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校长角度的华侨大学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校长角度的华侨大学发展战略分析
-----09物流1班
摘要:经过51年岁月的沉淀,华侨大学(以下简称华大)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教育理念下,一路成长、壮大,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为侨服务”宗旨,坚定“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为建水具有华大特色的现代大学而努力。
关键词:坚持方向,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协同创新,建好队伍,推动发展。
正文:
本文以校长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从多个层次分析了华大的现状、制定了短期发展目标以及对应的发展战略,其中,主要通过回答以下五个问题来展开分析:
一、华大当前处在怎样的环境?
分析华大所处环境,从大方面来看,即我国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生态环境-----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我们的教育必须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
二、华大现在怎么样?
华大是中国著名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高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从2008年起,华侨大学本科所有专业招生全部进入本一批,成为泉州地面上惟一的一所本一批招生高校。
三、华大当前既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学校“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与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努力工作把规划落到实处,完成好这些工作任务,科学地实现奋斗目标。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
四、华大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首先,从领导阶层来说,华大现在分为泉州和厦门两个校区,厦门校区的新建将为华大长远发展创造巨大有利条件,但同时,这也将成为目前短期内管理的一个问题。
其次,从人才培养规格、途径上来说,目前,华大的人才重点培养不是特别突出,虽然类似“挑战杯”等活动竞赛可以提供一定的人才培养机会,但像“人才学校”这样的重点培育计划并不突出,难以起到重点激励作用。
然后,从教学过程上来看,与高中不同,大学的教学过程不再单纯追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前那种一本一拍的陈固教育理念已不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需要,而部分老师的授课形式仍过于单一化,传统化,以至同学们失去兴趣,不仅未能掌握基础知识,更不能从课程中学到该有的思考方式。
最后,从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上来看,因为泉州校区是老校区,一些教学设备,设施难免趋于陈旧,没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间接导致类似图书馆“占座门”的问题,期末自习室安排与考试经常冲突。
对应以上四个问题,用PEST分析法,总结如下:
S(优势):华大直属国务院侨办、长期资本结构稳定合理、很多海内外华人华侨校友等人在资金上面对华大的建设发展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此外,华大是泉州地面上惟一的一所本一批招生高校。再有就是华大与暨南大学可以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W(劣势):华大08年才升为本
一、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知名度,在国内同其他985、211重点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劣势,厦门、泉州两校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活动开展带来不便。
O(机会):在国家大力加强海西建设的大机遇下,华大加强教育建设以服务海西建设将为一大机会。厦门校区的新建,为华大未来长期发展提供着巨大的跳跃发展机会。
T(威胁):暨南大学与华大有着共同的办学宗旨和办学任务,在招生方面,会给华大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五、根据以上SWOT分析,应采取怎样的战略?
