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19-05-15 02: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第一篇: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罗楚春

[摘 要]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本文在对学校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由教育的生命观和生命教育观两个部分构成。教育的生命观包括:生命是整体的存在,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生命发展是自主的和主动的;由此推演出生命的教育观: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的发展、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生命教育应从构建大德育模式、加强课程改革、营造校园文化、创新学校管理入手。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观;生命教育观;探索

[作者简介] 罗楚春,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深圳 518052)

一、生命教育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将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还给每一个教师?是本项目研究的出发点。我们思考和

何定位?改革路径又如何设定?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回顾八年的办学历程,两校曾对教育改革作过许多探索。原松坪小学进行了八年的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对合作性的师生交往模式、参与式的班队活动模式、赏识性的激励教育模式、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先后积累350万字的科研成果。原松坪中学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探索,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所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的研究与实践,其成果处于全国实验区领先水平。应当说,两校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如此,两校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开学以来,我们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以中学部为重点)深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探索的意图,是想在学校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构起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生命教育的办学模式。

2003年8月,南山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将松坪中学与松坪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的松坪学校。合并后的松坪学校将向何处去?办学思想如究,发现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学生生命状态的存在现象。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学生的焦虑、学生的自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成功,似乎与我们教师没有关系;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学仅仅当作一个知识的授受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因而使得课堂机械、刻板、沉闷、单调和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一句话,学生存在状态(变即生命状态)缺少应有的关注,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

——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把学生当作一种监管对象,学生略有“越轨”行为,轻则训斥,重则被罚站于教室后面,有的甚至被赶出教室,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心灵。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情感交流,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单一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对学校、对教师、对学习态度冷漠甚至反抗的心态。

——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缺乏生动活泼管理方式。如何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班主任很少去思考。他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滞留在四周是墙壁的教室里。即便是举行班会活动,其活动内容大多限于总结过去一周的学习情况和纪律方面的说教。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的诸多需要被剥夺了,学生感到枯燥以致厌学甚至恨学。

——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同学把学习当作是学校、父母交付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作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有的同学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甚至有的同学沉迷于网吧、经常抽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反思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是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即传统的“三中心”观念主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主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虽然也进行过一些主体教育思想的学习与研讨,然而我们是更多地关注了“主

体性”弘扬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对学校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基础性价值认识不到位。而且,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仅仅是认识的转变,更需要在日常实践中落实,观念与行为是相互构成的。

二是考试的压力。在日益激化的升学影响下,学校教育陷入一种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的知识灌输主义状态。从而导致以知识为本的观念统治课堂,教育中的非人道主义横行,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受到压抑,学生生命的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

三是某些政策上的不合理。不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不管是生源好的学校还是生源差的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都以分数排次序;在经费的分配上和教师的配置上,向重点学校倾斜,导致学校之间的不平等,也导致了条件差的学校好生源留不住,从而造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恶性循环。

走出这一困境,不能只是等待外部条件的改善,更需要主观努力。从主观方面说,既需要果断的决心,还要有开放的态度和开阔的眼界。要看到:人类在步入新的世纪后,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大部分居民已过上小康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尤其是精神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日渐迫切。近20多年来,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处于不断改革的状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一再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重视与探讨。在认识上,先后经过了强调“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能力和智力、关注“非智力因素”、重视个性和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主体性等几个主要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教育”等等研究与实验,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人格的独立,一句话,强调以人为本。进入21世纪以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都涵括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强调个体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整体发展,这为我们在新的世纪开展新的教育探索给予了新的启示。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构想

当我们在宏观层面讨论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时候,不能忽视它的社会基础,然而,当我们转入到中观的学校工作和微观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基础——人的生命基础。国内有学者敏锐地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主要包含如下思想:(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3)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①

也就是说,当今教育要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为追求,知识、能力、智慧、情感、意志等这些精神能量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以及类和个体的相互作用而发生转换和生成,师生的主动状态和真诚的合作是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性保证。

我们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正是要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人的精神生命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上关注人际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转换,在保障机制上注重生命主体自主能动的投入与合作。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由生命观和生命教育观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教育的生命观

生命是一种存在,它的理想存在状态是整体的、是有差异的、是自主而主动地变化和发展着的。

——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

学生作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自然结构上看,人的身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社会意义上看,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在任何一种满足生命需要的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精神科学的创始人狄尔泰认为,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在“人这一整体事实中”,“精神生活与人心理——物理(灵与肉)生命统一体完美融合”,②

与那些将人分解、割裂,看作单纯反映的、无生命的“死”主体的陈旧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就务必把学校生活当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只是认知学习及其过程。

