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工作报告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子课题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工作报告
莱阳市府前中学课题组主持人
吕海峰 课题组成员:王艳华 刘采风 张少蕾 姜秀伟 徐娜
莱阳市府前中学承担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是烟台市教科所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之子课题。至此,我校在总课题组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进展顺利,现将该课题研究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目的
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过程看,其心理发展程度远不适应其生理的冲击,使初中学生心理产生压力、困惑、个别严重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初中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认识自己,学会适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一轮课改的需要。
概言之,我校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工作,是教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设计专门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培养和行为训练,从而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1)主动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达到熏陶感染的目的。否则,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始至终的参与,一切将苍白无力。(2)实践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始终是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得到体验的,离开了学习、班集体活动、生活实践,一切将成为空洞的说教。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实际的联系。(3)坚持尊重和理解的原则: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已经形成陋习,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换位,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4)坚持发展、开放的原则: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留出进步的空间和时间。
课题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讲座法、心理疏导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7年7月,接到研究题目后,学校立即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任务落实。这样,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保证了德育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后,我们针对初中学生在各年级阶段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形式汇总分类,安排全体教师进行相应的业务学习,明确年级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一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初二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初三初四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建了精干的课题实验队伍。以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课题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小组,有了骨干教师的激情参与,为下一阶段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紧接着,我们通过课题小组研讨会,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确立了课题的研究目标,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的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的研究进程和实施保障等并建立了班级心理健康档案。
(二)实施研究阶段: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两年时间内,我们课题组首先组织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我们继续进行了理念的学习并着力做好
以下工作:
1、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们课题组为了掌握第一手具体材料,首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学生自然情况调查》、《青少年自我认同感测试》、《青少年适应能力测试》、《青少年应对压力测试》和《意志力水平》等测试。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2、编写德育校本教材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我校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实际,我们编写了符合校情和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材突出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法辅导、人际沟通技巧、情绪调节、抗挫折教育及青春期教育等内容。
3、精心设计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德育活动课教学不同于学科教学,我们努力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活动课,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活动”,重视“体验”。在心理活动课上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当然活动的选取一定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既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课的开放性,使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行为得到训练,情感得到体验,同时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使课堂环境更加融洽,课堂效果更加明显。
4、探索科学合理的心育活动课评价标准,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规范有序开展。
我们设计了学生对心育活动课的反馈评价表,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本学期的心理活动课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改进心育活动课教学。
5、拓宽心育工作渠道,加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由专职心理老师具体负责,骨干班主任参与其中,共同为全校学生服务。同时学校还为每个新入学的中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定期开放,对咨询中典型个案写出了案例分析。为日后进一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6、举办专题心理讲座。针对学生心理的特点和实际遇到的问题,定期为学生举办相应的心理专题讲座,如:“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怎样与异性交往”、“青春期性保健知识”、“中考前心理辅导”、“人际交往的技巧”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8月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三年的精心准备,已经认真地整理课题过程材料,分类归档,完成结题基本上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已有项目目录
莱阳市府前中学课题组主持人
吕海峰
1、课题研究前期调查问卷
2、课题研究计划
3、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4、班级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5、心理健康讲座稿
6、心理健康活动相关照片
7、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学活动设计
8、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讲稿
9、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10、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11、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12、课题自我鉴定报告
13、实验教师课题研究成果
14、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子课题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研究报告
莱阳市府前中学课题组主持人
吕海峰 课题组成员:王艳华 刘采风 张少蕾 姜秀伟 徐娜
根据《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要求,府前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是从2007年7月开始进行课题实验研究。三年来,在教科所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莱阳市府前中学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探索,目前,已具备结题条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中学阶段,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5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问题,如厌学、焦虑、攻击、退缩、耐挫力差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并且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有70%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出现了被主科占用、说空课就空课的不正常现象。这将使正在成长的学生失去补充心灵营养的加油站。
