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

时间:2019-05-15 03: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

第一篇: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

“青年律师沙龙”实录

特邀嘉宾:杭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主任章靖忠 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集团(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沈田丰 主 持 人:市律协团委书记、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炜

主持人:上海市律协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该律协7129名会员中的30岁以下律师,占了总人数近80%,可其创收额仅占了2005年该市律师创收总额28亿元的20%,反过来说,即80%收入由20%中年律师创造。

青年律师初出茅庐,虽有冲劲、有朝气,但缺乏前辈所拥有的经验、关系和客户。现律师事务所,不少实行提成制,对青年律师往往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忽视培养;青年律师许多因没案源而长时间内分文未获,不得不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境地。沙龙现场调查也显示,在座青年律师,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绝大多数,能以业务养活自己的屈指可数,仅两位。对此现象,两位嘉宾怎么看?

章靖忠:现在的确存在这么一个矛盾。资深律师特别是合伙人,一方面需要年轻律师的业务协助,且事务所发展也需要年轻律师;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辛苦培养的年轻律师日后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翅膀长硬了就飞走。因而就产生有的律师事务所和合伙人不重视年轻律师,不关心年轻律师的成长。

另外,年轻律师一入行,就会面临严酷的竞争态势。提成制逼着年轻律师出去找业务,然受资历、经验、人脉等方面限制,年轻律师往往很难开拓市场或客户资源。据我了解,绝大部分年轻律师入行第一年的月工资可能只有1000多块。但这个年纪又是一个用钱高峰期,租房得花钱,买房得花钱,结婚得花钱,光靠那么点钱过生活,的确有些艰辛。

所以,资深律师因担忧而不愿找、不愿带,年轻律师想发展而迫切要平台、要机会,完成原始积累。这是个矛盾。

年轻律师怎么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值得研究。杭州创业环境良好,律师业市场正逐步拓展,我觉得,以上问题还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破解路径的。一方面要改变一些律所和合伙人的短视;另一方面要加快现代合伙机制的建设,从制度上、从机制上包括分配制度等进行改造,从而为年轻律师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就协会层面而言,这个问题已被重视,并提出关心两种人:一是青年律师,二是外来创业律师;同时也出台了些措施,来推动这方面工作。

沈田丰:我个人觉得,存在这一现象,是正常的。试问,你们家现在,挣钱最多的谁?不会是你爷爷,也不会是你,肯定是你父母。以后你会取代你父母的地位,同样你的地位以后也会被你的子女所取代。

律师业也这么一代一代地过来。现在,经过多年的堆积我们成了中坚,很多业务可能都盯着我们合伙人而来的,但十年后,可能就是盯着你们而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们有没有这份雄心和力量,让客户信任你们。

刚才提到的提成制,很多年前我就反对。我个人认为,提成制会毁了律师业,因为它会让律师过度商业化,变得没有理想,只向往金钱。有经验的律师不去培养后人,不去赡养前辈。所以我们需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很不容易,仍有待于大家努力。

招年轻律师,我个人不主张招太聪明的人,因为聪明往往会反被聪明误,所以如果你自己觉得很聪明、很能干,这并不是件好事。我们更注重“忠诚”。忠诚包括两个最基本内容,一是对客户忠诚,哪怕迟钝一点,也终能把事情做好;否则再好的客户也不可能服务好。二是对律所忠诚,包括对事务所的团队,对领导、同事及周边人,如果不忠诚就没有办法相互合作,没相互合作就做不好事情。

虽然“忠诚”两个字,听起来会有些过时,但你们要想获得前人的信任,以后接好前人的班,就必须要看重“忠诚”这两个字。

主持人:有这么一篇报道,广州某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其授课的一个班级40名学生中,愿意从事律师的仅5人,其他愿意去公检法等部门当公务员。的确,法学毕业生中进律所工作的比例,近年在逐年下降,甚至部分入行的年轻人又选择了离开。两位会长对此如何看?

章靖忠:总的来说,律师是个毁誉参半的行业,令人羡慕却不受人尊敬。曾有过一“女孩最喜欢男友从事职业”排行榜,律师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这说明,不少人误以为律师是个高收入职业。其实,律师业因其正义、神圣而“发光”。法学院毕业生为什么不愿直接从事律师?这几年,虽然律师作用在不断发挥,但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或者说,律师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与理解。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根本就没有律师文化,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大城市才有所谓的律师,真正出现是在1979年后,至今也就27年。此外,传统文化对律师是排斥的,所以执业环境不尽人意。

第三个原因是律师业市场化后,特别是与司法行政脱钩后,行业竞争异常残酷,很多人所以不愿入律师业,或者入了行又转行。

最后,行业本身也存在些问题,如职业公共性正逐步弱化。律师业,本身基于公共需要而产生,但现实是其公共性正被弱化,或者说职业正义性、神圣性正被淡化,商业性反倒浓厚起来,甚至有人还说将律师产业化,对此我是不认同的,我认为律师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构成部份,正义性、公共性是律师业的本质。队伍中极少部分律师存在忠诚度、专业水平低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律师声誉。

怎么看待律师这个职业呢?我觉得,性质上,它既是国家法律制度一部份,又是现代服务业一部份,是双重性的;律师是政治人、法律人,同时又是经济人,其使命除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外,也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有偿法律服务。这两种性质,关键是如何平衡。发展地来看,律师业是很有吸引力的,1979年全国律师不到300名,到现在已达13万名。杭州每年一百多名地增加,北京等大城市,每年则一千名地增加。发展是比较快的,特别是近几年。

沈田丰:存在即合理。我国与他国不同,如美国社会是靠律师建立起来的,律师建立了整个社会的基本规则。法官从律师中来,政府官员从律师中来。在美国,律师事务所是从政、从事国家职业的最初训练地;另外,美国律师业已发展多年,已经相当成熟了。

为什么年轻的法学院毕业生不愿做律师?我想这因为到目前为止,律师还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今天可能拿到一个案,但明天不知道还是否会有案子做。也就是说,今天做完事情后,你根本无法预知明天有什么事可干。律师在中国不是个稳定职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愿去从事一个不稳定职业吗? 在我国,律师还不是个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欧美国家,你要进入法律这个行业,最初的培训地方就是律师事务所,之后可去当法官、去政府部门,但我们中国没有这么个通道,一旦做了律师就可能一辈子做律师。然而,这个职业没权力,金钱也不多,很多时候往往连自身权益都无法保障。另外,律师行业很辛苦,压力很大,这个全世界都一样,律师得不断加班,时间靠拼命压缩。所以要当律师真是要有决心。但我觉得,中国律师或者说我们,真正的赚钱时代还没到来,因为我们现在基本上仍单兵作战,挣的是作坊式生产的辛苦钱;看看美国律师挣什么钱,是机械化大生产的钱,是流水线操作的钱。这就是差距,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给我们这个行业作铺路石,未来还得靠你们去做,或许你们会赶上中国律师挣大钱的时代。

主持人:去年始,市律协出台规定,新律师第一年年费全免,第二年减半收取,这对新入行律师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今后,市律协还会有什么新举措,来确保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

章靖忠:行业协会,一个很重要职能就是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为律师成长搭建平台。律师业要持续发展,未来得靠青年律师,所以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牵手青年律师也就是牵手律师业未来。协会层面而言,一、创造氛围,让全行业来重视青年律师,解决青年律师生存、成才困境;

二、除年费减免、免收继续教育培训费等措施外,还设立了“杭州青年律师培养基金”,每年滚动的,主要用于资助青年律师深造;

三、今年始,市政府每年会划拨60~1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行业人材培训,而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将用于年轻律师身上;

四、目前协会各专委会都在制定业务流程或操作指引;

五、沙龙是个好形式,方便业内人士经常聚会,互相熟悉了解、沟通信息、探讨问题。最后希望青年律师更多地参与协会工作。

沈田丰:我补充两点,一是根据市政府拨付专项基金的使用要求,市律协会组织进行反倾销、涉外投资、公司业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我们也在联系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律师公会,条件成熟时,选派年轻律师去培训、工作,费用主要由协会承担。第二点,市律协团委有一职能,即正确引导青年律师,避免被被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污染而变得庸俗。主持人:青年律师入行,目前大部分靠老师带。这种传继模式,当然有其好的一面,但反过来想,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青年律师的发展?