—— 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又是有差异的存在。由于遗传、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的生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后天环境和活动导致的个体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与生俱来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兴趣、爱好、志向方面以及气质、意志、性格方面都表现出来。单从认知的特点来看,每个学生的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生命之间这种差异的存在。既然生命是有差异的,我们就不可能强迫学生就范于某一刻板划一的教育要求或“齐步走”的教育模式,而应该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潜能。

—— 生命发展是自主的和主动的

作为生命个体最基本的关系与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指向外界即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一类指向内部,即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这两类关系与活动中,生命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有两种:即自主、主动,或他主、被动。从生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自主性、主动性对生命个体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个体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总是在对外界和自我及其关系、对将发生的行为价值等有了认识并产生意愿后作出的选择与行动。生命个体的这种自主性、主动性,对处于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当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自主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能力,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

(二)生命教育观

教育必须顺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依据上述对生命存在的理解,推演出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 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性的发展。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那么㈠,从学校这个角度,就要以系统理论中关于整体优化的思想,全面地、统筹地研究学校教育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教育教学中各种因素之间结构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对生命个体施加影响;㈡从教师的角度,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认知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的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关注他们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关注他们生命的价值,使学生得到生命整体性的发展。

—— 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

如上所述:“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

与传统教

育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相比较,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尤其是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交往,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之上。在这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中,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生命教育强调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科学交往观的基础之上。生命教育尤其强调构建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真实的感情,既爱又尊重学生时,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正如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专家沙塔洛夫所说:“孩子们常常是以诚对诚的,以诚待之,他则往往报之以诚!”

这种“以诚对诚”的关系,其

实就是一种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正是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幸福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三、生命教育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将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建构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改革,建设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等生命教育的专题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道德、精神、认知、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本研究还将通过课题实施,促进教师树立“生命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挖掘生命潜能,在构建学生生命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具体目标:

(一)学生:享有完整、愉悦的人生

生命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务必使学生个体在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智力、创造性、体力诸多方面获得发展,使学生活出完整的愉悦的人生。

①学生能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爱惜生命,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②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能在主动、自主地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

③学生能自律,表现有礼貌,乐于助人,乐于参加团体活动,人际关系良好。

④学生能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自身发展。

⑤学生能勾勒出自己的生命願景,并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二)教师: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我们在使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①教师能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

②教师能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课程,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③教师能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讨论生命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并有所成就。

④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

建立起“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⑤教师能以满腔的热忱,提供自己生命的经历,同学生分享生命的智慧。

(三)学校:构建和谐、多彩的教育环境

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境界。作为学校,应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生命教育成为自己鲜明的特色。

①学校能建立起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共识。

②学校能制定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并全面地 持续地进行研究。

③学校行政协调、师生和谐、气氛和谐,师 生员工同心塑造学校。

④学校能推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程改革,建构多元智慧的学习环境。

⑤学校能绿化、美化校园,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

四、研究的内容、作法及其成效

(一)德育建构的研究

人的生命是整体的存在,人的道德的发展、人格的培养是生命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几年来,我们正是以这种信念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并建构起“学校大德育”模式。

所谓“大德育”模式,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看成是德育,一切活动都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我们除了把课堂教学当作德育的主渠道,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外,我们还从师生关系、班级(团队)管理、学校教育和社会四个层面构建大德育模式。

(1)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构建民主、平等的合作模式。

建立新型的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德育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道尊严基础上的非人道主义的。而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化的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地位、人格平等。要求教师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良性互动的合作的师生关系。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的老师充满真挚情感的深深鞠躬;气候突变,老师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或减少一件衣服;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讨怎样来教,怎样来学某一章、某一课;在课余,老师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NBA总决赛;在处理矛盾冲突时,教师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待不同学生,宽容地给学生以辩解的机会,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在班级(团队)管理层面上,建构“参与式”的活动模式。

班级(团队)管理、班会(团队)活动历来是班主任(团队领导)当主角,学生是配角,甚至有的班主任干脆把班会课当作业课、自习课。在生命教育中,我们提倡班级(团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团队领导)是顾问、是参谋、是引导者。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团队)活动中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如让学生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和本班实际制订出每学期、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再如,学生组织《生命的颂歌》的演讲比赛活动,包括动员、制订方案、修改方案、布置赛场或会场、确定主持人或领导人、组织裁判或评奖等等,全部由学生分工协作去完成。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学校层面上,开展每月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生命发展的核心是精神的发展,而精神的发展又主要是道德价值观学习、内化与行为实践。我们对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罗列和梳理,发现下列道德价值观是学生在生命发展历程中必须掌握并附诸实际行动的,包括:爱国、诚信、合作、友谊、尊重、责任、善良、公平、平

