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的警察制度
美国的警察制度
周瑞
25008222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社会治安最复杂的国家。与此相应的是,它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警察体制。大部分国家的警察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受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些国家的警察还带有准军事化性质。而美国却不然,不仅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存在警察机构,城市和县也有自己的警察机构,就连一些地方组织也有自己的警察队伍,如公园警察、校园警察、私人警察等。在这些警察机构中,除了联邦警察受联邦政府直辖外,其他警察机构都受地方政府领导,他们与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与联邦警察机构也没有垂直的上下级关系。因此,尽管他们同属于警察机构,但由于它们各自实施的法律不同,其职能和权限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机构,其职责范围和执法权力也有差异。警察管辖权的多样性造成了警察职能的多样性,这是美国现代警察体制的一个特点。以下我将具体介绍美国警察制度。
一、美国警察制度的历史。
在独立前,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对北美进行殖民统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英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搬到了美国,作为法律制度和国家统治机器主要组成部分的警察及警察制度也就随之进入。因此,今天美国的警察制度是按照英国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英国,警察和警察机关的权力、职责都有法律明文规定,这使美国警察制度在成立伊始,即受到法律的限制。此外,由于英国警察部门大多受地方控制,再加上从英国来到北美的移民大都具有反对专制的倾向,因此,美国在建立警察制度的同时,就格外重视分权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警察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联邦警察、州警察、城市警察和县级警察同时并存,执法权力高度分散。
最早的美国警察是以县级司法官和地方保安官的形式出现的。当时,北美殖民地大部分居民分散居住在广大的农村和小镇,为了管理这片广袤的土地,殖民地总督任命一名官员为县司法官,并为他配置几名半职业化的警察。这就是当时北美英国殖民地警察组织的基本形式。县司法官官位不高,但事情却不少,除了要维持正常的执法活动外,他们还要负责征税、指导选举,在有些地区,他们甚至还要负责桥梁修理、道路维护等工作。
随后,在一些初具规模的城镇,出现了与现代警察极为相似的民兵巡逻队。巡逻队通常由居民发起成立,它主要在夜间活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火灾。如1634年,波士顿就建立了民兵巡逻队,每一个男性市民都有参加巡逻队的义务。19世纪30~4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充满血腥味的西部开发中,来自东部的白人掠夺了印第安土著的领土,大批印第安人被逐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不断的对外扩张也激化了北方与南方的矛盾,使美国的社会矛盾趋于激化。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拥进城镇,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治安问题。统治者迫切地感到,原先的警察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维持社会治安的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警察队伍势在必行。183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决定依照英国模式,在大城市设立正规化的警察队伍。该决议一通过,就获得波士顿市的响应。同年,波士顿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机构,虽然仅有9名警察,但却开了美国现代城市警察制度之先河。
农村的警察组织出现较晚。19世纪3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原先的保安官制度已经不能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治安环境,于是,在广大农村,以地方保安官为基础,建立起新的村镇、县、州级警察机构。这些村镇、县、州警察全是职业化的,他们的领导人由当地居民公选,或由当地政府任免。这样,到19世纪中叶,新型的警察组织在美国各地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二、美国旧警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首先,警察自身的质量存在大量问题。由于警察的报酬较高,在某些人眼中也就成了致富的渠道。1880年,美国警察的年平均工资是900美元,而一般劳动者的年薪只有450美元。警察的高收入使之成为趋之若鹜的职业,很多人为牟取私利大开方便之门,加上没有全面、系统的警察训练制度,新警察到来之后,只是由领导训训话,然后就由老警察领着上岗了,再过几天,他就可以单独执勤了。在这种情况下,警察的服务水平当然要大打折扣。此外,警察也存在自身腐败的问题。只要有钱,一些警察什么事都愿意干,在有些地方,警察职位甚至可以公开拍卖,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警察。刚刚诞生的美国警察,形象还未树立,就因为腐败行为而引起人们对当年英国殖民军的回忆,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大人们公开对警察表示嘲弄,孩子们向警察扔起了石头,许多真正的罪犯公开抗拒警察执法,新生的美国警察几乎陷入了绝境。建立一个完善的警察制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把政治从警察中清除出去,把警察从政治中解脱出来”。警察的领导班子首先得到了改革。许多退役军人和企业管理人士走上警察机构的领导岗位,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精明强干的工作作风,在他们的领导下,警界一扫过去之颓废现象,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其次是建立严密的州级警察管辖区和警察中心的记录系统。19世纪初出现的州警察机构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在美国社会发挥的作用有限。在改革运动中,宾夕法尼亚州在警察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它把美国的州警察引领进一个全新的时代。通过改革,州警察机构比城市警察、村镇警察更集中,更具军事色彩,从而形成了较强的战斗力。因此,州警察很快就成为美国警察制度的支柱之一。
