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学论文题目。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1-2 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1-3 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1-4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1-5 恩格斯论文艺批评 1-6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1-7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1-8 论“文学是人学” 1-9 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1-10 意境的美学特征 1-11 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1-12 意境与典型比较 1-13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14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1-15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1-16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1-17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8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19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1-20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1-21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1-22 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1-23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1-24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 1-25 通俗文学之我见
1-26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
1-27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诃夫、莫泊桑小说为例1-28 小说的悬念艺术
1-29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 1-30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 1-31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 1-32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1-33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1-34 艺术灵感的特质 1-35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
1-36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1-37 文学欣赏的特点
1-38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1-39 科学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1-40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1-41 文学与宗教
1-42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43 文学与社会心理
1-44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1-45 文学与自然地理 1-46 文学与道德更新
1-47 论小说现代化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推进 1-48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1-49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1-50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1-51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
1-52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 1-53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1-54 曹禺剧作女性形象论 1-55 曹禺创作思想研究
1-56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念研究 1-57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 1-58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 1-59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 1-60 网络文学刍议
1-6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62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1-63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1-64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1-6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 1-66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1-67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 1-68 曹丕“文气”说述评
1-69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1-70 佛教语言观概述
1-71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1-72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1-73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 1-74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
1-75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 1-76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1-77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 1-78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
1-7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1-80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 1-81 《文心·原道》浅析
1-82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1-83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1-84 “通变”论析
1-85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 1-86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因素 1-87 评《知音》“六观”说 1-88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 1-89 论《物色》的主旨
1-90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1-91 浅论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 1-92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
1-93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1-94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观 1-95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
1-96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1-97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
1-98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 1-99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1-100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1-101 禅境与诗境
