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及改进措施
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及改进措施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1 年 9 月22 日
目 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1 前言„„„„„„„„„„„„„„„„„„„„„„„„2
一、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 2
二、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3
(一)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3
(二)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3
(三)物流配送中心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效率低„„„„„3
(四)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3
(五)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4
三、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4
(一)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4
(二)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5
(三)坚持科学的原则,合理布局企业配送中心网点„„„6
(四)加强政府的引导与规制,发展绿色物流„„„„„„6 参考文献„„„„„„„„„„„„„„„„„„„„„„6
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剖析及改进措施
苏州市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09级专科 报关与国际物流专业 谭鹏珍
摘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在基础设施、设备、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国内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国内企业 物流配送中心 运营状况 措施
前言
21世纪以来,现代物流业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中国起步却非常的缓慢。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的透明。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而企业物流服务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发展物流为当务之急。
一、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其主要趋势是:
1.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转变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出现,以其专业化物流配送职能取代了原有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自营物流配送,简化了企业交易程序,使企业能够专心于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业务上,进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
2.物流配送呈现共同化和计划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物流配送初期,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存在车辆利用率低,不同配送企业之间交错运输、交通紧张等不合理问题,并且强调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配送企业缺乏合理计划,处于被动服务地位。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已上升到从大范围考虑合理化,致力于在整个城市和区域中推行,所有企业共同配送的高度。3.物流供应链采用先进的系统模式。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载计算机的体积会更小,功能会更强,成本会更低,在物流链管理方面使用高新技术设备将会更加方便,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同时,物流经营组织的交流和关系也将走向全球化发展,组织结构也将会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先进系统模式的采用,全面优化了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竞争能力。
二、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
1、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没有把物流配送中心的统一配送作为连锁业发展的基础,导致了物流配送规模小,很难做到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不能实现统一配送、统一采购就意味着连锁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由于配送率低,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配送规模小和统一配送率低最终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发展。
2、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
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不仅仅仓储和运输,而且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物流中心一方面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品种;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处理及反馈功能,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各项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
3、物流配送中心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效率低。
物流配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储藏、运输等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商品条形码化率低,难以发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作用,制约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运营效率的低下,致使配送服务水平降低,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受到影响。连锁经营“质优价廉”这一商业竞争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4.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由于缺乏对物流配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物流配送企业的设立还受到种种限制,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物流配送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各地商委、经贸委、交通局、铁路局、外经贸委等都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各部门间既有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管理中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统一、竞争、有序的物流配送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渠道的畅通和高效运转,使物流配送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和预期回报。 5.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
从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业的教育与培训十分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缺乏。同时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
三、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
根据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目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当务之急。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市场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程度,并加强物流配送的软硬件建设。
1.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
(1)构建和完善运输系统。注重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也就是将物流中心设置于有利于提高货物直送的地方;应提高运送效率,努力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率、装载率,避免装载空间的闲置;应推进协同运输,提倡部门、集团、行业间的合作,以及批发、零售、物流中心之间的配合,共同提高运输工作效率。(2)构建与完善仓储系统。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仓库的建立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交通网络功能,要对仓储的货物进行分类管理。对库存的控制应当依据社会的需求量、商品再生产时间、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和设备条件,确定合理的储存量、合理的储存结构和合理的储存时间。