再次警察的工作效率一直是人们诟病的焦点之一。此次改革,围绕警察的效率,人们提出了众多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高警察人员的专业水平。在这方面,曾任伯克利市警察局局长和加利福尼亚州警察机构首脑的奥古斯特·沃尔摩作出了杰出贡献。沃尔摩特别强调警察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因此首先从大学毕业生里挑选警务人员。1916年,他又在加州大学设立了专业警察学课程,从而使警察工作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走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殿堂。
改革的第四项内容是建立和发展警察的专业化部门。当时的警察只是简单地分为巡逻警察和便衣警察两部分,但到20世纪初,警察的分工已经进一步细化,出现了治安警、交通警、青少年管理警等专业性警种。1905年,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出现了美国第一位女警察,她名叫劳拉·鲍德温,在警察局负责青少年教育管理。
三、现代美国警察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
现代美国警察体制的基本格局,是县警察、城市警察、州警察、联邦警察和特种警察五位一体的局面。
第一层是县级警察。它在美国警察机构中所占的数量最多,规模却最小。在美国,县级警察机构有上万个,其中多数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每个机构的警员大多不超过10个人。作为美国的地方警察机构,县警察局在法律地位、职能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它是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成立的,各州的法律对于县警察局长的任期和产生办法都有明文规定。在美国的50个州里,除了罗德岛的警察局长由州长任命,夏威夷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指定外,其他各县的警察局长都是选举产生。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在县里享有较高声望的人才能当选为局长。由于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警察局长比其他政府官员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在许多地方,警察局长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很好的职位。县警察局长的任期和产生办法在美国大多由选举产生,相比较拥有较多的自主权;集司法系统三方面职能于一身,是美国县级警察机构最独特之处,故县警察局长既是警察头子,又是法官,还是监狱长。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县一级警察与城市警察合并交由城市警察机构接管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层是城市警察。这是美国警察机构中最庞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县警察局相比,城市警察的工作要复杂、繁重得多。由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国家,故城市警察机构是其最庞大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警力约占全部专职警察的3/4,经费开支也最大,如纽约警察人数近3万,每年开支是8亿美元。城市警察的职责既要24小时巡逻并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还要承担城市中的酗酒、吸毒、家庭纠纷等慢性社会问题。
第三层是州警察。它属于一种自治体警察,不必受联邦警察的领导和约束,而只是对各自的州长负责。在美国,州警察活动的范围不大,它主要在县、市地方警察机构都不管的地区履行职责,分散在美国的50个州,包括在乡村地区进行一般性的治安巡逻、交通执法巡逻、调查一般性刑事案件、进行犯罪研究等。州警察职责权限通常由各州的法律作规定。
第四层是联邦警察,即美国联邦政府直属的各个警察部门。这些警察机构规模都不大,雇佣的人员也不多,但他们活动的范围之大在美国警察中却是空前的。他们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各项联邦法律,打击那些全国性的重大违法案件。在打击刑事犯罪方面,除了要侦破那些跨州界的凶杀案、抢劫案和强奸案之外,还要负责侦破和打击有走私、逃税、伪造嫌疑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反间谍工作。在美国,中央无统一的警察管理机构,有关警察的领导权都分散在联邦政府的相关部门中,所以凡是承担警察职能的中央机构,习惯上统称联邦警察。目前这支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警察约 7.3万人,占全国警察人数的10%,经费开支占全国经费的 15%。
第五层是特种警察,它是独立于地方警察和联邦警察的一种警察机构。在业务上它由地方警察部门指导和协助;在行政上,它受所在部门最高行政长官领导。这类警察主要分布在大专院校、博物馆和公园里,故常被分别叫做“公园警察”、“校园警察”。此外,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警察机构也属这种性质。
四、美国警察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美国警察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司其职,市警察管市区,县治安官管郊区,州警察管高速和更偏僻的郊区,联邦调查局管全国性大案;
二、互不卖帐,借以美剧《越狱》来分析:第一季第五节,Kellerman代表美国特工处请Fox River州立监狱的狱长Henry Pope把Michael转移到别的监狱,被其一口回绝(这可是中央来的人啊),第二季第十三节,联邦调查局的Alex请求新墨西哥狱政局的人把自己和Michael和Lincoln放在囚车里,又被一口回绝(Michael和Lincoln可是联邦调查局的要犯,也不给面子);
