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8: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用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用典》。

第一篇: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用典]

四、【修身篇】

11、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第11页 原文: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领导干部既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更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要明确哪些是应当有、应当讲的人情,哪些是不应当有、不应当讲的人情,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为“无情”、“无能”也在所不惜、不为所动。出处:(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原典:

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 释义:

《中说》是隋代思想家王通的哲学著作,为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因门弟子私谥其为“文中子”,故又名《文中子说》。该书体例仿《论语》语录式,文中的“子曰”为文中子王通说。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中说》卷六《礼乐篇》。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势利之交不长远。对此,早于王通九百多年前的庄子有更为深刻的论述。《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认为,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浓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甘甜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究其实,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因素,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但倘若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就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永恒的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勿近小人。(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第49页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第96页

——2013年10月3日《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第179页

原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出处:(上古时代)《尚书·周书·周官》

原典: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释义: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学文献,其中《周书》三十二篇是《尚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西周初期与周公相关的一些重要史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周公的一些治国理念。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各级官长)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有远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勤奋努力工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经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建功立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立志,二是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远行,无勤实难以成事。(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2、一勤天下无难事。

——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第89页 原文: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出处:(清)钱德苍辑《解人颐·勤懒歌》

原典:

为人在世莫嗜懒,嗜懒之人才智短。百事由懒做不成,临老噬脐悲已晚。士而懒,终身布衣不能换;农而懒,食不充肠衣不暖;工而懒,积聚万贯成星散。又不见,人生天地惟在勤,原勤之本在乎心。若能自强而不息,先须抖擞己精神。士而勤,万里青云可致身;农而勤,盈盈仓廪成红陈;工而勤,巧手超群能动人;商而勤,腰中常缠千万金。噫嘻噫嘻复噫嘻,只在勤兮与懒兮。丈夫志气掀天地,拟上百尺竿头立。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释义:

《解人颐》二十四集,清钱德苍重辑。根据书前作者写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序可知,他是根据坊间流传的《解人颐》初集、二集及《新订解人颐》三部书,“复为去陈集新,又从而广益之”,重新付梓的。

《解人颐》收录的这首《勤懒歌》,是对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进行劝勤戒懒。结语为:“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意思是,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作“百丈竿头”。

关于勤奋,古人论之多矣。东汉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唐代韩愈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伟人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中写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可说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另类表达。

五、【笃行篇】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013年10月3日《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第177页

——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第387页 ——2014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法国有一句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要向这些为中法友好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典: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释义: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认为,处理问题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为此,他打了三个比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砌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篇》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得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

——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之江新语》第26页)——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28页)原文: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典: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释义: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著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

老子主张“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同时,老子又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但面对细易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难之”,就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也就是他所说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对于我们无论行事还是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5、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文:

责任重于泰山。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大家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要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说假话、报假情、瞒上瞒下。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的道理,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喻老》 原典: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释义:

《韩非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其《喻老》篇,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分别解释了老子《道德经》十二章,其中《德经》八章、《道经》四章,使《道德经》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同时也使韩非本人的刑名法术之学有了比较精深的理论凭藉。

五、【笃行篇】

6、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出处:(明)刘基《拟连珠》 原典:

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释义:

《拟连珠》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仿连珠文体而作,共六十八首。刘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孔、孟、荀、墨以及易学、名家、法家、兵家、老庄道家等,充分体现了“一代文宗”刘基“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为学风格与理论旨趣。明末竟陵文派创始人钟惺评曰:“居身涉世之理,用贤治人之道,与夫阴阳祸福、盛衰治乱无不具备于六十八首,寝食其中,有无穷受用处,公真教敷一时,泽被千古者也。” 《拟连珠》的“无穷受用处”就是注重实学、实效、实功,强调实践工夫。在“名实之辨”问题上,刘基主张以“形”、“实”证“声”、“名”,其实学思想的主要观点为:“观形于声,未必见形;求实于名,未必得实”,反对“声”、“名”等一般性的描述语言和理论,主张从“形”、“实”中获取关于事物本质性的认识。为此,他提出:“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这与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一样,都阐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7、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

原典: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辩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释义: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原为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散佚,后经北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政理”为其第七卷。

《说苑·政理》阐述了古代贤人为政的道理。在上面那则故事中,魏文侯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行前叮嘱他要“全功、成名、布义”。西门豹问怎样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广施仁义?魏文侯答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说,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来得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脚踏勘的来得可靠,用脚踏勘的不如用手辨别的来得可靠。这段话通过耳闻—目见—足践—手辨的对比,由远及近再到现场,强调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成语“耳闻不如目见”即来源于此。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到了邺县后,马上深入调查研究,“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很快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习俗,并发动民众开凿了十二条运河,“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果然没有辜负魏文侯的教诲。(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8、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2006年12月4日,《不兴伪事兴务实》(《之江新语》第210页)原文:

古人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也可以说是求真务实的一个基本要求。务实之人,一般都是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之人。领导干部就要做这样的务实之人。出处:(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释义: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汉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在重申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借鉴。全书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杂言下》五篇。其中《俗嫌》主要批评世俗盛行的卜筮、禁忌、祈请、神仙方术、谶纬等宗教迷信。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是对“在上者”即统治者而言的。意为:不接受虚假的言辞,不听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去干虚伪的事情。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将四个否定副词和动词联合使用,组成了整齐的排比句式,说明统治者应采取的正确立场,态度坚定,毫不含糊。为了反对“四不”,荀悦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认为说话必须产生实际效果,方法必须要有标准和法则,名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以此杜绝“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习近平用典]

五、【笃行篇】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第140页

——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第644页 原文: 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出处:(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原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释义: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二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刻苦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无遗力”三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诗眼。纸:书本。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意思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升华所学的知识。陆游的真知灼见,不仅在古代是做学问、求知识的宝贵经验,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第133页

——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第645页 原文:

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养生主》 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释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篇首。这句话中,“涯”指边际、极限;“知(zhì)”为知识、才智。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与儒家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积极进取精神相比,庄子的思想确实有消极的一面。对此,我们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庄子·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要顺应自然之道,把它作为处世的常法。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雷锋同志有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就是从这句话里获得的有益启示。(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之江新语: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第139页; ——2014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7月10日《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第460页 原文: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出处:(清末民初)王国维《人间词话》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释义: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经验的总结,并通过巧妙而形象的文学意象加以概括。

王国维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正在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登上高楼眺望,所见尽是肃杀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高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瞻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这一境界是立志、下决心的过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人瘦了,憔悴了,但“终不悔”。尽管遇到了百般的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经过多次周折和磨练之后,人逐渐成熟起来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情也会豁然贯通。这时事业上就会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第139页 原文:

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阅历丰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当然,思考的基础是阅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有的对学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深入,欠思考,忙碌于会议、活动、应酬。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要论及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迷惑。殆:有害。意思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入迷茫;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导致危险。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有用的真知。关于学与思,孔子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不学习而冥思苦想,花费再多工夫也不管用。这里并没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说一个人不能不学习而终日耽于幻想,同样强调了学和思不可偏废。“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也承其师志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的嫡孙子思将学与思纳入治学的五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主张学思互补:“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另外,西方哲人康德也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分地域和种族,其根本性的原则都是一致的。(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第142页 原文:

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篇》 原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释义: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的意思。本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大量运用比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这段话以设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认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接着,进一步申述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kuǐ)”,两脚为“步”,“跬步”形容很微小的距离。这句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可能汇聚成江河大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这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便昭然若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学习需要积累,成就事业也需要日积月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成功的前提,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2009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原文:

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原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释义:

这是西汉经学家刘向《说苑》中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一次问盲乐师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听了很生气:“哪有做臣子的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说:“盲臣哪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鲜明亮;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炽热似火;老年时好学,就像用蜡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但是点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不禁赞道:“说得好啊!”

学习是为了照亮人的行程,指导人的行动。师旷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鼓励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引用了师旷的这个比喻:“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老年人读书学习“如秉烛夜行”,不学就会“瞑目而无见”。可见,老而好学的意义十分重大。(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015年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2014年9月25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2012年9月1日《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第313页

——2006年3月1日,《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之江新语》第180页)原文:

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中谋共赢,在合作中同进步,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成果。——2015年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有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和不同工作领域,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大家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个人经历、政治阅历也都不同。这种学员构成,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礼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葛亮说:“集众思,广忠益。”这些古语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说明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交流思想、交流学识、交流经验的学习活动;二是对交流出来的东西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凡是好的就学习遵从,不好的就自省自戒,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古人这种交流学习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应用。大家在党校学习过程中,交流工作经验、畅谈心得体会、切磋研究成果,肯定能够取得集思广益的效果。——《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 出处:(战国至秦汉)《礼记·学记》 原典: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释义: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为《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学记》这段话阐述了“教之所由废”即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分别为:问题发生之后再设法禁止,则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而没有效果;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即使再勤奋刻苦也难以奏效;教学杂乱无章不能循序渐进,则学生学习就会陷入混乱而难见成效;独自冥思苦想而没有学友间的相互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品行不佳的人交往,就会学到一些坏习气进而违逆师长的教诲;平时总谈论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使学业荒废难有所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学生一方来说的,强调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切磋、相互取益的重要性。成语“孤陋寡闻”即源于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朋友是你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你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一个人学习,不接触外部世界,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向他人学习,察纳雅言,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获得更多的知识,避免孤陋寡闻之弊。(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38页

原文:

正是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出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原典: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释义: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为《荀子》中的名句,现将原文中的“如学”化用为“为学”。这句话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

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学者是很容易转化为仕者的,但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绝非易事。荀子认为,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窃据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尸位素餐之徒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因此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荀子的这一观点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弟子子夏就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荀子的这段话更是强调了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素质和长期功课,不断学习是官员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故成为历代为官者的箴言。(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2页

原文:

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在这里,大教育家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热爱学习。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关于学习,孔子还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要勤勉好学,并乐于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可见,好学始终是孔子强调的要素。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者,爱好也。如果您对学习感兴趣,那您就一定能够学好。(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2页

——2014年5月4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文: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至秦汉)《礼记·中庸》

原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释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句中的五个“之”字指的都是学习对象——各种知识。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向别人询问,缜密地进行思考,明确地分辨是非,踏踏实实地去践行。

这段话把作学问分成紧密相连的五个环节,或者说是五个递进的阶段。“博学”强调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是第二个阶段,“审”,意为详细、仔细。即对知识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但问过之后还须通过认真缜密的思考来消化,使所学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对所学知识要加以分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所谓“博学”就会良莠不齐,真伪不分。“笃行”为最后阶段,就是要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最终得到很好的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中庸》告诉我们,如果能够循序渐进地这样做,那么“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11、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第97页 原文:

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出处:(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原典: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释义:

《续诗品》是清代诗论家袁枚仿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用四言韵文写就,简括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的“苦心”。在《续诗品》序言中,袁枚交代了自己的写作缘由:“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

“尚识”,就是以见识为高,见识为重。见识是见解与认识。《续诗品·尚识》总结了诗歌创作中学问、才能、学识、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出其重点应为学识。为此,袁枚打了这样的比方:“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箭镞:箭头;鹄(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意思是说,学问就像弓弩,资质就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我们无论阅读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从事创作,学识的高低与深浅,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欣赏与创作的艺术效果。所以,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我们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镞一箭中鹄。(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12、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2006年7月26日,《要善于学典型》(《之江新语》第218页)原文: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原典: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释义: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以诸子言行为主,每类之前列总说,后加按语。《建本》为《说苑》第三章,所谓“建本”,即建立根基、奠定基础的意思。在《建本》总说中,刘向提出:“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上面这段话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关于治学的论述。子思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砺:磨砺。意思是说,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努力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接着子思用打比方的方法指出,与其一个人独自思考,不如向人学习来得快;与其踮起脚来张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远。这段阐述与《荀子·劝学》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子思虽然早荀子170年,但《说苑》成书比《荀子》晚了200多年,加之《说苑》抄录古史颇多,故应以《荀子》为原始版本。(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1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014年5月30日《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原文: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听说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有没有车接车送,比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这样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这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出处:(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原典: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释义:

由诗题可知,这是首题壁诗,为晚唐诗人杜荀鹤为其侄子所作。

首联提出疑问:侄子为何能够“居穷道不穷”?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居穷”的“穷”指“穷困”,“道不穷”的“穷”作“穷尽”讲。是说侄子虽然身处穷困,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后句“乱时”点出晚唐动荡不安的时局。颔联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干戈”借代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意思是家乡虽在战乱中,侄子却能守礼自持,不放弃道德修养。颈联由书堂之人写到书堂之景,“窗竹”一句为视觉,“野泉”一句为听觉。此联明状景实写人,透过此景,可以想见学子伏案苦读、砚池笔耕的情景。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既是对侄子的勉励之词,也是作为长辈总结人生经验的肺腑之言。惰:懈怠。意思是说,少年时期努力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打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懈怠,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诗人以过来人的口吻,暗用大禹“惜寸阴”的典故激励侄子,出语警策,谆谆善诱。(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1、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14年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2009年3月1日《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6年9月13日《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之江新语》第115页)