(3)构建与完善包装系统。应当树立重视包装的观念,在包装上力求达到使用和美观相统一;注意包装的轻薄化,包装材料及规模应力求单纯化,包装形状和种类也应单纯化;力求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发展和完善单纯依靠其子系统各自孤立地进行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寻求整个物流配送作业系统的最优发展。
2.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
(1)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投资主体,该投资主体是指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咨询机构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根据目前我国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势,必须打破单纯靠财政力量或国有资本进行投资的局面,形成物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国有、私营、个体以及外资都可投资物流业。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积极创建符合投资主体要求的环境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法规,加大市场监督力度。
(2)要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我国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意识和知识薄弱的情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原有的自己采购、自己储存的观念,积极利用物流为自己服务;优化设计物流配送方案,提高物流配送各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扩大需求主体的范围;发展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顺利而方便地参与和接收物流配送的服务。
(3)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物流配送中心是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有:集货、储存、分货和送货等。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要提高物流企业的信用度,保证履行合同,满足商品制造商的要求,否则将得不到充足的货源;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强化市场调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进行配送;应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为售后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物流联盟,货主企业与稳定的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结成互利合作联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从而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效应。
3、坚持科学的原则,合理布局企业配送中心网点。
各配送中心只有合理布局、合理分工、合理衔接才能匹配企业规模扩张,为此必须遵循下述原则:第一,按经济区域建立配送中心,借助配送中心将区域内的企业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物流合理化、优化运输配送线路。第二,满足城市的生产和需求,以城市为中心,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第三,商物分离是物流合理化的核心。配送中心宜处于城市同乡村的连接处,主要考虑交通便利因素。
4、加强政府的引导与规制,发展绿色物流。
物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共生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共生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运输车辆的有效配置,提高统一配送率,减少货物积压率;通过共同化的货物配送,减少货车运行的次数以降低单位货车的废气排放量,从而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绿色物流配送的进程中,要求国家的金融、税收、铁路、交通、城市规划等部门在资金、税收、网点布局上给予优惠,统筹安排,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并且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使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共同性得以实现。
国内企业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的不足,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加强和改进物流配送的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增加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
[1] 宋华.企业经营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2007,11 [2] 阎昌晶.胡松平.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现状及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2009,2 [3] 李学工.物流配送中心的特点及启示.2005,1 [4] 梁红岩.论物流配送是中小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2006,4 [5] 王坚强.中小企业协同物流模式及其实现形式.2007.5
第二篇:我国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剖析及改进措施
我国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剖
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在基础设施、设备、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国内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状况措施
前言
21世纪以来,现代物流业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中国起步却非常的缓慢。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的透明。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而企业物流服务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发展物流为当务之急。
一、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其主要趋势是:
1、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转变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出现,以其专业化物流配送职能取代了原有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自营物流配送,简化了企业交易程序,使企业能够专心于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业务上,进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
2、物流配送呈现共同化和计划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物流配送初期,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存在车辆利用率低,不同配送企业之间交错运输、交通紧张等不合理问题,并且强调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配送企业缺乏合理计划,处于被动服务地位。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已上升到从大范围考虑合理化,致力于在整个城市和区域中推行,所有企业共同配送的高度。
3、物流供应链采用先进的系统模式。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载计算机的体积会更小,功能会更强,成本会更低,在物流链管理方面使用高新技术设备将会更加方便,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同时,物流经营组织的交流和关系也将走向全球化发展,组织结构也将会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先进系统模式的采用,全面优化了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竞争能力。
二、国内企业物流配送的运营状况
1、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没有把物流配送中心的统一配送作为连锁业发展的基础,导致了物流配送规模小,很难做到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不能实现统一配送、统一采购就意味着连锁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由于配送率低,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配送规模小和统一配送率低最终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发展。
2、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
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不仅仅仓储和运输,而且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物流中心一方面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品种;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处理
及反馈功能,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各项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
3、物流配送中心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效率低
