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亦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制定下发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几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队伍素质的提升、工作平台的搭建、工作内容的拓展、相关课程的开设、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
体制的建立健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挂帅;二是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心理指导专职人员,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咨询与指导,提升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地,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大力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是构建起学校、系部、班级和学生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基本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难点在师资。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就组织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骨干教师系统学习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组织老师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目前,我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名,外聘教师3名,比例已经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1:3000的师生比;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题培训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科干部、各班心理委员及心理协会成员的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社团,鼓励和引导社团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
作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我校每学期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课为基础,《心理学》、《消费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有关课程为补充,逐步建立了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层面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探索出通过 “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上沟通”五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心理电影赏析、团体活动、辩论赛、自我探索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加强实践教学。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去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教学成果,组织编写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差异和发展重点,我们对学生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例如,围绕一年级的“适应” 主题,我们每年都要对新生开展“迈好大学第一步”为主题的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学习讲座,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特点;以“成长路上伴我行”为主题的人际关系讲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围绕二年级“发展”主题,我们对学生开展了“情商与成功”讲座,引导学生认识到情商在成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把握情绪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挫折应对讲座,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励志讲座,号召学生珍惜现在,把握机会,努力奋斗,实现理想;“生命的价值”讲座,则是引导学生把人生的价值建立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之上。围绕三年级“就业”主题,开展了“你准备好了么”为主题的就业知识讲座,针对三年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负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盲目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稳求全心理、追求享受心理等,引导学生转变认知,调整情绪,在就业中做到用信心引导自己、用智慧武装自己、用法律捍卫自己,调整自己的收入预期,处理好生存底线与行业选择的关系、生存底线与发展空间的关系。
通过心理协会,促进朋辈互助。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后更名为心理协会,简称心协),由校团委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心理协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心理影片展播,心理沙龙,读书活动,心理调查,社会实践等,还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心协》报刊,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意识和发挥了宣传作用,连续多年被校团委授予“优秀社团”。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型活动等,通过大型签名、心理游戏、心理测量、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有奖征文活动、心理剧、心理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
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利用博客、QQ、飞信等新媒体技术,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自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和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服务:一是开展了大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每年都要接纳近三百名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二是积极做好重点学生群体(例如经济困难学生、女生、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危机学生等)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三是相继开展了以“成长路上伴我行”为主题的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以“认识我、表达我、喜欢我”为主题的自我探索活动,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的情绪管理活动、“压力是把双刃剑”为主题的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需求;四是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为学生提供网上咨询预约和网络咨询服务,并利用E-mail、QQ、MSN等网络工具,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与实效性。五是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
五、切实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容易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比率虽然很小,但是影响很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中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校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建立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系统,在新生入校之后,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筛选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二是积极建立健全学校、系部、班级、宿舍等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形成了“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机与预防工作机制;三是建设了以辅导员、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做出有效干预。四是成立了危机干预机构,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使不少大学生在身处危境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五是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个案分析工作坊,有效防范了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了高校师生危机预防和干预能力。
几年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预防和危机干预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维护我校的稳定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进展还只是阶段性的,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目前,我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只是选修课,没有开设必修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面临的需求和任务相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整合不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
同参与。对此,我们要狠抓薄弱环节,破解工作难题,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以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2010 7
年12月15日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研究总结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的主要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实效性的基本措施和重要保证。只有建设科学、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得以全面、系统的培养与提高。特别是在以人为本、教育回归生命化与个性化的今天,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必备素质,建设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现代学校的标志,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2008年1月,省教育厅张信副厅长亲自召集专题会议,专题布置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金宏章的建议,会议决定由金宏章、高铁春负责组织我省骨干教师编写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并通过教师与教材培训、研制和推广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阵地。然而,一门课的作用是有限的,课程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靠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套好的教材,还要通过严格的教学组织、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料支撑等。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和培训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写
