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论文--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
内容摘要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 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形式高度纯化了,美化了,变成痛苦现实世界的一座精神避难所,或摆脱生存尴尬的一种精神独处方式。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退居田园,陶渊明自耕自食,劳动固然艰辛,生活固然艰苦,但拥有独立的精神人格,面对大自然的真实、静穆,诗人或躬耕,或读书,或饮酒,或采菊,无不表现出陶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更可以尽情书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追求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歌咏理想。因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读来浑厚、韵味无穷,其中是投注了诗人的个性与精神追求。其诗不同于东晋玄言诗,也不同于东晋以后的山水诗。因为陶渊明把田园诗的本质建立在精神的坐标上,它的魅力在于体现了人的生命的美,人与宇宙自然和谐的美。这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得以表现,在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方面同样得到了体现。下面就着重从田园诗艺术特色和现实性两方面来探寻陶渊明独特的个性美。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艺术
田园诗情浑厚,艺术韵味无穷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形式高度纯化了,美化了,变成痛苦现实世界的一座精神避难所,或摆脱生存尴尬的一种精神独处方式。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退居田园,陶渊明自耕自食,劳动固然艰辛,生活固然艰苦,但拥有独立的精神人格,面对大自然的真实、静穆,诗人或躬耕,或读书,或饮酒,或采菊,无不表现出陶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更可以尽情书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追求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歌咏理想。因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读来浑厚、韵味无穷,其中是投注了诗人的个性与精神追求。其诗不同于东晋玄言诗,也不同于东晋以后的山水诗。因为陶渊明把田园诗的本质建立在精神的坐标上,它的魅力在于体现了人的生命的美,人与宇宙自然和谐的美。这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得以表现,在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方面同样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诗情 韵味 艺术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
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亮,是东晋末年的田园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削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二、回归自然、质朴平淡的艺术特色
自然平淡是陶渊明的人生情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陶渊明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魅奇的语言,诗文没有曲折的结构,更没有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润进读者的心里。另外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当他原原本本不雕一笔不刻一画地写出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做作,一如生活的本来样子。在他之前很多诗人都非常关心国家大事,诗歌字句中也是表达了重大题材。唯独陶渊明看重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细小、普通、平凡之事,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已太平常,他们既是客观物象,又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既是回答别人的发问,也是自己处事经验的总结。这是因为他断绝世俗交往,不受外界干扰,心情自然平静。诗的后半部,通过采菊时所见景物,表达了自己找到人生真谛的快慰心情。举手投足,心与山悠然相会,那种日归的景物图与心情和谐统一,平淡、自然中寄寓深意,语言平实无华,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诗中描述: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是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燕子却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在这首诗中寄予作者对归隐生活做出的坚定选择。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
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这是诗人在避离世俗的喧闹,精神相对自由独立时,对生活、人生充满诗意的哲理的向往,在美好、永恒的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由于这些,使陶渊明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恬淡平和,旷洁悠远的风貌。因而我们探寻田园诗所蕴含的魅力时,不能忽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领略字里行间诗人不乏个性的美,生命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用语质朴无华,萧散冲淡,但也不乏色彩绚丽。陶诗语言的朴素早有定论。但他的朴素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实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诗句看似质朴简练,“殆无长语”,但是仔细玩味,不仅韵味绵长,而且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陶诗的朴素还表现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的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语言、意境。主题达到高度的统一,用语浅而含义深,多为自身的人生情趣。短短的抒情之作,绝少冗长的描写,更少空泛的议论,但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的篇章也有富丽华美的一面,正因为如此,钟蝾说“世叹其质直,至如: 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华。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萧统也说:“渊明文章不群,辞采精抜,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文选 序》)这说明在陶诗浑然一体的朴素风格中,还蕴含着丰富多彩。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既有意境,又饶有情趣、理趣。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感情,人生理想融化在景物中,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以写意为主,往往达到人格化的境界,含有深厚的理趣。正如苏轼所说:“初视如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将情、景、理融为一体,不仅以景悦人,以情感人,而且以理警人,给读者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如《归园田居五首》第一首。“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而结尾句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平凡的事物一旦摄入诗人笔下,便融入了作家浓郁的主观色彩,使之成为“人化的自然”。(马克思语)在这里,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志趣与情操给自然界平添了生气。个性美与自然美完美结合。另外同是写景,但诗人往往突破景物外在形象的局限,不着意外形的摹拟,而是以神写形,着重反映诗人的气质和神韵。诗中所选景物只是诗人借以抒情的一种手段。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 “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而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生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不仅这样,陶诗的意境充满了情趣。清温汝能说:“陶诗都有真趣。”(《陶诗汇评》)真趣标志着陶诗意境的重要美学特征。陶诗中的“真趣”产生于诗人心中的“真意”。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如前面提到的《归园田居》其一,就是表现“真趣”的代表作之一。侧重表现田园生活的意趣,寄托自己的性情,这一点和唐代王维的重在表现刻画山水景观外在特征的表现手法是迥然有别的。再次,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平淡与醇美浑厚的统一。是既平淡自然,又醇厚有味。他的这一艺术特点和他的生活经历、个性、心境是分不开的。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使他养成了恬静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虽然“结庐在人境”而“心远地自偏”。随后,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将这些平淡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抒写出来,诗人真正感到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琢痕
