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报告-建筑09-3-贾宇分析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院 系: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班 级: 建筑学 09-3 学生姓名: 贾宇 同 组 人: 胡黔峰 莫书栋 戴斌 王晓艳 玄丹 赵婷 指导教师: 王丽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1页
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一、城市综合体概述
在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生活改善的共同作用下,21世纪,城市建筑综合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在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大城市尤为明显。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说明,其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它还是国家和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调整、文化结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体现。
“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建筑综合体”的概念,是“混合使用”思想与“建筑综合体”结合的产物。城市建筑综合体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内部包含了城市公共空间;②内部各功能之间有类似城市各功能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③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能够产生收益的功能;④项目构成中功能和形体高效地组织;⑤强调城市、建筑、市政设施的综合发展;⑥全局性的设计规划。
城市综合体的特殊角色与功能对城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代城市综合体同所在城市各方面的良性互动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其核心价值,归纳下来,有一下五点:①城市空间价值:使建筑突破其自身功能,接纳城市职能;②城市经济价值:带动商业、教育、交通配套等发展,促进城市文化进程;③城市文化价值:除了集聚、辐射、互动作用外,还有品牌、辅助和文化作用;④城市复合效应:成为区域标志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有强大的辐射作用;⑤城市高效管理:为城市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综合说来,城市建筑综合体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的调整,提升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其协同效应可帮助节约城市用地,诱导步行出行,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低碳城市环境,并改善城市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
二、成都仁恒置地广场
1.项目概况
图1 建筑照片(图片来源:www.xiexiebang.com)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2页
仁恒置地广场,成都CBD核心的高端建筑综合体,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汇集国际品牌购物中心、超甲级写字楼、酒店式服务公寓等三种高端物业形态,由新加坡仁恒置地携手美国NBBJ、英国ARUP、美国EDAW、英国全景等十余家顶尖专业技术团队打造。立足国际视野,世界标准,以前瞻性的定位、领先的建筑硬件、国际水准的运营管理,建筑世界级的商务和商业平台;以国际奢侈品、跨国企业、全球高级商务人士的聚合,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地标、时尚中心。
新建筑在塑造着城市的同时
图2 区位分析图(图片来源:www.xiexiebang.com)
也在为她增添内容,展示和定义出这个城市特有的性格。仁恒广场地段位置决定了它的起点定位和被关注度,风格定位为高端品质兼具地域性。仁恒置地广场建筑空间和建筑外在形态融合天府之国都江堰山水地域文化因子与现代超高层建筑元素,表达出了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诠释了地域性,用建筑创造城市的独特标识。2.区位分析
仁恒置地广场位于成都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与新光华街交汇处,城市商业核心区,北邻天府广场南眺锦江,呈狭窄不规则刀把形。地块西,北侧均为超高层建筑,东连盐市口-春熙路时尚商圈与东大街金融轴线,是承接城市中心与中轴、城市南轴与东周的重要商务商业节点。地王位置和超高的可辨识度使该项目已经成为成都商业
图3 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核心区新地标,主体建筑包括171m高39层的甲级写字楼、165m高39层的超五星级酒店式公寓辉盛阁及5层购物中心,具有办公、会议、商住酒店、购物餐饮休闲等复合商务商业功能。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3页
3.设计构思
与大自然的联系是设计构思的重点,成都的青城群山,都江堰永不停息的江水,广阔的川西平原。整体建筑力图体现一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从商业功能的裙房开始,各零售商铺宛如溪流从山间流入场地。办公楼和公寓楼如耸立的山脉陡然向上,不间断地上升,建筑头部的两面围合折线形成独特的轮廓。
两侧用加宽的构件形成竖挺,加上暖色调阳台形成肌理对比。顺流而下的玻璃幕墙外壳与裙房折线相交,形成了两个独特半开敞的渗透性空间即空中花园,打破了主楼和裙房交接的生硬感。
办公楼及公寓都采用方形平面,四角因造型设计成独特卷边构造,内设照明带及检修道,配上冷色灯带夜晚可以达到够了竖向山行轮廓的效果。
由于成都常年日照少,在灰色调的城市背景下,与大面积蓝灰色玻璃幕墙构成对比肌理的阳台大胆采用橙色钢化彩釉玻璃,醒目却不突兀。阳台部位的夜景灯光采用暖橙色,尤其是公寓楼的错位阳台富于韵律。