章靖忠:我1988年进律所,当时情况与现在不完全一样,那时没什么指导老师,基本上是自己独立做。当时,国家出台法律不多,服务对象法律意识也很淡薄。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也很简单。现在不一样了,客户越来越成熟,很多领域如保险、金融、房地产、证券等的客户本身就高学历、高智商,其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法律知识远超过你。正因为这样,那些客户就不会满足于一般法律服务,而希望得到高价值、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产品要专业化,甚至是创新的。另外,现在法律浩如烟海,已很难准确说出1979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少部法律、法规,这就给提供法律服务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年轻律师如果没经过系统训练,去给一个年长的、更懂本专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很困难。国外,年轻律师入行前均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但我们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在还很大程度上依靠师父带徒弟模式,这在现有条件下也是个好选择。当然,每个师父水平会有高低,师父修行高,你的起点就高,成长就快;师父修行低,你的发展可能会受一些影响。关键是你跟着师父走,但不能受师父局限,一定要有相对独立性。如果一个律师三年后,还不能完全独立,还不能出师的话,那就要反思一下:律师职业是否适合你?不过,我也不赞成一开始就让你独立操作,那对你、对律所、对客户都是不负责任的。

沈田丰:师父传带,我想还是非常必要。如果没师父带,你想要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律师,几乎是不可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走得远的律师更不大可能。当然,传、帮、带可能不仅仅限于师父一个人,律所中会有很多好律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听人家聊天、讨论案件,都是一种培养。但系统学习还得靠自己,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律师业现在越来越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敢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做手术。我们律师也一样,必须在老师指点下才可能去思考总结,才会发觉思维是否严密、是否缺陷。律师不经过系统训练,不大可能成为专业人士。如果有师父带你,你的进步、成长会很快。但怎么才能赶上师父?我看,你得争取用三年时间走完你师父花了二十年走的路,这样你才可能赶上他。除师父传帮带外,自身学习也很重要。刚毕业时,我觉得大学四年读了那么多东西,绝大部分都没用;但现在我发觉,大学里学的远远不够用!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而且学习越深入,你越会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现在律师业,越来越专业化,专业化到你可怕为止。比如我,现在做公司收购兼并及股票发行上市等,如果三个月不去看相关信息,或离开这行业三个月,回来后我说的话可能就是外行话,那要被客户笑话的。所以,律师业是一个残酷的行业,自己一定要努力,尤其是年轻律师,要努力熬过开始的两三年,完成质变。

主持人:一法学院学生,2001年毕业即进了上海某大型所,专门从事公司上市法律事务。五年下来,他反倒困惑了:自己已执业五年,但平时亲朋好友偶然前来咨询,却连最基本的夫妻财产如何分割、盗窃构罪金额多少等都不清楚?与此同时,部分年轻律师则有什么做什么,刑民案件有接,当然也就没能实现专业化。请问,作为事务所主任,你们会需要怎么样的律师?或者说,如何看待全面型律师和专业型律师?

章靖忠:做到象那位法学院学生那样,婚姻法不懂、刑法也不懂,我觉得这就对了;他要是什么都懂,就和我们提倡的专业化冲突了。最近,在谈一个飞机租赁项目,和我接触的那个美国律师就是专门搞飞机租赁的。他除了飞机租赁法律业务外,其他的都不懂,这就是专业化。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作为事务所主任,我反对事务所小而全,也反对大而全。因为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你就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具备实现专业化的条件,律师所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几个部门法作为核心业务,从而走专业化道路。当然,专业化路径并不是唯一的:天册是事务所先定核心业务,然后合伙人再在其中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沈会长是自己专业化后,再选择去国浩所。每个人要根据事务所、你自己情况,来选择专业化道路,成功率会高一些。

沈田丰:我们一方面主动追求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盲追求。专业化程度及精度,完全取决于你的环境。当具备条件时,你才可选择客户,才可适当专业化。有些律师离婚案子不会办,刑事案子不会办,甚至连法院门都不知道,但他会做的案子其他律师也根本不清楚,这都不是问题,仅仅专业化分工不同而已。另外,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职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对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去见客户,给你客户提供意见,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否则就是外科医生动手术一刀下去却对后果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风险就可想而知。我所一律师,做电厂法律的。一次,我和他去宁波某电厂去,他只看了一下烟囱,就能告诉我这个电厂的利润大概有多少。为什么?他说,看这个烟囱有多高、直径有多大,就能知道功率有多大,需要煤炭是多少,一天大概能发多少电。结合现煤价及电价,就能知道电厂毛利润多少,再刨去其他运作成本,便算出来了该电厂现在挣多少钱。虽然,专业化是令人羡慕的。但我想,也不要盲目去专业化,你在专业化时,还要看看周边律师是不是能和你做配合,如果你做这专业,其他律师做其他专业,能形成互补,否则大家不能相互配合单个律师专业化也是走不远的。专业化与多面手,其实是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可通过一定方法加以转换。我们说,律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随着专业化发展,律师不应过于独立,应学会和其他律师配合。未来的律师不是强调自我独立的律师,而是把自己作为大型机器的一个零件,用大智慧去替代小聪明,发挥团队优势。

主持人:客户资源是青年律师的最大问题。但青年律师感觉最困难的时期,不是刚入行时,因为那时心里预期比较低,而是等他执业两三年后,随着能力增加,他对案源需求会越来越迫切。这个时期,困惑感应该最强烈。所以,希望两位会长能指点。此外,目前还有哪些领域,值得青年律师去开发?

沈田丰:我1995年开始往专业化走,选择的是公司法方向,延伸开来有收购、税务、兼并、对外投资、股票发行等。随着经验增加,偶然也会去做一下房地产、知识产权,甚至给企业做战略分析。那么,年轻律师和我们,区别在哪呢?比如说一个客户,我能在短暂谈话后,让他产生合作意向,而你可能聊上几小时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为什么?一是因为现在的客户,尤其专业客户,他很挑剔;第二是因为随着从业经验的丰富,我能很快判断出客户的困惑在哪,他想要的是什么,而你看不到。但是,你也要知道,案子拿下来后,不可能全部的细节工作都自己来做,我会对案件把关,确定一个框架、一个思路、及具体专业的分析,剩下的要分块落实到我们的律师团队里去。年轻律师的成长需有一个过程,从最初整理材料开始,然后学习怎么写文件,再有资格去签发文件,到最后客户只找你、不找合伙人。那你就成功了。

至于说到现在,还有什么领域可去开辟,其实很多。道理就是,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如,食品安全,公司章程修订,劳动用工,公路桥梁,反倾销等。

章靖忠:我同意沈会长意见。开拓业务不是年轻律师的事,而是合伙人责任。但目前,杭州很少事务所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是师父带一下,然后就让你自生自灭。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尽快走出一条路来?我想以下几点可注意:

一、高端客户做不了,那就从低端客户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因为律师声誉,很多时候是靠口碑的。口碑从哪里来?从你的服务质量和你的人品中来。通过你的努力,逐步建立声誉,积累人脉,从而实现从客户选择你到你选择客户的转变。

二、目前无法实现专业化的情况下,可尝试一专多能,在某一个方面做自己独特的、领先的东西。

三、有条件的话,多参加社会活动,比如法律咨询,专题讲课、义务法律顾问等,扩大影响,提高社会知名度,这对发掘客户资源是很有帮助。这点,我自己有切身体会,所以目前为止,我们每年还承担了不少讲课任务。当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场课讲下来后,马上就有客户上门,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客户觉得你课上得好,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想到你。另外,你要发展、成长,需要获得合伙人重视,让合伙人喜欢用你,你的专业水平、你的勤勉尽职,都符合他的要求,那么你就能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发展机会。