编写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是申报成果的核心内容。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课题组主要成员建议,省教育厅张信副厅长亲任编委主任,组织全省骨干院校的骨干教师汇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编写并交由科学出版社出了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系列共6本,具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自助读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大学生职业涯指导》、《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成功心理训练》。
系列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体现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凸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关怀”特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种尊重生命主体的教育,尊重生命主体就是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或唤醒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尊重主体现有的心理发展状况,尊重主体心理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力量,激发主体生命的内在活力。在这样一个前提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内容不应停留在“心理问题”的层面上,更应当强调心理“主动发展”的层面。
2.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活动特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成长”的关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充满着生命灵动的教育,她不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简单传递与被动接受,其本身也是心灵润泽、心灵点化的过程,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心理成长的乐园,也应是其学科特色的实践体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既宏观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又微观体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历程,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方法,不仅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体验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感受心理成长的快乐。
3.体现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的统一,彰显心理健康教育“人与社会和谐”的学科使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人与自身、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按照生态学的原理,任何一个因子在系统结构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相关因子相联系,都与结构状态和周围环境相联系。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围绕学生个体的内在心理品质展开,因为健康心理是个体的心理状态与演变中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视野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它处于一个复杂关联系统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社会生态环境,关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结构应当是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的统一。
4.体现课堂教学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个别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综合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教材,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物》分别为教师参考和学生自学辅助读物。作为系列教材,其它各本教材及课程是互为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职业涯指导”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生涯规划能力,“朋辈心理辅导”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并掌握同辈间心理辅导的一般知识和能力,“成功心理训练”旨在通过学习和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潜能,掌握一些自我完善、自我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探索“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类管理与培训方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无疑是影响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同时也需要掌握和介绍心理咨询方法与技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针对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基础薄弱、人员相对年轻、兼职教师偏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材培训和教师素质能力培训相结合。根据课题组成员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职责和业务带头的地位,早在2005年我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大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同时,先后邀请40余位中外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并根据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且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心理咨询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级培训,2010年面向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专门针对新教材开展教学的培训。在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起草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与
培训方案(试行)”。该方案已讨论通过,拟于今年12月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此举在全国高校具有先行地位,并标志探索工作被教育厅认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
教学辅导网站本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学辅导系统,但是,因知识产权问题沟通的困难与顾虑,某些视频、图片、论著等直接放于公开的网站上还存在某些不便。本课题中所称的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指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计算机操作的教学辅导系统,具体包括:可公开的教学辅助网站、集体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早期完成的计算机辅导资料系统(曾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组收集整理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视频资料等。
该部分成果的主要特点是,不仅为统一教学思想、规范教学内容提供样本,也为广大教师提供的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而为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知识创新和人才的质量,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最终也取决于人力资源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都把注意力指向了教育,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人才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需求的最重要内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决定着他们自身能否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并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从而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能否走在发展的前列。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培养为核心,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盲区。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因心理成长缺失所带来的不平衡,建构融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于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新思路,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课题。
(二)应用价值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大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完善提供帮助。
自我教育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将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完善提供客观依据,帮助大学生学会从心理健康的视角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本项目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系统地、全面地建构起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列入其中),形成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一方面使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走在了前列,另一方面,也直接促进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将教材建设与多媒体课件研制、教学辅导网站建设相结合,建构起了立体化、大容量的教学辅助系统。