另外,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也较有存在,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薄弱。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大,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引领感悟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获得克服心理偏差的力量,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体现学校教育人性化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德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提供了构架方面的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得到促进。如果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或现实的生活经验。如果能够创设一种接纳和相互尊重的讨论氛围,学生就会养成合作性、自信心、责任感等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合理的行为、健康的心理是同过不断练习而形成并得到巩固的。由此,对于初中学生进行方式得当的心理教育是势在必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本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目标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重点: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将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恰到好处的运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我们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初一年级: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具体内容(独立)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高(自我价值)3.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开朗的心态)4.我是谁(自我认识)5.兴趣温度计(兴趣培养法)6.如何诊断行为习惯(自我测量)7.自我改变有妙法(行为矫正)8.筑起防范恶习的城墙(杜绝对烟酒毒赌的好奇心)9.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心理承受方法)初二三年级:
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内容(自控)1.镜中的我(悦纳生理变化)2.青春的快乐与烦恼(认识青春期心理)3.交往心态PAC(人际交往)4.学会说“不”,学会自我保护(抵御能力)5.不下苦功何有乐(意志培养)6.开发大脑有诀窍一一发散性思维和突破定势(思维方法)7.职业大舞台(择业意识)初四年级:
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
内容(耐挫)1.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心理发展知识)2.人的五个需求层次(需求理论)3.人生百味(人生价值取向)4.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志力)5.成功者的个性特质(榜样启示)6.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择业指导)7.保持考前最佳状态(情绪与作息调适及处理压力技巧)8.告别母校,迎接挑战(情感与进取)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实验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互通有无。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通过撰写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设计等活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讲座法、心理疏导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验周期三年(2007.7-2010.8)
(一)准备阶段:(2007.7-2007.11)
1、出台课题实验方案。
2、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7.12—2009.12)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进行专题研讨,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进行经验汇总。
(三)总结阶段:(2010.1—2010.8)
1、搜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预期成果: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设计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工作报告等。
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一)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07年7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初1-4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府前中学课题组主持人 吕海峰
课题组成员:王艳华 刘采风 张少蕾 姜秀伟 徐娜
(二)根据实际,实验研究
1、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载体,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蓬
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
2、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们课题组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首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学生自然情况调查》、《青少年自我认同感测试》、《青少年适应能力测试》、《青少年应对压力测试》和《意志力水平》等测试。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3、编写德育校本教材
在总课题组以及莱阳教科所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我校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实际,我们编写了符合校情和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材突出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法辅导、人际沟通技巧、情绪调节、抗挫折教育及青春期教育等内容。
4、精心设计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德育活动课教学不同于学科教学,我们努力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活动课,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活动”,重视“体验”。
我们深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
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切实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上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当然活动的选取一定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既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课的开放性,使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行为得到训练,情感得到体验,同时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使课堂环境更加融洽,课堂效果更加明显。
5、探索科学合理的心育活动课评价标准,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规范有序开展
我还设计了学生对心育活动课的反馈评价表,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本学期的心理活动课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改进心育活动课教学。
6、建立用于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排忧解愁。学校心理咨询由专职心理老师具体负责,骨干班主任参与其中,共同为全校学生服务。同时学校还为每个新入学的中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有固定开放时间,对咨询中典型个案写出了案例分析。为日后进一
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7、举办专题心理讲座。针对学生心理的特点和实际遇到的问题,定期为学生举办相应的心理专题讲座,如:“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怎样与异性交往”“青春期性保健知识”“中考前心理辅导”、“人际交往的技巧”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8、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走上新台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校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给班主任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举办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及方法技巧的讲座,如:班主任如何在班级中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的辅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9、充分调动学生力量,加入学校德育工作行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课题组还建立了学生心理自助协会,由各班级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同学组成,专职心理老师担任协会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承担起班级督察员的重任。由于他们身在学生中,所以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对解决不了或重大的心理变故、行为异常的上报心理老师。由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他们走出自我,走向充满阳光的生活。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困惑 课题研究的收获:
