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论文
学
院
国贸学院
班
级
14国商研究生
学
号
20143202351
姓
名
王洁
指导老师
沙文兵老师
2015年6月
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一、对韩国的简介
韩国(Korea),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又称南韩、南朝鲜。成立于1948年8月15日,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共和国,国名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部落(辰韩、马韩、弁韩),英文名Korea,源于古名“高丽”。首都为首尔,人口超过5000万,以韩民族(朝鲜族)为主体民族。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领土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
韩国是20国集团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之一,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始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中文名称:大韩民国 所属洲:亚洲 首 都:首尔
国庆日:1948年8月15日 官方语言:韩国语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主要民族:韩民族(朝鲜族)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 国土面积:100210平方公里 水域率:0.3% GDP总计:1兆271亿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人均GDP:28739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国 旗:太极旗 国 花:木槿花 国 鸟:喜鹊
人类发展指数:0.891(极高,2014年)大型企业:三星、LG、现代、起亚
二、韩国的政治概况
(一)国家象征
1.韩国国旗又称太极旗,是以儒家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中央的太极象征宇宙,蓝色为阴,红色为阳,万物是由阴阳所构成的;太极则是由阴阳组成,以表示宇宙调和与统一之意。4个角落的卦在左上方的是乾,右下为坤,右上为坎,左下为离,则代表天地水火、父母男女之意,也正象征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发展。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自1883年(朝鲜王朝后期)开始,韩国就开始使用太极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延用。
2.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象征,而且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木槿花,饰带上缝着国名“大韩民国”四字。
(二)政要
总统朴槿惠。1952年2月生于韩国大邱,前总统朴正熙之女。1974年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电子工学系。第15届至第19届国会议员。1998年至2002年任大国家党副总裁,2004年至2006年任大国家党代表(党首)。2013年2月25日,就任韩国第18届总统。
国务总理郑烘原。1944年10月生。毕业于成均馆大学法学系。历任光州和釜山地方监察厅厅长、法务研修院院长、中央选举委员会常任委员、法律救助公团理事长、新国家党公职候补推荐委员会委员长等职。2013年2月26日任国务总理。
(三)总统府邸
韩国总统官邸青瓦台位于首尔钟路区世宗路一号。这里原来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汉城后,把它做为景福宫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和练武场等一些建筑物,并开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后毁掉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变为军政长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的同时,它成为总统官邸并改名为景武台。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权后,尹谱善当选总统并入主景武台。不久,因为尹谱善忌“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起名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蓝宫”(Blue House)。青瓦台主楼为总统官邸,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居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
二、韩国的经济概况
韩国是20国集团成员之一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是拥有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经合组织发达国家。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未来11国中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
2008年9月发生金融风暴后,韩国一度被认为,可能步上冰岛后尘,成为第二个破产的国家。但不到一年,局势就翻转,韩国竟成为OECD30个会员国中,复苏最快的:代表先进国家俱乐部的OECD,第二季平均成长率正好是0%,而韩国2009年首季经济成长率0.1%,第二季达到2.6%,第三季更达2.9%。2010年,韩国人均国民所得突破21640块美金(汇率法)。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其中造船和汽车制造等行业较好。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星、现代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K、LG和KT(韩国电信公司)等大企业集团创造的产值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
(一)人口
根据韩国的中央行政机关‘安全行政部’统计以2014年4月为基准,南韩的总人口数约51,202,130名。以密度来看,大约每1km²有513名人口居住。其中约10,137,313名人口居住于首尔,占韩国总人口数的20%。此外釜山(约3,523,386名)、仁川(约28,889,258名)、大邱(2,499,880名)、大田(1,535,367名)、光州(约1,471,850名)、蔚山(约1,159,234名)等,人口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的大都市。
韩国女性人口数量将从2015年起首次超过男性,此后差距将逐渐拉大。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韩国重男轻女观念淡化,男孩的出生率减少,且女性寿命也长于男性。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韩国银行于2015年3月份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韩国201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3%,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增至2.8180万美元。