迹”。这与当时精巧的雕琢和富丽的文采盛行的六朝文风相比迥然不同。六朝文风过于追求形式,缺失内容的浑厚。这里讲陶诗的“淡”也不是寡淡,枯淡;是有韵味,有情趣的淡。陶诗极少用夸张藻饰,极少用典,往往用简洁质朴的农家话,写农家寒士日常生活。前人诗中很少见的桑、麻、鸡、狗豆苗、杂草一入他的诗,便觉诗味浓厚。这种淡可以说是平淡中含华采,简朴中含风韵。实质上是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讲求技巧,却不露痕迹。如《移居》诗第二首: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这首诗看来似乎平淡无奇,然而却包含着诗人的匠心。诗人以极普通的农家语平平写来,好像并不费力气,但是形象而自然地写出了一派生动的田园生活。不仅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而且读来余味无穷。前四句写春秋佳日诗人或登高赋诗,或与乡亲们畅饮,自有其乐趣。中四句写自己和农民们忙时各自耕作,闲时则互相访问谈笑无厌。最后四句赞美和要珍惜这种美好的生活。反映了诗人要坚持敝序自足,力耕自食的生活态度,不与社会上层追名逐利的龌龊生活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这里诗人丰富的主观感情融于常见的景物和日常小事中,与古朴中见丰腴,别有一番韵味。因而有人说此诗“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蒋薰《陶渊明诗集》卷二)。陶诗虽然平淡,但并不浅薄,每于平淡中含有丰富的意蕴。苏轼说陶诗“似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可以说是深中肯綮。概言之,这种淡雅而浑厚,清癯而丰腴,质朴而绮丽的矛盾统一,便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特有的艺术风格。而究其原因,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渊明田园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他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外在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很少用浓烟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或深奥的语汇,他的感情也往往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另一方面也是诗人高超的技巧所致。
长期的田园生活,使他感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和对大自然、对劳动的一种热爱一种依恋。他的田园诗有的只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清纯、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他把这种躬耕生活的自食其力当成人生应尽的本分。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走上归隐道路并不罕见,但把躬耕当成本分是快乐,认为只有不辞辛苦自营衣食才可以心安理得,不仅不鄙视劳动人民,不蔑视体力劳动,而且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与劳动人民为伍、交友为伴这样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难找第二个人。
三、自然、真挚、淳朴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了解陶渊明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创作与其归隐是休戚相关的,正是他走上“击壤以自欢”,不与世俗相融的归隐之路,才有了退居田园,躬耕自资的生活经历,获得一种对乡村、对自然、对劳动的切身体验和生活感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从来就是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故此,陶渊明这位性情中人把对田园生活、对大自然的种种体验,把对人生、对生命的种种思虑,化作为诗篇,并从此获得精神得以独立,理想得以实现的愉悦。在这些优秀诗篇中,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平和恬淡、我们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愉快,我们更体会到了诗人淳朴率真的秉性,淡薄高远的志趣,可以这么说,没有陶渊明归隐的生活,也就没有这么简朴、含蓄、魅力无穷的田园诗。
而究其诗人的一生,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并不是生来就想归隐,想做个与世无争的人,他的一生或仕或隐,最后终老田园,并不是说他是一个毫无政治抱负的封建文人。恰恰相反,陶渊明一生念念不忘他的政治雄心。但那是一个**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社会的上层也造成了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才华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无法付诸实现。另一方面在那种尔虞我诈的权力争夺中,一切卑污充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尚道义的幌子,招摇撞骗,这使秉性真淳、耿直的陶渊明难以忍受,空有兼济天下的才识,却不被世俗官场所接纳,黑暗腐朽的社会又与他的品格格格不入,故诗人“性本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尽管陶渊明29岁时开始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做过桓玄的幕府,做过刘裕和刘敬室的参军,最后又任彭泽县令,但他曾不止一次流露出身在仕途,心在田园的意愿,“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尤其是从彭泽令解聘时更是把做官说成是“深愧平生志”。由此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他看透了官场的腐化,世情的虚伪和狡诈;是他刚正不阿,不肯与流俗苟合;也是他自己的理想、品性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回归田园,陶渊明在隐居中开辟了一个与世俗官场相对立的新天地。所谓的新天地,乃是他的主观意识与他所居环境相
结合的产物。是他追求的精神自由与大自然的博大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有与官场迥异的新生活:朴素、自然、醇厚、适意,这正是陶渊明一生所向往、追求的社会生活,也是他精神得以栖息的好所在。他一面在田园里努力耕耘着,一面又在自己的精神天地里不断收获着。在他的田园诗中,他一面真实的描述着田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一面却不完全写实,而是按照某种理念,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再说诗人排除了心为物役和外部环境的干扰,不为流俗所染的精神品性得到自由驰骋的慰藉。因而是人的回归田园,其实也是回归了自我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任己遐想,无限宽广的空间,就好像是诗人面对的悠然、深邃的大自然。这时的田园诗自可以找到回归自然的真淳、纯净。
陶诗纯自的吟唱诗歌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绘恬静的乡村风光,歌唱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诗人把官职看作束缚自己的羁绊,因而用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充满着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如《归园田居》之一“少无适俗韵”,《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之一“孟夏草木长”这类以宁静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物、田园风光,让我们看到了四时之景不同,隐者的生活和情趣也自然不同。读来令人心醉神往。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花木繁荣的盛夏之际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无不感到心情舒畅。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论耕田,读书,还是采菊,各种生活都能引起诗人的兴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来源于纯洁的灵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颂。他说自己置身官场好比是“羁鸟”和“池鱼”,无时不想念着“旧林”和“故渊”的自由天地。梦想的田园景物终于出现在他面前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好像是又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发自内心的欢乐和喜悦之情。这其中田园生活在作者笔下多少有些美化了,因为他体现着诗人的精神追求。在这里诗人把隐居的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涯对立起来写。他把仕途叫做“尘网”,深以离开这个“樊笼”为乐,把“自然”视为乐园。在他心目中,恬静的农村是世界上唯一的净土,他不能不尽情加以讴歌。正由于他痛恨当时社会的污浊,所以当他看到远处的农舍和几缕炊烟,听到几声鸡鸣狗吠,都在内心中产生喜悦之情。这种未经做作的自然景致,源于不同流合污的知趣和高尚的情操。
另外,这些描写自然景物、田园风光的诗篇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沉思考与探索,最能体现诗人的是个性、气质、心境、情趣与人生理想,艺术上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饮酒》其五,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达,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目遇南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渗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辨已忘言”,但诗人在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谛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和充实,尤其是自足无所求的本质吗?诗人身在人间而心远世俗的生活态度和陶醉于自然真意之中的乐趣,正是诗人的人生理想的寄托,表现了他鄙夷上层社会,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清高情操。诗人断绝世俗交往,拒绝统治者的应召,心情是宁静的。这是因为诗人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二)在躬耕自资中,诗人对农业劳动有了感情,写出了劳动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劳动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诗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归园田居》第二首“野外罕人事”写他断绝了和官场上层的应酬,摒弃一切世俗杂念,却和农民们“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极其自然地和农民有了共同语言,共同的关注和共同的思想感情。