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适大学新生的思想困惑
跨越迷惘的沼泽-调适大学新生的思想困惑
作者:liyc 来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编辑:liyc 更新时间:2007-5-24 21:56:56 字体:
跨越迷惘的沼泽
--调适大学新生的思想困惑 吴 再 发
郑 怀 远
[摘要]:思想困惑,丧失方向感,适应难是部分大学新生的真实写照。研究大学新生思想困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新生尽快走出迷惘沼泽,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式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归纳了新生思想困惑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具有创造性的对策。[关键词]:大学新生
思想困惑
大学新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这群历经高考洗礼的年轻人,满怀憧憬地走进大学校园,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他们有渴望、有追求,但是初来乍到的他们,面对新面孔、新环境、新生活、新挑战,有一部分新生逐渐表现出对真实大学生活的失望和不适,在五彩纷呈的大学生活前,他们显得迷惘和困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问题,那么,能否在入学期间帮助新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思想导向和心理转型的过程中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走出思想困惑的沼泽地,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为此,深入研究大学新生产生的思想困惑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帮助新生疏通思想困惑、超越迷惘,尽早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新生思想困惑的主要体现及根源
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拼杀,新生满怀期盼地走进大学校园,然而由于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巨大差异,新生们要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接触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受陌生的教学模式,顿感迷惘和困惑,于是一些新生出现了适应难的问题,这在大学新生中带有普遍性质,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人生的又一个“断奶期”或者说是“新生综合症”。其实质就是新生面对新环境出现的思想困惑问题而无法迅速融入新生活的一种现象,因此,研究大学新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其根源对做好新生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大学新生思想困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的压抑和创伤
在中学时代,大部分学生都把大学想象得十分完美、神圣, 甚至想象得尤如天堂一般,在他们脑海里:大学校园是那样幽静、美丽,大学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而又紧张愉快,老师知识渊博,同学多才多艺,集体生活温暖可爱......。可到大学一体会,发现现实高校和理想高校相差甚远,于是有一部分学生便感到失望、怅惘和动力不足,严重者会产生空虚、无聊、压抑和挫折感。从而重重地击打了他们的高期望值,于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他们感到迷惘、不知所措。正如不少新生感叹的:大学生活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点:
一、目前高校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家庭对其物质上的需求重视太高,而对其精神方面需求导向普遍重视不够,造成这部分学生一遇到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压抑挫折感。
二、新生普遍对自己和高校都有较高的期望值,初入高校的他们,依旧保持较高的自信惯力,希望高校是自己理想的奋斗场所,自己在高校能够再次出类拔萃。当理想与现实不符时,他们不能迅速调整适应,就出现了问题。
(二)、角色转换的冲突带来的打击和挫折
大学新生在中学时代大部分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这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同学们的羡慕。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学生干部,普遍受到老师的器重,在班集体中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很强的自信心理,同时他们在家里也是父母倍加呵护的娇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家中的明珠。这些人在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高手云集、精英汇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从昔日的尖子生、班干部一下子变成了普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自我优越感消失,善于表现的欲望受到抑制,这势必使大部分新生失去原有的优越感,这种角色的急剧转化、地位的强烈变化带来的结果是部分新生不能面对现实,心理失去平衡、产生严重的挫折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
(三)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不适和迷惘 高校学习生活方式与中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高校的学习生活对学生个体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众所周知,在高中时期,学生唯一的学习奋斗目标是高考,学习方式大多以老师的教为中心,长期以来,在推广素质教育过程中,升学的指挥棒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能否升重点高中、能否上大学、能否上名牌大学,要看考试分数,升学率成为评价、衡量学校、教师、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必然过度地重视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初跨进大学校门,出现 “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而大学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高度自觉性,大学课余时间较多,许多新生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东游西逛,打扑克、下棋,甚至过早谈上了恋爱,很难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他们看书也有很大的盲目性,结果往往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下来,许多学生感到长进不大,虚度了时光,以致心理烦闷,忧心忡忡。
并且,当前多数大学新生为独生子女,以往在中学时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家庭对他们宠爱有加,日常生活依赖父母照料和安排,致使不少学生“骄”、“娇”二气滋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脱离家庭,要过集体生活,个人财物、个人卫生都需要自行思考与处理,因而,往往依恋往日家庭的舒适生活,生活学习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想家,甚至暗自哭泣,等等。此外,新生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那就是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名新生踏进大学校门,他所面对的都是些陌生人。来自不同省、市的几个同学生活在同一房间里,相互间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不了解。他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熟悉起来,并建立友谊。但是,一些新生由于缺乏社交经验和社交能力,做事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习惯和情趣与别的同学格格不入,在与其他同学接近和沟通时出现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不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对学生间的关系进行父母式的干预和协调。大学生必须主要依*自己来调节人际关系,消除同学间的某些误会,并与一些同学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还有大学社团组织众多,新生如何融入其中,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也是问题之一。
此外,大学环境与中学时期的迥然不同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巨大变化也使许多新生难以适应,他们面对新的环境变化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找不到方向。
总之,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等一系列繁重的适应任务不免使新生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引起剧烈的情绪波动,并产生压抑、挫折、迷惘等思想困惑。这些思想问题的产生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历程、家庭的教育方式、中小学教育应试教育的缺陷以及环境的变化都有着密切联系。为此,针对大学新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其根源是帮助新生疏通思想困惑、走出心理迷惘、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途径。