(3)分别开展教材培训和教师分级业务培训,将教材培训与教师素质能力相结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9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教育厅有关领导及同行专家都对本书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思政司杨振斌司长、教育厅张永洲厅长还亲自为本书作序,教育厅学生处、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发文向全省推广,并于2010年4月举办了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系列教材培训班,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进程。
1.目前省内已有17所高校使用本教材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他高校多数为2002年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金宏章,任晓萍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所高校使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9所高校使用《大学生职业涯指导》,5所高校使用《大学生成功心理训练》。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已于2010年4月底举办的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配发全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助网站于2008年已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站运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金宏章教授主持编制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及培训方案”已讨论通过,拟于2011年12月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实施。
4.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2009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授予金宏章教授“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就奖”。
金宏章教授作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主任,他承担此课题任务,始终组织全省骨干高校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工作,能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联系大学生现实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该项目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工作一直受到教育厅和各高校的认可和好评,教学实践效果不断提升。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报告
视觉传达(2)班
学号:20123344070**
姓名:****
作为一名刚升入大学的学生,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与学习,我从中明白了心理健康对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我们都知道大学是一个大的集体,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每天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而如果而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无法与人正常的相处,无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将会导致我们觉得生活是孤单的,是无助的,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时生活状态,这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是致命的,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而我们也将通过大学慢慢的学会融入社会。
以下是我在本学学期参加的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实践活动的讲座;教育活动;团体辅导;心理情景剧等相关活动。
1.2012年10月10日,在世界心理健康日这天, 我参加了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组织的一次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该活动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到杭州灵隐寺聆听国家著名心理咨询师王道华老师的讲座。活动的内容是寻访灵隐心灵之路。
2.2012年10月17日,我在离我校不远处的杭州师范大学参加了一个有关人际关系中的技巧与方式的教育活动,该活动有他们的心理健康协会理学院分会主办。活动的名称为影像心灵。活动中老师采取图片、文字以及小游戏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表情的重要性,赋予了讲座一个轻松愉悦的开场氛围。接着,老师又以讲小故事、与同学互动的轻松方式让大家领会了倾听的重要性,明白了吵架的艺术,懂得了如何面对批评、如何对别人说“不”、如何处理沟通后的负面情绪等等。最后,老师让大家看了外国某学校给学生们的处理人际关系的10句话。因为我们都是大一的新同学,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犹在适应崭新的生活方式,无法避免人际关系困扰的时期,通过老师为我们的点拨,使我对人际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3.2012年10月30日晚上6:30这次我来到了我校隔壁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次心理健康讲座是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掌然教授带来的一场名为“迈向未来的五种人”的讲座。这次讲座以“成功与自我”为开场,张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引用了卡耐基的“成功”秘方和丘吉尔的“最简短的演讲”,进而一步步阐述成功与五种人的关系。其中,张教授旁征博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举例毛主席和周总理来解释怎么选择人生发展路径。另外张教授着重讲解专业定位于全脑思维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4.2012年11月27日晚,我参加了我校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举办的主题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成长”的心理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浙江大学的马建青教授作为主讲,活动面向学校大一新生和个年级学生。该次讲座以生动诙谐的故事和笑话的形式向同学们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马建青教授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讲述了大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说,尤其对其中的“应该做”与“不该做”作了仔细说明。在讲座期间,针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马教授讲解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巧妙的比喻使抽象的心理知识变得清晰。有趣的故事配上幽默的语言不仅使得此次讲座笑声不断,更让我在笑声中敞开心扉,更使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
5.在2012年11月20日,我班举行了一次心理情景剧的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诙谐,生动的表演方式赢得的全班的阵阵掌声,活动中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至今还留在耳边,活动中流露出同学朋友间深深地友情。6.在2012年11月25日我班在三区三号楼开展了一次团体辅导活动,活动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同学的之间的了解和增添了班级的互信离和凝聚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心理讲座,教育活动,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想拥有一个完满的大学生活,心理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好长时间,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挫折而自暴自弃,产生各种沮丧悲观的想法。
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增强与维护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我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深刻的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坚实的后盾,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健康的心理将会帮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所以,以后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的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完满。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报告
姓名:李鹏
学号:2014329700044
专业:数字媒体与技术14(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本学期我参加了四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十分生动有趣,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确保个人心理健康发展,获得幸福人生。
对于刚到大学的我来说,心里健康教育这门课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走入大学的校门,有好多不懂,不理解的地方,但正好有了这门课程帮我认清了自己的现状,而且这门课程开开展好多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我们新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使更加了解了对方,这对一个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一,课上活动
时间:2014.10.23 地点:
这是老师领我们做的第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在分好的小组内,大家围城一个圆圈,每个人的左手为掌,右手为指,在老师念话的同时,在听到“钱”字的时候,用你的掌去抓你左边人的指,然后自己要避免被别人抓到。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但玩起来的时候就超难了,很少人能左右兼顾的,所以大家也都对这个游戏充满了好奇,并且认真的参与进去。
虽说这只是个小小的游戏,但不免这也是个锻炼自己的时候,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陌生的规则中,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去迎接挑战的准备,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输不起了,一轮轮的失败,一轮轮的振作,你是否真的已经做好了继续下去的准备了呢?