等、宽容、勤劳、孝道、俭朴、自律、民主、文明等等。我们有计划地系统地在小学、中学开展每月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如上学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自律、关爱、尊重、诚信的教育。每一个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其形式又是多样的,有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活动、专题讨论会、诗歌朗诵会、专题表彰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等。在诚信教育中,先后有12个班级主动向学校提出要求无人监考申请,整整两天考试,无一人作弊,无一人投诉。正是在德育活动中,师生的价值得到确认,师生的生命得到提升。

(4)在社会层面上,建立社区、学校、家庭的德育合作机制。

学校积极联系社区内的有关单位,与之建立系统的德育合作机制。如与派出所、松坪村管理处、白芒武警中队结成共建单位。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奥林巴斯或华晶玻璃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参观或参加公益劳动,邀请白芒武警中队官兵来校指导军训。和西丽办事处、白芒武警中队官兵一起清理沙河西路垃圾、乱张贴,到军营参观等,以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此外,我校还建立了与家长的相互沟通机制。如坚持每学期分年级开好两次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宣传学校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商办好学校、教育学生大计。

(二)程改革研究

课程改革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几年来,我们努力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我们的作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一门全新的必开的课程,在研究与探索中,我校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纽带,以大沙河为基地,以学生小组为活动主体,以学科拓展为内容,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在这个框架内,各学科的教师大显身手,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写作调查,数学老师带领学生搞测量计算,物理学科——模型制作、科技发展,化学学科——水质分析、对比养殖,生物学科——标本制作、植物分布,地理学科——地形地貌、气候环保,历史与社会学科——历史变化、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美术学科——摄影、写生、绘画等等。

在大沙河考察过程中,大沙河的水流污染问题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一个关于大沙河水质调查和净化的课题《孔雀鱼养殖》在学生中诞生了。在大沙河上、中、下游的水质中存活率的对比实验的鱼缸养殖的过程中,一个清除水草的问题难住了学生,同学们和老师想了许多办法,效果都不理想。忽然一个学生问老师,水草是植物,植物生长不是需要光合作用吗?我们如果把光线遮住,水草不就死亡了吗?老师肯定了同学的思考并鼓励大胆尝试。课题小组的同学用报纸把鱼缸的四面封起来,结果没过几天水草全部死光了。就是凭着这种探索精神,《孔雀鱼养殖》课题成果获得了深圳市一级的科技奖,广东省一等奖。2003年9月,该课题的指导老师焦秀英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作为《当代教育》栏目《聚集新课程》专题的佳宾录制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孔雀鱼养殖观察》案例被录入教育部编写的“教师培训丛书”第四册《综合实践活动国内外案例分享》一书。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课程改革的任务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去落实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核心实施环节。几年来,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来攻坚。

一是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作文章。我们除了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外。我们还引导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分析和看待课堂教学,明确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人生命质量的意义,使每个教师都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从而激发教师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

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

二是在攻克课堂教学这一难点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每学期定期开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说课、教学观摩、评课、经验交流、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能力。一批年青的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三是在探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花气力。语文组的老师提出探索性学习法。即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人人带着问题上课堂,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讲解收获、归纳总结。数学组率先在七年级(7)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学生学完了三本教材的内容,优秀率达到90%,该班学生参加2004年第九届华罗庚数学竞赛共夺得13项大奖。此外,英语教学对“激励——创造学习方式”的探索,科学教学对“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探索,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我校的课程改革的探索,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焕发了学生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八(5)班的马曦宇等四位同学,在数学老师汤先君的启发下,对教材上的思考题“电脑键盘字母为什么不按顺序排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猜想:一定有比现在的电脑键盘更优化的排列办法。于是他们查阅了英文字典和经典英国文学作品,统计了常用语言中每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发现字母出现的频率与现有键盘排列有较大的差距。再结合人们使用键盘的习惯,发明了一种全新排列的电脑键盘,并撰写了论文。这一项发明得到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他们以此撰写的论文也获南山区科技节科技论文特等奖。

正是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看到学生不断地成功、成长和进步,我们的老师内心涌动着愉悦和自豪!更体验到教育生涯的充实和人生的幸福。

(三)校园文化的研究

校园文化是生命教育研究的内容之一。如果把学校课程分为两个部分,那么,我们可以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来概括,显性课程是我们看得见的,安排在学校课表上的课程,而隐性课程则是指校园文化和学校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几年来,我们一直用心营造着育人文化。

