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
关于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
2008-7-25
关于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
(暂行)
张江(集团)公司,各基地公司:
第一条(背景)为进一步提升张江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张江创建科技部“火炬创新试验城区”和实施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工作,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打造“张江科技城”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张江园区孵化器的建设,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张江园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根据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政策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系指位于张江区域的、由国家、市、区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实体独资或合资兴办的,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等企业必备的孵化物理空间,并配备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以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多渠道的支持,以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的投资主体、经济性质不限。
第三条(导向)孵化器按其功能分为综合型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张江高科技园区积极倡导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和国际化。重点支持以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符合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导向、面向海外留学生创业的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第四条(组织机构)成立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领导小组,规划、研讨并决定有关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的重大事项,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园区的孵化器建设,具体包括:对内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的重要精神,对园区孵化器进行日常管理并做好相应的指导与服务工作,组织对园区孵化器的认定、考评、落实相应的支持政策:对外对口国家、市有关孵化器管理部门,吸引相应的孵化器建设资源。
第五条(认定标准)申报张江园区孵化器认定,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应为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的、符合本意见第二条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并正常运营一年以上。
(二)孵化器性质、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并建立标准的引进、孵化、毕业流程和完备的孵化企业基础数据库,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孵化企业孵化方案和成长档案。
(三)具有可自主支配场地,其中综合型孵化器场地应在5000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30家以上;专业技术型孵化器场地应在2000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10家以上;年度毕业企业数占在孵企业的10%以上。孵化器应建立标准的毕业与淘汰机制,入孵企业孵化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生物医药等特殊产业可延长至5年),孵化期内项目孵化或被确定项目没有孵化前景的,可被强制淘汰。
(四)孵化器管理人员70%以上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背景和专业要求,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结构合理,专业型孵化器要配备一定数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孵化器通过购买专业服务或引进专业的海内外孵化器管理人员或团队来对孵化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服务。
(五)孵化器为入孵企业提供的租金和物业管理等费用不得高于本地区同类费用的平均水平。
(六)孵化器自身拥有不少于100万元的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创业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了正常的业务联系和合作关系。
(七)孵化器的服务设施齐备,可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商务、融资、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人才交流与管理、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专业型孵化器除应具备孵化器的一般功能外,还必须具备能为入孵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支撑体系。
(八)特殊情况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六条(孵化企业)孵化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独立法人资格,并在张江申报纳税;
(二)研发技术或项目属于国家颁布的高新技术领域,并符合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导向;
(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知识产权状况清晰;
(四)符合环境评价要求;
(五)注册并在园区实地经营时间不超过3年;
(六)注册资金在200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
(七)有较可行的盈利模式,市场发展潜力大,预期的经济效益显著;
(八)技术水平先进,工艺条件成熟,具备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条件;
(九)经营团队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发展,对技术或产品定位清晰,并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团队具有实施转化本项目技术的能力;
第七条(毕业企业)在孵企业达到以下标准的应当毕业:
(一)人均年销售收入已达20万元,企业年销售总收入达500万元,孵化项目或高新技术主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产品销售利税率20%以上。
(二)实现产品销售,孵化期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
(三)研究开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40%,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20%,有一定的市场开发能力。
(四)企业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软件、IC设计企业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