韩国单季度GDP环比增长率2014年第一季度为1.1%,第二季度达0.5%,第三季度为0.8%,第四季度降至0.3%。从各个行业来看,建筑业增长0.6%,增幅较前一年(3.0%)大幅缩小;制造业增长4.0%;服务业增长3.1%;民生消费同比增长1.8%;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2.8%,增幅低于2013年;设备投资增长5.8%。
韩国近年来GDP走势情况
韩国近年来人均GDP走势情况
(三)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均会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试图妥善处理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寻求一条低通货膨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道路。韩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高通货膨胀向相对稳定方向转变的过程。
(四)失业率
2015年2月11日,韩国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韩国1月份失业人口为98.8万人,同比增长10.9%;失业率为3.8%,同比增长0.3%。韩国1月份经济活动人口为2609.4万人,同比增长1.7%;劳动力参与率为61.0%,同比增长0.4%。
(五)利息率
韩国央行周四(6月11日)“意外”进一步降息至历史地位水平,原因在于此前在该国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疫情已经令其本已疲弱的经济再度受到冲击,迫使央行再度强化宽松政策新政来扶助经济。
在进一步被下调了25个基点之后,韩国的基准利率目前已仅有1.5%,为历史最低。此前,自2014年8月以来,韩国央行已先后四次累计降息达100个基点。之前,18位受调查的专家中有11位认为韩国央行本周会降息,其他7位则认为该国央行会维稳。
三、韩国文化概况
朝鲜文明兴起与发展。在早期朝鲜文明兴起与发展的新罗时代,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色。
韩国文化由韩国传统文化衍生而来,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对峙以来,南北韩的现代文化出现不同的发展。韩国现代文化是韩国现代化的产物。随着韩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韩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构筑了现代韩国文化。韩国文化在亚洲和世界的流行被称为韩流。
(一)韩国服饰文化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大部分国民是以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优雅的长裙(chima);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飘带(daenim)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
(二)韩国礼仪文化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三)韩国饮食
都知道韩国的泡菜很有名,这泡菜就是韩国的第一美食,营养好味道好还美容,是韩国人顿顿离不了的菜。除了泡菜,韩国人还离不开辣酱,泡菜里有,烤肉上有,面条里有,海鲜上有,生菜黄瓜蘸辣酱就是一道菜。可以说,韩国菜的特点之一就是辣。这种辣和中国的辣不一样,中国的辣是香香的咸辣,而韩国是甜甜的干辣,吃时不觉得,咽下去辣得人直喘粗气。
韩国人请客吃饭一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将牛肉或牛排用佐料卤腌好,放在铁板上烤熟。蒜、辣酱、生菜叶、泡菜自然少不了,高级一些的就多几样海鲜,用菜叶包着肉吃,味道很不错。还有一种火锅,类似日本火锅,其实就是煎锅。在平底锅里放上肉片、洋葱、金针菇等,加入酱油,煎熟蘸调料吃,就是味道有点甜,吃多了有些腻。韩国人不喜欢油腻,当锅里的肉渗出油时就用纸巾吸去。
据说韩国餐饮受古代皇宫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讲究餐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不锈钢筷子和带盖的小碗。筷子比中国的木筷短一点,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刻着精美的各色花纹图案,吃饭时不小心掉下来砸在脚上很疼呢。
可能是泡菜多的缘故,盛泡菜的器皿也就丰富多样,方的、圆的、多层的、单层的、塑料的、陶瓷的„„最叫人惊奇的是,他们吃饭时常常要用一把大剪刀。这把剪刀,吃冷面时剪断长长的面条,吃泡菜时剪泡菜,吃烤肉时剪烤肉,总之,是用餐时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韩国的饭馆吃饭,一般都是脱鞋上炕盘腿就餐。房间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请时,这些小房间的墙壁就像百叶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间随时可以变化调整,十分方便。
泡菜是韩国文化的象征:味道强烈,独特且有些目中无人、挑衅的感觉。一些外国游客无法忍受泡菜的味道,但是如果你可以吃泡菜的话,你会赢得当地人真心诚意的尊重。
可能是泡菜多的缘故,盛泡菜的器皿也就丰富多样,方的、圆的、多层的、单层的、塑料的、陶瓷的„„最叫人惊奇的是,他们吃饭时常常要用一把大剪刀。这把剪刀,吃冷面时剪断长长的面条,吃泡菜时剪泡菜,吃烤肉时剪烤肉,总之,是用餐时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韩国文化禁忌
1.韩国人用自己喝水的杯子或买的水自己先喝一口然后再叫你喝,这个很多人不能接受,但实际上这是他们的一种喝水文化,他们喝酒时也是交换酒杯喝,其实这些举动都是表示关系亲密。
2.韩国人送礼物,一般喜欢送一些洗衣粉、袜子、卫生纸等等一些实惠的东西,表示他们很关心你,他认为这些是你家里是必需品。
3.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作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让你坐在客厅就最好不要自己到处逛。
4.社交礼仪方面,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房时大家都要起立。跟年长的人谈话时要摘去墨镜。韩国小学生回来以后,首先要说“爸爸妈妈好”。教授进了教室,或者学习的地方,不管学生年龄大小都要站起来,说老师好,教授走的时候,他们又要站起来,说老师好。
5.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6.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吃饭时忌带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7.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
8.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9.当你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时,你必须要脱鞋。不脱鞋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表现。
韩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地板,他们坐在地板上,还经常在地板上睡觉。韩国人无法容忍家里的地板变脏。如果外国游客穿着鞋进入他们的客厅,他们会认为这些西方人是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
10.韩国有自己的酒文化。全民都会豪饮的一种酒就是烧酒了。韩国烧酒是一种颜色透明、味道类似伏特加的酒。
韩国人用小玻璃杯喝烧酒,而且通常是就着食物一起喝。他们喝酒非常热闹,频繁碰杯并大声说着各种祝酒词,然后一饮而尽。在晚上,你还会常常会看到一群人唱完卡拉OK后,步履蹒跚地走在大街上,笑着、唱着并争论着什么。
