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戒网吧”戒出光明“钱”途
创业问答 zhidao.hao315.com qyue
“戒网吧”戒出光明“钱”途
网吧大行其道,“戒网吧”的创意就显得独树一帜,巧夺天工……当大批的商家都在挤开网吧这个独木桥时,江西的一名叫曾林平的打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破开荒地开起了“戒网吧”,并一举成功。这个“戒网吧”是什么样的呢?
反其道而行之,有时也会成为创业者选项的好帮手。
网吧大行其道,戒网吧的创意就显得独树一帜,巧夺天工当大批的商家都在挤开网吧这个独木桥时,江西的一名叫曾林平的打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破开荒地开起了戒网吧,并一举成功。这个戒网吧是什么样的呢?
2年前,曾平林从赣南师范学院毕业后,南下广州,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在空虚无聊之中,他迷上了上网,并沉迷其中。很快他便在网上交了一些网友,每天都与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由于对网络的痴迷,曾平林慢慢地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对工作的草率和敷衍不但引起了学生的不满而且还遭到了校领导的批评,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学校忍无可忍,便将他解聘了。
从学校宿舍搬出的那一刻,曾平林突然感到,网络是一个魔鬼。一想到自己近来的荒唐生活,一种悔意油然而生。他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再这样了,一定要把网戒了!不久,曾平林就列出了一个戒网计划。他特意在网瘾上来的那段时间里安排一些充实而有趣的活动。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他对上网也不如以前那样依恋了。更重要的是,自从戒网后,自己都感觉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精神抖擞。
朋友知道此事后,开玩笑地说:你可以开个戒网培训班了。这句话让曾平林心里一动:这倒是个好主意,但它到底有没有市场呢?
带着疑问,曾平林调查了周边的学校和居民区。当他发现许多学生上网成瘾已成为学校和家长的一大心病时,顿时信心倍增:对,别人开网吧,我就开戒网吧。但要开一家戒网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虑到专门聘这方面的老师花费太大,曾平林决定和青少宫、群艺馆之类的团体进行合作。一联系,没想到他们都表示欢迎。
不久,一家轻舞飞扬戒网吧开业了。在朋友热情推荐下,共有18个人前来报名。一开张就有这么多人报名,曾平林惊喜不已,干劲也更足了。
为了让学员很快适应这里的新环境,曾平林一开始就很注意营造戒网吧的气氛,并精心安排了戒网吧的活动:周一至周五开展打球、溜冰和舞蹈等文娱活动;周六和周日就进行一些诸如爬山登高、郊游赏花和定向越野等运动量较大的户外运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活动,却让学员们都玩得兴高采烈,哪还记得什么网络。一个月后,这批学员成功毕业。办这期戒网班,除去一部分必要的开支外,曾平林一下子赚了6000多元。他欣喜若狂:戒网吧照这样办下去,前景一片光明。
正当曾平林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意想不到的麻烦接踵而来。
刚进戒网吧时,学员们都还很规矩,可当他们逐渐熟识后,不但经常聚在一起交流上网经验,而且还时不时地偷着跑到外面上网,戒网吧简直就成了他们交流上网经验的场所。发 创业问答 zhidao.hao315.com qyue 现这个情况后,曾平林急了,他赶紧把学员们集中到一起,严肃地强调了戒网吧的规矩,并让他们互相监督,还申明举报者有奖,违规者重罚。曾平林意识到,仅仅靠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助学员戒网远远不够,戒网还得治根,怎么治呢?曾平林陷入了一片迷茫。
一天,他无意中从一名老师那里了解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很强,越是不让做的事,他们越是要去试试。曾平林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这种心理来根除他们的网瘾呢?从此,每当学员们一起交流的时候,他除了讲授一些网络知识外,还故意把网络吹得天花乱坠。时间一长,学员们就厌了。乘机,曾平林赶紧把一些上网成瘾者被骗甚至丢掉性命的事例讲给他们听。渐サ兀г泵且捕即幽谛纳畲酝绮艘恢纸浔感睦怼? 曾平林从这件事中得到一个经验:只要找准方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他对前来报名的家长作出承诺:凡自认为没能成功戒掉网瘾的,可免费再来,直到满意为止。承诺一出,立即受到家长和学员们的欢迎,他的戒网吧生意就更火了。
曾平林在与学员的相处中发现,许多学员因为以前上网过度,来到戒网吧时表现出了一些亚健康状态如严重的头晕、手指僵硬等。于是他特意学来保健操,帮助他们促进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循环,以解决他们因用脑过度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的问题;对于那些女学员,他则教她们一些面部防护、洁肤和养眸的方法,并推出枸杞汁、胡萝卜汁及新鲜果汁的食疗方法,以成全她们的爱美之心。正是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学员们越来越喜欢戒网吧了。
如今,曾平林在珠海开的轻舞飞扬戒网吧经过近一年的摸索经营,已渐渐走上了正轨。他现在的月收入接近2万元。