(五)至少拥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产品或具有行业特色技术服务。
(六)企业创办人或负责人接受了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企业核心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相对稳定。
(七)企业合法经营,产权明晰,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保护、财务、行政等管理制度。
(八)孵化时间在一年以上,并且每年考核合格的,无不良记录的。
在孵期间,孵化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视为达到毕业条件。
第八条(支持政策——孵化器)每年在张江发展专项资金中单列张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孵化器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对通过认定的孵化器,园区将协助其享受国家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2、对园区通过认定的孵化器,一次性给与10万的无偿资助,用于孵化器宣传资料、建立在孵企业成长档案和孵化器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孵化器不得改变该资金的使用用途。
3、为体现孵化器的孵化成效,提取在园区各个孵化器内在孵企业形成的年度新区财力增量部分的30%,作为对孵化器的补贴,用于弥补孵化器物理空间的空置费、物业费、运营费用等。
4、由孵化器投资建设、运营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园区的其他公共服务平台,参照新区有关政策和张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有关办法进行资助。
第九条(支持政策——孵化企业)
1、所有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有关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张江园区经认定的创新企业同样享受。
2、对孵化企业用房租金第一年按评估认可的租金水平予以100%补贴,第二年减半补贴,第三年再减半补贴,补贴面积每家不超过200平方,经审核同意孵化期延长至5年的孵化企业,在第三年补贴标准基础上再延长二年。
3、张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中有关市场开拓补贴、知识产权转化资助两个办法优先考虑园区孵化企业(参照张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使用办法)。
4、孵化企业如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园区将在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中优先给与股权方式匹配,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认定工作)园区孵化器、孵化企业、毕业企业认定工作由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实施。
已被认定为国家和上海市级孵化器的,可免予张江园区孵化器资格认定,在报送有关资料备案后同样享受园区相应政策,鼓励条件成熟的园区孵化器申报市和国家级孵化器。
第十一条(考评)对通过认定的孵化器、孵化企业实行年度考评制度;孵化器考评内容包括:提供的服务覆盖率、满意率、孵化企业成活率、毕业率、成长性以及自主创新成果情况。考评优秀者将进行年度表彰,对考评不合格者将对其进行限期整改,如仍不达标,则取消其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第十二条(绩效评估)
1、对享受专项资金扶持的孵化器和孵化企业实行不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撤消其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
2、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年度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第十三条(服务)孵化器应树立服务创新、创新服务的理念,并努力建设并完善以下功能:
1、创业企业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2、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功能
3、产业培育功能
4、投融资服务功能
5、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功能
第十四条(其他)
1、本办法暂行三年。
2、本办法由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模式”解析
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模式”解析
2015年05月08日 08:54:19来源: 证券日报
孵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已经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部分城市和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其重要作用也愈发突出,一方面它可以孵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了研究和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集聚等发展区域经济的重任。特别是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因此,探索科技园区的孵化器模式,创造和维护有利于科技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张江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力量。1993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了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是张江孵化器的雏形。1997年,该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同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0年底,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名为“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更加强化对孵化企业的服务功能。2002年1月,与张江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共同组建上海投资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从招商到服务的一条龙体系。伴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园区孵化器建设。2008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设立孵化器管理中心,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张江园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以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整合张江园区现有的孵化资源,推广全新的孵化经营模式。
目前,张江孵化器已构筑起“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全程孵化体系。
张江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分析