目前杭城律师有两千多,市场竞争很激烈,有些人据此称为“红海”。我想主要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从事着同样法律事务,即“高度同质化”。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其实不是“红海”,而且还是“蓝海”。因为法律服务可以粗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如果所有人都在低端这个层面做,那这个市场必然拥挤;但如果我们实行差别化法律服务,那市场就立体化了,律师生存空间就成倍扩大。另外需补充的,很多法律服务尤其是新的法律服务,客户其实并不了解,需要我们去沟通、去推销。如前几年我们把法律服务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做法律服务风险防范。实践证明,这很受企业欢迎。再有,很多新市场,不仅包含在高端领域,传统领域也能深入挖掘。我认识的一个香港律师,他专门做遗嘱,在香港富豪中名气很大。遗嘱,在法律服务中是一个很小的点,几乎很少有律师涉及,但香港却有人把它做得很出彩。浙江民企老板这么多,几乎都不重视预先立遗嘱,其实很有必要。如果这方面改变这些人的观念,同样是一个不错的业务。总之,法律服务很宽广,需要全行业共同去拓展。

主持人:时下,有些律师在报纸、网站登广告,甚至在公检法、监狱等单位附近发布广告来招揽客户。这一现象,相当程度说明律师已摒弃以往守株待兔的业务模式,而在积极采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开拓业务,两位会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年轻律师又该如何将市场营销理念与业务开拓结合起来?

沈田丰:营销应更多的是律所责任,而不是律师责任。国外很多事务所都有一个CEO角色。国内一些大的律师事务所就有专门形象宣传部门,由这个部门来安排律师去讲课、参加公益事业、参加论坛等,而这些都由事务所提供资金来保障。

我个人认为,形象宣传、营销策略都是重要的,但主要还要由事务所来做,这样才会更有计划、更有步骤地往前推进。营销是很讲究学问的东西,登广告或寄信等形式都比较低层,且这种途径下的客户只能让你累得要命,而不可能为你与客户带来提升,反倒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律师形象。作为律师,营销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努力给客户一种印象,让他们明白律师是高尚的职业,律师是高尚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是能够帮他解决烦恼事情的人,这样律师才是成功的。

章靖忠:这种宣传、这种推销,根本不是我们所说的行业营销。律师事务所应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你这样做的本质只是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没去追求律师事务所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思维模式下,事务所就成了一个市场,办公室成了一个摊位。

至于网络模式,我觉得有些事务所网站就做得很好,对于提升事务所品味,扩大事务所影响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这个才是营销,而不是说看守所门口竖一个牌子或者法院门口留一个电话,那是非常庸俗、低级的,这么找实际上也找不到什么业务。提问:公司法修改带来了契机,一些客户现在也有这方面要求,比如修改公司章程,但实践中,对此我们一般很不好收费。请问,怎样才能把业务中的契机变成律师收费呢?

章靖忠:首先,我们目前很多法律服务都太肤浅,正因为这样,企业法律顾问费往往也仅三五万,甚至一两万。我想,能不能去延伸一下?不要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去过问,或者一年才去一两次,能不能在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交上朋友后,深入到公司的投资决策和管理当中去,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延伸服务可以做,并且一旦你做了,你和企业的紧密度就越来越高,你客户也越来越离不开你。服务得深、服务到位了,收费自然就可以提高甚至大幅度提升。天册最高的一个顾问单位每年收取一两百万顾问费,就在于我们能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一改以往游离于公司之外的传统服务方式。这样做还能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公司很难再离开你;事实上,只要你做得好,他们也不希望你离开。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沈田丰:绝大部分企业,生命周期很短,形象地称之为“七年之痒”。为什么?主要是公司设立之初,老板太想挣钱,致使行为庸俗和扭曲。我想,比尔盖茨开始做微软时,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挣钱,而是怎样做软件。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挣钱,你首先不能去想着挣钱,然后才能挣到钱。

提问:我师父做刑事业务,入行刚一年我就自觉不自觉地被专业化了。这样,好处很明显——大家很快认同我为一名刑事律师,也确实在刑事方面给我带来了很大发展;但同时我也很顾虑,这样会不会使我的业务空间变得狭窄?

章靖忠:我个人,对刑事律师特别怀有敬意。现在很多律师以不办刑事案件为荣,甚至有些大牌律师也远离刑事业务。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律师参与刑事案件的比例不是逐年提高,而是逐年降低。这不是个好现象,因为刑事辩护是最能体现律师价值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成名的。留在青史上的律师几乎都是刑辩律师。你的问题,单就你个人来说是有影响的,但在事务所层面上就不是问题,事务所应当有专业分工和专业合作,通过分工与合作来解决你的发展空间。还是有回旋余地,因为你可与所里其他律师一起去做,如果这个客户是你发展过来的,那就应算是你的客户。沈田丰: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我想首先祝贺你成为一名刑事专业律师。刑事律师现在的确有无奈的一面,但我相信,等到现在的年轻人成为一名专业律师的时候,外界情况会发生改变。如果在别人都退出这个领域的时候,你还在苦苦坚持,那么等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傲视群雄。所以说,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个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做麦田守望者的人。

提问:刚入行的新人,资金少、接触面小,没有更多条件去拓展人脉,这个时候少有人能去用心学习,可能更多的因为急躁而慢慢陷入恶性循环。想问,在如此急躁心态及恶性循环之下,年轻律师该怎么样来谋求突破,怎么样去发掘该走的路?是仅凭自己兴趣能力,还是有更多因素要参考?

沈田丰:浮躁,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大敌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因为你一浮躁,就会使行为扭曲。不用担心没有人脉,时间会慢慢地解决你的问题。我看过一篇有关葡萄酒的文章,说:法国葡萄酒最好,后起之秀是澳大利亚、美国加州、智利。中国能产很好的葡萄,也有不错的酒厂,但中国葡萄酒要让世界真正接受,缺少的是时间。所以,大家不用太着急,最重要的是把你的思想空间、知识空间填满填实;如果你放弃这些,去搞关系、去应酬,那是缘木求鱼,最后可能会把你毁掉。年轻人大学毕业,要结婚、要生孩子、买房子车子,面临的困难非常大。这个我们能理解,但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守住你那颗真诚的心,忍住寂寞,耐住痛苦,这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去想着怎么跳过此过程,这是人生的一种锤炼。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没有逃避的可能。

第二篇:在困境中探索发展

在困境中探索发展

———杨柳完全小学复式班教学点滴做法

一、复式班教学形成的背景

我校地处县西北的边远山区,学生居住分布非常零散,受地理环境、交通不畅的制约,道路沿线的学生或划转到镇直小学,或转到其他学校,或举家搬迁。致使我校生源大幅下降,规模小,班额不足已成现实。再者由于学校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局限,造成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大量外调,留下来的近一半教师年龄较大(平均年龄53岁以上),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数量的严重不足,学科教师的不配套,每一个年级不能确保至少2个以上的教师上课,所以,包班、复式班教学也就成为我们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我们学校现有在校学生80人,学前幼儿28人,在岗教师12人(包含3名镇内交流教师),设置4个复式教学班,每个班两个教师,3至6 年级英语、科学、品德各一个,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兼办公室管理。

二、复式班教学举步维艰

近几年,我们的复式教学一直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复式班构建高效自主教学课堂就成了我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校从2012年向县教研室申报了《关于如何提高复式班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设计了复式班备课的内容及格式,统一了复式班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复式班教学奠定了基础。

