary public。而判决书则用 Nowtherefore, It is ordered,adjudged, and decreed 做出判决。2)使用具有不同意义的常用词
英语不少普通词用在法律文件里,失去了一般人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而具有属于法律范畴的、与其原义大相径庭的意思。下面所列的一些(仅仅是一部分)常用词,用在法律文件中所表示的意义,往往只有律师才清楚:action(诉讼)、alienation(转让)、avoid(取消)、consideration(对价)、counterpart(有同等效力的副本)、execute(签署)、hand(签名)、instrument(法律文件)、negligence(过失)、party(一方)、prejudice(损害)、presents(本法律文件)。
said(上述,该)、save(除了)、serve(送达)。3)使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中常用担当代很少使用的词 古英语(Old English)是公元约1100年以前的英语,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则是公元约1100年至1500年间的英语。虽说古英语和中古英语都早已过时,但今天的法律英语中还保留着许多那个时期常用的词以及其词义,其中最主要是以here,there和where与介词合成的词:-hereafter,herein,hereof,hereto, heretofore, hereunder,herewith;-thereafter, thereat,thereby, therefore, therefrom,therein, thereof, thereon,thereto, theretofore, thereunder, therewith;-whereas,whereby,wherein,whereof
此外还有aforesaid,forthwith及作形容词用的said和such。
4)使用外来词语
传统上,英美两国法律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拉丁文。在现代标准法律词典里,仍然收录了直接来自拉丁文的词语。其中有些拉丁词已被吸收成为英语词,如: affidavit(宣誓书)、alias(化名;别名)、alibi(不 在犯罪现场)、quorum(法定人数)等。虽然大部分拉丁词语如今不再使用,但还有不少词语常常出现在法律文件中,成为法律英语的一个印记,如:ad hoc(专门的;专门地)、bona fide(真诚的,真诚地)、de facto(事实上的)、in re(关于)、inter alia(除了别的因素以外)、mutatismutandis(在细节上作适当修正后)、part passu(按相同比例)、per se(自身)、pro bono(为了公益)、pro rata(按比例)等。
5)使用法律术语和行话、套话
各行各业都有专门术语和行话,律师行业亦不例外。法律术语和行话对不熟悉法律业务的外行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对于律师开展业务和起草文件却是不可或缺的。律师使用的术语和行话不胜枚举,这里仅收录最为常见的一些用语:alibi(不在犯罪现场)、appeal(上诉)、bail(保释)、burden of proof(举证责任)、cause of action(案由)、contributorynegligence(与有过失)、damages(损失赔偿金)、defendant(被告)、due diligence(审慎调查)、felony(重罪)、lessee(承租人)、lessor(出租人)、letters Patent(专利证书)、negotiableinstrument(流 通票据)、novation(更替)、plaintiff(原告)、prejudice(损害)、reasonable doubt(合理的怀疑)、remedy(救济)、secondment(临时调任)、tort(侵权行为)。
为了使要表达的意思更为精确,或界定适用范围,律师在起草合同文件时每每使用现成的套话,如:and for no other purposes,shall notoperate as a waiver, shall not be deemed a cons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to,or other similar or dissimilar causes, without prejudiceto,nothing contained herein shall 等。
此外,由于英语的名词和代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又有性别之分,为了防止所涉及的条款出现片面性解释,在合同的“定义和解释”部分,通常都有这样“以一概全”的固定句子:Words in the singular Include the plural and vice versa; words used in the masculine gender include every gender.这种法律文件特有的套话在普通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因而也更能反映法律英语的文体特色。比蓝翻译
第三篇:法律英语翻译
Lesson 2法律制度
美国法律制度
美国的法律制度以复杂性为其特点,原因在于美国的联邦制度。在联邦制的体系中,各个州都留有实质上的自治权。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宪法,由其各自的立法机构制定的成文法以及由各个州的法院裁决而来的一整套判例法.其法律制度的复杂性主要由于以下事实:美国有两套独立的审判体系及司法体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美国联邦宪法赋予各州充分的自治权,以维持其疆域内正常的法律和秩序,并且赋予各州对不受联邦具体管辖的任何事物的管辖权。因此,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法庭、警察以及监狱。联邦的司法体系管辖那些触犯了联邦宪法、触犯联邦法律以及超过一个州的管辖权的案件,比如,联邦政府本身是一方当事人的纠纷,两个不同州之间的人或者政府的案件。
因此可以说,美国有51部法律,50个州各一部,联邦政府一部,而不是一部统一的法律。