《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直接描述出种豆除草的劳动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出夜归,披星戴月的劳动,一天的农活对诗人来说并不轻松。尽管诗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结果却是“草盛豆苗稀”。但诗人对此并不计较,而是非常珍惜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充满了一种先难后获的踏踏实实的心情。诗人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由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另一方面“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体现着坚持隐逸之路的信念和生活方式获得实现的愉快。就这一点,诗人46岁时写下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得早稻》中更有明示。“山中绕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此辞难。”诗中既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辛,又写到了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慰,“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诗人从亲身劳动中渐渐悟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表现出鲜明的依靠劳动而生活的观点和人生态度。
诗人对劳动的热爱,对村居生活的热爱还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春天,“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词》)在播种的季节里,诗人是充满希望的。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诗人以无限欢快的笔调,写出“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的喜人春光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勃勃生机。一年的收成虽然难以估量,但是看到者茁壮的禾苗,心里也是喜滋滋的。在《和郭主簿》诗之一中,诗人则以闲
时的心情描绘出清荫满庭、凯风徐来的夏日田园风光和诗人读书弹琴、酿酒自饮及子戏身旁的天伦之乐,最后“此事复真乐,聊用忘华簪”诗人陶醉于这种纯真而快乐的生活之中,忘却了时间的功名富贵。而在秋熟的季节,“饥者欢初饱,束带侯鸡鸣。”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中,通过描写“杨楫越平湖,凡随清壑洄。”收获途中的所见景物,表达了诗人尝到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这些都是诗人长期村居生活的体验和情感。总之,这类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飞跃,是真正参与了农事耕作的真实感受,在中国诗歌史上弥足珍贵。
(三)反映农村凋敝,农民生活的痛苦及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中写道“悠悠待秋嫁,寥落将赊迟”,艰苦的劳动没有换来丰收和温饱。而在《归园田居》第四首诗中真实的反映了遭受军阀战争破坏的农村凋残景象。“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如此残破的农村景象足见农民生活的痛苦。诗人在54岁时写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自己生活的贫困“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然而,日趋窘迫的生活并没有改变诗人要在大自然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没有改变诗人对人生的诗意的向往。反而让诗人深切认识到东户季子时代“余粮宿中田”的好处,并进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桃花源诗》应该说是田园诗中颇有成就的一首。诗人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四、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美
文学的艺术特色很大程度上是与作者的个性分不开的。秉性纯真的陶渊明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的压迫和残害;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⑴ ⑵以此自终。”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可以这么说,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来歌咏农村。在他的田园诗里,诗人不仅叙述了自己劳动生活的感受,歌咏了悠闲自得的生活环境,而且是带着对官场的憎恶,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态度观察和体验田园生活的。在诗中常常吧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比衬官场的丑恶,从而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透过诗的形象,诗人隐藏其后的那种蔑视富贵,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他那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里的诗意,都给后世一些追求进步、理想的作家做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常常从陶诗中汲取力量。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突出的一点影响,那便是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在陶渊明的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在他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人,大受其影响,纷纷仿效他。曾有人这样描述过“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储太视(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俊杰,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说诗啐语》)而至宋代,陶渊明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的不可胜数了。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
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
总之,陶渊明营造的清雅、素洁的诗味晕染不散,而诗人或荷锄耕田,或饮酒赏菊,或读书谈笑,或潜心求索的形象似在眼前却又飘然世外。叹其诗文,品性独树一帜,恰如出水芙蓉,超凡脱俗。无怪乎沈德潜层感叹陶渊明是“六朝的第一流人物”。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影响恰如他描绘的静穆、悠远的自然,余味无穷。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做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2、吴云:《陶渊明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李华:《陶渊明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
4、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5、李华:《陶渊明诗文欣赏集》,巴蜀书社出版
6、《陶渊明诗文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第二篇: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云娟
日期:二0一一年十月
目 录
(1)内容提要………………………………………………………………………3(2)关键词…………………………………………………………………………3(3)总论……………………………………………………………………………4(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5(5)王维的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7(6)王维的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9(7)结论……………………………………………………………………………11(8)参考文献………………………………………………………………………11
内容提要: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笔者以为,王维不同题材的诗歌作品,虽然艺术风格不尽一致,但究其根底还是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即诗歌的“和谐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达到儒释道三家结合所倡导的“和”的境界的诗人,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诗歌 艺术风格 王维 和谐美
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云娟
王维(699-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原籍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他居住在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但是他在唐诗的范畴内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富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提升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对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前人总结了许多。比如说用“清”、“秀”、“远”三个词语来概括。所谓“清”,就是指王维诗歌的意境和风格具有一种清爽美好、雅洁不俗气的特征;所谓“秀”,就是指王维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所谓“远”,就是指王维诗歌的立意高远,且整体风貌上给审美者一种咀嚼不尽的言外之意。笔者在研读了王维的诗作后,对其艺术特色有着自己的理解:“宁静”“明朗”“深 沉”是王维诗的鲜明风格,而“和谐”是其诗歌艺术的本质特征。
