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浅谈诗歌的用典

时间:2019-05-15 04: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浅谈诗歌的用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浅谈诗歌的用典》。

第一篇:(7)浅谈诗歌的用典

(7)浅谈诗歌的用典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和其它文明古国一样,我国诗歌起源于民歌。我国文学艺术瑰宝诗词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诗经《诗经》的艺术手法。诗词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短短几行的精品名作,寥寥数语,既能展现一个宽广无边的宏观世界,也可构成一幅精美绝伦的微缩景观,收到石破天惊、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要想让浩瀚如烟、异彩纷呈的诗歌瑰宝,永远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并发扬光大,只强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是不够的。让我们在“熟读”的基础上,掀开她神秘的面纱——诗歌的用典。

首先,我们要理解诗歌用典及其主要作用。用典,即使用典故。所谓典故,也就是诗文中所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

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

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显得英雄气短,死得英勇,毫无腆颜偷生,博得女词人的深深敬意和扼腕!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使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增加诗歌形象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也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总之,用典使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其次,要理解诗歌典故的出处与由来。诗歌中用典,讲究“言必有据”,必须有出处与由来,决不可信口雌黄。综观中国古典诗歌的典故,大多数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典故来自先秦诸子著作。如陶渊明的《饮酒》尾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原诗共二十首,此诗句出自第五首,是最广为传诵的名篇。陶渊明弃官还柴桑,辗转迁移后定居南里南村。此诗作于他五十三岁时,写隐居后醉酒采菊的乐趣。

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物、哲理、情趣和谐统一的情境所陶醉,悟出返朴归真,任随自然的哲理。他感到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于是巧妙而风趣地用典“欲辨已忘言”作结。此典出《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辨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首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老朋友准备了一顿实惠的美味:鸡肉和黄米饭,请我到他家去作客。这种简单朴素的“鸡黍宴”,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简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其中“鸡黍”典出《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后人即用之以表示农家待客饭菜的丰盛。

2、典故来自历史典籍。诗人怀古、咏史之类的诗词,多从史书典籍中援引史实典故入诗。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此中“周郎”来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周瑜二十四岁就被任为建威中郎将,吴中皆称他周郎。赤壁因吴国都督周瑜火烧曹军得名,故称周郎赤壁。

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中“燕然未勒”,咏叹强敌未破,功业未立。“燕然”为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典出《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后汉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返。作者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郁。

3、典故来自文学作品。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三、四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典来自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喻做人品格高洁,做官清白。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典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诗人仿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含蓄地将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表达出来。

4、典故来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逸闻故事、民谣歌谣等。如李商隐的《无题》尾联: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典出神话传说“八仙过海”。“蓬山”指海上仙山,女方居处;“青鸟”是仙鸟,是西王母的传信使者。

还如李商隐的《马嵬》颈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尾句“七夕笑牵牛”用典,出自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指天宝十载七月七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相约世世为夫妇之时,曾对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加以取笑。可在马嵬坡,“六军同驻马”要求诛杀误国的杨贵妃时,唐玄宗竟然赐杨贵妃自缢!诗人别出新意,在诗中流露出唐玄宗背盟,没有保护好杨贵妃而听任“六军”摆布,至使爱情浪漫史以悲剧划上句号,留给后世扼惋。

再如杜甫的《大麦行》:“问谁腰镰胡与羌”一句中,自具问答,典出汉代民谣《小麦童谣》。

如何才能掌握这典故方面的知识?只有博览群书!假设不读书,不读史,就难于“蕴藉”!

其三,要掌握诗歌用典的方法。诗歌用典要求准确,切忌牵强。如何在诗中驾驭典故?宜讲究三种用典方法:

1、明用典。即字面上下不相连属,意义不甚贯通,读者乍看便觉用典。明用典故的方法,就好比“煮米成饭”,虽然饭已不是米,但米粒犹存。如曹操的《短歌行》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诗行里直接用“杜康”,典出中国古代传说:杜康是历史上第一个造酒的人。在诗里也作酒的代称。用“杜康”解忧,正咏出了忧深难解:因为酒只是使人暂时兴奋而忘忧!亦所谓“借酒销愁愁更愁”。诗人的“忧”,实质上是欲用短暂、宝贵的生命去建功立业和为完成大业而渴求贤才的强烈愿望!看古人的“忧”紧连着酒,而杯酒能藏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真能“煮酒论英雄”啊!