三、紧急情况下相互支援,监狱**也好,越狱也好,当地县治安官都会出现在现场,追捕逃犯主要是联邦调查局的任务。
第二篇:美国警察公共关系
美国的警察公共关系
[美]罗纳德.J.约克 著,姜南 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摘要:警察公共关系是为警察工作赢得社会民众支持的重要工具;警察公共关系应当坚持真实性、实战性、积极诱导性原则。警察公共关系的结构模式包括四个因素,首先要确定警察公共关系行动的目标,其次要确定目标听众,第三要准备好需要传递的信息;最后还要告诉社会公众警方需要他们所提供的帮助。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 警民关系; 警务工作
警察公共关系是为警察工作赢得社会民众支持的重要工具。但是,在警务实践中,许多被称为警察公共关系的行动实际上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或者是无效的。
——题记
对于警察机构争取公共预算款而言,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奇怪的是,很少警察机构有效地利用了公关的手段来获得公共预算对警察工作的支持;甚至有些警察机构不懂得警察公共关系。警察公共关系,并不是要求警察机构去象无耻的政客那样撒谎、也不是要求警察机构象那些大公司那样善辩着去自夸。否则,当人们一听说警察公共关系,就想到兰尼.戴维斯(Lanny Davis)所扮演的那种形象——衣着光鲜而得意洋洋、时而交头接耳;人们就会怀疑警察机构企图通过撒谎来欺骗公众来掩盖或隐瞒其警员所作的卑鄙行为。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开展警察公共关系行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原则,实在性原则与积极诱导性原则。
1.真实性原则。警察公共关系的第一个原则,也是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警察机构象社会公众所发布或向公众传达的信息必须是真实(Truth)的。通过各种宣传技巧来向公众推介一个警察机构、从而达到拔高这个警察机构的形象,这不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技巧。如果企图通过这种虚假宣传来使你的警察机构或警察机构的警员获得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支持,那么这是不可能持续或长久下去的——谁也无法让一个虚假的形象长期延续下去的。警察公共关系是用来平衡社会公众对警察机构的认识或印象的吗?不,不是的;没有人要求警察机构在出现失误或丑闻后去开展警察公共关系以平衡或中和警察机构的负面新闻,对警察公共关系的唯一要求就是警察机构向社会公众所发布或传达的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信息。
2.实在性原则。警察公共关系的另外一个属性就是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所发布的信息必须是积极、实在(Positive)的信息。警察公共关系要求社会公众在接受警察机构所发布或传递的信息后对警察机构、警员有好感或同情其警察机构、警员。警察公共关系的目的不是让公众去关注政府官员的失误或不足而去哗众取宠;那种“恶意中伤”的卑劣伎俩,不过是兰尼.戴维斯与其搭档瑞吉恩.卡龟(Ragin Cajun)的另外一个法宝;兰尼与卡龟是恶意中伤他人的专家,因此,你最好让将所有恶意中伤在伎俩留给他们。
3.积极诱导性。警察公共关系只是简单地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不,不是的。警察公共关系必须要激起社会公众的情感;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所发布的信息自身是不能够完成这工作的。我们随后要讲到,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是诱导目标听众按警察机构的希望去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只是简单地刺激社会公众。只有如此,才是警察公共关系。
那么,警察机构如何有效地去开展警察公共关系行动呢?
二、警察公共关系的结构模式
任何一个警察公共关系行为都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也就是下面的四个小问题:警察公共关系行为的目标是什么?(明确行动目标)听众一方能够影响决策的人是谁?(如何寻找目标听众)所需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明确行动的内容)警方需要听众所作的事情是什么?(诱导公众去实施的行为)
(一)明确警察公共关系行为的目标
这个问题只是为了明确警察机构通过一次具体警察公共关系行为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当然,所有的警察公共关系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最基本的目标,如“提高社会公众对警察部门的理解”或“获得公共预算对警务工作更多的投入”等。但是,无论一次具体的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警察机构必须在开展行动前合理界定该目标;决不能让“赢得公众对警务工作的好感”等模糊的概念成为某次具体公共关系行动的目标。我经常在一些专家讨论会上听到有些所谓的专家在鼓励所有警察深入民众、并称警察深入社区就是警察公共关系。警察深入社区能够让他的个人魅力来感染社区的民众,当然也包括社区民众中的一些有决策地位的人(Some Who Are In Positions To Make Decisions)受到社区民警个人魅力的感染而实施一些对警察机构产生影响的行为;但是,这种鼓励警察深入社区的行为,其目的只是让警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民众。警察深入民众,能够避免民众将警察妖魔(Demonize)化,同样也有助于警察将民众妖魔化。
这种行为只能是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行为仍然有区别的。
(二)确定目标听众
所有的商人都能够理解这个问题——当一对夫妇出现在商店里,精明的商人一眼就能够识别出那对夫妇中谁才是一桩买卖的决策者、进而向该决策者全力游说以促成该买卖从而赚得钱。保守地说,你作为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一员,或许没有机会去见到有权作出决策的人;但是,你在开展警察公共关系行为时必须要将这种情况考虑在内。即使你已经明确了谁才是决策者,你依然需要在目标听众的名单上列出更多的人。当然,有两种人——一种是强烈支持你(警察机构)的人、另一种是坚决反对你(警察机构)的人——你必须立即从名单上删除;而那些立场不是很坚定的、以及那些对你的话题不是很关心的人,你应当把他们纳入你的目标听众名单。对于名单外的人,你就不必太费心了。关于政客失败原因的研究报告表明,他们之所以失败,与他们企图赢得每一张选票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的只是赢得多数的选票,但是他们却没能抵挡赢得全票的诱惑——他们最后得到的信息就是虽然他向更广泛的听众进行了呼吁,但是他却没能打动任何人、一致他们改变最初的成见而给他投票。因此,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职员要明确一点:忽略那些不喜欢你的人;只向那些被你迷住了的人挥手;争取那些立场未定的中间派。