鉴于以上,可以初步认定目前华大的发展为SO组合(即优势和机会的组合),不难看出,上述劣势和威胁如厦门校区新建、与暨南大学办学宗旨任务类似,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通过协调,转换为机遇与优势从而为华大发展服务。进入发展的新五十年,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进一步坚持方向,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协同创新,建好队伍,推动发展。
1、坚持方向,就是要继续坚持“为侨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坚持服务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侨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动摇。
2、强化特色,就是要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与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区位特点和现有的资源条件,在一定的办学层次、一定的学科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而实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实力的增强。
3、提升质量,就是要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我们必须把提升质量、坚持科学的质量观,始终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去,以质量带动发展,促进发展。
4、协同创新,就是要逐步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内协外联,建立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实施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以创新推动发展,引领发展。
5、建好队伍,就是要进一步树立人才是关键、人才优先的观念,建立创新人才发展的新机制,争取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重,以德为先,唯才是举,以用为本,优化人才环境,实现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的不断发展。作为一校之长,作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乃至全校师生员工,我们都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认真思考,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上新台阶,开拓学校发展新局面,共同为华大成为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努力。
第二篇:华侨大学的发展战略swot分析
华侨大学的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教育主管的角度,阐述华侨大学的发展战略。
华侨大学的发展背景:华侨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高校,是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及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学校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厦门市,依山面海,还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100佳”和福建省“优雅校园”称号及“文明校园”称号。此外,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一所国际化色彩浓郁的综合性大学。
华侨大学的发展现状:学校是全国最早设立董事会制度的大学,董事会成立近30年来,广泛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献计献策,捐款捐物,在扩大学校海外影响、开拓海外生源、奖励或资助优秀学生、资助教师海外学术交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以及教学生活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华侨大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华侨大学办学做出重要指示。图书馆藏书22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80余万册,各类研究机构7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目前在校各类学生近3万人,其中境外留学生4000余人,可为海西建设贡献大批优秀人才。
以下将对华侨大学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
内部优势:学校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对华侨的吸引力加大;学校处于泉州这个多华侨的地方,使很多华侨有归属感,他们会通过捐资来帮助学校的发展;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外部企业的资源支持;学校的CUBA能力强,对宣传学校的优秀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学校实行导师制,辅导员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内部劣势:学校有三校区,占用的资金量大;学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相比较而言,师资力量以及政府对学校的关注度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源也不是较好的,这些对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会有影响。
外部机会:目前正在进行海西建设,可以带动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此外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教育的发展;侨办、市政府对学校的扶持,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泉州企业众多,可获得更多捐资助学的机会;华大建校五十年余,会获得一大批的校友的支持,比如修建教学楼等。
外部威胁:福建省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更好的学校,所以华侨大学对于在获得政府资金方面没有优势;泉州交通水平相对差一点,对师生出行不是很便利;福建重商的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
SO组合:学校正处于海西,通过海西建设这个契机,既可以为海西建设提供许多人才,又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可获得更多捐资助学的机会。
WO组合:利用目前正在进行海西建设这个机会,克服学校因为实力使就业率下降的劣势;利用泉州企业众多以及学校的大批校友克服学校三校区占用资金量大的劣势;利用学校直属于侨办,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ST组合:尽可能发挥学校董事会的作用来回避在获得政府资金方面没有优势的威胁;利用学校的CUBA能力强的优势来尽可能回避福建负面文化对学校产生的威胁。
WT:学校应当尽量克服资金紧缺的劣势,回避福建重商文化等对学校的威胁。
第三篇:华侨大学历任校长
华侨大学历任校长
华侨大学的简介、地址与历史沿革
华侨大学(外文名: Huaqiao University)简称: 华大,中国著名华侨高等学府,创办于1960年,1983年,经中央决定华侨大学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7年,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华侨大学。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厦门市。华侨大学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10余万人,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4万余人。学校现有28个学院,拥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形成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华侨大学学院设置及主要专业
