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范文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落后,施肥施药装备差,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 2015 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 1 号)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 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设置基础研究,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三大任务。2016年和2017年度共启动了34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研究,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以及部分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在2016年和2017年度项目启动基础上,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和新形势下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迫切需求,2018年拟发布15个项目的指南,其中项目1-14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任务方向,项目15为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7.5亿元。项目实施周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一、技术集成与示范 1.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北方稻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河北、河南、山东等为研究区域,基于水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耦合、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北方稻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北方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7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7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7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水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 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5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水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水稻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耦合、精准施药、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华南及西南稻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华南及西南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8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水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9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北方小麦分布区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为研究区域,基于小麦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小麦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 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北方小麦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北方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8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小麦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9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4.长江流域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长江流域冬小麦分布区的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为研究区域,基于冬小麦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冬小麦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长江流域冬小麦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南方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南方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7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7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7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7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小麦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 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7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5.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黄淮海夏玉米分布区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为研究区域,基于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夏玉米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黄淮海夏玉米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 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9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9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9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玉米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1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6.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南方山地玉米分布区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东等为研究区域,基于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玉米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 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南方玉米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南方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9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9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玉米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2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7.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北方马铃薯产区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和南方马铃薯产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为研究区域,基于马铃薯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马铃薯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马铃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 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马铃薯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8.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我国北方春油菜产区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河北和南方冬油菜产区湖北、江西、安徽、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为研究区域,基于油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油菜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油菜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油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2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9.大豆及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北方和南方大豆、花生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大豆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 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大豆、花生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大豆、花生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大豆、花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大豆、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大豆、花生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0.特色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我国甘蔗、烟草、麻类、中药材以及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橡胶和木薯等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经济作物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甘蔗、烟草、麻类、中药材、咖啡、橡胶和木薯等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特色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农作物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1.