图4 商场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图5 商场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图6 商场三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4页
4.整体布局
项目采用退让式的融入发,即整个建筑群两栋主楼以近60度的角度斜向面对十字路口,对十字路口两侧的其他超高层建筑组群主动退让错动,不仅使紧张的CBD城市空间得到缓解,也是建筑的视野更为开阔,良好的朝向为办公楼和公寓楼提供的最优化的观景角度。
图7 商场四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建筑师在175m长向基地中部作了较大退让,此处商业裙房缩窄为商业连廊,不规则层层退让,形成宽阔的步行广场,与后部的办公楼入口广场贯通,放松了十字路口周边用地的紧张感,用精彩的城市呼吸空间吸引人流汇聚,以友好的姿态舒缓了城市空间。5.功能构成(1)高档商业裙房
临人民南路和新华街两条主要街道展开商业面,内部商场分为东西两个主力店,东西两部分商场以10m宽约30m长的通廊式商业空间相连,每个主力店围绕不规则中庭空间展开购物流线。(2)甲级写字楼
出入口设在基地内院东南角,两层通高大堂入口,14台高速(高低区)电梯贯通全楼,办公楼采用实用宽敞舒适的经典矩形平面,西南向每层有观景阳台,远眺锦江。(3)酒店式服务公寓辉盛阁
设在临指挥街处,按五星级酒店标准1~6层配置了大堂、餐厅、健身房、恒温游泳池会所等。第6~39层为公寓楼主体,第6层的游
图8 商场五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泳池会所与5层屋顶花园相通。标准层内设面积从70~150㎡的一居室至三居的豪华套房。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5页
图7 26~39楼高层办公楼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图8 服务式公寓标准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6.建筑技术
建筑主体采用蓝灰色low-E中空玻璃,裙房大量采用不同色彩的热浸钢化彩釉玻璃和少量单层铝板的组合。商业裙房外墙均考虑了广告板及照明的位置;而取意于“流水”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6页 的折线形肌理外墙实际是外墙双层表皮,可以有效遮挡杂乱的通风百叶和夜景灯带,达到节能美观的效果。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该地段航空限高180m,成都为7度抗震区,经多方案比较,办公楼主楼采用的结构形式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不仅有效减少柱子断面,增大了办公使用面积,且钢梁可以设备管道穿孔,增加楼层净高。同时,还兼具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技术成熟的优点。
二、北京万达广场二期
1、项目概况
图9 建筑实景照片(图片来源:《城市建筑》)
北京万达广场二期工程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是集白金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综合商业、国际影城和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3万㎡。是北京市2004年56项奥运及配套重点项目之一,也是CBD核心区又一地标性建筑。万达广场二期地标性建筑组群地处CBD核心区,与国贸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址,华贸中心毗邻而居,整个项目以雄伟的姿态及创新的设计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央商务区都市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CBD及长安街沿线的最新城市风景线,具有极高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7页
北京万达广场二期属高层综合楼,由3座17-22层主楼和5-6层裙房组成,使用性质包括商业用房、娱乐、办公、影院和酒店。本工程地下3层,设有人防,地上分A区B区,A区为一座22层酒店主楼和一座19层办公楼,其下六层是综合性用房,B区是一座17层办公主楼,其下是5层商业用房。2.项目构思
图10 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建筑创作》)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城市建筑工业化和自动化产业进程的加快,全面地改变了全球的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并使城市飞速向前发展。历经20 世纪到21世纪的重大生产力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全球推动力。这一点即体现在以万达广场这种最具现代化的建筑开发项目中。本项目设计方案的主旨立足于在建筑中反映生动的城市发展变化并对其功能组织进行分配。依据最初的设计意图及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设计者力图以实用、简洁的建筑形式营造出大气、自由的空间形态。在建筑设计和空间构成以及功能分配中,参考了以下的设计目标:第一,塑造具有雕塑感的独特整体外形;第二,实现建筑设计元素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三,通过主动式气候调节幕墙带来的生态效益。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8页
3.建筑功能布局
(1)地下一层:沃尔玛大型超市(2)地下二层:设备机房及地下车库
(3)六级人防物资库及设备机房,平时兼作地下车库。(4)A区裙房
A区首层西段为酒店大堂,酒店主入口,并在周边设置前台等服务配套设施。A区中段和东段是西武百货商城。东段局部设有写字楼大堂和沃尔玛北门厅。
二层大部分是新世界商城,西段局部是酒店大堂上的雪茄吧。
三层是华纳电影城,影城内设有9座电影厅(其中一座为预留),各影厅间用环形通道相连,影院和环形通道(包括靠外墙的走道)部分均采用自动灭火系统和快速响应喷头,减少火灾危险性。三层西端设有为电影城配套服务的影厅酒吧和必胜客餐厅。三层局部设有走道式技术夹层,夹层内设有放映走廊及配套的设备用房。
四层是娱乐总汇,内设功能齐备的游泳、洗浴、歌舞厅、健身、球类、棋牌、SPA、美容美发等。
图11 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建筑创作》)五、六层为酒店配套的餐饮用房和会议办公用房,满足了酒店餐饮和承接会议的需求
(5)A区塔楼为酒店客房部分,建筑面积为20795㎡,395套标准间,36套房,1套总统套房
(6)A区西座和B区东座均为办公楼(7)B区裙房(大洋百货)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9页