第二篇:领导七戒
领导七戒
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写了一本《人性的弱点》,揭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存在的弱点,进而针对这些弱点提出改进方法与建议。此书一度风靡全球,超级畅销,原因何在?卡耐基不是为揭短而揭短,写作基调是与人为善,是励志上进。我们今天谈论领导的软
肋,同样是出于善意,而不是为了让领导出乖露丑。
记得小时候看古希腊神话,曾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叹息。一位是巨人安泰,一位是神勇无敌的阿喀琉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一旦离开大地,就失去生存能力。后来,他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斯举在空中扼死了。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人间英雄珀琉斯所生。出生后被母亲握住脚踵倒浸在冥河水中,除未沾到冥河水的脚踵外,周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扭转战局,后来被太阳神阿波罗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没有浸到河水的脚后跟,就是他唯一的致命之处。用于指代致命弱点的“阿喀琉斯之踵”便由此而来。那时候就想:假如安泰不离开地面,假如阿喀琉斯护住了脚后跟,结局将会怎样?他们的英雄神话不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了吗?
神话英雄都有“软肋”,人间英豪岂能没有?西方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所固有的我无不具有”,伟人马克思经常用这句格言来评价自己。一位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人类解放事业的革命导师,尚且承认自身存在着人所固有的弱点和毛病,作为决心为多数人谋利益的领导者,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把自己打扮成没有任何弱点和毛病的完人,而应当学习马克思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去超越自身的认识、面子和私欲,自觉按照民众所期待的那
样塑造自己。
记得《领导文萃》曾选载过一篇《什么样的领导最受欣赏》的文章。文中提到,一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抽样调查表明,构成领导者要素的先天性要素、修炼性要素和能力要素,以修炼性要素最受当今公务员欣赏,例如责任、尊重、文化、道德、勇气、激情及服务意识等。在修炼性要素中,责任被公务员们不约而同地选为最重要的要素,第二是公平
及正义,第三是尊重他人及尊重多样性。
要做一名受人欣赏拥戴的领导,成就一番事业,为官者就得不断加强修炼,克服自身“软
肋”,追求自我完善与提升。以笔者愚见,有七种“软肋”应予提防和戒除:
推卸责任
权责一致,本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领导者担任某种职务,行使某种权力,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某些把“做官”摆在“做事”之前,把乌纱帽看得比什么都重的领导,怕担责任、推卸责任的意识十分浓烈。他们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世哲学,混日子不作为。一旦出现矛盾问题,他们不是致力于寻求解决之道,而是撇清干系,推卸责任。不敢担当的领导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更谈不上拥戴。其实,承担责任没什么可怕的。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就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领导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和仿效。一旦上行下效,形成担当的风气,便会杜绝推诿扯皮,大大提升工作效能。
亲疏失度
有些领导更信任也更习惯起用自己所熟悉和喜欢的人,或者是以前的部下或同事,而与结识不久或前任领导者的部下之间总有一堵无形的墙,长此以往,便在组织中形成了不同的群体。亲疏失度,行事有欠公允。也许这种结果并非领导者刻意造成,也不是领导者愿意看
到的,但结果却在不经意中形成了。建议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所有组织成员;用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加强与那些“另类”成员交流沟通,促进组织融合。
专权
有些领导者喜欢将权力紧紧攥在手中,生恐有失,以至于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不敢授权给下属。这样一来,事必躬亲的领导本人劳累过度,更要命的由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却可能将最重要的工作(比如战略思考)给耽误了。而且,下属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对你还会产生许多怨愤。领导者要进行有效、适度的授权,最重要的是要有权力下放的意识,另外还需要一些技巧,以此达成“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格局。东方电视台的BOSS秀,做过一期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访谈。有人说他“举重若轻”,有人说他“波澜不惊,惊涛骇浪”,有人说他“爷们,男人,不委屈自己”。而笔者最欣赏他拿得起放得下的那份坦然。身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却不要股权,放权经营,自己去登珠峰,他的坦然当是源于“征服但不占有”的通透理念。证明自身价值就好,本来就不可能留住带走的一切,由它去吧。
