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

时间:2019-05-15 03:5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

第一篇: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

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

爱卡同学60 70 80后知道的钢笔书法名人庞中华(四川达州人)

很多人应该都自愿,或被自愿的练过其字帖吧 有人说他的字好 有人说他的字烂

和汪国真一样获得的评价都存在两极化那时老夫还是骚年,汪国真老湿,苍老师,哦,不!是邓老湿的靡靡之音,还有被禁止的XX锅盖接收外星人功力的各位大湿 构成匮乏年月的文艺生活。。

对老夫来讲,是回首往事的一件记忆不过庞体字是好是烂,一点都不重要了,练字毕竟一件有正面意义的事,他专注钢笔字推广的执著也算一项纪录了

庞中华,当年能操着川普上CCAV向全国讲座,而且一上AV就是N次的,也后无来者了

后来操着川普,煮饭的刘仪伟露过几次面 同样,操着川普的成都男神李老湿仅仅露了个脸

岁月如梭,中国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风云名人,下场各异,至今还在发挥影响的更是极少了

乐观豁达的庞中华算是现状最好的了。。刚去看了看掏包网,字帖依然买的大火,一如既往的盗版当道

如果是万恶的米帝,光是版权,他也不愁几辈子吃喝了 但是骚年你要记住这是天朝。。。不说了 来一篇文章

庞中华的人生新境界--文 慈爱民

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是他矢志不渝的美好追求

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庞中华,在上世纪革后文的八十年代,曾经掀起过长盛不衰的中国硬笔书法热。在极盛时期,甚至创下了几百万人上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学校的“世界纪录”,其中仅部队官兵学员就超过100万人;他的不同版本的字帖畅销全国,总发行量达到2亿多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庞中华是那个时代中国硬笔书法的符号,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然而,近几年,曾经在书坛享有盛誉的庞中华却突然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无声无息。很多人以为他已经淡出书坛,风光不再,更有人断言中国硬笔书法将随着电脑的普及而成为历史。

终于,传言和猜测随着庞中华的再度出现而不攻自破。2015年7月中旬,笔者在北京与庞先生久别重逢。快4年没见了,只见他红光满面、神情爽朗、声若洪钟,,让人难以相信眼前竟是一位70岁古稀之人。我问起他的境况,他神采飞扬,向我娓娓道来几年来的神奇经历。原来,几年不见,他竟远渡重洋,来到大洋彼岸,在美国传授中国的方块字硬笔书法,并且掀起了一股“庞中华热”。他真真切切地当了一回中华文化的使者,而且竟做了与笔者相同的工作——外宣。

他在美国传授中国书法的故事,还要从2011年谈起。

毛笔行书——外交部书画展题词

访美的奇遇

2011年9月,已经66岁的庞中华和他61岁的妻子王昌芝,第一次赴美国纽约探望女儿。(85后歌手庞旋,从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毕业两年后,在大洋彼岸小有成绩,不仅是首位在美国成功举办中国民歌独唱音乐会的美声歌唱家,还获得了第53届德里克兰兹国际声乐大赛艺术歌曲奖等奖项。)人生地疏,原计划看望女儿后,找个华人旅行社,到景点游览一下就打道回国。

没有想到,事情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纽约是世界大都市,有五十多万华人,其中很多华人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移居美国的,他们对庞中华的名字并不陌生。于是,纽约的华人社团、学校纷纷邀请庞中华讲学、出席各类文化活动。就这样,本来是时间有限的探亲之旅,竟成了讲学、授课之旅,他的签证被一再延期。

更没有想到的是,庞中华讲学的消息很快传到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名校,这些名校的华人留学生和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众多,于是纷纷邀请庞中华前去讲演授课,每次都是听众云集。紧接着,这些大学又成立了“汉字书法协会”,许多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学生争相入会,还选出了会长和秘书长,请庞先生去讲学便成了“常态”。很快在纽约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书法的旋风,再现了30年前中国青年练习庞中华硬笔书法的盛况。

消息传到联合国总部,他们也向庞中华发来了邀请,请他去作书法演讲。庞中华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他对自己的“快乐音乐教学法”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之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使听课的中文译员和外国朋友兴趣盎然。庞中华演讲结束后,联合国中文部当场邀请他第二年在联合国开办书法班。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出席书法班结业典礼