——1990年3月《从政杂谈》(《摆脱贫困》第25页)原文: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出处:(战国)《韩非子·显学》 原典: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释义: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州部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说,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的选拔,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常见到一些文章将这句话中的“州部”误写作“州郡”。“州郡”为古代高级行政区划,其长官为州牧郡守。州郡制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秦朝的郡县两级制改为州郡县三级制。《资治通鉴》中,鲁肃劝说孙权不可听群儒之言降曹,因为群儒降曹后,“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就是说他们照样可以一步步做到州牧郡守这样的大官。显然,“州郡”与“卒伍”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2、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2013年9月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 原典:

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善与恶,始系于君也;兴与亡,终系于人也。释义: 《策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年)参加制举试前,拟作的一部时事论文集,共七十五篇。《策林》从时务出发,主要探讨了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军御兵之要、矜民恤情之核、礼乐文教之功等八方面的宏观与微观问题。

上面这段话出自《策林》之十四“辨兴亡之由”。意为:国家兴盛,是由于得到真正的人才;国家灭亡,是由于丧失真正的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其所由来者渐矣”的“渐”,是一个量变过程,但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白居易警告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严重后果。而这一切善恶、兴亡的关键在于人君。中国是人才思想产生最早的国家。《诗经》毛诗序中说:“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这是“人才”一词的起源。《诗经》中还有“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四国无政,不用其良”诗句。孟子认为“尊贤”是治国之本,指出国家“不用贤则亡”,“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把能否任用贤才摆到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3、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健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五》 原典:

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浑殽;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为曲私欺罔之资也。„„”

释义: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书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关于为政用人问题,司马光主张:“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关键,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

司马光指出,识别人才的根本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领导者至公至明,那么下属有无能力便会一目了然,无所遁形;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绩之法,只能成为徇私、欺骗的凭借。按照司马光的观点,制度也好,知人也好,是工具、形式,属器用层面;要使制度行之有效,人才选用妥善,在于领导者是否“至公”,审断是否“至明”,这是道的层面,从而直指人的本心。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与唐太宗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一脉相承。正由于唐太宗把“得人”看作是“为政”的关键,才使得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从而保证了国家的政治清明和各种政策的推行,取得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4、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

出处:(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 原典: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不然,但取己所明而已,但取已所近而已。释义:

《默觚》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魏源的哲学著作,撰于清道光十五至十九年(1835—1839年)。“默”取自魏源的字“默深”,“觚”为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本书分《学篇》、《治篇》两大部分。

魏源在评价历代用人制度的得失和揭露清政府用人制度的弊端时,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思想:“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魏源指出,不知道一个人的短处,又不知道一个人的长处,不能发现一个人长处中的短处,也不能发现一个人短处中的长处,那么就不能够使用人,不能够教育人。为此,魏源提出了正确的用人育人方法:“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辟:同“避”,回避。认为用人就是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教育人就是成人所长,去人所短。魏源的人才思想充满了辩证法,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5、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出处:(清)顾嗣协《杂兴》诗

原典: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

释义:

顾嗣协(1665—1722年),清代康熙年间诗人。他留下的诗文很多,但最为人称道并广为引用的还是这首哲理小诗《杂兴》。此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寓理深刻。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要因材施用、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的辩证道理。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芸芸众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如果舍长就短,即使智者也会捉襟见肘、无能为力的。故作者提出:“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人才贵在适用,不必过于苛求,只要有某方面的才能就可予以任用;过多苛求,强人之难,只会把大批人才拒之门外。表达了作者人尽其才的人才观。(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6、不拘一格降人才。

——2002年12月31日《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492页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原典: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释义:

《己亥杂诗》是清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创作的组诗,共315首,本诗为第220首。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他因厌恶仕途,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眷,在南北往返途中,《己亥杂诗》便诞生了。此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夕,面对危局,龚自珍主张改革内政,抵御外国侵略,同时有感于清政府压抑、束缚人才的局面,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忧思和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遭扼杀,到处是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指出只有经过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热烈的希望: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又憧憬未来、充满理想。(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七、【任贤篇】

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13年9月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原文:

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好了,说闲话、背后嘀咕的现象就会少得多。我们是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不要搞“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那一套。批评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其实,一些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罚,几乎都谈到班子内部监督不够,说没人提醒我,如果当年有人咬咬耳朵,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罪。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原典:

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释义: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是战国策士赵良对秦相商鞅的谏言。掖:通“腋”,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赵良的意思是说,一千个人说恭维话,不如一个人说真话有价值;这就好比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一样。

商鞅听了赵良的话后,非常感慨地说:“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意思是,美词巧言好比花朵,直言不讳好比果实,逆耳忠言好比药石,甜言蜜语好比疾病。并请赵良直言不讳。由赵良与商鞅的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谔谔之言是何等珍视。谔谔之言为何可贵?乃因很多“谔言”切中时弊,使人们看清了问题的本质,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症结。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官员耳中这样的“谔言”常在,至少可以提个醒,防范于未然。因此,“谔言”是反骄破满之言,及时预警之言,也是肺腑之言。(杨立新)

八、【天下篇】

1、计利当计天下利。

——2013年10月3日《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第175页

原文: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出处:(近现代)于右任题赠蒋经国对联 原典: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释义:

1961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赠蒋经国一副对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14个字,后来成为蒋经国先生的座右铭。

这副联语明白晓畅,含义隽永,深刻诠释了“利”、“名”二字的内涵,并晓以“天下”、“万世”之理,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名利观。关于“名”与“利”,古来论之多矣,惟明人庄元臣评析较详。他在《叔苴子·外编》中说:“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闾阎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圣贤之名者,同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终身之利者,好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好闾阎之名与目睫之利者,众人也;好士大夫之名与终身之利者,君子也;好圣贤之名与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圣贤也。人之所异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远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联语作者正是从这样的圣贤之道的名利观出发,鼓励蒋氏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计天下利”、“求万世名”。时隔20余年后的1982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在致蒋经国的公开信中,又引用了这一联语:“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劝告蒋经国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统一大业出力。(杨立新)

八、【天下篇】

2、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2013年10月7日《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第188页 原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亚太未来发展攸关亚太经合组织每个成员的利益。出处:(唐)尚颜《送朴山人归新罗》 原典: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释义:

《送朴山人归新罗》是唐末湖北荆门僧人尚颜所写的一首赠别诗(一说为唐代诗人马戴作,《全唐诗》为尚颜作)。朴(piáo)山人,朝鲜国旅华隐士,生平事迹不详。新罗为朝鲜的古称,本为朝鲜半岛的一个古国,公元7世纪统一半岛大部,达到鼎盛,后习惯以新罗代指全朝鲜。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海上历程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联“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是作者预想的一幅气势恢宏的海景画卷。信:听凭,任由。意思是说,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这风是顺风、好风、利风,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诗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诗人想象着在一路好风的相送下,友人千里航程一路景。最后一句“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写诗人离别后的怀想之情。当友人归去,天各一方,只有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指新罗)遥望祝福。以景结情,借眼前之景含万里不尽之情。