2、暗用典。即将所要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之中,以隐喻象征出之。隐喻好比“盐溶于水”,虽不见盐,但能觉得水有咸味。如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李白因得罪唐肃宗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杜甫常忧思,作此诗寄托对挚友李白的深切怀念。

首联、颔联写作者对诗友的问候和本人的苍茫、惆怅;颈联高度概括古来才智之士屡遭陷害的悲惨命运;尾联紧承上联,写李白被流放必经江湘,自然会想起因谗遭放逐、自沉汨罗河畔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同屈原一样,他会写成诗句,把满腹冤曲向远逝千年的屈原倾吐。此中暗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李白、屈原“同是天涯沦落人”,令人同情,揭示出冷峻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3、化用典。有的诗人,精于构思,字面上气畅意通,无用典痕迹,实际上是经过加工改造,或改变愿意,或另释新意。化用典故好比“用米酿酒”,米之形、米之味已不见而成佳酿,巷深醇香。如刘禹锡的《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国势日益衰颓。诗人表面是咏史怀古,实则借古讽今:唐虽有李世民那样的英雄帝王,可惜后裔“不象贤”。

首联写诗人面对先主刘备塑像,肃然起敬;颔联引出刘备好不容易才形成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且有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的雄心。颈联写刘备长于任贤择相,短于教子,致使嗣子昏庸无能难继父业;尾联“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典出《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在此,诗人化用典故“乐不思蜀”。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万分无奈与叹息!鲜明的盛衰对比,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养子不教父之过啊!

第四,诗歌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其一,尽量不用,用则妥切。用典是一种精练的语言艺术,难度较大。只有在那些能收到点铁成金、以少胜多效果之处,才考虑引典入诗。

其二,有所寄托。诗人用典往往是借古喻今,有所寄托,写出新意,不落旧套。如王维的《酬张少府》尾联: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友人张少府来诗问:穷困或显达时该如何面对?诗人王维没有正面回答。“渔歌入浦深”化用《楚辞·渔父》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这个典故给读者勾勒出一幅画面:一渔人一小舟,烟波浩渺,渔歌回响,悠然远逝。这画面寄托了诗人“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上船跟我归隐去吧”的豁达情怀!

其三,切忌堆砌。用典防止过多过滥,使诗句晦涩难懂,造成理解困难,缺乏情趣。据说晚唐李商隐的七律《泪》,一连用了六个典故,一般读者看时,如坠云雾!至宋初杨亿、刘筠等,好用典,追逐辞藻华丽,开创了所谓的西昆体,引来不少诗人的批评。

元好问就在《论诗绝句》批评西昆体: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体,独恨无人作郑笺。

由此可见,诗歌用典既是艺术也是手法。是传统的诗歌创作技巧。继承和发扬她,就会创作出经典的诗篇来。

第二篇: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按语:《习近平用典》一书面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该书共收录了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的典故135则。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该书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又从这135则典故中,精选出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十大用典,并附原文,详列出处。

1.【敬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之江新语》第26页)

原文: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山东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括。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2【为政】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2005年2月7日《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之江新语》第114页)

原文: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原典: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释义: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

3【立德】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原文: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劝诫。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把“欲而不贪”作为为政的必备条件。南宋吕本中在他所著的《官 1 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其中的“清”,指的就是清廉,即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这些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今天读来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出处:(南宋)吕本中《官箴》

原典: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馀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4【修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原典: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释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说,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典故的背景是这样的,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于都城,逃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傒以为不可,并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历朝历代的教训加以劝阻。

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历代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5【笃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原文: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典: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释义: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著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

老子主张“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同时,老子又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但面对细易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难之”,就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也就是他所说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对于我们无论行事还是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