万事开头难。我们首先面临的是课题组研究人员不稳定,课题研究不能延续开展。2012年负责承担复式班课题研究的5名资教生,在招聘农村义务学校教师时,外地的教师报考回了自己的家乡,本地的教师调走的调走,借用的借用,全部被解散,致使复式班教学研究被搁置,直到去年秋,我校又分来3名大学生,从镇内选拔优秀骨干教师交流充实到我校,我们再次组织教师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其次,课程设置,年级组合难。复式班顾名思义是指二级合班或多级合班,年级的组合和学科的搭配是搞好复试教学的前提。我们先将高、低年级合班(如一、三年级、或四、六年级)。学科采用同堂异科交替搭配,如语文和数学、美术、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搭配。通过一段时间实验、摸索,老师们将实验结果呈报上来,一直认为,高、低年级组合出现了课时不同、学科也不对等的矛盾。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课时是不相同的,如语文和品德搭配,语文课时多于品德的2倍还多,数学跟科学搭配,同样数学课时多于科学,教学课时不同步,出现空课现象;再者,年级不同,学科也不同,如一、三年级合班,一年级没有开设英语、科学学科,学科不对等,课时不相符,课程不好搭配。实验结论:高、低年级组合、不同学科搭配不利于高效课堂建设。

其三,备课工作量大。不像单式班那样,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线条式的备下来。而复式班备课除了备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外,还要处理好动静搭配、时间分配等重要环节,无形中给教师增加工作量。

三、复式班教学研究点滴做法

复式班存在教学头绪多,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不同年级相互干扰等问题,要想把每节课打造成自主高效课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老师们反复试验、探究,汇集老师们的点滴做法,仅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邻班组合、同科搭配教学模式

高低年级组合失败后,我们采用相邻两个年级合班(如一、二年级或三、四年级),同堂同科搭配,如语文和语文、品德和品德搭配,通过老师们反复试验,他们认为这种模式课时相同、学科相同,有利于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科搭配,更有利于高效课堂建设,这一模式得到老师们一直认同,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并列分栏式备课模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复式班年级多,科目多,如果不事先备好课,写好教案,上课乱刮风,就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改变备课格式。就是将单式班一科一本的备课形式改变成二本合一,备课本每页一分为二,两个年级同时备,我们给它命名为“并列分栏式备课模式”,便于上课时按照课堂设计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统一备课内容。具体说做到“五备”。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在分年级备课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路线,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设计自动作业。

备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学科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上下联系和编排意图;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和知识的生成点。

备教学目标。一节课40分钟,既然是复式班,那么最少也是两个以上年级复式,如何使用好这40分钟,在这40分钟完成即定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准确了,才能围绕即定的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构建,从而使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就不会感到手忙脚乱,时间不够用,内容完不成了;同时,也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把“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备教学对象。教学对象即学生,有效备课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还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所任复式班级是什么班级,几级复式、班级之间学生知识差距)。学生“需要”和有“差异”并不仅限于知识水平,还有学生学习态度及其它因素,所有这些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④ 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换而言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复式教学的方法运用的关键是教学时间的有效把握、分配,复式授课内容、时间把握不好,是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充分预设好各环节的时间,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⑤备教学线路。要能使复式班课堂教学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把教学线路安排得合理、有序。要根据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细心考虑先教哪个年级后教哪个年级。交替次数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一般地说,至少要往返两次以上,如一个年级是“直接教学——自动作业——直接教学”。另一个年级就是“自动作业——直接教学——自动作业”。

复式班教案编写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得注意动静搭配的交替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复式班除了有与单式班一样的教学重点外,它还应该考虑年级重点,不能每一节课两个年级平分秋色,还要有明确的教学顺序,更重要的是复式班教案中直接教学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一定要估量准确,符合实际操作的要求。如一个年级直接教学需要10分钟,那么在布置另一个年级自主学习时一定要考虑这个时间内所能完成的自主学习的量。自主学习的量过大,在10分钟内很难完成,会使学生出现马虎了事的结果;自主学习的量过少,学生完成任务后又无事可做,必然会按捺不住,影响那个年级的直接教学。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效果。因此,课前精心有效的备课在复式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五步”教学

复式教学,教师直接教学的时间比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多,而课堂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和单式班是相等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精讲。教师讲课要言简意明,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要是拖泥带水地面面俱到,不仅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完成教学目标。复式班的教师要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实施课堂教学。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结构,复式课堂教学的特点是:

① 课前预习。为了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抓好课前预习是关键。我们把课前的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预习提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通过自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一些疑难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轻声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待老师直接教学时提出。教师要勤于指导,严格检查,达到预习的效果。②、合理处理“动”“静”的搭配。

复式班课堂教学“动”与“静”的搭配是复式教学的特殊模式。“动”就是教师直接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动”时教师启发得当,指点得宜,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是要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认知活动。“静”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去学习,去探索新知识。一堂成功的复试课,“动”“静”要合理搭配,要有灵活性,交替进行,“动”“静”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基本做到“三动”、“三静”,有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总之,“动”“静”搭配也没有一定的模式。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大胆的去探索、研究、总结。积累一定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和“小助手帮学”机制,取得现阶段实效。

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指明探索的路径,解决疑难问题,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教师先“扶”后“放”,引导学生爱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学会”,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克服老师在课堂中一手包办的现象。马国生副校长在教学中的“静”中学“静”,在“动 ”中求 “静”教学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还创设“一看、二画、三讨论、四仿作”的自学方法 正在本校推广应用。

有效使用学生助手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复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同节课内,同时教几个年级。工作量是很大的。为了使四十分钟的教学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教师必须善于发挥学生助手的作用。学生助手的工作是在不影响直接教学的前提下悄悄进行的。对学生助手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要加强指导。所以,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检查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辅导差生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通过他们的大帮小、好帮“差”,互相督促、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自觉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上述是从课堂结构上处理“动”“静”的搭配,从教学内容上处理好“动”“静”的搭配,也很重要。比如,张秀丽老师在教英语时,把一个年级的口语交际与另一个年级的阅读教学搭配,语文课老师则把精讲课文与阅读课文搭配,一个精讲多练,静的少,动的多,一个悉心指导,授以方法,动的少,静的多,取得明显实效。夏婷婷老师在处理不同年级之间横向动、静和纵向动静关系,值得借鉴。复试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能力,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

③、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没有一个固定的依据。一个课时的第一次直接教学不宜太长,因为,与此同时,另一个年级在没有讲授新课的情况下进行预习性的作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耐心,其他几次直接教学的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安排。

④、运用先进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尽可能采取电子白板、图表、图片、模型和自制的各种教具、学具。运用好了能节约大量教学时间,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但是,媒体的运用最大的弊端是对另一个年级的干扰,在以后教学中进一步探讨。总之,复式班教师应善于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自成一格,创新教学,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法。⑤巧妙设计复式班自动作业。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通过课堂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的批改与及时辅导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课堂上的作业若未完成的,可留作课后巩固提高练习。在教学中,无论是动与静,都是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那么课后辅导对复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作业上的设计,就要做到精、细、全面,只有通过课堂练习,才能考察出本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要想提高复式教学质量就得下功夫,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按照自学、反馈、深化的教学规律,合理调整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交替过程,对学生的自我尝试,自我训练,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小助手帮学等学习方式,才有可能提高复式教学课堂实效。当然,复式班课堂教学兄弟单位比我们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还要更多的努力,共同探讨,共同研究,齐心协力,为提高复式班教学质量而努力!