中国古代的渡海诗很多,习近平为何选择此诗的首联?朴山人是朝鲜旅华隐士,因此这是一首写给国际友人的赠别诗。唐朝去朝鲜的海路一般从登州(今蓬莱)出发,横渡黄海。而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因此用这句诗来描述亚太经济合作是绝佳之选。(杨立新)

八、【天下篇】

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原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第369页

第三,着力推进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要积极创造更多合作机遇,提高合作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多作贡献。——2013年4月7日《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出处:(明清)《古今贤文》 原典:上同。

释义:

《古今贤文》是明代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故又名《增广贤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一支花盛开不能代表春天到了,只有百花竞放才能说明春天的到来。这句民谚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一、阐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花”是部分,“百花”是整体,部分的功能是较小的,要以整体发展带动部分发展;

二、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特殊性和普通性,“一花”是特殊性,只有“百花齐放”才会发挥重大作用;

三、说明了事物是客观的和变化发展的,“百花齐放”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

四、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花”和“百花”也是有矛盾的。这句话还有多种版本,诸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等。说明这一谚语的普及性和人们对它的喜爱。(杨立新)

八、【天下篇】

4、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第370页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5年3月28日《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

原文: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国与国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不理解的问题,但这就是生活。既然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那就肯定会存在一些相互不那么好理解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一切看上去不可理解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想去理解并努力去理解,而不要排斥。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2015年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15年3月28日《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原典: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释义:

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情形。孟子指出,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蓰xǐ: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千倍万倍。倘若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就是扰乱天下。为此,孟子举例说明,如果巨屦(做工粗糙的鞋)与小屦(做工精细的鞋)同一个价钱,那么,谁还肯做小屦呢?

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物质世界如此,人的精神世界亦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人们内心世界的不同,就像他们各不相同的面貌一样。可见,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与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相对立,庄子则主张“齐物论”。庄子认为世界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其思想主旨是“听其不齐而自齐”。这反映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也反映了中华文化思想的丰富性。(杨立新)

八、【天下篇】

5、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第374页

原文: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原典: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醯 xī 醋)醢(醢 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释义: 上文中的“据”,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梁丘据。梁丘据善于揣摩齐景公的心思,对于齐景公交派的任务从不敢怠慢,十分卖力地去做,因此深受齐景公的赏识。但齐国宰相晏子却视其为“社鼠”(社庙中的老鼠,指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危险人物)。在上面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中,晏子批评梁丘据能同而不能和:国君认为可以的,梁丘据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梁丘据也说不可以。接着,晏子用了两个比喻,“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意思是说,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最后得出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与“同”,表面上看很相似,实质上大异其趣。“同”,是绝对的一致,既无变动也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和死寂。“和”如“和羹”(为羹汤调味),必须齐之以味。“琴瑟专壹”为同,《礼记·乐记》孔颖达疏云:“唯有一声,不得成乐”。琴瑟是要和的,故《诗经·鹿鸣》曰:“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杨立新)

八、【天下篇】

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第386页 原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我这次访法期间,同奥朗德总统达成的最重要战略共识。我真诚希望,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

出处:(战国至秦汉)《礼记·中庸》 原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释义: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南宋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了《四书》之一。

《中庸》这段话对孔子进行了极力推崇和褒扬,认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其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传世名言。并育: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意为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引用了这句名言,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儒家的“中和中庸”思想揭示了协调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在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欲望和情感的满足要把握好适当的“度”。(杨立新)

八、【天下篇】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第397页 原文: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就造成了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原典: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弟子子贡所提问题的回答。子贡问:“有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规范自己一生行为的吗?”孔子答道:“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反过来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也愿意这样做,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出现在《论语·颜渊篇》中。这是孔子对弟子仲弓说的一段话。仲弓问仁,孔子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说,出门办事如同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举行重大祭祀。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在诸侯之邦没人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也没人怨恨。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释为:“推己及物。”就是说,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句话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应当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故孔子提倡“恕”道,主张宽恕待人。(杨立新)

八、【天下篇】

8、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原文: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中欧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共享机遇,共迎挑战。——2014年3月29日《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在比利时<晚报>的署名文章》第407页

出处:(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原典:

帝曰:调此二者(指人体之阴阳),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释义: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为《黄帝内经》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化用。《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以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问答形式阐述病机病理。《阴阳应象大论篇》集中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广泛联系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诸多征象,加以论证。

在上面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中,黄帝问:怎样才能使阴阳得以调和呢?岐伯答:如果懂得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并揭出其中奥秘:“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能够看到事物相类同的一面,而愚者总是喜欢分别事物的差异。

这句话虽然是谈养生之道的,却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古人探寻事物规律的思维方式,因此具有普遍意义。“察同”、“察异”反映了两种观察世界截然相反的方法,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智者求同,就会互相包容,求同存异,获得共赢;愚者求异,就会制造矛盾,失道寡助,导致失败。(杨立新)

八、【天下篇】

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第417页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原文:

世界是多向度发展的,世界历史更不是单线式前进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出处:(春秋)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原典:

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释义: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的思想、言行和事迹的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故事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

上面这则故事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为了羞辱他,有意让两个吏人捆着一个人上来。楚王问:“这人是干什么的?”吏人回答:“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便问晏子:“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的吗?”晏子反唇相讥:“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相似,而果实味道却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水土不一样了。这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了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在常用来比喻环境改变了,事物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习近平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中国著名的典故,生动阐释了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道理。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以典喻理,援古喻今,一则小小的典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让人们熟知的典故变得别有意味。

八、【天下篇】

10、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原文: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实践者。中方将一步一个脚印加强同各方的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探讨制定地区安全行为准则和亚洲安全伙伴计划,使亚洲国家成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中方愿意同地区国家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探讨建立亚洲执法安全合作论坛、亚洲安全应急中心等,深化执法安全合作,协调地区国家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中方倡议通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14年5月21日《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原典:

铭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与贤,或为霸强。建不克嗣,济北疏疆。齐人德之,其族称王。„„乃金石刻,揭于道陲。松耶柏耶,有洛之湄。过者必下,来观信辞。释义: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撰,碑主为王俊,字真長,享年55岁。碑文中有韵的部分为铭文。“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该碑铭文起首,主要起比兴手法的作用。意思是说,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水是由点点滴滴长期积聚才长流不断的。两个“积”字,突出了量变的作用。不断的积累,山可高,水可长。学业、事业也如此,知识和业绩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过程,点滴努力,铸就成功。

古人对积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诸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劝学篇》中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对于《荀子·劝学篇》的吸收和继承。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古人对地壳运动的认识所限,所以有“山积而高”之说。(杨立新)

八、【天下篇】

1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原文:

第一,勇于变革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使亚洲变革和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3年4月7日《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第78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2014年5月21日《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忧边第十二》 原典:

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昭公废卿士,以省事节用,不可谓变祖之所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而未可谓忠臣孝子也。

释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西汉后期散文家桓宽的《盐铁论》,并将原文中的“随世而制”化用为“随事而制”。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西汉政府召开了盐铁会议。时隔二三十年后,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整理成《盐铁论》六十篇。该书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人士,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的辩论。这次会议,废除了当时的全国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制度,结束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管制政策;同时在思想上终止了汉初儒法合流,重新恢复了先秦孔孟思想的传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是贤良文学人士的政治主张。其中的“知”,通“智”。意思是说,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需要指出的是,因桓宽偏向儒家思想,故赞同贤良文学人士的主张,对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等多有批评贬抑之辞,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但《盐铁论》仍不失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八、【天下篇】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第385页

原文:

——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原典: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释义:

上文是孟子与宋句践的一段对话。宋句践,姓宋,名句践,生平不详。宋句践问孟子:“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所以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才会不失所望。古时候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就修养身心为世人作表率。”最后总结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的时候就要修养好自身,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后人又改“兼善”为“兼济”,意为使天下民众、万物都受惠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态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孔子亦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反映了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杨立新)

九、【廉政篇】

1、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第13页 原文:

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出处:(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原典:上同。释义:

张伯行(1652-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他从不收受下属的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了杜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那些送礼者见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讨没趣,便悄然离去。这篇檄文也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被人们誉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

这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人民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受的恩赐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总书记在焦裕禄曾担任县委书记的兰考县,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代一位兰考籍清官的话,让人深长思之。“八一巡抚”——张伯行

附:《清史稿•张伯行传》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丁父忧归,建请见书院,讲明正学。仪封城北旧有堤,三十八年六月,大雨,溃,伯行募民囊土塞之。河道总督张鹏翮行河,疏荐堪理河务。四十二年,授山东济宁道。值岁饥,即家运钱米,并制棉衣,拯民饥寒。上命分道治赈,伯行赈汶上、阳穀二县,发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有奇。布政使责其专擅,即论劾,伯行曰:“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乃得寝。四十五年,上南巡,赐“布泽安流”榜。寻迁江苏按察使。

四十六年,复南巡,至苏州,谕从臣曰:“朕闻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时命所在督抚举贤能官,伯行不与。上见伯行曰:“朕久识汝,朕自举之。他日居官而善,天下以朕为知人。”擢福建巡抚,赐“廉惠宣猷”榜。伯行疏请免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荒赋。福建米贵,请发帑五万巿湖广、江西、广东米平粜。建鳌峰书院,置学舍,出所藏书,搜先儒文集刊布为正谊堂丛书,以教诸生。福州民祀瘟神,命毁其偶像,改祠为义塾,祀朱子。俗多尼,鬻贫家女,髡之至千百,伯行命其家赎还择偶,贫不能赎,官为出之。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①不应。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于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自号曰敬庵。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氏贪生,佛者畏死,烈士徇名,皆利也。”在官所引,皆学问醇正,志操洁清,初不令知。平日齮龁(yǐhē)之者,复与共事,推诚协恭,无丝毫芥蒂。曰:“已荷保全,敢以私废乎?”

九、【廉政篇】

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原文: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出处:(北宋)苏轼《范增论》

原典: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释义:

《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文中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观点,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他打了个比方,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指出正是由于项羽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被敌人利用,从而丢掉了天下。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条古训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物质和金钱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在写作技巧上,《范增论》采用一点展开、多方证明,反复推测设想、层层深入的方法,极尽回环变换之能事,逻辑严密,对后代的应试文章影响很大。(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九、【廉政篇】

3、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第29页 原文:

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出处:(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释义: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全书共五卷,分为《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下)五篇。

政体,即为政的要领。在《申鉴·政体》中,荀悦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身:自身。人:别人。意思是说,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悦以此要求统治者做好道德榜样,正人先正己,这样才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

荀悦的这一观点继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称“善禁”的典范,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可见,领导者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以身作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也是一种为政之德。(杨立新)

九、【廉政篇】

4、公生明,廉生威。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95页 原文:

“公生明,廉生威。”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这两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扭住职业良知、坚守法治、制度约束、公开运行等环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

出处:(明)年富《官箴》刻石 原典: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释义: 据考证,《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学者曹端之口,后山东巡抚年富对其词句稍作改动,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并用恭楷书写,作为自己的为官座右铭。年富(1395—1464年),历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景泰帝和明宪宗五朝,先后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他无论到哪里,都能清廉刚正,始终不渝,从而成为一代名臣。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安知州顾景祥将《官箴》刻碑立于泰安府衙,以儆官员。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颜希深将其作为颜氏家训传诸后代。后颜氏祖孙三代严格遵守《官箴》,连出四个督抚。他们每履新职都携碑上任,以警戒自己。

这三十六字《官箴》,可谓字字警策,句句药石。它诠释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其意为: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严厉而在于我是否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是否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是否公正。公正则百姓不敢轻慢,廉洁则下属不敢欺蒙。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权威。(杨立新)

九、【廉政篇】

5、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出处:(南宋)朱熹题白云岩书院对联

原典:上同。

释义:

这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州时,为创办白云岩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有着丰富内涵和深刻寓意。上联说儒者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说儒者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身在书斋,心系天下。寥寥数语,把儒者的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给人以深刻启迪。下联最后一个字“看”古音为kān,读平声。其实,朱熹的这副联语借用了唐宣宗李忱的七律《百丈山》的颔联。全诗为: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李忱为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有“小太宗”之誉。这是他为光王时游历江西奉新县百丈山大雄峰时写的一首律诗。因为唐武宗所忌,李忱常晦迹外游,但他对将来登基即位充满信心,故吟出了“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诗句,流露出欲君临天下的雄心。几年后,他果真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实现了平生夙愿。朱熹将其颔联借用,巧妙地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杨立新)

九、【廉政篇】

6、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

原典:

是时,魏王泰礼秩如嫡,群臣未敢谏。帝从容访左右曰:“方今何事尤急?”岑文本泛言礼义为急,帝以不切,未领可。遂良曰:“今四方仰德,谁弗率者?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帝尝怪:“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小物何必尔邪?”遂良曰:“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帝咨美之。释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语,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第四个儿子叫魏王李泰,太宗对他非常宠爱,其礼仪等第及爵禄品级与太子一样,大臣们都不敢谏言。褚遂良认为太子、诸王应有定分。唐太宗不以为意,并说:当日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饰俎器,谏言者不下十人,食器之类的小事为什么要如此苦谏呢?褚遂良答道,雕琢妨害了农事,过分的彩绣耽误了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渐:征兆、苗头。意思是说,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褚遂良接着说,如果喜好漆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金子来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美玉来做器具。因此诤臣必须在刚露出奢侈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可就难了。唐太宗很受触动,对褚遂良进行了赞美。(杨立新)