为了表达对庞中华在联合国办书法班的重视,联合国中文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三方共同给他发出邀请函,并协助他顺利办理相关签证等手续。2012年4月,为期三个月的庞中华书法班在联合国如期举行,每周一课,每堂课都有数百名学生听课,反响热烈。6月下旬,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了“结业成果展”,每个学员展出毛笔、硬笔书法作品各一幅。潘基文的助手、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先生参加剪彩并致辞,并为每个学员颁发证书,他们中不少是美国学生。

经联合国中文部负责人何勇先生推荐,2012、2013年,庞中华两次出席“大纽约地区中文教师学会”年会,安排他演讲并进行辅导。近千人的年会,由来自纽约州的几百所小学、中学、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以及孔子学院的师生参加,他们非常喜欢庞中华的“快乐音乐教学法”。年会结束后,又纷纷请他到学校授 课,以提高教师的中文书写水平。

庞中华硬笔篆书作品《计利当计天下利》

山沟里走出的大家

庞中华出生在四川达州九岭乡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家境贫寒,五六岁时,他要帮邻居放牛才能挣来一碗粥喝。说起人生的无常,庞中华不无感慨:“我从未受过正式的书法教育,无家承也无师教。在我20岁之前,甚至没有临写过一本字帖。”

1965年,20岁的庞中华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地质勘探队员,辗转在太行山、大别山的深山老林。当别人抱怨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在消耗生命时,他却在可以找到的所有纸张上,包括香烟盒的背面、报纸的空白处练习写钢笔字。那时的他,并不懂得什么叫“书法”,却在写字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渐渐地,庞中华发现,练钢笔字与练毛笔字一样,也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毛笔字的点画、结构和神韵,钢笔字也同样具备。他开始有意识地借鉴毛笔字的练习方法练写钢笔字,费尽心思揣摩字的结构和神韵。后来,他又遍临了许多古代名家的草、篆和隶的碑帖,于1968年写出了《谈谈学写钢笔字》。然而,正值“文,革”时期,纷扰的世界在大革文化的“命”,还有谁会去关注什么“钢笔书法”呢?当他兴致勃勃将书稿寄出后,收到的却是一纸冷冰冰的退稿信,甚至还有人嘲笑他的钢笔书法是“胡闹”、“没有艺术性”。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庞中华对练字的兴趣,他一如既往的苦练不辍。。。

中国现在普及了电脑和手机,人们开始习惯敲键盘、发微信,庞中华连同他的硬笔书法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北京电视台有一次做节目,把庞中华请去,台下一群大学生纷纷质问他:现在是电脑时代,硬笔书法还有什么用?庞中华的回应是:“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打字不能代替手写。”

面对外界的质疑,庞中华并不觉得自己“过气”了。令他依旧信心满满的是,他的字帖每年仍有上百万的销量。谈到和前些年的不同,庞中华介绍说,以前经常开讲座、办函授,现在这些活动都少了,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覆盖面更广的校园教育。一方面是给中小学生编写硬笔书法教材,另一方面还和各地教育主管机关合作,办班培训中小学教师。

庞中华说,自己从来不以赚钱为目的。培训中小学教师,一般十几天的封闭训练,每人的培训费是100元。有人指出,在短短十几天里,学员未必能真正提高什么书法素养,只是能照葫芦画瓢地写出一手工整的字。庞中华哈哈一笑:“能写出一手好字有什么不好呢?我又没说要培养书法家。”

第二篇:被遗忘的季节

被遗忘的季节

恰似仙女遗落人间的胭脂粉,满地堆积的落叶不断的盘旋,抓住一片,轻

轻一舔,残叶附有的胭脂味是否如初,是否拾起了那早已遗忘的季节,回味依旧?

——题记

彩蝶飞了,踏着祥云,伴着和风,轻轻的走了。不经意,美好的季节飘走,想念的季节零落。遗忘的季节,俯身、拾起、永存这残余的记忆。

秋风萧瑟,枯叶飞舞,微凉的风不住的刮着。曾有的记忆似乎已如枯叶般的早早凋零。无奈,唯有踏着他们仅存的微浅痕迹,才能重新追寻那遗失的美好。遗忘的季节里,装载着青春的点滴,酸甜苦辣、喜乐泪忧一切都已成为永恒的曾经。

