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义市普通高校信息
遵义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校南迁至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66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目前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的省属高等院校。
学校由校本部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9110平方米,馆藏图书161万余册,为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医学类)。校园内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石京山,男,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遵义医学院党委书记,全面负责学校党委工作,负责党建工作。分管学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直属机关党总支。
党委副书记、校长:喻田,女,汉族,辽宁鞍山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核心专家。遵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分管学校行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档案馆。
党委副书记:田宗远,男,汉族,贵州仁怀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全面负责珠海校区党委工作,指导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党委工作。
毕路佳,男,汉族,山东距野人,中共党员,硕士,高级政工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全面负责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工作。
邓飞,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副校长,负责体育、成人教育工作。分管体育学院、校文体活动委员会、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实验动物中心。
黄华玲,女,汉族,四川隆昌人,中共党员,硕士,高级政工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党委书记负责组织与人才工作。分管学生工作处(部)、招生就业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团委、离退休工作处、校关工委。
李春鸣,女,汉族,湖北襄樊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副校长,负责教学工作,分管医学与科技学院、教务处、教师工作部(处)、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中心、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学报编辑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梁贵友,男,布依族,贵州兴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全面负责第一附属医院行政工作。
郭卫平,男,汉族,安徽阜阳人,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遵义医学院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工作,督查新蒲校区建设工作。分管学校纪委、监察室、审计处。
刘建国,男,汉族,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科研、人文社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科研处、工会、武装部、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
王子正,男,汉族,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硕士,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负责新蒲校区建设、后勤、校产工作,协助校长分管财务工作,联系医新社区居委会。分管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设备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发展规划项目办公室。
余昌胤,男,汉族,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分管研究生院、保卫处、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学院)、全科医学系、校友会。
蔡善君,男,汉族,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遵义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二层次人员。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负责珠海校区的行政工作。
遵义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752亩,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在建新蒲新校区2000亩。有教职工969人,专任教师7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2人,硕士学位教师324人,教授106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309人。有25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专科专业60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向俄罗斯、老挝、坦桑尼亚等国招收留学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生14000人,留学生60名。现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2011年成为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2013年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袁利民,男,汉族,贵州赤水人,法学学士,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袁利民同志历任公社干部、区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遵义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遵义市委秘书长、遵义市委常委。2006年11月调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大忠,男,汉族,重庆市潼南县人,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党委副书记:洪涛,男,汉族,四川合江人,农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娄胜霞,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法学博士学位,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副院长:岑玲,女,汉族,重庆市人,大学学历,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副院长:王刚,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大学学历,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副院长:曾伯平,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纪委书记:袁竞,男,汉族,贵州习水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副院长:雷昌蛟,男,土家族,湖北建始人,硕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分设汇川校区、桃溪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71亩,总建筑面积70708.90平方米。按照贵州省、遵义市的部署和要求,学校2014级新生入驻新蒲校区。目前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14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届时,学校将整体搬迁至新蒲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160亩,学生规模将达到150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67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7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9人,副教授以上239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高晓勤,男,回族,中共党员,三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省级先进科技工作者、省管专家、骨干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校长: 范奇元,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孙逐,女,汉族,中共党员,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现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副校长:王俊,男,贵州省习水县人,贵州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现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副校长:张武晓,男,汉族,贵州道真县人,副教授。