当你走进学校的大门,中心广场进入你的视野,正面是每周一次更换的校长寄语,各式人生格言警句敬告学生珍视生命、珍惜时光、学会做人。左边是巨石镌刻的“诗意生命”的校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的活着”,因为人有诗意,才有真正的追求,才有火热般的激情;因为人有诗意,才有希望,有梦想,有理想,有创新;因为人有诗意,才能乐观对待磨难与痛苦,才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人有诗意,才积极地追求成功,追求人生的幸福,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右边则有“感悟人生”的标志性雕塑匹配呼应,直观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再看整个园林的平面,仿似地球的二维图。地上拼花绘出的中国地图,体现了松坪学校立足中国、展望世界的国际化追求,DNA生命结构图盘缠着“时间隧道”,生命在岁月的长河里焕发出浓郁的春意,盈溢着穿越时空、感受生命、体验青春的激情。拼花广场的左侧以分裂开的鸡蛋构成生命广场,生命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坚韧与执着将点燃神圣的生命之火,喻示着松坪学子精彩的未来。左右两条时间隧道形成合围,把主体广场环抱在臂弯里,时间隧道里的一切是如此值得珍惜,引领着师生去寻找人生的真谛„„整个园林设计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给予师生以积极的生命启迪。

抬头看,教学大楼巨大壁画——“生命”组画,以金铜色来诠释生命的底蕴。以人物的形态

变化喻示生命的升华,以中间的艺术圆形来剖析生命的启示。组画以抽象描写手法,剖析了“成长”和“教育”对生命的启示。

往前走,拾级而上,以“大鹏展翅”结构装饰的大厅呈现在眼前,令人思绪翩翩。大厅正面则有仪容镜、“中小学生守则”、“教师师德规范”标准,提醒师生端仪容、正品行。

进入学校操场,“青春在这里闪光,生命在这里升华”的巨幅标语投入你的眼帘。整个教学大楼的走廊,以学生亲手绘制的图画为主体文化,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才能,更展现了学生纯洁的心灵世界和生命世界。走进教师办公室,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格言展现在眼前。

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珍爱生命、追求梦想,引领教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一句话,校园文化陶冶着师生理想情操,引领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四)学校管理的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对职业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我们根据生命教育思想,创新学校管理,为教师营造和谐发展空间。

(1)树立服务的意识。管理首先是服务,这是我校领导在实践生命教育中树立的一个基本观点。事实上,在师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与行为应具有这种人性的魅力。几年来,我们努力开拓,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如,通过耐心说服工作,将原设在学校的制衣厂迁移他处,而改建成满足400多师生进餐的食堂;中午为学生开放网络电脑室、阅览室,并在学校礼堂放映科幻片、故事影片,为学生提供中午休闲方便,学校每天中午派领导、老师值勤,且这一切都是免费服务;再如,为教师装备了专门的健身娱乐室,工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外出旅游,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登山等体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这些都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关怀。

(2)实施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管理,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比如,学校制定《松坪学校2003-2008年五年规划》,我们事先召开校委会和教师代表大会,开展认真的讨论,征求各方意见。要求大家出主意、想对策、提建议。这样使学校决策成为大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学校还在校长办公室门前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教师、学生畅所欲言,两年来,我们收到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00多条,对好的建议和意见,并被学校采纳的,学校予以精神奖励。民主管理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关注教师评价。每周教师例会,除了对教师中产生的优秀案例予以宣讲,以肯定和激励教师外,我们还将平时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予以经常性地表扬。这种激励性评价使学校形成一种浓浓的积极进取、互助合作、蓬勃向上的氛围。每学期末,学校按德、勤、能、绩四个方面细化为若干项目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其中有一半的项目是关注教师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每次评价有利于拉开挡次,有利于督促教师规范言行,有利于激励老师努力工作。最近学校又开展评选“松坪学校名师”和“师德标兵”的活动,这将激励教师为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而努力工作。

(4)开展心灵对话。作为管理者,我们始终要把教师的需要和情感记在心中。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领导及时给予认可并对教师表示衷心的祝贺。

在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课教得很成功,校长得知此消息,立即发去“电报”表示祝贺!电报内容是:“牛老师,听说你的课教得很成功,特表祝贺,因外出开会,未听到你的课,很遗憾!”一方面,激励这位教师继续努力,另一方面,消解了这位老师“校长为什么不来听我的课”的疑点。当老师遇到困惑难题时,领导及时深入了解,与教师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总上所述,在生命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探索中思考,我们在收获中前行!正是生命教育,让我们回归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正是生命教育,使学校成为一个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同提升生命质量,共同实现生命价值。

①叶澜、郑金洲、卜玉华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6-141页。

②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第26—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④况平和:《合作教育学与沙塔洛夫教育学》,载《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第2页。