第三篇:乡镇敬老院发展陷困境

乡镇敬老院发展陷困境

缺钱缺物

编前语 敬老院是众多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场所,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这些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公益金使用的成效。编者选取这篇稿件,意在透过对惠州市乡镇敬老院发展现状的调查,观察我省乡镇敬老院的发展状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让公益金使在刀刃上。如您了解乡镇敬老院的现状和问题,欢迎与编者联系。电话:(020)87373998-6077;电子邮箱:nfncb15@163.com;平信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内南方农村报新闻部黄婵收,邮编510601。

惠州市目前共有敬老院74间,床位数1867个,有工作人员181人。“从数量上来说,每个乡镇都建了敬老院,但整体档次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运转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影响了敬老院应有功能的发挥。”该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有关负责人表示。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敬老院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台电视机

惠城区马安镇敬老院新院是2007年7月建成的,共有24个床位,目前住了18位老人,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最高龄的已接近100岁。据了解,马安镇共有110多位孤寡老人,但那些生活还能自理、或者可以投靠亲戚的老人都不愿意进敬老院。

敬老院的二楼是老人休闲娱乐的地方。说起娱乐,其实只有一台彩电,是去年新院建好后一个公司捐赠的。老人们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一般是看看电视、聊聊天,有时也玩扑克。

院长杨巧说,目前敬老院共有4名工作人员,都是本地村民。她目前月工资是1500元左右,年终有点奖金,而一般工作人员是1000多元。“我们没有节假日,每天都要有人值班,晚上也要睡在这里,以防出现老人生病等突发情况。”据悉,敬老院没有收入来源,全部靠拨款,经费有限。现行的生活补贴标准是每位老人280元/月,比以前多了100元。“现在什么都贵,我们只能精打细算,尽力节省其它开支,优先保障老人生活。”杨巧说,为方便老人洗热水澡,她已经打了报告上

去要买热水器,希望能批下来。

自种蔬果

水口敬老院有两栋房子并排着,一新一旧,新房子贴了瓷砖,墙壁也粉刷得洁白,而旧房子墙壁斑驳,门窗破旧。院长余安兴介绍,新房子是2006年冬建好的,而老房子在1996年就开始用了。按照床位,敬老院可以住48人,目前只住了27位老人,主要是当地农村的孤寡老人。工作人员包括他在内共有7人。

新房子主要是用作做饭、办公和老人娱乐,老人们依旧住在旧房子里。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相对并排摆放着两张床,还有衣柜、一把吊扇,其余都是老人的生活用品。

余安兴介绍说,敬老院与当地的卫生院挂钩,老人一旦生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医药费实行签单,集中一段时间再向上级报销。如果病情较重费用超过预算的,就再打报告申请救济。“老人容易生病,现在医药费平均每个月都要3000多元。”

工作人员说,为尽量减少成本,他们想办法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利用荒废的土地开辟菜园,还种了不少果树,主要是荔枝和龙眼。“这样一些青菜可以自己供应,种上果树环境也好了很多。”

三大难题

惠州市民政局最新统计显示,该市目前共有敬老院74间,床位数1867个,有工作人员181人。“从数量上来说,每个乡镇都建了敬老院,但整体档次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运转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影响了敬老院应有功能的发挥。”该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供养标准低 据统计,惠州市目前共有需要供养的五保老人8998户,共9039人。五保老人供养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模式。其中集中供养的只有891人,不到10%,跟可以提供的床位总数相比,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供养标准方面,现行标准以大亚湾区最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都是每人每月380元,博罗县集中供养每人每月只有200元,惠城区是280元,惠东县和龙门县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只有179.4元。在各种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些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要大幅度提高,则需要有雄厚的地方财力作保证。

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惠州市不少乡镇敬老院建于1990年代,当初省里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家敬老院,但是建设标准普遍比较低,有的房子已经老化。根据1998年发布的广东省一、二级敬老院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一级敬老院要求有入

院老人35人以上,或者入院老人占全乡镇五保老人总数的90%以上,敬老院水泥结构房间要占80%,每个套间不能超过两人,必须有卫生间;敬老院还要有集体饭堂、娱乐室、医疗室;工作人员的比例不少于1:6,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二级敬老院标准稍微低一些,入院老人要30人以上,或者占全乡镇五保老人总数的80%以上,工作人员比例达到1∶7以上。

惠州市在2000-2005年期间,评上了水口、陈江、小金口、三栋等地共9家一级敬老院,二级敬老院也有9家。但更多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些敬老院由于建院时间较长,院容院貌破旧,宿舍配套设施简陋;多数敬老院除了基本住房,一般只有电视室和餐厅,缺少必要的文化和卫生设施。

工作人员待遇差 基层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除了负责人,一般都是无编制的临时工,工资、福利待遇低,大多数月工资不足1000元,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一些敬老院由于管理不善,不但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也比较差。一些乡镇敬老院负责人反映,他们缺人手,但是因工资太低,没人愿意来。

580万公益金助改造

“关键还是缺钱。没有钱,很多政策和规划都落实不了。”一位在乡镇基层干了多年的民政工作人员说,资金问题确实是制约敬老院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了解,惠州市敬老院的运转资金目前由市、县财政和乡镇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乡镇经济基础好的,敬老院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但一些偏远山区乡镇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块。

另一方面,敬老院普遍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全部靠政府补助以及各种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的捐款,自我发展能力很差。有的乡镇甚至把敬老院出租,变成了可以挣钱的厂房,或者其它办公与营业场所,而原有的敬老院只得搬迁到条件更差、更破烂的地方。

惠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2年开始,省决定分批对基层敬老院进行改造,每改造一家,省补贴20万元,市里则配套补助10万元。但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乡镇不配套投入,这笔资金还不够。2004年,惠州市专门制订了敬(养)老院改造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从福利彩票销售收入中划出580万元,分批次进行改造。

“已经有一部分敬老院改造完成了,改造后敬老院的条件明显得到了改善,新的敬老院全部都有统一的饭堂、配置了电视等娱乐设施。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条件差的乡镇至今没能完成。”

第四篇:农村党员发展困境及解决办法

农村党员发展困境及解决办法

2010-2012年,全县313个村共发展党员1417人,其中2010年发展496人,2011年发展459人,2012年已发展462人;发展女党员415人,占29.2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一是年龄老化。目前,在全县20112名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的11158人,占总数的55.48%;35岁以下的仅占9.47%。二是思想僵化。在农村,由于信息闭塞,长期受农村旧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思想观念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事物看不惯,新思想听不进,新作法受不了”。三是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162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1%。

2.发展党员缺乏主动性。很多村党组织书记片面理解“入党自愿”的原则,认为村民要入党,必须主动找党组织反映思想和表达入党愿望,还沿用过去“经熟人介绍,党组织培养”的封闭式运行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不宣传、不动员、不引导、不教育,存在“坐等上门”现象。再加上我县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较多,优秀分子发现难、培养难、考察难的问题较突出,发展党员对象相对缺乏。全县313个村,一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44个;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18个;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有16个。3.不按标准缴纳党费。大多数支部党费缴纳混乱,少数农村党支部书记连党费收缴的标准都不知道。像荫平镇荫平村在收缴党员党费时居然直接从党员活动经费中扣除,严重违规操作。包括村、社区干部在内,大多数支部在收缴党员党费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通知,(中组发[2008]3号文件)规定缴纳党费。尤其是部分离退休干部组织关系转到村或社区后,他们党费也跟普通农村党员和居民党员一样缴纳。凡是有固定收入的,都要严格按照标准缴纳党费。

4.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一方面党支部班子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受发展经济思想的影响,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只重视经济指标,轻视党组织建设的现象。支部日常工作围绕村务转,部分党支部书记更是片面的认为,抓村务是“实”,抓党务是“虚”,党员发展等基础性的工作可做可不做,程序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大多数的支部书记连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和手续都不知道。从交申请书那天起,只要党支部班子研究同意,无需培养,无需继续教育考察,也无需支部党员票决就可以直接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期间,翻查不到任何支部会议记录和支部决议,也没进行公示。个别党员档案中就只有一份填写不完整的入党志愿书和入党申请书,相应的其他材料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二、解决办法

(一)抓好培养,搞好党员源头队伍建设

一要打破传统的党员培养观念,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要求培养对象除了具有党章要求的基本标准外,还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性准确把握新时期的具体标准,培养对象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坚持在同等条件下对致富能手和产业带头人、农村青年、妇女、复退军人进行重点教育培训,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二要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拓宽发展渠道,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中变“坐门等客”为“上门引导”。三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库,把年轻有为的致富能人和高素质年轻人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强化管理,做好党费收缴工作

