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校园悲剧的逐渐增多,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些不幸事件的背后是人格扭曲、心理阴暗、缺乏良好教育的结果。这些悲剧向全国的父母和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清楚: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健康人格。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怎样才能够使学生都养成健全的人格呢? 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为了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从自我意识的角度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12个字: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我们老师平时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多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特别是学科老师要关心学生学科外的东西,比如: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怀着希望去生活,让他们学会珍爱自己,也珍爱他人。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途径除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及心理健康辅导站外,如果将其它学科的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它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道德育人”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在利用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最重要的是结合教材中丰富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是生活中的现实事例,有的知识融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这些内容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学科的熏陶和影响。学品德与社会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做人。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我在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实践中,对品德与社会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将之与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现将积累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自我教育的教学中。在自我教育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教学内容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教学内容从属于德育。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左邻右舍》这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课前搜索有关邻居的资料,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事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学习形式;又如在教学《平安生活》这一单元时,课前我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安全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互相展示、交流;课堂上,运用录像再现情景,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的情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心理共鸣。教材中还有诸如《我的家庭》、《爱心伴我成长》、《我爱温馨的家》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都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通过教学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这些教材的德育因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中。在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这些名言警句基本上都集中体现在做人与做事的原则和培养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上,如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学然后知不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爱国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等等。这些流传千古的警句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格,并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充分理解、运用名言警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外知识的收集中中。课外知识的收集是品德与社会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品德与社会课外收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途径各不相同,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收集,我针对教材内容的方向,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收集的途径,引导学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活动课中。《新课标》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大胆地发表、交换看法、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如果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想法,则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纠正。这样,通过活动课,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又陶冶了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解决实际生活中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个性发展等引发的问题,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心理“预防”,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当代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做事总喜欢我行我素,不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他
们在学习中只注重个人素质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团体的因素,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团体的一分子。在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使学生相互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接纳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转变其思想,提高学生认识。同时,我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有意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对正处于成长阶段中的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品德与社会教育较其他学科来说有着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之,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的渗透于我们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觉的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儿童教育应当是阳光教育!我们老师应该做一个能把孩子引到阳光下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东 方 小 学
姜 露
第二篇: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准确把握小学品德教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在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有“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整体把握,找准切入点,分步实施,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注重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真诚沟通
作为一名品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营造健康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心理术语上称之为“心理相容”。只有和学生极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教师进行沟通,才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而做好这些,前提有二点。首先,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兴奋中发现优点,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你有亲近感,使学生
体验到上课是有趣的,活动是快乐的,成长是幸福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使思维得到开阔,使潜能得到发展,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无论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多么的不良,教师都不应当排斥和拒绝他们。要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和尊重。
三、寻找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才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护集体的荣誉》一课,让学生们认识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感受集体温暖,进——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让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等;《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观看视频并让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的铁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列强所掠夺,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重现了这段历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从小捍卫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
上课时有一种普通现象,提问学生时,学生讨论热烈,唧唧喳喳的,一旦提问时指定个别回答,就一点声音都没有。即使老师一再强调说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行。最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被“逼”出来回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自信主不足,从不敢举手发言,大家应该知道这么一个公式:信心+
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还有:自信心是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因而,要帮助学生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培养与树立自信心。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而消极、不良的情感若不致意改善,则会阻碍智力发展,形成退缩、孤僻、胆小、敏感多疑等消极的人格特征,甚至有可能发展成精神性的行为异常。因此,满足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尤为重要。而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则能极大的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情感因素,使之成为行动的动力。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良好情感,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历史和了解老师的劳动,我设计了校园寻宝、我的发现、我做老师等活动,通过观察、了解、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校园的美丽,了解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体会到老师辛勤的劳动。在活动后的总结汇报里,有的孩子说:当老师真不容易,要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有的说:我没讲几分钟就口干舌燥的,老师一天要上好几节课,真辛苦啊;还有的说:我知道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得颈椎骨质增生病了,因为每天要低头改很多作业„„通过实践活动得到亲身体验,才让他们感到老师的辛苦和对学生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的