第二篇: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课 题 阶 段 总 结

专题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区的专题教育工作已经初见体系,除了各校已经初步形成的系列化专题教育活动以外,我们区还围绕“生命”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学校专题教育

(1)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出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各校相继开展的“做文明人、行文明路”的主题活动。

(2)六月进行毒品教育。通过禁毒板报、禁毒宣传图片展览、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参加影片《黑白记忆》首映式、观看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多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3)3月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除了各种工作会议、安全报告会和讲座外,天山一校编撰了《关注安全,参与消防,珍爱生命》消防安全教材

(4)4月开始进行爱滋病教育。

通过各种记录片、板报、班会、报告、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爱滋病及其防治知识的认识。

(5)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除了区进行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以外,部分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真实的法庭现场审理过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2、全区围绕“生命”主题开展的活动

2010—2011学第二学期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工作进入秩序化的运作阶段,处于生命教育的起步初期,我们首先倡导的是在各校展开形式各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一个必须给予关注的方面是探究班会的新形式,活动要体现“生命”的内涵。在学校的学生层面推出了“珍惜青春 关爱成长”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专题活动是这一学期生命教育的重点。此次活动旨在在各校进行生命教育的实际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我们区的生命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起来。区生命教育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的评比小组进行了严格仔细的评选,为这一学期的特

色活动。参选的各项活动较之以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生命情感的激发和对学生爱护生命的行为引导方面。一些学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已经突显特色,关注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小学以生理教育为主,此项活动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扎实的实践活动,要灵活地、不拘一格地采用教育方式。各校必须不迟于十月下旬前上交生命办公室一份“生命教育代表作”作品,作品要求是一份“生命教育活动彩页作品(A4纸,彩图及活动介绍、经验简述等),彩页内容要求突出学校特色,页数不限”,区生命教育办公室将根据学区板块制定“生命教育代表作集锦”;为了突出学区特色和工作业绩,各学区积极开展交流互助。“生命教育代表作集锦”将作为我区生命教育工作概况及经验交流的书面载体。

(三)课外活动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区的课外活动要求各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斟情办理,不提倡远途旅行和探险,课外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

1.光明中学400名新生乘车前往铁岭某驻军部队进行为期6天的军旅生活,分别学习了停止间动作、行进间动作,并和军官在一起共同生活,体会军旅生活的艰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2.12中学、40中学、110中学、116中学、渭河小学、泰山路小学、三台子第三小学、三台子第四小学、三台子第五小学、昆山二校、岐山一校、育智学校、步云山路小学、皇姑聋人学校、汾河小学先后围绕世园会开展活动,宣传世园文明。

3、43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辽宁省残疾人杂技团的汇报演出《希望之光》。残疾人的精湛表演和身残志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

这几个学期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生命。都是在引导学校精心选择符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扎实的实践活动,要灵活地、不拘一格地采用教育方式。可以鼓励家长、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协助开展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社区、附近社团及相关单位,开展各项生命教育体验活动。虽然各校到目前为止开展的各项生命教育活动还不足以形成全区生命教育工作的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但这些工作无疑为促成全区这种工作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边实践边总结,生命教育阶段成果展现

在我们区陆续不断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为了即时对各项工作给予全面注意,表奖先进,推广成果,总结经验、提高全区学校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力求将我们区各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学校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

(一)阶段成果交流会

1.2006年4月29日在岐山一校召开了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现场会,现场会上对前一阶段皇姑区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主题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等渠道开展,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了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小学的生命教育工作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以“发展生命”为重点帮助学生追求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文明的精神境界。现场会上做了两场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教学演示,它们是:岐山一校的二年级品德课和11中学高一语文课。会上还播放了专题片《为学生生命平安健康奠基》及光明学校和童晖中英文学校的专题活动光盘演示,反映了前一阶段皇姑区开展生命教育专题和课外活动工作的情况。与会领导及专家对现场展示的成果给与了高度评价和肯定。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大力推动了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对区域生命教育工作从点到面上的铺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007年4月26日下午,皇姑区教育局主抓生命教育工作的张素珸局长、皇姑师校王光、时洪校长、科研部崔红羽主任、德育部王天舒主任等来到童晖中英文小学参加2007年皇姑区生命教育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各校主管生命教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外和童晖小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会上,童晖小学的老师代表和学生们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生存技能大赛”。三年级组是“小小皮鞋匠”组,表演的是擦皮鞋的技巧。四年级组是“七色大拼盘”组,表演的是“一帆风顺”的拼果盘技巧,将各类水果拼成风帆的样式。五年级组是“手中生花”组,表演的是包饺子。六年级组是“五彩面点师”组,表演的是面点手艺。活动展示了学校针对各个年级组开展的对学生“生存技能”意识的培养情况,虽然学生们能擦皮鞋、做拼盘、包饺子、做简单的面食并不能证明学生们已经能够自立生存

