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宴》反映中美国家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摩擦的火花,在这火花中差异也被照耀的愈加明显,电影《喜宴》就是这样一簇火花照耀出中美文化的差异与碰撞。
《喜宴》是1993年让李安扬名国际的第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移民美国的台湾男子――高伟同和希望通过与美国人结婚得到绿卡的上海女孩――顾威威,联合他的同性恋爱人――赛门一起策划了一场婚礼,而目的则是为了安抚伟同父母希望儿子成家的心愿,传统的中国婚宴在大洋彼岸一一展现。李安用一场喜宴,将中西方在爱情,婚姻上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中国人推崇注重孝道的家庭伦理观,西方人推崇尊重个人选择的家庭伦理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重孝道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父亲始终盼望着高伟同能娶妻生子使自己早日抱上孙子,于是影片中出现了伟同努力尽孝与上海女孩郭威威结婚。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尊重个人选择。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正因为如此,片中的塞门才能够毫无顾虑和伟同呆在一起。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别也在本片中表现的很明显。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中,每个人必须考虑他人利益,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精神上的义务和忠诚。而在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每个人只顾及自身的利益,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导向国家,片中伟同匆忙赶路时碰到了自己一个中国熟人,虽然他急于赶路却仍耐着性子听那人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最近的遭遇。如此长的寒暄如此好的耐心,恐怕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出来。西方国家则是典型的个人导向国家。人与人之间近乎冷淡,在大街上碰面也仅仅是寒暄一两句吧,中国人这样长的寒暄,恐怕他们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
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在这部影片中也表露地很明显。中国文化有强烈的长期导向,留恋传统文化。美国文化则侧重短期导向,为了眼前利益可以抛弃传统文化。影片中,当伟同知道父母要来纽约时立马把父母邮寄来的中国山水画以及父亲的字画挂起来,显示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当他们五人在一家中餐厅用餐时,意外发现这家餐厅的老板曾今是自己家的司机。老板认出自己的老上司时没有顾及自己现在的大老板身份,仍一口一个“师长”一口一个“少爷”的叫个不停,这显示出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长期导向的坚持。然而影片中塞门却几乎没有和亲人联系过,这和伟同、威威与其父母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权力距离也在本片中体现的很明显。中国文化的权力距离比较大,一般认为社会等级是自然存在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客观实在。所以中国的孩子对父亲就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在母亲面前可以说可以做的事,在父亲面前就做不出来了。然而美国文化的权力距离小,其文化中的组织结构就相对扁平,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这就与中国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喜宴》是一部讲述中西文化差异摩擦的片子,可喜的是剧中结局是最好的happy ending,也寄托了导演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够相互包容理解的美好愿望,相信和谐共存也是所有观众的心愿。
第二篇: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喜宴》中的反映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喜宴》中的反映
摘 要:当代华人电影导演李安是惟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他的电影,题材跨越中西,成功打入美国电影市场,享誉世界。本文以李安的电影《喜宴》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认同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中的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非语言交际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分析,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探讨李安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寻求两种文化的沟通和认同。
关键词:喜宴;文化差异;文化认同
一、引言
电影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方式。作为媒体,电影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与符号,通过解读电影,尤其是那些反映不同文化特征的电影,可使人们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学会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最终接受这些差异。在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早期执导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与《饮食男女》)影片当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华人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矛盾冲突的经历与感受。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指出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希冀对李安电影的相关研究做出贡献。
二、李安与《喜宴》
(一)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
李安,美籍华人,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他是位“通才”,无论是现代片还是古代片,无论是以东方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影片,李安均能游刃有余地演绎出其独特的风格。他所创作的电影蜚声国际影坛,获得无数荣誉,票房更是让很多导演望尘莫及。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一方面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这些华语片外,另一方面也拍出了《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断背山》五部英语片。