1-102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 1-103 试论严羽的“妙悟”说 1-104 严羽“气象”说述评 1-105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 1-106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 1-107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1-108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1-109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1-110 评李清照的《论词》 1-111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1-112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
1-113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 1-114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15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
1-1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 1-117 黄宗羲的诗学观 1-118 论叶燮的《原诗》
1-119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 1-120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 1-121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22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 1-123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 1-124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
1-125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
1-126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 1-127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
1-128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 1-129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 1-130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 1-131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 1-132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1-133 《人间词话》综论 1-134 王国维“境界”说
1-135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 1-136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
1-137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
1-138 从《谈艺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 1-139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
1-140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 1-141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 1-142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 1-143 布瓦洛《诗的艺术》 1-144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 1-145 谈莱辛的《拉奥孔》
1-146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 1-147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 1-148 黑格尔的悲剧论 1-149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 1-150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 1-151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 1-152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 1-153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 1-154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 1-155 丹纳的《艺术哲学》
1-156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1-15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1-158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159 审美与人生 1-160 论壮美与崇高 1-161 论真、善、美
1-162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 1-163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 1-164 艺术美的特征
1-16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 1-166 略说崇高感 1-167 略谈悲剧感 1-168 论荒诞与美
1-169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1-170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
1-171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172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 1-173 审美与想象 1-174 人格美之我见 1-175 论山水美 1-176 论形式美 1-177 论风格美 1-178 论审美想象 1-179 论审美移情 1-180 论审美态度
1-181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1-182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 1-183 论科技美学
1-184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 1-185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 1-186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7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8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9 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1-190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 1-191 悲剧的审美类型
1-192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1-193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4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5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1-196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义
1-197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 1-198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 1-199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 1-200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 1-201 儒家的美育思想 1-202 道家的美育思想 1-203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1-204 庄子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
1-205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 1-206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 1-207 论禅境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1-208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 1-209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1-210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 1-211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系 1-212 《古诗十九首》接受史研究 1-213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4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5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 1-216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