了,但这些教育项目肯定会帮助学生们形成自立意识和生存意识。童晖小学校长张凌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工作经验介绍,学校以陶行之“生命化的生活,生命化的教育”作为一切生命教育工作的主题,在生命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学期开展“生存技能大赛”、开通了“知心姐姐信箱”,举行了“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七彩星评比活动”,在学生中推行了《行为习惯养成卡》,在教学方面推出了“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计划”,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学校家长的互通互动,等等。会后,参会人员对童晖小学进行了参观访问。

(二)校本教材建设

我们区首先选择了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从小学到高中的整套《生命教育》教材作为本区生命教育教学的参考教材。各校可参考此教材,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定生命教育内容。2006年,汾河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尝试生命教育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经验及教材的编写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自主感悟和心理情境为主线,完成了1-6年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生命教育教材》和《生命教育教师用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工作力求形成贯穿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系列。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材内容的层次性简要概括如下,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是依据这一层次性进行的:

1、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

2、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

3、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

5、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

6、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与他人的合作。

7、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远离烟酒和毒品。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正确使用网络。

9、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

10、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

11、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敬畏生命,学习并掌握一些防灾和应对突发灾害的技能。

五、立足工作现实,勾划生命教育未来思路

通过近两年的生命教育工作,我们现在对“生命教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的、和谐的关系的一种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一种创新性的教育,一种互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活教育,一种尊重教育,一种理解教育,一种爱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归根到底,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教育。

我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我们现在的生命教育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怎样,我们都需要将“生命教育”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工作项目来抓,因为生命教育工作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来对工作进行总体的规划、引导和指导,而只有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注入教育者的体内,才能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以“生命”为导向。处于生命教育起步阶段,我们在探索中前进,我们区采取的这些举措,目的是通过领导层面的引导带动全区各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实施开展,各学期在区级这一层面的对各校工作的评比工作,都对各校的生命教育工作有一个促进的作用,使各校能够在自身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中逐步走上生命教育工作规范化、系列化和特色化的道路。生命教育精神需要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离开了生命教育的领导层的带动,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就我们现在生命教育的工作情况来看,从我们开展生命教育以来,各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可敬的成果。工作开展比较扎实,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认识还不明确,但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生命教育理念已得到了普遍认同。

生命教育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领域,生命教育工作不是离开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单独进行的教育体系,生命教育的意义深刻且内容丰富,它是一项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伟大工程,许多德育工作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许多教育教学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几乎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主题都有生命教育的涵盖点,但就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工作还没有铺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的工作力度和幅度,我们需要使我们的生命教育既有常规活动又有特色活动。

今后我们区未来工作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是要向着使我们区的生命教育更具有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的方向转移,进一步规范生命教育工作,形成常规和学校特色。我们每所学校,要从现在开始,花时间、花精力用在这个方面,使生

命教育能够做到宣传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不容忽视,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对生命有认识,使他们终生受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命教育在全区再推进一步。

第三篇: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真的全新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命活力,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性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

关键词: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90-02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执行教学,不能及时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课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没有经历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听不懂得课后补,还有作业压到课后,如果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课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更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升学质量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一、明确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按国家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节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1.明确并追求能力的目标。过去,不少教师以为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因此从上课讲到下课,以为把书讲完了,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学生即使听懂了,理解了,但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就如同仅仅理解游泳知识与会游泳是两回事一样。因此,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冲破单纯“认知”的圈子,明确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什么要求。对教材中凡学生通过自学就学会了的,可大胆不教,把节省出来的大量时间、精力放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上。教学由侧重“知”,转向侧重“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就可能当堂达到。

2.明确并追求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目标。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都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明确转变学生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二、建构生命教育五基课程体系

1.建构“五基”立体课程结构:“五基”立体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具备“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终生学习的基本知识,融入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为课程目标,以“学校常规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课程板块,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为课程内容,以“学科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能力基线,进而发展并完善学校生命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

2.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根据初中学生学科能力培养需要,改革国家必修课程,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增加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课程体现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目的。

3.促进校本课程的精品化发展: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制定校本课程管理方案和评价方案,积极发掘校内、校外资源,丰富课程形式,开发与高中新课程模块相衔接、体现生命教育要义的精品校本课程。坚持特长发展课程,保留品牌课程,如家政营养学――美厨工坊,恢复心理咨询空间,加强心理辅导课程。建设专业实验室,重点开设交际礼仪、天文地理、书法、戏剧表演、成长与导航、逻辑学初步、艺术剪纸等精品课程。把国防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纳入综合实践课程板块进行管理。