这一双重性或多重性导致的复杂性就是法律选择问题频频出现在涉及多州的贸易或事务中——如果在不同州之间的系列事务产生了纠纷,或者在不同州的个人及政府间,当不同州对权利规定不一致时,到底应该适用哪一个州的法律,谁来确认法律的适用变成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统一制定法的趋势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但是法律冲突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学习美国法,学生必须要意识到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成文法,针对特定法律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法律规则,其结果是以下这一可能性,选择法院会影响到相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对法院的选择同样增加了美国诉讼的复杂程度,因为美国的法院体系也有双重性。美国有51个法院系统,每一个都独立于其他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独自的审判和上诉法庭,而不是统一的法院体系。
州法院是通常审理纠纷的地方,审判法庭包括有限管辖法院和一般管辖法院。
许多州都有有限管辖法院和一般管辖法院。这些下级法院被授权审判和决定那些涉及相对小额诉讼和特定主题的案件。有限管辖法院的名称和权限在各个州是不同的。
每个州都有法院,法院通常都设立在边界线上,审理各类案件,不受主题和争议数额的限制,这些法院被称作一般管辖法院。一般管辖法院的名字在不同的州都不同:在加利福尼亚州称为高等法院;在纽约称为最高法院;在许多州称为巡回法院;在其他地区称为地方法院、州法院、普通法院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名称。无论法院叫什么名字,一般管辖法院都是审理那些不属于其他渠道的所有的案子。
对美国宪法的介绍
美国宪法阐明了对这个国家的政府和法律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原则。1787年被起草时,美国宪法是一部规定初建国怎样组建其政府的文献。该宪法规定美国必须有一位总统和一位副总统,还规定人民应当选出其他人作为自己的代表,这些当选代表组成国会。美国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当今,美国宪法仍然是所有政府部门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它通常被称为“国家的最高法律”。这就意味着任何州、任何政府部门、任何人、任何当选代表------包括总统和国会----都不能制定违反宪法的法律或实施违反宪法的行为。所以,宪法依然保护着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主要方面涉及到联邦宪法的解释和实施。由于宪法是美国赖以建立的基础,它调整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包括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联邦政府三部门(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公民的权利。美国最高法院在解释宪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习美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要侧重于对最高法院裁判的研习。
基本原则和权力分工
美国宪法的基础是几条重要的原则或主要思想。首要原则就是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这一思想被称为“人民主权论”,《独立宣言》中对其也有规定。
第二个原则是联邦制度。宪法对权力进行了划分,一部分划分给中央或者说国民政府,另一部分则划归各州政府。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的权限---------即被授予的权力。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禁止实施的事项。特定的一些权力,如征税,被界定为由州政府
宪法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列举州政府的权力。第一款禁止州政府行驶诸如印制货币、对他国宣战、与他国缔结条约等权力。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了凡不属于联邦政府的权限和没有禁止州政府行驶的权限全部都由州政府享有。
另一主要思想或者说原则则是三权分立。前三条规定了将联邦政府的权力划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宪法的起草者的初衷在于防止政府的任何一个分支过于强大。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起草者们还在宪法中补充了分权制衡原则。每个政府部门都有其他部门对它的限制。例如,国会——立法机关——有权制定所有的法律,但其制定的法律不能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司法机关----则有权宣布一部法律违宪。
刑法的作用
——惩罚的相关理论
刑法的主要目的,自然包括促使人们做社会认为规范的行为,抑制人们做社会不提倡的行为。由于制定刑法之目的是为了惩罚不法行为,而非鼓励合法行为,其重点在于阻止不法行为的发生,而并非鼓励符合规范的行为。
在确定哪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的问题上,刑法实际上旨在确定一个最低的行为标准,而非造就一个理想的行为(譬如说有高度道德原则的、大公无私的、有英雄般行为的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冲入熊熊大火之中,为了拯救困在房间里的陌生人,这种行为是高尚的,但法律并不会(也不应该)惩罚未达到如此英勇标准的行为。已订婚的恋人能在婚前不发生性行为是件很道德的事,但并没有任何规定说法律应该惩罚未能坚守如此高尚道德标准的行为。