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政教系,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现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副校长:潘年松,男,汉族,重庆籍,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博士后人才库流动站博士后人才,遵义市引进人才。现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副校长:岳应权,男,汉族,贵州省正安县人,副教授。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2003年7月毕业于贵州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校
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在地方政府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一基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历经三十七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发展为延安路校区(院本部)、419校区(理实一体)和洪江校区(中职和高技),三个校区分属遵义市城区的红花岗区、新蒲新区、汇川区三个行政区域。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余人,其中高职类学生5000多人;在岗教职员工近3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人,副高以上职称近50余人。延安路校区、419校区和洪江校区三个校区,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000多万元,各类馆藏纸质图书30多万册,并配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学院拥有65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也是贵州省唯一的、由国务院扶贫办授牌的国家级“扶贫培训示范基地”有“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和“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十一五”期间承接省、市、区各类涉农培训30000多人。并依托航天企业,建设了近百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院长:孙平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长蓉 副院长:王逸群 副院长:冯伟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学院按照遵义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占地716亩的新校园区(原遵义农校占地243亩的基础上扩征)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已新建成的项目有15557㎡的综合教学大楼和四幢25000㎡标准化学生公寓楼,即将开建项目有教学实训一组团、学生宿舍二期、学生食堂、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和风雨操场。到2015年,新校园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学生规模可达7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234人,其中本科学历136人,硕士研究生27人;高级职称65人(教授10人,副教授55人),中级职称73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56人。拥有一支由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农艺师、研究员、工程师等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日制在校生4500余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凌,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党委副书记、院长:鞠洪,男,汉族,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学学士。
副院长:杨培勇,男,汉族,1958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经济学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贵州省分会会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克义,男,仡佬族,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副院长:陈恩谦,男,汉族,1956年5月生,农学学士,教授。副院长:祝萍,女,仡佬族,1960年10月生,文学学士,教授。
遵义广播电视大学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遵义分校位于“遵义会议”纪念广场西南侧,于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其前身为1979年2月成立的遵义地区电大工作站。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网络地(市)级节点,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遵义电大建立了以分校为中心,十二个县(市)工作站为骨干的全市电大教育网络,以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严格的教学管理、灵活的学科设置、开放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力的支持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办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三十年来,遵义电大已发展成为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现代化教育办学实体。学校先后共开设了文法财经、理工农医、师范三大类,70余个专业,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及中专毕业生共33000余人,广大毕业生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遵义电大以多层次的学历教育,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支持服务,可靠的质量保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二篇: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岗位实习信息
阿克苏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浙江省
培养岗位实习工作信息
工 作 简 报
第8期
阿克苏地区前方工作组 2012年4月22日
组织学习先进典型 交流思想坚定决心
“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事迹报告会,是自治区“现代文化促进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连日来,阿克苏市赴杭培养实习工作小组积极筹备,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学员认真学习20位“草根版”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
通过学习,学员们深受鼓舞,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了学习“奋斗改变命运”20位先进典型事迹的心得体会,并开展了“奋斗改变命运” 心得体会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每位学员都谈了自己学习后的感想及收获:二十位先进人物都是来自新疆各地的最基层,来自于普通群众之中,他们是践行“新疆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奋斗改变命运”的典型榜样,通过顽强拼搏、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事业、改变命运。我们作为这次赴内地培养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美好新疆的责任,要以他们为榜样,无论是现在的培养学习阶段,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都要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奋斗中改变命运,在奋斗中建设家乡,在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学习精神、撰写心得、交流感受,更加坚定了学员们在实习岗位上脚踏实地、虚心学习、积累经验、建设美好家乡的决心。
