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

时间:2019-05-15 03: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

第一篇: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

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

童中安 黄怀琳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委)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石柱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试图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仅工业园区和移民生态工业园区就有三个。这些大胆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然没有走一条真正适合石柱发展的路子,离民富县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石柱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都不具备明显优势。而文化资源相对富集,实施文化强县的战略,应该是石柱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化强县 文化资源 战略 旅游环线

引言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54万人。这里孕育了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也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莼菜之乡”。

石柱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超过50%,被誉为绿色宝库和森林氧吧。云梯街、油草河、黄水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风景区山清水秀,美丽如画,黄水夏季平均气温为20°,公园内云山雾海颇为壮观,置身其间,宛如腾云驾雾!这里独具特色的土家吊脚楼、迎宾咂酒、土家情歌对唱、摆手舞等民俗风情表演让人留连忘返。石柱站在风云如梦的历史蓝图上,为我们展示着它的生态魅力和自然情怀。

石柱毗邻湖北省,具有南北承启,东西传递的区位优势,被纳入国家成渝经济区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和重庆市江南万亿工业走廊三大区位经济优势。近年来,石柱已经建成了沪渝高速公路、涪丰石高速公路、渝利铁路,在建沿江高速公路、西沱深水良港和梁黔高速公

/ 19

路。特别是沪蓉高速铁路的全线通车,从石柱县城出发,80分钟可到重庆主城,7小时可达北京、上海、广州,使石柱迎来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大发展时期。这些有利条件,加上石柱富集的文化资源,为石柱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石柱文化

石柱历史悠久,古属九州之一的梁州,为巴国腹地。从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上溯到战国时期巴盐销楚至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具石柱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土家民族文化。

●文化区位。石柱是重庆市陆路出渝至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东大门;是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唯一濒临长江的土家族自治县,是巴渝文化和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是长江大河文化和乌江流域民族生态文化的交汇地。

●文化资源。自治县成立30周年来,从封闭、简陋中艰难启程,负重前行,逐步迈向开放、繁荣、多元的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独具石柱地域特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石柱文化,为提升石柱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石柱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石柱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石柱文化,可以概括为七大资源、五大文化品牌:

一是以巾帼英雄秦良玉为代表的秦良玉文化及土司文化。秦良玉是明末石柱宣抚使,是唯一登录中国正史(《明史》、《南明史》等)封侯拜将的巾帼英雄。多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致力于巾帼英雄秦良玉及石柱土司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秦良玉史

/ 19

料集成》(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历史名人题秦良玉诗词楹联集》,正在编辑《秦良玉史料大全》、《石柱土司八百年》等史料专著。经市作协推介,由湖北省作家贝锦三夫创作武陵王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秦良玉》,即将于今年四月由重庆出版社以重点出版物隆重推出,公开出版面世。我们先后拍摄了《秦良玉》史料专题片(重庆电视台多次播放);去年我们又协助市、县纪委拍摄了以秦良玉为题材的《执干戈以为社稷》(中国传统文化家训家规专题片,是重庆市唯一在中纪委国家监察部网站推出的专题片);今年三月十二日,根据我县提供的资料,央视7“农业与军事”频道,播出了《讲武堂》倾国倾城三部曲

(二)《倾城之战》,讲述巾帼英雄秦良玉忠贞爱国的史实。

以历史文化名人秦良玉为代表的秦良玉文化及土司文化品牌,魅力无限。秦良玉及土司文化已经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个得到明末以来周恩来、崇祯皇帝、康有为、胡适、郭沫若、陈天华、秋瑾、宋氏三姐妹、冰心、尚可云、冯玉祥等,各界诸多重量级大人物为其大量赋诗、题词、撰文和艺术展示,高度赞誉的巾帼英雄,其忠贞爱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

二是以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民歌文化。长期以来,将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定位成四川民歌或川东民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发掘、走访和考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将《太阳出来喜洋洋》正名为重庆石柱民歌,并于2003年3月在央视4频道“魅力12”栏目成功播出,让这首世界经典民歌回归故里。同时,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

/ 19

的民歌“啰儿调”,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形成了石柱独有的地域特色啰儿调民歌文化。

以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民歌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已经唱响全球。目前,我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启动了为期3年的《太阳出来新洋洋》网络宣传推广活动,希望让世界唱响石柱民歌的同时,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石柱,了解石柱,渴望来探索石柱。