优柔
有些领导者,特别是一些注重逻辑和分析的领导者,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常常会不停地问:“还有没有进一步的信息?”、“能不能再做一些调查?”,迟迟不能作出最后决定。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问询中,许多宝贵的机会就这样丧失了。西蒙的满意决策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客观条件充满局限,受制于环境和条件,大多数时候,人们根本无法求得最优解和准确解,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寻求“足够好”的满意解。为了避免贻误战机,建议领导者为每次决策设定一个最后的时间期限,并且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期限,以迫使自己在最
后期限到来之时作出决策。
武断
与优柔型领导相反,有些领导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行事主观武断,不喜争论。决策时听不得不同意见,只要集中不讲民主。久而久之,喜欢“一致通过”的领导不仅听不到不同意见,就连优化完善的建议也听不到了。一批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路边亮点”之所以能够频频亮相,除了某些领导的政绩观错误之外,跟领导者的武断决策关联甚大。为避免此类失误,建议有武断毛病的领导认真反思,戒急兼听,真正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落到实处,变“武断”为“善断”。现在有些地方对关乎民生的政策规定出台前举行听证会,有的领导班子实行“没有不同意见不决策”,应该说是戒除主观武断决策的好办法。
妒能
有些领导者嫉妒心过重,总是担心自己的下属取代他的位置,因此他们根本不愿培养下属,也不愿与下属分享知识和关键信息,更不会将重要工作交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取代他的有能力的下属。殊不知,领导者越是担心,越是这样做,那么这种担心就会越发成为现实。智慧的领导者懂得培养接班人,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从不惧怕下属超过自己。当然,他们自己也从不会放松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建议这些领导者看看普京总统怎样培养接班人,读
读联想集团柳传志写给接班人的书信,见贤思齐,开阔胸襟,着力改进。
贪功
领导者所取得的不少业绩都是依靠众人之力获得的。但有些领导者却极为自私地将集体的荣誉和奖励据为己有,“贪天之功为己功”,甚至把挂名的事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会这样做的领导,往往也会把失误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如此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只会遭致下属的不
满,往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懂得和所有团队成员分享所取得的任何成功、荣誉和利益,调动、激发大家去创造新的业绩。建议有贪功毛病的领导加强自身修养,坦承
己过,重建信任。
“君子当权积福,小人仗势欺人。”握有权力的领导者当思克服自身“软肋”,审慎用权,公正履职,不负众望。至于那些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以权谋私,腐败堕落的所谓领导,如成克杰、李真、胡长清、王怀忠之流,毁于贪欲这一致命“软肋”,反面教材多
矣,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第三篇:《色戒》读后感
《色戒》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色戒》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色戒》读后感1
张爱玲的这本小说还是一如既往地好看,张爱玲的文章很清冷,却很有味道,淡淡的,忧伤的,却像一杯放了很久很久的洋酒,打开你可以品尝到很多种味道。王佳芝在和易先生单独在二楼买戒指的过程中明白了,她爱他,所以她让他逃过了一劫,只是她不明白,她爱的男人是一个下手很黑也很绝情的男人,用易先生的话说:无毒不丈夫。不知道是他掏钱给她买戒指的豪爽还是他安静等在旁边的姿态让她有点好感,当然作为特权阶层,他是不带钱的,十一个金条,明天送来,粉钻,有价无市,绿豆大小,啊,女人的心思,明明故意想提醒他兑现买钻戒的承诺,却装作心如止水的样子,难道没有打动她吗?打动了,我想起那句话: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不是命运赠送的礼物,是一个老男人赠送的礼物,一个钻戒而已。
易先生也是老江湖了,他明明知道王佳芝的用意,却还是配合她的表演,她是演员,他更是演员,而且还是杀人不眨眼的演员,不像她还有一片痴心,最后她的爱情毁灭了自己。
结论,女人想买钻戒,还是像张雨绮说的那样子:自己攒钱,积少成多,给自己买个大钻戒,也就不用因为某个男人的钻戒而联想到自己爱他,简直是自我感动了。此处钻戒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解锁的东西,不得不感叹一句:张爱玲,真的是icon!