奋斗拼搏 抓住机遇
3月20日以来,拜城县高校毕业生赴温州岗位实习工作组,组织39名学员,学习了“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事迹报告座谈会。
作为自治区“现代文化促进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自治区举行了“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事迹报告座谈会。拜城县高校毕业生赴温州岗位实习工作组迅速行动,查找并下载先进人物事迹和资料,组织学员对20位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系统地学习,学员们反响强烈。
拜城县领队要求学员们,要真抓实干,耐得住寂寞;热爱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向领导请教,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从自身找差距,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学习,在业余时间或闲暇时间多看书,多看新闻报纸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语和政策理论水平;转变观念,认真学习温州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学成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拜城县学员艾比不拉说:“这些先进典型来自于全区各地最基层,来自于普通的群众中,他们是践行新疆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奋斗改变命运”的典型榜样。从这20个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将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将引导我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而不懈奋斗”。
学典型 树形象 促提高
为提高培养学员的政治素养和大力弘扬新疆精神。近日新和县培养工作组组织全体学员收看新闻联播,并学习自治区党委组织召开的题为“奋斗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事迹报告的文件精神,促使培养学员树立“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为进一步提高民族学员普通话表达水平,新和县培养工作组在每周一、三、五晚上组织全体学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每一位民族学员进行轮读,以提高汉语水平;同时每天下午7时,全体学员准时到会议室收看新闻联播,以提高其政治素养。并于近期组织全体学员学习“奋斗改变命运”的先进事迹,让学员更加懂得了只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有美好的未来,奋斗才会改变命运。岁月不等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刻苦学习的人的。同时对学员提出要求:
一是进一步重视互相团结,尊重带教老师和单位领导同事,保质保量的完成带教老师分配的任务。
二是注意个人卫生和文明言语,树立新疆学员的美好形象
三是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努力成才,不断弘扬新疆精神。
图为学员在收看中央新闻联播
通过此次学习,提高了学员的政治素养,为以后学员实习工作剪除了旁枝,指明了方向。
不畏艰难 努力拼搏 弘扬“新疆精神”
4月13日,温宿县49名赴浙江金华市实习学员组织开展了一场题为“奋斗改变命运”的专题讨论交流会。自今年2月起在全疆上下掀起了一场“奋斗改变命运”的学习风潮,热汗古丽〃依米尔、刘勇、吐汗〃吐尔逊、马俊、莎丽娅〃霍拜等20位“奋斗改变命运”先进人物,以他们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亲身经历,向每一个人诠释: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只要奋斗,就能改变命运。温宿县实习学员认真学习了每一位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开展专题讨论交流会。学员们通过对先进事迹的学习,更加明白了奋斗的真谛,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会上学员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学习典型人物事迹的切身感受。“命运的改变,只有依靠不懈的奋斗和辛苦的付出,只有努力奋斗,才能使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班长热合曼激动的谈着自己的感受。
学员阿热孜古丽这样理解奋斗的含义:“这20位先进人物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通过奋斗使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这让我明白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自己去创造。”
“这20位先进人物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低头,通过自己努力奋斗,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员帕提古丽坚定的说。
学员艾克拜尔结合岗位实习收获谈到:“这些先进人物都是经过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杰出代表,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无论是现在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必须发扬我们的新疆精神,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为我们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温宿县工作组及时对学员的心得体会进行评选,推选出了优秀心得在“学习园地”公布,让学员们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第三篇:遵义市市情简介
遵义市情简介
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区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全市城镇化率达34.5%,森林覆盖率48.6%。辖2区2市10县和新蒲新区,人口750万,中心城区人口近110万。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也因此名扬中外,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资源优势明显。现已探明的矿产有60多种,水能资源、煤炭储量、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二是农业基础较好,粮食、油菜、烤烟、茶叶、畜禽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1/4至1/3,是贵州省着力打造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三是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能源、原材料、化工、机电、制药、食品加工六大工业基地框架,“10+7”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遵义是著名的酒乡,出产包括茅台酒在内的“一大十星”名酒。四是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财政总收入14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5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9元。今年1-6月,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2.36亿元,同比增长17.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96亿元,增长92.8%;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05.2亿元和44.69亿元,增长41.8%和5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824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970元,增长11%;“十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以“富、学、乐、美”为奋斗目标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遵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加快了农村文明进程;持续不断的城市品牌创建,使遵义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中国最美旅游胜地等殊荣。2010年,遵义赤水丹霞地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我省我市重要的旅游品牌。
“十二五”时期,遵义将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