韩国人喝酒的规矩也很多,例如你绝不能只给自己倒酒喝,按照韩国的说法:如果给自己倒酒,坐在对面的人会倒霉三年。在韩国不能当着年长者喝酒,在年长者面前喝酒时要转身、背脸喝掉。或者当你给比你年长的人倒酒时,你必须将一只手放在心脏部位或者倒酒的那只胳膊上以示尊敬。
11.和日本人一样,韩国人几乎每顿饭都要吃大米。大米也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韩国,常见的问候方式之一就是“你今天吃大米了吗”。
但和日本人不一样的地方是韩国人用勺子吃米饭,而且他们也从来不端起碗吃饭。同样,你也不能将筷子插在米饭上,因为只有给去世的人供奉时,才会这么做。
12.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考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行以走在男子的后面,女人须协助男子脱下外衣,坐下时,女人要自动坐在女子的前面。不行以在女子眼前大声议论。
13.韩国人很爱面子。所以,要尊重韩国人,不能当面出言指责他们。不能使用“不”字来拒绝韩国人,可以委婉地表示你的不同意见。
14.韩国人忌讳的数字是“4”,“4”在朝鲜语中的发音、拼音与“死”字完全相同,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韩国楼房没有四号楼、旅馆不称第四层、宴会中没有第四桌、喝酒绝不肯喝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等等。
15.敬烟向客人敬烟也是韩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一般情况下身份地位低的人不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抽烟。子女绝不能在父母面前抽烟,更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
16.注意穿袜子进韩国人家里要脱鞋,到韩国式食堂进餐也要脱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净的袜子。袜子不干净或有破洞是失礼行为,被人看作没有教养。
17.韩国国花是木槿花,在韩国是禁止采摘的,不要在韩国朋友面前做这些。
18.韩国清明节忌举火生灶,要吃寒食。所以不要请韩国朋友吃熟食。
19.韩国人一般不用红色的笔写自己的名字,也不要当他的面用红笔写东西,因为韩国写死人的名字时用红色记载的。
20.和韩国人交谈,最好是谈韩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少谈政治问题,特别是当地政治。切记不要提起朝鲜。不要把首尔称作京城。
21.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22.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第二篇:韩国文化
一个国家的沟通典型如何影响这个国家媒体的报导内容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则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沟通典型,是含蓄还是大方,是喜欢独立英雄还是倡导集体第一,这都与各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密不可分,而也正是因为各国的沟通典型和文化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所看到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他们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就自然会不一样。而主流媒体的报道又会进一步的引导大众的观念,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举例看看几个不同国家的文化、沟通方式是如何在影响着该国媒体的报道内容。
说起韩国文化,就不可不谈“眼泪”和“哭泣”,这也正是韩国文化鲜明的一面,而韩剧的盛行也正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韩国人这么爱哭,又是什么导致那么多媒体追捧赚人泪花的韩剧呢?也许我们需要从韩国文化中寻找答案,韩国的历史可以简化为一部受屈辱史。以前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世界大战后仍然动荡不安,并且不幸地成为了美苏冷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被迫将国家一分为二。在这种压迫下,韩国人没有学会如何去反抗,而是把自己的不幸和不满倾注于泪水,想要一泄而尽,同时,泪水也蕴含了韩国人对现实的无奈,或许,对于韩国人来说“哭能解决一切困难”。或许因为历史的不幸,韩国人一直是一个自卑且充满泪水的民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剧会如此盛行,媒体为什么会那么青睐韩剧了。由于受到儒教和佛教的思想影响,韩国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一直都是比较含蓄委婉的,韩国文化的影响导致韩国人的爱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过去时。过于腼腆谨慎使他们失去了所爱的人,到最后剩下的只有心中无法割舍的爱与无尽的泪水。韩国的文化使得他们的媒体也富有感情,更倾向于伤感和自卑,媒体在报道事件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沉浸在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之中。
第三篇:越秀区总部经济 政治、文化
政策:
一、越秀
越秀区出台新措施刺激总部经济
仅占1%的总部企业,营业额占了全区的58.8%,今后总部企业纳税大户可获优质学位及政府“绿色通道”服务
本报讯记者周乐瑞、通讯员越宣、实习生丁丰林报道:越秀总部经济效应凸显,仅占企业总数1%的总部企业,营业额却占了全区营业额总量的五成多。为促使总部经济的进一步壮大,越秀区经
贸局在近期召开的总部经济发展基地授牌周年汇报会上公布了一系列发展总部经济的新措施。
据越秀区经贸局局长王吉陵介绍,近年来,越秀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以“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载体,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引导总部经济从环市东商务区向东风路、中山路一带拓展。
从去年至今,越秀区政府已先后授予“越秀城市广场”、“电信广场”、“中华国际中心”、“天伦大厦”4个新落成的甲级写字楼“总部经济发展基地”称号,以优越的办公环境吸纳总部企业进驻。迄今为止,已有日本精工、韩国三星电子、法国阿尔卡特等一批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将其华南运营总部设在越秀区辖内。
据统计,越秀区全区共有302家总部企业,2006年实现营业额2678.45亿元,以1%的企业创造了58.8%的营业额。而在税收上,越秀区今年1至6月税收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共有32家,税收贡献达79亿元,其上半年的税收收入也突破100亿元,达到100.9亿元,增长46.66%。
目前越秀区已评出广东电网公司等前50强的总部企业为“总部企业之星”,为了鼓励总部企业更上一层楼,今后越秀区将实施一系列新的激励措施:将为区内133家总部企业颁发绿色通道服务卡,开通政府“绿色通道”服务;对被授予“总部经济发展基地”称号的写字楼实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上门服务,并建立经济联席会议和区领导联系总部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总部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区政府还将为总部企业纳税大户提供区辖省、市一级中小学优质学位。
关键字
“总部企业之星”;“绿色通道”
第四篇:韩国文化概论
谈谈你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认识?