最后易先生在一夜之间就斩草除根了,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男人,真狠心。
《色戒》读后感2
《色戒》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片小说,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看完这本说,感觉这部小说中的女主公有张爱玲自己的影子。这本说主要讲述一个汉奸和一个抗日学生之间的爱恨纠葛,其中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描述非常的细腻,把人物的爱恨纠葛跃然纸上,不得不佩服作者娴熟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物心里的准确把握,其中《色戒》反映出张爱玲自己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心情。
张爱玲的经历是传奇的,有着贵族的出生和显赫的家世,很小就显示出在文学方面异乎常人的天赋,创作的小说《倾城之恋》而在文坛一鸣惊人,家喻户晓。她的自我评价:“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在没有人与人交界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愉”,张爱玲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后来遇到了胡兰成也把头低到了尘埃里去了,结婚时写下了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女子的及时低到尘埃里的欢喜。张爱玲不是不知道胡兰成身份的尴尬,但她都接受了。她唯一不能忍受的是他一次次的背叛。胡兰成是风筝一样的男人,这样的男子注定只会给女人带来伤害。在一次次的伤害和容忍后,张爱玲彻底绝望了,留下一封诀别信,从此再无瓜葛。任你再风流倜傥,再博才多学,只是有一天那温柔不在只属于我一人,那只能你做你的原野碧树,我做我的天地沙鸥,从此再无相干。任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此心已死,此情已变,不复相见便是他们最好的解脱了。
第四篇:色戒鉴赏
当代影视评论
——《色·戒》鉴赏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王贺伟
学号:***
摘要:色戒主要表述的不是一段政治历史,不是忠奸的判断,而是要表达一类人的爱恨情愁。影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为背景,女大学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意图行刺。价值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动真情,于是通风报信让易先生逃过一劫,易先生却决定赶尽杀绝,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
关键字: 忠奸,戒律,爱情,政治,权谋,性
王佳芝第一次见易先生回来,一边点烟一边若有所思地跟赖秀金说,“他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她对易先生产生了兴趣。后来,易先生约她去裁缝店做衣服,当她试好旗袍准备换下来时,易先生的那声“穿着”一定让王佳芝心里一震。她爱的邝裕民对她没有丝毫表示,就算她穿的再美也无人欣赏,“女为悦己者容”,不用说,她的心里一定很失落。然而,易先生填补了这个空白,这让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心存感激。但这时侯,王佳芝还没有对易先生产生感情,她还是把这一切看成他们计划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爱国大学生,她没有忘记国仇家恨,虽然她加入这个计划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邝裕民。她为他冒险,为他轻易被别人破了处女之身,可是他却没有任何表示,别人也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人为她想过。在她得知易太太要回上海,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她屈辱,她难过,她对邝裕民彻底失望。三年后,王佳芝回到上海,被父亲遗弃,被舅母冷落,寄人篱下,孤苦无依。她的脸上已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穿着破旧的棉袍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泣不成声。她没有奢望邝裕民会带她走,因为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三年前都没有,现在更不可能。就在这个时候,邝裕民来找她了,原因竟然还是那个未完成的任务。她这时候已没有别的念头,怎么样都好。当她听到老吴那篇长长的警告词时,她的脸上没有恐惧,甚至在看到毒药时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默默地把毒药拿在手里,接受了任务。看到这里,我感到了深深的悲哀,王佳芝的心已经死了。她明白作为一个诱饵会有多么大的危险,但此时对她来说,危不危险都不重要了,甚至活着还是死了也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在乎。