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
王维一生中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比如名作《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这是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
又如《山居秋暝》,这也是一首意境幽美空灵而又极富生趣的名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 5 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纯美诗境。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耐人寻味。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比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6 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二、王维的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
边塞诗在唐代蓬勃发展,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本身的政治与社会实况提供了其繁荣的有利条件。条件之一是唐代的边战频繁,也许是君王的好大喜功,总想扩充版图,扬威异域,也许是外族侵占,不得已而向外用兵;条件之二是诗人前往边境者也多,也许是远赴边荒发觅封侯,也许是怀才不遇,投身幕府。前者是政治因素,后者可以说是社会风气所造成,不管如何,在这一时期,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是极大的丰富起来,许多诗人此为题材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王维年青时期也很有一番抱负,他也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诗歌,既有律诗绝句,也有五古七古。像《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境界明朗,都是壮阔飞动之作。比如《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
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 7 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而王维写游侠生活的诗作也是明快爽朗,比如《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以主要写“少年游侠”的其一为例:“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前两句分写“新丰美酒”与“咸阳游侠”。二者本不一定相关,这里用对举方式来写,却给人这样的感觉:京华地区,著称于世的人物虽多,却只有少年游侠堪称人中之杰,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而这二者,又象“快马须健儿,健儿须快马”那样,存在着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关系。新丰美酒,似乎天生就为少年游侠增色而设;少年游侠,没有新丰美酒也显不出他们的豪纵风流。第一句把酒写得很足,第二句写游侠,只须从容承接,轻轻一点,少年们的豪纵不羁之气、挥金如土之概都可想见。同时,这两句一张一弛的节奏、语调,还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轻爽流利的风调,吟诵之余,少年游浃顾盼自如、风流自赏的神情也宛然在目了。前两句写了酒,也写了少年游侠,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把二者连结在一起。“意气”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都是侠少的共同特点,都可以包含在这似乎无所不包的“意气”之中。而这一切,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8 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这三个字宛然侠少声口。不过是平常的相逢论交,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多么有声有色。“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是生动精采的一笔。本来就要借饮酒写少年游侠,上句又已点明“为君饮”,箭在弦上,落句似必写宴饮场面。然而作者的笔却只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这样侧面虚写要比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得多,含蕴丰富得多。诗人的意图,看来是要写出一种侠少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精神风貌。
三、王维的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因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因此,他往往也会在诗歌中反映出一种浓浓的不遇感。比如说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这些诗歌有许多是以乐府的体裁的,王维的乐府诗歌共有39首,约占他全部作品的十分这一。比如《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王维在这首诗中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悲叹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 9 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下面再以《不遇咏》为例来分析: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诗共十二句。开头四句,紧扣“不遇”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首句是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因为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第四句意思是: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主人公落魄以后,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还是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和风吹拂,杨柳依依,最能惹起人的旅思,也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虽是失意 10 不遇,但其中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体现了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另外,王维写的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纵观王维的诗歌作品,虽然在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存在着不尽一致的艺术风格。但是,究其根底,王维诗歌还是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即诗歌的“和谐美”。“和”是古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与审美理想,儒家所论之“和”立足社会人事,强调用“仁、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道家所倡导的“和”,则是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将天地之“和”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高旨归。因此,儒家倡导的“和”是一种人为的“和”,道家倡导的“和”则是一种自然的“和”。而自魏晋六朝以后,禅宗以物我合一的思维方式,发展、补充、丰富了“和”的内在意蕴。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达到儒释道三家结合所倡导的“和”的境界的诗人,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王维后期由于心态的“和”,一方面使得他带着这种“和”的心态去观察自然与社会,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心态的过滤,使得他诗歌中的自然物象和社会事象也呈现出“和谐”的特征。在他诗歌的境界中含有一种静,一种永恒的静。而且,作为审美对象入诗的社会事象也没有尘世纷扰、争斗、冲突,只有勤劳、善良、友爱、和睦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诗人“和”的心态观照下的社会生活,似乎是人人都在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作、和睦相处,真正是《桃源行》中所描绘的超越尘世的世界,这或许正是王维诗歌艺术长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①李瑞腾,《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唐代边塞诗中的英雄形象》,《文艺月刊》,1982年6月,156期,79-85页
②李瑞腾,《唐诗中的山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1981年12月 ③入谷仙介(日)著 卢燕平译,《王维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10月 ④田望生,《空山诗魂》,华文出版社,2004年1月 ⑤王志清,《纵横论王维》,齐鲁书社,2008年7月
⑥谭朝炎,《红尘佛道觅辋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⑦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⑧李泽厚,《禅意盎然》,《求索》,1986年第4期
第三篇:论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1
一、“诗意阅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2
(二)语文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2(三)诗意阅读课堂特征...........................................2
二、诗意阅读方式的培养...............................................3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3(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三)注重朗读训练,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4(四)坚持课前即兴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