整个建筑一至五层均为大洋百货,建筑面积31277㎡,为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5.1至10.2m,都属商业用房,其中东座办公楼贯通两层高的大厅,通透明亮,极大丰富了中庭的空间效果,使内部空间新颖活泼、充满生机,该建筑实行无障碍设计,体现对肢体残疾人的关怀。
图12 剖面图(图片来源:《建筑创作》)
4.节能设计
万达广场办公楼的主动式气候调节幕墙是本设计的亮点,相对于普通双层立面由腔外通风、主动式气候调节幕墙是通过从建筑内部排气来进行通风的。作为一栋“全呼吸式”智能建筑,北京万达广场采用世界先进的主动式内部循环和双层呼吸式幕墙,配有V A V 风量转变全空调系统,具备隔音、防尘、节能、恒温和新风通风效果,同时可节能约30%,与此同时也具备如下优势:尽可能地减少了玻璃幕墙内表面与室内空气的温差。由此,靠近幕墙的空间也能保持舒适的温度,从而使人们能够紧邻整个房间高度的玻璃幕墙旁办公。主动式气候调节幕墙促进使用面积的最大化,提高建筑的实用率。集中控制的遮阳百叶由内层玻璃幕墙保护,避免损坏。隔热质量大大优于普通玻璃幕墙。更好地降低噪音。50m m 宽的针孔铝合金百叶设置于双层幕墙的空腔中,遮住了阳光,但不会遮挡人们的视线。先进的智能防晒控制系统不仅可根据日光追踪装置和湿度感应器传递的正确数据,控制建筑中所有防晒百叶的上升、下降和角度变化,同时也能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每个办公空间的独立百叶在调节和控制功能时均能满足各自的使用需要。
酒店采用单层幕墙,此部分幕墙在外观上与双层幕墙极为相似,以保持建筑具有雕塑感的外形,但没有设置内层玻璃窗和遮阳百叶。裙楼部分也采用单层幕墙,尽量设置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10页
透明幕墙。如有必要,采用不透明的彩色玻璃嵌板,保持与其他幕墙在外观上的一致性,将百叶结合设置在北侧幕墙上作为必要的进气口。同时,为突出1 ~ 2 层的公共使用区域,设置带有大型玻璃窗和隐藏框架的平面结构玻璃幕墙。这样,便可从外部清楚地看到公共区域,引导访客进入建筑。幕墙上还设置单字灯光广告。
三、北京来福士广场
1、项目概况
来福士广场是由凯德置地集团开发的知名综合性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如同一座微型城市,为本地区居民的生活、工作、餐饮、购物、运动及娱乐活动缔造了内部纽带。该项目设计秉承新加坡及上海来福士品牌系列宗旨,成为继巴林来福士、成都来福士、杭州来福士及思邦建筑设计的宁波来福士后,首座落成的新一系列来福士广场。
北京来福士广场项目由史蒂芬平博理及主持思邦北京工作室的杨克先生任总设计师,思邦对这一项目的总体规划对北京及来福士品牌的未来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整体布局
北京来福士广场是一个纯粹的城市项目,思邦建筑设计公司着力打造出一个新兴的融合多种功能元素的公共空间,并使其融入到整座城市中。来福士广场选址于东二环与东直门内大街的连接要道,毗邻以全天候餐饮营业而闻名的簋街,占地面积15h㎡。广场地下空间与位于项目东北角的亚洲最大的交通岗——东直门地下交通枢纽相连。
项目整体兼具办公、零售、住宅及服务公寓四种功能,不同建筑间既相互连接又彼此独立——相互连接可使各商业体块间达成互补,而彼此独立又能使各商业体块独立营运。而较高的容积率以及业主对每个功能区都需具备独立风格及独立
图13 建筑实景照片(图片来源:《城市建筑》)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11页
入口的要求,成为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城市规范限制车辆进入落客区及广场西面和南面的地下层,使情况看起来更加复杂。
项目基地由4幢独立的建筑构成——东北角是一幢90m高的21层办公楼,一幢5层高的商场裙楼,裙楼之上东侧是一幢17层的服务公寓,西南则是一幢75m高的15层板式住宅。设计将塔楼与裙楼分离,这样既降低了建筑的体量,又能单独调整个体至最佳朝向。进而将设计重点放在基地的东北角,将办公楼及商场裙楼进行45度的转向,图14 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以呼应转角处的交通枢纽。办公楼与商场裙楼间的狭缝,为城市与项目背后的住宅区提供了一条公共走廊。一个玻璃水晶体连接着商场与办公楼的室内空间,形成办公楼的入口大堂。
位于裙楼之上的住宅楼和服务公寓呈交错状布局,且略微倾斜以获取更多光线,同时也与邻近的办公楼保持着最大的距离。两幢住宅楼板由位于裙楼顶部,带有格子状的玻璃穹顶会所相连接。3.建筑设计(1)“水晶莲”
商场裙楼的入口分别设于基地的东北及东南角,成为商场面向二环路的窗口。5层高的商场中庭的核心是一个水晶状的悬臂结构——水晶莲。它由地下食品区拔地而起,向上支撑起顶部呈弯曲状的玻璃穹顶。由于其周边往上延伸时不断扩张的受力结
图15 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城市建筑》)
构,使大面积的商铺可置于高层,同时水晶莲悬臂结构下方可作为活动空间。水晶莲内部可提供约1500㎡的零售空间,以此减少周边店铺的面积压力,并借以调整周边店铺的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12页
纵深尺度至合适范围。
考虑到商场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吸引消费者向上移动,水晶莲的螺旋状设计动势,能带给人不断变化的空间体验,吸引人们向上层探索。在顶部,水晶莲穿过中庭泛光的玻璃穹顶,令视线穿越裙楼6层顶部的空中花园,水晶莲呈现出如雕刻般生动的玻璃表面,与花园景观相得益彰。(2)办公大厅
办公大厅刘畅的几何造型由一系列分段式的拱形结构构成。门架横跨于办公楼和商场大厅的二层楼板间。由于办公楼和商场间存在高差,使门架呈曲柄状。这一空间从入口处逐渐向中央升高,至最高处可达12m。从裙楼一侧俯视大厅有一块类似凹室的区域,此处将作为咖啡厅使用。咖啡厅和电梯间墙壁及天花板由大面积的成螺旋状并交叉延伸的木质格栅所覆盖。格栅不仅具有过滤和光线导向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遮挡了机电安置区域。(3)休闲会所
位于裙楼顶部的会所可由来福士广场南侧一层的专有大厅进入,然后乘电梯到位于裙楼顶层的两层高的大堂。此空间可延伸到电梯门对面的提升式游泳池。这种与游泳池并列的独特连接方式使原本面积不大的酒店大堂看起来更加宽阔。
会所顶部由玻璃及黑白相间的铝制夹心板构成。夹心板的颜色和尺寸与上方两幢板楼的玻璃幕墙浑然一体。游泳池则位于两幢板楼中间,就像办公楼大厅一样,由一系列平行的曲柄式门架支撑着。通过其中一条透明玻璃带的斜向穿越,人们可以看见室外景观、裙楼顶部及水晶莲。(4)屋顶景观
会所和办公楼采用中央雕塑式的玻璃穹顶环绕着屋顶天台。思邦的理念是将此区域构筑为城市花园——城市中又一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从这里人们可以探寻到来福士广场内的所有活动,并从一种独特的视角欣赏商场中庭及水晶莲,当然还有北京西面连绵的群山。(5)玻璃幕墙
图16 剖面图(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第13页