1-217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 1-218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
1-219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 1-220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1-221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1-222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1-223 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1-224 蔡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1-225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读《美学四讲》)1-226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1-227 席勒美育思想述评 1-228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 1-229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 1-230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1-231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1-232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
1-233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1-234 先秦儒道思想互补研究 1-235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236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1-23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1-238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 1-239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 1-240 茶道浅析
1-241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 1-242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1-243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244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1-245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1-246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 1-247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1-248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 1-249 园林建筑美刍议 1-250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
1-251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1-252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 1-253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 1-254 士心复苏与唐宋词艺术的典雅化 1-255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 1-256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 1-257 电影的艺术欣赏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相声的艺术技巧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 戏剧的结构形态 悲剧的艺术特征 喜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
第二篇:文艺学美学论文参考题目
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恩格斯论文艺批评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论“文学是人学” 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意境的美学特征 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意境与典型比较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
通俗文学之我见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诃夫、莫泊桑小说为例
小说的悬念艺术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艺术灵感的特质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文学欣赏的特点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科学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与社会心理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文学与自然地理 文学与道德更新
论小说现代化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推进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
曹禺剧作女性形象论 曹禺创作思想研究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念研究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
网络文学刍议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
曹丕“文气”说述评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佛教语言观概述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
《文心·原道》浅析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通变”论析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因素
评《知音》“六观”说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
论《物色》的主旨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浅论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观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禅境与诗境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
试论严羽的“妙悟”说 严羽“气象”说述评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评李清照的《论词》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
黄宗羲的诗学观 论叶燮的《原诗》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人间词话》综论 王国维“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 从《谈艺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 布瓦洛《诗的艺术》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 谈莱辛的《拉奥孔》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的悲剧论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 丹纳的《艺术哲学》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审美与人生 论壮美与崇高 论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
艺术美的特征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
略说崇高感 略谈悲剧感 论荒诞与美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
审美与想象 人格美之我见 论山水美 论形式美 论风格美 论审美想象 论审美移情 论审美态度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