爱师之情,这比简单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与责任感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课堂,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许多活动中除了各负其责外,还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活动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探求知识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一课的教学设计,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课前学生先分别收集制作不同的道路语言标志图片,在课堂的互相交流中,学生了解了不同的道路标志代表不同的道路语言,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必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实践了教学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会了交朋友,协调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在开展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小司机时,学生们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合作,开展活动。在小组内自行调整谁来当交通标志,谁来演司机,谁是交警,然后再在一起共同表演、发现、讨论、汇报,一起制作创造新的交通标志道路语言。这样在活动中不仅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
感,而且培养了孩子们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四、能够调适自己的心理,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挫力差,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逐渐积累,学生就会产生愤怒富有敌意的情绪。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没有兴趣,意志消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要教育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及时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消除心理障碍。
在课堂中我常利用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教学“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时,我通过小卡片让学生写最近一星期令自己快乐和烦恼的一件事来,然后全部收集起来打乱,再分到每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最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我会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各组的表现,对他们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他们了解人人都有烦恼,只要能够正确的对待,及时宣泄,做情绪的主人,就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教育学生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小学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接受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浅显语言、理解的情境,让他们明白教师话语的含义。法律知识比较单调乏味,如果对学生照本宣科地讲解抽象的法律条文,或者借助于听一两次法制理论教育讲座,都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为那样的教育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不但不能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用消极的方式去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因此,教师有必要将现行各类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开发,并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旋律。《品德与社会》教材安排了相当丰富的法律知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征,充分利用品德课的资源,对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遵循教学计划和不改变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情况下,对学科内容的知识进行巧妙设计,努力寻找切入点和渗透点,向学生讲授该课知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融入进去。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学会集体小主人――自主选举班委会这一课的时候,我利用教材和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班的学生自主选举班委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民主选举的方法,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体会民主选举的意义,增强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民主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信任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课,利用书本上的案例:广州发生了严重的“假酒中毒”事件,导致50多人中毒,十多人死亡。在向学生讲授诚信是一份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规则,同时也让学生树立了保护产权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可以解决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上专门设置时间进行法制教育,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不仅丰富了主课的内容,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教学计划之间的矛盾。课时少、教学容量大是当今义务教育的一大特征。如果法制教育的内容根据主课的内容而确定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没有必要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也无须重新编制专门的法制教材,通过教师对主课的内容进行巧妙的安排就能实现法制教育;第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律知识本来就是抽象乏味的条文,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把这些法律条文通过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演绎,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实用化,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在教学案例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充分讨论,透过实例,掌握法律知识。例如,我利用《法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的事例:我们社区有一个叫玉娟的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困难,因此,家里的人不打算让她上学,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店里打工。让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我问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玉娟的父母让孩子辍学打工这种做法对吗?孩子们都说不对,玉娟应该上学读书,但是,至于为什么不对,孩子们就说不上来了,于是我就相机给孩子出示有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玉娟的父母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其次,玉娟的大伯也违反了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这样一说,孩子们都明白了自己原来享有如此重要的权利。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结合品德教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习得知识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守法。
例如,在讲授《学校生活有规则》这一课,我在没有讲明规则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比赛,选男生5人,女生6人,男生传沙包,女生传乒乓球,哪一队先传完就赢。游戏结束后,同学们争论不休,都说不公平。针对这种现象,我相机给学生引入关于规则的教学,告诉学生游戏规则是由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如果游戏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而不遵守,游戏就无法进行。在讲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则也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有大有小,国家法律就是最大的规则。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守法,国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学们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五凤小学)
第四篇: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自身条件,是人类最关心、最珍惜的基本需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健康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关注的永恒话题。回顾历史漫漫长河,人类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阶段、经验医学模式阶段、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现代医学模式阶段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这四种模式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由“无病”而逐渐深化。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美状态”,而在1989年,WHO又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健康的概念,建立了身体上、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的多维健康观。自此在人类完成自身繁衍进化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健康的概念不断地具体化,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好多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少学生身上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虽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不足。那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将“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作为课题,立项攻关,以努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来积极推进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以使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中“体育教学”主要是指初中体育的学与教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学生具有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有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饶、互帮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渗透”是指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对学生进行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心
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的学校体育,其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为此,笔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二)研究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