三、探索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1.课题导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生命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08年11月,学校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生命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索》的开题工作。各学科组已经陆续完成子课题的开题工作。

2.模式建构:即建构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1)多样化:课堂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学校立体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上,更体现在学科教学特色的多样性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学术个性、和实施策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体验式: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简单过程。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听课理解――动手实践――体验转化――想象探究――生成创新”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实现知识有效转化、思维品质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3)生成性:课堂不仅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育生命、发展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在聆听理解的基础上生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为学生的精神生命建构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

3.寻求突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预习”为突破口,以完善和规范设计“教学学案”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意识的自觉性和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四、建立生命教育教学评估标准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着重抓了三个“转向”。

1,主体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传授知识的情况,转向不仅评怎样传授知识,而且评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怎样有机地渗透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看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表现有了哪些提高;评教师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使教师认真确定课堂目标,按照“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注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重点评价学生自学的习惯、自学的效果。这样,评估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在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培养能力上。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教师讲的时间根据疑难问题多少而定,疑难问题多,讲的时间就多一点,疑难问题少,讲的时间就少一点。

“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视实际而定。可学生先体验,教师后指导;也可教师先指导,学生后体验;还可边体验,边指导。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课型,方法不要雷同。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快速反应、正确行动就能有收获。让“预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让“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升华。让教育回归到本真,让校园生活回归到常态,让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实践生命教育提升办学品位

上海市天山中学

一、整体规划,全方位推进生命教育

我校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生命教育为三年发展规划的主线,确立了“三生、四会”的学生培养目标,制订了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艺体工作等方面的实施策略,以及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工作、二处工作等方面的分计划,使生命教育融入学校的各方工作,体现了生命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二、科研引领,提升实践探索的科学水准

坚持科研引领,以《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为龙头课题,聘请市、区生命教育专家、科研研究员担任顾问,定期指导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将龙头课题进行层层分解,使各部门、年级分别承担了与工作有关的子课题,形成了拥有20多个子课题的研究团队,全面探究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创设了学校生命教育氛围。

三、因科融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一)融生命教育于学科三维教学目标之中

增强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教师根据《纲要》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把学科教学三维目标与生命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科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实践环节,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挖掘基础型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各教研组确立融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的重点课题,围绕课题开展开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如:在政治学科《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社会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并对学生进行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和谐教育;在地理学科《防震自救》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提高学生自救互救、防灾救灾的能力,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在语文学科《合欢树》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及字里行间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隐性学科教学中,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选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渗透生命教育。

(三)编写生命教育系列拓展教材

以“让天山人充满生命的智慧”为课程理念,完善天山中学课程方案。显性学科结合生命教育,以学科知识为依托,以专题为形式,编写拓展型课程讲义,开设专题拓展

四、精心策划,逐步完善生命教育的课外教育体系

(一)积极构建系列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1.将校园文化节与生命教育有机整合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校园文化节已经融入生命教育,形成一些特色项目,形成2.将社会实践与生命教育有机整合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能使学生丰富亲身经历,体会生命的意义

与价值。德育处通过不断的研讨、调整和实践,已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生命教育特3.将分年级主题活动与生命教育有机整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特点不同,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也会不一样,在学习《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经过各年级的共同讨论,将高一到高三生命教育主题作了系统安排,内容分层递进,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二)努力搭建激发学生智慧的发展平台

1.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提高学生自我组织、管理能力

为了让生命教育贴近学生,为学生所喜爱,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委员

会的作用,健全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内化经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和活泼多样的形式渗透到年级主

五、专题研修,提升教师实践生命教育的能力

实践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我校将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与骨干教师的培训密切结合,成功申报了以《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为名称的教师校本研修课程,共30课时3学分,制订研修方案,编制课程讲义,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研修活动。通过研修,提高了教师实践生命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的实施,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三位一体,构建生命教育的多元协作网络

探索与完善“以学校教育为龙头、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生命教育机制,盘活了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多元协作互动的生命教育网络。

(一)办好家长学校,盘活家长资源

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委会、家长会,向家长开设生命教育系列讲座,如高一对家长进行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的讲座,高二进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讲座,高三对学生家长进行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讲座。学校还请家长进课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参加主题班会,如《成长的烦恼》、《男女生交往》、《谈中学生早恋》、《我,十八岁》等主题班会,共同探讨,共诉心声。