华侨大学设置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 · 法学院 · 文学院· 华文学院· 泛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 美术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 化工学院· 生物医学学院 · 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高尔夫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 厦门工程技术学院· 厦门工学院 · 华侨华人研究院·数量经济研究院· 分子药物研究院。主要专业有;数量经济学、建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生物化工、结构工程、物理电子学、企业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海外华文教育..........。
华侨大学历任校长及学校代码 ;10385
叶飞:(1983年10月——1988年8月,任华侨大学校长);陈觉万:(1988年8月——1993年8月,任华侨大学校长);庄善裕:(1993年8月——1999年12月,任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1999年12月——2008年12月,任华侨大学校长);丘进:(2008年12月—— 2011年9月,任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2011年9月——现在,任华侨大学校长)。本文章由整理发布。
第四篇: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作者简介:黄维(1990.5-),女,重庆人,长春理工大学经管院2013级企业管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
摘要:企业成长路径会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企业经历行业生命周期,从创业期到衰退期的过程。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外部环境、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本文以华为为实例,对企业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企业;发展阶段;组织结构
Abstract:Firm growth path is as an organization, business has been expanding mode transformation,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ing constantly, lead to enterprise through industry life cycle, from start-ups to the process of recession.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enterprises, enterprise strategy, enterprise cultur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will be changed.Taking huawei as an example, detailed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tag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Keywords:Company;Stage of development;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华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创业阶段,时间是从1988年成立到1998年《华为基本法》出版,交换机代理业务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是,任正非却仍确认华为为:“做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第二阶段主要还是在创业阶段,但是相比第一阶段来说,创业阶段更加的成熟,发展更加的迅速,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到2008年,第二阶段经历了二十年之久,这一阶段时间之久,成果也是很显然的,华为在这一阶段成为为客户提供电信解决方案,并且对,这时的华为谋求长期的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发展,第二阶段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不是像第一阶段那样的重视了,华为希望可持续发展下去,走向更远的地方。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估计也将会持续10年之久,“打造整体软实力” 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慢慢地以均衡的姿态、以平静的心态向平和和理性进行发展。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战略、企业文化、领导人逻辑五方面,以华为为实例,对其三个阶段进行对比,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华为公司发展阶段的不同之处和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变化
企业的外部环境可以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几个层面展开,本文主要从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宏观环境a(简称PEST)因素可以概括为四类,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l factors)、经济因素(Economical factors)、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factors)、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这四个因素的英文字母组合起来是PEST,所以宏观环境分析也被称为PEST分析。第一阶段主要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技术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在经济因素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通信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当时电信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很小,市场很不成熟,因此通信质量难以保证,和顾客的需求相差甚远,并且手机性价比很低,性能不好但是价格很高。消费者的数量也很少,一般用手机的都是政府机关祸水商业人士,一般老百姓基本上用不起。
从政治因素来看,中国数字程控交换机产业取得了发展和突破,这有利于国家发展通信产业,给通信产业带来了大大的信心。国家始终提倡爱国主义,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有利于国产手机的发展。
从技术因素来看,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在技术周期上相差不大,两个市场的重合,这为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带来了增速。领导者注重技术的研发,行业领导地位被一些跨国高速所占据,比如有爱立信、诺基亚、思科、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
第二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华为也开始进行转型,加入了国际的队伍,从事出口业务,实行国际战略,因此,华为公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和第一阶段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刚刚进入国际市场,会给华为带来很大的挑战,比如,对国际市场的不熟悉,使得企业亏损;过高的关税,使得企业利润下降;国际市场的一些竞争对手的产品也会使华为产品销售受阻。
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预计也会持续10年,该阶段的任务是“打造整体软实力”,慢慢地以均衡的姿态、以平静的心态向平和和理性靠近。作为一个大型国营企业,在产业上和全球化的发展,华为应该怎样的持续的发展呢。就从政治因素来看,首先,国家大力支持电子产业的发展,并且对其很重视,国家在税收上对私营企业也是有优惠的。其次,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视和关怀华为的发展。推崇华为走向世界,走出国门。
2.企业战略