2、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3、研究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4、研究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课堂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四、研究原则
1.有意渗透原则:牢固树立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中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有序渗透原则:根据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教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有机渗透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水乳交融,避免穿靴戴帽,牵强附会。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中学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教育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为分析教育实验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六、具体实施步骤、成果及成果实现形式
1.准备阶段(2011 年7 月至2011年 12 月)
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制定课题计划,填写申报表。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2年 1 月至 2012年 12 月)
根据课程计划和课题计划,在初
一、初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和指导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注意收集多方面的资料,最终形成相关课题的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
预期成果:论文《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体育教
案-障碍跑》、《体育教案-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3.总结阶段(2013年 1 月至2013 年 12 月)
阶段性地做好各种资料整编,并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 形成课题体系和整体研究框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预期成果:论文《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七、研究保障条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校领导及学校教科室的重视、关怀和指导,使本课题有了组织保障;
2.课题组成员曾参与过各级教研课题,有丰富的教研经验和实力,使课题研究具有了人员保障;
3.我校学生体育兴趣浓厚,特别是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或训练积极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
4.信息社会的通讯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收集资料的工具和渠道;
5.现代教学理论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6.各方筹措确保课题研究的经费支出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作者: 苏 刚
通榆县边昭镇边昭学校
二〇一一年七月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研室教师进修校贺正媛
活动化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和探索,主要总结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广泛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化教学资源。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 教学。如我区教师在教学《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一课的导入时,首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从座位上站起来,试着转两三圈,坐下后,请大家继续闭着眼睛拿起笔,用左手在本子上写下“走进残疾人”五个字,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接着,让学生说出刚才自己最深的体会,从而体验盲人、肢残朋友的感受,以至更深的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心。由于老师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学生没有感到你是
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了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精心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化教学氛围。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它的选择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产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激发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欲望,进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教室里已经不是素面朝天了,而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成了主角,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中心距离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拘谨感,在活动中放不开手脚,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容易隐蔽自己真实的情感,做出一些虚假的附和。因此,我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 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空间保障。
三、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活动化的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怎样改革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启迪者,而不是说教者,更不是道德权威。因此,思品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幻灯、录像、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直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重视生活体验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实践,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观察、访问,通过“做中学”“做中悟”的亲身参与、感受和体味,掌握生活的真谛,从而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树立正确的行为信心。
如在教学《你棒我也棒》一课时,老师课前准备了录象,将同学们日常活动的闪光点录了下来,并配上了解说,制成了课件,在课堂上展现。由于录象中人是身边的人,事是熟悉的事,学生兴趣格外浓,纷纷要求发言,整堂课学生始终充满了极高的表现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加速了学生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进程。
另外,模拟旅游、模拟超市、模拟辩论„„都可在思品课上大胆使用,使学生尽可能地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培养效益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这样,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思品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导悟,也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多进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作好充分的准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们主要应用下列几种学习活动,即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引导讨论、情境创设等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一)游戏。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的如往常
般枯燥乏味而是轻轻松松愉快的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二)角色扮演。品德课中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实践,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
(三)故事喻理。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四)引导讨论法。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五)社会调查法。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
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别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六)创设情境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品德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喧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的类型的情景。设计要新颖,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我区老师在教学《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课时,采用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导入,随着优美深情的乐曲,学生低声吟唱,营造了浓浓的爱国氛围,进而为理解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的中国情结作了较好的铺垫。随后,小导游带领大家“参观”了世界各国的华人街以及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传统节日表达思乡情的一幅幅感人画面,又聆听了久居国外的华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下子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要重视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一次评价、一人评价定优劣,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紧盯一个结果,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延伸和系列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道德,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也能让某些遗忘了道德准则的成年人在担任评价者的同时再一次受到道德教育或提醒,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把不良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品德教学的出发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思品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结果并重,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的评价。在评价中,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几方面的个性化表现。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做自己能做的事,通过评价内容的多项化,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2)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埋怨学生为主。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在消磨,热情在减退。而生活化评价因为关注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它要求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教师是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更应该参与其中。改过去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即对某一个学生的评价分别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同学生本人甚至包括社区成员等多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从而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3)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采取观察、访谈、问卷、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这种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坚信,总可以使我们的品德课提高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