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 韩宗轩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双滦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韩宗轩 指导教师:乔晓蕊
今天我去三中看了一场京剧表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最具群众性,普及性,代表性的传统艺术。戏曲文化蕴藏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就是要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
三中的礼堂真大,成百上千个座位,好多灯光照着舞台,而且环境也特别好。我们来前还有交警同志为我们护航,学校领导、老师与交警同志保证安全工作。
开头有梁长柏校长致开幕词、董树国副局长在演出前做了重要讲话。接着就是李云峰老师评剧彩唱《人面桃花》选段,中间有一部分是李云峰老师两手各握一根毛笔写一首诗,李云峰老师不但精通中国艺术还精通中国汉字,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还有一个互动,上台学动作:同学们踊跃登台,跟随李云峰老师戏曲表演的动作,孩子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下一个节目是:朱宝兴老师演唱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紧接着是袁淑娟、朱宝兴老师演唱京歌《我是中国人》,两位老师是一家人,听说他们是在京剧的道路上认识的。还有李培英老师演唱京剧选段《贵妃醉酒》同学们跟老师学习表演动作演绎的淋漓尽致,博得了台下师生的喝彩。
最后一个节目是詹德福老师为台下的同学们讲授勾脸知识。老师边画边讲解,老师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还参与老师的京剧演唱《铡美案》。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高亢的声腔、婉转的曲调,引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千百年来,看戏、听戏、唱戏,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但愿京剧能一直传承下去。通过这次活动,必将拉近戏曲艺术与老师、同学们的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我们一定会珍惜机遇,用心感悟戏曲文化精髓,以自身的文化修养,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二篇:二年级 韩宜轩《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聊城市外国语学校 二年级一班 韩宜轩
《西游记》是我在假期读的第一本书,它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他是一只石猴,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被唐僧救起,当了唐僧的徒弟,一路斩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书中还有乐观的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善良的唐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主要的是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指导老师:马秀娜
第三篇:《韩少功》读后感
他的小说和散文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小说在追溯以前的故事,那些真善美,那些民族的过去,有不幸又有幸,《韩少功》读后感--侯新芳。在一篇小说中用平淡的语气忧郁的叙述着那个写歌人。他的歌被剽窃,他本人在文革中受到打击,再也无力站起来。但是,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在灵与肉的拷问中,我们看到一些悲哀,属于我们民族的。
而他的散文却在拷问现实世界。我读他的文章,越来越发现他与我有那么多的相似点。我也是个叛逆的人,他也是。只不过,我叛逆家庭,他叛逆社会。真的我们真是气息相通。也算是找到一名知己。
虽然这样讲有些高攀。因为我的水平实在一般。我的世界观仅仅局限在我的地盘上,而他却在为人类着想,读后感《《韩少功》读后感--侯新芳》。他的血是为文学而流。他不稀罕现代主义,不稀罕西方的名词。他认为好的文学是从自己的体内分泌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他甚至鄙视工业社会下的文学,因为有一群文学博士是这样产生的。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念起,一直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后来,他们从事文学事业。
其实我是无地自容。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工厂下生产出的产品,而且不合格。
在他侃侃而谈时,我甚至不知好多名字,因为我的功课实在是不扎实。就算被这样圈养了,自己还甚是不争气。