遗忘了那季节,丢失了记忆。于是我开始重新寻觅,企图修建记忆的堡垒。

寻觅点点滴滴,寻觅丝丝缕缕,开始重新编织记忆的彩绸。层层缠绵,紧

紧裹住,束缚着手脚,我无法动弹。终究遗忘太久了,断断续续的线我已无力再将其重新规整。于是,我慌了,当遗忘了过去时,当脑袋里总有一片空白时,仿若丢了刺得刺猬,只能无助的四处窜逃。

被遗忘的季节里,轻轻拾起地上的落叶,对着有阳光的地方照射,透过树

叶,你是否看到了过去的什么?树叶如故的四处飘飞,不停的向上盘旋着。离开了根,家归何方呢?只能飞呀飞!何时,累了,再落地,于是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如此的往往复复,永不休。但遗忘的记忆是否也如这落叶般虽离开了根,但也能找到另一个栖息地。每一个和风拂面的季节;每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每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每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装载着过去的印痕。然而,一切都已随时间之风飘散到了不知名的远方。庆幸的是,风拂过后,我依旧能闻到过去的芳香,那是他仅存的气息。毕竟太久了,气息那般微弱!

遗忘了那季节,沿着微微的气息,重新寻觅,企图将“ 遗失”拾起。

遗失了太多的美好,人生的拼图已不再完整。少了一块,完美将瞬间被击

碎。这是一件多么凄凉且残忍的事。也许企图重建记忆、寻找过去是一件贪婪的事。但,我仍旧诚心的对着星星说愿望,一闪一闪的星星啊!你的眨眼我是否可理解为一个永恒的允诺?

被遗忘的季节,伴着遗忘的记忆。尽管贪心的我企图拾起,企图扒开丛生的灌木寻觅,但完美终究不是人生的形容词,终究要缺一份美好,多一份空白,无奈!只能慢慢回味残留的丝丝缕缕。

高二(3)班

徐盼2010-4-25

第三篇:被遗忘的诗性

被遗忘的诗性

——论《沧浪之水》的误读成因

刘 朝 勋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70003)

《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6期

摘要: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关键词:阎真;《沧浪之水》;读者批评;误读

《沧浪之水》出版后,好评如潮,普通读者和批评家都对它给予了极高评价。普通读者(也就是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把它视为人生圣经,推崇备至。文学评论家白烨则称它为“当下现实题材难得之力作”,还有评论认为“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真切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而且非常生动地写出了知识分子在逐渐放弃操守时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作品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①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②这些观点有其自身的道理,但肢解了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文本的存在价值,难说不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产生误读有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畸变和文本自身的分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读者接受的歧变与单一审美向度

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只依据与自己阅读期待契合的文本部分片面肢解作品,从而产生误读,尽管正向的误读会丰富作品的审美价值,但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却只有一种口径统一的解读,而且是误读,也委实是一种遗憾。批评家则依据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用惯性的思维模式从作品主人公一段经历中武断的得出结论:作品的主题是体制对人的同化以及人在体制中被异化。也就是文本的本意与读者的实际接受产生了抵牾。

从接受的角度来讲,它的部分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每一作者都依赖于他的接受者的环境、见解和意识形态;文学的成功所要求的是这样的书,③”“它表现了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它为该群体描绘了群体自己的肖像。④”“根据作品的意图与社会群体的期待的吻合程度来确定文学成就的客观主义作法总是把文学研究引入两难困境。⑤”所以强调作品符合特定时代阅读心理的文本意义和文学价值,而忽视作品作为整体的艺术价值,把一个丰富的、矛盾的、具有跨越时空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弱化为被官场吞噬了价值取向并被同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虽满足了当前的读者阅读心理,却未必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沧浪之水》以池大为的人生动向为主线,所以我们把池大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和研究生生活的学生阶段(包括埋葬父亲),进入卫生厅之后到当上厅长之间的仕途爬升阶段,成为厅长之后的人格回归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分配和权力持有经常形成同一的关系,但这个操作过程在普通人眼中很神秘,实际生活中很无奈;人们渴望了解每天发生在身边却又琢磨不透的那些潜规则,同时也出于一种规避风险保护自我的需要,乃至从中获益。《沧浪之水》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心理期待,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把心理能量全部放在池大为的第二个人生阶段,也就是池大为进入卫生厅后艰难的适应中,抓住机会进入仕途快车道,乃至当上厅长。这让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平民仕宦梦想;而且小说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政治宣传品一样的主旋律作品显然提供不了这些。于是在有意无意中其它的两个人生阶段被忽视了,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审美宽度和理想主义气息的人物被单一化了。