三是以首批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为代表的古镇及巴盐古道盐商文化。经考古发掘和考证,战国时期的巴国“因盐而兴、因盐而亡”。巴盐古道正是在巴盐销楚的历史大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一条融古镇、商贸、生态为一体的文化古道。巴盐古道的起点西沱古镇,是汉代至明清时期因盐而兴、保存较为完好的商贸重镇,于2003年成功申报为 “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以西沱云梯街为代表的古镇及巴盐古道文化品牌,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界的高度关注。巴盐古道文化已经成功列入国家文化资源库。自去年启动西沱古镇文化旅游开发以来,游客量增长明显,古镇古道文化热正在逐步形成。

四是以“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为代表的土家民居和土家碉楼文化。土家吊脚楼在土家民族聚居区普遍存在。发掘、整理、传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我县义不容辞、一马当先,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正在发掘、整理和改造姚家大院、土家碉楼等土家民居风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地传承土家民族民居文化。

/ 19

以土家族传统吊脚楼和土家碉楼核心的土家民居文化品牌,正在成为有关人士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包括啰儿调、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玩牛、断头锣鼓等,一系列石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到重庆主城和市外交流展示,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草根文艺已经走出吊脚楼院坝,登上了大雅之堂。

五是以黄连和莼菜为代表的石柱特色传统农耕文化。石柱种植黄连有数百年,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黄连之乡”,也是中国莼菜生产第一大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石柱土家人民不断总结、改进传统生产技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黄连、莼菜原生态文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联合西南大学加以发掘、整理、升华为石柱黄连、莼菜农耕文化而闻名中外。

以黄连和莼菜生产为代表的生态农耕文化品牌,方兴未艾。以黄连、莼菜生产为代表的传统农耕生态文化基本成型。

六是以保护性开发银杏堂和三教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银杏堂是明清时期与双桂堂齐名的渝东名刹。由于种种原因,到上世纪末已经损毁殆尽。本世纪初,我们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坚持完全遵照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复,得到了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及专家的首肯,现已成功列入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以银杏堂和三教寺为主的石柱宗教文化渐成气候。

七是龙河岩棺神秘文化。龙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贯穿石柱全境。经考古、考证和发掘,龙河岩棺,是古代巴人长期在石柱繁衍生息中,5 / 19

形成独特而神秘的丧葬文化。如何在距水面几十甚至几百米的悬崖上开凿石窟、安放棺椁等神秘的丧葬文化面纱,专家们至今也未能破解。

●文化成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文化政策逐步健全。先后制定出台了《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管理办法》、《石柱县“龙河文艺”创作项目资助试行办法》、《石柱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县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石柱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管理办法》,对人、才、物、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理顺,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供了政策保障。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几年,陆续新建、改造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新华书店,32个乡镇(街道)相继建起了面积在300㎡以上的文化站;全县241个村(社区)普及了农家书屋。城乡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并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3.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今年,市第七届乡村文艺汇演《土家魂》获一等奖;2015年我县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国文化馆事业成就展”,现场演出等活动,受到多方好评;舞蹈《二嫂》《土家玩牛》获市级舞蹈比赛一等奖;散文《庄稼人生》获中国散文家学会颁发的文学大赛二等奖;美术作品《逝》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美协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 19

近年来,我县作者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作品达数十部(种),700万字以上。文艺创作获得省(市)级以上奖项200余件(次)。我县土家族诗人茅舍的抒写石柱题材的长篇组诗《龙河吟》,获得中国作协2014年度少数民族作家重点作品项目扶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实现了我县作家作品得到中国作协肯定和重点扶持零的突破。每年定期举办的“玉带河之夜”、“群众文化活动展演”、春节及节庆等活动,已经成为宣传石柱的重要名片,也是提供广大群众丰富的“文化大餐”。

4.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成果显著。顺利完成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三峡后续文物保护工作项目申报实施工作有效推进。设立了石柱县博物馆并实现全年无休假免费开放,新公布了两批共4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项(石柱土家啰儿调、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和土家玩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项;同时,我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啰儿调)之乡”;西沱镇和悦崃镇分别被市文化委命名为“巴盐古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土司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5.文化产业逐步壮大。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近年来,国家和市上,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县文化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文化产业比重逐年增加。2012年投入1.3亿元建成占地30亩、建筑面积7690㎡的天上黄水大剧院,大型歌舞《天上黄水》已连续演出3年共300场。2015年,市文化委确认天上黄水大剧院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截止2015年底,全县发展涵盖广播影视、7 / 19