三、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5
(一)积累丰富的阅读语言........................................5
(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6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 结论................................................................7参考文献..........................................................7
论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
章诗玉
【摘要】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最负盛名的作家,也是屈原之前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以田园生活为题而进行的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本文旨在讨论陶渊明田园诗派的风格与艺术特征。【关键词】 陶渊明 道家思想 田园诗创作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玄学
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出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时断时续的13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将这种精神旨趣写入诗歌,创作出了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片新天地。
一、陶渊明的田园理想。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诗人心灵的外化然而陶渊明的田园诗。晋宋之际,“政风腐败、世道昏浊、阀阅专权,骏才者不免沉沦,庸碌者反得显赫”,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名士在异常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卷进政治旋涡,甚至被无辜杀害。像陶渊明这样一个有理想而不愿随世俗浮沉的士人,必定会陷入现实与理想矛盾的痛苦中。在陶渊明之前也有无数的文人有这样的苦恼,如阮籍、嵇康,他们也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但他们无法为现实找到一条出路,所以他们充满了“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的困惑和忧恐,他们企图以超世来求得解脱。陶渊明则不然。“‘得行其道,未必善终,老于沟壑,反为福果’,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自然会使希冀隐逸的风气伴着道家思想的流播而大大发展起来,从而使士大夫在‘仕’之外,还存有一种‘隐’的意念”。首先将这种“隐”意念完全付诸现实的是陶渊明,在他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坚决辞掉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从此终生不再出仕,一直隐居耕种在农村,直到六十三岁逝世。陶渊明不是时隐时现、朝隐暮现的“半吊子”隐士,也不是拿归隐当筹码,搞欲进先退把戏的假隐士,他是一个真心归隐的文人。
(一)经过先前几次出仕与退隐生活的体验对比,陶渊明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由仕而隐。改变的原因除了不愿依附门阀权贵苟求禄位,极端厌憎污浊的官场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他的崇尚自然的本性。应该说,陶渊明即受到道家“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响,又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曾有眷建功立业的幻想。为实现“猛志”,为“大济于苍生“,他曾想从容戍边,结束民族分裂的悲剧。但偏安的东晋王朝无力完成统一大业,他的从戎理想也化为灰烬。而要大济苍生的陶渊明,就不得不另找一种实现“猛志”的途径一一出征。
(二)满怀“大济苍生”抱负的陶渊明,又第二次出任桓玄的幕僚,而当他看到桓玄排除异己、专为一己私欲和有野心时,希望又破灭了。开始相信家乡田园山林的美好。田园生活的悠闲;“静念田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认为“园林无比情”,比“人间”官场干净的多,从而表达他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并后悔自己不该离开家乡:“如何舍此去,摇摇至西荆”。于是归隐的念头又一次在脑中浮起。
(三)陶渊明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后归隐,后又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义熙元年陶渊明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后来,虽然朝庭征召他为著作主部,也被他拒绝。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生性对政治不感兴趣。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身为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想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赛翩思远蠢”(《杂志》五)可见他的胸怀和理想。由于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追求自由和隐逸,加之社会**,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断消减;另一方面,由于豪强军阀对政权的争夺而引起的血腥杀戮,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秉性淳厚的陶渊明难以忍受社会灾难,“爱丘山”的思想就一步步地滋长起来。“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君,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始作镇参军经曲阿》)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的心路历程,“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则是一种归隐思想的写照。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诗有四分之一是田园诗,这些诗歌多表现了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1.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
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如《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所以,他的田园诗在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
2、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
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3、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归园田居》第四首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 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岁暮和张常侍》说:“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乞食》说: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田园生活过到如此困顿地步,田园诗写到如此辛酸程度,古今唯陶渊明一人而已。
这些诗虽然大多数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4、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陶渊明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托了自己的社会思想。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的愿望,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
陶渊明是封建社会中的诗人。衡量封建社会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我们肯定《桃花源》,主要是肯定它的批判性。在这里“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桃花源”这个空想社会,本身就是对当时晋代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陶渊明的笔下的“桃花源”对后世的影响是强烈 的、积极的。他的“秋熟靡王税”的大胆设想,对历代文人创作揭露封建剥削、赋税征徭的作品很有启发。清初黄宗羲提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主张为了全体人民的福利,取消君位,这种思想和陶渊明的思想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不是主要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个人特定的社会思想所决定的。
二、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平淡自然,亲切淳真。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贴近生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陶渊明的作品大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题材,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似乎燕子在问诗人: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样坚定吗?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又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⑷,十分精辟。
他的田园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⑸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