购物中心内部空间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店铺均是门面朝里而墙体朝外。设计者针对此种特质将原本看似毫无生气的幕墙空间打造成充满动感的建筑外层,幕墙表面由像素般黑白相间的玻璃单元组成。小块的黑白斑点布满整个幕墙表面。故意加大的斑点面积使人在远距离也能清晰辨别,同样的斑点的铝板置于距离玻璃幕墙15cm的背后,这样使立面看起来充满纵深感,同时重叠的斑点也随人的移动而产生变化。
办公楼立面图案介于透明与不透明区域的模糊界限之间,其黑色斑点会从遮盖楼板的不透明区域延伸至其上及下的透明区域。黑白斑点则从商场裙楼一直延伸至会所及两栋板式高层,斑点的密度随办公楼高上升而逐渐减少。入夜时分,来福士广场采用多彩的LED效果以呼应建筑在天光下的视觉效果,使建筑更具有动感。
四、调研总结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城市综合体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地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体也会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的功能以满足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个好的城市综合体不仅要从造型上显示出自身的不同和城市的特色,同时也应该在空间上营造出新奇而耐看经典而持久的心理感受,当然达到这些目标也是各种细节累积在一起的结果,没有细节的品质就没有建筑的经典。
通过对以上三个城市综合体的分析,我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了城市综合体的特性和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就是各功能之间流线不能相互干扰,综合体本身由不同种功能构成,所以这一点很重要,然后就是商业部分的空间要丰富,这是它的核心,可以通过流线的处理来营造空间体验的趣味性,另外商业部分要使人愿意往上层走,这样商业部分才能充分利用。酒店和办公部分的入口空间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想其他独立的酒店建筑和办公建筑那样入口一般会在一层,所以需要在方案构思功能排布中不断的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了解到一些处理方法,认识到所要面临的问题,对毕业设计的进行有很大的帮助,为此做出了充足的准备。
第二篇: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图 书 馆 建 筑 调 研 分 析 报 告·
———城市规划08-1班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文字载体逐步推广应用,自然产生了收藏和保护这些载体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体的特殊建筑物——藏书楼和图书馆。
时间:2010年9月2日------9月5日
地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分析内容:
1、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点
2、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不同点
绪论:
图书馆最初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人类文明的记录,促进人类文明繁衍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以信息服务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搜集整理保管人类文明的载体,还向人们提供文献和参考咨询信息,同时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社会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技术把人类文明推进到了电子时代,图书馆的功能与内容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在规模上超越了以前的历史时代,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布局上不断改进。其中尤其以1933年建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伊诺克·普培特自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较为突出。其平面布局突破了空间的固定分隔,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为使用上的调整互换的灵活性;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的、截然分隔的“藏——借——阅”的三大空间解体;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现代化技术、设备相继引入使用之后,更显示出这种建筑模式的优越性而取得广泛的承认。经过逐步完善,形成了“模数化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而在中国,由于图书馆发源于古代藏书楼,形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传统,这就是以书明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治国的大任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了图书馆职业活动的特有价值,也是古代图书馆人职业活动的道德支柱。因此,图书馆设计者本身需要具备博览群书的经历和基于此所孕育的道德内涵,更深层次地讲,中国的图书馆建筑需要融入这个从古至今传下来的道德内涵。尤其是在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建筑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氛围的缩影。不管这个时代发展有多快,会出现什么社会心理问题,图书馆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作为同学们心中知识的殿堂,它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会十分重要。
安徽大学图书馆
基本概况:
合肥属于中国中部地区,日照充足,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安大新区处于合肥东南区域,位于翡翠湖西侧,东西两面紧邻城市主要干道。而图书馆位于安大校园的中心区域,以一条东西轴线贯穿,图书馆南北两侧为校园主干道,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地到达。