(二)开发教育基地,用好社会资源

不断建立与盘活学军、学工、学农、革命传统、科普、艺术教育等实践基地的资源。校团委定期组织学生团员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与周桥街道青年中心、敬老院、20个居委会结对,开展社会自愿者服务活动。有学生参与社区团支部直选、跟随社区干部去探访孤老,参加社区文化节,做交通协管员志愿者等。同时,学校聘请社区专家作为学生社团、班级的辅导老师,为学生开设讲座,参与年级、班团主题活动;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请他们为母校讲述人生经历,对学生进行爱校、荣校的教育。每学年请社区街道干部、社区督导员来校,向他们通报学校生命教育情况,协调本社区内的学校、社会、家庭的生命教育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三)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实践感悟

学校构建了生命教育网,丰富了生命教育资源,为教师学习、经验交流提供了信息互动的平台。还开展了“我讲教育教学故事”、“生命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教育叙事、教学课例及论文的征文活动;举办“生命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坛,挑选部分优秀征文在论坛上进行交流,促进实践感悟。

在教育行政部门关心指导下,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家长社区的支持参与下,我校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得已整体规划和有效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生命品质的提升,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潘杨丽

(六盘水第二实验中学

贵州

水城

553001)

摘要: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多次派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实地考察、学习,把好的教学方法、经验带回来,并于2010年秋季开始实行新课改。经过两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本人发现,新一轮高中数学教学变化是巨大的,它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看,它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优状态,但认真深究,就会发现它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等。因此,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突破口就是课堂,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们又有哪些策略呢?下面本人就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受,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增强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和交流是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相对来说是新事物,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对其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存在问题也在所难免。学校要给数学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帮助,使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并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要,使教师熟悉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三维目标”,认真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现状,与同行交流、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眼,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

二、研究新教材,使新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以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的函数零点、概率统计、算法、三视图、推理和证明等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知识都加进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对新课标高考认识不够等,所以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使课堂活而无度、闹而无序,教师不作为,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学生乱作为,主体作用被异化的情况。因此,要吸取别人的不足,搜集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结构和内容。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做到“少教精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需要点拨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只有难点和重点需要老师精讲。努力研究新课标、大纲、高考试题,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可分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游戏情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策略。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订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必须付给中年人100元,而中年人第一天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直到30天满为止,猜想一下,这个合同对谁更有利?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和研究性,学生的情绪立刻就活跃起来了。

四、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高中数学必修课课时紧张。其原因首先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内容作了一些删减,但新增的内容远远多于所删减的内容,同时新教材课后练习、习题容量增加了许多,其中还有一定量难度较大的题目;第二是已删的内容(如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球面距离等)在各类资料中出现,为了讲解透,老师又重新补充上来;第三对于比旧教材明显降低要求的内容(如函数值域的求法、空间距离等),许多教师还在不断拓广和加深、拔高;最后是原来由一学期90学时,每周5到7课时,再加上周末、节假日补课尚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一学期改为72学时,每周上4个课时,相比课时比过去减少的情况下,矛盾越来越尖锐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缓解了这一矛盾,不仅能够丰富数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精确作图、图像变化、制作图表、函数模型等用传统教学较难实现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画正弦函数图象时,传统的教学是通过平移12条正弦线的方式来作出图象,这一方式虽然准确,但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展示作图过程,生动清楚,利于观察,提高课堂效率。

五、先学后教,落实学案导学的编制和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在新课改下,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教师学会编制、用好导学案。学案可以自己编制或用别人的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大胆对导学案进行取舍,别人好的我用,不好的我不要,通过与学生、同事、其它学校、专家的合作,不断改进所编制的导学案。而了解学案导学的课题结构能更快捷地让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自主学习是关键

教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处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完全不必也不能去干涉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在心里记下学生发现的问题,在必要时给学生点拨和引导。

2、合作探究是核心

教师不要把结论或推理直接展现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师生、生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多边互动。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参与,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高涨,兴趣浓了,成绩就提高了。

3、练习检测是巩固

课堂练习一定要少而精,让课堂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练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练习设计可进行分层,分层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优化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稳步前进。

4、评价反思是提高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评价的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体现在教材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学方法、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因此,高中教师要顺应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师、学生等因素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肩负起作为一名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师赋予的历史重任。

下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

    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樊 波今天我......

    “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发展方案

    “小学班主任教育智慧探索与研究”发展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核心概念: 1.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

    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五篇

    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山东省费县师范学校 尹成江【摘要】高等数学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必须针对师范院校的特点(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共5篇)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上,我校态度一直是审慎的: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1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和亮点,是实现学校内涵......

    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和探索

    生命教育缘起于国外,于20世纪末引入中国,却一直发展缓慢。幼儿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幼儿对生命具有合适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准则。总体来说,就是在幼儿的自身发展主体的认知能......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洮河镇中心校 孟祥荣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西河镇中心小学 汪庆丰 经过将近两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这过去的一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