李安在台湾读完中学后前往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的编辑工作,并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1992 年,他亲自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成功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生活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家庭成员之间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该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借由《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通过这部电影,李安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等问题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电影,上映后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1994年,李安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饮食男女》,主要诠释了家庭矛盾和新旧冲突两个主题。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在1994 年台湾十佳华语片中位于榜首。
在成功地拍摄了这几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不得不说,李安自从屡获国际大奖后,评论界和学术界纷纷就开始了对他的关注和研究,而且热情高涨不减,几乎他的每部电影一经问世,便会激发评论界和广大观众极大的关注。
(二)《喜宴》的主要内容
高伟同,男,33 岁,未婚,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美国,并且有一位名叫赛门的同性恋爱人。然而,影片中高伟同的父母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家族观念,一直在催促他结婚。在高伟同的一所旧房子里,租住着一位从上海来美国打拼的女孩顾威威。由于拿不到绿卡,威威将要被赶回中国。高伟同知道了这一情况,在赛门的建议下,他决定和威威“假结婚”来安抚父母,同时也帮威威留在美国。知道儿子要结婚,父母特地赶到美国,婚礼就这样展开了。然而,婚礼结束后,威威怀孕了。知道了这一情况后,赛门和高伟同在吃早饭时用英语大吵一架。最后,伟同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向母亲说明事实真相以及自己与赛马同性恋的实情。尽管大为震惊,高母还是选择了宽容,但是得一直瞒着高父,因其身体不好,受不了打击。高父病愈出院后的一天,用英语对赛门说“生日快乐”,电影至此,大家才意识到高父懂得英语并且早已知道了真相,但由于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一直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伟同和威威把要孩子的想法向赛门和盘托出,请求他答应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赛门高兴地答应了。电影结尾,高伟同的父母在机场即将离开纽约,这三个年轻人以复杂的情感终于相拥在了一起。
三、父权文化
李安在前期的作品中,着重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其著名的“家庭三部曲”就是对父权文化的集中体现。本部分将对《喜宴》中李安关于父亲以及父权文化的解读进行分析,并探讨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体现的中西方关于父权文化的差异和父权主题的变化。
(一)父权的颠覆
在中国或者说在东方,传统的父亲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大大小小的事情,父亲都有权过问,妻子和儿子更是要对父亲表示尊敬和服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妇道和孝道。[1] “父权式家长的存在,是中国社会五千多年来因袭固守的父/家/国的统制权利模式”[2],绝大多数的人对这种模式采取默认甚至是推崇的态度。父权在东方,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殊权威,这必然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和封建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在西方,虽然也经历过父权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父权虽然存在却有些苟延残喘的味道。也就是说,在西方现代文明——民主与自由的召唤下,父权正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男性权利的隐性扩张,是变异了的父权文化。尽管男性依然主导历史的发展,依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7页.肖朵朵.《从“父亲三部曲”到<断背山>的精神源流》,《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年 01 期, 第72页.然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权利,但人们已经不再将父权当作圣旨来膜拜了。在中西方这两种文明下,对父亲和男权的崇拜皆有,但庄严和神圣的程度显然不同。在影片《喜宴》的开头,高伟同的母亲以录音带的形式将话带给在美国的儿子,言语之中除了对儿子的想念和关怀之外,也显示出其对作为师长的丈夫的服从和尊敬,从而奠定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突显出中国传统而浓重的父权文化。在高父高母来美国的第二天早晨,高伟同不再是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是陪着父亲走了一个小时的马路,一直跟随在父亲的身后,到家之后也耐心地叮嘱父亲多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尽显出对父亲的尊敬。然而,影片对美国本土生活的赛门的家庭的描述却是寥寥无几,我们仅仅是从他的言语中知道赛门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而他又不随其中的任何一位生活,没有过多的语言对其父亲进行描绘。同时,由于父权文化的程度差别,高伟同一直不敢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父亲和母亲,而赛门的父亲却早已知道儿子同性恋的情况,也并没涉嫌干预和阻止。
(二)父权的缺失
在中国,父亲是传统父权家庭中权力至上的家长,儿子则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并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因此,在电影《喜宴》中高父在遭受到来自同性恋挑战时,才会显得百般的不理解和无奈。这也就是高父明明熟悉英语,懂得儿子与赛门之间的谈话,看穿儿子与威威的“假结婚”,却又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因。