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与设计等十大类文化企业近400余家,从业人员1.3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0.8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79亿元,增长率达到48.7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县GDP比重为1.06%。

(2)文化创意产品和影视剧多点开花。倒流水豆腐干(国家地产保护标志商品)、金音石砚(正在申报国家地产保护商品标志)、绣花鞋垫、土家织锦、根雕、石雕、土家服饰等一系列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旅游商品市场。《太阳出来喜洋洋》、《黄连有点甜》和《山间传来牛铃声》等影片相继拍摄上演,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二、文化战略

文化工程是最能充分反映民意的“惠民工程”。建设和完善覆盖我县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和并逐步实现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全面贯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思路定位是:以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主动争取支持,充分利用资源,广泛形成共识;重点建设一个中心、着力抓好两大工程、扎实做亮三大品牌、全面落实四项措施的“1234”工作目标。

(一)重点建设一个中心。

重点建设好县城这个文化中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目前的现状是,不要说外地,就是重庆市内,很多人知道黄水,而不知道石柱。具有千多年建县历史的石柱县城,客观上正在或者有被边缘

/ 19

化的危险存在。因此,增强文化软实力,是石柱城市建设的关键。如何让本地人更好地了解石柱,让外来游客更加留恋石柱,这就需要用独有的文化符号来识别,用有序的文化传承来认知,用鲜明的文化特色来吸引。加快石柱城市文化建设,注重再现石柱建县至今的发展历史中重要的、积极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重大过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在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整体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城市雕塑、文化景观、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特色街巷、商号匾联等予以历史再现或创新体现,从而记录、塑造、再现一批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让人们能从中感受石柱的文化底蕴和领悟石柱文化精神。

1.突出抓好县城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把城市文化建设,当成家庭房屋装饰来思考。城市建设的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无法改变,只能依势就型,通过高规格、高起点的文化建设规划来完弥补石柱县城规划的遗憾、建设的遗憾和城市管理的遗憾,最终实现锦上添花的目标。所以,要下决心,学习外地“富规划、穷建设”的新观念,将我们通过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土专家和爱好者挖掘整理提出的“两轴(二三环路、滨河公园)两山(旗山冒顶山)两河(龙河、玉带河)”做文章的理念和文化资源素材,请高层次的文化规划编制机构和高人点化开光,尽早编制出可操作的石柱县城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

2.加快县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步伐。围绕文化强县、文化大县的目标,加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县民族文化中心、小区文化氛围的建设步伐。2015年11月底,占地14644㎡,建筑面积25400㎡,集文化馆、图书馆、“啰儿调”传习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

/ 19

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已正式动工,力争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地标性设施。

3.着力建设“新城文化景观”。从石柱西高速下道口、火车站到都督大道(三环路)、万寿大道(二环路)一轴为主,并延伸至三河镇为一区域性板块。这一板块是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扩张发展的重点,也是石柱现代城市的代表。因此,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结合建设发展进程,注重城市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如在都督大道和万寿大道交汇处(儿童公园附近),利用自然山岩,规划修建一段古城墙,墙体用浮雕形式展现秦良玉文化;在适当地点设立仿古牌坊;在万寿大道移民局外的转盘,设立石柱八景之“万寿连云”雕塑;在三教寺、万寿古寨、三河镇片区重点围绕秦良玉文化予以精心打造。

4.打造龙河及滨河公园文化景观带。龙河一轴的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治理龙河河道,争取能够开行小型画舫(游船)。二是在关门岩堤口建设一个中型水上儿童乐园。三是在旗山下红色雕塑前,建设一个适度规模的露天演出场地(策划一台石柱原生态文艺节目每天固定时间演出)。四是注重体现石柱历史文化特点和现代文化特色的文化标志建设。同时,强化滨河公园建设,用体现石柱文化主题的公园、广场、雕塑等,新建一批特色的文化景观,增强人们对石柱文化有别于其他地方文化差异性的识别度,强化石柱的文化影响力;将后河大桥南至靴井滨河公园一线,建成石柱文化展示长廊;将县城东面龙河对岸的冒顶山公园,新建为太阳出来喜洋洋主题公园,在该公园入口处塑立《太阳出来喜洋洋》作者蓝河雕像。在后河大桥对岸的垮岩脚滑坡治理岩体,以《太阳出来喜洋洋》曲谱为背景,建设土家民族风