她又见到了易先生,甚至住到了他家。她的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完成任务。因为这才能让她感觉到她是活着的,是有价值的。她一次次地跟易太太周旋,想方设法地引诱易先生,忍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上的痛苦,她感觉快要崩溃了。于是,在一次汇报工作时,她祈求老吴尽快动手,可老吴竟然冷酷地叫她不要着急,等候上级命令。她绝望了,她把自己压抑的感情尽情释放在易先生身上,狂放,激烈,汹涌。易先生一定也感觉到了,于是从一开始对她疯狂的折磨,到后来慢慢释放着自己的感情。在日式料理店,他说惩罚自己也等她一会,听她唱完《天涯歌女》竟然流泪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动摇着王佳芝的心。
终于有一天,易先生给她一个信封,要她帮忙送交某人,还笑着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王佳芝马上把这封信交给了组织,可信封里只有一张易先生的名片,组织怀疑王佳芝被怀疑了。带着不安的情绪,王佳芝找到了信封上的这个人,把信交给了他。没想到,原来是易先生要送她钻石。这一刻,她呆住了。在行动的那一天,按照原计划,她打去了电话,然后静静地坐在咖啡馆等易先生。她等了很久很久,在这段时间,她一定想了很多。终于,易先生来了,而且毫不怀疑地答应了她的要求,返回原路去看订做好的戒指。此时他们之间已没有了猜疑。在他们去珠宝店的路上,王佳芝伸出手去握易先生的手,而易先生也翻转过来握住她的手。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她的担心,她对他的依赖,以及她和他之间真实存在的感情。在下车经过马路的时候,易先生轻轻地揽着她的腰,毫无防备地朝珠宝店走去,脸上带着微笑。王佳芝却警惕地朝四下看了看,她在担心什么呢,是行动能否成功?还是他的安危?抑或是自己的命运在楼上,当店主小心翼翼地拿出那颗六克拉的钻石戒指展现在她眼前时,她的心颤抖了。钻石熠熠放光,闪耀夺目,好像在倾吐着他的爱。她茫然地拿起戒指,轻轻地问道:“你喜不喜欢我选的钻石?”“我对钻石不感兴趣,我只想看它戴在你手上。”不知听到这句话,她是该高兴还是难过。她慢慢地把戒指戴在手上,很勉强地笑着。这是易太太苦求许久而不得的,现在却戴在了她的手上。他看着那枚戒指,又微笑地看着她,是那么满足。在她要把戒指摘下来时,他那温柔的一声“戴着”更让她手足无措。“我,我不想戴那么贵重的东西在街上走。”他欠身轻挽她的手,深情地凝视着她“你跟我在一起。”钻石在他手中热烈地绽放,同时也绽放在她的心里。她再也承受不了了,似乎要哭出来,她颤抖着,挣扎着,望着这个她深爱的男人,仿佛天地万物都已不复存在,她的眼中只看得到他,这个愿意等她,愿意听她唱歌,愿意送她钻石的男人。她轻启朱唇,决绝地吐出四个字:快走,快走。她在跟易先生告别,也是在跟自己告别。
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易先生并没有见王佳芝最后一面。我不知道,当他在文件上签字的时候,当他走进王佳芝曾经住过的房间,轻轻抚摸她的床单的时候,他的眼中可曾闪过泪光?心中可曾有过不舍?那洁白的床单是否还留有她的余温?我只知道,再也不会有一个叫王佳芝的女孩为他吟唱《天涯歌女》,再也不会有一个比王佳芝更爱他的人出现在他生命中。他是她的宿命。
因此,我们就能理解,张爱玲写《色·戒》,并非是要写当年的真实历史,而是要借这个故事,写她自己真实的内心。所以,小说中的麦太太王佳芝没有多少政治背景,也没有任何民族大义的色彩;小说中王佳芝的心理活动,很少有原型郑苹如的影子,完全是张爱玲自己内心的写照。在真实的历史中,郑苹如被捕后,承认了自己找人暗杀丁默村。但是,郑苹如说,是因为争风吃醋,因为丁默村不断沾花惹草。历史记载显示,郑苹如没有供出任何一个同伴。这段历史,张爱玲是完全知道的,但是,她没有这么写,因为,她不是要给郑苹如树碑立传,而是要写她自己。如果她要写一个女英雄的传奇故事,不会写这么短。张爱玲其实是用郑苹如和丁默村的故事外壳,写她自己和胡兰成的内心世界。胡兰成并不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情人,而是一个滥情的愤青,他总是要弥补自己山里穷孩子出生的早年不幸。即便在被通缉的时候,他也没放弃在女人那里寻找失去的世界。当张爱玲跑到温州乡下去看他的时候,胡兰成正在同另一个女人鬼混。后来,胡兰成与女汉奸佘爱珍结婚后,依然到处张扬自己与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爱情”。因此,小说《色·戒》中,张爱玲对胡兰成这个女人堆里的老手,也表现出爱恨交织的痛苦心情。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1950年张爱玲在上海写作《色˙戒》的动机。她最初的动机是为了迎合政治形势,对自己当年的那段历史作一个清理。