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现代西方世界,父权虽然存在,但远不及东方来的神圣和庄严。而且在现代西方,对父亲的认可更表现在崇拜而非服从,两代人之间更多的是平等的沟通和民主的对话。就像电影《推手》中朱老所说的:“你们在美国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有学问”。所以,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孩子可以对父母提出相反的意见,可以对父母的生活提出质疑,在一定限度范围之内,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因为个体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喜宴》充满其深掘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传统东方文化代表父亲角色的转变,并以此来表现他们置身于异国他乡,与生俱来的传统父权文化在远离国土后显得孤单和失落的情景。[3]同时,该影片使“传统上以父权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2]。这是李安对父亲多年来复杂情感的全面爆发,是他用自己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
四、家庭伦理观念
中西方文化氛围的不同造就了两者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以孝道为主的家庭道德观,西方文化却是以个人主义为主;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以孝为先,西方人的婚姻观念以爱为主。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不同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8页.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J].华文文学, 2004年 02期.第26页.[3]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第126页.的家庭伦理观念进行比较,借以了解外国的本土文化、风俗习惯,并且达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孝道与个人主义
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看重孝道,而西方看重的则是个人主义。
自古以来,孝道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准则。孝道文化认为:万事以孝为先,提倡谨慎遵循先父再子,先君再臣,先老再幼等一系列准则。在家庭中,孝道意味着尊敬和爱戴老人,顺从他们的意志,这也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情感。根据文化学者朱永涛所言,“孝道的首要含义就是服从,意味着子女必须尊敬并遵循父母的意愿,其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维系家庭的传承。” [3] 这也就是说,子女们必须遵循祖先的意愿来延续家族姓氏,荣耀家庭,并代代相传。
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万事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片中,如果伟同让自己的父亲不抱孙子而抱憾而终,那么他将会是一个不孝子。于是,他接受了赛门的建议,那就是与自己的女性租客顾威威“假结婚”。尽管假结婚并不是什么好事,然而他的动机是出于好意,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病重的父亲并实现父母的愿望,遵循中国文化的孝道。中国人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与孝道息息相关的。
中国人看重血缘关系及亲情,并且家庭规模一般要比西方大,因此通常中国人会几代同堂成为一个整体。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规模正在缩小,家庭结构也在变化,但是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着更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尤其重视家庭的作用。在这样的思想之下,高伟同尽管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他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使他不能离开祖国文化的土壤,不能选择脱离家庭及父母的意愿。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感情,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很少受到父母或家庭的束缚,享受更多的是自由及个人权利。在西方国家,子女一旦年满 18周岁,父母就不会万事为他们付账。因此,一旦子女有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很少会插手父母的事情。赛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没有受到父母的督促来结婚,而是依赖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自由意味着有权利保护个人命运,不受政府或宗教的干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西方的年轻人很少受到家庭的干涉,随心所欲过着他们自由的生活。
(二)关于婚姻问题
中国文化相对传统保守,而西方文化注重多元与保守。在电影《喜宴》里,伟同的父母想要儿子结婚来传宗接代的思想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高伟同与赛门的结合则显示了西方开放与自由的婚姻观念,这些不同的婚姻观念可以作为不同文化特征的代表。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当儿子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之后,看着儿子娶妻生子自己抱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并没有让老人如愿。儿子高伟同是同性恋,并且在美国有个同性恋人,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也是电影里最主要的冲突所在。
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然而在中国确实是人们无法容忍的。当儿子高伟同无法再隐瞒事实的时候,他把真相告诉了母亲。高母极为震惊,但她还是要求大家把这件事瞒着高父。由于高母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同时她也深知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高父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父亲,无论怎样,高父是不会接受他的独子竟然是同性恋的事实。在传统的中国观念里,同性恋是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的,是不正常和不正确的行为。
然而,西方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是为了爱情而结婚,绝非为了秉承传统。他们认为爱人应该厮守在一起,结婚并且生下他们共同疼爱的孩子。婚姻关系及孩子都是爱的结晶,而绝非因为传统。只要两人相爱,他们即使没有注册登记的结婚证明也是可以在一起生活的。只要是真心相爱,即使是同性恋也是可以接受的。