论科技美学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
悲剧的审美类型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义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
儒家的美育思想 道家的美育思想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 论禅境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系 《古诗十九首》接受史研究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蔡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读《美学四讲》)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
席勒美育思想述评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先秦儒道思想互补研究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
茶道浅析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
园林建筑美刍议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 士心复苏与唐宋词艺术的典雅化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
电影的艺术欣赏 相声的艺术技巧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
戏剧的结构形态 悲剧的艺术特征 喜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
第三篇:美学论文
《论语》中的孝道之美
12汉语言文学袁红***8
摘要: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智、信,而孝亲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孔子将孝道简单概括为“无违”,进而阐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应该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照礼节好好安葬他们,死了之后还要常常纪念父母,按照礼节祭祀父母。这些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言对话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存在于纯粹语言艺术中的成文之道,是一种伦理的语言形式,但是孝道也通过其它的非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保留下来,如思想观念上的保留。
【关键词】孝道成文之道艺术活动
孝道是一种成文之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观察其志向,父亲死了要考察其行为,若是对其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孔子就说做到孝了。就像曾子听说的“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张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都容易做到,而留用他父亲的部下继续做官和不改变他父亲的施政纲领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在父亲去世以后,长时间的保留父亲在政治主张上的合理部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孝道。这种成文的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句将自己说了出来。作为道的语言虽然是作为纯粹的语言,不是欲望和技术的语言,但它具有各种历史形态,《论语》中的孝道就是一种伦理的形态。这样看来孝道的显现就可能是艺术的,但是也可能是非艺术的。“事实上,道作为语言的发生并没有艺术和非艺术的绝对差异,如原始宗教的巫术礼仪始终伴随着诗、歌、舞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国儒家之道的开端也是所谓的礼乐文化,圣人制作礼乐以化成天下。道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发生形态只是历史分化的产物。”(《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224页)孝道以一种成文之道显现于艺术之中。
存在于纯粹语言中的孝道对于其它艺术而言是一种预先给予的。孝道在人们生活中已经预先存在且被人们积极广泛地发扬着,只是书本艺术来表达孝道的时候,孝道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成,并且还显现在各种非艺术的形态之中,如哲学、宗教和政治的非艺术的形态,它们和艺术共同存在而且彼此相遇,这是孝道成为肉身并进入生活世界并进入生活世界游戏的直接显现,而艺术是孝道各种显现形态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孝道通过《论语》这样的文学艺术成果呈现出来,它是具体的、朦胧的、感性的而不是抽象的、明确的、理性的。
“作为美的感觉物并不是一些超感性的存在者,如一些幽灵和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些感性的存在者,是一些自然、人类和心灵的现象。它们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如形象、声音、气味、硬度和热度等。这些感性特征并不是假象而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相反它们就是事物的本质所显现的现象。事实上,一切现象的存在者都是感性存在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感性显现的,感性是美的现象的基本特性,没有感性的事物就不是美的。”(《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42页)孝道作为一种美的事物,也是感性存在的,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也就是人的行为表现,通过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觉,看到子女为父母做一些尽孝的行动,如父母在世时好好地侍奉父母,父母离开了好好地为父母办丧事,听见别人评价子女尽孝的情况等等。
对孝道的认识是审美中的一种道德的感觉,充道德的高度对别人、对社会进行评价。“道德的感觉中不以事情为主,而是以自身的感觉为主,这种感觉就是所谓的道德感,人们从道德的规则或良心出发,去感觉事物,发现它是否合乎道德或者是不合乎道德。因此,事物必须从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也就是由事实的存在转向道德的存在。同时,作为感觉自身,它不仅要感觉事物的事实,而且要评价事物的价值。于是,感觉成为了评价。”(《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29页)当感觉成为了一种评价的时候,人们就用自己的道德感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道德的规则,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去感觉身边的事物,去观察身边的行为,发现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行为是否合符道德,也正为这样的道德评价方式,人们的行为就由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由一种事实转化成为道德的存在,人们也就去追求道德的行为,追求对父母尽孝达到道德的高度。
人的生活世界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人的活动都与欲望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道德则是用来试图规范人的欲望,它要确定欲望的界限,让它不至于破坏了一般社会既定的伦理道德的规范,《论语》中的孝道就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让社会中的人的行为符合社会 既定的道德规范:
1父母在世时,应该怎么做。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是鬼?”“未知生,焉知死?”想要侍奉好鬼神,必须首先侍奉好活着的人,所以在孔子看来,尽孝第一位的就是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好好侍奉他们。要竭尽全力,以礼对待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不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重要的是始终以好的容面对父母,让父母从心灵上快乐,还要把这种对父母的尊敬延伸到身边其他丧失亲人的人和身边的伤残者。
“生,事之以礼”《为政篇》,父母活着侍奉他们要依照规定的礼仪,“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篇》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按照规定的礼仪侍奉父母而且还要做到尽心竭力,不能有丝毫的保留。