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我们看到“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事物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延伸是非同寻常的,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邓安生.陶渊明年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5、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
第四篇: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甘肃定西夏钊
摘要:
曹操诗歌富有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及抒发他统一天下的抱负和志向,也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诗歌梗概多气,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关键词:
曹操
建安文学
悲凉沉雄
建安风骨 引
言: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从此“文学的自觉时代”①开始了。文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俊才云蒸,文体大备,作品丰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作家以他们辉映古今的文学成就,开创了一代崭新的文学风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曹操的诗歌,开一代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要探究建安文学,就不能忽视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曹操,旧舞台上的“白脸”、小说家笔下的“奸臣”、时评中的“乱世奸臣”,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实事求是地讲,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而且在文学上也
1 有很高的造诣,他和他的儿子曹植、曹丕一道“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兴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烟尘的湮灭,曹操的诗作现存仅有20余首,这不能不说是曹操的遗憾、文学的遗憾、历史的遗憾。然而就是这仅存的20余首诗歌,却也能从管窥解曹操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曹操的诗歌在继承和发扬古乐府诗歌的基础上,缘事而发,推陈出新,雅俗兼顾,沉毅雄迈,峻奇披阖,意境开阔,堪称双绝。
一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
建安文学是我国最有时代精神的文学。这也正是建安文学超出前代文学而呈现自己独特风貌的可贵之处。换言之,体现时代精神也正是建安文学的灵魂。在曹操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建安文学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建安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汉代末年,皇权旁落,战乱频仍,群雄割据,民不聊生,特别是中原黄河流域,军阀混战不断,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军洛阳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的二十年里,中原黄河流域变成了一个大屠场。洛阳、长安相继遭到严重破坏。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室
2 屋荡尽,无复鸡犬②”;长安城外“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③尽管社会面貌惨不忍睹,曹操诗歌却能正视现实社会,反映民生疾苦。
曹操现存仅二十多首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1.反映汉末的社会**和人民的苦难
其作品主要以《薤露行》和《蒿里行》为代表。这类诗现实性强.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对抗宦官势力,密谋召董卓率兵入朝相助,不久谋泄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入京后,诛杀大臣,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并挟持献帝迁都长安,百万群众也被迫西迁,纵火焚烧了洛阳。《薤露行》就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述。作者在描写董卓焚烧洛阳,强迫洛阳上百万人民西迁的情形时写道: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作者“怊怅述情”,诗中真实地再现了百姓被迫迁往长安时哭声载道的惨景,揭露了**者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号泣而且行”的百姓的同情及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慨。可谓是悲感填胸,“莽苍悲凉,气盖一世。”④《蒿里行》内容与此诗相关,其原诗为: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在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 董卓的专权,引起了各地州牧郡守的不满。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09年),关东各地州牧郡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进兵洛阳。各路军阀为了保存实力,他们谁也不肯出卖力气,因而观望不前。不久,豪强割据势力便开始了一场大混战,自相残杀。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号。初平二年(公元161年)袁绍谋立刘虞做天子,刻作金印。诗的前十句,就记述了这样的史实。最后六句,责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诗人饱蘸着愤怒感情的诗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悲惨、凄凉、的历史画卷。透过这幅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连年的征战,将士的铠甲不离身,生了虮虱,百姓大量死亡,累累白骨露在野外,千里之内荒无人烟,幸存者寥寥无几。这是一幅多么萧条、冷落、荒凉的景象,这与曹植在《送应氏》诗中所描写的“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在《七哀诗》中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互为印证。看到这些,怎能不使人有“断肠”之感?这既是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战乱现实的愤慨,同时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挣扎在死亡之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对制造祸乱者无情控诉和强烈谴责。可谓是“怊怅述情”。作者是由愤而悲,悲愤至极。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句,但反映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深刻的。它与《薤露行》一样是汉末残酷现实的逼真写照,可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⑤此外,曹操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还有残存的《谣俗词》一类的作品。曹操在《谣俗词》中写道:
4 粒粟不足舂,寸布不可缝。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这首诗诗人采用了民歌的形式,反映人民无衣无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2.抒写自己的理想和雄心壮志
面对天下动荡、分裂局面,统一天下,实现封建治世,便成了政治家追求的最大的政治理想,曹操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曹操的政治思想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富强的国家。在其《对酒诗》中就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来表达他要实现的理想社会,于是其后大半生时间戎马倥偬,致力于天下的统一事业。其诗歌也表现出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如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的《步出夏门行》组诗的第四首《龟虽寿》。曹操北征乌桓之时,已有五十三岁,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了统一祖国的北方,他整整奋斗了大半生。这次北征乌桓虽然历尽艰辛,但却取得了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的巨大胜利,为最后统一北方打下坚定的基础。在胜利面前,曹操一方面感到大业未成,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行将暮年,岁月易逝,在有生之年,不应苟延性命,而应奋发进取,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用自己的行动,奏出一篇改天换地的时代乐章。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曹操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其诗云:
5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开篇诗人就独具匠心,巧妙地以神话中的“神龟”和“腾蛇”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生死和盛衰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神龟”以寿长见称,“腾蛇”以能腾云驾雾名世。但就是这样寿命长和本领大的“神龟”和“腾蛇”,也有死亡和化为尘土的时候,何况是人呢?作者以形象和贴切的比喻,说明盛衰和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话是全诗精粹之处,感情真挚,积极乐观,可谓是掷地有声。诗人以激昂的诗句,深邃的哲理,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和飞跃。这里诗人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烈士暮年,就像千里马,虽然形衰,但壮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仍为泯灭。比喻生动贴切,耐人寻味,这正是诗人激越壮怀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以“老骥”自比,形象地表达自己虽已暮年,但心中仍怀着统一国家大业,这正是他所思虑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不同凡响地回答,如惊雷,似烈焰,散发出巨大地思想能量,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这高亢激越,脍炙人口地诗句,千百年来,激励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奋斗不已。可谓是“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⑥诗人从既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两方面,辨证对待人的寿命问题,6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由天来决定的,只要善于保养身心,便可以延年益寿。这表现了作者不信天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当然,诗人所希翼的长寿,绝不是为了苟延性命,而是希望在晚年干出一番事业。
曹操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的壮志,积极组织自己的骨干队伍,推行一系列选贤任能的用人路线,提出“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⑦时也”。曹操思贤若渴,他希望更多地贤才加入到自己地组织队伍中,共谋统一大业,这种心情在其诗中也表现的很突出如《短歌行》。
《短歌行》感情充沛,气势雄健,给人以极强地感染力。全诗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嗷傲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淡燕,心念日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之西,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辅佐,尽快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心情。这和他的晚年多次下求贤令是一致的诗的开头,写诗人在欢宴之际,想到年华易逝,功业未成,因而发出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慨叹。在“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面前,可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感到无能为力,及时行乐;一种是珍惜时光,积极
7 进取,建功力业,以补充人生短暂之不足。“志在千里”的曹操自然采取了后者地态度。为此,他在歌声慷慨激昂之时,“忧思难忘”,想要借酒来排遣忧愁。李白就曾有过“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涤荡千古愁,留恋百壶饮”的诗句,但酒浆又何能解除心中地忧思?他所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事业。“青青子衿”四句表明诗人对贤才的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篇里用以表达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诗人借以表达所思念的贤才,足见其对贤才思念之切、之深,可谓恳挚缠绵,一往情深。“嗷嗷鹿鸣”四句,表达诗人得到贤才后满心喜悦之情及对他们的殷勤接待。“明明如月”四句进一步表明了诗人思念贤才的苦闷未能中断,这种忧愁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峥嵘崛起的民族精魂的悲壮呼唤。“越陌度阡”四句,描绘出一幅贤士来访图,那些贤士越过田间小路屈驾来访,诗人同客人久别重逢,欢宴款待。写到这里诗人又以鸟择林为喻,比喻众多贤士们与诗人是两情契合的好友。最后四句则是全诗的主题,诗人表示要像周公一样的热情接待贤士。这四句完全是用比,只有高山、大海般的博大胸怀,周公吐哺般的礼贤下士,才能得到天下的衷心拥戴。充分表现了诗人为完成统一大业而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奋发的精神。清人陈沅曾指
⑧出:“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所言极是。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汉的开创者刘邦渴望得到“猛士”来“守四方”,曹操则思贤才以定
8 天下。他们在感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总之,曹操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在诗歌中写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对战祸造成的灾难的社会现实充满着愤慨之情,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贤才的极端渴望,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等,都洋溢在字里行间。他的诗歌,豪迈纵横,苍凉悲壮,充满着慷慨之气,强烈地腾发出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开创建安文学的一代诗风。
二 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
建安时代,汉末的**现实一方面给建功力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属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曹操的诗具有豪气奋迈,苍凉悲壮,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
首先,曹操首开学习乐府风气,富有创新精神。
他的诗采用乐府古题写现实内容,不受传统思想和体制的约束。如《薤露行》、《蒿里行》,用愤激之情,极写乱伤之惨,表达了诗人的苍凉悲壮之情。他在《薤露行》中指出,由执政者的无能,才造成董卓的作乱,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祸殃。面对那被焚烧后剩下残垣断壁的“洛城郭”,诗人“悲感填胸”,正如方东树所云:“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姿真朴,一起胸直高大,收悲痛哀远。?⑨
9 在《蒿里行》中,作者“看尽乱世群雄情形”,揭露了他们自相残杀为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悲哀至极。
其次,情调慷慨悲愤,沉郁雄健。
如《苦寒行》中甚是充满悲凉慷慨之气,“不过从军之作,而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却东西门行》中描写征夫久役不归的怀乡之情,倾诉了将士离索之悲,吐露了作者自伤离乱的情怀。曹操面对离乱的现实,产生悲凉凄苦之感,但在他凄怆伤时的乐调里,却一直交织着慷慨奋发的音符,浩气奋迈,气韵沉雄。这从他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善哉行》等诗篇中都能感受到,可见,曹操的诗篇是以沉雄俊爽,刚劲猛健而自成一格的。对此,前人有很多赞誉,如敖陶孙云:“如犹燕老将,气韵沉雄。” ⑩张玉毂云:
⑾“老瞒诗格极雄沉,开魏犹然殿汉音。”刘熙载云“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⑿曹操是“梗概多气”诗风的开启者,其诗歌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
诗人在继承《诗经》四言古诗的传统,但有所创新。他的诗语言质朴简洁,遒劲有力。如《观沧海》用“澹澹”写大海无边,水波激荡;用“竦峙”点出山岛在大海中屹立的雄姿;用“丛生”写出树木繁茂;用“萧瑟”表现秋风劲吹的声响。这些质朴有力的语言描写壮阔丰美的景象,抒发宽广豪迈的情怀,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诗句善用比兴,10 形象鲜明,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注释: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之关系》
②《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③王粲《七哀》
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 ⑤钟惺《古诗归》卷七
⑥陈祚明《采菽堂诗集》卷五 ⑦《求贤令》
⑧《诗比兴笺》卷一 ⑨同《昭昧詹言》卷一 ⑩《昭昧詹言》卷二 ⑾《诗评》
⑿《艺概》卷二《诗概》
参考书目:
《三曹诗文赏析集》 李景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年11月版
《建安文学述评》
李景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三曹父子与建安文学》 王巍著
辽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建安文学概论》
王巍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卷》茅宗祥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1
第五篇:陶渊明田园诗“自然”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自然”的艺术风格
内容摘要:只要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而唐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田园诗,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而开创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愤然离职回乡归隐,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山水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大自然孕育了他,给了他灵性,使得他的田园诗恬淡自然、质朴无华。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恬淡自然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田园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派别,代表诗人是孟浩然、王维。而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新境界的,是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他的远大抱负无法施展,又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二十九岁出仕后,曾有过几次仕隐反复,最后一次是做了八十余日彭泽县令,一天“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来带见之。’潜叹曰:‘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陶渊明挂冠而去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中,开篇一声呼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接下来以欢欣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愉快和美好:“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例,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真是一段绝妙好辞!字里行间 1 欢快地流淌着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其一)的喜悦之情。归田之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纯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在当时玄言诗笼罩的情况下,别开生面地为我国古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然。