五、非语言交际文化
在中西方文化交际研究中,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分析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语言的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大,而非语言交际行为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果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无法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本部分着重通过对比电影《喜宴》中的中美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来阐明两者之间非语言交际文化的差异。
(一)情绪的表达
中国人在生气、难过时,常常不藉由言语,而是选择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真正的心意,对亲密的人尤是如此。影片中第二天早餐时,当高父听到儿子说下午要公证结婚时,沉默不语,并不表示反对意见,相对于高母的强烈反对,伟同和威威均说结婚不需要注重形式的情况下,他反而说:“孩子已经长大,随他们自己办。”,于是便起身离开餐桌。尽管高父嘴上说反话,但由他的面部表情(脸色阴沉,眉头紧锁)和身体动作(起身离开餐桌)可看出他在生气。公证结婚全程中,从高父高母脸上表情可知他们并不高兴,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赛门想拍张照片来纪念这个高兴的时刻,高母才以“哭泣”来表现心中的难过,高父则仍旧一句话也不说。反观美国人,在情绪的表达上就相对直接、坦率。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当场大声与伟同争吵,也不顾高父高母在场。在高伟同因生气而离开餐桌时,赛门也追了出去,在外面依旧是强烈的争吵。美国人在生气不满时,往往会大声说出来,对亲密的人更是如此。
在赛门、伟同和威威三人争执时,略懂英文的高父其实早已知道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但他却没选择说破。从高伟同一直隐瞒父母的行为,可以看出身为传统中国人的高父高母,是无法接受同性恋的,然而高父却将这莫大的冲击,硬生生吞下腹中,以“沉默”作为响应,一切只为了抱孙子。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中国人将传统的价值观看得比自身还重要,宁可把悲伤压抑在心中,这对于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二)送礼情结
美国人一般很少送礼,只在圣诞节、生日、纪念日等节日才送礼,平时拜访是不用送礼的,而中国人却连亲属和朋友之间的日常拜访也要送礼。这两种不同的送礼情结深深地扎根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想要改变实属不易。当赛门送礼物给高父高母时,他们感到诧异,并认为自己的儿子麻烦他这个房东,应该他们送礼给赛门这个主人才对。而赛门之所以送礼给两老,是以儿媳妇自居。尽管这个身份不可公开,但略懂中国礼数的他,还是准备了礼物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老张在得知大少爷结婚的消息之后,说了句“结婚得送礼,就算补也得送”的话,深深地体现出送礼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至于礼物的种类,美国人倾向于偏重实用性。因此,赛门送血压计给高父,给高母保养面霜,完全是处于自己的孝心,然而中国人送礼往往会注意到其象征意义,所以高父高母收到礼物后脸色大变,认为赛门很失礼,摆明说他们已经老了。影片中,高母送给儿媳妇威威的珍珠、手镯、红珊瑚胸针等,从正面表达出中国人在送礼时注重华丽与体面的心理。在电影最后,高父找赛门单独谈话,告诉赛门他早已知道伟同与赛门的关系,并送红包给赛门并祝福赛门生日快乐,赛门明白红包所象征的意义,即使高父不说明,也知道高父已经承认他和高伟同恋爱的事实了。
(三)婚宴形式
相对于美国婚宴方式而言,中国的婚宴总是非常热闹。在电影中,伟同与威威的喜宴上,在场的美国人看到众人喧闹的情景,皆十分讶异,感到不妥,其中有位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和数学天才。”这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说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在喜宴上大声喧哗的行为,相当不解和不敢恭维。美国人的婚礼时常是一队汽车鸣笛前进,以示庆祝,然而在婚宴上,气氛虽是相当温馨愉快,却不会如中国婚宴般吵闹,除了轻松愉快的大笑声之外,美国人并不随意在公开场合大声喧闹,中国人在宴会上的高声喊叫,对美国人而言像是在吵架。
影片中,在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之前,有一对本土的美国新人结为夫妻,同时,也没有用过多的情节来描述美国人婚宴后的活动。与此相反,《喜宴》中以很长的剧情来展现中国人在婚宴后的情形。除了婚宴上伟同被要求当众亲吻新娘外,在二人回到宾馆后,众人却又提着灯笼、桌椅以及麻将来闹洞房的情节来展现出中国婚宴的喧闹,其中一个男子说:“这是中国的国粹,要在海外发扬光大。”透过迥异的婚宴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婚姻观念以及各自所追从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六、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云:“民者以食为天”,从中也可看出中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出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仅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饮食的不同,以及由饮食所隐喻的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一)饮食方式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不管是什么目的,一个中国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在《喜宴》中,由老张给伟同和威威举办的筵席所用的就是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同时,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的情节,体现了中国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及礼让的美德。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影片中,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的当晚,由赛门请客在曼哈顿最好的中国餐馆“中国宫”吃饭,也是为了缓解高母因儿子结婚寒碜而伤心的情绪,算是给高父高母的一份安慰,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想要增进彼此的友谊的意图。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西式宴会打破了围坐欢饮的格局,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这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驰的。然而,这种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的形式,缺乏中国人主宾同乐的情调。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式宴会是要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