一、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身处安徽大学东校门口,我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一股雄浑的气势向我逼来。充溢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晰的东西轴线和冷灰色的建筑色调。安大校风的严谨和笃学在建筑上已经不言自明。
1、东西轴线:在轴线上至东往西依次是校门、广场、图书馆、祭坛型广场、弧形综合楼。图书馆在两个广场之间傲然屹立,极大地凸显了其核心建筑体的地位。
A、东边广场采用大面积大理石铺设,内部设置水系和少量树木,无明显遮阳避雨的设施。可见身处广场,遭太阳暴晒、雨水侵袭不可避免。广场接近图书馆区域有大面积草坪,并配有低矮灌木,此处视野开阔,但是离宿舍区较远,从疯长的草势来看,鲜有人至。
B、西边广场的形制很像祭坛,四周向中间层层跌落,内部是一片供人行走休憩的草坪。站在草坪上看图书馆,我们觉得图书馆更为高耸。
C、一前一后两个广场把图书馆建筑凸显出来,另外又避开了相对嘈杂的城市主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2、建筑色调:安徽大学新区校园内建筑的整体色调为冷灰色,自然东西轴线上的建筑也不例外。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色调的选择使大学校园缺少了活泼、激情的元素,让人有不适之感。
3、众星拱月:南北两边的建筑(比如宿舍楼)斜插着向图书馆看齐,呈众星拱月之状。
4、无障碍设施的连接:无论是广场还是图书馆建筑本身,其无障碍设施的连接都十分通畅。这也是人性化的一个体现。
二、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一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报告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部、培训室等业务用房。在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东西两面的为读者出入口,南面入口直接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
夹层平面:门厅上空两侧分别为休闲区和新书展销区,休闲区与
行政办公区相连,可供师生一同使用。多功能报告厅的设备用房设于夹层。
二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以及期刊杂志阅览室(开架阅览)。三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的二层以及中文社科类借阅室(借阅一体的开架形式)。
四层平面:主要是主机房等设备用房以及中文自科类借阅室(开架阅览)。
五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以及综合阅览室、中文科图法借阅室。
六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二层以及普通阅览室即自习室。七八层平面:设有一个单独的自习室和配电室、电梯机房以及一个休闲平台。
三、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1、建筑立面
A、建筑西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西立面,中间位置设一八边柱
形拔高体量,外立面以
条窗简单修饰,其规制
宏大但不显过分厚重。
另外两个竖向条形体
量左右对称分布,向内
延伸围合,柱形体与之
衔接的部分巧妙地采
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但是,这样的建筑外形更像
是一个政府型建筑,不太符合大学校园轻松活泼、富有激情的情感。
B、建筑东立面: 该图为图书馆的东立面,两边依然是竖向矩形体量。这两个体量间由向内凹陷的弧形体量连接,此弧形体量外设有大面积百叶,使原本及其厚重的建筑体稍稍变得轻盈。
C、建筑南北立面:南北立面
主要设置了条窗,造型比较单一,不再深入。
2、中庭和内部庭院
A、中庭:是指在建筑外部空
间,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围合的庭
院。该中庭的设置确实别有一番自
然风味,但是其东南面为高墙,光
照明显不足,我认为不应该种芭蕉
这些阳生植物,应该种些阴生植
物。
B、内部庭院:如图所示,这
种空间的设置会让人感受到舒适
惬意之情。
3、内部光照:
A、自然光照:此建筑的自然
采光应该是很不错的。其四面及顶面都能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变换效果,另外,还有连廊和通透的平台的采光也是非常不错的。好多同学都会在这些灰空间朗读学习。
B、人工采光:以阅览室为例,在阅览室
内的每张桌子上都设有一盏台灯,供学生夜
间阅读时使用,另外天花板上自然会设置灯
具。
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建筑东西面的空间过于空旷,使之成为孤立于周边自然
环境之外的建筑。而且建筑中庭部分既不与外部环境联系,人又无法到达那里,显然中庭也成了摆设。
2、图书馆东南北立面都是实体,只有西立面有镂空部分,这是否
会对建筑产生西晒影响?
3、图书馆为体现其宏伟,很多空间都被留的过大过空,造成很大的浪费,使空间利用率下降。
4、建筑色调和形式问题,虽然图书馆的建筑色调与安大新区其他
建筑保持统一,但是作为一座高校图书馆建筑,其色调过于灰暗,其形式过于死板。
5、图书馆楼层过高,而且其职能集中体现在4-6层,其他空间有
较大的浪费。
第三篇:新闻稿——演讲比赛贾祥宇
资环学院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青春飞扬,梦想起航。由资环学习部主办的“我的青春我做主”大型演讲比赛于2011年11月13日晚19:30在D1331如期举行。
此次演讲比赛题目为《明天,你好》,面向资环学院2011级全体新生,旨在给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现青春活力与风采的机会。比赛邀请到了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演讲高手高璇、院学生会主席寇海波、团委助理杨凌霄等做评委嘉宾。共有21位选手上台演讲,从他们将自己对明天的憧憬与青春的呐喊在演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到精彩之处总能引起场下观众的共鸣与阵阵掌声。
两个半小时的演讲活动时间过得很快,最终来自力学一班的张国徽凭借其激情的演讲征服了评委与观众,获得了此次演讲比赛的冠军。最后由上届演讲比赛冠军寇海波对所有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奖,拍照留念。
演讲比赛就这样结束了,属于他们的青春之路却远没有走到尽头。真心希望他们能像演讲中说的那样,把握好今天,明天会更好!