一是支部书记要经常抓、亲自过问,同时要带头足额及时交纳党费。二是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上党课、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等一系列组织活动的机会,宣传党费交纳标准和相关知识教育,使党员不仅知道党费应该什么时候交、交多少,而且知道党费应该如何上交和党费的使用与管理,以便加强对党费工作的监督。三是设立专门帐户、确定专人管理党费,党费收缴人员要深入实际,调查核实每位党员的月收入或年收入,严格按照标准收取。党费的收取、登记、保管、上交,向党员通报或张榜公布。四是完善村干部和离退休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制度。村干部和党组织关系转接到村或社区的离退休人员,要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缴纳党费,党费缴纳不得参照一般农村党员、居民党员缴纳标准,缴纳基数为:退休工资+离退休人员生活津贴。县委组织部将严格按照梁委组发[2007]302号文件规定,将离退休人员上缴党费总和的50%返回至所在支部作离退休党员活动经费。

(四)严格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基础工作

一是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是充分发扬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认真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行发展党员群众推荐制、事前沟通制、公示制、票决制、定期指导制、责任追究制。三是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预警通报制度(本单位全是党员的等特殊情况的除外),对当没有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党组织实行口头警示;对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或没有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行书面预警,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或没有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行挂牌预警,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全县通报警示。对突击发展党员的党组织将全县通报处理。对发展工作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实行“谁办理、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第五篇: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成因和对策

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成因和对策

律师的刑事辩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是指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活动,也是落实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员,因而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合称被追诉人)自己行使辩护权利和其他非律师公民进行辩护相比,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宪法和刑事诉讼制度,在平衡以国家公权力(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为后盾的控方与作为社会成员个体的被追诉人的辩方的诉讼地位、从而使双方“平等武装”方面,正如美国布来克法官在Gideon v.Wainwright一案中对律师的评价那样,“律师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①]。我国自设立律师制度以来,律师在我国法制建设和人权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按照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走向,我国律师本来应当也完全可以在刑事诉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制度、立法、环境及律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立法、司法、实践等方面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与整个法治建设的发展大势形成相反的趋向,不能不引起、而且已经引起了相关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一、我国目前律师刑事辩护困境及其危害

(一)我国目前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的表现

我国目前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据学生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大幅度减少,被告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依法维护。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比例自1997年起逐年下降,目前全国刑事案件中无辩护人的案

件达70%,部分发达省份律师参与刑事案件比例也从1997年的20,4%下降到2002年的11,6%[②];而在作为首都的北京市,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更是由1990年的人均每年2,64件下降到2002年的人均每年仅0,78件,其中还包括法律援助和指定辩护[③]。先进发达地区尚且如此,其他老少边穷地区自不待言。

第二,与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大幅度减少形成鲜明对照的,反而又是律师自己在参与刑事辩护之后,却大量地成为被追诉人的可悲的事实。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黑龙江省天泰律师事务所昆明分所王一冰律师被以妨害作证罪枉法追诉,最终夫妇二律师双双出家的案件[④];其他散见于各地报刊的比较典型的类似案件,还有1995年的李强律师被非法拘禁案、1995年彭杰律师被控玩忽职守案、1996年陈惠中律师包庇案、1999年李奎生律师帮助伪造证据案,等等。而据北京市律师协会调查,因办案而受到刑事追诉的律师中,80%以上是办理刑事案件的律师[⑤]。为当事人辩护反而容易使自身也成为被追诉人的这种近乎于荒唐的困境,结果是导致律师对于刑事案件避之唯恐不及!许多律师虽然迫于生存压力,但也宁可勒紧裤带,决不愿意为当事人利益而危及自身安全。而与此同时,则是更多本来应当享有辩护权利的被追诉人在刑事案件中无法得到专业的、有效的辩护,使我国的刑事诉讼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控方与审判机关的“双簧”,至少使得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的程序上已经处于严重的失权状态,更不要说审判结果在实体上的公正程度了。

(二)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的危害

目前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最为明显和突出的危害,是由于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大幅度减少,使本应作为必需品的律师刑事辩护法律服务,其需要者大多并未获得;相关被追诉人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在实现的保障上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而体现得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整个刑事辩护活动,已经成为律师们不敢也不愿涉足的法律服务领域,简而言之,已经被律师们视为“畏途”!一些律师是因为参与刑事辩护遭受到枉法追诉之后而心有余悸,而一些水平较高的律师则早已“心有预悸”??如著名刑事辩护律师田文昌早在1997年初即预见到这种困境是“中国法制建设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我本人也准备付出这个代价。”[⑥]其后的事实已经验证并且还在继续验证着这个预见。但这种困境的代价未免太大了!控方对刑事辩护律师的打击报复,既毁坏自身和国家的形象,也摧残着法律的尊严,更践踏着被追诉人甚至包括律师的人权!特别是极大地损害着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保障的信心。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的消极甚至是阻碍作用。对其危害,执政党、立法和司法机关甚至全社会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我国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的成因

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近年之所以出现以上所述的严重困境,有多方的因素和原因。有的是历史形成的,如刑事诉讼的观念和人民群众对律师刑事辩护的观点,有的又是在法制建设过程中走了“弯路”,在制度设计和立法导向上出现了与历史进程相背离甚至是反动的偏差。经过认真学习及反复思考,学生认为,导致困境形成并继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方面的原因

之所以说立法是导致我国日前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学生看来,《刑法》第306条的“律师伪证罪”导致律师“不敢”参与刑事辩护工作,而《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又造成律师刑事辩护效果受到严重制约??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产生了负面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97年修订《刑法》时,增设了第306条的所谓“律师伪证罪”。该条的具体内容为:“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虽然第二款中对于失实不属于伪造的情形有特别规定,但实践中由于证人在分别面对侦查、检察人员和律师调查取证时陈述先后不一致的情形非常普遍,而证人在两难情况下通常都会作出迎合强大的控方甚至不惜牺牲弱小的律师的“理性”选择,因而律师参与刑事诉讼进行调查取证,无异于踏入“地雷阵”。与此相应的是,此后律师因参与刑事诉讼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急剧增多。其实该条款早在出台之前,即已经引起广泛争议。1997年1月10日《法制日报》刊载的前司法部长蔡诚的文章即建议删去刑法修订草案中的此条内容,其根据主要有四点:一是会使律师在刑事辩护中顾虑重重,不敢大胆行使辩护权,从而使律师难以履行职责,最终会使法院的审判方式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给公正审判造成困难;二是从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到1997年之间的17年实践看,律师犯伪证罪极其个别,没有必要单独规定此项罪名;三是此项罪名规定会在社会上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使公众对律师作用产生怀疑,使律师刑事辩护工作处于困难局面,不利于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良好形象;四是从世界立法来看,极少有在刑事法律中单独规定律师伪证罪的。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正确的意见并没有被立法机关所采纳,当然更加遗憾的,正是这些意见中对该条规定消极作用的预见又成为导致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甚至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困境的严峻的现实。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至2003年间,全国因刑事辩护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律师达到500多人[⑦]。其导致律师执业环境恶化、控辩失衡加剧、职业报复迭出、律师声望权益大损的弊端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而在国际上,这样的规定明显是违背世界共同的法制原则的,如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0条即明确规定:“律师对于其书面或者口头辩护时所发表的有关言论,或作为职责任务出现于某一法院、法庭或其他法律或行政当

局之前所发表的有关言论,应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权。”[⑧]明确赋予律师不仅是刑事而且还有民事上的豁免权,我国政府代表在联合国对此已经签字认可,根据公约必须信守的国际法原则,此项罪名理应删除。但遗憾的是此后《刑法》虽经6次修正,仍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本来被追诉人面对作为控方的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已经明显处于极大的劣势,而能够为之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又因担心踩上地雷而“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所以《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许多基本原则的落实,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句空话。更能说明问题的,恰恰是在规定此项罪名以前的岁月里,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国际上也曾经大受好评。两相对照,称《刑法》第306条为“恶法”,谅不为过。