(三)明确行动的内容
所需要传递的信息才是警察公共关系行动的心脏。警察机构需要传递给社会公众以信息,这才是警察机构开展公共关系行动的依据。如果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只是出于一时的激进(Radical)或不理智(Unreasonable),那么不但不能实现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而且会导致你与目标人群的疏远(Alienate)。
任何警察机构需要传递的信息都包括四个因素:发展与目标人群业已存在的和睦关系;准确地界定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解释该对策所带来的利益。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为了解释这些因素,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被邀请到扶轮社(Rotary Club)作演讲——关于你所做的地区小组与你所在的城市政府机构之间的开放谈判。我要指出的是,向公众进行演讲是最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当然,不一定是正式的演讲,只要是实时的、面对面的、能够互动交流的就可以了。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充当访谈对象(如The Larry King Show)就如同一次公众演讲。甚至在一场与听众保持电话交流的电台访谈节目中参与一下,那也是非常好的警察公共关系媒体;但是,在这种访谈交流中,你必须事先经过相应的训练、坚持自己一贯的立场(“Think On Our Feet”)。
(一)案例简介。如果你确定了你此次公共关系行为的目标是为“增加警员工资的提议”赢得公众的支持,而且你也已经确定了目标听众(有能力做出该决策的人群),那么,一个有效的警察公共关系讲稿可能如同下面的新闻公开稿件:
“Springfield市的警察基金会(FOP, Funds of Police)正在与Springfield市政府谈判;主要的谈判议题是关于补偿问题的讨论。虽然至今我们仍无法达成最后的协议,但是我们在问题的许多要点上都取得了共识。警察基金会不再坚持“每名警员应当得到十万美元的年薪”的提议,市政府也不再继续坚持“警察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决议。事实上,双方都意识到原来各自提出的那些议案或意见都不是完美的;而且,警察基金会提出警察加薪的款项与市政府决议中的款项相差并不是很大。如果市政府的决议是最终的定案,警员们也不会贫困潦倒或被迫露宿街头。当然,如果我们警察基金会的提议最终被采纳,警员的收入也不会高的离谱、市政府也不会破产。最后,双方的提议与决议也有着一定的道理、都没有超出理性的范围。”
(二)案件分析。注意这份新闻公开稿件强调了谈判双方的共识。它承认了谈判双方的分歧之所在,但是没有将自己(警察基金会)一方提议的道理说得比市政府决议更清楚、道理说的更透。而且这份新闻公开稿显示谈判双方的分歧依然存在——这一点是致命的——它将导致社会公众分裂为两派,一派支持警察基金会、一派支持市政府。
作为警察公共关系行为,我们应当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当我们离开新闻发布会场时,我们需要让那些持中间立场的人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市政府的决议。如果警察公共关系行为做得好的话,部分反对警察基金会提议的人也会失去他们最初的热情。因此,我们在开展警察公共关系行为之前,准确界定我们这次行动所针对的问题。
(三)准确界定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份稿件中的具有误导性的概念修改一下,修改后的稿件如下:
Springfield市有许多市民都认为该市警察机构的警员薪酬很高;我无意对这个观点进行争辩。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十二个城市警察机构警员的薪酬排行榜上,Springfield的警员薪酬排名为倒数第二?事实上,根据本市政府机构职员薪酬统计排行比较,警员的薪酬仅为同级其他市政官员薪酬的92%;而且,我还清楚位于该排行榜前列、及末尾的市政部门的情况。警察基金会如果只是出于帮助警员获得与其劳动相适应的薪酬、或只是为了一种对警员而言的公平正义,才提出这份给警员加薪的提议,那么就是浪费了广大市民宝贵的时间;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我也不会出现在这儿。
但是,我需要在此解释的是,给警员加薪的提议与市政机构对此的回应将对广大市民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近年来,Springfield警察机构中那些从警未满的新警员5年已经有33%流失了。根据市警察机构的人事部门的统计资料,在流失的警员中,大约有5%的警员流失原因与低薪酬无关;剩下的28%的警员中,3%的警员之所以流失,既与薪酬低有关,但也与他们想改变职业生涯的愿望有关;余下的25%的警员则之所以流失,则是为了高薪酬而投到了别的警察机构去了。
警员的流失,将在两个重要方面对我们城市产生影响。第一个方面,就是将影响到市警察机构为广大市民所提供的服务;因为那些有着丰富警务工作经验的警员是无可替代的。每一名有经验的经理人都懂得那些有经验的客服人员(Teller Line)的重要意义,因为这些职员不但了解他们的工作而且了解他们客户对于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警务工作而言,也是同样如此。其次,由于有经验的警员流失,将导致警务工作成本的提高;因为市警察机构不得不再花费额外的钱去重新培养与训练新警员。
我们已经重新对该问题进行了界定,并将这个问题发布给我们的听众。注意,我们没有提到给警察加薪所涉及到的正义与公平意义,也没有对Springfield警察机构是否值得加薪进行解释;因而市民就会忽略由于给警察加薪而涉及到的这两个问题。
(四)传递信息——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然后,你就能够给警察基金会给警员加薪的事件提供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解决该问题唯一的方案。