刑法对于社会利益提供的免受侵害的各种保护构成了刑法和刑法典对于犯罪的分类:使人们免受身体伤害的保护、使财产免受损失、毁坏或者损害的保护、使名誉权免受损害的保护、使人们免受性侵犯的保护、使政府免受危害或颠覆的保护、对于司法公正的保护、对于公共卫生的保护、对于社会公共秩序的保护以及对于其他利益的保护。当然,刑法并不是社会用来阻止那些侵害或者威胁侵害社会重要利益的行为的唯一手段。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对于社会所认定的好的与坏的行为的认知,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宗教,对于善行与恶行的区分的重视,是另一种方式。人们对于获取并维持来自于家庭、朋友、同事的喜爱和尊敬的渴望,毫无疑问地在抑制多数人从事社会不认可的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法责令被告对其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造成的有害后果进行赔偿,或者在适当的情形下发布禁令禁止某种不法行为或命令为某种合法行为,这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刑法是如何通过刑事处罚对违法犯罪者的威慑作用来影响人们为与不为的呢?或者,换种说法,关于刑事处罚存在哪些理论呢?
关于刑事处罚方面存在很多理论,并且每种理论都有着或者曾经有着满怀热情的拥护者。其中一些理论针对特定的违法者,而另一些则更关注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公众。这些理论主要有:1.教训性预防理论;2.限制自由理论;3.矫治理论;4.威慑性预防理论;5.教育理论;
6.报复理论。
第四篇: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省略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省略,是指原文里有些词或其他成分无须译出来,这或是因为被省略的词语其意义在译文中已有体现,又或是因为硬译出来反而使译文显得累赘、生涩,违背汉语的表达习惯。英语句子里的各种词类和成分,翻译时可以省略的,除了前面与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有关的代词省略外,还有其他从语法和修辞角度上看应该省略的词和词组,如:
(1)Consultant will deliver to Client all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and all copies thereof when Client requests the same or immediately upon termination of This Agreement, whichever occurs earlier, except for one copy thereof that Consultant may retain for its records.客户要求时,或本协议终止时(以两种情况中先发生的为准),顾问将向客户提交所有机密信息及所有副本,但顾问可以存档的一份副本除外。
在法律英语中,为使表达更加精确,thereof和hereof一类的词用得很多,但从具体汉语句子的上下文看,有不少是可以而且应该省略的,上面这个句子里的两处thereof就是常见的例子。
(2)The Purchaser further undertakes and agrees to procure and ensure that 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of the Purchaser and any agent, employee or independent contractor of the Purchaser abide by this Clause
买方进一步承诺和同意确保买方的独立审计师和任何代理人、雇员或独立承包人遵守本条规定。
Procure(保证)和ensure(确保)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种类舍弃了“保证”,只译出意思更强的“确保”。原文中最后一个Purchaser按汉语表达方式可以省略,故而仅译出一个“买方”。
(3)The formation of this Contract, its validity, interpretation, execution and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connection herewith shall be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 but in the event that there is no published and publicly available law in the PRC governing a particular matter relating to this Contract, reference shall be made to general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practices.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合同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法律管辖。中国颁布的法律对本合同相关的某一事项未作规定的,参照国际商业惯例。
法律一经颁布,当然就是公布于众,不需要再在译文中添加“可为公众获得的”(publicly available)的赘语。
2、重复