在第一阶段里,从技术上来说,华为实行的策略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技术紧跟策略。华为于1996年,引进的产品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PD)和集成供应链 管理(ISC)。这些产品促进着企业高速实现模仿式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产品一旦研发生产了,华为公司就紧跟其后,进行模仿,进行研发生产。在面对市场竞争对手上,华为实行的是破坏型战略。打破这种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在进入电信行业之前,华为采取的战略是聚焦战略,全身心的投入到C&C08程控交换机的开发上,如果产品开发一旦成功,就会与国内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这样,企业在电信行业就能稳步快速的发展。华为在和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华为采用的竞争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华为采取这种战略,这与董事长任正非是军人出身有很大的关系,领导者的生活习惯,处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他做的决定。也正因为这一风格,成就了不一样的华为。
在第二阶段里,企业发展从电信设备商阶段到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阶段发展进行转变,企业战略也随之转型了,从以竞争为基准的战略生存观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发展观。华为很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所以华为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发展。华为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根据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生产因地制宜的产品。逐步建立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建立解决方案的办法,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提升宽带竞争力和降低总成本,实现商业总体的成功。
企业在第三阶段里确认了企业的未来战略规划,主要有在电信行业立足,在相关行业实现横向多元化的发展(物联网的要求是超越人口,发展人物通讯;云计算的要求是超越管道,延伸网络价值;三网融合的要求是超越行业,发展融合产业);横向多元化可以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手段来实现,兼并或是收购后,企业之间的整合是相当的重要的,余姚调整好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并且收购可以使得企业竞争力得以加强,在融资市场上可以得到更多的融资,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利用盈余资金,这在税收上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
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组织结构也随之完善和改进,适应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
3.企业文化
一阶段里,一整套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就成功的被华为建立起来了,这就使得华为在竞争市场上快速的发展和前进。“狼性文化”是总裁任正非早年提出来的,一直赞同和提倡敏锐、好斗、奋不顾身、团队精神。在企业里边,任正非一直提倡用军事化的“铁腕”,来整治企业的发展,这包括超强的劳动强度、严格的管理制度、残酷的内部优胜劣汰等。华为的狼性文化体现了很多重要的企业特征,比如“灵敏的嗅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好胜精神、团队整体的协作精神”,有利于华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其严谨的有序性和高效率。华为要求人员保持对市场发展和客户需要的高度敏感性,重点关注市场和客户,市场一旦发生变化企业就应该跟上脚步,适应市场的变化,有时还应提前预知市场的变化,提前做出去决策,这里说的人员包括团队中的所以员工。
二阶段里,华为公司等级此次明显,上下级传递受阻,沟通很少,所以企业就只能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召开会议来解决出现的问题或是将要出现的问题。公司领导层深刻体会到,管理变革的阻碍正是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而导致的。在2000年, 著名的“灰色理论”在这时被公司领导层提出了,也就是在适度灵活和坚持原则中处理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在2002年初封闭培训了高级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是总监级以上的领导者,封闭培训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被邀请来讲授东方文化、哲学思想、新教伦理以及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通过学者的讲授,希望提高公司领导层的视野,让他们的视野得以开阔,思想模式得以从新培养,是的领导者更加适应公司的发展,成为独特的企业领导风范。公司领导层比较重视东方智慧,这突然重要,但是如果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就必须以“道术合一”,“东西结合”;华为应该超越自己,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上来,这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企业文化与制度的结合过程,是需要人的参与的。华为运用很多好的手段, 来提高员工职业化水平的发展,如任职资格制度、5级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等。最终,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就可以得到建立成功,既是华为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的一个方向的以建立。
三阶段里,华为的企业文化形成重视客户、积极乐观、自我批判、团队协作、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
4.领导人逻辑
华为早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与创始人任正非息息相关。市场竞争战略里的聚焦战略,任正非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农村包围城市”存在关联。任正非曾经是一名军人,他的军人经历使得华为成为了狼性文化和军事化管理文化。
在第二阶段,任正非到美国考察。到了贝尔实验室和IBM,认识到 “土八路”和“正规军”的差距,即管理上的差距。华为请来IBM的管理咨询师,运用了IBM的管理模式。文化上的改良,任正非个人对哲学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实践,从而写了《华为基本法》,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还有,任正非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的转变也是存在着关联性。
在第三阶段,任正非本人早年的经历注重重视客户、积极乐观、自我批判、团队协作、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任正非出身贫寒,求学艰苦,曾是军人。所以懂得艰苦奋斗和开放进取的重要。这些价值观正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非常有利,任正非对哲学以及毛泽东思想都很有研究。知道如何发动人,团结人。懂得自我批判,逐步的自我改善,推动着华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也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并且这一变化是有必要的,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上立足,取得竞争优势。保守的企业是不能在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下取得成功的。华为的成功,就是因为它跟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变得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丹,刘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2]任正非.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深圳:经济出版社,2011(3).[3]张奇.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J].建设科技, 2005,(Z1).