型、推动跨跃”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着力“六个率先”,在“增比、进位、突破”中努力把遵义建成加快贵州发展的“金三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到“十二五”期末,主要发展指标占全省比重增加、在全省位次巩固提升,力争在西部同类城市中晋升2位以上,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0%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力争4年翻一番,突破2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工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突破10000亿元;财政总收入3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亿元;城镇化率4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61元。
第四篇:遵义市殡葬管理办法
遵义市人民政府令
第61号
《遵义市殡葬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8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秉清 2014年10月10日
遵义市殡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进本行政区内的殡葬改革,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殡葬改革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绩效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按“坚定不移、积极稳妥”的原则,科学合理、分步推行。
第五条 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全市殡葬行政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各级殡葬管理机构负责殡葬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级国土、林业、工商、城管、交通、物价、公安、司法、规划、卫计、环保、住建、民族宗教、财政、文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殡葬改革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1—
第六条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村居自治组织,应当积极做好殡葬改革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殡葬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殡葬设施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同级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把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服务设施,作为政府殡葬公共服务基本保障,建立财政保障和享受民生优惠政策机制。
殡仪馆: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守灵以及骨灰存放等殡仪服务活动的综合性场所。
殡仪服务站:提供悼念、治丧活动的服务场所。火化场:开展遗体火化的服务场所。
公墓(骨灰堂):提供安葬、安放骨灰或者安葬遗体的公共设施,分为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为城镇居民或其他公民提供服务;农村公益性公墓为农村村民提供服务。
第九条 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按下列规定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一)建设殡仪馆、火化场,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报省级民政部门备案;
(二)建设殡仪服务站,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
(三)建设经营性公墓,由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级民政部门审批;
(四)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公墓,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审批。
因建设需要搬迁殡仪馆、殡仪服务站、公墓、火化场的,按上述规定办理。
第十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设置公墓:
(一)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
(二)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饮用水源保护区;
—2—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其他的应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一条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兴建殡葬设施;
(二)恢复或建立宗族墓;
(三)农村公益性公墓为农村居民以外的人员提供墓穴用地和骨灰存放;
(四)转让、买卖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
(五)为尚未死亡的人员出售、租用墓穴(格位)。但夫妻健在一方、高龄老人、危重病人确保自用的除外。
第十二条 埋葬骨灰的单人墓和双人合葬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
第十三条 公墓租用人对墓地穴位、骨灰安放格位享有限期租用权,但没有处分权。每期租用最长不得超过20年,到期后,要求继续使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续用手续。
第三章 丧事活动
第十四条 丧事活动应当遵守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和城市市容的规定,不得污染环境,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办理丧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丧事活动大操大办;
(二)设有集中治丧场所的地方,在其它场所搭设灵堂开展治丧活动;
(三)在集中治丧场所内燃放烟花爆竹;
(四)送葬时在城镇区域燃放烟花炮竹和抛撒纸钱;
(五)在医疗机构太平间设置灵堂、开展吊唁活动。
第十六条 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在丧葬活动中举行正常的宗教仪式,应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
第十七条 提倡灵堂布置简易化、人性化、电子化,积极推广可重复使用的花圈、挽幛、绢花等低碳环保产品。
—3—
第四章 遗体处理
第十八条 死亡证明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正常死亡人员,由医疗卫生机构或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
(二)非正常死亡人员,由公安机关或法院出具死亡证明。第十九条 遗体接运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遗体接运应当由专用运输车辆进行,严禁其它车辆从事遗体接运;
(二)正常死亡人员遗体,由其亲属或所在单位(村、居委会)及时通知殡仪馆、火化场或殡仪服务站接运;
(三)非正常死亡人员遗体,由公安机关、法院通知殡仪馆、火化场或殡仪服务站接运;
(四)需将遗体在省内跨地区运输的,由死者死亡地市级民政部门依法审查批准。
第二十条 遗体存放及捐献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非正常死亡人员的遗体需要暂时保存的,需经司法机关或者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
(二)医疗教学、科研等单位需要利用遗体进行教学、科研以及自愿捐献遗体供教学、科研的,使用遗体的单位和死者亲属应先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然后到民政部门办理手续。
第二十一条 遗体火化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在已实行的火化区域内,死亡人员的遗体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遗体应当就地就近火化;
(二)遗体火化须凭死亡证明、身份证或户口簿,以及殡葬管理部门出具《遗体火化通知单》,火化场查验后进行火化;
(三)非正常死亡人员遗体、无名尸体,由公安、法院出具火化通知,以及殡葬管理部门出具《遗体火化通知单》,火化场所查验后进行火化。
第二十二条 凡患传染病死亡的遗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严禁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
—4—
第二十四条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有土葬习俗的10个少数民族实行遗体土葬深埋的,应在当地政府指定的地点埋葬。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五章 骨灰处理
第二十五条 骨灰领取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骨灰的领取实行实名登记制度;
(二)本地户籍死亡人员的骨灰,由所在地殡葬管理部门对死者身份证或户口薄、墓位证、购墓合同、购墓(格)发票、骨灰领取人身份证等材料进行核实,出具《骨灰领取通知书》,由火化场登记发放;