二、跨越迷惘的沼泽--对调适新生思想困惑的若干思考 大学新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因其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使个体产生心理变化,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更加突出,由于入学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导致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出现适应难现象,针对新生出现的种种思想困惑,笔者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走出迷惘的沼泽地。
一、调适过高期望值、正视现实自我 一般地说,人们对将要产生的行为或者说对将要发生的事情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预测评估,并抱有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一种期望。而这种对未来时间的期望程度,即期望值的高低将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新生对自己和高校普遍有较高的期望值,而一旦进入校园,发现现实中的高校、高校专业、高校教师、高校的各种活动与理想有较大差异,使得部分新生产生压抑、挫折等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思想困惑,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期望值指导,引导他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缩小,调适过高的期望值,引导他们正视现实,尽快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让学生认识到:不管你报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走进大学,不管学校的现实与你的理想有多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作为一个有作为的青年人应该正视现实,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自强自立、迎接命运对自己的挑战,任何压抑、自卑、懊悔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注意心态调整、作好角色转换
心态的调整是极为重要的。中学和大学虽然都是学习的场所,但是毕竟有它们的不同,尤其是学生在其中的角色更有着天壤之别, 许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学校班级里的佼佼者,是深得老师同学注目的尖子。然而,在大学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而每个班级或整个学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多数同学都需要向普通角色转变,在这个转变中,自我评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基本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与别人学习成绩的比较和能力特长方面的比较。成绩的好坏,一直是中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标准,但在大学里,即使是原来的高考状元也可能落后于高考成绩一般的同学。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失眠、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因此,高校要注重对新生心态调整的引导,让新生确立自己在班级、学校的新角色、新位置。角色转换的适应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新生不但要适应在校、系里的新角色,而且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发展自己。同时进入大学后,新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做出一番事业和成就。
三、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学习模式
高校的学习模式对学生自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高度自觉性。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一下子很难适应大学这较为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因此,对新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显得尤为必要。学习方式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和有关课外活动等渠道进行的。通过学习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做到:一是要“善学”。学习方式有共同的规律,但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这和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有关,不能生搬硬套。二是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思结合、学问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专博结合。三是学习必须有计划性。四是必须合理用好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懂得预习可以对将要听课的内容有初步领会,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促进自学能力和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五是必须学会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六是加深课外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迅速适应人际环境的变化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过程。一般情况下,人都有友谊和归属的需要,都渴望有真挚的朋友,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人际交往领域的拓宽,是大学生活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所转变。首先,应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增加与同学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克服羞涩心理。其次,应引导新生在与同学交往中,遵循诚信的原则。如果能做到真诚去对待他人,他人也会用真诚回报你,即“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互相理解、接纳、信任,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第三,引导新生在互相交往时,遵循宽容的原则,不要过分苛求别人,要学会容忍,宽以待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一个人总要求交往对方与自己一样,势必会缩小交往的空间,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人交往时,要作到自尊和尊重他人并重,即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与人发生不快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尊重他人。
五、培养新生自理能力、适应大学生活方式
许多新生是首次离家独立生活,一时间似乎感觉新鲜、自由。不过很多新生由于高中之前的日常生活都依赖父母亲照料和安排,致使不少学生“骄”、“娇”二气滋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因此、进入大学后应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是当务之急。适应大学生活方式,首先,要有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包括自己安排日常生活,如洗衣服、买饭、以及自己“打扮”自己和自己“理财”等。一般大学新生没有太多理财的经验,因此要考虑哪些开支是必要的和可有可无的;还要了解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再制定自己的花钱计划,使之切实可行,杜绝“月初大手花钱,月底饿肚皮”的现象。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身心健康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想身体健康,就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生活的高度规律性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不可暴饮暴食;要坚持适度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然,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境、积极向上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最后,要适应高校所在地区的生活习性,众所周知,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存在的巨大差异,许多新生因不适应当地的饮食等方面的习惯,给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新生要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尽快调整自己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性。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高年级学长带新生的方式、举办心理辅导班,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等方式引导新生度过困惑、迷惘的适应期,真正成为一名人格健康、思想上进、心理成熟的大学生。