/ 19

情大型浮雕。

5.玉带河公园历史文化再现营造。在玉带河公园,建石柱及与石柱有关的历史文化雕塑,摆放镌刻有石柱历史文化题材的诗词、书法、楹联文化石。在适当的地方规划安排喝坝坝茶、卖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小商品„„以营造“守望石柱印象,留住石柱记忆”的氛围。

6.打造“特色商业文化街区”。梳理引导同类别商贸业者分门别类入住相应街道,逐步形成文化娱乐街、文化用品街、饮食文化街等特色商业文化街区。同时,打造楹联文化一条街、仿古牌匾一条街等。将石柱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石柱文化发展与商贸经营结合起来;将石柱文化发展与市容市貌建设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展现石柱文化,让人们多角度感受石柱文化。

7.定期举办文化节(会)。扩大石柱城市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既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对石柱的积极影响,又必须弘扬本土优秀的地域特色文化。这就需要加强文化交流,通过定期举办节会的形式来实现。比如,我县每年定期举办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艺术节;把我县国家级、市级非遗文化项目以舞台演艺的形式,充分展示本土民族、历史人文底蕴。

8.抓好城区体育设施建设。目前县城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城东片区,在下一步城市体育事业发展中要布局合理,充分满足广大居民健身需要。

(二)、着力抓好两大文化工程。

第一,全面启动并实施好“秦良玉文化工程”。实施“秦良玉文化工程”,是我县今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务必抓好三件大事、11 / 19

实事。一是尽快落实长篇历史小说《秦良玉》的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工作。二是在“十三五”期内,完成秦良玉电影、电视、戏剧(川剧或京剧)剧本的改编工作,策划秦良玉故事动漫制作;三是落实选址、争资立项、复建太保祠,为秦良玉影视拍摄做好基地建设工作。“秦良玉文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文化工程,必须举全县之力,一环扣一环,上下齐心,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果。

(1)小说出版发行。经市作协推介,已经与长篇历史小说《武陵王》系列之《秦良玉》的作者达成合作意向,并与重庆出版社沟通,力争在2016年4月,以重点出版物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在小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前,我们已做好了相应的前期工作: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市作协等做好汇报、衔接工作,力争在小说正式出版发行时,举办一个高规格的“首发式”。首发式建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市作协和石柱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邀请中央、重庆等地的媒体记者,秦良玉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参加,规模在100人左右。同时,落实小说在相关文艺报刊、广播电台连载(播)或选载(播)。

(2)“五个一”工程奖申报。小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后,做好前期勾通衔接工作,在市上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认同的基础上,尽快按程序申报重庆市和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并力争申报成功,以填补我县自国家设立“五个一”工程奖以来,从未获得过该奖项的空白。

(3)剧本改编创作。根据与小说作者达成的合作共识和合作期限,必须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争取与我县有关的文艺界名人(如刘晓庆等)的支持,落实知名的历史题材编剧(导演),完成将秦良玉小说改编电影、30集左右电视连续剧和戏剧脚本的工作。同时,12 / 19

做好将秦良玉故事制作成动漫的工作。

(4)太保祠复建。我县已有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西沱镇、川东名刹银杏堂、土家雕楼枫香坪以及河嘴谭家弯底院子等一大批享誉市内外乃至全国的古建筑,加上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自然景观,在复建太保祠后,就基本具备影视拍摄基地的初步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十三五”期间选好址,落实好争资立项工作,力争完成复建太保祠工程。这既是为下一步拍摄秦良玉影视创作条件,更是为我县争取成为西部又一个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推动我县文化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全面抓好深度挖掘、整合和弘扬文化资源工程。在原有“玉带河之夜”、“群众文化展演”、“啰儿调民歌传唱”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举办“土家民族文化节”、《太阳出来喜洋洋》广场舞邀请赛为平台,以拍摄视频、出版图书、媒体传播、制作动漫等作为载体,以聘请国内一流文化名家为依托,以深度挖掘、整合文化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台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主线、以啰儿调民歌文化、秦良玉历史文化文化、西沱古镇文化和巴盐古道文化、黄连莼菜原生态传统农耕文化等为核心元素,以现代声光电为辅助手段,以太保祠(大都督府)为背景,形成一台独具石柱文化特色的、相对固定的大型歌舞《千年石柱魂》(或《太阳出来喜洋洋》。力争成为人们一生必看的演出,并使之成为石柱城市文化的灵魂,达到让更多的人认识石柱,渴望来到石柱的目的。