重复是相对于原文中的省略而言的,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增词,只不过是增加同一词而已。翻译中之所以需要重复,是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句法和修辞各有不同而引起的。换言之,英语句子里有些省略的词或词组,按汉语的表达方式却必须予以再现的,就应当在译文中加以重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After Completion, the Vendor shall not in any way hold itself out or permit itself to be held out as being interested in, or in any wa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any.交易完成后,卖方不得自称,也不得允许他人宣称卖方在公司中拥有权益或与公司有任何关联。
(2)If the Vendor shall fail or refuse to transfer any Shares pursuan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lause X to the Purchaser, the Company Secretary or any other person appointed by the Board shall be deemed to have been irrevocably authorized by the Vendor, with full power to execute, complete and deliver, in the name and on behalf of the Vendor, transfers of the Shares to the Purchaser,against payment of the purchase price therefor to the Company.如果卖方未根据本条规定向或拒绝向买方转让任何股份,公司秘书或董事会委派的任何其他人应被视为经卖方不可撤销的授权,有全权在买方向公司支付购买价款后,以卖方的名义并代表卖方签署、完成并向购买人交付股份转让证。
(3)Party A has full legal right, power and authority to execute and deliver this Contract and all of the agreements and documents referred to in this Contract to which Party A is a party and to observe and perform its obligations hereunder and thereunder.甲方在法律上有充分的权利、权力和权限签署和交付本合同及本合同中的该方为一方的所有协议和文件,遵守并履行本合同及该等协议和文件规定的义务。
Hereunder和thereunder中的here和there,必须还原成“本合同”和“该等协议和文件”,即把这几个词重复译出。
第五篇:法律英语翻译
Herein、Therein以及Wherein
在法律英语中,这类由here,there以及where加上其它介词构成的类似单词很多,除上述三个之外,还包括:hereinafter,hereafter,hereby,hereof,hereto,heretofore,hereunder,hereunto;thereafter,thereby,therefor,therefrom,therein,thereinafter,thereinbefore,thereinunder,thereof,thereto,theretofore,therewith以及whereby,wherein,whereof,whereon等,乍看上去非常复杂。实际上,只要弄清楚它们的结构,翻译或理解这些词汇便十分简单了。一般说来,读者可将here,there和where都视为是单词“which”,然后将其后面所跟的介词放到其前面,这样一来,herein便可被视为 in which;hereof则为 of which;而therefrom则为from which;而whereby也成为by which等。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here,there 和where的指代有所不同。首先,here指代的“本”文件、文书、合同、协议等,即是指法律文件载体本身。如herein 出现在一个合同(contract)中,我们前面所说的in which中的which 则指代的是contract,而herein 也就成为in this contract,而该合同中的the parties hereof也就成为the parties of this contract。同样,如herein 出现在《公司法》(Companies Act)中,我们便可把该herein视为“in this Companies Act”理解
1.。而当herewith出现在信函中时,如:please find the check enclosed herewith,其等同于in this letter,该句子则可译为“请查收随函所附的支票”。相比之下,there和where则均可视为是指文件、文书、合同等代前面所出现的单词、词组、事物等,如在if a member fails to pay any call or installment of a call on the day appointed for the payment thereof里,当我们把thereof 2.视为of which时,此时的which所指代的则是其前面所出现的call(催缴股款)或installment of a call(催缴的分期支付股款),该句子意思则是“如果股东没有按规定缴款的日期缴纳任何所催缴的股款或催缴的分期支付股款”。同样,a deed whereby 中的whereby当被视为是“by which”时,此时的which也是指代其前面的deed。there和where之间的区别在于there常指代其紧跟的前面的单词或词组等,而where加介词所构成的单词更常指代前面所说的整个句子、事物等,起到一种类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作用。注: 1.“herein: In this thing(such as a document,section,or matter).” Cf.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7th edition,at P.731,West Group(1999)
2.“thereof: Of that,it,or them.” Id.at P.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