读者津津乐道于作品主人公的仕途过程,除去读者的接受需求之外,与作者把主要的文墨放在第二阶段也有很大关系,全书523页,其中对池大为第二人生阶段的描写占到了423页,而且这一部分的确显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但这并不能掩盖小说的诗性光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放在一起尽管只有一百页的篇幅,却寄寓了作者全部的文化理想和人性关怀,它不是鲁迅放在《药》的最后放在夏瑜坟上的一束白花,仅仅是平添的一点亮色。这种文本内在的分裂助长了误读产生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分裂使作品有了多种解读可能性,从而聚变出独特的魅力;多重意蕴是经典作品的必要内核因子和作品得以产生经久魅力的素质。我们有必要回到作品,从小说的整体出发,结合“序篇”和池大为当上厅长之后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希求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结论。

二、《序篇》蕴含的审美寄托与“焚书”映照的理想回归

在研究者中,大多对小说的《序篇》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而整个小说的灵魂就是这块不足二十页的《序篇》,很多小说家重视小说的开头,因为开头就意味着为小说定下了基调,象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句话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气象万千,普鲁斯特前后五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才确定了这一句,这表明作者是在回忆中写作,在写作中回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个经典的开头风靡世界,曾经影响了一代的作家,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的作家也很重视开头,而且留下了经典范例,张爱玲的“《封锁》的第一句:“开电车的人开电车”;、阿城的《棋王》“车站的人是乱的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甚至王蒙的“那天的火锅吃的很不成功”。不论是普鲁斯特开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还是马尔克斯的开头构思了十五年,都说明他们十分重视这个切入小说的第一笔。回过来看看《沧浪之水》的开头:“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整个序篇都在写父亲及父亲的死带给自己的影响。和现在不同,以前的人在父母亲晚年都会找人给他们画像,意在去世后作为遗像,缅怀前辈。但这个肖像不是找人画的,在第三页有这样一段话:

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

这段文字明确的告诉我们,开头所说的张画像是父亲的自画像,而且是年轻的自画像,这就产生了一层悬疑,这样处理,究竟是作者悬挂在人物头顶冥冥中的征兆,还是池永昶对自己的命运结局有预感呢?

接下来是“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这个看似荒谬的句子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那就是池大为对于父亲的死感到不可思议,父亲的去世对池大为造成的空虚与空白使他“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所以有理由相信,小说中反复提到的“仰望星空”中的“星空”布满了父亲的影子。

这个开头笼罩着整个《序篇》,但《序篇》似乎与全书是游离的。也就是说去掉了这个序篇,仅就故事情节的整体性而言,对全书的阅读构不成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在那个炎热的上午,我走进了省卫生厅大院„„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插上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池大为的往事就可以了。那么显然序篇的作用不仅仅是小说情节上的一环,告诉读者池大为优越的学历背景(在当时),这样一个功能作者完全没有必要用将近一万五千字的篇幅去做铺垫,也不符合阎真惜墨如金的风格,作者显然有更深的寄寓在这部分文字中;而不仅仅是有意扔出的一块香蕉皮⑥。

“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几十本医学书,其中重点提到了一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二十八年了。我轻轻的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一共十二人。

这十二个人物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的精神品格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浩然正气敢于担当,而到最后是一张父亲的自画像,折射出池永昶宽广的精神世界与高洁的生命品格,他完全是把这十二个人物当成自己的标尺,既用来比照自己,又把自己放到和他们相同的高度上。这就和小说的主体部分池大为在官场的起降沉浮构成了鲜明对比,围绕在池大为周围的一大群知识分子勾心斗角丑态百出,其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商品经济的裹挟下都迷失了自我,马垂章、丁小槐包括我自己都在风潮的影响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形以自保,变形和被压扁也是一种适应和生存的手段,你不去变形,不同意被压扁,就只能选择被压碎,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和霸道的逻辑。失去反抗力量的本身说明知识分子脊梁的缺失,精神退位与人格阳痿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语。在这种大背景下,池永昶的坚守在高贵的同时也掩不住透心的悲凉。当这样一个人物出现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孤零零的,在和现行社会规则的交手中屡战屡败,象一枝压伤的芦苇。池永昶的死和王国维的跳湖一样,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甘情愿的殉葬,即使池永昶在文革中不被朱道夫恩将仇报、反咬一口,也一定会在以后的风暴中被拧得粉碎。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同时也薪火相传,把全部的希望与期待寄托在池大为身上。