1、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于其他工作之外的,它必须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校管理和教学的点点滴滴。
2、要想把这项实验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付出全部与真切的爱。
3、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更应该体现出全员性,尤其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先于学生解决,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力创造条件,成就教育的事业,幸福教师的生活。
4、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于家庭之外,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作用不可替代。家长的素质与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极大,而农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需要学校去做更多的工作。
5、心理健康教育要抓早,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和课程意识,而且要抓实抓好。
课题研究的困惑和不足:
1、由于缺少专业引领,我们的工作还处于探索的状态,尤其是对一些问题严重的学生还缺少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常规的成分多,研究的成分少些。
2、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在某些方面学校显得很无奈,收效不大。
3、课题材料的积累和整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实验的提炼和总结还远远不够。
4、实验教师热情很高,但科学实验的水平还较低,接受正规、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实验的整体实效性还不够。
第二篇: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课 题 阶 段 总 结
专题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区的专题教育工作已经初见体系,除了各校已经初步形成的系列化专题教育活动以外,我们区还围绕“生命”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学校专题教育
(1)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出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各校相继开展的“做文明人、行文明路”的主题活动。
(2)六月进行毒品教育。通过禁毒板报、禁毒宣传图片展览、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参加影片《黑白记忆》首映式、观看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多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3)3月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除了各种工作会议、安全报告会和讲座外,天山一校编撰了《关注安全,参与消防,珍爱生命》消防安全教材
(4)4月开始进行爱滋病教育。
通过各种记录片、板报、班会、报告、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爱滋病及其防治知识的认识。
(5)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除了区进行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以外,部分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真实的法庭现场审理过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2、全区围绕“生命”主题开展的活动
2010—2011学第二学期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工作进入秩序化的运作阶段,处于生命教育的起步初期,我们首先倡导的是在各校展开形式各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一个必须给予关注的方面是探究班会的新形式,活动要体现“生命”的内涵。在学校的学生层面推出了“珍惜青春 关爱成长”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专题活动是这一学期生命教育的重点。此次活动旨在在各校进行生命教育的实际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我们区的生命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起来。区生命教育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的评比小组进行了严格仔细的评选,为这一学期的特
色活动。参选的各项活动较之以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生命情感的激发和对学生爱护生命的行为引导方面。一些学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已经突显特色,关注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小学以生理教育为主,此项活动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扎实的实践活动,要灵活地、不拘一格地采用教育方式。各校必须不迟于十月下旬前上交生命办公室一份“生命教育代表作”作品,作品要求是一份“生命教育活动彩页作品(A4纸,彩图及活动介绍、经验简述等),彩页内容要求突出学校特色,页数不限”,区生命教育办公室将根据学区板块制定“生命教育代表作集锦”;为了突出学区特色和工作业绩,各学区积极开展交流互助。“生命教育代表作集锦”将作为我区生命教育工作概况及经验交流的书面载体。
(三)课外活动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区的课外活动要求各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斟情办理,不提倡远途旅行和探险,课外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
1.光明中学400名新生乘车前往铁岭某驻军部队进行为期6天的军旅生活,分别学习了停止间动作、行进间动作,并和军官在一起共同生活,体会军旅生活的艰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2.12中学、40中学、110中学、116中学、渭河小学、泰山路小学、三台子第三小学、三台子第四小学、三台子第五小学、昆山二校、岐山一校、育智学校、步云山路小学、皇姑聋人学校、汾河小学先后围绕世园会开展活动,宣传世园文明。
3、43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辽宁省残疾人杂技团的汇报演出《希望之光》。残疾人的精湛表演和身残志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
这几个学期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生命。都是在引导学校精心选择符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扎实的实践活动,要灵活地、不拘一格地采用教育方式。可以鼓励家长、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协助开展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社区、附近社团及相关单位,开展各项生命教育体验活动。虽然各校到目前为止开展的各项生命教育活动还不足以形成全区生命教育工作的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但这些工作无疑为促成全区这种工作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边实践边总结,生命教育阶段成果展现
在我们区陆续不断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为了即时对各项工作给予全面注意,表奖先进,推广成果,总结经验、提高全区学校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力求将我们区各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学校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
(一)阶段成果交流会
1.2006年4月29日在岐山一校召开了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现场会,现场会上对前一阶段皇姑区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主题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等渠道开展,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了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小学的生命教育工作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以“发展生命”为重点帮助学生追求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文明的精神境界。现场会上做了两场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教学演示,它们是:岐山一校的二年级品德课和11中学高一语文课。会上还播放了专题片《为学生生命平安健康奠基》及光明学校和童晖中英文学校的专题活动光盘演示,反映了前一阶段皇姑区开展生命教育专题和课外活动工作的情况。与会领导及专家对现场展示的成果给与了高度评价和肯定。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大力推动了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对区域生命教育工作从点到面上的铺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007年4月26日下午,皇姑区教育局主抓生命教育工作的张素珸局长、皇姑师校王光、时洪校长、科研部崔红羽主任、德育部王天舒主任等来到童晖中英文小学参加2007年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各校主管生命教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外和童晖小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会上,童晖小学的老师代表和学生们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生存技能大赛”。三年级组是“小小皮鞋匠”组,表演的是擦皮鞋的技巧。四年级组是“七色大拼盘”组,表演的是“一帆风顺”的拼果盘技巧,将各类水果拼成风帆的样式。五年级组是“手中生花”组,表演的是包饺子。六年级组是“五彩面点师”组,表演的是面点手艺。活动展示了学校针对各个年级组开展的对学生“生存技能”意识的培养情况,虽然学生们能擦皮鞋、做拼盘、包饺子、做简单的面食并不能证明学生们已经能够自立生存
了,但这些教育项目肯定会帮助学生们形成自立意识和生存意识。童晖小学校长张凌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工作经验介绍,学校以陶行之“生命化的生活,生命化的教育”作为一切生命教育工作的主题,在生命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学期开展“生存技能大赛”、开通了“知心姐姐信箱”,举行了“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七彩星评比活动”,在学生中推行了《行为习惯养成卡》,在教学方面推出了“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计划”,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学校家长的互通互动,等等。会后,参会人员对童晖小学进行了参观访问。