学者指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对中国有诸多启示
中新网11月27日电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对此,吉林延边大学朝鲜(专题,图库)和韩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高敬洙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访问时指出,这一事件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高教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在东方国家尤其是韩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统了。作为和中国共享的一种文化现象,现在韩国申报成功,我们应该祝贺,对作为起源国的中国来说,也是敲一下警钟: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
高敬洙教授也指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也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5月5号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简单的活动。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
一、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号到5月7号之间活动不断。
二、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三、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同时,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高敬洙特别指出:韩国江陵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这十几年,江陵准备申请世界无形遗产以来,有意识地对这个文化现象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97年端午祭已经被选定为韩国的十大地方庆典之一,2000年正式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报。
高敬洙教授表示,现在韩国已经有三个无形遗产了,联合国也肯定了韩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这个事情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政府重视,文化管理部门重视。这些重视是有意地培育和保护,而培育也加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现代的有些游戏规则也放到传统文化里头去了,使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是有世界性影响的。我们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很平淡,这样不可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
三、必须是有创造性。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必须有创新并且和现代形式结合的这种新创意,这样才能保护这些无形文化遗产。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启示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11月25日《北京晚报》)
争了那么久,端午这个传统文化终于还是花落别家,对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伤感,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
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悲哀的理由,因为端午在没有申请之前,我们谁会重视这个传统,看看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粽子节,一到这个节日大家只记得粽子,大江小河也几乎看不到龙舟的影子,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等到韩国人提出申请的时候,我们才感到端午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并没有为它作什么,最终结果也就很正常了。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过,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次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迪: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话虽如此,在感情上我们还是一时难以接受,可是该怪谁呢,很多东西只是失去的时候才觉得珍贵。
“丢了”一个端午,我们该吃粽子还是要吃,纪念屈原的仪式还是要继续,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想想我们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吧,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算申请了世界遗产又如何。
比传统节日“申遗”更重要的是什么?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申遗”大国的国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多少有些酸溜溜。比如马上就有某大学的民俗权威专家信誓旦旦地说:“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不免有些自欺欺人。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国籍教授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端午节很多国家有,其渊源与中国也有密切关系。但是各国过端午的习俗各不一样:中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日本人过端午的时候,男人游泳,女人洗头;而韩国人在过端午的时候,则是男人摔跤,女人洗头。”上海财经大学的韩国留学生的补充,就更说明问题了:“端午节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过端午节时,我们会去奶奶家,大家聚在一起吃艾糕(用艾草做的一种糕)。”
很显然,“端午节”与“端午祭”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具体了解了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怎么回事之后,答案已经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再来讨论意义不大。
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韩国籍教授说的一句话:“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
要知道,端午节在中国本来也是祭祀活动。我们保存得如何?还有多少特色?才是问题的要害。
这让我想起今年中秋节前夕,由某新闻网站等发起并宣布,将于今年中秋节前正式启动申报世遗程序。并声称,网上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人,“中秋申遗”将由国家文化部直接进行。网上自然又爆炒了一番。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我在想,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差不多都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要是都有兴趣来“申遗”,那可真就热闹了。
回过头来讲,即使具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我们那些传统节日目前在中国内地的传承和重视程度,并不如人们想象和宣传的那个样子,除了给商家促销活动提供了商机,忙碌的人们象征性的吃点个性食品,连个假日都享受不到,有几人还有心思去团圆、赏月、祭祀?又更遑论传承文化?