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葱蒜类露地蔬菜为研究对象,依据蔬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减氮、控磷、稳钾;筛选与优化叶菜类蔬菜的化学肥料减施与替代技术、专用新型化肥、新型高效精准施肥装备;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便和商品有机肥,发展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依据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筛选与优化蔬菜的农药减施与替代技术、新型农药、新型高效精准施药装备;熟化蔬菜水肥药协同共效技术、化肥农药的叶面高效精准施 用技术以及物理、生物、栽培、非接触性化学防治等与化学防治协调控害技术;发展物理诱杀和引诱剂诱杀害虫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10项,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5%、化肥减量30%,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蔬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2.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我国北方和南方葡萄、西甜瓜类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葡萄及西甜瓜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葡萄和西甜瓜类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葡萄和瓜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葡萄及瓜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 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3.梨树和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我国北方和南方梨、桃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梨树和桃树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梨、桃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梨、桃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我国梨、桃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4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梨、桃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 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 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8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4.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浙-闽-粤、赣南-湘南-桂北、长江上中游、湘西-鄂西等优势柑橘带为研究区域,建立黄龙病和柑橘木虱高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究黄龙病田间速测试纸条、实验室超灵敏诊断及病原培养与治理新技术;研发木虱高效安全农药及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天敌繁育与释放技术;优化物理防治、配套栽培、航空植保等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推广机制,针对不同柑橘优势带黄龙病和木虱发生与流行状况,因地制宜地构建非疫区、阻截带、低度流行区与重病区黄龙病 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柑橘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4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4个;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万亩,示范区柑橘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非疫区继续保持无疫状态,阻截带遏制黄龙病和木虱扩散,示范区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15.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解决我国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品种与剂型老化、抗药性加剧以及替代传统农药的小分子农药、新剂型短缺等实际问题,以我国重要的蔬菜病毒病害、看麦娘抗性杂草、水稻飞虱等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小分子农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研究,以天然源仿生技术、药剂管道输液滴干技术、不对称合成技术和绿色清洁制造技术等为关键技术,发展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小分子绿色化学农药新品种,开发小分子农药的环保新剂型,研发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小分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环境行为及非靶标生物风险评估,建立小分子农药田间配套综合应用技术,进行小分子农药和新剂型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30件;研发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3-5个,新制剂3-5个,获得农药登记证2-3个;建立绿色制造工艺和生产装置;研制环境友好新剂型和配套应用技术,形成田间防控技术规程2-3个,绿色小分子农药产品推广示范400万亩,实现减量施用1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6%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3%。【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
执行期限:2018~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第二篇:2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 国家科技部
附件:2 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实施方案(建议稿)
一、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人口压力大、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且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1年保持增长,化肥农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过量和不能合理、适时、对症用肥用药,肥药利用率不高,带来了土壤板结、酸化、农药残留毒性、病虫抗(耐)药性上升、次要害虫大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需要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在稳产增产前提下,大力发展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化肥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投入基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5年,在保证主要农作物稳产的基础上,提出化学肥料减施20%、化学农药减施30%,并提出节本提质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培训农技推广人员50万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次,为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围绕化肥农药减施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培训推广、保障机制等五大环节,对项目进行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与装备研发、集成与示范三部分12个重点任务。
1、应用基础研究
(1)化肥氮磷减施增效机理与调控途径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肥料氮素损失途径,阻控机理与增效途径,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钾、硼、锌素与氮磷的协同增效机理,畜禽有机肥施用下肥料氮磷减施机理,秸秆还田下肥料氮磷高效利用机制,肥料养分推荐新方法,化肥减量施用控制基准与调控途径。
(2)化学农药减量控施机理与调控机制
以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粮区粮食作物、华南、华中、长江流域经济作物、南北方蔬菜和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典型化学农药在植物体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残留特征与调控,化学农药在靶标植物上沉积、流失与残留消解特征,农药雾滴粒径对靶沉积效率及漂移残留污染控制,农药助剂对化学农药靶沉积效率及影响,环境因素对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及调控,生物防治调控机制及对化学农药的替代基础,农药减量施用控制基准研究。
(3)耕地地力影响化肥农药利用的机制研究
以主要粮食、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耕地地力水平下化肥利用效率和有害生物发生的演变特征与发生机制;不同耕地障碍因子对化肥农药用量的影响机理;不同耕地地力条件下化肥农药减施机制与控制基准。
2、技术与装备研发
(4)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减量技术研发
研究区域作物养分及形态配伍、增效剂和助剂对复混肥的增效机理、肥料与植物养分供需耦合机制、有机-无机-生物协同增效机理,研制系列新型增效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产品,建立有机物料化肥替代技术、绿肥作物化肥替代技术、环境养分资源的化肥替代技术及其高效生物固氮技术新模式。
(5)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及产品研发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的主要病虫害为对象,研究RNA干扰调控技术与产品;研发作物免疫诱导调控技术与产品;天敌防控技术与产品;微生物防控技术与产品;天然代谢产物防控技术与产品和物理诱杀技术与产品,为我国农作物生产提供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产品与技术。
(6)高效施肥技术与装备研发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为对象,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准施肥技术,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施肥技术,液体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以及有机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并研发与之配套的施肥装备。
(7)高效施药新技术及新装备研发