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有人叹气,有人欢笑,叹的是输的太多,笑的是稳操胜卷,可我却可以在叹气之后笑出来,不是因为输赢,而是我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按着这个陌生的游戏规则,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二,团体辅导
时间:2014.11.19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全班同学冒着下午的小寒冷赶到学生活动中心,我们进行了“七上八下”,“大风吹”,“解绳索”等游戏。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团辅快结束时大家向其他同学总结活动。这有着很特别的意义我们要学会总结,学会归纳。这次团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近一步增加了班级凝聚力,使同学们更加团结。
活动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游戏时的那份心情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内心,听学姐说这可能是我们班的唯一一次团体辅导时,心里却生出一种落寞的情怀,说实话,本来我是不怎么看好这次活动的,因为我感觉他真的没什么用,可是真的活动下来之后,我发现大家的眼里都多了一种东西,让人看上去很温暖,使是的,游戏使我们的心更近了,使我们的友谊加深了,说真的,到了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希望这个活动可以多开展几次,因为,这是我们加深对方了解的绝佳时机啊!
三,心理情景剧
在得知要写心里情景剧的剧本的时候,我的心里还小小的激动了一下,一想到,我可能马上就是导演了,感觉可真好。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我尝试这写了些剧本,可是在写的时候才发现,真难啊,不过,我没有放弃,我找了些小伙伴大家来一起出主意,功夫不负有心人,总与,在我们众多臭皮匠的努力下,这个剧本被我们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排练,提到排练,大家可都是抢这上啊,那我呢,只好甘心做了幕后,总之不管怎么说,我们做的还是有模有样的,说真的,那成就感不是盖的啊。
经过这么一下来,大家的心又拉近了几分,好朋友,又多了不少,真高兴!
第五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规划中,与学校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是时代所需,是教育的必然选择。而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决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可以说,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益,有助于促进师生心灵共同成长。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更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最易产生“自己人效应”,学生视班主任为智慧的开发者、思想的引导者、心灵的沟通者、行为的示范者、做人的指导者、情绪的调节者、创新的启迪者。因此,班主任的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极易对学生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效应。同时,班主任最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其亲子关系。在学校里,与学生交往最密切、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仅在情感上最接近学生,也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更能从情感、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班主任方便通过观察、直接接触、与家庭教育结合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和长期追踪辅导有重大意义。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主任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基础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人的社会素质,诸如后天逐渐培养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发展、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实现人格健全。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方面,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因为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在智力上并不存在显著的高低之分,而只有智力类别之分,因此必须着重开展学生个性心理教育,即进行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的培养。应该说决定人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学业和事业成败、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人的个性心理健全和发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学生学习心理、情感、意志品质、性心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另一方面,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着眼于实现心理健康、预防疾病,更是为了优化心理素质,实现健全人格。积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要定位在“发展”、“优化”和“开发”上,而不是心理问题的预防甚至“矫正”上。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班主任进行价值干预,进行澄清和引导。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第二,自助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简单灌输,必须淡化过程中的“教育”(说教)痕迹。应该帮助学生产生内在自信、自助的力量,提高学生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第三,疏导性原则。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多采用活动性和生活性的教育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服从的能力。第四,整合性原则。
班主任要视野开阔,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毋容置疑,班主任自身潜移默化的力量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认同、示范、感召、共鸣、渗透等作用。因此,班主任个人的心理素养和人格魅力就是启迪学生自主育心,调节自我、塑造自我的外部环境。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质和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客观上都要求班主任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做高明的自我心理调节者、开发者、优化者。如果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那么,要让学生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动力,达到追求心理健全、人格完善的境界将是极其困难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对一的沟通,如周记交流、谈话、指导都是班主任常常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自助、自信的力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能量和心理弹性,还需要不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如可以开展班级主题系列活动,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如果活动建设注重主题性、主体性、情感性、文化性,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将起着极强的碰撞、震撼和启迪作用,必然会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氛围和情境对学生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班主任必须重视隐性教育资源的巨大作用,要特别重视有形与无形教育力量的融合,构建班级文化环境,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积极人格。一方面,要注意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如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行为环境、人际环境以及班风、学风的建设,精心设计、巧于安排,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中耳濡目染,陶冶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善于组织和调动家庭的力量,采用讲座法、个案研讨法、座谈讨论法、个别指导法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引入教学、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将他们培养成真正合格的现代人才,同时也能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师生心灵共同成长。总之,班主任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提高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