“33%的警员流失率,是任何一个警察机构都不能承受的。我们相信,给警员加薪有助于遏制警员流失的问题。我们应该将警员流失率降到零吗?不,也许那是不现实的。8%的警员流失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市政府的决议与警察基金会的提议都会帮助市警察机构解决警员流失的难题。根据市政府的决议,Springfield警员的薪酬将仍排在本地区警员薪酬排行榜的末尾;我们担心这将导致我们市警察机构的警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如果警察基金会的提议被采纳,Springfield警员的薪酬将能够跃居本地区警员薪酬排行榜的前列(排行榜的前三分之一处);我们相信,如果警察基金会的提议被采纳,警员的薪酬将在现有水平上增加8%。即使警察基金会的提议被采纳,我们还要指出,我们警员在加薪后的工资也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相信警察基金会的提议在解决警员高流失率的最佳方案。
在这一点上,你可以直接讨论采纳你的解决问题方案的优点。
我知道你现在的想法。“我同意,你的提议或许是解决警员高流失率的最佳方案。可是,这与我何干?这不是市政府与警局领导、警察机构自己的事吗?”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想法没错。但是,警员高流失率问题如果得以解决,将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带来利益的。如果市警察机构内有经验的警员更多一些,那么我们就多一份安全。何况,为了所有市民的安全——这不只是警察局存在的理由吗?在秋季所有的周日下午,我们都被反复告知:在极限足球赛(A Tight Game)上,一个有经验的前卫对于球队能否赢球具有重要的意义。球员们能否快速传球、准确射门,对于球队的胜利或失败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作为一名警官,他长年都在“最后两分钟”的极限环境下工作;或许你也经常在工作中遭遇到一些危险,但你在那种情境中考虑得更多的不会是钱财。
(五)积极诱导听众积极实施警方鼓励的行为。你现在已经将你的信息传递出去了。令人欣喜的是,你已经获得了你的部分听众的支持,而且你也软化了你的部分反对者。但是,获得听众对你解决问题方案的共识与支持还是不够的。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的听众需要根据你所传递的信息去做出一些反应、实施一些行为;你不能将这些都交给听众自己去处理他们的反应。你应该直接地告诉他们。
我要为我被邀请来做报告而谢谢你们。我在这儿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间,我也希望你们有着与我一样的感受。在我结束之前,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些工作。将我刚才的观点与意见告诉你们的朋友。如果恰好你的朋友是市政府能够对警察基金会提议做出决策或影响决策的人,请你将我们在这儿讨论的事情告诉他们;或许你就是那些能够对警察基金会提议进行投票表决的人,我希望你能够在投票前考虑一下我刚才讲的话。
我还准备了一些文字材料,这些材料包含了我刚才讲的内容;这些材料就放在这房间的后面;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取;你需要多少都可以取多少。在散会后,如果你还有疑问,我还愿意回答你的任何问题。再一次谢谢你们!
到这儿,你已经将警察公共关系行动的四个步骤都执行完毕了。
警察公共关系的结构模式包括以下四个因素。首先要确定你的警察公共关系行动的目标;其次要确定你的目标听众;第三要准备好需要发布的信息;最后,还要告诉社会公众你需要他们所作的事情。根据这个警察公共关系模式,你会成功实施你自己的警察公共关系行动的。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所发布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
------------------
*罗纳德.J.约克(Nonald J York)是美国警察公共关系网站(Www.Policepay.Net)的经理(President)。
*本文系根据罗纳德的“Public Relation And Police Union”文章编译。
*译者姜南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第三篇:美国警察巡逻体制
美国警察的巡逻体制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城市的居民人口占据了美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城市的市区往往是治安状况最复杂的区域。警察局下设巡逻处、侦查处等部门,但是巡逻处是规模最大的部门。治安巡逻是美国城市警察警务工作的核心。美国警察机关首先必须设置巡逻部,巡警能够胜任的基础警务,就不必另设其他部门;只有巡警的技术、时间或能力不能有效地执行某些警务时,才有必要设置专业部门辅助。美国有些小城镇警察局甚至只设若干巡逻队负责所有警务。这种警察巡逻体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提高公众社会安全感。公众安全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并非源自当地警察的犯罪破案数或破案率,而取决于警察能否时刻出现或存在于公众的身边。在群众危急时刻第一时间提供救助,能够增进公众对警察工作的积极评价,增强公众对社会的安全感。二是有力预防震慑违法犯罪。警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巡逻活动,不仅能对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及时制止,获得证据,而且能够对那些准备犯罪的违法者起到有效的阻却、威慑作用。三是有助于提高警察综合能力。由于巡警在日常勤务工作中能够全面接触社会,每位巡警的法律及警务知识、技巧、技能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的大多数城市警察局都作出规定:凡是从社会上录用的高中毕业生,经过警校短期培训的新警察,都必须先从巡警干起,通过巡逻勤务工作来获得实践经验。
巡警管辖的内容很广,很多的基础工作也都由他们承担,接受居民报案、犯罪现场勘查、收集证据、纵火案调查、与绑架人质者谈判、发生坠机事件后的管理和调查、提取指纹或照相、罪犯分析、处理群体性事件以及完成诸多其它的调查、管理和警务程序事项等等,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精力分散,影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尽管如此,美国的警察局坚持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布置到街头和社区巡逻,以提高重点部位和场所的见警率;各个城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度和摆布巡逻格局,以增强巡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第四篇: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基本合格