写丁默村与郑苹如的故事,并非为了一个英雄传奇,而是为了她自己。写这个故事是她不得不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对自己的特殊历史问题作一个表态。然而,胡兰成毕竟是张爱玲曾经刻骨铭心的男人,当她触及这个问题时,政治便退居其次,感情上升到表面。而且,对于新中国在上海的文艺领导人来说,肯定不喜欢张爱玲写这个题材。因为,不管张爱玲写成什么样,结果都是在写国民党。张爱玲对于汉奸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战结束前不久,日本人捧起来的大明星香兰来到上海。在日本人的召集下,张爱玲与李香兰见了面。日本人希望张爱玲为李香兰专门写一个电影剧本,但是,张爱玲委婉而体面地拒绝了。然而,当这个汉奸又是自己最难忘的情人,张爱玲显得非常矛盾。因此,《色˙戒》迟迟没有在新中国的上海写成。张爱玲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委屈自己,加上其他原因,她离开了上海。她最终也没有去台湾,也许她认为,到了台湾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她孤身一人去了美国。现在张爱玲作品集中,《色˙戒》标明的写作日期是1950年。我们不知道从1950年开始写《色˙戒》,到1955年张爱玲到达纽约时,《色戒》最初写成什么样子,曾经给哪些人看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短篇小说《色˙戒》,是30年以后才定稿的。80年代出版《惘然集》时,《色˙戒》才第一次面对社会。张爱玲在序言中承认,这个故事“屡经彻底改写”。而且,通过这篇序言,张爱玲确实是想用这部短篇小说,对自己的那段特殊历史作一个总结。
张爱玲一生爱钱、爱出名,正如小说中王佳芝某些时候表现出来的虚荣心;张爱玲爱上胡兰成,也许有崇拜权势的心理,所以张爱玲在小说中写到,“权势是一种春药”,她想把这种观念通过王佳芝表现出来;与胡兰成的爱情还包括张爱玲少有的性欲狂欢,所以她在小说中露骨地写到:“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直白。所以,李安才在电影里赤裸裸地表现床戏,因为,那是张爱玲难以忘怀的;在小说中,张爱玲让王佳芝对汉奸产生了爱情,这也是在说张爱玲自己;最后关键时刻,王佳芝提醒汉奸“快走”,仿佛就在说张爱玲偷偷跑到温州去见被通缉的胡兰成,却不向政府举报;王佳芝出于模糊的爱情救了汉奸易先生,这个细节违背了郑苹如的事实,但它也是在说张爱玲救了胡兰成。据记载,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的时候,给了他30万(币种不清楚)。如果没有这笔钱,不知道胡兰成如何长期躲藏,日后如何逃到日本。所以当人们批评电影用一颗钻石消磨了女英雄的斗志,当人们批评电影美化了汉奸,这都怪不得李安。我认为,李安完全理解了张爱玲的内心。李安拍摄这部电影的喜怒哀乐,就是张爱玲本人对待汉奸和情人的复杂情感。由此我们才能理解,电影完成时,李安为何会哭,因为,他的内心与张爱玲真正沟通了。但是,李安是否把这种理解表达得很清楚,是另一回事。如果观众把王佳芝看成张爱玲本人,就能理解这个电影。然而,观众总是把这部电影看成历史故事,把电影和小说与真实的历史对照,所以才会有种种不满意。
从《色˙戒》看张爱玲的爱情投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张爱玲的《色·戒》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她完全不能理解美女的心理的缘故。张爱玲相貌平平,性格孤僻,追求者寥寥。胡兰成来追她是用了心机的。张爱玲信以为真。后来知道了胡兰成是汉奸,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她都没有去责备,反而很珍惜和胡兰成的情分。她想象不来美女的心境。张爱玲的这段经历自然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但是她依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描写。按照她的设想,就是爱国特工也和她自己一样看见男人就情不自禁的,自以为最强的女人也不过如此,她又有什么错?张是个把男人当偶像来崇拜的女人,在她看来,感情是第一位的,可以超越例如民族国家、善恶是非等。这是她个人的局限性。李安的电影最大的特点有2个,一个是暴力,一个是性。首先是几个大学生杀人那场戏,十分血腥,但不可或缺。他们不是职业杀手,甚至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凭着一腔爱国热血,就来从事暗杀活动。他们真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曾经有机会,冲出去就可以把汉奸杀死在门外,但他们在屋里紧张地等待,错失良机。而面对一个有备而来,凶悍的莽汉,他们不知所措,杀不得法,一刀刀乱刺,让我们看到——更重要的是,让王佳芝看到——把一个人活生生地刺杀至死,无论他多么可恨,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行为。而当这样的事可能再次发生在一个至少表面上看来并不那么可恨的人身上,她能不迟疑吗?其次是很多人谈论过的那几场床戏,因其暴虐而显凄厉。我看到的是王佳芝受难,但与其他类型受难有所不同的是,她的隐忍对易先生有欺骗性,而于她自身,也有可以想见的快感。李安把握得很准确,他的编排合情合理;他让易和王的交往以暴虐始,以温柔终。