大约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伤了我们的自尊心,可以想见,新一轮的“申遗”活动又该“刻不容缓”了。可是,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
因此,对于像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争取的,恐怕不是“申遗”,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其次是尽快列为国家公众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情享受节日的文化和快乐。
对于自己的节日,只有自己先重视并享受了,才有可能让别人来重视和分享;寄希望于别人的“钦定”和认可,然后自己再来重拾和重视,未免太没自信,也难得别人的认可。
最近有消息说,“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经提上官方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我想,这才是实在而值得庆幸的举动。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不是坏事
巴黎时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在此之前,尽管他们的端午祭跟我们的端午节除了名目上近似、实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当他们提出申报之时,我们这边很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乃至响起了“保卫端午节”的呼声,颇有点悲壮色彩。
端午祭申报成功不是坏事。放下“正统”的架子,我们得承认,给端午祭这一“闹”,乃至“闹”成了,还是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怎样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因此,我不能同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先生评价韩国申报所以成功的观点,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中国急需保护的无形遗产很多,所以才导致此次韩国抢先申报。”显然,这是认为人家钻了“空子”。如果端午祭的申报成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的话,那么,从这样的观点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丝毫的警醒意味。身在其中,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态度,是无须多言的;看看人家是怎么珍视的呢?至少不是停留在书本的沾沾自喜上,也不是停留在年岁稍大的人们的记忆里,而是生动地呈现于现实生活中。用另外一位比较客观的专家的话说,“韩国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也就是说,人家不是像抢注域名那样要和我们争个端午的“名分”了事,而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自己的东西。端午祭申报成功,归根到底在于水到渠成。
对物质宝贝来说,你自己不珍惜,如果还属于你的,就可以攥在手里自我炫耀;而文化遗产,非物质,可以超越种族、国界,起源于你这里又怎么样?同样能够在人家那里传承、创新。因为端午祭“闹”了一下,为了“保卫”,我们这里才重新重视划龙舟,寻艾蒿斗百草也才又成了津津乐道的所谓内涵。先不要说注入“现代元素”,单就这种“觉醒”本身也实在是给逼的,不是骨子里的觉醒。现在还没人争中秋、争春节,我们这里也就还不慌不忙。在今年这个中秋,除了打击“天价月饼”,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文化行为;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除了弄台晚会,可有其他文化上的打算?像文物保护一样,放着那么多濒危的真文物不理不睬,营建外表光鲜的假古董各地都趋之若鹜;放着那么多真正的传统节日不闻不问,对越来越多的古人的政府公祭活动却越来越搞得声势浩大。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丢”几个,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有意将广绣定点到潮州,马上有专家认为“这将是广州的悲哀”。既然你已经承认“目前潮州刺绣比广州发达很多”,外行如笔者就不理解“悲哀”在哪里。端午祭的申报成功告诉我们,躺在“资格”上吃饭,在我们习以为常,在国际上并不认可,认可的是文化的民间基础。诸如让几个混得脸熟的人,走马灯似地穿梭于各种晚会,充其量只是虚张声势。这也提醒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应当扎扎实实地从弘扬本省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培育民间力量抓起。
论中韩高句丽争端问题
中国一网友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的评述 最近几年中韩两国关于历史问题纠纷不断,而且已经演变为领土争端,许多国人义愤填膺,我无意再作一篇讨韩檄文,本文的目的旨在客观分析各种史料以寻求韩国历史的真相。
——题记
官方对古代历史的叙述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这样叙述韩国的古代历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文中以“檀君开国”的神话传说作为韩国历史的开端,中国的“三皇五帝”没有任何文物证据,也可以认为是神话传说。中国从黄帝算起自称有5000年文明史,韩国从檀君算起也声称有5000年历史,两国的做法彼此彼此。不过韩国人的推算精确到公元前2333年就有些夸张了,而且从“檀君朝鲜”直接进入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所谓“三国时代”(高勾丽、百济、新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两段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史实。
在另一家韩国网站“韩国在线”,有着更为详细的叙述,其中提到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还认为韩民族是东夷的后代(历史学界认为商族征服夏族入主中原之前是东夷的一支,《孟子》记载舜也是东夷人: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传说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貉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接着,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韩国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文中承认商朝灭亡之后,商的贵族箕子带领一部分臣民进入朝鲜半岛,但是其叙事方式与中国史籍不同,显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只说箕子“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而没有提到箕子建立政权延续近千年,事实上“箕子朝鲜”是韩国信史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韩国类似于今天的台湾,是中国垮台政权的避难所——当然,半岛上也有许多土著居民)。秦灭六国,燕人卫满步箕子后尘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派兵将其征服,汉朝在其故地设四郡,到公元313年,这些殖民地被高勾丽占领。据说目前韩且历史学界普遍重点讲述所谓“檀君开国”,对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代四郡的历史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笔带过,直接就讲到所谓“三国时代”。
中国史籍关于古代韩国(朝鲜)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第115卷《朝鲜列传》: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攻塞,至坝水为界,属燕„„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天子又拥淤不通。文中所说的即“卫满朝鲜”,后“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勃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诛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已。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被“卫满朝鲜”所阻无法上书天子的“真番旁众国”指的是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三韩”,《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有如下描述:
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日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马韩在西。凡五十余国。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十余万户。侯准既僭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人海。居韩地,自号韩王。其后绝灭,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汉时属乐浪郡,四时朝谒。
桓、灵之末,韩哕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
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传世,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今有名之为秦韩者。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国。
弁辰亦十二国,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其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
至于“三韩”的由来,有人将其与战国时期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韩国联系起来——《诗经·韩奕》中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其中的追和貊即为韩族人和徙貊人是周初分封在中原的韩国人的主体,这个韩国被晋国合并,其国民的一部分后逐步迁徙到朝鲜半岛(留在晋国的韩国贵族在几百年后的东周复国成功,与魏赵一起“三家分晋”),当然,这一段历史还有待更多的证据来证实,反倒是有一些现在的韩国人更乐于承认这样的推测。《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提到“辰韩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来适韩国„„有似秦人。”只能说“三韩”中的辰韩人有可能是秦朝时的中国难民。
总结:现代韩(朝鲜)民族的主要成分
韩国人认为他们是东夷的后代,我们首先要清楚“东夷”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史籍中它有时候指的是“东夷”这个部落群,有时候又泛指所有华夏之东的族群。建立商朝的商族原本就是东夷的一支,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认为,先商原居地在今山东、河北南部一带。其他的东夷部落则有可能分布在河北北部、辽宁及朝鲜半岛等广阔地区。因此商代时,朝鲜半岛上的居民“韩族”也可划作东夷落部之一。
关中地区的周族兴起,灭商,建周朝。一部分商族人随箕子避居朝鲜,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朝鲜,史称“箕子朝鲜”,韩国史学界并未完全否定这段史实。大部分商族人居于周朝封国鲁、宋、卫,与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汉代与楚族相融,形成汉族(注:项羽与刘邦均为楚人)——如此说来,汉族亦可以算是东夷后裔。孔子生于鲁国,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原属商族。据说有韩国人认为孔子也是韩国人,这道理好比澳大利亚人说莎士比亚是澳洲人——韩民族有东夷血统不假(古韩族与箕子带去的商族都系东夷),但只能说韩国人是中国移民的后代,而不能将中国历史划入韩国历史的范围。
战国末年,燕人卫满灭箕子朝鲜,其政权史称“卫满朝鲜”。秦代及汉初,大量汉人涌入朝鲜,甚至进入半岛南端的“三韩”部落。“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史记》。汉武帝灭卫满朝鲜,设四郡,实际上是四个殖民地,直到400多年后才沦于高句丽。此时,半岛南端的“三韩”部落演变为新罗和百济。唐灭高句丽,其民大部分强制迁入中国,剩余的高句丽人一部分建立渤海国,另一部分南下融入韩民族。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灭掉百济统一了韩民族,公元918年王建的高丽王朝取而代之,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至十九世纪。
综上所述,现代韩民族的主要成份就是这样——
1,古韩族(东夷部落之一,新罗、百济的主体成分),2,箕子率领的商朝遗民,3,秦灭六国后的燕国难民,4,汉代四郡的中国驻军后代及移民,5,汉末及中国历次国内混战时的流亡人士,6,高句丽亡国后的一部分遗民 汉民族的基本成份则是—— 1,夏族,2,商族,3,周族(夏商周三族构成华夏族),4,楚族(楚人建汉朝,融华夏族,汉族成形)5,鲜卑族,(晋末五胡乱华,除鲜卑融入汉族,其余四族大部亡于战乱)
唐代以后中原四次,南方两次沦于异族之手,但汉族的血统结构未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南方汉族融入了部分越人。
我们发现,现代韩民族与现代汉民族的成份十分相似,加上朝鲜半岛一直属儒家文化圈,中韩两国可谓同文同种。朝鲜半岛上许多地名与中国相同,这一点也发生在英国和美国、澳大利亚之间。
高句丽的归属争端
高句丽作为东北亚一个曾经存住的古代民族其实与汉民族和韩民族都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在中韩两国都要求将高句丽划入本国的历史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许多韩国人试图从族源上论证韩民族与高句丽甚至满族的关系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值得一说的只是高句丽后期曾发展到朝鲜半岛北部,一度定都平壤,高句丽亡国后也有一部分遗民融入新罗。
韩国人争夺高句丽归属有着心理上的原因——韩国的古代史十分平淡,长时间作为中国的领地或藩属国,富裕起来的韩国人回顾历史时感到些许自卑。而稍微能扯得上一点关系的高句丽,其历史一度相当辉煌,隋朝数次征代以失亡告终,唐朝征服高句丽也几乎倾尽全力,将高句丽历史划入韩国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
《韩国在线》这样夸张地描述隋朝和唐朝军队的失败:
612年,高句丽迎战发动数百万大军发起进攻的隋朝。在蕯水之战中,高句丽全歼水陆别动队三十万五千人,取得了重大胜利,阻止了隋朝的四次进攻。最终,隋朝灭亡。30多年后,高句丽又与推翻隋朝的唐朝展开了战斗。645年,高句丽在西部边防上的军事要地信城、建安城、安市城、驻蹕山等地的战斗中击败了被称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率领的数十万唐军。661年,唐朝再次派出数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第二年2月,高句丽军歼灭了唐朝的主力军,粉碎了唐朝的侵略野心。
韩国人还有着以恢复高句丽故土为借口向中国索要领土的政治目的,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目前要求中国割让长白山的呼声最高。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渲染中国东北与古代朝鲜的关系,其目的不言而喻。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看,高句丽前期发展的历史是发生在中国现有的领土之内,唐灭高句丽后,高句丽人大部分内迁,如高仙芝等人还成为唐的大将,他们早已融入汉民族之中。坚持高句丽属于中国的历史范畴,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防止韩国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前不久,温总访韩与老卢确认“中韩不存在领土争端”,但是韩国民间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
中韩文化的关系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随着近几年韩国娱乐文化的迅猛发展,“韩流”一词也已经不足以表现其热度。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某些国家都已见证这种文化入侵现象。与此同时一大批的韩饭也应运而生。笔者将从音乐,影视剧及综艺节目三个方面,浅析中韩主要娱乐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音乐