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基本合格
有人说美国霸道,充当了世界警察。按理说,联合国应该充当世界警察,对侵犯人权,镇压人民的独裁者进行谴责、制裁、打击。但联合国充当不了世界警察。美国代表联合国充当世界警察伸张正义,是无奈之举。让一个国家充当世界警察,有很大的危险性。但从实际情况看,美国充当世界警察是基本合格的。
1、美国是世界人权自由民主的典范,有完善的政治保障制度。
2、美国长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有很好的福利,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3、美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领先于世界,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4、美国领头打赢了反法西斯的二次世界大战,对独裁者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
5、美国在海外有军事基地,没有殖民地。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就是很好的例证。
6、美国有正义感,对长期执政,侵犯人权的独裁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敢于谴责、制裁、打击。
7、美国充当世界警察,捞点私货,不太过分。美国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8、美国谴责、制裁、打击独裁者,推行人权、自由、民主普世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得到了美国人民的支持。美国出兵打击独裁者,年轻人要付出生命,要化纳税人的钱。没有美国人民的支持,美国政府是不会向外出兵的。(同意转载)
第五篇:美国陪审团制度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
改革的启迪
来源:作者: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启迪
饶世权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
TEL:(028)87601311 E-mail:rsq858@163.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南园21317#
作者简介:饶世权(1969~),男,四川仁寿人,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摘要]陪审团制度在美受到尊重,是因为陪审团具有保障公民自由的政治功能、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司法功能、促进立法的造法功能、推进法制教育的教育功能。这对我国进行审判制度改革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陪审团;公民自由;司法公信力;造法;法制教育;
美国陪审团制度从英国传入,至今在美国仍受到尊重,其原因除了陪审团制度具备浓厚的社会、文化和法律基础外,更主要的是陪审团制度的价值意蕴即陪审团(本文仅指小陪审团)制度本身的功能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
(一)陪审团制度保障公民自由的政治功能
陪审团被美国看成是捍卫自由的堡垒,陪审团制度通过二种方式捍卫公民自由:
一方面陪审团制度通过人民分享司法审判权,以权力制约权力,保障公民自由。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因现代国家由于地域辽阔、人囗众多、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等原因,现代民主都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即人民不直接地、经常地行使自己的权力,而是选举自己的代表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这意味着政治权力的主体与政治权力的行使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分离。这种分离可能失控——政治权力不是按照权力所有者的整体意志,而是凭着权力行使者的意志和情绪而运行,以至出现政治异化——政治权力在运行中发生异变,权力的行使不利于权力所有者或者偏袒部分所有者[1].国家正是权力的行使者,为防止政治权力失控,需要建立各项制度或机制,以制约权力行使者,有效地保障
人民的自由权。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就是在权力行使者——国家内部,将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三权相互制约。这是权力行使者对权力行使者的制约。这种制约制度要发挥防止政治异化的作用是以各权力行使者都能恪尽职守为前提条件,这显然只是一种理想。在三权中,司法权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能够确保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普通公民对一个国家还有没有信心的检测标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能否稳定的寒暑表。因此司法的权威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具有其固有的特殊性,正是基于此,必须确保其公正性[2].一旦出现权力失控,后果不堪没想。培根指出:“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公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3].因此,人民不能更多地直接参与立法、行政权的行使,但人民直接参与司法权的行使就具有特别的意义。陪审团制度就是作为社会公众代表的陪审员参与诉讼活动,是权力的所有者与职业法官分享了司法权,人民或一部分人民直接参与了权力的行使,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评价说:“实行陪审制度就可把人民本身,或至少把一部分公民提到法官的地位,这实际上就是把陪审制度,把领导社会的权力置于人民或一部分公民之手。”[4]权力所有者直接行使权力,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实现了统一,相对其他权力行使者来说,他们是最不容易滥用权力和腐败的。他们分享司法权,从而使司法权内部实现了一部分司法权对另一部分即职业法官的权力制约,是权力制约权力。从而有效防止司法的独断与专横,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