6【任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14年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原文: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原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州部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的选拔,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常见到一些文章将这句话中的“州部”误写作“州郡”。“州郡”为古代高级行政区划,其长官为州牧郡守。州郡制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秦朝的郡县两级制改为州郡县三级制。显然,“州郡”与“卒伍”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7【廉政】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原文: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出处:(北宋)苏轼《范增论》

原典: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释义:《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文中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观点,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他打了个比方,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指出正是由于项羽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被敌人利用,从而丢掉了天下。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8【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文: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出处:(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原典: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释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9【法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原典: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释义:韩非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提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韩非认为,法度不论哪个国家都有,关键是掌握法度的人。他以荆庄王(楚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釐(xī)王为例,说明谁真正掌握住法度,谁就能强大。在这里,韩非把“依法治理”看得高于一切。的确,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混乱,不依靠法治,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下去。周朝传下来的淳厚民风民俗,被膨胀的、畸形发展的私有制冲得一塌糊涂,失去行为规范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知路在何方。所以韩非认为,只有以法治国,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国家才能强大。这与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正好相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10【辩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原文: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典:方今国势,无复雍乾财富之盛,骤语建置,微特黎民滋惧,即殊识之士亦徘徊瞻顾而不敢为。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诚欲延国命于累卵之巅,举危疆以图自保,则因势制地之术,固有不容不先振其纲维,而徐措其节目之细,则迁都之说尚焉。

释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清末举人陈澹然(1860-1930年)的战略名言。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国势的日衰,陈澹然在光绪戊戌年(1898年)写就《迁都建藩议》,提出这一著名观点。其意为:不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筹谋得当局部之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是从时间维度阐释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即:长远目标不明确,阶段目标就无从把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从空间维度阐释全局目标与局部目标的关系。即:全局目标不明确,局部目标就无从把握。因此,做事需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考量,要将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置于首位,当前及局部的行为都必须服从于长远的和全局的利益。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带您重温习近平阅兵讲话中让人心潮澎湃的7句话语。

1、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解读】14年浴血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380万将士喋血疆场。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研究员彭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解读】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力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抗战,国共军队在各自的战场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这场实力极其悬殊的战争,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光荣史篇,更是应该发扬传承的中国记忆。

3、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解读说,我们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基础,绝对不允许一些国家挑战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在现代社会,在当下发展的背景下,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5、中国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解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发表评论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到了列强长期侵略和蹂躏,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会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近代世界以武力开道的暴力崛起,导演了一幕幕“大国政治的悲剧”,证明了扩张争霸是毁灭之路。

6、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解读】国防大学教授房兵认为,此次裁军30万,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房兵指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显示了中国充分的自信。

7、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三个“必胜”振聋发聩。“要正义、要和平,力量源自人民。全国人民、全军将领都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感受到走向未来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篇: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用典

一、敬民篇

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为政篇

4、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

8、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9、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三、立德篇

10、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11、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12、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3、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四、修身篇

1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五、笃行篇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9、一勤天下无难事。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六、劝学篇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腹有诗书气自华。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七、任贤篇

2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7、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28、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八、天下篇

29、计利当计天下利。30、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3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九、廉政篇

3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3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5、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36、公生明,廉生威。

十、信念篇

37、位卑未敢忘忧国。

3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十一、创新篇

3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0、不日新者必日退。

十二、法治篇

4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4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十三、辩证篇

4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4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第四篇:习近平用典

◎借古警今: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 【解读】《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这段的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底色。“全党必须警醒起来”,2012年习近平一上任就为全党敲响了警钟。紧接着,习近平发出“整风”动员令,并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再次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

◎重拳反腐: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典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苏辙《上皇帝书》

【解读】句中的“腹心”即肚腹和心脏,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意思是,清除百姓的祸患,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样。苏辙把百姓疾苦提升到“腹心之疾”的高度,意在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不可稍懈。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人民的期待。”对人民群众来说,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种特权现象无疑就是“祸患”,也最令人痛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打虎拍蝇”,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用实际行动激浊扬清,回应着人民的期待。