(二)校本教材建设
我们区首先选择了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从小学到高中的整套《生命教育》教材作为本区生命教育教学的参考教材。各校可参考此教材,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定生命教育内容。2006年,汾河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尝试生命教育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经验及教材的编写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自主感悟和心理情境为主线,完成了1-6年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生命教育教材》和《生命教育教师用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工作力求形成贯穿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系列。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材内容的层次性简要概括如下,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是依据这一层次性进行的:
1、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
2、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
3、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
5、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
6、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与他人的合作。
7、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远离烟酒和毒品。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正确使用网络。
9、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
10、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
11、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敬畏生命,学习并掌握一些防灾和应对突发灾害的技能。
五、立足工作现实,勾划生命教育未来思路
通过近两年的生命教育工作,我们现在对“生命教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的、和谐的关系的一种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一种创新性的教育,一种互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活教育,一种尊重教育,一种理解教育,一种爱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归根到底,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教育。
我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我们现在的生命教育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怎样,我们都需要将“生命教育”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工作项目来抓,因为生命教育工作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来对工作进行总体的规划、引导和指导,而只有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注入教育者的体内,才能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以“生命”为导向。处于生命教育起步阶段,我们在探索中前进,我们区采取的这些举措,目的是通过领导层面的引导带动全区各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实施开展,各学期在区级这一层面的对各校工作的评比工作,都对各校的生命教育工作有一个促进的作用,使各校能够在自身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中逐步走上生命教育工作规范化、系列化和特色化的道路。生命教育精神需要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离开了生命教育的领导层的带动,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就我们现在生命教育的工作情况来看,从我们开展生命教育以来,各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可敬的成果。工作开展比较扎实,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认识还不明确,但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生命教育理念已得到了普遍认同。
生命教育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领域,生命教育工作不是离开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单独进行的教育体系,生命教育的意义深刻且内容丰富,它是一项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伟大工程,许多德育工作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许多教育教学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几乎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主题都有生命教育的涵盖点,但就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工作还没有铺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的工作力度和幅度,我们需要使我们的生命教育既有常规活动又有特色活动。
今后我们区未来工作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是要向着使我们区的生命教育更具有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的方向转移,进一步规范生命教育工作,形成常规和学校特色。我们每所学校,要从现在开始,花时间、花精力用在这个方面,使生
命教育能够做到宣传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不容忽视,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对生命有认识,使他们终生受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命教育在全区再推进一步。
第三篇: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主讲:孙忠义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前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8 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张家港市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长周济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开展“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撰写成文并就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问题发表笔者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
一、确立一个思想建立三项机制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正确的思想,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开展“阳光体育”才不是纸上谈兵。
1.确立一个思想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校长的“体育意识”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的成败,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则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质量的优劣。
2.建立三项机制(1)导向机制(2)投入机制(3)保障机制
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三个评价
1.抓好三项工作(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载体活动
2.推进三个评价(1)学校层面(2)教师层面(3)学生层面
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落实,在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下,关键取决于“大课间”的开展.笔者所谓的“333”大课间模式,就是在三个结合、三个衔接、三个延伸三个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构建“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阳光体育”的开展才能长久不衰。
1.三个结合(1)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大课间项目开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季节、地域等特点,鼓励学校提供活动菜单,让学生打破班级局限,自主选择活动项目;(2)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突出竞技性,激发学生活动激情,同时,通过比赛,提高运动水平,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各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田径队”、“篮球队”、“艺术团”等,坚持常年活动并逐步形成校本特色;(3)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每一个活动项目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本校体育特色,提炼学校精神,升华为学校文化。
2.三个衔接(1)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衔接。各校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2+1 项目”的培训与指导,在确保活动“四落实”(时间、地点、器材、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各种班级体育、艺术、科技“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2)与《标准》测试相衔接。在确保100% 学校、100% 学生参加测