面对大师,我很羞愧。在木木然的感觉神经的调配下感触这等丑事。发现不了细微的文学异常,写不出有任何价值的东西。
第四篇:项脊轩志读后感
呜呼,今复有几人知震川先生矣!后学卧病在床,枕边无书,读《震川文集》,得《项脊轩志》,诵之再三,至于呜咽掩涕,悲不能止。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于世间人伦道德文章之所。百年老屋,虽加修缮,想来亦常常漏雨;庭中虽置花木,所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读来惟见寂寞。先生之项脊轩,亦一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地也。
先生之志项脊轩,岂惟项脊轩之固难忘也。先生难忘者,实在祖母、母亲、妻子之所望于先生者也。先生积学五十余载,文名盖天下,桃李遍国中,尚不能得一进士,做一官吏,以俸禄养其亲,惟困守此轩,偃仰啸歌,兀然独坐。时光流逝,祖母、母亲、妻子相继零落,惟余此轩。是时轩中一木一石,皆成倒流之时光,往昔亲人之音容,历历如在目前。先生写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震川先生寂寞矣,先生心痛矣。震川先生虽寂寞、心痛仍固守学子之道。先生无官可做,只有写写文章。无官做自然无友交,亦自然无达官名士可忆并为之志。
所谓坎井之蛙,所忆所志者无非一井之景、一井之情。然先生鳏寡孤独于轩中,亲人之形影出没,轻声细语之音袅袅不绝于耳,妻子所植楷杷树亭亭而立,祖母所遗之象笏仍在,日以继夜,风动树影,万籁有声,如亲人至,如亲人声。先生伏案忆之,志之,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文章灿然,字字如有神助。故清人梅曾亮感而涕下,曰:“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
先生之前五百年,欧阳文忠公之哭梅尧臣,有“诗非穷而不能后工”之说。先生之后四百年,后学亦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先生不困于项脊轩则不会有项脊轩惨淡悲苦之鸣,非有此惨淡悲苦之鸣则不能有《项脊轩志》。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先生五十九岁始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所处之室,所受之禄,当非困守项脊轩时,然文章已每况愈下矣。先生去项脊轩而居于庙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
然先生有此文亦足自慰矣。世间有所谓黄钟大吕之作,负道德之重,兼家国之任,此类文章,应由肉食者为之;至于项脊轩时之先生,悲守穷庐,四顾茫然,几几乎殁世而不得遂己志,有《项脊轩志》一文,已入不朽一流矣,吾又为先生庆。先生彼时之困,得其所哉!
震川先生姓归名有光,字熙甫,明昆山人。《项脊轩志》载于《震川文集》,国内各家古文选本多有转载,与余同病相怜者,可以一读。
如在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有的学生读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后,写出了以下体会:“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什么,又仿佛在等待什么。春日的阳光暖暖地在它身上流着,微风轻轻地拂动它满身的绿叶,于是,它又开始了轻轻的诉说。枇杷树,你是在说那个春天的故事吗?八年前,是她在这项脊轩的小院中亲手将你种下。哪能,那是一个多美的春天啊!可是如今却只有我和你在这里寂寞地等待,等待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奇迹。枇杷树啊,那满树碧绿的,是你的思念吗?”归有光将自己满腔的思念掩藏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里,表面不动声色,小作者却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将作者却渗透在字面之后的沧桑之感和怀旧之情坦露在了读者面前。
第五篇:读后感(马轩艺)
读后感
一(5)班马轩艺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亲子童话》,里面的故事非常好看,也很有道理。记得有个故事叫“哐当!”花瓶打碎了,讲的是一个叫冬冬和一个叫丫妮孩子不小心打碎花瓶后说谎话欺骗妈妈,让妈妈担心的故事。我觉得他们虽然很聪明想了小计策,骗过了妈妈,可是,却犯了个大错误,就是说谎。我妈妈说过,说谎比打碎玻璃后果更厉害。所以,我觉得做了错事情,只要勇于承认错误,还是好孩子。还有一个故事叫河马大叔爱唱歌。河马不停的唱歌,震耳欲聋,自己觉得很好听,可是影响了别人,却一点都不知道。动物们对它都非常的讨厌,人们也都逃出动物园。大家想办法让他停止唱歌,可是都没办法,后来有一个聪明的小女孩友好的讲故事给河马听,河马终于停止的歌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情不能象河马一样只顾得自己开心,也要替别人想想,是不是影响了别人。同时,也告诉我们当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也要善意的提出,不能因为讨厌而远离他。
这本书里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