从走进卫生厅的那天起,池大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就不断地受到冲击,简单纯真、孤高自许在侯门深似海的卫生厅里,像一个傻小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提出厅长用车太浪费,招致不动声色的马垂章的清除,他必须清除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后生,很快研究生的高学历优势化为乌有,最后竟然被调到了卫生厅的下属单位中医学会,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发生,池大为的政治生涯就结束了。在这过程中,池大为没有分房子,生了孩子后和岳母住在一间房子里,中间用一层木板作为隔墙;没有职务上的升迁,也就没有了一切,连捡丁小槐用剩下的东西都难,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池大为从父亲那里承袭了太多,一直在固守清高的知识分子立场,还笼罩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神性光辉之下。

所以薄薄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就构成了《沧浪之水》全书的精神轴心。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它:

我在坟前跪下,从皮包中抽出硬皮书夹,慢慢打开,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的放在泥土上。十年来,这本书我只看过两次,我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开它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掏出打火机,打燃,犹豫着,火光照着书的封面,也灼痛了我的手指。

可见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深。“焚书”是小说中的重要细节和场景造型,它说明我已经焚烧了这本有形的书籍,把这些包括父亲在内的人物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是所谓化有形为无形;同时也宣布了这些历史名人在当代的“死亡”。它既阐释池大为对现世的理解,也是他人生姿态的展现。这个场景成为池大为这个人物与其它小说人物的典型区别性特征之一。犹如黛玉葬花,惜时伤春,宝钗葬不得,王熙凤更葬不得。“焚书”是池大为给父亲上坟的一个片段,上坟象征着回归,因为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整体上是一个“离去---归来”的结构模式,序篇中“去北京之前我到了坟地,在父亲的墓前跪下了”,这是池大为离开三山坳去上学、工作的起点,而在小说的最后,“我”再次来的父亲的坟前,“上坟也需要勇气,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那是一个圣洁而不屈的灵魂,所以,“与父亲的灵魂对话,”“我心中忽然有一种怯意,”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灵魂,任何人都要接受来自内心的拷问,任何的龌龊猥亵都显得卑微。回到父亲坟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坟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小说在具有令人震撼的现实主义力量的同时,又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辉。

三、并非异化

这样看来,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一端,池大为秉承父亲的薪火衣钵,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于是矫枉过正的滑了另一端,阳奉阴违也好,明枪暗箭也好,总之在一路顺风顺水中取代马垂章成为了卫生厅的厅长,但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并不能逝去池大为内心的矛盾痛苦,因为他是池永昶的儿子,他不能成为将物质享受和占用当作人生最高目标的“猪人”,于是他往中间滑动,既能契入当下的社会和眼前的官场,又能因为自己站在厅长的位置上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利民举措,只要内心有一点起码的情怀,“我和别的官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一点平民意识,愿意从小人物的角度去想一想问题。”在两极之间滑动的过程也是池大为的人格调试过程,调试到最佳状态是在当上厅长后。

当上了厅长,就意味着池大为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然王国”,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去处理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这样或者必须那样,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当上厅长之后的池大为人物性格特征更为复杂,融合了池永昶和马垂章双重特征,只是池永昶的比重更大一些,做个不恰当的量化比例就是六比四,这多少影响了人物作为一个文学典型的魅力,也为一些人认为对最后一部分的诟病留下了口实;如果把这个比例反过来变成四比六,也就是马垂章的比例大一些,可能会更加合理。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人物性格转向的塑造还是成功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最后,让我再次用池大为的一句话作为他的人格代言,也作为我观点的辩护陈词:“毕竟我是苦出来的,毕竟我是池永昶的儿子,毕竟我还算个知识分子。”

注释:

①余三定:《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

②王永进:《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以〈沧浪之水〉的人物转变为视角》,《辽东学院学报》。

③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④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⑤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⑥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在这部谈话录中马尔克斯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评论家看到书中描写的人物加布列尔带着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这样一个情节,就认为发现了作品的重要关键。这位评论家声称,有了这个发现,这部作品中人物穷奢极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释,原来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学影响所致。其实,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块香蕉皮;后来,不少评论家果然都踩上了。

第四篇:《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

被遗忘的“人”