总之,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光,四年看似漫长,实则短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决定今后能否成功或成才。高校应多管齐下帮助每位新生尽快跨越迷惘的沼泽、适应大学生活,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重新自我定位、调整学习方法,重视能力培养,提高自身素质,使之成为“顶天立地有本事”的接班人。浅析大一新生的转折期教育
作者:liyc 来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编辑:liyc 更新时间:2007-5-24 21:57:58 字体:
浅析大一新生的转折期教育
王圆圆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摘 要]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如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生活独立、自我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时间和减小不适应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大学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实事求是、调整教育培养方式,对学生加强学习指导和人生指引,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措施
步入大学校园,每一个大学新生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与中学时代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将经历一段不可避免的转折期,将承受一种艰难的心理转换压力。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地度过这段转折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本文试就大学新生在转折期将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如何度过转折期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转折期的问题凸现
大一新生在转折期时的问题伴随着入学后的适应情况一一浮出水面。这种转折期时的适应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行为,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从而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求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的做法和内心波动。主体不同,对转折期的适应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适应时间上,一些学生在进校几周内就能习惯大学新环境,并开始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定下规划,一些学生却需要一到两个月时间,还有些学生则要用更长的时间。在适应范围上,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新生对大学这个“小社会”的不同方面的适应都较好,而部分学生只对某些方面习惯,还有一些学生则对什么都不习惯。综合起来,大学新生在转折期时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目前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具体表现为:第一,不适应大学教师的讲授方式。有的认为:“大学教师讲授内容与考试内容之间联系不紧;重点不明确;不完全按教材讲,速度太快”。有的认为“讲得太泛不知要考些什么”。第二,难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科学的学习方法。部分新生表示不知自己该学些什么以及怎样学。第三,缺乏科学合理地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有的新生抱怨“经常感到学得没劲儿,不想学”,或“常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如别人”,“学习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许多新生入学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他们一方面抱怨课程太多,一方面又感觉课后没事做。
(二)人际交往成了大学新生心中难以启齿甚至迷茫无助的困惑因子。
进入大学,在最初的惊奇与激情过后,面对陌生的群体,有的新生因为自身性格开朗,已经基本习惯当前的大学人际交往方式,而一些大学新生感到慌乱,有些孤独,部分新生有着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如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极少或根本不参加集体活动等。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他们非常渴望从朋友那里获得感情的共鸣,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阻碍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们虽然同在一班,同住一室,但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故不易沟通,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冲突。当前大学新生人际不适应的特点为:行为冲突相对较少而心理矛盾较多,新生阶段基本没有打架斗殴等行为冲突,但大多数新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尤其是与异性交往的主动性严重缺乏,甚至部分新生很少或从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尤其是与异性打招呼。
(三)生活能力的自理成为大学新生的一门“必修课”。
大学新生在适应学习环境变化的同时,还必须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中学,学生在生活上主要是依赖父母和老师,他们处于一种被动的姿态,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抓紧时间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几乎由家长采取包办制度。在大学,学生已经不可能再事事依赖父母和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地面对新的生活,无论是学习、交友,认识人生与社会,都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判断、选择与处理。面对地域差异带来的语言、风俗、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有的新生能习惯大学住校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也有部分学生以前没有经历过住校生活,很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他们产生了诸如“想念中学的好友和同学”、“想家”、“莫名其妙地想哭”等想法,给紧张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影响。
(四)大学新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环境与社会角色的转变,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出了挑战,能否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将极大地影响新生的心理适应过程和角色转换的进程。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状况的一种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自信心的确立以及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等。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都会面临对自己重新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一般来讲,能走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曾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和赞誉,不少学生只能充当“平凡”甚至“平庸”的角色。面对这一事实,大学新生必须及时调整自我评价和心理落差,重新给自己定位。而且,还应注意的是,在大学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已由单纯*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转变为*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来进行评价,这就使得在这些方面有才能的同学在大学里非常引人注目,而对那些只顾埋头读“圣贤书”却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形成了挑战,给他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使一些同学陷入深深的自卑,进而造成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己。还有一些学生常因家庭经济困难等而自卑,对自己的评价也是自谦甚至是自卑的。面对城市的高消费与自身经济窘迫的反差,这些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导致对自己极低的自我评价,出现性格的偏差。
二、面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进入大学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开端,大学新生的适应实质上就是其独立性的萌芽并发展时期,对其未来人生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加以科学地引导,做好特殊时期的教育工作,既要针对突出问题,又要统筹兼顾,以求学生全方面顺利发展。