试的前提下,利用大课间,进行有关《标准》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3)与体育课相衔接。完成体育课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体育课的补充。
3.三个延伸(1)由阳光大课间向阴雨天(室内)大课间延伸针对由于天气原因影响“大课间活动”质量的事实,要求学校设计出阴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适合阴雨天活动的项目(包括自编室内操、室内校园集体舞、室内小游戏等),拓宽活动空间,消灭活动死角,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2)由校内大课间活动向校外大课间活动延伸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尤其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更要指导并请家长监督,同时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要。(3)由大课间活动向课外文体活动延伸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区域推进“阳光体育”不能就体育而体育,近年来我市的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创建体育特色、弘扬体育精神、熔铸体育文化的三级提升。1.创建体育特色,就是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2.弘扬体育精神,就是将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熔铸体育文化,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统一安排学校的体育工作,将体育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谢谢大家!
“软硬兼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6月29日,全国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推进会在西安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7月8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兴衰。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偏颇,形成了“唯考分论”、“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许多学校或家长们对学生或子女的培养更加注
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对身体素质只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忽视体育锻炼。这不,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2006年9月公布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也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另外,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值得高兴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为尽快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三年来,各地积极创造条件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落空。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经过3年的努力,每天锻炼一小时正在成为众多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但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卫生事业依然整体薄弱,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让“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会沦为一句空话呢?笔者认为:必须“软硬兼施”,否则就可能是事倍功半。
“软”就是要改革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体制,促进各校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有的地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把体育与健康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把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对中小学校校长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的做法值得借鉴。难怪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表明,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考试不失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能体质的一剂良药。”笔者也认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各校要把体育课写进中小学校课程表中,还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家长,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课间广播体操、课外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观念”,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中小学校园里成为许多学生的自觉行动。
“硬”就是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的投入。据调查95%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特别是女生),其主要原因是上体育课没有什么器材,老是跑、跳、徒手等练习,学习内容单一,枯燥无味,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厌学体育,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经费不足,特别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投入更少。大多数农村学校除了
有一定数量的田径器材外,体操、武术、球类等器材严重欠缺,学校操场也多数是煤渣、泥土场地,而且面积偏小,很难容纳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如遇风雨造成场地积水,一连几天都不能上体育课。因此,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只有“软硬兼施”,多措并举,才能引导学校把学生身体发育、健康放到教育的首位,才能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得以实施,才能让“阳光体育”在校园内掀起运动的热潮,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
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系列报道之二——小场地也能让孩子们玩得痛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我国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面积较小学校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面临人多场地小的实际,如何克服困难、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许多学校和地区在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中努力挖潜,他们用实践证明,小场地也能做出大学问。
现状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是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劝业场附近的一所学校,学校仅有一片不规则的空地,经过整修后成了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32个教学班。据校领导介绍,按照天津市的有关规定,每所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起码要达到5.4%。“我们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只有3%左右,如此算下来生均体育活动面积更低,远远达不到国家最低标准的要求。”该校领导面对现状,显得十分无奈。
北京五中分校是一所纯初中校,没有室内体育场地,操场面积仅为2350平米。现有初中三个年级,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人,每个学生平均只有1.5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记者采访该校时发现,该校学生想要一起出操都不可能,只能错时分开活动。
像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北京五中分校一样,学校仅有很小场地的状况在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比比皆是,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大量存在。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不足45%。以地市以上重点学校为例,有300米以上田径场地的仅占30%左右,有三个以上篮球场的仅占42%。如果以生均运动场地计算,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学校比例更低。
实践
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商圈的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共有学生共有1400名,40个教学班,学校每天开设的体育课多达十八九节。原来学校只有两片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地,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都十分困难。近些年,该校利用教学大楼在楼顶部建造了一个风雨操场,学生们上体育课、开展课外活动和冬季长跑等都可以
在这里进行,缓解了场地不足的矛盾。在“向上”发展的同时,该校还就地“挖洞”十几米,建起了一个两层的地下体育馆,一层为球类馆,有篮球馆、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学生们在这里既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玩篮球、手球等;体育馆的另一层则是形体训练房,学校利用该馆对学生进行体操练习和形体训练,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该校体育教师商凤西自豪地说,“我校现有的地面、地下、楼上立体的体育运动设施,不仅满足了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需求,还丰富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立体化的体育场地让我们由原来的场地不足变为了场地高质量、高标准,也让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生机勃勃,学生的体质逐步得到增强。”