社会基础服务体系越发达、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的创新创业要素越完备、创业环境越宽松,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经营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越需要单个的孵化器对社会孵化平台功能的补位,分散操作,降低了孵化服务的效率。
(一)国资孵化器不能直接投资项目,限制孵化器能力提升
发挥主导作用的国资孵化器,由于体制原因无法自己筹建种子基金、直接投资孵化项目,导致其失去获得高回报的机会,只能转向持续现金流的租金收入或有限的孵化服务收入,在运作层次上很难脱离物理空间与基础物业服务水平,限制孵化器实现异地孵化、孵化品牌输出的能力,从而也制约区域孵化创新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切断这一最清晰直接、最紧密长久的纽带关系,使得孵化器难以用开放的心态看待毕业企业的离开,缺少量化的孵化器能力评估,也失去了建立正向激励孵化器提升的机会。
(二)缺乏系统、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孵化政策,缺少集中的政策发放渠道
区域之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优惠条件的“边际效益递减”,政府各条线分别出台的政策缺少一定的合力和系统性,孵化企业普遍感觉政策多头多部门、碎片化、申报材料重复、手续麻烦等,企业需要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在政策理解和关注上。
另一方面,尽管面向创业企业的政策不少,但分布上不够平衡,针对企业初创期的政策不多(例如,企业普遍反映初创期落地政策仅为房租补贴),政策设计还需要更合企业实际情况(例如,研发人员投入不纳入企业研发费用补贴范围;单纯以注册资本衡量孵化企业标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仍采用软件企业政策,缺少适用的政策和评选平台;初创期企业补贴先征后返,占用初期紧张的现金流;企业税返设定在不产生税收的初创期等等),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空档期、缺乏落实力度(例如,园区孵化企业享受力度最大的房租补贴政策已于2011年中止,影响企业约828家,而后续衔接政策及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直接影响企业对该政策、园区的信任感;2010年出台了对新区范围迁入张江园区的企业,迁移后的财力户管地不能变更的新政策,但却没有给予招商、孵化器等一线工作人员通知或提前准备期,导致一些已进驻张江的企业无形中已无法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此外,缺少集中的创业政策归口、发放、通知的机制,加上协调创业资源的能级有限,孵化器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被大大削弱。
(三)孵化器建设缺少统一的认识高度,影响孵化器的定位和激励、考核机制
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低成本运作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要保持发展并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是实施创新。“市长办孵化器还是区长办孵化器”这看似简单的口号背后,是可以调动多大范围的政府资源和力量支持孵化器这一培育企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的工作建设,也决定了政府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扶持创新的相互合作程度。在支持孵化器的方式上,对基础建设投入的重视远高于对软性服务的投入,招商、税收、基础建设成为短期利益和形象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
追求区域繁荣和创新的张江园区的国资孵化器,在运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创新环境(功能性)和维持团队自我生存(市场性)的角色混淆,在为园区搭建功能平台的同时,人员的激励与业务考核却仍旧混搭在原有的房产开发、招商、租金收取业务中,使得国资孵化器常常陷于“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地位,长期运作的结果是缺少坚持孵化的持续动力,走向轻服务、重招商的道路。
(四)孵化器发展参差不齐,缺少资源合力
在基础创新体系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中,孵化器需要创造一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态微环境”,对单个孵化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园区22家孵化器中的19家专业孵化器,常常在基础服务、常规服务上牵扯精力,难以在专业领域中更精深;另一方面,孵化器之间也尚未形成稳定有序的外包合作和结算机制,孵化器与园区、新区重点区域的开发结合紧密度不够(如临港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等新拓展区),尚未形成稳定的“孵化+生产基地”的联动机制。
在这种环境下,各家孵化器对孵化业务投入的精力参差不齐,在建立整套入孵、培育、服务、毕业、以及毕业后全流程规范方面缺少执行力,对自身服务人员的培训也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对在孵、毕业企业的统计和工作的了解没有纳入常规工作,还停留在集中调研、人工访谈统计的层次。
张江孵化器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一)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促进孵化器机制创新
首先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借鉴民营孵化器投资的灵活机制,国资监管部门放开对国资孵化器投资功能的限制。结合多成份入股和投资孵化机制(如房租入股、服务入股,孵化器持股孵化、联合风险投资共同投资、鼓励孵化器的员工认购所投资企业的股份等);其次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的投资和经营,通过“多元化”方式提高孵化器经营的效率和积极性。再者是建立创新孵化器评价考核机制,分解国资背景孵化器社会性功能性和市场性功能的指标(对不能直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效益指标,结合创业者满意度测评、区域创新成果贡献评估和第三方测评的评估),对功能性部分进行服务购买,对市场性定位部分制定服务的基础准入标准,纳入与民营孵化器同等地位的市场定价中。为提高协调能级和认识程度,将孵化器相关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园区的考核指标。最后,以管理服务输出为先导,孵化投资功能为纽带,跳出区域范围的限制,形成新区创新服务品牌的对外输出。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孵化器政策扶植体系
一是加大企业初期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张江园区企业高科技成长性、轻资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加大政策对创业初期的财政补贴力度,坚持原有的降低企业初期固定支出成本的政策导向(如房租补贴),考虑更多样化的补贴形式(例如适度考虑部分核心研发人员工资成本纳入研发补贴范围,签约部分中小企业服务商,购买其为企业初期运营的服务等)。参照目前“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扩大优秀创业人才政策的受众面,出台更多针对创业初期人才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政策。
二是集中创业政策的统一下发和反馈、沟通渠道。在各条线创业扶持政策的衔接和细则出台过程中,保持与各孵化器基层单位的沟通和反馈,并通过以孵化器为线下咨询窗口,线上发布(如短信、网站、邮件、微博等)共同推进的方式,避免政策的漏报、错报,对企业扶持政策的兑现充分考虑其资金流周期,力求发放手续的简便、高效。
三是建设孵化企业扶持基金池。对孵化器毕业的优秀企业、创业个人给与一定的奖励与补贴,补贴方式可与延伸孵化服务、购买市场服务、科技金融、区域内产业基地对接相结合;对通过创业大赛评选的优质项目,配比一定的天使资金;对新区内大型企业采购孵化企业优质产品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