一、自然质朴的内容美
陶诗田园诗描绘了平淡的田园生活,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美静穆和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采菊于东篱、或盥濯于檐下,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长上了翅膀。
又如:“邻曲时时来,抗者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使读者也倍感惬意。
再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农村恬静美丽的风景画,让人留恋往返,驻足神往。“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作者眼之所见、耳之所闻,细细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仿佛自己要将置身于世外桃源了。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平和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无限回味之感,充满了欣然畅快之情。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不同,难怪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飞鸟、游鱼、苍松、篱菊、炊 2 烟、新苗、浊酒、清涧,都是他亲密朋友,并与之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他已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不是过客、更不是占有者,附庸风雅者,而是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员,完全归化于自然。陶对自然的爱的真诚之爱、审美之爱、非功利之爱、全身投入之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种爱是人和自然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的结果。正是如此,这种无私的爱而光辉,而展现其真、展现其美。也只有诗人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里毅然走出,全身心地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倍感愉悦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了陶“真、淳、朴”的田园诗风。总之,田园是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柱,田园即陶,陶即田园。
二、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翻开《陶渊明集》,我们可以发现,凡农村俗事、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恬淡心境,都是通过浑朴、自然的语言,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概括表现出韵味之致的含蓄和隽永。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心理上偶然发现的喜悦,一个“见”字使意境有飞动之趣。《归园田居》其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之语,如果是“戴月”,只是披星戴月的客观景象,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带月”则把人和月亮紧紧联系在一起,画面上人的形象和月景融成一片,以人的情趣笼罩整个境界。一“带”字写人带月行,人的一片情意溢出,主观色彩要浓郁得多,再如《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出自陶渊明笔下,就有了盎然的生活情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村民俗的淳厚,全都呈现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之妙就在于把惊奇与平3 淡,情与理很好地统一起来,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使真淳的陶诗意境得到自然的完美的展现。
陶诗很少用夸张手法、华丽的词藻和对仗典故,往往一切如实说来,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会、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然而这些平常的事物在作者笔下看似平平淡淡,但细细咀嚼,却平淡之中见绮丽,另有一番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明”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五《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中嘉宝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三、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4 虚室绝尘想。”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和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陶诗汇评》)这里点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的、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元代陈绎真评伦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败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四、恬淡真挚的友情美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与当地的百姓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乡间普通老百姓,和他们建立了不带功利目的的亲密关系;如:“时复墟曲里,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与村里的农村时不时地披草往来,亲切交谈,而且谈话的内容不是诗文,而是桑麻等农作物的长势情况,可见跟劳动人民已经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感情和有了某种共同的话语,都真诚地关心农作物的生长等;还有经常和邻里们互相邀请,一起欢宴饮酒:“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归园田居》其一)又如:“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走过门前相互招呼,有了好酒便一起斟酌之。5 农忙的时候各自回去忙农活,一闲下来便相互思念;一思想便披上衣裳登门找去,一起开怀畅饮、开怀畅谈。“言笑无厌时”,可见关系十分融洽,乐以忘忧,乐而忘归。
五、天然浑成的艺术美
我们知道,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出人人可见之物,给人以美感。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如《归园田居》其四,先说自己久游而归,携子侄去访故友,却只见一片“荒墟”,“依依昔人居”,又见“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可想而知,屋舍荒芜已久,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最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字,情、景、事、理浑融,可以说达到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浑然天成之境界。还有《归园田居》(其一),从诗中,我们不止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鸟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了一种境界:宁静、安谧、淳朴、自然。
又如:“鸟弄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同样写春风,但都写得这样简练丰富。“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诗人似乎是毫不经意地就写出了人们在冬雪时候的一切细微的感觉,这种感觉所体现的和谐,是人与自然泥合为一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这些景语在诗中都和诗人所描写的感情很微妙的融合在一起。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成为表现诗人胸怀志趣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如:《饮酒诗》(其五)“结庐在人境”一章,无法说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因为诗中景、情、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创造出 6 高远拔俗的意境,从而形成“物我的同一,理想化的诗意憧憬,情、事、景、理的交融,以及形似与神似的统一”的诗歌意境。
陶渊明的诗歌,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赞扬道:“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旁流,干云霄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他的田园诗最大的特色是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恬淡心境真率地抒写出来;一切都仿佛是从胸中自然流出,谢尽炉冶、斧凿之痕。
参考文献:
1、《宋书·本传》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