(三)非本市户籍死亡人员的骨灰,由火化地殡葬管理部门对死者身份证明、火化证明、经办人的身份证明进行核实,出具《骨灰领取通知书》,由火化场登记发放;
第二十六条 骨灰处理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骨灰安葬(放):城镇居民应当到经营性公墓安葬(放),农村居民应当到农村公益性公墓安葬(放);
(二)推行骨灰处理生态化、多样化,自愿申请深埋、树葬、花葬、草坪葬、抛撒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处理的,由所在地殡葬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三)骨灰由殡仪馆免费保存30日,逾期需按规定交纳保管费;满6个月无人认领的骨灰,经公告30日后仍无人认领的,视为无主骨灰。无主骨灰,由当地殡葬管理部门进行无污染处理。
第二十七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公墓以外建墓立碑;
(二)在公墓内建立大墓、豪华墓;
(三)实行火葬的区域,骨灰装棺土葬。
第六章 殡葬用品
第二十八条 生产殡葬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禁止制造、—5—
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第二十九条 生产、销售殡葬用品,须经工商、税务部门登记注册。第三十条 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和违规墓材。禁止在火葬区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七章 殡葬服务单位
第三十一条 殡葬服务单位是指依法为殡葬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组织。未经民政部门批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承办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冷藏、火化及骨灰存放等殡葬服务。
第三十二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的管理,保持殡葬服务场所和设施、设备的整洁和完好,加强环境绿化、美化,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三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遵守职业道德,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便民的服务。
第三十四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登记管理水平。
第三十五条 殡葬服务单位收费应经物价部门依法批准,并应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八章 惠民殡葬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殡葬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殡葬公共服务能力。
第三十七条 遗体接运、遗体停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为“四项”基本殡葬服务,所产生费用纳入当地财政保障,鼓励增项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第三十八条 下列人员免除“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
(一)具有遵义市户籍的城乡居民;
(二)在遵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本市户籍的学生,驻遵部队现役军人;
(三)与在遵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同时在遵义市及各县(市、区)公安机关登记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
—6—
(四)自然灾害中死亡的人员;
(五)无名尸体。
凡享受国家、企业、有关机构丧葬补助费用的人员不属免除范围。第三十九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积极主动推出低价、减免惠民服务项目,为低收入人群殡葬活动提供服务。
第九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会同建设、国土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十一条 墓穴占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由民政部门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民政部门或会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十三条 阻碍、干扰殡葬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党员干部,除按本办法规定处理外,另由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另行处理。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国人死亡,要求在本市安葬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000年12月25日发布的《遵义市殡葬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号)同时废止。
—7—
第五篇: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4
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简介《四》
------------------
来源:遵义市政府2009年12月29日[我要评论]
第七章工业用地规划
工业发展战略
“战略性产业近城市、基础性产业向东南”。前者包括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旅游业;后者包括农业、资源型工业、普通制造业等。
中心城区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在改造中提升,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传统产业应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在技术和规模优势上持续发展和壮大。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延长主导产业链,培育产业簇群,重点是以新材料、新能源、航天科技等优势为主的机械工业、家电电子,以医药为主体的医药化学工业,以地方特色为主的食品为代表的名酒、特色食品,以新型建材为龙头的建材工业和新材料工业,同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对能耗较大、污染严重企业外迁到遵义东南部,减小与城市发展争夺空间、资源局面。
工业发展目标
以培育规模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遵义机械工业、新材料、医药工业和绿色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把工业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核心作用,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提升遵义城市经济实力。
工业布局规划
在中心城市形成“一轴、两圈层,六大板块”的布局结构。
(1)一轴:黔渝发展轴,产业发展连接到区域经济走廊,南连贵阳,北接重庆。在这条信息和产业轴线上,发展低污染、高产出的都市型工业。
(2)两圈层:围绕主城区形成内外两个导向的产业圈层:内圈层以环保型、集约型、服务型、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产业为主,如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禁止发展有污染工业;外圈层主导以资源能源型产业、循环经济型产业等为主导。
(3)六大板块:乌江板块、尚稽板块、机场板块、坪桥-深溪环山板块、新蒲板块、南白板块。
工业用地规划
构建“十园一带”工业园区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关联度。自北向南分别为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董公寺白酒产业园区、江南航天工业园区、外高桥工业园区、新蒲高新技术
工业园区、和平-南白工业园区、忠庄药业工业园区、苟江冶金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坪桥-深溪环山工业园区、三合工业园区、尚稽-团溪-西坪循环经济新材料产业带。
中心城区规划工业总用地220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5.3%。重点集中在八大工业园。
(1)江南航天工业园区,在原有基础上向东延伸,园区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依托航天工业的O六一系统,以由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为龙头,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军民结合,调整产品结构,走挖潜、改造、联合、专业协作的道路。
(2)董公寺白酒产业园区,在现有董公寺名酒、药业的基础上向北发展,规划园区用地约
2.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白酒、药业、食品行业及海尔机电等相关配套产业。