(三)、扎实做亮三大品牌

广义的“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和符号,或者是他们的组合。

/ 19

“品牌文化”,则是识别一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区的民族独有性、区域特殊性,并使之成为该区域文化软实力、区域竞争力的文化特征。其内涵一般通过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表现、信誉价值等方面来体现。石柱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相对自然资源较为富集。目前,我县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市内外公认的五大品牌文化。而文化资源也好,文化品牌也好,如果不能加以利用,不能为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服务,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拟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做亮三大文化品牌。

1.做亮以黄连和莼菜生产为代表的生态农耕文化品牌。去年,我县与西南大学签订了“重庆石柱黄连种植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框架协议。目前,县校协作、紧密配合,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尽早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获得圆满成功。

2.做亮西沱古镇为代表的古镇文化和巴盐古道盐商文化品牌。西沱古镇 “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名头,这本身就是一个无争的国际品牌,国内有许多打造古镇文化的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巴盐古道”已经成功列入国家文化资源库,只要我们正式启动建设,国家将会给予大力投入和支持。加上也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国家级和区域级层面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精心组织,高规格的策划好实施方案,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果。

3.做亮吊脚楼营造技艺民居文化品牌。对于这一点,我们希望得到县上的高度重视。“吊脚楼营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我们有充分的依据向上级争取对该项目的大力扶持和优惠政策。我们已经在全县“十三五规划”讨论、石柱四大发展定位方案、《石柱县

/ 19

城文化建设规划》(初稿)等中明确提出。具体思路是:高起点、科学地策划、包装、规划和建设一个“中国第一土家山寨”大项目。这个项目规划、选址、建设同等重要。选址确定后,将整片土地全部征用,统一规划设计。县上建好基础设施后,面向市内外全方位招商建设。建设占地面积应在2000-5000亩范围考虑;所有建筑外观全部建设成3楼以下体现吊脚楼元素的建筑。资金渠道:除基础设施向上争取(特色村寨项目资金、渝东南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土家民族文化项目和国家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和财政配套资金建设外,其余全部市场化运作。所有建筑必具有土家民居特色,无论单体、连体建筑外观都要按土家吊脚楼特色规划设计。外观必须是砖木结构、青瓦屋面、飞檐翅角的形制,可以由业主自己确定,但不能破坏外观形象。在这个大型建筑群内的适当位置,复建太堡祠,新建一个能容纳2-3000人的摆手堂(有含吊脚楼元素的单独戏楼或舞台的广场),建设相应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最终建设成为我县财政增收,为县城增色、为石柱添彩;同时,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古城;成为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国际慢城”,从而长期造福石柱人民。

(四)全面落实四项措施

“十三五”期间,是我县未来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要做好上述各项工作,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限于篇幅,略写)。

一是要注重深层挖掘。深层次挖掘石柱的文化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关键。

二是要注重文化传播。我们在充分利用本县的所有宣传媒体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力度,联系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加强对石柱文化的 15 / 19

宣传。这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广泛达成共识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

三是要注重提升品牌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石柱的文化品牌价值,为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大发展服务。因此,提升品牌价值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根本。

四是要注重文化激励。没有奖励、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是人性化缺失的表现,也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因此,石柱应在做好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出台一系列具有奖励、激励机制的优惠政策,是石柱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保障。三、三条建议

(一)在“文化强县”的认识上实现新的突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区发展、振兴的重要支撑。人们每到一个地方去看什么?首先是看文化。和我们比邻的利川有个腾龙洞风景区,洞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但是,人们为什么还是要去?因为洞里做有一台节目,有一个激光秀。稍远点的湖南湘西——张家界,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最初到那里并不是去看张家界,是去看三个形态的文化。一个是名人文化,去看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这就是当时湘西州的一个州长对记者说的“湘西在哪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另一个是历史文化,凤凰古城;再一个是去探寻神秘的丧葬文化,去找“赶尸匠”。再远点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早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过去,人们去了,一个一日游,看完就走了。现在不同,能够把人们留住一周,因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宋城千古情”。西藏空气稀薄,身体差的人会有高原反应,16 / 19