另一方面美国认为陪审团保障公民自由不仅通过权力制约权力来实现,而且陪审团审理是公民的权利,通过权利制约权力来实现。陪审团制度传入美国后,进一步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每个人都有权由“和自己同类的人”来审讯、“人民代表参加审判”等思想的影响,使得陪审团制度有了更新的意义,陪审团制度不仅仅是对抗王权和势力集团的武器,而且成为民主的形式之一,它作为民间法律组织与另一民间法律组织——律师职业团体是民主审判的两根柱石,是产生权利、公正及合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前提[5].因此,1776年的《独立宣言》对英王进行的一系列控诉中,就指责英王在许多案件里剥夺殖民地人了使之不能享受陪审团办法的利益[6].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独立战争要争取的重要权利之一,作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而被写入美国1787年宪法,陪审团制度成为宪法上的权利(1975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陪审团不是宪法上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沿引宪法上的权利要求陪审团审理,排除职业法官的独断,从而以权利制约职业法官的权力,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民主。而英国则没有明确将陪审团审判作为权利赋予公民,相反,1933年法律明确规定的适用陪审团的案件外,其他的案件是否使用陪审团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所以英国法官法官德夫林勋爵称赞说:“由陪审团审判不仅是实现公正的手段,……,它还是象征自由永存的明灯。”[7]潘恩赞扬说:“在这里居于至高地位的陪审委员团就是一个共和国,一个从人民当中选举出来的法官团体”,陪审制度是人权的伟大的而又几乎是唯一留存的堡垒[8].陪审团制度真正使人民成了最终的审判者,也只有人民成为自己的审判者,才能确保人民的民主、自由。
(二)陪审团审判提升审判公信力的司法功能
美国学者认为,陪审团审判的消极作用就是可能是某种隐蔽的社会偏见者的容纳者,所以,在一个特定的案件中也可能给判决带来偏见。但瑕不掩瑜,就社会正义来说,陪审团本身可被看作是一个重要平衡器,就是说,陪审团的人民性使陪审团能够通过证人证据,并通过自己的潜意识,有时是有意识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从警察或社会大众所要求的角度来作出解释[9].1、组成成员的人民性
陪审团在古英语中的解释至少是一组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人,自己的同辈,所以17、18世纪和19世纪时英国人受同一阶级的人们的审判,如一个有世袭爵位的人被指控犯罪,他有权由从上院选出来的人组成的陪审团进行审判,否则,就不由陪审团审判。但美国被认为是没有阶级的社会,没有世袭爵位,不具备属于陪审团成员的专有资格。因此,如果说英国那时陪审团还有阶级性,那么自美国独立时,美国陪审团就具有了超越阶级的人民性。现代美国法规定陪审员应是21岁至70岁的美国公民;陪审员应是每年纳税250美元以上的有财者;还要求能阅读和书写英语;还有一些不得担任陪审员的人。早期妇女不能担任陪审员,但现在妇女也可以担任陪审员,美国现有学者主张陪审员的挑选应不受贫富、经济地位、国籍等状况的影响[10],从而在法律上确定了陪审团的人民性。
同时为确保陪审团的人民性,建立了陪审员召集制度。美对陪审员的选任由法官召集,具体由陪审团选审官或法院办事员负责,一般在受理案件法院的辖区内选任,最初是从电话号码簿上挑选陪审员,这一做法被一些指责是以不公正的方式选定陪审团名单,它排除了那些装不起电话的人。近年来通常联合使用选民名单、电话号码簿名单、汽车登记名单以及其他程序进行挑选。目的是使陪审团能够超越种族、经济方面的偏见,使审判公正,同时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到司法民主中。
2、组成人数的人民性
3、裁判的人民性
美国的陪审团负责事实审,判决实行多数同意制度,即12名陪审员的多数意见作为陪审团的裁决,相对于法官的裁决,更有人民性,这是因为是陪审团裁决是人数众多人的裁决,陪审员通过对证人证供之可信性和可靠性而行得的综合判断而取得一致意见,比法官一己的判断更为稳当;其次是因为陪审团裁决是来自普通民众的裁决,美国认为某种程度上法官必然与杂乱无章的社会脱节,常误认一切的人都像他们一样的合逻辑,而陪审员来自普通民众,他们常常比较明了普通人的昏乱和谬误。所以,陪审团进行事实审,法官进行法律审,法官和陪审团相互影响、交流,很可能比法官单独工作更能取得健全的结果[11].从而使司法更贴近社会生活,反映民意。
为了保证陪审团裁决的人民性,一是建立了陪审团审查制度,以尽可能地排除那些对特定案件抱有明显的或可察觉的偏见的人,美国采取询问主义,即就是从候选陪审员宣誓就职开始,法庭将询问他们的姓名、职业、是否与案件的利害关系,是否对案件具有可能影响判断的特殊知识,是否对诉讼的一方当事人有偏见,是否认识证人以及其他任何不能担任陪审
员的原因。二是法官对陪审团裁判时不加干预,只是告诉陪审员如何投票,如何选出陪审长主持评议,看待证人、分析证据的方法,而不对证据发表意见,宣布他们应当运用的法规。即使有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宪法允许法官对证据发表意见,但他们从不这么做。美国体制非常中立,法官的任务是严格限于行使公断人或仲裁人的责任,他们只是告诉陪审团基本原则,并鼓励他们自己决定运用这些原则[12].三是对陪审团裁判的低效,美国则认为陪审团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平衡器,因此使用陪审团即使费时费财,也是实现社会正义所必须付出的成本。相对于时间和金钱而言,社会正义更重要。
正是因为陪审团审判的人民性,相对于合议庭制度,即完全由专业法官组成法庭进行审判,其组成成员的身份不是普通民众,也是社会的管理者,是与普通民众相对的人,这种身份的不认同使得人们对他们的审判心存介蒂。而陪审团由普通民众组成,与被审判者、社会公众身份认同,是自己人的审判,而且人数众多。因此,陪审团审判相对于完全的专业法官审判在民众中有更强的公信力,可以促进公众对司法程序的信心[13].陪审团制度使人民成为真正的审判者,也只有人民的审判才会得到人民的信任。
(三)陪审团促进立法的造法功能