四是撬动市场资源,出台对孵化器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探索企业毕业后区域税收贡献按一定比例税返给孵化器的扶持政策。建立新区孵化器建设交流工作平台,对孵化器基础、孵化服务过程、孵化成果进行服务购买,并指导新区内孵化器的产业与区域规划的合理调配。如:对孵化出优秀企业及成果的孵化器奖励;引导孵化器之间合作共建、与张江周边产业需求之间实现接力孵化和对接(如康桥、国际医学园区、临港创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创意展示及设计需求,商飞配套产业服务等)。
五是推动孵化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新区科委为业务指导、牵头部门,推动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搭建为在孵企业沟通、交流和异地孵化、市场拓展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促进投融资进入、产学研合作、市场拓展的互利共赢服务体系;牵线目前已落地的浦东高研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层次科研实体,与孵化器进行合作交流,对孵化器内的战略性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三)推动孵化器在张江园区内的资源整合,培育园区创新创业的环境
建议在新区科委的工作指导下,建立以园区内孵化器资源的整合与统一,为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打好基础。推行孵化器的“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的整合方式,实现集中优势的联合孵化,即:统一的园区孵化器对外宣传窗口与品牌,统一的政策享受和反馈渠道;统一的线上/线下入园申请、孵化服务和毕业流程;统一的张江园区基础服务标准;
在实现孵化资源统一的基础上,促成各专业孵化器之间服务的相互服务外包和利益结算机制;及时把握战略性的创新孵化项目,与新区各国有投资机构合作,实现孵化器的协同效益价值;建立与各类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园区孵化器与新区的产业链联动、跨区域联动、跨国联动的网络辐射,提升相互协作和联盟孵化能力。
此外,重视孵化器这个有力抓手,加强孵化器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桥梁、以点带面、典型示范、试点、上通下达渠道的窗口作用,解决孵化企业缺少信用积累的问题。如在新区科委的工作指导下,推进“孵化器+投资公司+银行+担保公司”的“投保贷”的模式,加强新区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重视孵化器和孵化企业的统计、宣传工作,提高孵化器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影响力。
第三篇:张江高科技园区简介
张江高科技园区简介
1992年7月,国家级高新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面积约25平方公里。1999年,上海市委、市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200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核心园。2011年11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张江园区总面积扩大为75.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北区和中区、张江南区、康桥工业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合庆工业园区、张江光电子产业园和银行卡产业园。
张江园区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心位置,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上海迪士尼乐园毗邻,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毗邻上海城市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罗山路、龙东大道等城市立体交通大动脉贯穿其中,地铁2号线以及规划建设中的11号线、13号线、18号线、21号线和迪士尼接驳线形成了3横2纵的轨道交通体系。
2012年是张江园区着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张江园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提升,大项目引进、开工有较大突破,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努力发挥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动机效应。2012年,张江园区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一、经济发展持续加速
(一)总量增长
2012年,张江园区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实现经营总收入3922.4亿元,同比增长22.2%;工业总产值2083.9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10.6%;合同外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二)能级提升
总部经济加速发展。2012年园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增至43家,占上海市总量的10%,浦东新区总量的21%。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浦东新区国内大企业总部。总部项目增资对外资引进提供有力支撑,仅空气化工、液化空气、诺华、道康宁等4家总部企业增资额就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8%。IBM、GE、HP、罗氏、杜邦、霍尼韦尔、陶氏化学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技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陆续落地,张江正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以国际一流科技型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领衔的科技高地和创新集聚地。
优质高端项目持续落户。引进了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的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矽感科技、昊信光电、爱德万、超导科技、延锋江森精密磨具、上海电信创新孵化基地、靶向治疗和抗体药物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东方支付等。
二、园区开发建设加速
(一)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2012年5月集中开工仪式确定的拟开工项目79个,总建筑量4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60亿元。截至年底,已开工53个,涉及建筑量300万平方米,投资44亿元。商飞研发中心、HP、上海烟草、盛大彩虹城、复星医药、蒂森克虏伯一期、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项目按节点加速推进。园区“二次开发”试点不断深化,已竣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8个,拟建项目3个。
(二)新兴重点区域加紧启动
截至2012年底,张江中区累计开工地块18个,涉及建筑总量72万平方米,已建成25万平方米,上海科技大学12月份开工,中科院新技术基地、蛋白质科学研究、惠生、莲花、挚信资本、炬芯科技等项目加紧推进中。张江南区加快配套道路、河道基础设施建设及动拆迁等前期工作。康桥工业区威上电子一期、延康汽车零部件项目及国际医学园区西门子医疗器械三期、科文斯等项目加紧推进中。
(三)园区环境加速优化