九、【廉政篇】

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引文:(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原典: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释义:

上文为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言。伶官为封建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伶官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幸的伶官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一篇合传。在《伶官传序》中,欧阳修通过对唐庄宗励精图治得天下、宠信伶人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决定的道理。作者以此告诫当时的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惕重蹈历史覆辙。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为: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而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扰。接着作者用一句“岂独伶人也哉”拓宽了文章的内涵,使唐庄宗因宠爱伶人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有了普遍意义。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名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讲的是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的故事。看来,祸患积于忽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杨立新)

九、【廉政篇】

8、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对症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或者中西医结合,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原典: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释义: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太常丁鸿在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说,禁止事情于开端时容易,抢救事情于终结时困难。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终止的过程,从事情的量变开始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来。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极为通晓。当时东汉和帝继承皇位,但朝政大权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独揽国家军政大权。丁鸿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家除掉这一隐患。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此上书皇帝,认为这是个不祥的征兆,指出窦氏的专横跋扈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兄弟们也被逼自杀。在给和帝的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止,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成语“防微杜渐”即源于此。

(杨立新)

九、【廉政篇】

9、政怠宦成,人亡政息。

——2006年2月20日,《激浊扬清正字当头》(《之江新语》第176页)

原文: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在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面前,党员干部就应坦荡做人,一心为民,视民为根,具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努力造福一方、平安一域。党员干部如果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放纵自己,就会混淆是非,走上邪路,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所以,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做到身在顺境而不骄纵,身处逆境而不失志,宠辱不惊,处变不乱,扎实工作。

政怠宦成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

原典: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

人亡政息

出处:(战国至秦汉)《礼记·中庸》

原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释义:

“政怠宦成”出自刘向《说苑·敬慎》“官怠于宦成”,指的是封建社会的宦官专权、皇权旁落的事件。政怠:皇帝懈怠,不理朝政。如东汉、唐、明三朝中后期,由于幼主临朝或昏君主政,致使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王朝覆灭。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必然恶果。

“人亡政息”出自《中庸》第二十章“其人亡,则其政息”,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治措施也随之停顿下来。

“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结合使用源自延安“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他向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的周期率?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杨立新)[习近平用典]

九、【廉政篇】

10、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第645页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原典:上同。

释义:

《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著,汇集历代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类。这些格言警世醒心,启迪教育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为: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说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纵观华夏历史,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汉文帝崇尚勤俭,“露台惜费”,力戒奢侈,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然而,汉代自景帝以后“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上自皇帝,下至公卿大夫、庶民工商,无不争为奢侈。从而国势日颓,为亡国埋下祸根。

九、【廉政篇】

1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第645页

出处:(唐)李商隐 《咏史》

原典: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这首《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借古喻今发表对社会、政治的见解,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这首诗作于唐大和九年(835年)谋诛宦官失败的“甘露之变”后,诗人感叹唐文宗个人虽然力崇俭朴不用珍宝,却无法挽回国家衰落的命运,原因在于没有使用足以担当军国大事的英才。同时宦官掌握禁军,盘据朝廷,难以拔除。“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说的就是这件事。作者感叹: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运去”、“力穷”,字字千钧,表示诗人对国运已去的痛心和忧虑。

这首诗的首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千古名句。其中的“破”字现多写成“败”。意思是说,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多由勤俭,败亡皆因奢侈。从而指出了政权成败的关键。

原文地址:[习近平用典]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作者:杨立新

[习近平用典]

九、【廉政篇】

12、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2006年2月20日,《激浊扬清正字当头》(《之江新语》)

——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出处:(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 原典: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斯言,不贻讥于后世,则衰朽与有荣施矣。此中自京兆抵二崤皆得雨,陇西、上郡、平凉皆旱荒,恐为大同之续。与其赈恤于已伤,孰若蠲除于未病。又有异者,身为秦令,而隔河买临晋之小儿,阉为火者,以充僮竖,至割死一人,岂非自陕以西别一世界乎?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故先以俸禄一议附览,然此今日所必不行,留以俟之可耳。说经之外,所论著大抵如此。世有孟子,或以之劝齐、梁,我则终于韫椟而已。释义:

顾炎武,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学者。他一生不忘复明大业,屡次以死违拒清廷的招聘,坚守民族气节。此文是顾炎武写给外甥徐元文的一封信。徐元文,字公肃,顺治十六年(1659年)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其母顾氏为顾炎武之五妹。信中,顾炎武首先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告诫徐元文要“以道事君”,如果统治者不听劝谏,就要辞官而去。他以自己沿途所见以及地方官吏草菅人命的骇人之举,提出:“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认为要正朝廷必须先正百官,应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旨,而其根本在于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激浊扬清”,语本《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顾炎武一生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虽然他与清廷势不两立,终身不仕,但他时刻关注着社稷民生,并对仕清的外甥苦口婆心,悉心劝导。他曾这样勉励徐元文:“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十、【信念篇】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第4页

原文:

第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共产党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上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精神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作风问题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所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必须毫不放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出处:(战国末)吕不韦《吕氏春秋·诚廉》

原典: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释义:

这段话的意思是:石头可以被打碎,但不可以改变它坚硬的质地;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可以改变它朱红的颜色。硬度和颜色是石头、朱砂的本性所具有的。本性是从上天那里接受下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择取变更的。洁身自好的豪杰义士,其名节也像它们一样不可玷污。

《吕氏春秋》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不会因外界压力改变操守,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并用伯夷、叔齐的故事来阐述这一观点。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不愿为争夺王位互相伤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们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种以暴易暴的行为,是道德的衰落,就不食周朝粟米,去首阳山隐居,终于饿死在那里。这个故事被古人当做坚守节操的范例来歌颂。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伯夷列传》置于七十列传之首,表现了对气节的推崇和赞美。

(杨立新)

十、【信念篇】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14年5月4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文: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出处:(清)郑板桥题画诗《竹石》

原典: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

《竹石》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写竹,实质上是借竹喻人,表现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这首七言绝句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雨雪风霜的击打,但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把岩竹拟人化了。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经过无数次磨难,岩竹变得更加挺拔顽强,听凭东西南北的狂风肆虐也毫不畏惧。“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这哪里是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

诗如其人,郑板桥在为人、为官、为事方面无不彰显了“岩竹”内含的坚韧执着品格。正是具备了“岩竹”的品格,诗人才产生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悯民情怀,保持着“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人格气节,修炼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劲风骨。

十、【信念篇】

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原典:上同。

释义:

上述格言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描述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说,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志向所归,就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他的志向所指,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御。