(一)教育学生积极调整,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
让学生明确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中学,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侧重于知识的积累,所学知识的范围相对明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老师和家长的督导。而大学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教学目标上,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大学所传授的知识与中学相比,不仅有广度上的区别,更有深度上的不同。从广度上说,大学的课程多达几十门课,而中学最多十几门;从深度上说,大学传授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本学科前沿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侧重于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因而,大学学习的知识许多都是“问号”。在教学方法上,与中学教学那种依赖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相比,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的来说,大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宽松、自由、自主。大学生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必须课下自己去钻研、拓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要让学生懂得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大学教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应重在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学生走出自我,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变化。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首先,应清楚地认识新的人际关系的变化。其一,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有学校内部的交往,还有与社会的交往,所交往的同学、老师的数量也远大于中学时期,而且在同学关系中,还出现了中学时所没有的同乡关系;其二,人际关系的内容更复杂了,不仅有生活内容方面的交往,学习上的竞争与合作,更多的是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其三,要跨越人际关系的障碍,主动寻求交往的机会。在大学新生的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有:第一,语言障碍。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学生是第一次走出县界、省界,各地的方言阻碍了大家的沟通与交流;第二,心理障碍,一些大学新生常因羞怯心理而害怕与人交往,在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时,总是感到紧张不安、拘束和尴尬,甚至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这是交往中典型的心理障碍。因此,大学新生要学会逐步克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主动寻求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掌握各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使自己更好地适应从原先较为简单的人际关系到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过渡。大学生要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建立起独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同时,可聘请相关人士为新生作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讲座,介绍大学生交往特点、交往障碍及预防措施等,帮助他们主动克服自身不足,发展人际适应能力。多举办一些以班级为主体、以参与性为原则的学习文化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增强了解,提高适应能力。
(三)教育学生要客观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首先,要树立自信,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大学对每一个大学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要在大学这个新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必须树立自信,既要看到自己的实力,又要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其次,要避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的状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发扬,不足之处努力弥补,无法弥补的缺陷安然处之,有勇气承认。大学新生要注重在自身修养、学业上下功夫,培养内在的真善美。同时,对由于自我评价偏差产生的心理困扰,要采取积极的、适当的心理防御措施。平时多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对于轻微的心理问题要能够进行自我调适,在必要时可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会上的心理治疗机构。此外,还要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这对大学生步入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意义重大。
(四)教师要明确工作目的,做好自我“最佳形象”,从而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使工作有层次、有深度、有水平地开展,还要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管理观念。以育人为本,变“管”为“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向着既奉献社会又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从而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要一视同仁,对学生一视同仁非常重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负有责任,所有学生都应当得到政治辅导员的关心和爱护。此外,教师还要做到严于律已。“言传不如身教”,“要想正人,心先律己”。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争当学生的表率,努力把知识力量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
第二篇: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感悟
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感悟
虽然我们步入大学已两个多月,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在寒假之前我们仍然是一名新生。的确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入学的各种注册考核,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仍然没有达到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对于刚刚入学的我们不论南方北方,省内省外,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大学。有些问题的确存在。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有些在我们身边就有存在。还有各种不适应。我们发现大学和高中有太多的不同而使我们难以适应。这些不同主要总结如下。1.学习方面的不同,大学学习更多靠的是我们的自主而不是老师家长的督促。2.环境的不同,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虽然我住过校,但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一次走出家门,远离父母。3.人际交往的不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学生之间的磨合是个问题……
由于这些不同而产生各种问题,这些是正常的,所有上大学的人都有这些问题要面对。当然,产生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去解决它,通过此次讲座我们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多参加一些班级学院学校的活动,多多适应大学新生活。2.有选择的加入一些组织,顺便锻炼自己。也可以寻求班级,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了解这些问题,学会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更好的面对大学生活,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北11020342
第三篇:思想困惑
思想困惑
据深入同学之间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应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采用以下解惑方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解除困惑的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洞的教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与现实生活和个人。
10国贸1班团支部
2011年11月4日
第四篇:大学新生,你心理调适好了吗???