(二)社交功能
在影片《喜宴》中,当高伟同的父母得知他要结婚时,特地从台湾带着钱去美国给他举办婚宴。但当他们发现儿子只是想按照美国人的风俗在教堂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时,就勃然大怒。他们认为伟同是自己的独子,无论如何都要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宴,这样脸上才有面子,况且他们单是礼金在台湾就收了3万美金,全部带来美国举办喜宴,如果不办的话,回去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后来在伟同父亲老部下老张的操办下,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宴,这才使得伟同的父母感到脸上有了光彩,回台湾后可以向亲朋好友有个交代了。这一情节突出反映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社交功能。
在中国文化中,吃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在中国吃饭有时候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个人行为,也是礼制精神的社会实现。中国人喜欢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应酬交际以饮食活动的方法体现出来,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客者希望通过请吃饭来增进与被请者的感情,而被请者也因为受到邀请而感到有面子,感觉自己受别人的重视,于是请客者与被请者皆大欢喜。婚丧嫁娶、生孩子要请客吃饭,谈生意、拉关系、托人办事更要请客吃饭,这是中国人社交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独有的特点。
西方人就很难理解这一特点。虽然西方人也把请客吃饭当成是一种增进彼此感情的一种方法,但远远没有中国人运用的频繁和熟练,且公私分明。对于因公请客,则按规定到餐馆去吃;如若是请好朋友吃饭,则多半会请到自己的家里去吃。基于这种不同,中国的餐馆,无论是高级酒店还是路边的小饭馆生意往往都很火爆,但在国外很多的西餐馆却生意冷清,惨淡经营。西方人注重简约,不喜欢太盛大的婚宴。
七、总结
文化差异并不是文化优劣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拥有共同的文化困境。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它们都碰到种种困难,都在寻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李安利用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以电影形式从人物语言、行为,生活细节来诠释不同的文化,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差异性。他以妥协的方式来解决电影中的文化冲突,并将妥协作为实现文化认同的途径。通过妥协,存在差异的不同文化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借鉴,和平共存。
第三篇: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各有不同。现在从饮食、戏剧、教育以及婚恋观来浅析一下中美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差异
一、从饮食看中美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美国人注重“以人为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美国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美国人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美国以至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
而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民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2.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美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处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而美国的餐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美国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美国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美国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美国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美国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二、从戏剧看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情况不同以及民族习惯、文化意识、艺术传统的区别,中美戏剧在发展中走着不同的历史道路,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美国戏剧和西方戏剧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同美国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寻起“根”来,不像美国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我们拿中美戏剧的起源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它们有若干不同点:第一,美国戏剧起源于祭酒神的颂歌,源头明确;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多源的,比较复杂;第二,美国戏剧的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秘的、幻想的、悲剧性的基因多;中国戏剧的起源,虽也和一定的宗教仪式有关,但俳优的活动,角抵表演等却都是娱人的,主要是现世的人的娱乐性活动,现实的、技艺性的、喜剧性的基因多;第三,美国戏剧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即由歌舞逐渐演变为故事表演;中国戏剧则是通过它们彼此的汇合、交织来实现。
总的来说,中美戏剧是两种不同特质的戏剧。美国的戏剧是剧作家的剧场,剧本是整个戏剧的灵魂,有了剧本,有了演员,就可以演戏。古希腊的戏剧有对话,有合唱,演出时也需要歌队和乐师,但音乐很简单,戏剧的演出主要是靠演员的姿势和声章来表达情感,展开剧情,所以剧本中的语言因素显得特别重要。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结合,包括歌唱、舞蹈、对白、武术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是这些艺术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这些艺术因素的结合,必须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从教育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