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绝不可能没有冲突。《桂河大桥》也不例外。

电影的开场很直接,这似乎是一场日军与被俘英军之间的冲突。野蛮还是文明,这是个问题。

大卫•里恩会如此简单吗?当然不会,接下来,日军与英军俘虏之间的冲突不再是电影的重点。于是,有人认为,电影试图表现一种国民性格的不同,美国人务实灵活,却不免有些狡猾和无赖,英国人刻板,身上一股强烈的贵族气质,日本人被武士道精神弄的既愚蠢又没有人性。更有甚者,居然还在电影看出了种族歧视,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大卫•里恩这么寒碜日本人,不是歧视是什么。这样的看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中国观众就是觉悟高,大卫•里恩就差远了,也难怪,他们没有政治思想教育这门课。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正的冲突并不是与具体的人或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大卫•里恩一直在试图避免人们落入他的陷阱里。他想让观众注意到,无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他们首先应该是“人”,他们有共性,其次才是特性。电影里有一处细节可以说明这点,逃走的最后一个日军士兵被干掉后,镜头在一张日军士兵落下的照片上停留了几秒,以让观众看清楚照片上的人。这短暂的几秒足以让观众的思绪从情节中暂时走开,停下来思考,倒下来是敌人,但也只是敌人,他有家人,有自己爱的人,他是有感情的人。而战争让这一切不再重要,无论他是谁,孩子的父亲或是父母的儿子,你都要把他当成目标而不是人。加拿大人与日本士兵正面遭遇时的不知所措,也是电影想表现的矛盾之一,加拿大小伙心地善良,他不是怯懦,从他第二次与日军遭遇时的表现就能看出。那次,他就毫无犹豫地上前干掉了日军上校,而这次,他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杀人,因为他是从背后而不是正面,敌人不再是活生生面对自己的人,不会让他有产生丝毫同情心。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当讨论选择炸桥任务的人选时,希尔兹同意加拿大人的参加,他的理由之一竟然是这样可以让队伍国际化点,他或许有点恶搞。或许也在暗示我们,这些人来自哪个国家不值得我们去注意,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比较英国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区别在哪。如果我们能跳出表面的特性,才能看到深处里的共性,那么,也只有首先要看到共性,才能看到真正特性或者实质。

于是,我们能看出,表现在尼尔森上校和希尔兹身上特性之间的矛盾,是电影的主线,也是电影真正的冲突点。对于尼尔森来说,再没有什么比 rule、law、principle更重要的,不仅自己不怕死,其他士兵的性命他也可以放弃,所以,日军上校以关闭医院来要挟他屈服这招,在他身上一点也不灵。而对于希尔慈,则恰恰相反www.xiexiebang.com,别说什么法律了,就算是军事任务,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一起执行炸桥任务的英军上尉受伤,就算命令希尔兹放弃自己执行任务,希尔兹也不服从。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并没有太多对手戏,他们只在电影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碰过面,但只是简单一带而过。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导演其实有意安排的一场二人之间的“暗战”,这二人浑然不觉,观众也不一定能发现的了。

可以说,这场暗战以希尔兹的出逃和回来炸桥为划分,分出两个回合。第一回合,尼尔森与希尔兹在关于逃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希尔兹圆滑世故,在俘虏营里混的还不算太糟,但他却清醒的认识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主张,一定要想办法逃走才能活命。尼尔森凡事坚持原则,分析问题讲究逻辑和法律。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既然决定投降的命令是上级做出的,如果逃跑就违反了这一命令。这次小小的分歧虽没有大的**,却将二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一问题上,他们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一个从生存的需要出发,另一个则处处讲法律,讲原则。

第一回合里,尼尔森的坚持原则在这种特殊境遇下似乎很不合适宜,甚至可以说有点愚蠢。他不光不打算逃跑,还非要跟日军上校讲什么日内瓦公约,坚持要求日军执行长官不参加劳动的规定。为此,他受尽苦头,险些丧命。为了得到不干活的长官待遇值得他这么不要命吗?甚至,不惜搭上其他士兵的性命。但原则就是原则,“It is principle”是尼尔森最爱说的一句话。即使如此,尼尔森的倔强却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支持。那次分歧后,仅有一名士兵跟着希尔兹逃跑,而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最后,尼尔森看似愚蠢的行为战胜了日军的野蛮,他不光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待遇,还为俘虏们赢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大减少了俘虏营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希尔兹的第一回合则要逊很多,出逃的三个人里只有他一个人虎口脱险,逃出丛林更让他九死一生。这一轮,尼尔森与希尔兹的暗战比分1:0。