立志,是设立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努力进取,并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差距的过程。亦即《左传》所言:“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成祖朱棣有言:“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言联璧》“处事”类中还有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杨立新)

十、【信念篇】

4、位卑未敢忘忧国。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0页

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出处:(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原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释义: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被免官后,移居成都西南浣花村,一病二十余天,愈后作《病起书怀》二首,这是第一首。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诸葛亮《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过半百,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依然充满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都表明作者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犹如漫漫长夜里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杨立新)

十、【信念篇】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0页

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出处:(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原典: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

1841年鸦片战争中,清朝道光皇帝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次年农历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吟诗两首,留别家人。这是第二首。

此诗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广为传颂的名句。上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的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生死:偏义复词,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只起陪衬作用;下句的“祸福”用法相同。林则徐认为: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灾祸而躲避。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

尾联“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诗人笔调突变,借《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以戏语劝慰妻子。并自注云:“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作为一个谪臣,诗人语气平和,于旷达幽默之中,隐含着难以抑制的忧患意识,抒发出将个人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怀。(杨立新)

十、【信念篇】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0页

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原典: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

以上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纵横家景春的一段对话。

战国时期,纵横家盛行,他们凭着口才和机智,朝秦暮楚,合纵连横,游说诸侯,取得高官厚禄,故有人认为他们是“大丈夫”。在这段对话中,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起的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逢迎诸侯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并提出了自己的大丈夫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金钱地位不能使他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权势武力不能使他屈服变节。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舞了无数英雄豪杰、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杨立新)

十、【信念篇】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第40页

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出处:(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典: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抵抗元朝军队后兵败被俘。1279年正月,文天祥在广东零丁洋(即今伶仃洋)元朝船舰上感慨赋诗,以表明自己忠于宋朝、誓死不降的决心。

全诗前六句,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悲愤之情逐渐汇聚为高潮。尾联却一笔宕开,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绪收束全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史册。纸张发明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诗人认为,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呢?一个人只要能将一腔爱国的赤诚之心永载史册,虽死也无憾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范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舍生取义、报效祖国。(杨立新)

十、【信念篇】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第417页

原文:

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出处:(先秦)《周易·乾卦》

原典: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释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孔子为《周易》乾卦写的《象传》。《象传》是解释卦象立义的。其意为: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这句话常与坤卦《象传》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合起来使用。

《易经》认为:乾为马,用马象征天,形容自强不息,故曰“天行健”;坤为牛,用牛象征地,诠释人的品德,故曰“地势坤”。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因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概。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它则体现为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故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为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杨立新)

十、【信念篇】

9、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长风破浪会有时

——2012年11月29日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原文: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

出处:(当代)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原典: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释义:

《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35年2月,为毛泽东长征中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后所作。这首词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英雄气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写出战斗的时间、景候,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下阕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头,语调虽然比较舒缓,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又透出作者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漫道:莫说,不要讲。“雄关漫道真如铁”就是不要说娄山关坚实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已成通途,现在要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了人民必胜的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人间正道是沧桑

出处:(当代)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典: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释义: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一举攻克了国民党盘踞了22年的统治中心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全国人民“薄海欢腾”声中挥毫赋成此诗。

诗的前四句抒情,百万大军龙腾虎跃,石头城里雨骤风狂。捷报飞传至北京,领袖为之动容,激情迸发;中华大地欢呼雷动,河山激荡。后四句议论,把政治上的战略决策诗化,融哲理于诗中,振聋发聩,使人的眼界顿然开阔起来。诗中活用典故,意境深远。项羽反秦,威震海内,后来却兵败垓下,乌江自刎。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一经毛泽东点化,便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包含着毛泽东对历史的慨叹和思考。天是自然之物,然而长期见证历史变迁,自然的天也会对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某种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怎么表现呢,毛泽东笔调一转,阐明人类历史尽管迭遭兵火战乱,然而总的趋势是沧海变桑田。这二句是对全诗的升华,表明战争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和平、建设,把沧海变成桑田。

长风破浪会有时

出处:(唐代)李白《行路难》 原典: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

“行路难”为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唐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入京后,他非但没被唐玄宗重用,反而遭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三年后被“赐金放还”。这三首《行路难》便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的一开头,“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同‘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情感波涛急转直下。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吕尚、伊尹由微贱得到君王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求索,急遽交错变化。“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有一天会像南朝宗悫(quâ)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杨立新)

十一、【创新篇】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2013年12月12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第二篇: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按语:《习近平用典》一书面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该书共收录了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的典故135则。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该书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又从这135则典故中,精选出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十大用典,并附原文,详列出处。

1.【敬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之江新语》第26页)

原文: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山东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括。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2【为政】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2005年2月7日《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之江新语》第114页)

原文: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原典: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释义: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

3【立德】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原文: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劝诫。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把“欲而不贪”作为为政的必备条件。南宋吕本中在他所著的《官 1 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其中的“清”,指的就是清廉,即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这些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今天读来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出处:(南宋)吕本中《官箴》

原典: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馀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4【修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原典: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释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说,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典故的背景是这样的,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于都城,逃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傒以为不可,并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历朝历代的教训加以劝阻。

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历代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5【笃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原文: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典: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释义: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著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

老子主张“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同时,老子又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但面对细易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难之”,就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也就是他所说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对于我们无论行事还是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

6【任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14年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原文: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原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州部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的选拔,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常见到一些文章将这句话中的“州部”误写作“州郡”。“州郡”为古代高级行政区划,其长官为州牧郡守。州郡制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秦朝的郡县两级制改为州郡县三级制。显然,“州郡”与“卒伍”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7【廉政】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原文: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出处:(北宋)苏轼《范增论》

原典: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释义:《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文中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观点,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他打了个比方,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指出正是由于项羽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被敌人利用,从而丢掉了天下。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8【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文: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出处:(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原典: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释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9【法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原典: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释义:韩非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提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韩非认为,法度不论哪个国家都有,关键是掌握法度的人。他以荆庄王(楚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釐(xī)王为例,说明谁真正掌握住法度,谁就能强大。在这里,韩非把“依法治理”看得高于一切。的确,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混乱,不依靠法治,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下去。周朝传下来的淳厚民风民俗,被膨胀的、畸形发展的私有制冲得一塌糊涂,失去行为规范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知路在何方。所以韩非认为,只有以法治国,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国家才能强大。这与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正好相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10【辩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原文: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典:方今国势,无复雍乾财富之盛,骤语建置,微特黎民滋惧,即殊识之士亦徘徊瞻顾而不敢为。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诚欲延国命于累卵之巅,举危疆以图自保,则因势制地之术,固有不容不先振其纲维,而徐措其节目之细,则迁都之说尚焉。