英的陪审团制度和法国等国的陪审制度作为司法制度,只有司法功能,但在美国,陪审团制度除司法功能外,还有造法功能。美二国都承认陪审团容易被当事人的辞藻所打动,有时做出不顾法律的裁判。对此,英国法官有时以陪审团的裁判不合法为由,否定了陪审团的裁决,而进行重新审理。而美国认为陪审团明知故犯的少,微妙而不自觉的漠视的情形则比较多,尽管美国有的州法规定,法官在陪审团没有足够证据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可以作出不顾陪审团决定的判决,但法官一般并不这样做,而是承认陪审团的裁判,并努力为这种裁判寻求合理的解释,如在一些案件中,陪审团不顾本来应该阻止原告取得救济的被害人的助成过失,只是在损害赔偿金额上考虑原告过失,从而发展了所谓比较损失原则。这一原则后来为法院采用。美国学者对此解释是,既然陪审团作出不顾法律的裁判,该查究的是法律是否需要修改,该怀疑的是法律是否公正。陪审团有时就是正规法律的批评的和间接的法律改革者[14].这种思想在辛格审判中已经凸现,殖民地陪审团不顾法律作出了约翰。彼得。辛格无罪的判决,就在此时产生了有关后来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想法,主要是陪审团希望这成为他们的法律。所以陪审团确实有遵守法律或超越法律的惊人力量[15].陪审团制度实现了人民是最终的审判者,不仅是案件的审判者,而且是法律本身的审判者。
(四)陪审团制度推进法制教育的教育功能
法制教育的形式很多,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法制教育模式,一种是课程化教育模式,就是将法制教育作为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这种模式重在理论系统教育,但与社会生活现实有一定距离。另一种模式是生活教育模式,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进行法制教育。这种教育比课程化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深刻,而且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陪审团制度正是一种生活教育。
陪审团人数虽然只有12人,但他们是从上千人中遴选出来的,这个遴选过程本身就是
法制教育的过程;在审判过程中,普通公民常常受到法律家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语言的影响;而且普通公民参与审理和裁判,直接体验法律与生活关系、法律思维。因此,陪审团审判不大会将法律变为与生活脱节的神秘而抽象的东西[16],而是把法律变为现实生活。所以陪审团审理也是法治精神向社会渗透的重要渠道,无形中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扩大了司法审判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17].而且相对于课程化法制教育来说,参加这种司法活动(陪审团审判)对于培养人们的守法习惯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任何活动。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曾把它说成是“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最强大的力量”[18].二、对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的启迪
研究美国陪审团制度,对我国当前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有重要启迪:
一是谁是最终的审判者?美国坚持认为人民才是最终的审判者,这样的价值理念使得陪审团制度在美国长盛不衰,陪审团不仅审判案件,而且一定程度造法。我们司法审判制度改革也应当树立人民是最终的审判者的价值理念,即司法是否公正最终是由人民来评价,即使司法实现了法律公正,但如果社会公信力缺失,也不可能实现司法的社会公正。而司法的社会公正正是由人民来评判,因此,应当建立制度吸收人民参与审判,我们不能怀疑人民的能力,他们也许不懂法,但他们反映的正是普通民众对事物的看法或认知,而职业法官懂法,他们比普通民众认知能力更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比普通民众更深刻,如果用职业法官的标准来要求普通民众,就如哲学家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哲学家一样。因此,我们不能以普通民众不懂法来阻止普通民众参与司法审判。
二是强化功能与制度的互动。美国陪审团的功能是通过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而且美国陪审团的功能是在长期历史演变中逐渐产生的,一旦产生了某种功能,美国就设计相应的制度或者完善与功能伴生的制度来保障功能的实现。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也应当注意功能与制度的和谐,而且我国司法审判制度改革不是自然演进型,而是人为推进型,因此,应当事先明确我国司法审判制度应当到达什么样的功能,因功能而设计制度,以制度保障功能。
三是应当强化审判制度对公民民主、自由的保护,提升司法公信力等功能。美国陪审团制度具有公民民主、自由的保护,提升司法公信力等功能。反思我国司法审判,公信力缺失,甚至严重危及公民的民主与自由,有的判决出现合法不合理的状况。因此我们在改革司法审判制度时,必须注重提升司法审判的公信力,为此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参与性,不能认为审判公正了就有公信力了,因为审判是否公正人民才是最终的裁决者。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1年P173~174;
[2] [17]尚代贵:“论陪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求索》2002(6);
[3] 王利明:“法治社会需要司法公正”,《人民司法》,1998(2);
[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P314;
[5]龚瑞祥:《西方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P139;
[7] [1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法律出版社2000年,P41、;
[8]〈美〉菲。方纳:《潘恩全集》,纽约1954年英文版第2卷,P79~80;
[9] [10] [15] 美国加州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美国法律体系(宪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年P203、203、207;
[6] [11] [13] [14] [16]〈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1988年,P8、40、40、42、42;
[1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P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