第五篇:实事求是三戒
实事求是三戒(思想纵横)
崔红星
《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12日 07 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尤其是践行“三实”要求,须臾离不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谋事、创业、做人,需要力戒三种错误倾向。
戒“唯上”。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凡是职务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的人说的都是对的,眼睛只往上看,一味顺着上级意志行事,“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干”。诚然,我们党有统一的纪律和规矩,“下级服从上级”就是其中重要一条。但这种“只往上看、不朝下瞧”的“唯上”论,与实事求是精神相背离,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上级的指令与基层的具体实际相比,是相对宏观、原则的,不可能考虑到基层的所有情况。如果对上级指令和决定唯命是从,不顾本地、本部门、本职岗位的实际情况,很多好政策在基层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不但不能让群众得到实惠,甚至会给群众带来祸害。例如,前些年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制定的经济发展指标,竟然不顾当地条件和实际,把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要求各部门必须按照指标“抓落实”,甚至在统计相关数据时必须依据指标填报。这种不切实际、盲目“唯上”的做法,导致工作变味、统计数据失真,不仅给领导决策造成误导,而且给当地群众增加了负担,教训十分深刻。
戒“唯书”。古语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确,好的书籍蕴含着前人创造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历来提倡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其中就包括加强对经典的学习。但有的党员干部陷入教条主义误区,把“本本”奉为圭臬,言必称某某说、某某指出、某某书上有,不顾现实情况,照本宣科地空谈理论和思路;只要是书本上有的、前人说过的,就视为永恒真理,不敢有丝毫质疑。这也是违背实事求是精神的。正所谓,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书本上有的、前人说过的,依据的是彼时彼地的具体条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过去合理的现在不一定合理,过去有效的现在不一定有效,该修改的一定要修改,该废除的一定要废除。我们共产党人要科学借鉴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敢于打破陈规旧习,敢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做“死读书的秀才”。
戒“唯己”。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唯上”,不能“唯书”,那么只相信我自己的判断行不行?恐怕也不行。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盲区”,如果一味以自己为“圆心”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唯己”的典型反面教材。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自恃才高,骄傲轻敌,把诸葛亮的指令抛诸脑后,自作主张地部署大军。即使手下几次三番善意劝解,仍然发出“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的傲言。马谡这样自以为是、擅作主张,最后致使街亭失守,自己也丢掉了性命。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一定要戒“唯己”,先搞好调研再发言,坚持集思广益,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作决策、出主意,靠经验拍脑袋、定项目,那样往往难以做好工作、取得成绩。
总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做到务实谋事、踏实创业、老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