接下来,第二轮里,希尔兹成功出逃,脱离险境,却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回到日军俘虏营并炸掉桂河大桥。此时,留在俘虏营的尼尔森身体刚恢复好,就决定好好整顿一下下属,不仅能鼓舞士气,也为了他们能修好大桥。而他打算帮助日军修桥的决定让军医斯里普顿吃惊不已,能老老实实干活就算对得起敌人了,可尼尔森的行为就太过了头。他不仅要造桥,而且要造一座好桥,尼尔森似乎忘记了他是在帮谁在造桥。对此,尼尔森有番理论,他对军医说,你给病人做手术时会不会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救呢?医生被他的反驳弄得无话可说。对于尼尔森而言,哪怕处在战争中,也不能背弃自己的人生信条,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里或许关乎职业道德、人的名誉和个人品德。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尼尔森一直以来就秉持某的东西,这种东西并不因战争或对方是敌人而放弃,应该说,这就是社会道德。

说到这,尼尔森与希尔兹之间的不同特性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对于二人所代表的这种矛盾,我更愿意称之为是一种“个体存在的内在矛盾”,只不过在二人身上这种特性被放大了一些而已。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来说,一方面,个体要个体本身的生存而付出,我们称之为“自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为整体的生存而付出,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我们称之为“无私”的一面。这里,我用的是引号,意思是这两个词的使用并不带感性色彩,也无意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只是为了说明而用。举个例子,你有生理反应,比如打喷嚏、打嗝或放屁,出于健康考虑,你这么肆无忌惮的反应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周围有人,你就不得不会收敛许多,搞不好还要不顾及健康因素而努力憋住。为什么?因为你大公无私,怕损害别人的利益吗?不,因为你和尼尔森上校一样,受制于社会的某种规则、法律或道德要求,自然会这么做,不去问理由。同样,尼尔森算不上无私,俘虏营的士兵待遇提高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但不幸的是,他也失败了。当他将坚持过了头,终于忘记了些什么时,他所秉持的到最后竟成了他所反对的。“What I have done?“ 尼尔森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是否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在我看来,他是太投入修桥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第二轮里,二人的再次碰面让彼此吃惊不小,电影却只安排一句了极为简单的台词,那就是”You”。这一会面意味深长,又极富戏剧性,我认为,这正是电影的经典之处。这一次二人的碰面,不仅让尼尔森幡然醒悟。同时,也让观众对二者的不同之处足以明了于心,表面上,希尔兹虽显得圆滑世故、总是服从于本能而不循于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教条,可在关键时刻,他却能同样不惜生命为了正确的选择;而尼尔森,他只知道誓死捍卫他的原则外,并不会真正思考这些原则背后的意义。正如希尔兹对负伤的英军上尉所言,什么所谓的军事任务也好,狗屁命令也好,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战争让人忘却了人性,只让人记住仇恨,为的只是博一个输赢,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几人能象尼尔森上校一样最后幡然醒悟,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

2009-07-19 00:20:02 来自: 安昙野

第五篇:被遗忘的民族烙印

被遗忘的民族烙印

随着敬爱的习主席上台,逐渐被我们所遗忘的国学文化又重新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说到国学,身为炎黄子孙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些经典例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更是经久不衰。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更新成为了当代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国之瑰宝。但是在记忆的洪流中有些独特、瑰丽的体现民族精神和风貌的美好品质与灵魂的载体却在被我们渐渐遗忘。笔者在此浅谈一下那些即将被时光掩埋,被他国窃取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我们最自豪的莫过于历史上的炎黄子孙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令世界都望尘莫及的“第一”。测量时刻的日晷、感应地震的地震仪,令当代人都叹为观止的四大发明,我们的先辈们开创了丝绸之路、建造了构造对称,风水讲究的古代园林建筑等等,美好的外在事物所体现的技术我们当然要传承,这些也毋庸置疑是我们的民族烙印和灵魂,但比这些载体更重要的是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美好品质;可以为了保家卫国身背沉石翻山越岭修筑长城的挑山工的精神、可以为了加强贸易往来,强国富民,穿过茫茫戈壁沙漠、走过险滩,越过激流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抽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民族精神才是一切外在文化载体想要向后代的炎黄子孙传递的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旅游业的发达让以前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变得家喻户晓,我们知道了廊檐建筑、竹质的吊脚楼、木质的榫卯建筑。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榫卯建筑,据考古发掘,在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已经发现了带有榫卯结构的干阑建筑构件,可见古人对木材的应用上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超强的智慧。而中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使用全木材建造房屋的国家,所以木质建筑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存的榫卯建筑也是令当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项技术。可以说濒临失传,在悬崖峭壁处建造的一处房屋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地震反而更加紧密契合。这样的建造技术不需要钢筋水泥,不需要钉子石柱,仍然可以在山崖处屹立几百年。地震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都是一项难以消除的生命威胁,但榫卯建筑在遭遇地震和强烈挤压的时候会凹凸部分会结合的更加紧密。与现在的豆腐渣工程、烂尾楼与之完全没有可比性。我们现在遗失的不仅仅是榫卯建筑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命负责的精神、一种对自然敬畏的精神,力求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而这些最重要的使我们可以世代延续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烙印吗?