物流配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储藏、运输等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商品条形码化率低,难以发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作用,制约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运营效率的低下,致使配送服务水平降低,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受到影响。连锁经营“质优价廉”这一商业竞争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4、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由于缺乏对物流配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物流配送企业的设立还受到种种限制,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物流配送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各地商委、经贸委、交通局、铁路局、外经贸委等都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各部门间既有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管理中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统一、竞争、有序的物流配送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渠道的畅通和高效运转,使物流配送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和预期回报。
5、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
从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业的教育与培训十分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缺乏。同时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
三、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
根据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目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当务之急。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市场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程度,并加强物流配送的软硬件建设。
1、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
(1)构建和完善运输系统。注重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也就是将物流中心设置于有利于提高货物直送的地方;应提高运送效率,努力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率、装载率,避免装载空间的闲置;应推进协同运输,提倡部门、集团、行业间的合作,以及批发、零售、物流中心之间的配合,共同提高运输工作效率。
(2)构建与完善仓储系统。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仓库的建立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交通网络功能,要对仓储的货物进行分类管理。对库存的控制应当依据社会的需求量、商品再生产时间、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和设备条件,确定合理的储存量、合理的储存结构和合理的储存时间。
(3)构建与完善包装系统。应当树立重视包装的观念,在包装上力求达到使用和美观相统一;注意包装的轻薄化,包装材料及规模应力求单纯化,包装形状和种类也应单纯化;力求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发展和完善单纯依靠其子系统各自孤立地进行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寻求整个物流配送作业系统的最优发展。
2、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
(1)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投资主体,该投资主体是指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咨询机构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根据目前我国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势,必须打破单纯靠财政力量或国有资本进行投资的局面,形成物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国有、私营、个体以及外资都可投资物流业。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积极创建符合投资主体要求的环境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法规,加大市场监督力度。
(2)要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我国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意识和知识薄弱的情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原有的自己采购、自己储存的观念,积极利用物流为自己服务;优化设计物流配送方案,提高物流配送各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扩大需求主体的范围;发展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顺利而方便地参与和接收物流配送的服务。
(3)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物流配送中心是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有:集货、储存、分货和送货等。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要提高物流企业的信用度,保
证履行合同,满足商品制造商的要求,否则将得不到充足的货源;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强化市场调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进行配送;应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为售后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物流联盟,货主企业与稳定的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结成互利合作联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从而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效应。
3、坚持科学的原则,合理布局企业配送中心网点
各配送中心只有合理布局、合理分工、合理衔接才能匹配企业规模扩张,为此必须遵循下述原则:第一,按经济区域建立配送中心,借助配送中心将区域内的企业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物流合理化、优化运输配送线路。第二,满足城市的生产和需求,以城市为中心,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第三,商物分离是物流合理化的核心。配送中心宜处于城市同乡村的连接处,主要考虑交通便利因素。
4、加强政府的引导与规制,发展绿色物流
物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共生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共生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运输车辆的有效配置,提高统一配送率,减少货物积压率;通过共同化的货物配送,减少货车运行的次数以降低单位货车的废气排放量,从而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绿色物流配送的进程中,要求国家的金融、税收、铁路、交通、城市规划等部门在资金、税收、网点布局上给予优惠,统筹安排,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并且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使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共同性得以实现。
国内企业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的不足,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加强和改进物流配送的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增加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医务人员思想状况及改进措施
临汾市第三人民
医院医务人员思想状况及改进措施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以治疗传染病为主的大专科综合性医院。医院分为传染病区和综合病区两大部分。通过几代医务人员的齐心努力,已打造成以肝病科、呼吸科、普外科、妇产科、康复科、检验科为重点科室,在临汾市享有一定声誉的公立医院。近年来,医院党政领导在狠抓医疗质量的同时,不忘职工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走访调查,我们总结出了医务人员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我们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医务人员精神压力大,尤其是一线医生和护士。医务人员认为所从事的职业风险很大,并认为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繁重。
二、医患关系紧张。媒体报道片面,患者对医院期望值过高,国家对医疗投入不足,法律不完善。更为突出的是患者因就医而增加了经济负担等方面,都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做出下列相应改进措施:
第一、职业风险大,工作任务繁重问题:首先,我院就医护人员反映的职业风险大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医院给凡是有资质的医技、医护人员,办理了医疗事故责任保险,从而减轻了他们的思想顾虑和精神负担。其次,就医护人员书写病历,反映的工作繁重问题,我院从上半年开始,在儿科、ICU科医生手写病历方面,试点尝试电脑书写病历,进而在全院进一步推广。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病历书写速度的加快,将广大医护人员从繁琐的书写病历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临床医师们腾出主要精力,钻研临床技术,提高诊治水平。再者,我院大量聘用护工,最大限度地减轻护士们的工作压力。最后,我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告知医务人员,只要其在医疗过程中规范操作,而且无医德医风方面问题的出现,出现什么问题医院都将全力负责解决。
第二、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患者对医方期望值过高,患者经济压力突然增加,是加剧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所在。“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医患关系紧张,首先要提高一个公民、一个医护人员本身的文化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义务职责。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怕出医疗事故,医生亦只能多做检查。故此,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特别是年轻医务人员的素质,在治疗前和检查项目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和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和配合,有效舒缓双方紧张关系。其次,完善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制度、改革公益性医院管理体制,加强对“医闹”的打击力度,配合政府及时、坚决地打击“医闹”,因此,做好以上几个问题,是现在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基本办法,我院目前在这方面增设了保卫科,三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维护医患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人身安全和就医保障,努力为医患双方创造出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
第四篇:行政处罚法 案例及城管目前状况改进措施
[案情]
刘某2006在县城农贸市场附近购得一幢房屋,下为两间店面,上有两层住房。2009年,刘某看到房价飞涨,未经县规划建设局批准,擅自在原来的住房上再加建两层。同年8月,建了一层(即第四层)后,被县城管大队(县规划建设局内设执法机构)发现,对刘某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刘某上交罚款后,继续建了一层(即第五层)并装修好,出租给别人。同年12月,全县开展非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清理工作,县规划建设局、国土局等单位联合执法,对刘某的两层违章建筑进行强行拆除。
刘某不服,认为执法机关对其违章建筑已经作过一次罚款处罚,不应再强行拆除。
执法机关对违章建筑的罚款和强制拆除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违规建房从着手准备材料到建成第五层,整个过程属同一违法行为,应视为“一事”。根据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已经对刘某作过一次罚款的行政处罚,就不能再对其违章建筑房屋进行拆除。
第二种意见认为,城管大队发现刘某违规建房,并对其作出罚款处罚,应视为对一个违法行为处罚的终结。而刘某此时不但不加以改正其违规行为,停止建设,反而继续建第五层,应视为实施另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不属“一事”,而属“二事”。对于新的严重违法行为可以实施强制拆除的行政处罚。
城管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行为体现在四个方面:
落后的城管执法观念
执法人员的素质低下
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
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对策:
转变城管执法理念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规范沉管执法程序
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素质
第五篇: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需要规范的组织、操作、作业流程以及各项制度的保证,根据作者在连锁零售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总结几个方面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规划物流配送业务的运营模式
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运营模式确定了该物流配送中心的性质、类型、业务定位以及运营对象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在充分调查分析企业物流资源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以及自身优势所提出的,是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物流配送中心的性质是指该物流配送中心是自建自管、全部外包,还是租用场地但设施自己管理,是独立法人还是非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等;物流配送中心的类型是指带有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DC)、具有加工功能的配送中心(PC),还是直接分拣发货的越库型配送中心(TC),目前我国许多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都是具有这些类型的复合型或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定位是指所服务的企业范围和区域范围,是为自身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还是为本企业和其它哪些相关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以及该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区县、哪一些门店等;运营对象是指物流配送的商品是常温商品、冷藏商品、冷冻商品以及指定温度商品;管理的方式是指采用人工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机并行管理等;管理的方法是指所采用的管理技术和控制,如先进先出、ABC分析、库存预警等。
还有,物流配送中心所采用的设施、设备以及今后的业务发展、人力资源计划等。
确立物流配送中心的岗位职责
物流配送中心的岗位职责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架构、各部门的职责、人员职责等。
在岗位说明书中,要明确有关岗位名称、部门名称、直接上级、直接下级、主要工作、职责范围、考核标准、任职要求等。
物流配送中心保管员的岗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主要工作:与收货员办理交接手续,认真清点数量,检查商品质量;商品验收后,合理安排货位、方便提货;商品付出时,认真清点,与发货员办理交接手续;及时登记保管台账,反映商品的验收、付出情况;经常进行库存商品盘点,检查商品数量与质量,保证账货相符。
职责范围: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参加公司安排的各类培训并通过考核;按照配送中心的流程和程序要求对货物进行保管作业操作;公司仓库运作管理系统要求进行在库货物的清洁卫生和仓库卫生;参与对工作流程的回顾和改进;完成直接领导安排的其他相关任务;负责货位的管理,合理安排货位,使货物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提高仓储效率;对货品进行建档,登记其规格、数量、批次、金额等;经常检查拣货储位货品数量,及时补货或做出缺货报告;商品出库时,认真清点货品,办理交接手续;经常对库存货品进行盘点,检查商品数量与质量,保证账货相符。
考核标准:账货相符率;商品损耗率;收付手续齐全,收付及时、无误;商品摆放科学、堆码合理,提取方便;货位与商品卫生、清洁。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规范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规范是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遵守的规则和要求,包括各主要作业环节的运作形式、作业环节的工作原则、工作组织等。
如配货管理规范中,约定了配货形式、配货工作原则和配货工作组织。
配货形式包括:由配送中心向分店、加盟店配货;由一个店铺向另一个店铺调拨;总部配送中心和地区总部配送中心之间调拨。
配货工作原则包括:适度原则;及时原则。
配货工作组织包括:配货;复核。
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包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规划、作业步骤及描述以及作业的流程、功能、单证和质量保证体系。
商品保管作业的作业流程是:
按照商品的形状、保管条件和拣货、出库方式以及出库频度等合理进行保管处理,使用地址编码管理保管位置,拣选商品时按照地址码的指示查找商品。需要以下步骤并按照所对应流程完成:确认保管形式及位置、商品保管区域、商品保管原则、生成保管指示清单、商品入库保管、保质期管理、商品盘点。
所涉及的单证及数据包括:保管指示清单、保质期提示清单、盘点损益表。
质量控制包括:位置指示准确率、商品放置准确率、商品转移效率、过期商品率、商品损益率以及对各个具体步骤的功能描述和通过流程图表示的作业过程。
制定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
涉及到物流配送中心的规章制度有许多,主要的规章制度有: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管理办法、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工作标准、配送中心安全管理办法等。
考核标准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价值绩效的物流成本考核、仓储服务水平考核、配送服务水平考核、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以及物流作业绩效考核的商品储存、账货相符、商品养护、出入库制度、促销提销、及时运输、文明装卸、交通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