贾祥宇
2011/11/15
第四篇: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建筑系馆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调研方式:1网上与图书馆查阅资料2实地调研 调研时间:2012年4月27号 调研地点:郑州大学 调研内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一 基本情况:
郑州大学是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 2000 年 7 月 10 日合并而成的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一流、享有国际声望及知名 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 11 大学科门类的国家重点 大学,是国家首批“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 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地方首个省部共建高校。
建筑学院是郑州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其中有建筑学,城市规 划,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建筑学院现共有教职员工 65 名,其中专业教师 56 名,实验员 2 人,行政管理人员 7 人。另返聘教师 6 人,外聘教师 4 人。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我校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 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现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 5 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 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郑大建筑学院由彭一刚老先生设计建造
二 建筑及其环境
建筑造型及饰面材料:
建筑共有6层,由于它处于工科建筑群之中,为了保持其统一性其在外观造型上与其他学院相比并无独特之处,但其内部环境与空间、光影的变化值得我们借鉴,整体造型基本上和土木工程等系馆一样,如图所示:成长方形布置,与土木工程系 馆共同围合成一个 U 组合。表皮为清水混凝土,整体颜色为灰白色,在楼梯部位做了竖向构造设计,并涂以明亮的黄色涂料,借此点亮整,主入口的设计独具匠心,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四根直径一米左右的柱子,对称分布在入口两侧,上面刻有院系名称,既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同 时也引导作用,但个人觉得此处的大柱子显得过于笨重,只突出了工科的理性与力量感但显得太过强硬,给人以生疏感。入口处 的巨大黄色框架起着门 的作用,他就是一个边 界,界定了内外空间,同时他也起到了一个框 景的作用,其明亮的黄色与背后的灰色建筑对比强烈,同时呼应楼梯 处的竖向黄色体块。月牙形的水池在圆形的柱子的两侧,近一步缓解了柱子和方形建筑的强硬感。建筑系馆内部入口设计较简单设计了 一个折线型的雨棚,对入口进行烘托,虽然简单但是和建筑主体的清 水混凝土设计很协调,如图所示。
建筑的整体造型虽然简洁明了,具有现代感但缺少文化底蕴,不能体现郑大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原文化的传统特色,这是该建筑颇为遗憾的地方。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关系:
建筑所处的理工科系楼北面为学校的中心图书馆,西面为公共教学中心,东面为实验楼群,图中为建筑系馆所在的理工科系群楼与东面的实验楼群的鸟瞰图。黄色框架内的u型空间内是同学和部分老师的自行车停放处,在建筑外的马路上可以停放少量汽车,建筑周围并没有设计具体的汽车停放处。
系馆外面靠近门口处有户外阳台,站在上面可以眺望远处的景观也可以进
行一些小型的活动或休息。建筑和土木两个系馆围绕的u型空间中是个小小的庭院,中间有一大片水池,水池前面为一些灌木丛,从而缓解了清水混凝土死板的特性。
功能组织与流线分析:
建筑共有6层,建筑中有俩大亮点,一是建筑中心由于直跑楼梯所形成的贯通六层的天井,不仅在大厅中起到引导作用而且为北侧教室的采光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行政办公及研究室所处区域的中庭,中庭两侧的过厅处摆放的有供学生画画与交流的大座椅与板凳,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
建筑整体布局功能明确、合理,中间的直跑楼梯连通1、2、3层,4、5、6层主要通过两侧的楼梯上去,中间是由于直跑楼梯形成的天井,天井上方是玻璃与钢筋框架形成的天窗,不仅在外形上富有动感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光照使4、5、6层的过道显得开敞明亮。右图所示为建筑中间的天井与天窗。左面俩张是我实地参观后所绘制的1、2层平面图,一层中有一个面积中等的展厅以及摄影教室、模型制作室实验室等,在小长方形平面内主要是图书及期刊借阅室,从主入口内不能进入,需要从次入口内进入,避免了人流的干扰为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层共有5部楼梯连接着上下各层,在长方形平面内大部分区域是展览厅,陈列了各个年级的作业成果,还有一部分区域是多媒体教室、档案室和研究室,在有中庭的正方形平面内分布着研究室和院长、副院长以及教务办公室等,中庭的二侧是二个长长的过厅,开窗很大保证了光线的充足与视野的开阔。三层的平面 形状与二层相似,在长方形平面内分布着绘图教室与美术教室,在正方形平面内主要是些研究室、讨论室与多媒体教室。4、5、6层主要是绘图室和研究室,但其平面只有长方形的大小,少了中庭的部分。
该建筑在功能分布上把动静区域划分的很明显,人流较多和参观人较多的展览区,报告厅等动区域分布在1、2、3层,把绘图教室、研究室等需要相对安静的场所分布在较高的4、5、6层,布局合理清晰;主入口主要是外来人员和学生所进,领导以及部分老师可以通过次入口进,使人流分散开来。