第五篇:招商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
2013——2014第2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正在面临这一场变革。金融监管的中心在向鼓励创新转移,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市场对银行服务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需求在不断走向多元中化。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市场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字:银行,机遇,挑战
一、招商银行简介
招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总部设在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并以18.03%的持股比例任最大股东。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3月,招商银行成功发行15亿普通股,并于2002年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
自从成立以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2009年以来,招商银行先后被波士顿咨询公司列为净资产收益率全球银行之首;荣膺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品牌100强”第81位、品牌价值增幅全球第一名,《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第24位,以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前十名”的第1位;荣获《欧洲货币》、《亚洲银行家》等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托管新星”等。2009年6月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达19727.68亿元人民币。[2] 截止2012年,招行在中国大陆的110余个城市设有99 家分行及853家支行,2家分行级专营机构(信用卡中心和小企业信贷中心),1家代表处,2,174家自助银行,1家全资子公司——招银租赁;在香港拥有永隆银行和招银国际等子公司,及一家分行(香港分行);在美国设有纽约分行和代表处;在伦敦和台北设有代表处。2012年,集团实现净利润45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1%。
作为新兴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努力开拓,锐意创新,管理规范,取得了骄人业绩,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2年1月6日,“第二届中国高端私人理财金鼎奖”,招商银行荣膺最佳私人银行奖项。[5] 2012年7月10日,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2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排行榜第498名。这是招行首次入选该榜单。[5] 2011年1月12日,获上海黄金交易所颁发的“2010优秀会员奖”和“2010业务进步奖”,这是招行首次获颁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奖项。[6] 2011年10月1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感谢招商银行2011年捐赠现金13万元,授予招商银行“2011公益爱心奖”荣誉称号。[6] 2010年1月,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八届年会暨服务贸易洽谈会”在京举行,招行荣获“最佳国际业务表现奖”。[7] 2010年6月,获评深圳市“福田区2009纳税百强企业”。[7] 2009年3月,被道农研究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评为“中国绿色公司2008星级标杆企业”。[8] 2009年12月,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09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评选活动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8] 2008年4月1日,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招商银行“最具爱心企业”荣誉称号。
招商银行27年的快速发展,得到国内外同业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曾被誉为“招银模式”。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同业竞争的加剧,招行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再加上外资银行的加速涌入。招商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差距在哪里,未来该怎样应对,在战略实施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二、对招商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招商银行的主要优势(S): 招商银行拥有较完善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达及处理,业务流程也更加快捷。招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型管理团队,招行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管理团队的精心打造。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带来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业务拓展能力、科技水平。
在产品营销上,招行注重品牌开发,通过内部营销、媒体营销、文化营销、主题营销、公益营销、节日营销、互动营销、联动营销等手段增强了“金葵花”这一品牌形象传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招行还注意目标市场的细分,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来丰富自身的品种体系,进而满足更广大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从YOUNG卡、普卡,到hello kitty粉丝信用卡等各项创新产品,覆盖了完整的生命周期和众多的细分市场。
招商银行的主要劣势(W):
招行自身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足的劣势。资本充足率低会使市场占有率无法提高,进而导致抵御外来风险和竞争能力的降低,长此下去会影响到银行的长远发展。
在金融营销上,招行也存在着市场细分效率低,市场定位不明确,当前,招行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总希望能兼顾各个地区的客户群体,把高、中、低端客户全部揽入,忽视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不同,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不同。
同时招行还存在着过度重视金融产品的促销,忽视金融知识的普及的问题,由于中国人历来的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与现代先进的投资消费理念有很大区别,很多人不接受这种理念,究其原因,是很多人不了解必要的金融知识。招行在这方面忽视了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入分析,忽视了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来挖掘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招商银行的发展机会(O):