“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父母不担心你其它方面事情,只要担心你的身体,换言之就是不让父母为你担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父母在不出门远游,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这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的表现,这是落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的孝顺父母的方式,但这种孝顺父母的心意、精神境界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父母为我们太担心。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分别呢?在孔子眼里,真正的孝道不仅仅是能够养活父母,让父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应该首先具备孝敬父母的孝心。孔子问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喫喝,难道这竟可以认为是孝么?在孔子眼里即使是让父母吃好的、喝好的也不是孝,这刚好和前面的孝敬父母物质上给父母的满足是次要的,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孝敬父母的心,要以好的面容对待父母,让父母从心情上精神上愉悦,而不是只是让父母不做劳累的事情、让他们有好酒好肉吃就行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篇》侍奉父母,如果看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也体现孔子孝敬父母重在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思,只是委婉的劝谏,即使会有忧愁但是也不能怨恨,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好的面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惧。”《里仁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父母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高寿而有所恐惧。就像孔安国说的:“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父母享的年寿寿高,子女应该为其感到高兴,但是父母年寿
高就越接近衰老,子女就为其衰老而恐惧,一个合格的孝子,以父母的心为自己的心,以父母的优乐为自己的优乐,应该时刻惦记着父母,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孝子。
“子见齊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貌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即使他们很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走快几步。看见别人家中死了人,心里就悲哀,看到瞎子心里就伤感,表现了一种同情之心,对身残者的尊敬。“见齊衰者,虽狎,必变。”《乡党》看见穿孝服的人,就是极其亲密的也一定要改变态度,“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乡党》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这变现一种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这在根本上是对自己父母的尊敬的一种延续,同时也是孝敬父母的一个前提的准备阶段,因为尊敬老人、同情家里死了人的人和身体残疾的人相比孝敬父母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连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就更别说去孝敬父母,而且还是从心底里孝敬父母,把父母放在心上,这样更难了。
2父母离世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命能够延续多久都是命运决定的,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有时候很好的人也早早的过世,对于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就像孔子在探病伯牛时感叹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可以看出孔子在这方面是无可奈何的。人最终是要过世的,活着的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亲人朋友过世了以后葬之以礼,依照规定礼仪办理丧事,一心一意的哀悼那些失去的人,对别人失去亲人也像自己失去亲人一样发自内心表示哀痛,这是一种社会道德心的体现,还要经常追思逝去的人、追思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去每时每刻的真正的把祖先放在心中。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父母过世了要按照规定的礼仪安葬他们、祭祀他们。“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修篇》对于葬礼与其温和平静没有悲伤,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孔子主张从内心真正哀悼追念爱戴死去的人。“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修篇》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样子孔子是看不下去的,孔子对这种临丧不哀的现象是极其愤恨的,孔子主张参加别人的丧礼要悲哀不要若无其事。“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篇》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同主人一样哀伤悲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哀悼之情,表达出对逝者的敬重。“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篇》孔子在为人办丧事的那一天哭吊,就不再唱歌了,说明孔子在哀吊死去的人的时候专心哀吊一定不会有快乐的时候,也就是古训说的“哀乐不同日”,对逝者要一心一意的追念,不能想其它快乐的事情。“丧事不敢不勉”《子罕篇》有丧事一定要尽礼,要严肃恭敬、悲痛哀伤。“羔裘玄冠不以吊。”《乡党篇》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特别看重丧事礼仪,这种葬之以礼的做法是社会普遍的文化形式,把它们用文字记录写下来也符合孔子的目的性,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社会的行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使社会稳定。
古代的丧礼还包括为父母、为君主、为老师守孝三年的一个礼仪,“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守孝这三年住在凶庐,不言语,也就是在父母、国君、老师守孝的时候要尽量克制自己,使自己一切从简,更不能享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修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祭祀神就像神真的在那里,通过祭祀这种手段表达对逝去的父母、祖先的追念。在真正祭祀的时候,即使是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就像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泰伯篇》大禹自己吃得很坏,却把祭祀办得极其丰盛,穿得很坏却把祭祀服做得很华美,住得很坏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孔子把大禹对于祭祀的态度和对于国家水利建设放在一起谈,说明孔子对祭祀的重视,而孔子对大禹这样的行为方式是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了,也就是说孔子对于宁愿自己生活得差点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的作
法是非常赞同的。在古代那样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时代,祭祀典礼不是经常能够办得起的,所以孔子主张在日常生活之中要把对祖先的追念放在心中,“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吃饭先祭祖先,不管是否有好菜,都得像斋戒那样严肃恭敬,反映了孔子履行“死祭之以礼”的孝道,追念祖先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样在日常生活之中去每餐饭的时间都把父母、祖先放在心中更有利于家族礼仪观念的潜移默化。
结论
综合可以得出,孔子眼中的孝主要有四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对父母不失礼,一切按照规定的礼仪来对待父母,包括父母在世时以社会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父母逝世以后也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安葬父母,还要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祭祀父母;第二不辱亲,用父母对待自己的心对待父母,继承父母的品德;第三敬亲,不仅要奉养父母,还要从心底里孝顺父母,让父母精神上生活愉快;第四爱亲,让父母时时刻刻都喜欢自己的子女,在父母面前和气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论语》中的孝道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一种正能量的东西,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合符社会整体的社会规范,最后由“真”的境界到达“善”的境界。由此可见审美活动是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累和发挥作用的,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论语通解》,邓球柏撰,长江出版社,1996年12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2月