严重的会死人。人们为什么还要去?是的,那里的天很高很蓝,但很多地方都如此,可是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只有那里才有。这才是人们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去的原因。再说远点就是法国的巴黎了,要讲发达,美国的华盛顿、纽约都比巴黎发达、繁荣。但据有关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去这两个城市的人加起来不及去巴黎人数的三分之一。人们到巴黎,是去看文艺复兴的历史人文、去看“红磨坊”的演艺秀。而美国,就缺乏历史,没有历史文化底蕴,也没有“红磨坊”那样的演艺秀。当然,他们有好莱坞、有迪斯尼,所以人们还是要去。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的效应。回头再说石柱。我们的自然资源: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很多,但含量和储藏量很低,除煤炭和铅锌矿以外,其他基本不具备开采价值。而文化,则具备前述的许多资源优势。比如,用两三年时间,打造一台能够广泛吸引观众眼球的原生态演艺秀(《千年石柱魂》或《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能够吹糠见米,短时间就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因此,建议县委、政府明确将“文化强县”作为我县未来的发展战略。把文化发展规划与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融为一体,在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规划中更多地融入石柱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让石柱县城更具民族特点,进一步彰显石柱的人文精神。

(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在科学地编制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我委将加强与杭州等地有关单位专家的紧密联系,找准石柱文化大繁荣、经济大发展的结合点。一是加强与浙江大学李杰教授等专家联系,请他指导、帮助、提升石柱城市的文化品味和中心符号以及业态设计,在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上真正做到高起

/ 19

点、有亮点、易操作、接地气。二是与杭州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衔接,制作《秦良玉》或《白杆兵》动漫片或(游戏);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引进杭州等地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石柱,或寻求其他多种合作方式,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使石柱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石柱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文化产业对全县GDP的贡献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进而拉动石柱的旅游业、服务业、观光农业等多行业、多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通过文化的筑巢引凤,最终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从而推动石柱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

在抓文化产业发展上,我们要转变过去认为文化就是逢年过节唱个歌、跳个舞,搞个热闹,光花钱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陈旧观念,树立“文化产业也生产GDP”的理念。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作为软实力,正是一个地方的竞争力。而文化竞争力的大小,要看文化占全部GDP的比重和份量。去年,根据县上安排,县委常委李泽玉部长率领我们到杭州考察。我们了解到,仅2014年上半年,杭州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27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实现利税总额298.97亿元,增长32.3%。上半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47.6亿元,增长15.3%,高于全市GDP增速7.6个百分点,占全市GDP达16.4%,2014年底占全市GDP达35.7%。如动漫片《熊出没》生产成本仅500万元,现在已经产生了5亿元的票房收益,比任何工厂都来得快、盈利大。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绝不光是花钱搞热闹的赔本买卖,真正抓好了是能挣更多钱的产业。

/ 19

(三)在公共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建议县上加大文化投入,及早启动民族文化中心建设,尽快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尽早地发挥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决策咨询功能,通过发展公共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把石柱建设成为具有石柱地域、民族、历史特色的文化大县,文化强县!

结语

文化,虽然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万能钥匙,但像石柱这样不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市、不是一个全国性的交通枢纽地区、不适合走工业强县路子、不适合搞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而是一个原生态文化相对富集的边远山区,文化就不失为一把金钥匙。加上如果石柱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并取得成功。这就可以在重庆市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环线:重庆市-武隆地质自然景观文化-彭水苗族蚩尤祭祖文化-石柱巾帼英雄秦良玉传统爱国文化(对应忠县的《三国演义》忠义文化)、以及《太阳出来喜洋洋》光明行文化(对应丰都名山的阴曹地府鬼文化)-忠县的《三国演义》忠义文化-丰都名山阴曹地府鬼文化-重庆市。这个文化旅游新环线,石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这对石柱来说,既是压力和责任,也是一个机遇和动力。因此,石柱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016年5月17日