加大产城融合力度,启动一批商办、休闲项目建设,打造园区宜居环境。诺贝尔湖公园改造项目已开工,曙光绿地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张江体育休闲中心改建、康桥1万平方米健康中心等项目正在按节点推进中;地铁2号线金科路站周边42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加紧前期准备,康桥永乐街和秀沿路商业街项目,国际医学园区酒店式公寓及商业街等项目积极推进中。
三、创新要素集聚加速
(一)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集聚
2012年园区累计认定外资研发机构126家,占新区总量的69%,占全市总量的36%,累计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21家,占全市总量的50%;累计认定新区级企业研发机构43家,占新区总量的41%。2012年园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87家,占全市总量的10%;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1项,占全市总量的16%。2012年园区有34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张江示范区加速创新企业。
(二)自主创新水平有效提升
201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专利授权318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21件;软件、著作权授权809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110件。目前园区拥有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专利示范、试点、培育试点企业48家。在完成创建工作基础上,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创新人才加快集聚
目前,园区留学归国人员5000余人,外籍从业人员3300人,合计外向型人才逾8000人,占园区就业总人口比重超过5%。园区已有83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占全国3%,其中创业类41人,占全国7.7%,占上海市70%;68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占上海市22%,占浦东新区70%,其中创业类37人,占全市60%;8人入选浦东“百人计划”,占总量的72%。
服务人才高地建设,深入推进“两个1000”工程。张江园区年内新增人才公寓800套、共12万平方米;创业工坊一期24套、2000平方米物业出租率已达80%。
四、科技金融融合加速
(一)加快金融机构及资本集聚
吸引风险投资入驻,据不完全统计,园区80余家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逾22亿元,有效推进了科技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园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80余家。张江金融广场初具规模,包括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担保、投资、银行等25家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办公面积近2万平方米。
(二)初步形成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格局
推进企业上市,2012年园区新增3家公司上市,目前园区已有上市企业31家,另有8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华岭集成电路、科新生物、点客信息、白虹软件、宇昂新材料5家园区企业成功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另有25家企业在进行上板准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2月15日正式开业,截至2012年12月底,共有48家企业挂牌,成交2482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
(三)加大债权融资力度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新发生担保业务59笔、担保发生额近3亿元,中期票据业务6.7亿元,年担保总额近9.7亿元;积极开拓授信合作渠道,目前有12家银行给予总计29.3亿元以上的担保授信额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成6笔合计5810万元;通过绿色通道,对园区千人计划企业贷款担保近亿元。启动张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融资思路,重点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篇: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和市科委“科技登山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通过建设张江园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张江园区的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园区各孵化机构的科技创新服务能级和水平,以此加强创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促进其快速发展和成长,特制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孵化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孵化资金)主要来源为:
(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
(二)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政府相关拨款和专项资金;
(三)资金运作的增值部分和存款利息;
(四)社会团体、单位、个人捐赠等资金。
第三条(适用范围)
对张江乃至浦东和上海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和促进的孵化服务平台和科技项目,经有关部门评审和认定,孵化资金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发利用、市场拓展、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四条(资金划分)
孵化资金划分为以下专项:
(一)孵化器建设资金;
(二)企业国内外市场拓展资助资金;
(三)知识产权转化资助资金;
(四)科委创业孵化专项拨款张江配比部分;
(五)经批准的促进张江科技创新的其他专项支出资金。
第五条(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孵化资金统一纳入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体系。
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孵化资金的申请受理、组织评审、资金拨付、跟踪监理等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同时负责编制资金预算、支出计划,并定期向张江园区办书面汇报资金拨付及项目运作情况。
孵化资金帐户设在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款专用。
第六条(项目审批权限)
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部门授权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按照以上第四条所列各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受理申请、组织评审通过后拨付相应经费。
第七条(申请及拨付程序)
1、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制定孵化资金预算并报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部门,确定总额度,并提取3%作为资金管理费用。
2、创业中心向园区发布孵化资金申请信息。
3、园区企业和各孵化服务机构按本办法的规定,向创业中心报送孵化资金申请表,并附项目情况等材料。