以数学教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教师一般不要求学生做完教科书上的习题,常常只要求做单数题或双数题。中国基础教育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美国教育只是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至于学生今后是否要以数学工程作为事业,则由学生今后自己去选择,学校的教育没有必要强迫学生把那些技术练得“炉火纯青”。
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当平民还是做“精英”。自己选择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艰苦奋斗;选择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接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的教学只是点到为止而已。这样的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教育。虽然每个美国人在16岁以前必须接受强制性的教育,但是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却比较普及,也就是标准比较低,它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这是因为中国教育资源匮乏、就业市场受限制以及人文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内的教育只能这样“公平”地实施。中国学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没有选择的余地,美国学生则不同,选择走“精英”道路的少数人,只要艰苦努力、认真学习,力求“精”“深”,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精英”教育。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来自社会、家庭强制的压力,所以有一种愉快的发自内心的动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问题之外,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四、从婚恋观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人以工作的成就为重,美国人以家庭为重,这与中美的文化氛围有关。中国社会从古到今一直倡导为集体、为国家牺牲自我,牺牲小家,媒体采访中国名人或大人物,他们常常说事业太忙,有些人甚至一个月或者几个月都没有与自己的家人吃过一吨饭,更有甚者,孩子或配偶或父母生病都没有时间去探望,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似乎人们都觉得可以理解,挺感动的,甚至觉得高尚,生活中的普通人稍有点事业也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当家人抱怨时,他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而美国人却以家庭为重,如果哪个人的孩子或爱人生病了,而他的丈夫却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陪在家人身边照顾他们的话,他们(大部分人,不含那些特殊行业的人)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不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我要支持你的事业,所以你去忙吧,我自己照顾自己”。不会,美国人包括小孩都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是否被自己的家人在意和重视,他们把家庭和事业分的很清楚.美国倡导的是 ” EVEN IF YOU ARE RUSHED OFF YOUR FEET, MAKE SURE YOU MAKE TIME FOR FAMILY”.(即使你忙的脚不沾边,也要确信有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美国人觉得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只有家人才会不管你成功失败都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他们觉得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事.结束语:从饮食、戏剧、教育、婚恋观的区别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中美文化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差别,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也会相互渗透,所以我们要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已达到更好的交流。参考文献
[1] 吴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 邢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商务礼仪
中国电影出版社
[3] 邓炎昌,刘润青 语言与文化[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罗艳丽 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Abstract: Cultural differences, will hav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thinking o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behavior and will be produced in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The collective weight of Chinese culture, American culture weight individuals;Chinese culture re-synthesis, re-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China and the U.S.have different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different.Now from the diet, drama, education, and love and marriag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U.S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第四篇: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的交流上越来越亲切,但两国仍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将这两个典型的代表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从美国教育来看,,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而中国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这会对孩子进行刺激,针对不同人会有不同效果。而中国的虎妈,狼爸,这种压迫式教育有时会让孩子受不了,所以才会爆出学生频频自杀的事件。