作为上海面积最小的区,卢湾区有不少弄堂学校,校园面积堪称“袖珍”,“最小的学校从头跑到尾也只有六七十米。”该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蒋平芳这样形容道。
为了克服场地带来的不便,卢湾区的许多学校在形式和方法上创新思路,采用蛇形、椭圆形等跑法,节省了活动空间;同时各校都开发了跳绳、传递火炬、传送篮球、弄堂游戏等项目校本课程,每所学校的活动内容都达到了十几种以上,小型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进行队列练习。练习时,每名学生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而紧凑的节奏、锻炼的强度一点不亚于其他运动,学生们情绪高涨、乐此不疲。该校副校长赵岩认为,有个大场地固然好,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与小场地现实并不矛盾,大小场地都可以有所作为,关键看大家是否重视。
重庆市广益中学背倚南山,场地十分狭窄,学生体育活动成了问题。不能在学校里开展体育活动,何不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吗?校长章显林和他的同事们想到做到,在充分利用周边地形地貌设置学生健身场所的基础上,该校精心组织和策划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一系列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前,学校都要强调有关安全的重要性、讲授相关知识,并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反复演习,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允许出外活动。
对策
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指出,超重和肥胖的与青少年运动不足有直接关系,运动空间不足往往还会导致学生情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攻击行为80%发生在室内,尤其是狭小的空间里。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园人均空间面积0.3平方米,而美国儿童的人均空间面积为2.3平方米。
解决当前城市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我国的多数城市学校,建校之初很少考虑学生运动场地问题,场地基础差,难以改造。但现在许多新建校,仍然没有对运动场地大小的硬性规定。在日本,为确保学生的运动,文部省明确规定,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中,运动场地不得少于校园实际用地的50%。建议制定城市学校建筑运动场地大小的国家标准和法规,明确规定,学生运动场地在学校总的用地中所占比例不得少于40%。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运动场应同时容纳全体学生做操之用。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平方米,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平方米”。事实上,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建议严格执行国家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规定,使运动场地标准应成为遏制超大规模学校发展的依据之一,全面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注意开发老城区学校地下、屋顶、自然地势等空间资源,打破对运动场地就非篮球场、排球场不可的狭隘认识,最大限度扩大学校运动面积。建议将扩大运动场地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学校改建规划中。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还不足以保证所有学生的运动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体育资源如体育部门的体育场馆不能向学校完全开放。建议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场馆之间统一协调的共享活动,让每个孩子最大程度的享受教育体育的资源。
第四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要告别只追求分数的陈旧观念,注重对学生终极关怀与生命发展,使学生在学校里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完善、情感丰富、身心健康的一代新生,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性中心理论都强调对人的教育和发展通过多元的、多途径的整合来达到目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作为我校,是今年由四校合并的九义制标准化学校,为了学校明天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特色之一,是基于落实党和国家的科学发展观,针对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科学的全面的让学生在学校充分自由的和谐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有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的资源和优势:我校拥有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会员,学校正着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有高标准的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硬、软件设施条件。
二、研究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之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教师资的素养。形成我校独具的教育特色。
三、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探索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水平提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一般模式
2、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学校、集体效能
3、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四、课题目标
总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学习生活方式。
子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研究
2、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4、师生健康心理评价方法
5、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6、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联系
五、课题研究对象
安仁镇学校全体师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书籍文献或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得基本的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经验。
2、行动研究法:通过培训测试等手段,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通过研究教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践过程,以验证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调查法:调查校内外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4、对比法:通过对不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对比,通过对不同方式培训后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比较得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
5、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某个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运用进行全程监控、分析,了解其前后变化,为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研究中得失进行总结提炼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用三年完成:
第一阶段(2007.2----2007.6)
1、成立课题组,确定主研人员,建立相关制度,完成相关问卷及分析报告,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2、申请立项
3、阶段成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问卷资料、规章制度、初步完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校园建设。
第二阶段(2007.6----2009.6)
1、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请专家指导
2、开展讲座、办培训班、自学等形式将心理健康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3、制定检测标准
4、召开专题研讨会
5、收集整理资料,进行阶段总结
6、阶段成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阶段性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第三阶段(2009.6---2009.12)
1、完成课题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2、撰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3、申请结题
4、最终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2)研究方案
(3)工作报告
(4)研究报告
(5)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专著
(6)音像材料和课件
(7)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八、保障措施
1、争取四川省心理学会的支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2、建立课题组和完善各项研究制度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
4、通过网络,刊物、书籍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
5、学校投入课题研究经费
九、课题研究机构
管理机构:大邑县市级课题《规范学校管理,创特色学校实践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长:王敏
副 组 长:周兆伦张洪
主研人员:万小明杨安庆何文祥但唐斌李芙蓉大邑县安仁镇学校课题组