立法导致律师刑事辩护陷入困境,除《刑法》第306条的律师伪证罪已经导致律师在主观上“不敢”参与刑事辩护工作外,《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也使律师在客观上“不能”确保刑事辩护的效果,使律师即使参与刑事诉讼,其辩护在相当程度上也只能是“走过场”,根本不能起到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应有作用。律师在刑事辩护中要“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意见”,与控方提出的证据材料相抗衡,调查取证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是《刑事诉讼法》第43条和第44条却规定,辩护律师申请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须经人民法院准许,向证人或者工作单位和个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在证人、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同意时,只能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同时《律师法》第31条也规定,律师承办法律事务,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这样的规定,实际上赋予了被调查对象对于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行为的拒绝权,使律师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同时也加剧了控辩双方在掌握的证据材料上的失衡状态,使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作用被压缩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在没有足够证据材料的情况下出庭辩护,律师很难不成为庭审程序中漂亮但并不实用的“法制花瓶”。而这样的规定,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倒

退。因为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刑事诉讼法》就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应当利用法律所规定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以便查明证明刑事被告人无罪或减轻他的责任的情况,并对被告人给予必须的法律上的帮助”[⑨]。27年前的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第7条已经规定:“律师参加诉讼活动,有权依照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个人调查”。其强制力显然远远高于后来《律师法》的相应规定,前面引述的后来的相关规定可以说在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因为受调查对象只对公检法机关有陈述义务而对律师享有拒绝权利,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实在就是一纸空文。不仅如此,直到27年后的今天,立法上对于律师调查取证的具体保障措施方面,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规定,与“保障人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理念相去甚远。

(二)制度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刑事诉讼及其许多相关制度方面的设计和操作,也使律师的刑事辩护工作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受制。

一是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本身就处于相对弱势,根本无法与代表国家、掌握公权的控方相抗衡。在开始恢复律师制度时,《律师暂行条例》第一条曾将律师定位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与公安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一样,都是国家的公职人员,这样的定位虽然不符合律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但至少让律师的地位与控方人员相比,不至于过于悬殊。而后来在《律师法》中将律师定位为“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虽然切合了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的本质特点,但同时又将律师与控方人员的地位差距拉大了很多。尽管律师也穿着律师袍出席法庭,但其除了律师协会这个社团靠山外,并无强力机关予以支持,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其话语权、求助效果,与社会上一般公民甚至弱势群体并无二致。律师和被追诉人二者加在一起,其力量和地位,仍然与控方相差甚远,根本无法实现控辩平衡的制度目标。

二是由于律师没有刑事辩护的豁免权,律师即使出庭辩护,也不敢认真履行自己的辩护职责,《刑法》第306条规定对于律师辩护心态的控制,更是加大了辩方在法律地位上的劣势。律师如果认真辩护,势必要与控方产生利益冲突,控方如果被律师抓住工作漏洞甚至违法把柄导致案件败诉,可能将使其具体工作人员轻则受到本单位的错案追究,重则导致其自身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出于自保本能,他们必然要对导致他们重要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律师产生打击报复动机,从而使律师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三是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内部的不合理的错案追究制度,也加大了律师刑事辩护的结仇危险。不仅作为是控方的检察人员如此,就是居中裁判的审判人员,在面临错案追究威胁的情况下,也很可能帮助控方来共同对付给他们造成威胁的辩方律师。所以有关部门的不合理的错案追究制度,至少在客观上确实加大了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与司法工作人员及其所在机关产生执业冲突、从而遭受打击报复的本不应有职业风险。

四是审判人员多年来形成的未审先判、“有罪推定”的思维惯势,也很难容忍和采纳律师提出的不同意见,因为不仅“无罪推定”的刑诉理念尚未完全建立,而且在立法上由于尚未赋予被追诉人沉默权,因而“有罪推定”的痼疾在许多司法工作人员的思维中仍然相当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其侦查、起诉和审判的进程,影响着被追诉人诉讼权利和律师辩护效果的实现。作为保障被追诉人人权重要制度的法律援助制度,虽然在必须履行相关义务、完成相应任务的“量”上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但立法没有具体的“质”的要求,加之以上相关消极因素的制约,法律援助在刑事辩护中大多也是走过场,很难收到好的实效。

(三)执业环境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律师现阶段的执业环境方面,律师在刑事辩护上也要受到一些比较突出的因素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

一是社会及相关司法工作人员对律师地位和作用的错误的传统观念。从历史上看,我国的律师制度建立远远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周边某些虽不发达但法制环境较好的国家。我国古代的讼师在功能上虽然与现代的律师较为接近,但其既不为法律所承认,同时在社会公众中也没有什么地位,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说:“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作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数十年法制建设经常甚至是长期的停滞,律师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形象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变。

二是在在刑事辩护中,由于“有罪推定”的普遍思维方式,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都被看作是“为坏人说话的人”。我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受托以公民身份从事辩护时,连我的中学学生及其家长都感到疑惑,老师怎么要去帮那些坏人说话呢?不光普通的社会公众对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法制意义难以正确理解,就连相当一部分司法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其所属机关从自身利益(避免受到错案追究、避免单位形象受损)出发,也有意无意地把参与刑事辩护而又认真履行辩护职责的律师看成是单纯为了钱财而“与国家作对”的人。

三是司法机关内部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对律师正当的执业活动缺乏作为“法律人”的应有的理解,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律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样的司法观念带来的后果可以说是相当可怕的。我经常听一些律师提到,只要在辩护过程中指出控方有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重要事实或者嫌疑,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受到相关司法工作人员的不满甚至威胁。而他们出于明哲保身的心理,通常就只能选择对不起被追诉人了。

(四)律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形成日前的律师刑事辩护困境,除了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外,律师个人甚至整体也有相当的责任。如果不正视这一点,显然对于困境的解除也是远远不够的。律师自身方面的负面情形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多数律师的身份由过去的国家公职人员转变为自由职业者,其面临的生存压力非常之大。为解决生存问题,相当一部分律师很难不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职业道德,缺乏执业诚信,在刑事辩护中除因客观原因不敢认真辩护外,有的更是在主观上就是敷衍塞责,只管收委托人的费用而不认真追求辩护的实际效果,在辩护中走过场,有的甚至成为枉法追诉者和枉法裁判者的帮凶。

二是在业务技能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律师在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即认为自己业务已经完全过关,不需要再继续进行学习,在知识和技能上吃老本,也使辩护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我相当熟悉的一位律师曾经为一个委托人进行罪轻辩护,但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告人不仅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且尚未达到该被控罪名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作出无罪判决,公诉机关也未抗诉。这样的辩护效果对于律师的个人甚至整体声望的打击,都可以说是致命的,其态度和能力都很难再得到社会的信任。

三是在责任追究方面,虽然律师在民事诉讼或者非讼事务中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承担民事责任的案例不少,但遗憾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因为不负责任而浪费委托人金钱和国家司法资源的情况,却没有受到惩罚;而且一些主管部门为了不影响自身形象,对自己权力范围内的行政处罚也是重在保护而非教育,常有姑息偏袒情形发生。

四是在律师自身的管理上,目前的多数律师事务所对其律师的管理,都是非常松散的,业内人把这种情形归纳为“有组织、无纪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很难完全自觉自

律,也会造成律师对于刑事辩护工作的轻忽和草率。同时多数律师事务所对其律师考评完全以创收为指标,而对执业的具体情况缺乏审查监督,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和保护责任。

造成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目前的严重困境,原因当然并不局限于以上各项。但我认为以上各项是其中比较主要和突出的因素,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认真解决。

二、摆脱律师刑事辩护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的相关分析,我认为要使我国目前的律师刑事辩护困境得以摆脱,并使我国的律师刑事辩护事业得到与整个法治建设进行相适应的较大发展,我们必须针对相关成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症下药”,从立法、制度、环境、律师自身等等方面进行改革甚至动“大手术”,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一)立法方面??解除“紧箍咒”