4、创业中心受理材料并进行初审后,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统一评审并确定项目资助金额,同时在网上进行公示,并报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审批确认。
5、创业中心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任务合同书,园区办同时予以拨付相关经费。
6、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合同要求组织项目实施。
7、创业中心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监理并组织到期验收。
8、创业中心进行总结并向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提交报告,同时对下一使用提出建议。
第八条(监督检查)
孵化资金使用必须坚持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应用解释)
本办法由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条(实施日期)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附件)
1、关于加强张江园区孵化器建设的实施办法
2、关于支持张江园区企业进行国内外市场开拓的操作办法
3、关于促进张江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实施转化的操作办法
4、资金申请表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4年10月8日
第五篇:2014年张江人才公寓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才公寓实施细则
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才公寓实施细则
根据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结合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集团)系统内入驻企业和可供房源实际情况,最大可能满足各类企业的需求,特制定张江高科技园区“两定两限”人才公寓租赁房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仅限适用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两定两限”人才公寓。
第一条:房源范围
本细则中所指的人才公寓是指已纳入“两定两限”范围的天之骄子公寓、创业公寓、张江高科苑公寓、汤臣公寓,以及今后新纳入“两定两限”的人才公寓租赁房源。
第二条:组织实施
张江集团下设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才公寓受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受理办公室),常年受理“两定两限”人才公寓租赁房申请。受理办公室人员由张江集团负责落实并具体安排相关操作事宜。受理办公室接受管委会委托作为接待窗口;提供“两定两限”人才公寓租赁房源方(以下简称房产方)下设租赁办理服务处,由受理办公室统筹协调惠及园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租赁需求。
第三条:受理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日常电话咨询、来人咨询接待、接受申请登记、审核批准;
二、统筹“两定两限”人才公寓租赁房配房比例;
三、负责资料审核和开具入住通知书;
四、负责未能获准入住单位和个人解释、回复;
五、做好已入住人员档案资料登记、分类、整理、归档和电脑录入工作;
六、协调各房产方提供的“两定两限”人才公寓租赁用房相关事宜;
七、管委会及张江集团授权或委托的其它事项。
第四条:房产方职责
一、陪同租户看房,验房,签约并办理入住手续;
二、房租及相关分摊公用事业费收缴;
三、24小时接受租户各类报修,及时上门维修,并做好回访工作;
四、对公寓内设施、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安全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五、提供家电租赁服务,方便租户;
六、按规定定期对公寓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安全;
七、实行24小时安保服务,确保公寓安全;
八、提供租户车位租赁服务,并做好车辆管理工作;
九、保洁每天对公寓及周边进行清扫,确保公寓整洁有序;
十、每半年定期对租户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核实租户真实租赁情况、听取租户意见,提高服务标准;
十一、负责接待及处理租户咨询、投诉工作,做好记录,并定期进行回访。
第五条:租赁申请
一、单位提出申请:应填写提供人才公寓租赁申请表、单位简介、营业执照、税收登记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二、申请单位填写承诺书,对所提供申请资料和人员条件及真实性作出承诺;
三、申请单位须填写入住人员花名册,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务、身份证号、联系方法等;
第六条:受理入住
一、受理办公室接受申请后,按要求对单位和申请人入住条件进行审核,三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二、对符合要求和条件的申请人确定租住房屋、开具看房通知书,申请人确定租住房屋后开具入住通知书,并对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解释;
三、申请单位和个人接到入住通知后三个工作日内应办理相关入住手续,逾期为自动放弃;对由于申请人原因造成通知未果情况,按序号给以七个工作日预留期限,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特殊情况上报管委会。
第七条:违约终止
对享受“两定两限”人才公寓单位及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单位申请资格,个人终止租赁合同:
一、转租或将已入住的房间转借给他人;
二、改变已入住的房间居住用途;
三、无正当理由3个月未在已入住的房间内居住;
四、获得其他保障性住房;
五、不履行租赁合同条款的。
第八条:分配原则 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经营地离所提供房源地距离较近应就近安排用房,因申请房型配置不能满足需求的再可统筹兼顾。
第九条:优先原则
按照《管理办法》优先照顾园区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企业以管委会提供名册为准;创新投入大、创业潜力强、创业后劲足等企业由管委会认定。
第十条:配额原则
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上的配额原则上不超过50套;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下的配额(套)原则上不超过10%;为尽可能惠及园区不同规模企业,在具有存量房源情况下可进行配额调节,特殊情况上报管委会。
第十一条:政策规定价分档原则
房产方所提供房屋建筑面积在35平方米/间/人以内按政策规定价;由于房型原因超出规定又不能分隔的,视实际状况实行政策规定价与市场价并存,超出一定面积后由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个人承担;部分企业高管、海外归国人才原则上放宽到65平方米以内,超出部分由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个人承担,市场价格以评估价为准;企业高管、海外归国人才认定由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受理办公室预审报管委会批准备案。
第十二条:轮候原则
预审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以申请在先配房原则下进行,申请以先后顺序定号,以号为序排队轮候;对所配房不满意的可再重新排号轮候。
第十三条:受理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企业、人才与社会的监督。
第十四条:解释权和施行日期
本细则作为管理办法附件,经管委会同意具有相应效力,自公布之日执行。
二O一三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