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时间:2019-05-15 04: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一篇: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 刘孝奇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担负着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功能主要体现在基层供销社,它以计划经济时期拥有的大量地盘和经营网点为城镇化奠定了市场基础,以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城镇化丰富了功能。发挥基层供销社的功能,支持基层供销社的发展,必将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城镇化建设为基层供销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城镇化是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另一个方面是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关键仍

同时供销社系统有着其他经济组织无法比拟的网络优势,它的组织体系已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网络,上至全国总社,下至基层供销社,中间有省、市、县供销社。虽然这个组织不是完全紧密型的,但上下工作都体现着为“三农”服务的共同宗旨。因此,其联合群体的优势比其他经济组织更容易发挥,更容易协调,也更容易组织农民走向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基层供销社的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甚至有的延伸到村组。只要用现代化手段加以打造,其市场动态、行情信息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乡村,使广大农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市场信息,促进农村经济与市场接轨、与城镇化接轨。基层供销社还有一支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熟悉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经营特点,与广大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供销社的经营设施齐全,服务内容广泛。以上优势和特点充分显示基层供销社将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发展中的基层供销社在城镇化建设中彰显勃勃生机

供销合作社事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早在1936年成立的延安南区合作社就是陕甘宁边区合作社事业的一面旗帜。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创造了辉煌的历

米。二是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型龙头企业,兴办交易市场、领办特色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办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使全系统农副产品经营走出了低谷。榆林市供销社蔬菜直通车工程、蔬菜产销基地、蔬菜直销亭、“一县一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靖边县金泉蔬菜专业合作社、绿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全省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新亮点。三是根据供销社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特点,重点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为主要业态的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连锁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长安区郭杜供销社与各类经济组织联办大型超市、建配送中心、综合服务组织等,把基层社改造成了全国供销系统“百强基层社”。四是积极向政府争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权,将各类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经营者纳入供销社成立的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统一管理,打造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服务网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五是许多基层供销社利用自己的地盘优势,兴建购物超市和农贸市场,完善城镇化市场服务手段,丰富城镇化市场功能,为推动小城镇市场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打下了市场基础,形成了城镇化基本的市场框架。洛南县供销社对地处县城繁华地段

键阶段,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为早日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面对这一目标,基层供销社作用不可小视。笔者认为,在建设城镇化和“三强一富一美”进程中应当大力支持、鼓励基层供销社从参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入手,充分利用其点多面广的资产优势,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在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提升自已,增加实力,真正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城镇化和“三强一富一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1、基层供销社作为最大的农村城乡流通服务组织,在城乡市场点多面广,熟悉流通,又有长期在城乡流通领域服务的经验,只要扶持基层供销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深化改革改造,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基层供销社就能充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者,就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基层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要支持基层供销社坚持合作制原则,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牵头或引导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基层供销社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马晓河

内容提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备现实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内涵,正确认识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科学分析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紧紧抓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把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从过程看,是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看,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就当代而言,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就是用化肥、农药、农膜、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至航空航天技术等要素,替代畜力、人力和半机械手段等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改造,改变农业低投入、低产出和自给半自给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潮流。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如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这启示我们,不但大农场、大规模的农业适合发展现代农业,而且家庭小规模农业也适合发展现代农业。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备现实条件。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健康的农产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一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2005年,全国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7.6%,非农业劳动就业份额达到53.1%,城市化水平达到43%。这些结构性指标反映出,我国不但已经到了可以不依赖农业积累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还可以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形式,支持农业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国家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我国已从“双缺口”进入到明显的“双过剩”时期,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币存款超过34万亿元,具备了利用金融和资本市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要实现生产发展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发展始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领域不断引入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和现代人力资本,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变革,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问题。我国经济要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仅仅依靠工业和城市的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只有从宏观上、战略上重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现代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其次是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比如,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许多设施陈旧、老化。比如,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第四是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比如,从宏观层面来说,如何调集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还缺乏体制保证和有效办法;从微观层面来说,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中介组织发育严重滞后。第五是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需要着力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大农业投入,整合财政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必须坚决执行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特别要重视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快、社会资金剩余较多的有利条件,开辟增加农业投入的新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和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对于资金使用分散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向农业投资时,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防止“天女散花”。国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如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方法,支持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可以设立和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科研专项,支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同时,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投入,建立乡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树立科技示范农户,组织培训农民,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高度重视土地、水以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农业投入增加后,应将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搞好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支持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生物质产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利用财政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和新型流通业态,努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

