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丰华董事长当选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
在2014年10月31日召开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代表大会上,中远华丰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丰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耀仓等14人当选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
第二篇:新申集团董事长李森林当选为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副会长
新申集团董事长李森林当选为中国麻纺行
业协会副会长
3月1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年会上,新申集团李森林被光荣地当选为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部长许坤元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强、湖南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辉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员单位、部分省市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就增补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人选,调整会费标准进行了投票表决;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做协会工作报告;表彰优秀企业及优秀企业家;颁布中国麻纺行业十二五规划以及进行大会交流。
一、许坤元副部长向大会简要介绍了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取得的成绩,以及刚刚公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的主要内容。他指出,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面落实之际,仍将是纺织工业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当前,我国麻纺行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一是及时完成两个转变,即: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市场由外销
为主向扩大内销转变;二是大力开发麻类特色产品。产品要定位于中高档,充分体现麻纤维粗放、抑菌、吸湿透气的特点;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淘汰一批旧设备,推广一批新技术,促进行业生产转型升级。许坤元会长强调,改变行业面貌要靠真功夫,要重视在青年中培养技术骨干,好好干几年,为我国麻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二、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许吉祥会长做了以《调整创新,稳健发展》为题的工作报告。报告包含回顾 “十一五”中国麻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梳理2010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主要工作情况、预测2011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主要经济目标和任务、做好2011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主要工作的措施等四个方面。报告提出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今年七项主要工作任务是:坚持做强内需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设备创新为支柱;坚持创建品牌价值为亮点;坚持国际交流提升话语权为给力;坚持种植优质原料为活力;坚持制订行业标准体系为动力;坚持节能减排为潜力。为完成全年任务的五项措施是:为行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有关扶持政策、为麻纺织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为会员单位完善服务体系、为麻纺织企业与上下游
企业合作牵线搭桥、表彰先进促进麻纺织行业振兴发展。
第三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 王德荣
王德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员,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会会长、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中国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副会长、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其主持的重大研究项目曾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日本、美国引进现代物流理念,至今20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2006年,“大力发展物流业”首次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同时中国物流业也敞开大门,直接面对国际物流业的竞争与合作。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将如何健康成长?
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指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首先,中国大、中、小的物流企业加起来就有几十万家,由于国内相关企业众多繁杂,且专业化程度不高,使得物流业陷入了市场局部混乱之中。第二,中国物流业人才短缺。物流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策划的过程,就是“用最少的钱,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在我国这样的人才还比较少。第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为符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灵活应用信息科技往往是致胜关键。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追踪货物、库存管理电子化,都是急需研究的课题。第四,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存在企业有没14000等体系认证,有没有质量保证系统,企业的货损、货差率能不能降到最低等问题。王德荣认为,目前的情
况是,物流行业的整合速度远远慢于制造业的整合,毕竟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有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而产生的物流需求,但却找不到全国意义上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第五,我国物流企业的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物流是一种网络经济,网络不完善或不健全,业务开展就会受到制约。王德荣提出,要完善网络有两种办法,一是企业自身投资建设,这样做的成本比较高,但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目前中远就做得比较好;二是采取联盟、合作的办法,使联盟企业的网络资源能够共享,网络完善的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但最终,物流企业还是要想办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不受制于人。
与国外物流业的合作与竞争
目前,国外物流业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2006年后,从UPS以1亿美元的代价同中外运协议分手,到荷兰跨国物流商TNT兼并华宇物流、再到美联邦快递收购大田物流,外资发展步伐已经由简单设点发展到了“圈地运动”。这就导致国际四大快递巨头(美国联邦快递、UPS、德国DHL、荷兰TNT)已经控制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股份。
对于这种情况王德荣认为,国内物流企业要首先植根于国内物流市场,国内物流市场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基。所以中国物流企业要认真研究物流企业战略定位,制定符合物流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加快资源整合,扩展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物流规模化经营;加强流程管理,完善物流管理制度;增强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减少运行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高效运营;加快人才培养,形成完善的用人机制。
我国物流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要与国外物流企业进行竞争与合作。王德荣指出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合资合作、联盟合作、独立
开拓,前两种方式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合作可以通过政府间沟通、中介组织沟通、企业间直接沟通实现。国际物流企业有多年的运营经验,有成熟的管理技术,有较完善的服务网络,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加强中外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实施“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世界物流体系。
在看待国外物流业进入给我国物流业带来的影响方面,王德荣表示我国经济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作为制造业的中心,需要进行大量的采购和销售,就更需要强有力的物流系统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网络还没有完善,就一定要与国外的物流企业联盟,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包括先进的理念、管理、技术等。外资物流企业的大举进军,肯定会对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冲击,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外资企业将起到催化剂作用,也将促进中国物流企业走向世界,促使中国物流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
五金专业委员会
佛山市五金机电行业协会
副会长(52)人
佛山市鹰头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毛禄山 先生
佛山市南海区明昇五金制品厂董事长王玉明 先生
河南江华量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江华 先生
佛山高明区穗创业冷轧钢带有限公司董事长古礼芬 先生
佛山市乐耀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宽堂 先生
广州百威狮工具有限公司
李本财 先生
香港五羊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定华 先生
佛山市南海上刃工量刃具商行总经理刘建辉 先生
揭阳市新兴润基塑料五金厂总经理林家瑜 先生
广东省汕头澄海溪南广辉五金工具厂总经理张广伟 先生
广东南海鹤鸣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魁 先生