释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清末举人陈澹然(1860-1930年)的战略名言。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国势的日衰,陈澹然在光绪戊戌年(1898年)写就《迁都建藩议》,提出这一著名观点。其意为:不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筹谋得当局部之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是从时间维度阐释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即:长远目标不明确,阶段目标就无从把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从空间维度阐释全局目标与局部目标的关系。即:全局目标不明确,局部目标就无从把握。因此,做事需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考量,要将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置于首位,当前及局部的行为都必须服从于长远的和全局的利益。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带您重温习近平阅兵讲话中让人心潮澎湃的7句话语。

1、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解读】14年浴血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380万将士喋血疆场。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研究员彭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解读】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力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抗战,国共军队在各自的战场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这场实力极其悬殊的战争,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光荣史篇,更是应该发扬传承的中国记忆。

3、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解读说,我们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基础,绝对不允许一些国家挑战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在现代社会,在当下发展的背景下,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5、中国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解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发表评论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到了列强长期侵略和蹂躏,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会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近代世界以武力开道的暴力崛起,导演了一幕幕“大国政治的悲剧”,证明了扩张争霸是毁灭之路。

6、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解读】国防大学教授房兵认为,此次裁军30万,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房兵指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显示了中国充分的自信。

7、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三个“必胜”振聋发聩。“要正义、要和平,力量源自人民。全国人民、全军将领都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感受到走向未来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篇: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用典

一、敬民篇

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为政篇

4、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

8、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9、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三、立德篇

10、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11、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12、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3、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四、修身篇

1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五、笃行篇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9、一勤天下无难事。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六、劝学篇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腹有诗书气自华。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七、任贤篇

2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7、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28、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八、天下篇

29、计利当计天下利。30、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3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九、廉政篇

3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3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5、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36、公生明,廉生威。

十、信念篇

37、位卑未敢忘忧国。

3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十一、创新篇

3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0、不日新者必日退。

十二、法治篇

4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4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十三、辩证篇

4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4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第四篇:习近平用典

◎借古警今: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 【解读】《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这段的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底色。“全党必须警醒起来”,2012年习近平一上任就为全党敲响了警钟。紧接着,习近平发出“整风”动员令,并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再次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

◎重拳反腐: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典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苏辙《上皇帝书》

【解读】句中的“腹心”即肚腹和心脏,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意思是,清除百姓的祸患,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样。苏辙把百姓疾苦提升到“腹心之疾”的高度,意在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不可稍懈。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人民的期待。”对人民群众来说,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种特权现象无疑就是“祸患”,也最令人痛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打虎拍蝇”,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用实际行动激浊扬清,回应着人民的期待。

◎推行法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典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解读】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子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本句典语的意思是,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现代社会表明,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习近平引用韩非子的论述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和立法、执法、司法者要秉公执法,在实践中贯彻法治思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官治官: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典出】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王通《中说·礼乐篇》 【解读】《中说》是一本哲学著作,体例效仿《论语》语录式。这句典语的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逝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领导干部如何交友?习近平用这句古语给出了遵循。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行为。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同时,习近平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文中强调“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习近平用此三字道出了当官的法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能否干干净净干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

◎习式外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典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解读】孟子的这句古语意思是,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孟子指出,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五倍、十倍,甚至千倍、万倍。倘若你将它们同等看待,就是扰乱天下。

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要表达的都是“多样性”的思想。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历史,怎么可能千篇一律?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吸引眼球,这是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的道理。正所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每个国家都可以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全书收录他引用苏轼的地方达7次。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在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杨立新说,这段话是《晁错论》的首段,表达的思想是“坐观其变”而不对祸乱采取措施,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敬民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 释义

《咏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

尾联“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 解读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就可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这个意思。【为政篇】 政者,正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解读

习近平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南宋]吕本中《官箴》 ● 释义

吕本中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 解读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领导干部做到这三个字,根本上说还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 释义

张伯行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清廉刚直,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拒绝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这篇檄文被视作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

这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 解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习近平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上疏于防范,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其结果往往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所以习近平不断强调,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第五篇:《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同志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阐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的法宝。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读书学习,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政治文明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学习对于我们更为重要。习近平同志曾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来描述部分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好学才能上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曾经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先生的预言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浩瀚的知识,只有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读书不仅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建议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如此,才能吸纳丰厚理论营养,博采各类知识精华,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

■ 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 释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篇首。涯:边际、极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与儒家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积极进取精神相比,庄子的思想确实有消极的一面。对此,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庄子·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多次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强调领导干部应该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原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 释义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任判官时,与董传私交甚笃。董传虽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掩不住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故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赞之。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要达到这种境界,习近平同志曾总结了三点体会和认识: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和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 释义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成功者的经验总结。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王国维认为,这种逻辑可从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体现出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登高远眺,所见尽是肃杀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高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用在此处,是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善读书”的最重要体现。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把知识运用于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到学以润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面对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知识,怎样学习就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学与思结合,关键是把书本知识与火热实践结合起来,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迷惑。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孔子本人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十日不停。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只是学会了弹这首曲子,还没掌握该曲的技法呢。”又过了几天,师 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领悟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子再劝:“你已经能很好领悟曲子的神韵了,换首新曲子学吧。”孔子仍说:“我还没参透作曲人的人品。”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目光远大,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乐曲!”师襄子听了非常吃惊,向孔子行了个礼说:“没错!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学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日学日思、学思并重的治学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或是不思进取不愿学,或是陷入事务不勤学,或是装点门面不真学,或是急功近利不深学,或是学用脱节不善学。这些说到底,都还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过一个陈望道的小故事,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掉了粽子,母亲问他,他还说“够甜”。这样的甜,是信仰的味道,也是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的味道。领导干部学习时,正需要有这样一种好之乐之的精神。

■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 释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较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关于学习,孔子还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要勤勉好学,并乐于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可见,好学、乐学始终是孔子强调的学习的要素。

下载习近平用典(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用典(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习近平用典》学习心得

    《习近平用典》学习心得近期,我认真拜读了《习近平用典》这本书,收获很多。习书记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近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用典》一书,它是一本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看后让人充满正能量,充满激情动力,提升精气神的书,书中以独具匠心的引用,传承了经......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卢小铭:从内心涵养一泓清泉"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防身治病的武器之一是勤于学习。《习近平用典》这一吸允着中华民族无比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瑰......

    读《习近平用典》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用典》心得体会 “人间四月芳菲尽,全民阅读花盛开。”伴随着全民阅读春风的徐徐吹来,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

    04.27《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习近平用典》劝学篇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同志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阐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学习习近平用典心得

    学习《习近平用典》心得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志,洞察兴衰更替的周期律。古人的嘉言懿行,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智慧。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共计26万多......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一直喜欢经典,但由于涉世尚浅之故,对其中诸多妙悟的理解浮于表面......

    习近平用典 修身篇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要趋善避恶。“见善如不及”,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