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以人为本,强调集体主义,内部和谐,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起了决定影响:个人奋斗,自主独立。这种价值观使得每个人都有奋进的念头,而中国早就了追求了平均的胜利.美国人的世袭观念很淡他们愿意白手起家来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所以他们在身后只会留下很小一部分的财产留给孩子,而中国人以信仰为基础的家教,牢不可破的团结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死后,尽可能地将财产留给子孙。
中国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的最大发达国家,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而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甚至没有交集的国家,在文化上当然有很大的差异,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两个国家在文化上开始互相借鉴彼此有益的一面,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只有全面了解别国文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将文化传陈下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中美文化差异,感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精髓,让我们关注国际动态,引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分析能力,加深理解,提高政治素养。
第五篇: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
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国内宗教及宗教团体的影响。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影响程度远远没有美国之深。本文针对宗教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导向、社会作用、用语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开论述,以期能够从宗教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对比;中美差异。
一、前言
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着一个时代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念。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宗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差异,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二、中美宗教信仰差异
美国虽然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是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所以,基督教实际上是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信仰比较复杂,主要信的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以信仰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差距不是十分巨大。
三、中美信教人数的差异
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据资料显示有30多万个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根据有关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前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更是说有95%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另一方面,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体育方面多。据有关报道,美国一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约为观看各种职业或大学体育比赛人数的13倍,美国一年捐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约为花费在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大联赛上的资金总额的14倍。美国人对宗教的热衷可见一斑。
反观中国,虽然是佛教大国,但在我们身边,信教人数的比例却一直不高,或者自认为信教,其实只是在遇到不幸的时候才想起来消灾祈福,又有几人家中像美国人一样每日礼拜,餐前祈祷呢?
四、中美宗教精神关注点的比较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基督教的一切理论都是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他创造了自然万物、时间空间,他存在于自然之外而不是自然之中,为自然立法,制定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所以上帝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灵魂和肉体,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的历史,进入到人类的历史之中,为人类历史确定目的。因为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并且关怀着人类,用自己亲生子的血为人类赎罪,所以人应该服从上帝。在这样一种神人关系模式之下,犯罪感与忏悔成为圣经的永恒主题。人类的最大幸福就是修复与上帝的父子般的关系,重新回到上帝的身边。人类修复与上帝的关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要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他人,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例如说帮助穷人或做祷告。
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关注的中心是人,主张“神人合一”。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印度佛教相比,中国佛教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被世事迷惑,一旦顿悟,真智显露,就内外彻悟,见性成佛,所以才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与基督教人有原罪的思想差别巨大。而且,中国佛教说:“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想念佛为内因,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佛国。”这种心中有佛的思想与基督教时时祷告的思想又不同。最关键的是在佛教融合儒家过程中,儒家教人入世的思想没有因为印度佛家出世的思想而改变,相反,佛教越来越走上世俗化道路。“事君事亲,也能成佛”就是最好的体现。