大学新生,你心理调适好了吗???
前言
步入一所新大学,换了一个新环境,看着许多陌生的新面孔,你是不是觉得会莫名其妙的兴奋?好奇?甚至带点迷茫,不知所措?在步入大学不久后,有的同学能很快适应;入校后马上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甚至有几个部门都知道,还认识了不少师兄师姐及同级朋友。可有的同学却相反,非常拘谨、胆小,整天除了上课下课就是闷在宿舍,不敢结交新朋友,遇到困难又不好意思开口问,遇到一定要办的事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或者结伴而行。
对新环境适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成为班级中的重要人物,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与老师、同学接触多,掌握的信息多,锻炼的机会也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而那些适应慢的学生呢,或许此时还沉浸在回忆高考的那段日子里,由此可见,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何等重要,大学新生们,你准备好心理调适了吗??
产生心理问题原因
学习环境因素的变化:
学习方面大学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
陌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周围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背景、不同语言、个人素养、性格、人生价值观不同,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缺乏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和原则,所以不敢轻易敞开心扉,结交朋友。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生活自理能力及理财观念
有些同学习惯了在家有父母的陪伴,三餐有家人做好饭等着你吃,衣服家务等等也有家人帮你做完,偶尔还有一笔可观的零花钱随意花,到了大学后,发现要自己洗衣服,轮流搞宿舍卫生,还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因此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如何适应新环境:
学习环境方面: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多向师哥、师姐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学习上要有自觉的学习态度、有独立支配时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大学里课程门类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要求也各不一样。如抱着中学时千篇一律的学习方法不放,自然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人际关系方面:敞开心扉,多主动与新同学沟通,学会结交新朋友,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情感方面:端正态度,放宽心态,多听听关于恋爱方面的讲座。生活自理能力及理财方面:
大学新生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学会管理时间和情绪,要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在执行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钱要花在刀刃上,要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第五篇:高一新生心理调适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错综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你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这时候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不及时发现、重视并正确的引导、纠正,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你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材,甚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你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努力调整心理状态,帮助你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环境改变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首先,环境的改变进入高中,跨入新的校园,看到的景物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校园、环境的改变会使你们高一新生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特点和问题。校舍,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其次,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你们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群体”,重新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系统。而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另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更使他们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例一:高一某班的一名女同学,来自偏僻贫困的农村山区,跨进了陌生的学校大门……,面对这一切,难免生怯。很想和同学们自由的来往交谈,可面对家庭经济状况都很好的同学,已经多了几分自卑。一天课间休息,她见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便凑过去,壮着胆子用浓重的家乡口音插起嘴来,谁知一开口就引起同学们的哈哈大笑,那笑声分明夹着几分蔑视和嘲(学生一开口,吓到路边一头牛)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下决心再不搭理他们。从此,专心于读书、学习,用无形的篱笆墙把自己围在狭小的天地里,孤独、失落包围着她,于是思念家乡思恋亲人,成绩自然大受影响,曾一度想转学回到离家较近的中学就读。主要措施是:
1、克服自卑心理,走向自信坚强。一个自信坚强的人不会惧怕别人的任何评论。
2、培养宽阔的胸怀,增加容忍力和忍耐性。针对同学的“取笑”,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宽广的胸怀,接受意见,使自己早日完善。
3、注意发展自己的爱好,丰富生活情趣。对同学所共同关心的话题留心注意,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适应,情况大为好转。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进入高中,生活方式由依赖性的家庭生活突然转变成独立性的集体生活,绝大部分的中学生是独生子女,没有适量的生活磨练,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平时父母的过分呵护、照顾,形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极强的依赖性。因此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感到孤立无助,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例二:李××,男,17岁,高一某班学生。入校后,在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较好。唯一让老师同学头痛的是他的个人内务卫生,在宿舍里,凡是属于他辖区范围的,不管是纹帐、被子,还是衣服鞋袜,可用“脏、乱、臭”来概括,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宿舍的舍容舍貌。为此,他所在的宿舍在学校的内务卫生评比中,已经挂了几次“黄牌”,有一次还被拍了照当成“脏、乱、差”的典型曝了光。舍友们在多次劝说警告无效的情况,忍无可忍,向班主任提出开除
其“舍籍”的要求。对此他也深感苦恼,郁抑不安。经了解才知,原来在家里从小到大从未做过家务,日常生活的一切不论是大事小事,全都是妈妈一手包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到现在上了高中,因为是住校生活,所以每天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是集中起来,每周周末放假时才拿回去给妈妈洗的。对此我们做教师的也不得不感叹家长们的“爱子”之情。以上出现的各种现象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此时学校、老师、家长,过急过快的提出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会造成新生们情绪上的混乱,使他们很难能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而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又决定了他们尚未具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帮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做好心理准备。对在新环境中将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心理上有所准备,到时行为上才能够接受。有备而来,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会大大增加。
2、尽快熟悉环境。新生入校后,应及时的组织新生们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使他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此外,一个干净、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会让新生们感到亲切、心情舒畅。
3、尽快融入新的群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开展以迎新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文艺晚会、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既创造亲切热烈的迎新气氛,又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有利于新生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使他们尽快的溶入新的集体,依靠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
二、学习要求提高的心理问题及教育
例三:王×,女,16岁,重点高中高一某班学生(择校生),父母都是机关干部,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王×自小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矛,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文静温顺。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相当的轻松,自信。可在中考前由于感冒,影响了水平的发挥,以2分之差没被重点高中录取。进入高中后,学习一直认真勤奋。第一学期段考后,发觉成绩不尽如人意,只排在班上二十几名,本人和家长都很着急,以为是学习不够刻苦,于是更加勤奋用功,早起晚睡,经常挑灯夜战,可到期末考试时,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比段考时还要差。到高一第二学期开始,王×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由于运动时间太少,体质也很差,上课经常感到头晕,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周的英语测验,一向最为拿手的科目,竟然破天荒的亮起了“红灯”,终于忍受不住打击,带着满眼的泪水和一脸的委屈困惑来到了心理辅导室。“老师,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努力,可成绩总上不去?和初中时相比,我已经不知用功了多少倍,是不是我真的比别人笨?我该怎么办呢?”