/ 19

第二篇:扎实推进“文化强州”战略实施

扎实推进“文化强州”战略实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明确指向,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和“惠民”两大主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我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强州”建设进程。

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全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管理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平台。加快推进延边图书馆新馆、延边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内部管理进程,全面实现明年州庆前顺利开馆。认真实施一乡(镇)一个综合文化站、一村一个文化大院、一个社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的“三个一”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相适应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做到建好一处,用好一处,管好一处,确保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挥好作用。

二、以迎州庆60周年为契机,繁荣艺术精品创作

紧紧围绕明年建州60周年重大节庆日契机,精心组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演出,调动和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活力,不断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认真策划和创编州庆60周年重点献礼剧目,尤其是策划好大型歌舞表演节目(剧目)。

三、以文化阵地为依托,以“送戏下乡”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的文化阵地作用,发挥好免费开放的平台作用,引导和服务广大群众。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基层服务站点,大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认真组织各艺术团体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精心组织群众文化馆(站)创编适合基层群众演出的文艺作品,并深入基层开展演出活动。积极开办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辅导和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和相关群众,提升基层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村屯、进社区活动,不断满足各类群体的欣赏需求,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继续做好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做好我州渤海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期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动渤海中京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程;加强朝鲜族古村落及传统民宅“百年老屋”的保护力度,全面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加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示点、传习所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图们江—中国朝鲜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进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点到面的转变。积极做好联合国、国家、省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

五、坚持繁荣与监管有效结合,促进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挖掘、培养和引进国内外动漫创作和动漫制作人才,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继续扶持和引导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向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转型。

六、积极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促进演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长白山阿里郎》、《四季如歌》等精品剧目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深度整合延边歌舞,打造延边歌舞的优势品牌。继续遵循“规范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引领网吧服务业、休闲娱乐业、工艺美术业等产业健康发展。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

按照国家和省文艺院团改革的精神,全面做好专业艺术院团的整合工作,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延边歌舞的竞争力。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动力,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期,为不断提升延边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州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人才强国战略之我见

人才强国战略之我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摘要]:人才强国战略是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本文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意义,人才现状及如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迈进一大步。

[关键词]:人才;内涵;现状;实施;伟大复兴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一部分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和人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而成为国与国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因素。邓小平也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预言,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地球上最丰富的矿藏是在人的头脑中。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小康社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不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路上,都选择了人才强国战略,他们重视人才,让人才来引导科技的进步,从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他们成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集聚一

3、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是对人才的尊重,肯定了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工业技术、管理、法律等方方面面中,人才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人才强国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集成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认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又不断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战略,将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飞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将巨大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的必然选择。另外,我国人口众多

但是高素质的人才比重较少,要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就必须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从而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时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人才能够得到更好地使用。

总之,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合理利用,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在全球国家剧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措施。

三、我国人才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1、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受到公费资助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知识,但到归国日期时却迟迟不肯回国,他们迷恋国外先进的科研环境,工作环境,而置祖国的发展而不顾。然而试想一下,他们身处异乡,举目无亲,难道他们就非常愿意旅居他乡吗?不是的,中国的人才政策不够吸引他们。因此国家应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用好的政策来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归国。

2、我国人才缺乏

从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已经接近饱和,而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这些人才的短缺将制约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而每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而这几百万中真正的人才有少的可怜。很多人只是有一张大学文凭,而没有真正的本领,甚至连最基本的技能都不会。造成了我国人多,但人才缺乏的现状。

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1.改革教育方式。这里所指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普通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资源非常丰富,能否利用好该资源,将是人才强国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的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教育成人才,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全民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为我国实施人才战略提供基础。

2.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指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要站在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培养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做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我国未来的发展是依托在知识型经济之上的,只有培养出大量人才,才能使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才能使我国国防强大、才能使我国文化强大。

3.合理利用人才。每个人具有的才能不会完全相同,合理利用人才就是要把人才用在与其个人的素质、能力相匹配的位置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潜力,否则只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外,还要合理调度人才,把人才科学组合,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相互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4、吸收国外人才。国外人才主要是指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才以及外籍人才。目前,每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加,但是学成归国的却只占其中的小部分。因此,我国需要留住人才,还需要努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我们既要从政策上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更要从思想上让留学人员归国为国家做贡献。在吸引外籍人才