2007年5月20日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亦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制定下发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几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队伍素质的提升、工作平台的搭建、工作内容的拓展、相关课程的开设、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
体制的建立健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挂帅;二是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心理指导专职人员,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咨询与指导,提升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地,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大力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是构建起学校、系部、班级和学生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基本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难点在师资。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就组织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骨干教师系统学习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组织老师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目前,我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名,外聘教师3名,比例已经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1:3000的师生比;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题培训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科干部、各班心理委员及心理协会成员的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社团,鼓励和引导社团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
作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我校每学期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课为基础,《心理学》、《消费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有关课程为补充,逐步建立了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层面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探索出通过 “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上沟通”五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心理电影赏析、团体活动、辩论赛、自我探索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加强实践教学。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去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教学成果,组织编写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差异和发展重点,我们对学生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例如,围绕一年级的“适应” 主题,我们每年都要对新生开展“迈好大学第一步”为主题的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学习讲座,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特点;以“成长路上伴我行”为主题的人际关系讲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围绕二年级“发展”主题,我们对学生开展了“情商与成功”讲座,引导学生认识到情商在成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把握情绪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挫折应对讲座,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励志讲座,号召学生珍惜现在,把握机会,努力奋斗,实现理想;“生命的价值”讲座,则是引导学生把人生的价值建立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之上。围绕三年级“就业”主题,开展了“你准备好了么”为主题的就业知识讲座,针对三年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负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盲目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稳求全心理、追求享受心理等,引导学生转变认知,调整情绪,在就业中做到用信心引导自己、用智慧武装自己、用法律捍卫自己,调整自己的收入预期,处理好生存底线与行业选择的关系、生存底线与发展空间的关系。
通过心理协会,促进朋辈互助。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后更名为心理协会,简称心协),由校团委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心理协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心理影片展播,心理沙龙,读书活动,心理调查,社会实践等,还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心协》报刊,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意识和发挥了宣传作用,连续多年被校团委授予“优秀社团”。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型活动等,通过大型签名、心理游戏、心理测量、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有奖征文活动、心理剧、心理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
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利用博客、QQ、飞信等新媒体技术,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自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和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服务:一是开展了大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每年都要接纳近三百名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二是积极做好重点学生群体(例如经济困难学生、女生、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危机学生等)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三是相继开展了以“成长路上伴我行”为主题的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以“认识我、表达我、喜欢我”为主题的自我探索活动,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的情绪管理活动、“压力是把双刃剑”为主题的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需求;四是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为学生提供网上咨询预约和网络咨询服务,并利用E-mail、QQ、MSN等网络工具,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与实效性。五是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
五、切实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容易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比率虽然很小,但是影响很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中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校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建立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系统,在新生入校之后,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筛选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二是积极建立健全学校、系部、班级、宿舍等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形成了“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机与预防工作机制;三是建设了以辅导员、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做出有效干预。四是成立了危机干预机构,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使不少大学生在身处危境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五是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个案分析工作坊,有效防范了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了高校师生危机预防和干预能力。
几年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预防和危机干预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维护我校的稳定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进展还只是阶段性的,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目前,我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只是选修课,没有开设必修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面临的需求和任务相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整合不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
同参与。对此,我们要狠抓薄弱环节,破解工作难题,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以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2010 7
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