说到韩国音乐,最主要的还是流行音乐的发展。1998年韩国组合H.O.T在中国一炮走红,顺势而来的NRG、Baby Vox等成功将中国市场打开,被称为“韩流”的鼻祖,并将其称为“K-pop”。如今,韩国音乐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以SM、JYP、YG、FNC为首的经纪公司包含了现活跃在韩国及海外娱乐圈90%以上的“K-pop star”,由此可见,各公司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韩国歌手多以组合形式出道,在此之前大多数都要经历几年的练习生生涯,同时也可以参加某些选秀,以个人形式出道。当下,SM娱乐公司的少女时代、SJ、EXO等,JYP旗下的2am、2pm、MissA等,YG经数年培养的两团BIGBANG、2NE1以及FNC的得意门生FT.ISLAND、CNblue都是炙手可热的团体组合。
反观中国歌坛,大家所熟悉喜爱的歌手以港台的居多,陈奕迅,王菲,周杰伦,蔡依林,萧亚轩等一代天王天后,以及内地以快男超女为首的各大选秀节目推出的小鲜肉。但和韩国培养了几年的艺人相比,明显能力不足,就像速食产品一样,出现得快,短期内有一定影响力,时间一长就没市场了。歌手形象单一,风格雷同,即使有舞蹈型歌手,也大多边跳边喘,影响了音乐的可听性。中国无论内地还是港台都没有给歌手提供专业的打榜舞台,除了网络和一些音乐娱乐节目,我们无从看到歌手的表演,歌手之间也很难进行比较。
(二)影视剧
最近大热的《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俨然又一次掀起了一阵韩剧热。从剧中的角色,演员,台词到其周边无一红遍大街小巷。韩剧也已经早已不局限于“车祸、癌症、治不好”的俗套剧情。最先进入中国的《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等剧集,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韩剧,即使虐心催泪,但不得不说,当时的韩剧都算经典唯美之作。之后的一些偶像剧集,也难免不落俗套。韩国电视台主要是KBS、SBS以及MBC。根据周一到周日,将播出的剧集划分为“水木剧”“月火剧”等等。其中大部分偶像剧都会列为“水木剧”,于周三周四播出。因此,各个电视台收视率竞争也相当激烈。韩剧的剧情的种类与大陆大抵相同,家庭伦理剧、偶像剧、时尚剧、历史剧等。而其中聚集了当红的明星艺人,长腿偶吧和美女欧尼更加能吸引大批韩饭的热捧。
中国电视剧按地域也大致划分三类,大陆剧,港剧和台剧。大陆剧“还珠格格”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其重播次数也是令人瞠目。其中港剧大多以TVB为主,包括不管电影或是电视剧,警匪系列剧集足以代表港剧特色。台湾主要是偶像剧为主,但与韩国偶像剧相比,却难以望其项背。国产剧数量日益增加,所谓的“雷剧”也不乏少数。久而久之,观众的兴趣也从剧情转移到吐槽点。微博,豆瓣,天涯的段子层出不穷。因此,可以看出,相对美剧,韩剧,英剧等,国产剧还是乏善可陈的。(三)综艺节目
2008年以前的韩国娱乐节目仍然走的是“明星”+“游戏”的路子,大陆最早接触的应该属“情书”和“X-man”。08年,韩国三大电视台打着“真实类娱乐节目”的旗号推出各类目,其中MBC《我们结婚了》是以韩国娱乐圈的艺人组成假想夫妇,体验婚姻生活,受到大量粉丝追捧。而后的冒险类《两天一夜》,户外竞技游戏《running man》,谈话类《强心脏》,亲子类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选秀类《K-pop star》的收视率都是数一数二。而音乐类放送《人气歌谣》《音乐中心》等以艺人新歌打榜目的,使大家更近距离接触到韩流音乐。韩国公司联合电视台,使得自家艺人更多放送量并增强其艺能感。中国综艺节目比较热门的算是台湾的访谈类“康熙来了”、大陆则主要是“快乐大本营”及选秀类“快男超女”、相亲类“非诚勿扰”以及与韩国节目大同小异的亲子节目。尤其最近几年,购买韩国综艺节目版权,再进行深加工,打造出来雷同的节目都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盲目跟风却又难以超越原版,但对于不接触韩综的观众来说,也是有新鲜可言的。或许考虑到娱乐节目大幅增加,广电总局也采取“限娱令”来控制每天综艺节目的播放时长。在这种管制下,国内的综艺也就更显乏味。
无论是音乐,影视还是综艺节目,明显看出我们的节目与韩国娱乐节目相距甚远,韩国也早就摸索清楚大众的兴趣点,因而能够投其所好,抓住胃口。而我们如果没有作为,或者还是一味的跟风,买版权,不用心的去琢磨大众口味,必将被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所淘汰。
中韩文化的差异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韩中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举例说明。1.文化认知的差异
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 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异的障碍: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在韩国文化中,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韩国人带来误解。2.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多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1)社交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见面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如果是长辈,就要用两个手去握手,或者左手托着右手去握手。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2)颜色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而白色在中国则象征死亡或凶兆,如披麻戴孝。
相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如传统婚礼贴喜字,新娘的红盖头,过年挂大红灯笼,贴大红春联,本命年穿红戴红等等。韩国人本来对红没有赋予太大的文化意义,但近代以来,韩国人对红色有了不好的印象。一方面他们认为红是共产党的颜色,是苏维埃的代表,容易让韩国人想起抗美援朝的伤痛和苦难。3)数字
中国的节日大多是单数,如春节(1月1日),端午节(5月5日),七夕(7月7日),重阳节(9月9日),但是现在中国人更喜欢双数,尤其喜欢6和8。而韩国人一直保留中国的儒学传统,送礼,造吉日都是单数,而且双数中最忌讳4,所以楼层中用F层代替4层,或从3层直接到5层。但在中国来讲4是一个表示稳定的数字,如四平八稳等等。3.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国家,从东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儒家思想也是中国人意识最深处的思想,但祈祷个人安宁幸福的道家思想也根深蒂固:做生意的拜关公像,老奶奶拜菩萨。文革中传统道德观念被破坏,“孔子是劳动人民的敌人”这个口号当时很时兴。
韩国在朝鲜王朝时期一直是纯儒教的,1945年独立后基督教迅速的兴起,35%国民信奉了此教,代替佛教称为第一国教。4.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中国人一般为一日三餐,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中国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或勺子,较为习惯将所有的菜摆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佳境三个方面。
在韩国,赴宴时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韩国人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餐桌上的素菜多。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结束语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中韩两国共同依山傍水,频繁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相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韩国处于朝鲜半岛,中韩两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两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通过对比不同民族间文化,我不仅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体会到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论文:
[1].唐瑗.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2].黄心川.中韩文化的共同特征及其向异性[J].中国社会科学亚太研究所,1995,6(3):20—23.