首先应当解除的紧箍咒,就是《刑法》第306条的“律师伪证罪”。该条规定的不合理性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已如前所述,非常明显。虽然该条规定并非只针对律师,但由于刑事诉讼的特殊性(如基层法律工作者一般不得参与刑事诉讼),其针对对象实际上主要还是律师群体,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将本条罪名规定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但人们习惯上还是将其称为“律师伪证罪”。特别是其中关于“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的犯罪客观行为要件的表述,根本不具有科学性。刑事诉讼进行的主要过程就是查明案件事实,在事实尚未查清前试问如何确切知道,证人改变证言是“违背事实或者作伪证”的?证人出于各种原因,在面对律师时做出和对控方机关所作的不一致的陈述,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凭什么认为证人在控方机关所作的陈述就一定真实而对律师所作的陈述就一定违背事实?更何况是否引诱、如何引诱,通常只有律师和证人在场,如认定引诱事实成立,岂非将律师的命运全部交给

证人处置!律师如果有意实施伪证行为,直接以伪证罪定罪即可;如果考虑到知法犯法理应从严处理,可以单列一款,完全没有必要单独规定此项罪名。在删除此条以解决律师“不敢”从事刑事辩护问题之后,当然还必须在立法上解决律师“不能”确保刑事辩护效果的问题。

二是解除调查取证方面的紧箍咒。为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增强被追诉人和律师作为辩方与控方在证据资源上抗衡的能力,《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也必须进行相应修改,赋予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并规定公检法机关的保障义务。即取消受调查对象对于律师调查的拒绝权,要求其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履行陈述义务,否则将因妨害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而受到相应制裁。作为司法机关,除必须保障律师依法执行调查任务时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之外,还应承担对于受调查对象妨害律师履行职责行为的处罚义务(当然以法院实施为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律师有效地“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从而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与刑辩律师的执业权利。

(二)制度方面??使控辩大体平衡

为了打消律师认真进行刑事辩护可能带来自身危险的执业顾虑,并且使辩方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上与控方处于大体平等的地位,学生的看法和建议是:

首先,应遵从国际通行的法制原则和相关人权公约的原则规定,赋予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刑事和民事豁免权。《英格兰和威尔士出庭律师行为规则》规定:“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必须真实和准确。在通常的情况下他在法庭辨论中的言论享有豁免权。”同时又规定:“英国律师的豁免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律师在履行职务时,对第三者不负诽谤的责任;B、出庭律师在处理诉讼案件时,有不负疏忽责任的权利。”法国《律师法》第41条也规定,律师在法庭上的活动享有豁免的权利。《卢森堡刑法典》第453条中同样规定:“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或向法庭提交的诉讼文书,只要与诉讼或者诉讼当事人有关,就不能对它提出任何刑事诉讼。”[⑩]而前面已经引述的且已经由我国政府代表在联合国签字认可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更是明确规定了律师在诉讼过程中的刑事和民事豁免权。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也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规定。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我国全国人大也将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而公约对此有着更加明确和硬性的规定。因而早日赋予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刑事和民事豁免权,已经是势在必行。当然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豁免也不能绝对化,因为正如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一样,绝对豁免的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也可能被滥用从而损害司法公正,理性的选择应当是:除有充分证据证明的律师的故意伪证行为仍然应当追究甚至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外,对于过失性的辩护行为,只追究其行政责任或者由行业协会予以惩戒。这是涉及辩方的制度改造。

从另一方面即控方的角度看,对目前实行的某些不合理的错案追究制度,也应予以改进,避免相关司法工作人员过于容易产生对律师的打击报复动机;同时将司法工作人员对律师的打击报复行为也纳入《刑法》调整范围,同样让其承担妨害司法公正的法律责任。在法律援助问题上,将现行的指派律师进行援助的方式改为由政府向律师事务所购买该项服务,同时对辩护的效果进行严格考评,以避免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走过场的弊端,从而真正有效地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

(三)环境方面??努力除旧立新

改善律师的刑事辩护执业环境,可以说是一项十分艰难而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工作,这项工作至少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在社会公众方面,政府和律师自身都必须加强律师刑事辩护意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现代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在刑事辩护中认真尽责、表现出色的律师,应当大张旗鼓地公开予以表彰和奖励,让广大公众充分认识到律师对于社会、对于社会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中关于“无罪推定”法制原则的规定并加强相应宣传,使社会公众尽可能打消“律师是为了钱财而帮坏人说话”的错误的传统认识。

二是在最有可能视刑事辩护律师为敌人的司法工作人员方面,则应当大力加强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观念的教育,使其对律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产生充分的理解,力求形成“大家都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的共识,以彻底消除其可能对律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思想和道德根源。当出现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律师进行打击报复时,相关部门应当依法秉公处理,避免偏袒一方,以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及执业尊严。

(四)律师自身方面??打铁先要本身硬

当然,要想摆脱刑事辩护的困境,律师自身也必须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扎实的改进。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如前所述,刑事辩护困境的形成,律师自身也要负担相当部分的责任。

一是要让社会理解和尊重律师,律师首先就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政治、道德、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自己的辩护职责,切实维护委托人或者被援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把自己刑事辩护的成果充分展示给社会公众,而不是敷衍塞责,甚至将因自身失职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责任全部推给司法机关,败坏司法机关的形象。

二是作为律师执业机构的律师事务所和作为律师行业组织的律师协会,也必须切实加强对律师的日常管理和纪律约束,同时更要加强对律师具体刑事辩护案件的态度和效果考评,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起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良好形象。

三是为强化律师刑事辩护的效果,主管部门还可以考虑建立刑事辩护专职律师及其资格准入制度,以确保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的质量和技能,从而大幅度提升律师刑事辩护的社会效应。

以上各项对策,可能对摆脱律师刑事辩护困境、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无论哪一个方面,都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才有效果。如果始终是纸上谈兵甚至叶公好龙,则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可能还是难以改变。

本学生已经成为一名实习律师,并且对于刑事辩护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想在以后专攻这一方面的业务。对于目前的律师刑事辩护困境,虽然同样是“心有预悸”,担心因认真履行自己的辩护职责而得罪某些“大人”而自受其害,但现在有许多重要的因素也使我对执业环境的改善具有较强的信心。一是党的十六大已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律师刑事辩护的困境及其危害显然极不利于社会和谐,党和政府必定会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得以改善;同时《宪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而要建立法治社会,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必须认真落实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二是我国政府已经签字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国家权力机关很有可能予以批准,在接轨过程中,律师刑事辩护的环境必将得到较大改善;三是政法部门已经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随着一大批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人才进入政法部门,律师与司法工作人员之间的关于共同维护司法公正“的共识将更加容易建立,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大家在观念上的冲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律师队伍水平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特别是近些年来法律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促使律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服务技能,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果把目前的律师刑事辩护困境比做严冬,则其即将到来的改善,就将是我们迎来的刑事诉讼法制的明媚春光!

下载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青律师的发展困境[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困境与出路:关于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考察与反思(上)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困境与出路:关于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考察与反思(上) 提要: 综观国际法律文件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都享有丰富的权利。而我国律师在......

    在困境中发展(范文模版)

    在困境中发展———破解发展瓶颈 -------在青龙中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西山驿中学黄继宏 各位领导: 今天这里聚集着肥东教育的“同”“仁”,“同”在我们共同从事社会主义公益事......

    农村教师如何走出专业发展困境

    农村小学教师如何走出专业发展的困境 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和步步深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新教材不相适应的矛盾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山......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我国动漫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教育科学学院 康承玥)[摘要]动漫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综合型、现代型的工业,它可以带动艺术、科技、出版、玩具制造......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赣州市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赣州市十分注重民族地区文化设施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资金和物资上重点投放等有效措施建设少数民族......

    中国核电之走出发展困境

    中国核电之走出发展困境 —中国核电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报告 摘要: 目前,中国已将核电放在重要能源部署地位上,加大对核电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作为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清......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来自于我国的农......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困境及其破解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困境及其破解 摘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发展困境。笔者借用集体行动逻辑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讨论分析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