五、中美宗教价值观的比较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在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逐步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以忠孝为核心的价值观,虽然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儒家的道德价值观、道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墨家的兼爱功利主义价值观、法家的权势功利主义价值观等等,但是其价值观均未超出以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为基础、以“三纲五常”规范体系为核心的封建主义价值观,宗教也不例外,不论是本地的宗教还是外来的宗教,它们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而基督教是一种哲学化的宗教,它的神学教义建立在哲学和逻辑的基础上,与中国的宗教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区别。在美国的宗教文化中,基督教教义的许多具体成分被扬弃之后,其核心价值经过人类理性的整理和发展之后,形成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即拯救与博爱精神。这样的基督教道德价值核心在文化深层次中维系着美国社会的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共存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群体存在及发展所必须的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提供了道德保障,但是同时也形成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中美价值观与宗教观的不同。
六、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宗教文化会对交际模式产生影响。美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中,用于赞美、感叹、诅咒、发誓、表达愿望或形象描绘时,宗教色彩比较强烈。美国人总是用“God”这个字眼,而中国人则表现出复杂多样的信仰内容。如西方人常说“By God”(向上帝起誓),中国人说“老天爷作证”;西方人说的“God bless me”(上帝保佑)相当于我们的“菩萨保佑”等。我们时常还会看到一些带有特定的宗教含义的词语,如果不了解其相关背景就会导致交流的障碍。例如“Endof the World”,对中国人来说,看到这个字眼往往会联想到“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世界末日”,但对美国人来说,它只是表示有朝一日现世终将终结,所有人都将接受上帝的最后审判,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与汉语里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类似含义。
宗教文化同样对中西方的词汇、习语等方面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出自佛教的语言,它们主要来源于佛经的译作,还有一些成语虽不是直接出自佛经,但却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之后产生的,例如“天花乱坠”,相传佛说法时,天人感动,飘散香花作为供养,又相传梁武帝请云光法师在南京讲经,天花乱坠。而基督教的语言和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圣经》中的典故、比喻、谚语、俗语等习语广为世人所接受和使用,成为英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中美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拥有构成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发展,规范道德良知,促进文化发展的功能,那么佛教和基督教又对中国和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以宗教自我道德约束和调节社会矛盾的功能为例。美国的基督教教徒们习惯于通过自我反省来约束自己,一旦违反道德原则,就会产生愧疚感、不安感。教徒们在教堂中相互祝愿的一句话就是:愿平安伴随着你。所以,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教徒们的道德约束逐渐自觉,越来越发自内心。另一方面,在很多教徒身上可以发现助人为乐的品质。他们以助人为快乐,看到别人有困难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我能帮助你吗?”宗教组织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包括为穷人提供住房、为无家可归者发放食物、探望老年人和病人、收养孤儿和受虐儿童、为酗酒者和吸毒者提供戒酒和戒毒帮助等。据调查,美国的志愿者组织中,教徒占将近60%。哈佛大学神学院“妇女与宗教研究项目”主任安布罗迪女士说:“宗教团体提供服务与政府机构提供的社会服务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宗教团体提供服务,其服务人员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善意,他们不仅提供物质的帮助,而且希望能帮助受助者找到自救的精神动力。政府机构提供的社会服务,则往往帮助你是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可以说这些宗教团体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大缓解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
反观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一是氛围不够,像东南沿海一带没有多少信教之人,有些信教之人不过是为了祈求自己或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没有把范围扩大到其他人,宗教团体也没能在大范围内影响众人。二是现在的多数中国人往往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为物质的追求而耗尽精力而往往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
总而言之,美国的社会各阶层普遍都具有宗教情怀,是美国社会精神层面上的动力和约束。而中国在宗教上的精神追求还无法与之相比。
八、结束语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形成了中美巨大的宗教文化差异。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探讨宗教文化差异应具有一种辩证意识和全球化意识。我们不能对宗教一律排斥,应该认识到宗教的有利一面。对于不同的宗教,不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其他教派,我们都应给予尊重,避免由于宗教问题所引发的冲突。同时,新时代的宗教要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中美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