类似王×的这种情况在高一新生中存在较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许多老师尤其是家长都同样感到疑惑不解。他们很难相信也很难理解在初中时是这样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却会是这样一个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进入高中,不论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性增强。初中不少知识仅要求作初步的了解,只进行静态性研究,强调直观形象,而高中则要
作本质、动态、定量的研究,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强。
2、知识量增大。各学科不仅难度增大,知识内容的“量”、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急剧增加。
3、综合性增加。高中学习中,要解决任何一门学科的问题,都不是单纯地直接运用一种知识一种技能所能完成的,它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在阅读、写作(表达)、思维、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初中的要求提高。
4、系统性增强。高中课程要求经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学习的形式也由教师的教会变为教学,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学生的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强调课前的习、课内的思考、课后的复习、巩固。而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因而常常感到摸不着门道,上课时,似乎是已经听懂了,可一做起作业来,又觉得不怎么清楚,题型一变就不知该从何下手。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因而担忧、恐慌、焦虑。有的同学甚至是盲目的采取疲劳战术,通过减少文体活动,占用课间休息,甚至是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强度,可尽管很努力、很刻苦,由于学不得其法,成绩却往往不如人意,于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更感到迷茫、困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有的同学由于身心过度的疲劳焦虑,大脑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调节,甚至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由于高一的基础没有打牢,又将直接影响到高中今后二年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这一现象对升入重点高中的新生显得更为突出,这与他们太过顺利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一向都很优异,在原来的学校、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出类拔萃,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父母的骄傲,倍受老师的关注、宠爱,理想抱负都比较远大,他们一直也都非常的自信。由于受到的挫折少,因而心理的抗挫能力比一般的人更弱。进入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后,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他们的未来更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这种期望本身就给他们造成了很重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在重点高中,每一位同学都是原来所在中学的尖子,可说是“高手云集,强手如林”,学习上的竞争异常激烈。谁都希望自已能出类拔萃,名列前矛,而正如平常所说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面对这种过高的期望与自身的学习现状形成的反差,他们内心受到的冲击,精神受到的打击,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都比一般的人更重。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教师、家长不仅要给予足够的理解,而且要及时的帮助他们进行调整。否则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解决方案:
首先,做好预习,复习,做联系。在课余就要用时间来证明勤奋哈。
其次,加强学法探究。“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良好的方法是从宝库中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通过教师的方法介绍,同学间的经验交流,帮助其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时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早完成角色的转换。
三、青春期发育的心理问题和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剧变,使得一部分中学生感到惊恐和不安。进入高中阶段,生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有:
1、身体骤长。身高体重增加迅速。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非常敏感,不安、疑虑,同时,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常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恐惧、羞怯、自卑。
例四:高一的梁××是个学习优异的学生,可是在班上那些亭亭玉立的女生和高大的男生们面前,他感到十分自卑——自己个子太矮,只有1米62,他甚至不愿与比自己个高的同学并肩走。一天下了课,他特意跑来问我有关身高的一些问题。
——老师,为什么我的个子这么矮,哪些因素与身高有关呢?
——一个人的身高主要与遗传、营养有很大关系,此外运动量、睡眠时间,日照时间的长短也有一定的关系。
——怎样才能增加身高呢?
——先天的遗传是很能难改变的,不过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弥补,如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营养等措施。
其实一个人的高矮与是否成才没有直接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人自身的内在气质,即一个人的仪表风度、知识内涵比身高更重要。听了我的解答,脸上那份担忧的表情少了许多。
2、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内脏的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大体上已经完备,但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过程还超过抑制过程,再加上由于身体高速发展造成的各器官系统间的不协调、不均衡,情绪显得十分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刚刚还是情绪高涨,可一转眼就心恢意冷,一会儿还是十分的自信,可转眼就变得极度的自卑。
3、第二性征和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性生理发育成熟,性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进入高中阶段,性心理发展已经由异性疏远期进入异性接近期,他们对异性生理变化感到好奇,对自己性意识的出现感到不安。渴望与异性交往,都想努力克服交往中的不安和羞涩,进一步试探着主动接近对方。但男女间的相互吸引与好感多数还属于异性间朦胧感情的自然表露,他们对于两性关系仍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还分不清好感与初恋的区别。因此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因惑与苦恼,此时他们的感情强烈而易失控,接触广泛而不专一。这种性生理成熟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以及性的生理需求与性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中学生心理卫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常常导致“早恋”的发生,也极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或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和事业的发展。例五:一位中学生在13岁那年突然失去了十分宠爱他的亲人,性格变得内向、孤独起来。进入高中后,他对本班的一位女同学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向她写了求爱信,这位女同学把信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不仅点名批评了他,还告诉了家长。家长听后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这位中学生极度苦闷,趁家人不备,买来白酒,喝得酩酊大醉,幸好医生及时抢救方才脱离危险。但以后常常表现得呆滞与固执,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这是一个“早恋”失败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和性的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正常的生理发育进程,减少中学生对自已身心变化的好奇或心理混乱与恐慌。帮助他们懂得在与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自尊和尊重对方,懂得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男女同学间正常的交往和友谊,使他们顺利的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高一是高中阶段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基础,它关系到高中三年学生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今后事业的发展,所以做好高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非常重要。从高一新生入校以后所出现的种种情况并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来看,除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以外,还应采取以下两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