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银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良资产大幅度下降,资本充裕率提高,盈利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银行产品种类仍然较少,因此具有广阔的利润深化发展空间。以信用卡市场为例,中国平均每百人只有两张信用卡,而美国一个人就有2.2张。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自金融危机后,我国加快金融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步伐,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将具有更好的银行业发展环境,为银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同时,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可以弥补招商银行网点少的先天不足。
招商银行发展的威胁(T):
招行面临的营销威胁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开放给招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招商银行是我国最早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但是比起国外银行先进的经验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国外银行凭借其自身先进的营销理念和不断创新产品的能力,成为招商银行进一步发展业务、开拓市场的主要威胁。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丰富,各行都争相在原有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丰富其功能。无形之中,这些国内其他发展较快的商业银行也会为招商银行的营销发展带来威胁。
三、招商银行发展战略
差异化战略——坚持科技导向,积极发展信用卡业务,大力发展高端用户 多元化战略——做大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积极发展金融品种 横向一体化战略——加大行业间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具体发展战略建议如下:
1.将零售银行业务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逐步推进零售银行业务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改革 中国银行业未来将面临三大挑战:资本监管趋紧、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而这三大趋势主要影响银行批发业务,对零售银行来说则充满机遇。从2009年开始,招行零售业务对全行利润贡献度,以每年10%的增速跃升,这在仍以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银行业,无疑极为难得。但受制于零售业务的高成本,这样的增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2.推行“招行”品牌和服务战略 随着各家银行的服务竞争日趋激烈,要持续打造招行的服务金字招牌,仅凭一招一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体系化的服务平台,包括渠道、产品、队伍、组织、管理、品牌等,并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最终形成服务品牌。除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一卡通”“金葵花理财”“一网通”“招商银行信用卡”等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体系。还要着重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建立,做好外在形象工程和内部工作,构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较真服务细节,让客户宾至如归,培养忠实客户。
3.经营管理国际化 未来国内银行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管理的竞争,管理素质将成为决胜因素。当前,国内银行纷纷利用与外资银行深度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进管理变革。为应对同业挑战,突破发展瓶颈,招行必须切实增强提升管理的紧迫感、危机感,从进一步转变管理的思想观念、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稳步推进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抓紧抓好管理工作,为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要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因人而变地把握管理的重心、思路和风格。在探索中国式管理模式下,还要借助中国入世和上市的难得契机,在海外建立窗口和分支机构,逐步形成既符合招行实际又顺应国际银行业潮流的矩阵式组织管理体制。
4.推行“多元化”战略,做大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 中间业务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低成本的稳定收入来源,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西方国际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一般为40%至60%,一些银行甚至达70%以上。大行依靠规模和网点优势,因此银行卡、结算、投行成为主要增长点。而中小型银行由于网点天然不足,只能依据各自特色将中间业务发展的重心转向新兴业务,但大多数集中在理财和咨询项目。招行属于行业内的标兵,尤其是在零售银行业务,但是从其业务占比来看,新兴类业务收入占比偏低,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方面调整相对滞后。加强产品整合与创新,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为重点,大力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5.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电子化银行战略 要实现管理规范化、持续保持创新能力,强大的银行信息系统支持是一个必要条件,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管理高度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系技术平台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统,逐步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集成系统,逐步开发社会商务平台。同时,“凡是电子化能够解决的业务,绝不用人工和远程银行解决;凡是能用远程银行解决的,绝不用人工和柜台解决。这样才能实现零售业务成本最小和效益最大化。”打造电子化银行,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的IT力量,加强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努力巩固技术领先优势,使招商银行电子化和电子信息系统建设达到同业领先水平。另外,还可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从行业发展、地区结构和客户规模等方面制定区别对待的信贷结构调整策略,积极吸纳高级人才,打造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员工队伍。努力开发新市场,大力拓展业务经营区域,例如中西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