在建筑系馆的参观过程中光影的变化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走进建筑系馆的大 门,首先看到的,或者说是首先 吸引我的就是从天上洒落下来的阳光,这是一个呈带状的天窗,或者我们叫她光庭更合适。穿过展览厅从一个开敞的、明亮的空间进入一个狭长、低矮、昏暗的走道。沿走道向前走约莫二三 十步,在走道的尽头,便是一个宽敞明亮的过厅,我们在其中行走很难料到下个地方在哪里,使看似简单的建筑由于光影的变化而变得神秘莫测,也许这也是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三 参观感想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明白了建筑系馆与普通的教学楼差别很大,它比普通的教学楼多了些特殊的空间,需要更为开放的工作和交流空间;建筑系馆不仅仅是个教学的地方,它更是建筑学学生产生灵感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功能的要求更要尽可能的使建筑富于变化,产生趣味,激发同学的创作灵感。
第五篇: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一、引言
和谐舒适、设计巧妙的校园建筑为学生、教师提供的不仅仅是空间,更重要的是其所营造的精神场所,有利于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建筑所发挥的非语言教化作用,正是其精髓所在。建筑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而提供建筑学学生学习场所的建筑系馆更应该是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建筑。在这样本身就具有浓郁艺术感的建筑中,所创造出来的作品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不至于使其显得渺小而平凡。
二、实例分析
1、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在一般人心目中,限制与创造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即认为限制必然会妨碍创造,如果建筑师巧妙地加以利用,反而会赋予创造以新意和特点。”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者彭一刚先生在《限制与创造》这篇文章中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
天津大学的建筑系馆就是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基地呈三角形且位于园区中轴线的末端,面对一条长达400余米的的水池,更不必说建筑系馆设计本身的要求。而设计师恰恰就在这样的限制中,突破以往功能决定形态的构思,转而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地形特点入手,确定平面,划分、组合空间,构造体块,然后进一步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2、抄绘方案
此方案立意较为独特,从一棵树出发进而去追寻建筑系馆的设计意匠——在一棵树下,教师不把自己当作教师,学生也不把自己看成学生,这样的一些人,就许多实际问题平等的进行交谈,这才是学校的开端。这个立意使人联想到孔子在杏树下讲学的场景,一棵树所形成的空间,开敞、旷达、自然而富有意趣。这正是精神场所的意义所在。
方案平面构思围绕“庭”展开,一个自然绿化的大庭院和一个开敞明亮的展览中庭。这样就把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用交通空间将各个单元联系在一起,形成单元组合。单元内部功能相近或联系紧密,单元之间关系关系则相对松散。这正是方案的亮点所在,巧妙地里用交通空间将不同功能的区域进行有序的分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相互隔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出立意,设计者将大庭院设计为一个以一个大树为核心的具有追寻为学之风、自然的交流活动场所。
另外,方案的人流组织和交通设计也较为独特。在内部设置连廊、中庭、不同人群所使用的楼梯,将人流引导至既定的场所。在外部则在主入口设计直通二楼的宽敞楼梯,将人流直接引导至使用较为频繁的区域,也突出了主入口的位置。
三、实地调研分析
地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时间:2010-10-13 概况: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学专业每年级60人,城市规划专业每年级30人,艺术设计每年级3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每年级硕士生25人。郑大建筑系馆由彭一刚先生设计,并且和其他的工科学院教学楼联系在一起成为建筑群体,与其他一些院校的建筑系馆有所不同。分析:
1、室外活动空间与教学主体建筑之间的格局
人的活动,作为一种连续的过程,是不能仅仅限制在室内的,它必然要贯穿于室内外。学生由宿舍到不同的道路,再到系馆外部或庭院、入口,这种外部空间与教学主体建筑形成了一种秩序。
对于郑大建筑系馆而言,是以一层层高的月牙状空间包围建筑形成一种半开敞的庭院,月牙状空间兼为存储空间、观景平台、建筑群体联系空间。庭院中心为一活动平台,而行政楼前的水池不仅起到美化环境、活跃气氛的作用,还与入口前的月牙水池相呼应。有机地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与小品之间的关系,使建筑的空间体形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这种室外活动空间与主体建筑的组合方式从总体关系中解决了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和艺术造型效果,并可做到布局紧凑和节约用地。
2、出入口的布局及不同人流的组织方式
庭院入口前是月牙状的水池和刻有学院名称的路标性柱子。在庭院入口处,设计师用简单明亮的黄色框架将两边联系起来,使内外环境相互渗透的同时也界定了内外空间,也通过这种手段形成了类似于画框的取景空间。系馆入口采用较大体量的折线式雨棚,通过虚实对比烘托
入口。
在人流组织方面,用内庭、廊、楼梯通过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分散人流。廊作为建筑内部的道路,给人方向的指引和传导,人们不仅可以迅速通过,也可以停留、观景。
3、各功能用房的分区、布置方式
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5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
一层平面 二、三层平面
教学楼一楼设临时展厅、暗室、实验室等,中庭成为核心区域,是组织人流、学生参观展览作品、沟通交流的重要节点。