现在大家身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义务教育,抱怨着应试教育。很多人说我们是在无病呻吟,生在福中不知福,但仔细的想想,我们是处在前所未有和平、小康的环境中,但我们是处在思想最解放、学术氛围最好的年代?笔者认为未必是这样。相信大家都知道魏晋时期是才人辈出,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期,学术氛围最浓厚的时期,那是一个在思想上令人向往的时代,因为有才的人可以跨越身份和国别在异国他乡被列为座上宾。在那个时代一些名家可以为了传播救国救世的思想游历各国,睡荒原,喝污水的时代。如果看过建党伟业的人应该对其中北大校园里老师的演讲、学生的质疑、各个老师之间的抨击辩论印象深刻,这样一种不分身份的诡辩,独立思考的质疑不正是现在我们和平年代教育模式下所缺少的机会吗?很多外在的因素干扰着我们的言论不能酣畅淋漓,不能极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变得怯懦,失去思考的能力。这才是社会进步的阻碍。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仅仅学习他们的勇敢无畏,歌颂他们的为国捐躯更应该看到推动那个时代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来源于个体的独立思考而带动群体的觉悟。这种创造一种质疑、独立思考的教育氛围也是无数的历史经验验证的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提到国之瑰宝我们总是先想到久远的古代,那些辉煌的历史,难道当代的我们就没有创造出可以代表民族精髓的图腾吗?我们当然有,只是因为他就在我们身边像空气一样自然才更加容易被遗忘被忽略。中国最能和其他国家相区别的一种精神就是“见义勇为”,为了别人的生命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感何尝不是我们的文化象征。我们的和平外交,珍爱和平的精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的正义感。身为中国人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不胜枚举,在这里笔者只希望那些即将被我们遗忘的曾经刻画在先辈的骨髓中的民族烙印能够历久弥新,被赋予更丰富的时代意义,而不是被掩埋在无情的时光里。

下载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被遗忘的名人,中国钢笔字大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被遗忘的美作文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No7初中作文被遗忘的美作文蔚蓝的天空是遗shi的美好。透明的晨光,幽幽的花香,万里無云的天空,这些shi最普通不过的景色了。而这......

    被遗忘的农村电力

    被遗忘的农村电力时下,电力短缺成为一个大问题。在稀缺资源面前,城市与农村的电力配置并不平衡,城市是优先的,而农民的电力消费显然更容易被忽视。笔者将电力资源配置看作宪政问......

    《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

    《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 在这段视频中,我看到了很多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亲属们对病人的细心照顾,还有政府给病人们提供的良好的医疗环境,从接受治疗到修养期间的照顾和周围的环境,......

    被遗忘的岁月时光

    被遗忘的岁月时光 时光浸至在一片光亮之中,那时花开青涩的岁月末流长出苍白的微笑,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吞噬着泯灭的一刻,指针走过钟面,灯光晃过。“嘀嗒”打破满室的静寂。 锁芯被......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勿忘国耻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 7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战火硝烟的岁月年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这一代是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我......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No7初中作文被遗忘的角落作文sui著时间的推移,我们終于慢慢地长大了,我们也逐渐懂得,原来这個世界并不像wo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被遗忘的童年作文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No7 初中作文 被遗忘的童年作文滾铁环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絲圈......

    被遗忘的时光的诗歌

    【情书】没有这样安静的夜晚就不会出现如此喧闹的灵魂每每在黑夜中挣扎却没寻找到什么突然发现爱恋张开当年的笔触再次写下情话却也不过是空白支票在封闭的房间里冷冷灯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