针对现有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过程中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开展化学农药高效安全、经济减量使用技术和技术装备研究,在作物生长早期以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为主,作物生长中后期以农药喷洒为主,构建立体完整的农药减量施药技术及装备体系,做到农药减施与病虫害防控效果双保证。
3、集成与示范
(8)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黄淮海、西南和华南等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主产区的科学高效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与本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作物全程施肥施药新装备;集成创新适合我国不同区 域主要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与标准;开展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9)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和华南等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高效减量施肥技术集成模式。主要研究不同区域制约经济作物肥效和药效的限制因子;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施肥施药技术集成、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和叶面施肥技术集成;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集成,研制新型专业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功能性有机肥和新型高效生物农药;集成各主要经济作物主产区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的化肥农药减施限量基准;开展区域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10)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以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葱蒜类、设施蔬菜为对象,研究不同蔬菜作物的养分需求特性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与区域性蔬菜生产模式相适应的高效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蔬菜全程施肥施药新装备和水肥药一体化设备,研究不同蔬菜推荐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化肥农药替代技术的集成,研制适合不同蔬菜生长特点的生物有机肥、专用肥、水溶性肥料和生物农药等,集成创新不同蔬菜区域性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11)果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以我国苹果、柑橘、香蕉、葡萄、梨、桃、荔枝、龙眼、西瓜、草莓、菠萝、木瓜等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集成水果养分需求特性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施肥施药新装备和水肥药一体化设备,集成创新各类水果主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12)化肥农药减施的技术评价及推广培训机制创新 研究不同经营主体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推广和培训的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生态经济评价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及补贴制度;选择试点县开展化肥农药减施标准与监管体系等管理政策创新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的监测评估体系,并在项目区推广应用。
第三篇: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是前进的源泉
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是“众森”前进的源泉
俗话说: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也是第一生产力!热熔胶是在国外引进回来的产物,若我们不重视人才的资源与人才的培养,我认为必定会落后于同行,失去竞争力。同时被客户与市场所抛弃。热熔胶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必需出奇制胜,一味山寨抄袭别人的产品,道路只会越走越窄,热熔胶只有通过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创新,才会让众森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在研发实践中不断前进。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如果不经受一番磨练,怎么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在技术研发中不断尝试,持续把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的创新调配,让东莞众森成为不断前进的源泉,让道路越走越平坦。热熔胶是聚合的产品,原材料的比例不同的调配,会有各异的效果。我们东莞众森会依据客户产品和市场的需求,而把包装用热熔胶,自动高速啫喱胶,珍珠棉用热熔胶等产品作出改变,在不断把人才培养,提高生产技术研发,一直不断积累经验,就我们的包装用热熔胶和珍珠用热熔胶,都是在同行中性能比较卓越,深受客户青睐。客户与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变,技术研发是东莞众森的源泉,人才培养是技术研发的基础。只有我们一直保持这种概念,才会让众森在市场站立,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1.推荐程序和填写要求
(1)由指南规定的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荐函。(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基本相符。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2.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3)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4)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 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6)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7)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法人单位;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
(2)注册时间在2015年3月31日前。(3)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4.本重点专项指南规定的其他形式审查条件要求(1)项目申请书需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主管机构推荐,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2)项目须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3)同一申报材料不得多头重复推荐;同一推荐主体对同一项目只能推荐1项。
(4)项目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项目参加人员,对同一项目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5)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7个,每个课题参加单位不超过4家(含承担单位)。
本专项形式审查责任人:林友华,徐长春
第五篇:平谷区2018年大桃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
平谷区2018年大桃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 招标公告 北京浩瀚中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采购代理机构)受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果品办公室(采购人)的委托,就平谷区2018年大桃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项目名称:平谷区2018年大桃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HHZY2018006 采购人名称: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果品办公室
采购人地址:北京市平谷区府前西街17号社会服务中心6层 采购人联系人:闫君君
采购人联系方式:010-69973393 采购代理机构名称:北京浩瀚中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平谷区东方国际公寓底商三层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人:王女士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010-85550546
1、采购内容
预算金额:人民币壹佰玖拾壹万伍仟伍佰元整(¥1915500.00元)
采购数量、简要规格:梨小迷向丝、水溶高钾肥、黑地膜、反光膜及施肥枪等货物一批,简要规格详见采购文件。用途:提升桃果品质
2、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7)供应商不得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
(8)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招标文件获取 3.1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18年04月17日至2018年04月23日,上午9:30至11:30,下午14:00至16:00(北京时间)
3.2获取招标文件地点:北京市平谷区东方国际公寓底商三层。3.3招标文件获取方式:现场获取。3.4招标文件售价:500元
3.5获取招标文件所需资料: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近三个月的纳税缴款记录(不含个税)、近三个月社保缴费记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16或2017财务审计报告或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经办人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三证合一”单位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上述资料的复印件盖公章)。
5、投标文件的递交
5.1投标文件递交截止及开标时间:2018年05月07日上午09:30(北京时间)5.2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府前西街17号社会服务中心后配楼四层评标室 5.3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6、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及监狱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使用信用记录结果等相关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具体落实情况详见招标文件。
7、发布公告媒介
本次采购公告同时在 《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发布。
采购项目联系人:王女士 联系方式:010-8550546
北京浩瀚中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