第五篇:韩国文化简介
韩国文化简介
1.韩国经济发展战略。
1)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行机制 2)以出口为主, 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3)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 4)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5)先增长后分配 6)扶植大企业
7)“教育立国”, 优先发展教育
2.韩国教育目标 1)全面发展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
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
3)在理解韩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价值的人; 4)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贡献于共同体发展的人
3.韩国宗教信仰的特点。1)多种宗教并存 2)宗教发展不平衡 3)国外宣教 4)信徒多元化
4.‘韩流’?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5.列举韩国人所吃的五种主食
五谷饭,紫菜包饭,打糕,冷面,石锅拌饭
6.佛教对于韩国社会的意义
1)佛教强调缘分,是韩国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原理。
2)佛教历史悠久,遗留下了很多灿烂的文化遗产。
7.‘韩流’形成的原因
1)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多历史上的相同之处,两国都在东亚文化圈内,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这也是韩国文化相比欧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的原因。但是因为韩国文化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也限制住韩流文化的繁荣局限于东亚圈范围之内。
2)韩国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的高度支持。韩国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本国的民族文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输出,韩流文化的兴起之后,在韩国的许多名牌大学开设了韩流文化研究的研究生专业,用于发展输出韩国文化。
3)韩国的经济发展,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8.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1)分主食与副食。2)药食同源思想。3)有季节饮食。4)礼仪食品发达。5)发酵食品较多。
6)有丰富哲学思想的饮食
9.请列举四位韩国人所爱戴的历史人物
世宗大王,李珥,李舜臣,李滉
10.韩国的正规教育有哪些阶段?
韩国的学制是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另外还有2年或3年制的专科大学或职业大学、2年的硕士和3年的博士课程。11.简述韩国语的文化特征。
1)韩文的创制理念是阴阳五行说 2)韩文是有天地人和谐思想的文字 3)韩文是反映儒家伦理思想的文字
12.教育热给韩国社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
1)反映了韩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成为促进韩国经济发展、创造“汉江奇迹”的原动力; 3)教育热提高了韩国的文明程度。
反面的影响:
1)私有教育经费的扩大; 2)公共教育的失职; 3)导致互相攀比的后果; 4)导致重视结果的教育。
13.韩国文字的创制
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在世宗二十五年即1443年12月创制韩国语文字,名称是‘训民正音’,1446年正式颁布了最初的韩国语文字。每年的10月9日为“韩语日”。
14.韩国语的语音
1)韩国语共有19个辅音,21个元音。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韩国语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15.韩国语语法 1)阿尔泰语系;
2)黏着语,助词和词尾非常发达; 3)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之前; 4)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结构; 5)敬语体系发达。
16.“汉江奇迹”
汉江奇迹是1953年到1996年间首尔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汉江贯穿了首尔的中心,将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故以汉江为名。这个名词是从描述原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复苏的“莱茵河奇迹”一词借鉴而来。
17.三星集团与现代集团
三星集团(简称:三星/삼성)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创始人李秉喆任首任会长。
现代集团曾是是韩国5大财团之一,世界五百强排名36名。创始人郑周永从1946年至1951年期间先后创建了现代汽车、现代土建、现代建设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现代重工业公司,从而使现代集团成为以建筑、造船、汽车行业为主,兼营钢铁、机械、贸易、运输、水泥生产、冶金、金融、电子工业等几十个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8.韩国历届总统
李承晚(1948-1960)
尹浦善(1960-1962)
朴正熙(1963-1979)
崔圭夏(1979-1980)
全斗焕(1980-1988)
卢泰愚(1988年2月-1993年1月)
金泳三(1993年2月-1998年1月)
金大中(1998年2月-2003年1月)
卢武铉(2003年2月-2008年1月)
李明博(2008年1月-2013年年1月)朴瑾惠(2013年2月至今)
19.弘益人间
意义:“令天下苍生共同受益”的意思。来源于《檀君神话 》,是韩国最初建国时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政治,文化,教育的最高价值.
1)好好地治理人间,也就是皇帝根据百姓的意思治理人间; 2)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的表现。“弘益人间”的理念不仅仅在于自己生活如何美好,更注重如何去贡献于国家,如何去贡献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