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它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应认真贯彻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从培训、登记、财会制度、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扶持农民按照自愿参加、共同经营、民主管理和收益返还的原则,自主发展生产合作、营销合作、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人民日报》(2007-02-07 第09版)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第三篇: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这样说: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千斤顶”,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是增加发展后劲的“聚合器”。项目的建设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项目库的建设则是项目建设工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了克服金融危机影响,顺利实施“二次创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抓好项目建设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加强项目库建设。

一、项目库建设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在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在上项目过程中,不仅要有一批在建项目,一批拟建项目,还要有一批通过策划、筹备和包装,足以引起上级重视、资金支持和吸引投资商的储备项目,为今后上项目、争资金、引投资集聚充足的能量,这就是项目库建设。

抓好项目库建设,通过对全县现有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储备项目等进行收录入库、汇总分析以及优化整合、策划包装等,就可掌握全县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及原因,采取有效推进措施,从而实现对项目建设工作的有效管理,进而达到促进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抓好项目库建设有利于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项目的储备是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的前提,没有项目,就使项目申报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在确定项目的投向后,往往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就要把项目报上去。因此,保证一定水准的项目储备,对抢抓国家、自治区政策机遇,扩大投资,培育经济发展后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去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县发改局在接到项目申报通知要求后,在短短的2天内即组织水利、卫生、计生、教育、文体、林业、畜牧水产等124个项目申报。由于材料扎实,工作及时,我县获得了上级资金2341万元的支持,实施38个项目。如果没有平时的项目储备,没有项目库的建设,整个项目申报工作就会非常被动。

(三)抓好项目库建设有利于招商引资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招商引资的最终目的是使项目落户柳城,发展壮大,促进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抓好项目库的建设也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我们除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外,更重要的是结合本地的资源、交通、土地、环境等优势,提出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通过优化整合、策划包装,编制形成工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招商引资项目库,这样在招商引资中才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才能提高招商成效。

四、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充分认识项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工作

发展战略要靠规划来落实,实施规划要靠项目来支撑。下大力气建设好项目库,是实施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柳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关系我县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任务。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固定资产的投入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十分显著,这也要求我们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而通过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发现更多、更好的项目,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用项目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对确保我县经济超常规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建立项目库的重大意义,把抓好项目库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尽一切努力做好筹划和筛选项目工作。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征集项目,论证项目,参与项目库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态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项目库建设。

(二)强化管理,加大投入,有力支持项目库建设

工作项目库建设首先要解决三大支持问题。一要解决工具支持,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信息和交通工具是项目库建设的基础条件。二要解决费用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落实项目库建设等前期工作经费是建设项目库的前提条件。三要解决人力资源支持。要有一批相对独立的人马专心开展项目工作,如柳州市,在发改委专门设立项目促进中心,新安排了20个事业编制,鹿寨县则由一名政府办副主任兼任项目办主任,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因此,选择充实一批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员是做好项目库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也必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项目库建设机制,理顺关系,协调各方,有力推进项目库建设工作。

(三)全面提升项目库建设质量水平

首先是规范有序建立项目库,努力增加项目储备。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按照县设立总项目库,乡(镇)、经济管理区和主管部门设分项目库,企事业单位设子项目库的要求,建立三级项目建设储备库,实行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各级项目储备库又按目录库、简介库、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库三个层次相应建立;每个层次应按续建、新开工、拟建、储备项目四种类型顺序建库。

其次要突出重点建立项目库。项目库的建设必须结合国家产业政策,面向国内外市场,围绕落实柳城作为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卫星城和柳州人居后花园的定位,按照“工业立县、富民强县”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及落实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筹划提出项目,努力筹划一批能够振奋人心、上档次上水平的项目。从我县实际出发,在继续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包装和建设的同时,建议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快项目库建设:一是围绕支柱产业提出项目。要通过加快项目开发,把我县制糖、化冶、茧丝绸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围绕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出项目。要根据我县提出的机械零部件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五金机械加工、生物制药等五大新兴特色产业找项目,以柳州打造全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生产基地为契机,发展柳州汽车零部件和五金机械,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建设,积极发展铟、超微粉体、镁合金、钛合金、白碳黑等新型材料以及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促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围绕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提出项目。工业集中区是项目落户的载体,具有较强的项目和产业承载能力。因此,我们要围绕我县河西、沙埔、六塘等主要工业区,突出园区特色,打造园区品牌,根据其功能定位提出项目。河西工业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食品、茧丝绸深加工、轻纺、服装、制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沙埔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汽配、铸造、小五金及工业配件等产业;六塘工业区化工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重点发展化工、冶炼等产业,打造化工工业园。四是围绕优势资源开发项目。我县的农副产品、矿产(白云石)、旅游、中药材以及国有土地等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搞好这些资源的开发,是全县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此,要从优势资源开发着眼包装项目。