方面也同样重要。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吸纳外籍人才上,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同样制定了一些政策已夺取全球人才资源。因此,我国在吸纳外籍人才上也需要向这些国家学习,吸取他国的经验,为我们所用。如果我们能够吸纳在国外学习过的优秀人才,利用他们的在国外学习的先进技术,为我国发展所用,加上我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必定能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人才资源是我国最基本的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毕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2]朱钧侃.《邓小平人才思想初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崔丽莹.《论人才强国战略及其现实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16-17.[4]许爱凤.《人才强国战略论》[M].武汉大学,2005,(5).[5]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

第四篇: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

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

文化是民族之魂,崛起之基,是发展之要,和谐之本。我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辅以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凝聚力极强的“浙江精神”,为文化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也为提升地域精神,打造浙江文化软实力,塑造强大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省在文化建设中仍有诸多掣肘,严重阻碍着文化强省目标的实现,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增强等。

文化是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浙江先进精神传承的原动力。为了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解决上述问题急不可待。积极弘扬“浙江精神”,践行共同价值观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践行“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开发更多文化场馆,普及文化教育,更加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发更多文化场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鼓励事业单位“文化下乡”,为农村提供更多惠民文化服务。重视为物质文化的保护,避免错位农村旅游开发,让非物质文化深入群众,以保护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迈向支柱性文化产业,夯实文化产业基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扶植力度,鼓励地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大企业、大项目、文化品牌、优势产品发展,培养和引进高端文化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博览会。

加大对外性文化交流,增强文化影响力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举办多重特色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对外文化精品生产,文化贸易,开展商业演展、友城交流等活动,增强浙江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当前,浙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文化事业产业越来越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浙江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因此,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是当务之急,时代之需。

第五篇:人才强医战略

淄川区卫生局实施人才强医战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落实全区人才工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强力推进“三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一是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优先战略,着力构建规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投入支撑体系为引才、聚才、用才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质量。通过人才引进储备,搭建平台,建立技术帮扶制度,构筑卫生人才“高地”,着力培养亮点和闪光点,人才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2008年8月,区医院与驻京大医院进行技术合作,聘请北京知名医学专家成立北京专家淄川工作站。北京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讲学、远程会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国家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2010年6月份,区中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成立了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心,开展射频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宣武医院骨病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截止目前共接收病人90多例,并取得了显著疗效。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了我区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了医学科研能力,促进了卫生人才队伍的成长。三是重视现有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坚持在职培训和脱产学习结合,强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三基三严”训练,立足岗位成才。举办学习培训班,选派职业道德优秀、技术素质良好的人员参加学习培养,加强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医院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

截止目前,全区卫生系统职工1744人,其中,市、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市级名医1人,研究生19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65人,省级学会卫生专业委员10人,市级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0人。建成一批特色和重点专科,其中市级特色专科有区医院妇产科、肿瘤科;市级重点中医专科有区中医院中风病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另外自2004年至今,我区卫生系统共组织开展三批首席医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64名首席医师。评选的同志在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中,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很好地发挥了学术、技术带头作用。

下载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柱文化强县战略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计文化之我见

    设计文化之我见 葛传圣机汽学院工业设计2008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将设计概念从人类文化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从对产品文化本质的探讨,到对设计......

    廉耻文化之我见

    廉耻文化之我见在当今物欲横流现代文明社会,廉耻文明日趋远离我们的视野,人们更注重物质需求,而往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廉耻文化”正在消失的。无耻从来都有理由,但没有一......

    执行力文化之我见

    执行文化之我见都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很重要,近日通过对执行力第十四章的学习,从中受益匪浅,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

    文化公路建设之我见

    文化公路建设之我见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并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文化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

    中国旅游文化之我见

    中国旅游文化之我见 ——旅游产业的发展 姓名:黄伦杰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号:110107907班级:1109 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

    新林文化之我见

    新林文化之我见——唱响林区特色的生态文化大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新林文化,是带有鲜明北方森林特色、独具森林魅力的森林生态文化。从区位上看,这一文化区域......

    战略执行力文化

    战略、执行力、文化企业的胜败兴衰与生死存亡。企业犹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大船,企业的战略就好比是灯塔,它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的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但相对于一......

    工行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 使命: 提供卓越金融服务 ——服务客户 ——回报股东 ——成就员工 ——奉献社会 愿景: 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价值观: 工于至诚,行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