(3)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园区用地约2平方公里,以发展电子电器、汽车零配件、机电成套设备及配件的二类工业为主。该工业园处于高坪河上游,严禁发展对水体有污染企业。
(4)外高桥工业园区,外高桥工业园区位于汇川区高桥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电子电器、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等产业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二类工业。
(5)新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产业以航天科技企业为基础,依托新蒲高教园区,农科研究所为基础,成为科学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规划利用新蒲良好的生态环境,立足于知识产业,建设成以科研研发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园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航天科技、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光纤通讯、精密仪器、高新农业等。
(6)忠庄药业工业园区,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成一个中药现代化生产体系、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现代中药制药生产体系、中药现代科技产业保障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园区。
(7)和平-南白工业园依托现有遵义货运站、物流基础,发展发展医药、食品加工、轻工、机电、五金、建材、电子电器等产业。总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该园区处于城市上风向,且靠近南宫山、龙坑等生活片区,应严格控制产生有害气体、烟、尘、雾的工业企业用地。
(8)坪桥-深溪环山工业园,包含坪桥工业区、深溪工业区、三岔工业区和龙坪工业区。该片区处于城市东南部,与城市约有4-10公里的空间距离,企业生产污染相对影响较小,主要以发展遵义特色循环经济、新材料产业。规划坪桥工业区4平方公里、深溪工业区3平方公里、三岔工业区3平方公里和龙坪工业区2.5平方公里。
第八章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规划布局原则
(1)仓储物流用地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安排”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
(2)整合物流资源,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结合产业的空间布局,在城区外围交通节点统筹安排仓储物流设施用地。
(3)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物流集中发展,借助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集聚,实现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为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及早形成规模化效应,在用地上将优先安排全市性的物流基地。
仓储物流用地规模及布局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市物流仓储用地到2030年约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1.8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共设置四大物流区和一个危险品仓储区。董公寺物流区、南山物流区和南白物流区为普通仓储,位于中心城区范围、沿城市南北带向布置。中心城区外围布置机场物流区和阁老坝危险品仓储区。
(1)普通仓储用地,包含董公寺物流仓储区、南山物流仓储区、南白物流仓储区。董公寺物流仓储区是服务于遵义北部地区的重要物流基地。规划物流园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仓储物流用地26公顷。南山物流仓储区是城市主要的物流物资集散中心。规划物流园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仓储物流用地面积60公顷。南白物流仓储区是服务于南部产业区的物流中心,用地面积12公顷。其它工业园区在服务中心和交通便利处布置物流配送中心,为工业区中转仓库和物流货运服务。
(2)危险品仓储包括储存石油、炸药、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化学或其他易燃、易爆货物的储存仓库。原则上中心城区不布置危险品仓储用地,外迁已建成危险品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储宜布置在沿黔渝铁路沿线山谷中,并与黔渝铁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规划在南部的阁老坝布置危险品仓储用地。
(3)固体废弃物堆场应作统一的规划安排。有利用价值、无严重环境污染的废弃物可开发建筑材料或作为建筑填料,少量的矿渣可就地堆放。对于需要大量露天的废弃物堆场的选址仍以靠近林厝方向选址为宜,并应作环境评估和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
第九章 住房建设与社区发展规划
住宅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面向社会不同收入阶层,建立完备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重点保障廉租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含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改善住宅设施,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住宅舒适性和安全性,推动智能住宅、生态住宅和节能住宅建设,不断提高住宅品质。
(2)近期建设目标:实现户均一套,力争2015年达到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每套住宅面积达到105平米,居住区公共设施完善,居住密度适宜,居住环境改善。
(3)规划建设目标:实现人均一室,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以上,每套住宅平均
面积达到120平方米,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老城区配套齐全,设施完善,密度适中;新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
社区发展目标
(1)以实现和谐社区为目标,建设社会各阶层混居型社区,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区安宁的生活秩序,营造优美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2)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加强社区的核心职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3)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一个覆盖中心城区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市、区和街道三级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健全完善各级社区服务指导中心职责,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各种类型的社区服务站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便捷服务,根据社区服务业发展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包括专职、兼职和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完善社区服务内容。
(4)做好规划,统筹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为社区绿化、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社区医疗保健、以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社区设施提供相应的建设空间,大力推进社区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
居住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近期至2015年,规划人均居住用地26.8平方米,新增居住用地8平方公里,居住用地总量为26.8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33.4%。至2030年,规划人均居住用地26平方米,居住用地总量42.0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28.7%。
居住用地布局
按照“两带、三组团”的居住框架进行布局。
(1)西居住带:遵义近期发展的居住带,由南到北由南白居住片区、龙坑居住片区、忠庄居住片区、老城居住片区、高桥居住片区、汇川居住片区和董公寺居住片区组成。依托汇川行政文化中心和老城的商业服务中心的,向南发展忠庄居住片区、龙坑居住片区与南白形成联动发展,向北发展董公寺片区,向西拓展高桥居住片区。
(2)东居住带:遵义远期拓展的居住带,由南到北由南宫山居住片区、礼仪居住片区和新蒲居住片区组成。
(3)三居住组团:城市东南部产业集聚区配套居住组团,分为深溪居住组团、三岔居住组团和龙坪居住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