广州市顺祥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顺祥 先生
香港高德斯企业有限公司
李高清 先生
佛山市南海区欧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超民 先生
广州市致力辉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余映辉 先生
佛山市森泰磨具有限公司
周胜武 先生
广东南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金平先生
荣盛(国际)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芝荣 先生
广东省潮州市万德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雄 先生
广东佰新五金塑料制品厂有限公司陈畅 先生
佛山市南海飞鹿五金工具商行总经理 肖忠平先生 广州市雷威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建雄 先生 广州东海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育忠 先生 河南双马工量具有限公司 范平军 先生 浙江省慈溪市杰拉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吉峰 先生 广州市信成洋气动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欧健文 先生 雅赛崎工具(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赵汉贤 先生 广州工友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振军 先生 广东阳东县圣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达健 先生 浙江省乐清市成科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济明 先生 佛山市南海成锋兴华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成锋 先生 佛山市南海奥锋研磨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粤海 先生 佛山市南海宝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温志敏 先生 广州意利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粟光辉 先生 佛山市三丰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童秀福 先生 广州市钜森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滕文波 先生 广州市可信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星光 先生 广州广鸽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柏军 先生 中山市精诚工量具制品有限公司 朱钜全 先生 佛山市邦纳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谭勇军 先生 广州市天鸽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付冲 先生 韶关欧亚特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胡余东 先生
广州市烨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黄丽香 女士
汕头市力山工具有限公司
周俊江 先生
玉环县电力工具厂
林飞 先生
浙江省乐清市奇力工具有限公司金可明 先生
张家港市飞越精锐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张洧诚 先生
李斌五金批发商行
李斌 先生
广州市宏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胡政 先生
深圳市三和鹏城五金机电有限公司叶国学 先生
圣爱集团有限公司
周新贤 先生
佛山市鹰之印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林伟南 先生
佛山市鑫博源五金机电有限公司刘桂林 先生
佛山市南海炫金劳保用品经营部孔海彬 先生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第五篇: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概念和内涵
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社会。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它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物质不灭定律;二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这两大基本定律是循环经济物质循环的理论支撑,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基本定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物质虽然能够变化,改变其存在形式,但不能消灭或凭空产生。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孤立系统的话,地球上任何物质无论如何变化,其总质量不变。从理论上讲,一切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所不同的是物质在利用后,其性质发生改变,产生具有新属性的物质,只要人类掌握新物质的属性,利用技术研发,就可以把它们变成新的原材料。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废弃物循环利用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只要认识废弃物的性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利用高度,就可以把它用在可用的地方。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难点不是废弃物可不可用,而是怎么用,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许多循环经济发展好的国家,就是掌握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才得以使产业链充分延长,产业群横向拓展,使资源充分利用,甚至达到零排放。循环经济的另一理论基础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即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什么变化,能量的形态虽然可以发生转换,但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循环经济正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运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的体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可行的。因此,在使用能源时,只要有足够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就能够在生产同量产品时较少地使用能源。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形式成为可能,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对立的问
题,提出了二者具有统一性、相容性,即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资源永续利用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打续发展的方向,并力争到2020年基木实现全国范范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尽管我国目前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滞后
目前, 我国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将循环经济简单、片面理解为废物同收利用、资源节约或等同于清洁生产等,对我国资源环境约束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一些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畏难情绪明显,对于本部门在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角色和定位不很清晰,还没有真正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责。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己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但这些政策法规缺少可操作性,没有真正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这些法规政策主要针对污染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而制定,对于事前、事中的预防措施没有提及或制定得小全面,因而具体执行时往往被动,无法保障循环经济工作顺利进行。
(三)循环经济系统资金投入不足
循环经济在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循环经济中、后期发展的资金需求,资金链断裂阻碍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虽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但有限的则政投资和零散的优惠政策之间很难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与 参与水平。
通过广播、媒体等工具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相关知识,侧重于宣传消费观念,提倡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适度消费模式,扭转社会公众的传统经济观念,增强公众循环经济意识,着力培养人们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物质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平,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循环经济涉及面广,是一个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系
统工程,国家应该加快健全完善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地方政府结合地域特点制定地方性法规,通过政策法规体系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以引导循环经济可
持续发展。同时,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依法推行清洁生产,对各类违法的行为进行有力的制裁。
(四)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国家应调整则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循环经济方面倾斜,增加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运用税收优惠等各种手段,吸引社会和个人投资。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活动,实现节约、环保、规模生产的目标,在筹资过程中,要坚持国家、企业、个人相结合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资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选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所以我国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 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