◎推行法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典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解读】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子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本句典语的意思是,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现代社会表明,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习近平引用韩非子的论述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和立法、执法、司法者要秉公执法,在实践中贯彻法治思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官治官: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典出】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王通《中说·礼乐篇》 【解读】《中说》是一本哲学著作,体例效仿《论语》语录式。这句典语的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逝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领导干部如何交友?习近平用这句古语给出了遵循。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行为。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同时,习近平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文中强调“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习近平用此三字道出了当官的法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能否干干净净干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

◎习式外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典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解读】孟子的这句古语意思是,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孟子指出,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五倍、十倍,甚至千倍、万倍。倘若你将它们同等看待,就是扰乱天下。

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要表达的都是“多样性”的思想。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历史,怎么可能千篇一律?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吸引眼球,这是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的道理。正所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每个国家都可以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全书收录他引用苏轼的地方达7次。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在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杨立新说,这段话是《晁错论》的首段,表达的思想是“坐观其变”而不对祸乱采取措施,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敬民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 释义

《咏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

尾联“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 解读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就可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这个意思。【为政篇】 政者,正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解读

习近平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南宋]吕本中《官箴》 ● 释义

吕本中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 解读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领导干部做到这三个字,根本上说还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 释义

张伯行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清廉刚直,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拒绝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这篇檄文被视作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

这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 解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习近平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上疏于防范,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其结果往往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所以习近平不断强调,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第五篇:《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同志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阐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的法宝。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读书学习,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政治文明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学习对于我们更为重要。习近平同志曾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来描述部分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好学才能上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曾经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先生的预言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浩瀚的知识,只有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读书不仅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建议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如此,才能吸纳丰厚理论营养,博采各类知识精华,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

■ 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 释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篇首。涯:边际、极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与儒家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积极进取精神相比,庄子的思想确实有消极的一面。对此,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庄子·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多次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强调领导干部应该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原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 释义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任判官时,与董传私交甚笃。董传虽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掩不住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故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赞之。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要达到这种境界,习近平同志曾总结了三点体会和认识: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和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 释义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成功者的经验总结。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王国维认为,这种逻辑可从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体现出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登高远眺,所见尽是肃杀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高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用在此处,是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善读书”的最重要体现。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把知识运用于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到学以润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面对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知识,怎样学习就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学与思结合,关键是把书本知识与火热实践结合起来,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迷惑。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孔子本人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十日不停。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只是学会了弹这首曲子,还没掌握该曲的技法呢。”又过了几天,师 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领悟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子再劝:“你已经能很好领悟曲子的神韵了,换首新曲子学吧。”孔子仍说:“我还没参透作曲人的人品。”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目光远大,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乐曲!”师襄子听了非常吃惊,向孔子行了个礼说:“没错!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学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日学日思、学思并重的治学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或是不思进取不愿学,或是陷入事务不勤学,或是装点门面不真学,或是急功近利不深学,或是学用脱节不善学。这些说到底,都还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过一个陈望道的小故事,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掉了粽子,母亲问他,他还说“够甜”。这样的甜,是信仰的味道,也是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的味道。领导干部学习时,正需要有这样一种好之乐之的精神。

■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 释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较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关于学习,孔子还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要勤勉好学,并乐于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可见,好学、乐学始终是孔子强调的学习的要素。

下载(7)浅谈诗歌的用典word格式文档
下载(7)浅谈诗歌的用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习近平用典》学习心得

    《习近平用典》学习心得近期,我认真拜读了《习近平用典》这本书,收获很多。习书记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近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用典》一书,它是一本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看后让人充满正能量,充满激情动力,提升精气神的书,书中以独具匠心的引用,传承了经......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卢小铭:从内心涵养一泓清泉"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防身治病的武器之一是勤于学习。《习近平用典》这一吸允着中华民族无比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瑰......

    读《习近平用典》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用典》心得体会 “人间四月芳菲尽,全民阅读花盛开。”伴随着全民阅读春风的徐徐吹来,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

    诗词用典教学设计

    中考专项复习之理解诗词中的典故 精河县第二中学闫秀红 一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

    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

    04.27《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同志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阐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学习习近平用典心得

    学习《习近平用典》心得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志,洞察兴衰更替的周期律。古人的嘉言懿行,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智慧。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共计26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