再次,切实提高入库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对项目的选择要从我县比较优势出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超前考虑市场需求,尽量做到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扩大财源,推动我县经济发展。要严格把关,坚决不让低水平的项目、污染严重的项目入库。为此,一是项目初选后,要组织土地、环保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空间选址和生态影响等进行论证,确保入库项目能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二是要集约利用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坚持较高的环境标准,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要建立健全储备库项目质量评估制度,对储备项目逐项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最后,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质量项目库的建设,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而项目之争,其实就是项目前期工作之争。只有扎实做好有关的项目前期工作,才能提高项目质量,才能赢得“项目之争”。这些方面我们必须向柳江、鹿寨等先进县学习,这些县每年均由县财政安排几十甚至上百万元专门用于项目前期工作,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经过几年滚动,项目储备充足,项目竞争实力增强,得以实施的重大项目逐年增多。

第四篇:工艺纪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支撑

工艺纪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支撑

工艺文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它规定了经济合理地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的方法、手段和测试工具。工艺是经验的积累,是科学的总结,一种工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工艺试验或工艺评定,甚至需要经过很多投诉,经济损失累积才能获得,最后形成书面文件,成为实用的工艺。但仅靠工艺文件仍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不管多么先进的工艺文件,也要靠严肃的工艺纪律来保证,没有良好的工艺纪律,再好的工艺手段也体现不了好的工艺效果。违反工艺纪律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严格工艺纪律是加强工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高效益的保证。

怎么样才能使工艺纪律在生产过程和管理控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们工艺部重新编制了工艺记录检查流程,要做到经常的检查监督其执行情况,了解每个工序执行工艺的情况。我们的工艺检查并不是到车间里挑毛病,而是要帮助操作人员认真执行工艺中所规定的要求和有关技术参数,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半成品出现。工艺检查首先因明确无论违反行为的情节轻重,项目多少,都应该反馈至相关责任人进行分析处理,关于这一点我们应借鉴交警的工作原则,他们在处理交通违章时,即使违章人没有造成交通事故也要照章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艺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提高。

工艺纪律检查中信息反馈至责任部门,进行了认真分析原因,并明确责任,同时以教育和适当的经济考核为主。工艺纪律检查如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不断的帮助监督操作人员提高对工艺的理解能力和遵守工艺纪律的自觉性,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目前的工艺执行情况,对目前我们的工艺执行率8月份计算出来是84.2%,九月份上半月执行率92.8%,工艺执行率提高明显,但离工艺100%执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对工艺纪律检查和评判,不仅可以提高现场工艺执行率,同时还能发现工艺本身的不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北科建:产业园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产业园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知名项目的缔造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简称北科建)科技地产的理念和模式早已为业内所熟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北科建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以往的政府园区投资职能过程中,北科建着重于园区的策划、产业定位、土地开发、产业招商以及企业孵化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下,大家都在探索城镇化实施的路径,”北科建集团总经理郭莹辉说:“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集团正在以产城融合的科技地产模式,按照智慧产业新城的架构在全国多地布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和智慧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正在构建科技新城的升级产品—智慧产业新城,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完善,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北科建集团已经与IBM签署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在北科建现有的科技地产项目的后续开发中,将增加智慧园区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北科建与IB M将共同策划和开发北科建新获取的智慧产业新城项目;同时,IBM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北科建集团推荐的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辅导、企业融资和企业高管到IBM总部实训等服务,以帮助入园企业快速成长。

郭莹辉表示:“国家的科技园区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从原来的产业园区逐步向产业新城升级。我们提出的智慧产业新城拥有非常大的空间,而且产业也不是某一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内部把它的特征定义为多元产业集聚融合。”

郭莹辉用三句话来概括园区升级的核心理念: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社会管理智能高效。相比科技园区和科技新城,智慧产业新城规模将更大,不再是单一产业聚集功能,而是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共同发展,并配备相应的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给更加完善的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加速企业发展,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在园区管理方面,更多从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实现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下载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供销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

    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 张红奎等 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城镇化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和引擎。农民作为城镇化的主角,将在这一进程......

    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就难以形成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的误区, 并......

    海森研究:乡村旅游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力

    “海森”研究:乡村旅游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力城镇化有两重含义,一是城市数量、规模、功能不断扩大和完善;二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或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逐步转......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的重要课题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

    人社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规划

    华龙区人社局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部署,按照六届市委80次常......

    实施城镇化是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路径

    实施城镇化是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路径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12日电 1月11日,贵州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会上指出,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支撑(5篇范例)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支撑作为城市基本单位的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也是党的工作的基石。随着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心向社区转移,社区与居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区......

    知识产权建设自主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精选五篇)

    知识产权:建设自主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王东风2012年第11期 ——经济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创新湖北,使湖北真正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实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