两个电教室分别二楼和三楼的不对应的区域,并不占据良好的采光面,但三楼的电教室不容易找到。专业教室、讲课教室则划分给班级,分布在主要单元。绘图室、美术教室因使用人数有限设在较高楼层。这些教学用的教室都属于比较传统的空间形式,无论是布局还是空间限定都比较规矩,但通过中庭、连廊等综合于此教学楼中,却不显得呆板。报告厅位于行政管理楼四楼,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不会对教学区和办公区产生大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较难到达,使用上造成不便,也不易被找到,通常第一次去的人很难轻易的找到系馆的报告厅。
五层平面
4、建筑立面造型
彭一刚先生设计的建筑自有其独特风格,丰富而有序的空间组织,符合形式
美规律的构造形式,合适的色彩。郑大建筑系馆的立面构造也是破费一番匠心的。
首先从群体秩序上讲,系馆的建筑群体有序组合成整体,高低错落,形成整体有序的立面效果,丝毫不显零碎和杂乱无章。其次,在立面细部构造上,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营造空间的同时,利用建筑本身的构件如窗、廊、楼梯等完成细部的构造。对西北角的靠近主干道的楼梯进行了进一步的构成设计。其本身为弧形,而用规则的成角度的框架将其限定之后,使得方与圆、实与虚、玻璃与钢筋混凝土形成强烈的对比,却又相互融合。这样的立面形式,充分利用建筑本身,而不做过多的矫饰,使建筑显得更具真实感。
5、精彩之处
系馆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略择其一二。在这一系列的工科建筑中,从外立面看来,建筑系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进入其内部,感受其内部空间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确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建筑空间通过组合形成的中庭。光线从顶部的玻璃中穿过泻在中庭内,在其中学习的学生领略到一种光影的变幻,如同在时光中穿梭。在穿梭的同时,会引起许多的联想和想象。充足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积极、豁达的氛围,使身在其中的师生感觉不到压抑,而是感觉到愉悦和振奋。
在内部空间的端部设有很多独立的自由学习、交流空间,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在那里看书、画图、做模型、交流、推敲方案„„本来在其他功能类别的建筑中忽视的空间,在建筑系馆中,却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小细节,在整个建筑系馆内外,处处可见的黄色或黑色的充满孔洞的立方柱,它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心平台的桌椅、搁置方案的平台。这些小构件极富特色,颇具构成感、艺术感,而且实用。
在空间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整个系馆内部显得更加灵动。
6、不合理之处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这座建筑系馆也是一样,但它仍不失为一座颇具设计感的建筑。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事物的优点也可能正是其缺点所在。对于这座系馆而言,内部利用自然光的中庭设计极为巧妙,但在其中却容易感到封闭。这是因为系馆的设计使得内部的通风状况不良。而研究室形成的走廊由于两边墙体的封闭性,显得阴暗,不能够发挥很好的引导人流作用。
四、设计构思
对实例和实地的调研,使我对建筑系馆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此次建筑系馆的设计构思。
首先,在空间组合方面,建筑系馆需要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以适应功能的需要。无论是选择串联式、围合式、辐射式还是对称式的布局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满足使用要求,不可因为片面追求空间形态而舍弃其功能要求不顾。建筑学是一门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学科,这与其他学科不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也许就产生了方案的构思。因此,运用半开敞的中庭组合空间,并通过交通空间整合空间,将是我此次方案构思的出发点。通过恰当空间组合形式,使身在建筑内外的师生获得足够的、舒适的进行交流的场所。建筑因此也具有了精神意义。一个任意的空间,一扇窗、一块石头、一棵树、一片绿地„„都可以成为精神场所。在空间组合方面,如果恰当的设计空间形式,巧妙利用基地则可以突出主入口的位置,区分开不同区域的主次层次,形成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关系,满足交通流线的需要„„
其次,在各功能用房的布局方面,应恰当的安排各不同功能房间的位置,分清主次。按照不同功能房间的不同要求进行布置,例如需要良好采光的、需要良好通风的、需要与主入口联系紧密并快速到达的、联系紧密并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各种用房,可通过合理划分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对于建筑系馆而言,教学区与办公区不应相互干扰,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法将其划分开来。
在人流和交通流线的设计方面,宜采取多轴线的设计,采用轴线转折的方法来缩短每一段轴线的长度而避免由于轴线过长而可能出现的单调感。不同的人流需要用不同位置的楼梯、廊等引导疏散,这就需要垂直和水平交通的有机配合。而在交通流线的设计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不同功能分区所要求的不相互干扰的原则。例如,行政区与教学区宜分开设置楼梯,以免不同人流的路线冲突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在建筑因借景方面,从外部景观与建筑主体的联系方面,应考虑到北部绿化区和南边湖面的取景,尽量采用良好的取景形式分别加以利用。南边可适当设计观景平台,使师生在平台交流、休闲的同时,又能观赏到优美的景色。在主体建筑南边应设置一定面积的入口前广场,使师生在视野范围内能够轻易的感受到开敞、通达的氛围。而主要单元也应朝南布置,这样更有利于场景因借。
在造型及形式设计方面,不宜片面追求风格,而应利用建筑本身所形成的空间层次进行组合、构造。
五、结语
建筑是需要去用心体会、实地感知的,对于建筑的认识,人各不同,只有亲身感受,才可作出自己的评判。在认知的过程中,体会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实际空间的感受,是重要的步骤。在调研之后,对建筑系馆的认识才更真实、全面,从而好的为设计的构思创造条件。