《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第四篇:美学论文
浅论自然美和艺术美
摘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其主要美感对象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本文将从美的概念出发,对自然美和艺术美进行系统的理解和区分,同时从实践角度进而提出审美价值反思。
关键词:美自然美艺术美价值反思
一.美的概念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比如一朵鲜花、一尊雕塑、一眼清泉,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美的,然而认定这些美的标准是什么呢?又如一幅毕加索的绘画,有人认为很有深度、值得回味,而有的人却觉得杂乱无章、毫无美感,这虽然与个人艺术修养有关,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对象,有的人说美,有的人说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指任何能够引起我们感官或五官快乐的事物和属性。
美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的自然需求,所以美是人对事物主观情感的感知和表露。美的主要美感对象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前者是自然造化的形成,而后者则是人类的创造。
1.艺术美的内涵。艺术是人类了解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并深化人类生存的涵义,认识生活和创造生活的方式。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就是艺术家通过自然,通过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美。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精髓,是反映世界,认识世界的高度概括的人的感受。因此艺术美是人认识世界时主观对事物提炼概括进行再创造并符合人的审美情趣的一种感觉。艺术美使人的审美能力不断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不断的深入和变化,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促使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向更高级和更多面去扩展,正是在这种相互促进中,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艺术美也不断的提高。
2.自然美的内涵。自然美是造化的杰作,是自然界天然形成,是符合了人的审美情趣被人感知的美。它显示着自然伟大的生命力量,蕴含着强大的生命活力。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就是对自然生命的崇尚。自然美不是人的创造,自然美是自身活力展现出来的生命美。当我们远离人迹,投身到大自然时,高山雄健,小溪的缠绵,湖面的粼光,小树的妖娆,自然中无尽的美感让我们目不暇接。人与自然几乎无任何隔膜,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善于在自然中寻找美丽,也善于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精神的乐园,自然美只有被人欣赏后,它的美才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在人类看来自然美就是自然创造出来的伟大的艺术作品。
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联系
在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观点中,艺术美是绝对高于自然美的,而中国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诠释了道家的美学观是自然美绝对高与艺术美的。事实上不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只要是能使人心灵受到净化,品德得到提升,人生充满幸福的美都是至高的美。所以不论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平等的,无关乎谁高于谁,而关键在于它们体现的美是否蕴含了美的真谛。
艺术美与自然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美的产生和创造是以自然为源泉的,所以自然美启发了艺术美的创造,自然美是艺术美的基础,同时艺术美里面也隐含了自然美,是自然美的一部分。学习过美术的人都知道,初学者开始学习美术时必须要通过临摹和写生事物并掌握造型和色彩的基本规律,然后才能搜尽自然万物来扩展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研究自然界的景、物,逐渐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充分学习自然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很难
进行艺术创作。所以说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学习自然表现自然的再创造活动。反之没有学习和感受自然,你就不会有真实的情感和切身的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感觉,那创造出来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更不能打动观众。西方艺术大师塞尚在自己的书信中曾说“我必须作画,理论只有在与自然的联系中加以运用和发展才有价值,艺术领域尤其是这样。”可见对于艺术而言自然是多么重要。
三.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分
区分艺术美与自然美,对后来美学的意义影响重大,有了这一区分,在美学解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首先,是承认审美生活中的基本事实,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有自然美与艺术美。其次,也是为了建立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为文明的自由理解开路。第三,是为了美的更丰富的理解,为人的审美创造确立合法性地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以人作为分界,人的审美创造属于艺术的活动,而自然事物本有的审美情调则优先于人的生活存在,这里,一定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或者人类至上的观点。必须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事物的一部分,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不过,也要承认,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是最高的智慧生物,人的活动对自然世界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承认自然美或自然生活的优先地位,极为重要,人们已经认识到,越是符合自然的生活,越是美的生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不从事任何建设工作呢?在自然世界中,有限地建立人类栖居的世界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要以破坏自然的生活为前提,那么,就是美学的反动。在自然世界中,人的建筑艺术,越是与自然和谐一致,越具有美的意义, 因为纯粹自然的美, 往往脱离了人类生活存在。自然美,一旦经历人类生活的改造, 就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欧洲文明所显示出来的美丽生活景象, 就在于,它们在保护自然美的前提下,创造了优美的建筑艺术的美或园艺艺术的美,更创造了诗歌绘画音乐等纯粹艺术的美。人类艺术的审美创造, 总要受到各种局限, 而且,由于艺术品的价值与交换价值,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自然美则不同,它既为民族国家所拥有,为全人类所共有;只要我们到达这个特定的时空中, 就会自由地享受自然美的生活。“自然美”永远是艺术家的伟大导师,自然美的巧夺天工,往往是艺术美所无法企及的美丽世界;人类正是想把自然美永远保留下来才创造出了艺术的美,当然,艺术美更能让艺术家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世界与生命的自由想像与自由理解。
四.本源的信念: 自然美永远高于艺术美
黑格尔指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而且再生的,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及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完善的形态。”应该承认,在美学中,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美只是粗糙的美,不值得讨论”这一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了我们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说,这种错误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美学的真正理解。自然美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不能体现主体性意志,但是,自然美是人们可以共同享受的。更重要的是,自然美随着季节变化,永远是鲜活的,具有直接的生命推动力。必须承认,自然美永远高于艺术美,在自然美中存在着无限让人惊叹的东西人类的经验局限使我们无法全面地理解自然美。自然美,使人类一切丑的生活与艺术变得毫无意义,它也使人类的一切丑的模仿与创造变得如此缺乏价值。自然美, 超越了人的想像力,你不亲历它,就无法想像,而当人类亲历自然美时,发现它是如此美艳绝伦,无可比拟。真正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以及电影艺术家,都在伟大的自然美中,找到“无限的美感”,同时,面对艺术的局限,也在自然美面前生出“无限的喟叹”。当我们知道把自然美当作对象之后,就要善于欣赏自然美;虽然许多民族国家的自然美被日益工业化的生活所破坏,但是,人们还是知道保存自然美, 发现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自然美,是以自然的天光和气象来构成的,所以,日出日落,清风明月山川,雨雪云雾风霜,这是自然的美;与此同时,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草木花卉杨柳,竹林藤萝林荫,人工盆景和工艺美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尽力保持自然的美丽。人们从环境美学或价值论美学的角度,已经确认:自然美,就是要保留自然的原始意味,而不是按照人类的自我意志赋予自然以许多人为的东西。在这些自然美丽生活的理解中要强调,“自然美永远高于艺术美”,但是,也应看到,“自然美不能代替艺术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必须同等发展历史正在缓慢前进,其中,具有无限美丽的精神。自然美是自然的伟大创造,它永远是活的,显示出神秘的生命力量。自然美是永远欣赏不尽的,它常看常新,具有自由的力量。在自然的生命运动中显示美, 在自然的生命和谐中创造美感,“自然美与自然美的艺术发现”,就是价值论美学的伟大探索任务,也是价值论美学的自由尊严表达与思想确证方式。
五.审美价值反思:保护自然美与创造艺术美
自然美与现代科技生活,自然资源和我们的生命索取之间,越来越显出巨大的矛盾。从当代生活体验意义上说,现实与理想之间已经有了尖锐的冲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命存在困境。美的生活,仅仅依靠美本身是保证不了的;美的自然的保护,只能通过严格的律法来保证,美的理想要靠法律来保证。保护自然美,就不能一任人的自然欲望要求,所以,保护美就涉及政治生活的设计,政治生活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政治正义理想,永远遵守政治生活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则。我们相信传统习俗的力量,就是不要真正的法律,就是不愿意遵守公平的法律,就是回避束缚,但是,没有严明的法律,人的欲望就会随意的表达,审美的理想就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社会只有解决好了政治正义问题,才有可能保证审美生活的理想。有了公共自由价值准则,审美自由的生活才有可能,保护自然的美丽才有可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创造艺术美,因为美的生活的价值,通过艺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艺术美有无限的创造形式,这是美的未来景观。在美的文明的创建中,保护自然美和创造艺术美,是最重要的工作。艺术美更具独特性,我们强调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如果强调艺术处处模仿自然,一定是自然的翻版,我们可以更自由地理解艺术的创造。对于审美创造而言,就是要把自然美全部发掘出来,与此同时, 我们要通过感知自然美和生活的美来创造艺术的美。文明就这样有了自己的意义。
六.结语:
美学最大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在于美育。这不仅塑造了人的个性和品质,而且给人以快意的情感和健康积极的心理态度。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我们都应该去主动的观察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欣赏能力。
第五篇:美学论文
美学感受之
——经典电影回顾
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彩色故事片,1972年高尔基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根据同名经典中篇小说改编,导演斯塔尼斯拉夫。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了与德军的战斗。影片采用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调来表现一个主题:战争本不应该是姑娘们的事,但德国法西斯把姑娘们逼上战场。同时表现了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感人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性,像生活本身那样朴实自然。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的时候,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那五位付出生命、青春和明天的女兵,她们的面孔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影片主题与战争、女性、生存相关,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精湛的电影表现技巧使其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2、《两个人的车站》
前苏联彩色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82年出品,导演:梁赞诺夫。是不是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就会获得真诚的爱呢?两个人的车站,爱情的车站,生命的车站… …钢琴家普拉东为妻子承担了车祸的责任。在法庭审判之前,他动身到戈里巴耶道夫去与父亲告别。途中,在一小车站上,他与车站餐厅女服务员薇拉从争吵到相互同情、关心,最后产生爱情。这两个不幸的人虽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差距很大,但两颗善良的心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本片是最能代表前苏联喜剧电影特色的影片之一:一部多义性影片,既歌颂了中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又反映了复杂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它时而令人发笑,时而催人泪下,是一部独特新颖的悲喜剧。影片风格简洁流畅,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作品带有抒情色彩的悲喜剧,既让观众笑声不断,又能在笑声背后感受到小人物无奈的悲哀。影片呼吁对人加以关怀,展示生活本身应该具有的瑰丽色彩。影片有着令人难忘的细节和台词。
4、《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公民凯恩》也是一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资深影评家说:“它并不是那种让人一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公民凯恩》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部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5、《星球大战》与美国文化
《星球大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的文化是构成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部分”(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由热津斯基语),英国人麦克雷则在其著名的《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更进一步指出:“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 《星球大战》就是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全的电影。在它当中集中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航天器,它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确实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学技术所能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星球大战》是一部贴鲜明的美国标签的电影,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以及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星球大战》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其实就是美国的现实地球上推行霸权外交,搞强权政治,用武力解决问题和干涉他国内政的生动写照,当然,这一切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正义”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
但综合看来,《星球大战》仍是一部表现了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电影。《星球大战》的成功,在于它十分擅长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于它非常会讲故事,在于它有相当开阔的文化视野,在于它超常的想像与创新能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